[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合肥市蜀山小学 戴叶茹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课本第1—3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4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的乘除法的含义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以及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能够通过情景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但是平均分之后出现的剩余状况是与之前不同的。有剩余的平均分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并从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 在探索数学知识, 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 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 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1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新学期,小朋友们都准备了很多学具,老师也准备了10支铅笔,准备把它分给表现好的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例1)

(1)提问: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小朋友, 你想怎么分?

生:每人分1支、2支、3支、4支、5支„

引导:如果每人分2支、3支、4支、5支, 分别可以分给几人? 结果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情况呢?

(2)操作:请你们用小棒代替铅笔, 在小组里分一分, 说一说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的表格里。

(3)小组汇报:每次分的结果,组间评议、补充,完成表格。

(4)学生分类:比较这几种分法,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两类: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有剩余)

(5)抽象算式

提问:平均分可以写成什么算式?每人分2支,除法算式怎么写?每人分5支呢? 指出:平均分有剩余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人)„„1(支)(板书算式) 讲解:这样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里的“1”叫做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余的数,表示余数时,要在商的后面写上“„„”,再写上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

追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3(人)”表示什么?“1(支)”呢?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不同。

介绍算式读法:“10÷3=3„„1”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学生读一读。

(6)学生尝试、感悟

提问:你能把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写一写。

组织反馈,说说算数的含义,以及商和余数的单位。

(7)练习:说说上面两道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商各是多少,再读一读。

(8)小结:把一些物品平均分, 有时正好分完, 有时会有剩余, 出现余数,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

2、认识余数要比除数小(例2)

其实,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还隐藏着一个小秘密, 你们想知道吗? 和老师一起来探究吧。

(1) 谈话: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

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 结果会怎样?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再根据每次摆出的结果填写书上的除法算式和表格。

汇报交流算式和表格,结合每次操作说说除法算式的含义。

(2)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汇报交流,结合操作过程,得出:余数都比除数小。

(3)小结:只有分到不够再分的时候, 才把剩余的作为余数。所以, 余数都比除数小。这就是有余数除法里的小秘密。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有信心吗?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2)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来点难的,你能看图填一填吗?

(2)比较两道题目有什么异同点。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再难点,没有文字,你能看图直接填出算式吗?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两道算式单位的不同。

(3)集体交流:两道算式表示什么含义?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找一找,用有余数的除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 3=3(人)„„1(支) | 余数 10÷

有余数的除法

合肥市蜀山小学 戴叶茹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课本第1—3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4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的乘除法的含义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以及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能够通过情景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但是平均分之后出现的剩余状况是与之前不同的。有剩余的平均分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并从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 在探索数学知识, 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 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 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1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新学期,小朋友们都准备了很多学具,老师也准备了10支铅笔,准备把它分给表现好的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例1)

(1)提问:把10支铅笔平均分给小朋友, 你想怎么分?

生:每人分1支、2支、3支、4支、5支„

引导:如果每人分2支、3支、4支、5支, 分别可以分给几人? 结果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情况呢?

(2)操作:请你们用小棒代替铅笔, 在小组里分一分, 说一说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的表格里。

(3)小组汇报:每次分的结果,组间评议、补充,完成表格。

(4)学生分类:比较这几种分法,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两类: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有剩余)

(5)抽象算式

提问:平均分可以写成什么算式?每人分2支,除法算式怎么写?每人分5支呢? 指出:平均分有剩余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人)„„1(支)(板书算式) 讲解:这样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里的“1”叫做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余的数,表示余数时,要在商的后面写上“„„”,再写上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

追问: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3(人)”表示什么?“1(支)”呢?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不同。

介绍算式读法:“10÷3=3„„1”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学生读一读。

(6)学生尝试、感悟

提问:你能把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写一写。

组织反馈,说说算数的含义,以及商和余数的单位。

(7)练习:说说上面两道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商各是多少,再读一读。

(8)小结:把一些物品平均分, 有时正好分完, 有时会有剩余, 出现余数,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

2、认识余数要比除数小(例2)

其实,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还隐藏着一个小秘密, 你们想知道吗? 和老师一起来探究吧。

(1) 谈话: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

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 结果会怎样?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再根据每次摆出的结果填写书上的除法算式和表格。

汇报交流算式和表格,结合每次操作说说除法算式的含义。

(2)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汇报交流,结合操作过程,得出:余数都比除数小。

(3)小结:只有分到不够再分的时候, 才把剩余的作为余数。所以, 余数都比除数小。这就是有余数除法里的小秘密。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 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有信心吗?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2)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来点难的,你能看图填一填吗?

(2)比较两道题目有什么异同点。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再难点,没有文字,你能看图直接填出算式吗?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两道算式单位的不同。

(3)集体交流:两道算式表示什么含义?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找一找,用有余数的除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 3=3(人)„„1(支) | 余数 10÷


相关文章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 ...查看


  • 三数[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9-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明确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 ...查看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分苹果教案
  •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四册分苹果教案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 ...查看


  •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 ...查看


  •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1)
  •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 案 设计人: 使用人: 曹永利 风 筝 厂 见 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2-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查看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第一单元教案
  • 备课人:牛黎军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精打细算 [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2-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 ...查看


  • 人教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二课时教案
  •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5页例2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 ...查看


  • 精打细算教案完成
  •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数除法的第一课时,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是关于整数除法的知识,由于有了整数除法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时会想办法进行 ...查看


  • 郭老师教案
  •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设计 宁武县实验小学 高级教师 郭贵喜 [设计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可以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过去我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