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应急疏散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加强我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公司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扑救,让公司人员熟悉公司内部消防设施,熟悉使用消防器材,提高处臵火灾源的能力,减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二 组织机构和任务
1,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管理员)
负责预案的制订和组织的指挥。
2, 灭火行动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利用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扑救火灾。
3, 疏散引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组织人员沿疏散通道向外疏散。
4, 通讯联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现场的通讯联络。
5, 安全救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
三 组织程序
1 重点部位火灾预想设定后,由通讯联络组迅速向119火警台报警和公司领导报告,做到正确报警讲清起火单位,地址,燃烧性质并到路口接引消防车。
2 灭火行动组立即启用公司内部消防器材,利用干粉灭火器和水进行扑灭,救护被困人员。 3 疏散引导利用喊话,手势和按警铃等方式,指挥人员沿疏散通道向外疏散,确保安全 4 安全防护组对现场救护的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对伤势严重的及时向120 急救中心呼救。
四 要求:
1 公司人员严肃认真,加强对公司内部消防设施的熟练和掌握。
2 各小组人员应按各自分工认真负责,组织各组人员的预案进行熟悉和掌握。
3 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演练,演练中严密组织,协同作战。
消防应急措施
1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1.1 项目消防预案
一旦发现火情,项目全体职工,应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扑火方案进行实施。必须迅速及时地将火扑灭,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为此制定消防工作预备方案,其具体分工如下:
(1)最先发现火情的人要大声呼叫,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失火,并报告消防负责人。向内部报警时,报警人员应叙述: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向外部报警时,报警人应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报警完毕报警员应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及急救人员的到来。
(2)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总指挥。打电话通知119报告失火地点,火势以及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同时通知主管领导。
(3)按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火灾初起阶段可用灭火器灭火,用消防桶提水,用铁锹铲土等力争在火灾初起阶段,将火扑灭。若事态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求助。
(4)由电工负责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
(5)在组织扑救的同时,组织人员清理、疏散现场人员和易燃易爆、可燃材料。如有物资仓库起火,应首先抢救危险及其它有毒、易燃物品,防止人员伤害和污染环境。
(6)疏通事故发生现场的道路,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保证消防车辆通行及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消防车由消防机构统一指挥,火场根据需要调动义务消防队及其他人员。
(7)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场所后,再采取紧急措施;对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要及时抢救。密切配合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急救工作。
(8)保护火灾现场,指派专人看守。
(9)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的注意及急救要领
现场出现火险或火灾时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油料起火不宜用水扑救,可用干粉灭火器。电气设备在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水,这样容易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
1.2电气火灾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
1.2.1灭火前的安全组织措施
① 用电单位发生电器火灾,应立即组织人员和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补救。
② 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1.2.2灭火前的电源处理
电器火灾发生后,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身触电,应尽可能立即切断电源,其目的是把电气火灾转化成一般火灾扑救,切断电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烟熏火烤,火场内的电器设备绝缘可能降低或破坏,停电时,应先做好安全技术措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使用电压等级合格的绝缘工具。
②停电时,应按照倒闸操作顺序进行,先停断路器(自动开关),后停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严禁带负荷拉合,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以免造成弧光短路。
③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
④ 夜间发生电气火灾,切断电源要解决临时照明,以利扑救。
1.2.3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
带电灭火的关键是在带电灭火的同时,防止扑救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带电灭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应使用允许带电灭火的灭火器。
②扑救人员所使用的消防器材与带电部位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电源不小于0.4米。 ③ 对架空线路等高空设备灭火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大于45度,并站在线路外侧,以防导线断落造成触电。
④ 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在室内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4米以内,在室外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8米以内范围。凡是进入上述范围内的扑救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电气设备外壳及架构时,应戴绝缘手套。
⑤ 使用喷雾水枪灭火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⑥ 穿靴的扑救人员,要防止因地面水渍导电而触电。
⑦现场出现火险时,现场负责人判断要准确,当即不能救的要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
⑧在消防队到现场后,现场负责人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
⑨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
⑩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保护火灾现场又是查找火灾原因的重要措施
2 烧伤、烫伤急救措施
2.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2.2 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2.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2.4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2.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
2.6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2.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干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3 高空坠落伤害应急(救急)措施:
3.1坠落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晃。
3.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3.3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
3.4要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柱,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衡,以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
3.5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或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4 触电应急(急救)措施:
4.1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严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专业救护机构,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4.2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4.3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4.4 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扣压。
4.5发现其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用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彻底。
4.6 注意:
(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末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5 机械伤害、车辆伤害急救措施:
当伤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告出事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5.1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5.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臵于侧卧位以防窒息。
5.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5.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5 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5.6 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5.7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臵引流管。
6 食物中毒应急(急救)措施:
6.1及早识别食物中毒。
6.2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6.3发生群体中毒(多人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当地
6.4重症病人送医院进一步急救或进行特殊的或特效的抗毒治疗。
消防培训计划
为贯彻落实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普及消防知识,提高我单位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通过多渠道培训、新手段施教,推动各级、各部门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我单位人员消防安全素质,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分级分期培训,使受训对象普遍受到一次系统的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教育。着力提高消防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消防设施操作基本技能,着力提高广大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切实促进消防安全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培训安排
(一)参训对象
单位全体人员
(二)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授课、现场参观、实地操作、考试考核等方式进行。
(三)培训时间
原则上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星期五下午进行培训,如遇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四、培训内容
1、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消防条例》;
2、建筑防火基本知识;
3、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安全管理;
4、建筑消防设施及其检查维护管理;
5、初期火灾处臵及人员疏散逃生;
6、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灭火应急疏散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加强我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公司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扑救,让公司人员熟悉公司内部消防设施,熟悉使用消防器材,提高处臵火灾源的能力,减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二 组织机构和任务
1,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管理员)
负责预案的制订和组织的指挥。
2, 灭火行动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利用单位内部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扑救火灾。
3, 疏散引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组织人员沿疏散通道向外疏散。
4, 通讯联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现场的通讯联络。
5, 安全救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
三 组织程序
1 重点部位火灾预想设定后,由通讯联络组迅速向119火警台报警和公司领导报告,做到正确报警讲清起火单位,地址,燃烧性质并到路口接引消防车。
2 灭火行动组立即启用公司内部消防器材,利用干粉灭火器和水进行扑灭,救护被困人员。 3 疏散引导利用喊话,手势和按警铃等方式,指挥人员沿疏散通道向外疏散,确保安全 4 安全防护组对现场救护的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对伤势严重的及时向120 急救中心呼救。
四 要求:
1 公司人员严肃认真,加强对公司内部消防设施的熟练和掌握。
2 各小组人员应按各自分工认真负责,组织各组人员的预案进行熟悉和掌握。
3 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演练,演练中严密组织,协同作战。
消防应急措施
1 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1.1 项目消防预案
一旦发现火情,项目全体职工,应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扑火方案进行实施。必须迅速及时地将火扑灭,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为此制定消防工作预备方案,其具体分工如下:
(1)最先发现火情的人要大声呼叫,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失火,并报告消防负责人。向内部报警时,报警人员应叙述: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向外部报警时,报警人应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报警完毕报警员应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及急救人员的到来。
(2)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总指挥。打电话通知119报告失火地点,火势以及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同时通知主管领导。
(3)按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火灾初起阶段可用灭火器灭火,用消防桶提水,用铁锹铲土等力争在火灾初起阶段,将火扑灭。若事态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求助。
(4)由电工负责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
(5)在组织扑救的同时,组织人员清理、疏散现场人员和易燃易爆、可燃材料。如有物资仓库起火,应首先抢救危险及其它有毒、易燃物品,防止人员伤害和污染环境。
(6)疏通事故发生现场的道路,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保证消防车辆通行及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消防车由消防机构统一指挥,火场根据需要调动义务消防队及其他人员。
(7)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场所后,再采取紧急措施;对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要及时抢救。密切配合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急救工作。
(8)保护火灾现场,指派专人看守。
(9)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的注意及急救要领
现场出现火险或火灾时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油料起火不宜用水扑救,可用干粉灭火器。电气设备在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水,这样容易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
1.2电气火灾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
1.2.1灭火前的安全组织措施
① 用电单位发生电器火灾,应立即组织人员和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补救。
② 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1.2.2灭火前的电源处理
电器火灾发生后,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人身触电,应尽可能立即切断电源,其目的是把电气火灾转化成一般火灾扑救,切断电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烟熏火烤,火场内的电器设备绝缘可能降低或破坏,停电时,应先做好安全技术措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使用电压等级合格的绝缘工具。
②停电时,应按照倒闸操作顺序进行,先停断路器(自动开关),后停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严禁带负荷拉合,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以免造成弧光短路。
③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
④ 夜间发生电气火灾,切断电源要解决临时照明,以利扑救。
1.2.3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
带电灭火的关键是在带电灭火的同时,防止扑救人员发生触电事故。带电灭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应使用允许带电灭火的灭火器。
②扑救人员所使用的消防器材与带电部位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电源不小于0.4米。 ③ 对架空线路等高空设备灭火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大于45度,并站在线路外侧,以防导线断落造成触电。
④ 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在室内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4米以内,在室外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8米以内范围。凡是进入上述范围内的扑救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电气设备外壳及架构时,应戴绝缘手套。
⑤ 使用喷雾水枪灭火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⑥ 穿靴的扑救人员,要防止因地面水渍导电而触电。
⑦现场出现火险时,现场负责人判断要准确,当即不能救的要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
⑧在消防队到现场后,现场负责人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
⑨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
⑩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保护火灾现场又是查找火灾原因的重要措施
2 烧伤、烫伤急救措施
2.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2.2 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2.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2.4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2.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
2.6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2.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干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3 高空坠落伤害应急(救急)措施:
3.1坠落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晃。
3.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3.3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
3.4要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柱,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衡,以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
3.5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或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4 触电应急(急救)措施:
4.1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严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一面紧急联系专业救护机构,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4.2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4.3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4.4 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扣压。
4.5发现其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用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彻底。
4.6 注意:
(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末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5 机械伤害、车辆伤害急救措施:
当伤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告出事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5.1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5.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臵于侧卧位以防窒息。
5.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5.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5 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5.6 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5.7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臵引流管。
6 食物中毒应急(急救)措施:
6.1及早识别食物中毒。
6.2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6.3发生群体中毒(多人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当地
6.4重症病人送医院进一步急救或进行特殊的或特效的抗毒治疗。
消防培训计划
为贯彻落实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普及消防知识,提高我单位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通过多渠道培训、新手段施教,推动各级、各部门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我单位人员消防安全素质,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分级分期培训,使受训对象普遍受到一次系统的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教育。着力提高消防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消防设施操作基本技能,着力提高广大员工的自防自救能力,切实促进消防安全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三、培训安排
(一)参训对象
单位全体人员
(二)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授课、现场参观、实地操作、考试考核等方式进行。
(三)培训时间
原则上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星期五下午进行培训,如遇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四、培训内容
1、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消防条例》;
2、建筑防火基本知识;
3、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消防安全管理;
4、建筑消防设施及其检查维护管理;
5、初期火灾处臵及人员疏散逃生;
6、火灾事故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