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芒章中心小学 陈海丽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2乘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课前准备:

(1)、口算:(课件出示,指名口算)

40×5= 8×25= 4×25=

5×40= 25×8= 25×4=

、(2)复习乘法的意义。

(3)复习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师小结揭示并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并能用它进行验算。

2、培养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出示并引导分析主题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33页看主题图,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看图汇报:

(1)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2、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同桌说说)

(1)负责挖坑、种树共有多少人?

(2)负责抬水、浇树共有多少人?

(3)他们一共种多少棵树?

(4)汇报交流结果。

三、师生互动,点拨升华:

引导发现规律、概括总结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先说思路再列式。

2、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25=100(人) 25×4=100(人)

2×25=50(人) 25×2=50(人)

5×25=125(棵) 25×5=125(棵)

3、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这三组的算式都是交换因数的位置,而积没有变。

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2×4=8 4×2=8;

24×5=120 5×24=120

4、下面的几组算式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来连接?(等号连接)

2×4 4×2 24×5 5×24

5、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的规律就是乘法定律中的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手势、图形、字母等形式表示)

用字母表示:a×b=b×a

四、变式训练,巩固应用: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验算、可以简便计算)

2、同学们看看你在做题中是否能用到乘法交换律?

(1)对号入座(课件出示)

78×15=15×( ) 273×463=( )×372

a×c = ( ) ×a ☆×△ =( )×( )

(2)运用乘法交换律验算(指名板演)

250×267= 400×269=

(3)、谈你的发现(发现应用乘法交换律验算更简便)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2、师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芒章中心小学 陈海丽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乘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定律进行计算,2乘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课前准备:

(1)、口算:(课件出示,指名口算)

40×5= 8×25= 4×25=

5×40= 25×8= 25×4=

、(2)复习乘法的意义。

(3)复习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师小结揭示并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并能用它进行验算。

2、培养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出示并引导分析主题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33页看主题图,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看图汇报:

(1)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2、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同桌说说)

(1)负责挖坑、种树共有多少人?

(2)负责抬水、浇树共有多少人?

(3)他们一共种多少棵树?

(4)汇报交流结果。

三、师生互动,点拨升华:

引导发现规律、概括总结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先说思路再列式。

2、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25=100(人) 25×4=100(人)

2×25=50(人) 25×2=50(人)

5×25=125(棵) 25×5=125(棵)

3、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这三组的算式都是交换因数的位置,而积没有变。

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2×4=8 4×2=8;

24×5=120 5×24=120

4、下面的几组算式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来连接?(等号连接)

2×4 4×2 24×5 5×24

5、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的规律就是乘法定律中的乘法交换律。

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手势、图形、字母等形式表示)

用字母表示:a×b=b×a

四、变式训练,巩固应用:

1、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验算、可以简便计算)

2、同学们看看你在做题中是否能用到乘法交换律?

(1)对号入座(课件出示)

78×15=15×( ) 273×463=( )×372

a×c = ( ) ×a ☆×△ =( )×( )

(2)运用乘法交换律验算(指名板演)

250×267= 400×269=

(3)、谈你的发现(发现应用乘法交换律验算更简便)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2、师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相关文章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案
  • 课题2.1.4分数乘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课时第 4 节 共 4节 授课时间月 日 教学 目标1. 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 能运用运算定律计算有关的分数乘法. 3.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技 ...查看


  • 乘法运算律教案
  • 课题:乘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信息窗1━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查看


  • 乘法分配律教案
  • 第5课时 <乘法分配律>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27-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解答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 ...查看


  •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小数四教案一 第一单元 课题一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 目的: 1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2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读出亿级数. 过程: 一 数字的产生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应用 ...查看


  •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公开课教案
  •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执教:任昱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12页例8及后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懂得整数乘法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查看


  •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 三.乘法 乘法交换率结合率教案 第四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设计意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包括启迪思维.解 图 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课时教案 一.情境的创设: 谈话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 二. ...查看


  • 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 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 ...查看


  • [运算律]整理与复习_教案
  •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9~110页. 教学目标 1. 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 ...查看


  • 人教版小数乘法章节教案
  •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 第二课时 小数乘整数乘法 第三课时 小数乘小数 第四课时 小数乘小数 板书: 小数乘法 复习 例4 6.7×0.3.0.56×0.04 1. 口算: 6.7×0.3=2.01 0.9×6 7×0.08 6.7 1.8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