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的基本知识

一、知识要点:

1. 虚数单位i :(1)它的平方等于-1,即

i =-1;

2

(2)实数

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2. i 与-1的关系: i 就是-1的一个平方根,即方程x 2=-1的一个根,方程x 2=-1的另一个根是-i 3. i 的周期性:i 4n+1=i,

i

4n+2

=-1,

i

4n+3

=-i,

i

4n

4. 复数的定义:形如a +bi (a , b ∈

R ) 的数叫复数,a 叫复数

的实部,b 用字母C 表示

3. 复数的代数形式: 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

z =a +bi (a , b ∈R ) ,把复数表示成

a +bi 的形式,叫做复数的代

4. 复数与实数、虚数、纯虚数及0的关系:对于复数

a +bi (a , b ∈R ) ,当且仅当

b =0时,复数a +bi (a 、b ∈R) 是实数

a ;当b ≠0时,复数z =a +bi 叫做虚数;当a =0且b ≠0时,z =bi 叫做纯虚数;当且仅当a =b =0时,z 就是实数0.

5. 复数集与其它数集之间的关系:N Z Q R C. 6. 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分别相等,如果a ,b ,c ,

d ∈R ,那么a +bi =c +di a =c ,b =

一般地,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 只有当两个

7. 复平面、实轴、虚轴:

点Z 的横坐标是a ,纵坐标是b ,复数z =a +bi (a 、b ∈R) 可用点Z (a ,b ) 表示,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x 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上的点都表示

对于虚轴上的点要除原点外,因为原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为(0,0) , 它所确定的复数是z =0+0i =0表示是实数. 故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8.复数

z 1

z 2

的和的定义:

z 1+z 2=(a +bi )+(c +di )=(a +c )+(b +d ) i .

9.

复数

z 1

z 2

的差的定义:

z 1-z 2=(a +bi )-(c +di )=(a -c )+(b -d ) i .

10. 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 z 1+z 2=z 2+z 1. 11. 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结合律: (z 1+z 2)+z 3=z 1+(z 2+z 3

12.乘法运算规则:设z 1=a +bi ,z 2=c +di (a 、b 、c 、d ∈R) 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它们的积(a +bi )(c +di )=(ac -bd )+(bc +ad ) i .

其实就是把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两个多项式相乘,在所得的结果中把i 2换成-1,并且把实部与虚部分别合并. 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 13. 乘法运算律: (1)z1(z2z 3)=(z1z 2)z 3 (3)z 1(z 2+z 3)=z 1z 2+z 1z 3. 14. 除法运算规则:

①设复数a +bi (a ,b ∈R) ,除以c +di (c ,d ∈R) ,其商为x +yi (x ,y ∈R) ,

即(a +bi ) ÷(c +di )=x +yi

∵(x +yi )(c +di )=(cx -dy )+(dx +cy ) i . ∴(cx -dy )+(dx +cy ) i =a +bi . 由复数相等定义可知⎨

ac +bd ⎧

x =2, 2⎪⎪c +d

⎪y =bc -ad .

22⎪c +d ⎩

;

(2)z1(z2+z3)=z1z 2+z1z 3;

⎧cx -dy =a , ⎩dx +cy =b .

, 解这个方程组,得

于是有:(a +bi ) ÷(c +di )=

ac +bd c +d

2

2

+

bc -ad c +d

2

2

i .

的分母有理化

②利用(c +di )(c -di )=c 2+d 2. 于是将得:

原式=a +bi

c +di

=

a +bi c +di

=

(a +bi )(c -di ) (c +di )(c -di )

=

=

[ac +bi ⋅(-di )]+(bc -ad ) i

c +d

+bc -ad c +d

2

2

22

(ac +bd ) +(bc -ad ) i

c +d

2

2

ac +bd c +d

2

2

i

.

∴(a +bi ) ÷(c +di )=

ac +bd c +d

2

2

+

bc -ad c +d

2

2

i .

15*. 共轭复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0的两个

共轭复数也叫做16. 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如果复数z 1,z 2分别对应于向量OP 1、OP 2,那么,以OP 1、OP 2为两边作平行四边形OP 1SP 2,对角线OS 表示的向量OS 就是z 1+z 2的和所对应的向量

17. 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两个复数的差z -z 1与连接这两个向量终点并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对应.

18.

复数的模:|z |=|a +bi |=|OZ |=

19. 复数z =a +bi 的辐角θ及辐角主

值:以x 轴的非负半轴为始边、以O Z [0,2π) 内的辐角就叫做辐角主值,记为20. 复数的三角形式:z =a +bi =r (cosθ+i sin θ) 其中r

=

a +b

2

2

,cos θ

=

a r

, sin θ

=

b r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特征:①模r ≥0;②同一个辐角θ的余弦与正弦;③cos θ与i sin θ21.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法: 若z 1=r 1(cosθ1+i sin θ1), z 2则z 1z 2

=r 2(cosθ2+i sin θ2)

=r 1r 2(cos(θ1+θ2) +i sin(θ1+θ222.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方(棣美弗定理) : 若z =a +bi =r (cosθ+i sin θ) ,则z n 23.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除法: 若z 1=r 1(cosθ1+i sin θ1), z 2则z 1÷z 2

=r 1r 2

=r 2(cosθ2+i sin θ2)

=r (cosn θ+i sin n θ)

n

(cos(θ1-θ2) +i sin(θ1-θ2))

24. 复数代数形式开平方和三角形式开高次方的运算: ①复数z =a +bi 开平方,只要令其平方根为x +yi ,

⎧x 2-y 2=a

由(x +yi ) =a +bi ⇒⎨,解出x , y

2xy =b ⎩

2

②复数z =r (cosθ+i sin θ) 的n 方根为:

2k π+θ

n

+i sin

2k π+θ

n

), (k =0,1, , n -1)

共有n 二、讲解范例:

例1对于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

①z 1,z 2,z 3∈C ,若(z 1-z 2) 2+(z 2-z 3) 2=0,则z 1=z 3 ②设z ∈C ,则z +∈R 的充要条件是|z |=1

z 1

③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④z 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z +z ∈R A.0个

D.3个 答案:A

例2. 当n ∈N *,计算i n ,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i =(i ) 4=14=1 C. i =(i ) 3=3

是±1

答案:D

例3 非零复数a 、b 满足a 2+ab +b 2=0,则(的值是( )

n

3

n

B.1个 C.2个

n 4

n n

B. i =(i ) 2=

n 2

n

(-1)

n

其值不定

(-i )

n

其值不定

D. i n 值可能是±i ,也可能

a a +b

)

1999

+(

b a +b

)

1999

A. -1 D.2 答案:B

B.1 C. -2

例4已知复数z =1-2i ,求适合不等式log 0.5|az -i |≤1的

a +1

2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原不等式化为

|az -i |

≥() 2, 2a +1

22⋅a +1,

1

1

⎪|a (1-2i ) -i |≥⎨

⎪a +1>0, ⎩

⎧222

⋅⎪a +(2a +1) ≥

⎨2⎪a >-1, ⎩

a +1,

11⎧a ≥-或a ≤-, ⎪即⎨52 ⎪a >-1⎩

∴a ≥-或-1<a ≤-.

5

11

2

三、课堂练习:

1.设集合I =C={复数}, R={实数},M={纯虚数},那么

A.R ∪M=C ∩R =M

B.R ∩M={0} C.R ∪R =C D.C

2. a =0是复数a +bi (a , b ∈R) 为纯虚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不必要条件

3. 若(m 2-m )+(m 2-3m +2)i 是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A.1 2

4. 若实数x , y 满足(1+i ) x +(1-i ) y =2,则xy 的值是 A.1

B.2 C. -2

D. -3

B.1或2 C.0

D. -1,1,

D. 既不充分又

B. 必要不充分

5. 已知复数z 1=a 2-3+(a +5)i , z 2=a -1+(a 2+2a -1) i (a ∈R) 分别对应向量OZ 1、OZ (O 为原点),若向量Z

2

1

Z 2

对应的复

数为纯虚数,求a 答案:1.C 2.B 3.C 4.A

5. 解:Z

1

Z 2

对应的复数为z 2-z 1,则

z 2-z 1=a -1+(a 2+2a -1) i -[a 2-3+(a +5)i ]=(a -a 2+2)+(a 2+a -6) i

2

⎧⎪a -a +2=0

∵z 2-z 1是纯虚数,∴⎨2

⎪⎩a +a -6≠0

解得a =-

复数的加法法则

复数的加法按照以下规定的法则进行: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

则它们的和是 (a+bi)+(c+di)=(a+c)+(b+d)i. 两个复数的和依然是复数,它的实部是原来两个复数实部的和,它的虚部是原来两个虚部的和。 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即对任意复数z1,z2,z3, 有: z1+z2=z2+z1; (z1+z2)+z3=z1+(z2+z3). 编辑本段复数的减法法则

复数的减法按照以下规定的法则进行: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

则它们的和是 (a+bi)-(c+di)=(a-c)+(b-d)i. 两个复数的差依然是复数,它的实部是原来两个复数实部的差,它的虚部是原来两个虚部的差。 编辑本段复数的乘法法则

规定复数的乘法按照以下的法则进行:

设z1=a+bi,z2=c+di(a、b 、c 、d ∈R) 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它们的积(a+bi)(c+di)=(ac-bd)+(bc+ad)i. 其实就是把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两个多项式相乘,展开得: ac+adi+bci+bdi^2,因为i^2=-1,所以结果是(ac-bd)+(bc+ad)i 。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 编辑本段复数的除法法则

复数除法定义:满足(c+di)(x+yi)=(a+bi)的复数x+yi(x,y∈R) 叫复数a+bi除以复数c+di的商

运算方法:可以把除法换算成乘法做, 在分子分母同时乘上分母的共轭. 所谓共轭你可以理解为加减号的变换, 互为共轭的两个复数相乘是个实常数. 除法运算规则:

①设复数a+bi(a,b ∈R) ,除以c+di(c,d ∈R) ,其商为x+yi(x,y ∈R) , 即(a+bi)÷(c+di)=x+yi

∵(x+yi)(c+di)=(cx-dy)+(dx+cy)i. ∴(cx-dy)+(dx+cy)i=a+bi.

点评:①是常规方法;②是利用初中我们学习的化简无理分式时,都是采用的分母有理化思想方法,而复数c+di与复数c -di ,相当于我们初中学习的 的对偶式 ,它们之积为1是有理数,而(c+di)·(c-di)=c2+d2是正实数. 所以可以分母实数化. 把这种方法叫做分母实数化法。

第 11页(共12页)

数。a 又叫做复数的实数部分,bi 叫做虚数部分。 在现行的教材中,在复数a+bi中,a 叫做实部,b 叫做虚部。

这样看来,“虚数部分”bi包括虚数单位在内;“虚部”不包括虚数单位,仅仅是虚数部分中的实数b ,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第 12页(共12页)

一、知识要点:

1. 虚数单位i :(1)它的平方等于-1,即

i =-1;

2

(2)实数

可以与它进行四则运算,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加、乘运算2. i 与-1的关系: i 就是-1的一个平方根,即方程x 2=-1的一个根,方程x 2=-1的另一个根是-i 3. i 的周期性:i 4n+1=i,

i

4n+2

=-1,

i

4n+3

=-i,

i

4n

4. 复数的定义:形如a +bi (a , b ∈

R ) 的数叫复数,a 叫复数

的实部,b 用字母C 表示

3. 复数的代数形式: 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

z =a +bi (a , b ∈R ) ,把复数表示成

a +bi 的形式,叫做复数的代

4. 复数与实数、虚数、纯虚数及0的关系:对于复数

a +bi (a , b ∈R ) ,当且仅当

b =0时,复数a +bi (a 、b ∈R) 是实数

a ;当b ≠0时,复数z =a +bi 叫做虚数;当a =0且b ≠0时,z =bi 叫做纯虚数;当且仅当a =b =0时,z 就是实数0.

5. 复数集与其它数集之间的关系:N Z Q R C. 6. 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分别相等,如果a ,b ,c ,

d ∈R ,那么a +bi =c +di a =c ,b =

一般地,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 只有当两个

7. 复平面、实轴、虚轴:

点Z 的横坐标是a ,纵坐标是b ,复数z =a +bi (a 、b ∈R) 可用点Z (a ,b ) 表示,这个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x 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上的点都表示

对于虚轴上的点要除原点外,因为原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为(0,0) , 它所确定的复数是z =0+0i =0表示是实数. 故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8.复数

z 1

z 2

的和的定义:

z 1+z 2=(a +bi )+(c +di )=(a +c )+(b +d ) i .

9.

复数

z 1

z 2

的差的定义:

z 1-z 2=(a +bi )-(c +di )=(a -c )+(b -d ) i .

10. 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 z 1+z 2=z 2+z 1. 11. 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结合律: (z 1+z 2)+z 3=z 1+(z 2+z 3

12.乘法运算规则:设z 1=a +bi ,z 2=c +di (a 、b 、c 、d ∈R) 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它们的积(a +bi )(c +di )=(ac -bd )+(bc +ad ) i .

其实就是把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两个多项式相乘,在所得的结果中把i 2换成-1,并且把实部与虚部分别合并. 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 13. 乘法运算律: (1)z1(z2z 3)=(z1z 2)z 3 (3)z 1(z 2+z 3)=z 1z 2+z 1z 3. 14. 除法运算规则:

①设复数a +bi (a ,b ∈R) ,除以c +di (c ,d ∈R) ,其商为x +yi (x ,y ∈R) ,

即(a +bi ) ÷(c +di )=x +yi

∵(x +yi )(c +di )=(cx -dy )+(dx +cy ) i . ∴(cx -dy )+(dx +cy ) i =a +bi . 由复数相等定义可知⎨

ac +bd ⎧

x =2, 2⎪⎪c +d

⎪y =bc -ad .

22⎪c +d ⎩

;

(2)z1(z2+z3)=z1z 2+z1z 3;

⎧cx -dy =a , ⎩dx +cy =b .

, 解这个方程组,得

于是有:(a +bi ) ÷(c +di )=

ac +bd c +d

2

2

+

bc -ad c +d

2

2

i .

的分母有理化

②利用(c +di )(c -di )=c 2+d 2. 于是将得:

原式=a +bi

c +di

=

a +bi c +di

=

(a +bi )(c -di ) (c +di )(c -di )

=

=

[ac +bi ⋅(-di )]+(bc -ad ) i

c +d

+bc -ad c +d

2

2

22

(ac +bd ) +(bc -ad ) i

c +d

2

2

ac +bd c +d

2

2

i

.

∴(a +bi ) ÷(c +di )=

ac +bd c +d

2

2

+

bc -ad c +d

2

2

i .

15*. 共轭复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0的两个

共轭复数也叫做16. 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如果复数z 1,z 2分别对应于向量OP 1、OP 2,那么,以OP 1、OP 2为两边作平行四边形OP 1SP 2,对角线OS 表示的向量OS 就是z 1+z 2的和所对应的向量

17. 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两个复数的差z -z 1与连接这两个向量终点并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对应.

18.

复数的模:|z |=|a +bi |=|OZ |=

19. 复数z =a +bi 的辐角θ及辐角主

值:以x 轴的非负半轴为始边、以O Z [0,2π) 内的辐角就叫做辐角主值,记为20. 复数的三角形式:z =a +bi =r (cosθ+i sin θ) 其中r

=

a +b

2

2

,cos θ

=

a r

, sin θ

=

b r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特征:①模r ≥0;②同一个辐角θ的余弦与正弦;③cos θ与i sin θ21.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法: 若z 1=r 1(cosθ1+i sin θ1), z 2则z 1z 2

=r 2(cosθ2+i sin θ2)

=r 1r 2(cos(θ1+θ2) +i sin(θ1+θ222.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乘方(棣美弗定理) : 若z =a +bi =r (cosθ+i sin θ) ,则z n 23. 复数的三角形式的除法: 若z 1=r 1(cosθ1+i sin θ1), z 2则z 1÷z 2

=r 1r 2

=r 2(cosθ2+i sin θ2)

=r (cosn θ+i sin n θ)

n

(cos(θ1-θ2) +i sin(θ1-θ2))

24. 复数代数形式开平方和三角形式开高次方的运算: ①复数z =a +bi 开平方,只要令其平方根为x +yi ,

⎧x 2-y 2=a

由(x +yi ) =a +bi ⇒⎨,解出x , y

2xy =b ⎩

2

②复数z =r (cosθ+i sin θ) 的n 方根为:

2k π+θ

n

+i sin

2k π+θ

n

), (k =0,1, , n -1)

共有n 二、讲解范例:

例1对于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是 ( )

①z 1,z 2,z 3∈C ,若(z 1-z 2) 2+(z 2-z 3) 2=0,则z 1=z 3 ②设z ∈C ,则z +∈R 的充要条件是|z |=1

z 1

③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④z 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z +z ∈R A.0个

D.3个 答案:A

例2. 当n ∈N *,计算i n ,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i =(i ) 4=14=1 C. i =(i ) 3=3

是±1

答案:D

例3 非零复数a 、b 满足a 2+ab +b 2=0,则(的值是( )

n

3

n

B.1个 C.2个

n 4

n n

B. i =(i ) 2=

n 2

n

(-1)

n

其值不定

(-i )

n

其值不定

D. i n 值可能是±i ,也可能

a a +b

)

1999

+(

b a +b

)

1999

A. -1 D.2 答案:B

B.1 C. -2

例4已知复数z =1-2i ,求适合不等式log 0.5|az -i |≤1的

a +1

2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原不等式化为

|az -i |

≥() 2, 2a +1

22⋅a +1,

1

1

⎪|a (1-2i ) -i |≥⎨

⎪a +1>0, ⎩

⎧222

⋅⎪a +(2a +1) ≥

⎨2⎪a >-1, ⎩

a +1,

11⎧a ≥-或a ≤-, ⎪即⎨52 ⎪a >-1⎩

∴a ≥-或-1<a ≤-.

5

11

2

三、课堂练习:

1.设集合I =C={复数}, R={实数},M={纯虚数},那么

A.R ∪M=C ∩R =M

B.R ∩M={0} C.R ∪R =C D.C

2. a =0是复数a +bi (a , b ∈R) 为纯虚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不必要条件

3. 若(m 2-m )+(m 2-3m +2)i 是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A.1 2

4. 若实数x , y 满足(1+i ) x +(1-i ) y =2,则xy 的值是 A.1

B.2 C. -2

D. -3

B.1或2 C.0

D. -1,1,

D. 既不充分又

B. 必要不充分

5. 已知复数z 1=a 2-3+(a +5)i , z 2=a -1+(a 2+2a -1) i (a ∈R) 分别对应向量OZ 1、OZ (O 为原点),若向量Z

2

1

Z 2

对应的复

数为纯虚数,求a 答案:1.C 2.B 3.C 4.A

5. 解:Z

1

Z 2

对应的复数为z 2-z 1,则

z 2-z 1=a -1+(a 2+2a -1) i -[a 2-3+(a +5)i ]=(a -a 2+2)+(a 2+a -6) i

2

⎧⎪a -a +2=0

∵z 2-z 1是纯虚数,∴⎨2

⎪⎩a +a -6≠0

解得a =-

复数的加法法则

复数的加法按照以下规定的法则进行: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

则它们的和是 (a+bi)+(c+di)=(a+c)+(b+d)i. 两个复数的和依然是复数,它的实部是原来两个复数实部的和,它的虚部是原来两个虚部的和。 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即对任意复数z1,z2,z3, 有: z1+z2=z2+z1; (z1+z2)+z3=z1+(z2+z3). 编辑本段复数的减法法则

复数的减法按照以下规定的法则进行:设z1=a+bi,z2=c+di是任意两个复数,

则它们的和是 (a+bi)-(c+di)=(a-c)+(b-d)i. 两个复数的差依然是复数,它的实部是原来两个复数实部的差,它的虚部是原来两个虚部的差。 编辑本段复数的乘法法则

规定复数的乘法按照以下的法则进行:

设z1=a+bi,z2=c+di(a、b 、c 、d ∈R) 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它们的积(a+bi)(c+di)=(ac-bd)+(bc+ad)i. 其实就是把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两个多项式相乘,展开得: ac+adi+bci+bdi^2,因为i^2=-1,所以结果是(ac-bd)+(bc+ad)i 。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 编辑本段复数的除法法则

复数除法定义:满足(c+di)(x+yi)=(a+bi)的复数x+yi(x,y∈R) 叫复数a+bi除以复数c+di的商

运算方法:可以把除法换算成乘法做, 在分子分母同时乘上分母的共轭. 所谓共轭你可以理解为加减号的变换, 互为共轭的两个复数相乘是个实常数. 除法运算规则:

①设复数a+bi(a,b ∈R) ,除以c+di(c,d ∈R) ,其商为x+yi(x,y ∈R) , 即(a+bi)÷(c+di)=x+yi

∵(x+yi)(c+di)=(cx-dy)+(dx+cy)i. ∴(cx-dy)+(dx+cy)i=a+bi.

点评:①是常规方法;②是利用初中我们学习的化简无理分式时,都是采用的分母有理化思想方法,而复数c+di与复数c -di ,相当于我们初中学习的 的对偶式 ,它们之积为1是有理数,而(c+di)·(c-di)=c2+d2是正实数. 所以可以分母实数化. 把这种方法叫做分母实数化法。

第 11页(共12页)

数。a 又叫做复数的实数部分,bi 叫做虚数部分。 在现行的教材中,在复数a+bi中,a 叫做实部,b 叫做虚部。

这样看来,“虚数部分”bi包括虚数单位在内;“虚部”不包括虚数单位,仅仅是虚数部分中的实数b ,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第 12页(共12页)


相关文章

  • 复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
  • 一.<考试说明>中复数的考试内容 (1)数的概念的发展,复数的有关概念(实数.虚数.纯虚数.复数相等.共轭复数.模): (2)复数的代数表示与向量表示: (3)复数的加法与减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复数的三角形式,复数三角形式的乘 ...查看


  • 高三数学复数知识点
  • 高三数学复数知识点 1. ⑴复数的单位为i ,它的平方等于-1,即i 2=-1. ⑵复数及其相关概念:复数-形如a + b i 的数(其中a ,b ∈R ): ① 实数-当b = 0时的复数a + bi ,即a : ② 虚数-当b ≠0时的 ...查看


  • 高中数学复数专题知识点整理和总结人教版
  • 专题二 复数 一.基本知识 [1]复数的基本概念 (1)形如a + b i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 ,b ∈R ):复数的单位为i ,它的平方等于-1,即i 2=-1. 其中a 叫做复数的实部,b 叫做虚部 实数:当b = 0时复数a + b ...查看


  • 数系的扩充(教案及教学设计说明)
  • 课题:数系的扩充 授课教师:吴晶 教材:苏教版选修1-2第三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数系扩充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体现了数学发生发展的客观需求. 通过学习,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虚数的必要性 ...查看


  • (寒假总动员)2015年高二数学寒假作业专题18复数(学)
  • 专题18 复数 学一学------基础知识结论 1. 复数的概念 (1) 虚数单位i: i2=-1:i和实数在一起,服从实数的运算律. (2) 代数形式:a+bi(a,b∈R),其中a叫实部,b叫虚部. 2. 复数的分类 复数z=a+bi( ...查看


  • 高二下册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
  • 高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11章 坐标平面上的直线 1.内容要目: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点斜式方程.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等.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直线的夹角以及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基本要求:掌握求直线的方 ...查看


  • 复数的加减法
  • 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几何意义 1. 掌握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 预习导引-------温故才能知新 为课前预习奠基 1. 复平面:以x 轴为实轴, y 轴为虚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到的平面叫复平面. 复数与复 ...查看


  • (甘志国)复数相乘 对应的向量相乘
  • 复数相乘≠对应的向量相乘 甘志国(该文已发表 中学数学(高中)2011(7):10-11) 高考题 (2010·浙江·理·5) 对任意复数z =x +yi (x , y ∈R ) ,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z -z ...查看


  • 谭瑞军--复数与方程
  • 复数与方程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谭瑞军 复数既可作代数运算,又具有几何意义. 复数沟通了代数.几何.三角.向量之间的联系.复数有3种表现形式,其代数表示为a +bi ,三角形式为z =r (cosθ+i sin θ) ,指数形式为z =re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