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说课稿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2、本课属于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运算范畴。本节课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法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直观的图形演示,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3、目标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整数是从一个一个数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个经验。分数是建立在等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并且是不可分的,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学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有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教法: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学法: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辩论。三、说教学过程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1)把4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3)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1)(2)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3)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1)这半块饼怎样表示?请大家想一个办法。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创造)(指名学生汇报所想符号,并说出意思)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原来学的数不能表示这半个,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分数。(出示课题)(3)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情况?(4)你准备怎样学习?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题和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重点筛选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本课目标:1、分数表示什么?2、怎样读?3、怎样写?(5)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于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索。 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折叠、涂色、不仅自己学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讨论、交流,还能把分数的意义向完整的整体均分推进,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6)教学。①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要表示这样的一份,在横线下面写1,写作。读作二分之一。(出示课件)②指名学生说出的意义。③举例说明的具体含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④有了分数,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这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这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适当总结,让学生形成的初步概念。再通过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又回到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经厉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3、看图辨析,深化认识下图哪些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并说明理由。 (加图)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正方形和线段,引导

学生与其它同学争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自抒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2、渗透单位1相同,则其。也相同,单位1不同,则其。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3、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4、自主探索,扩展认识(1)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表示(2)小组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集体辨论。(4)指导?。(5)练习运用。练习的1、2、3 设计意图:本阶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讲解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在这里让学生想办法表示 。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办法也许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得以集中实现。5、形成概念,明确认识。(1)像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读写分数。练习的4、5题。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的概念。6、实践探讨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怎么吃呢?方方说:妈妈吃一块,我吃一块,奶奶吃2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呢?7、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的?六、教学评价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节课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活动。如:在要求学生想办法表示半块饼时,是否参与了创造活动,只要学生在独立思考,不管他们创造的符号怎么千奇百怪,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2)看学生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本节课安排了让学生小组交流想办法表示、、、、的环节。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他人交流。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数学思考的情况。(3)看学生是否进行独立思考。本节课的设计也安排有要求学生利用课本和学具自主探索的环节。这个环节除了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外,还可以考查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本节课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主要是结合具体情境,考察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如: (1)下图中阴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四、说板书。(投影)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2、本课属于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运算范畴。本节课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法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直观的图形演示,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3、目标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整数是从一个一个数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个经验。分数是建立在等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并且是不可分的,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根据教材地位、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学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有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教法: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学法: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辩论。三、说教学过程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1)把4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3)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1)(2)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3)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1)这半块饼怎样表示?请大家想一个办法。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创造)(指名学生汇报所想符号,并说出意思)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原来学的数不能表示这半个,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分数。(出示课题)(3)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情况?(4)你准备怎样学习?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题和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重点筛选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本课目标:1、分数表示什么?2、怎样读?3、怎样写?(5)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于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索。 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折叠、涂色、不仅自己学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讨论、交流,还能把分数的意义向完整的整体均分推进,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6)教学。①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要表示这样的一份,在横线下面写1,写作。读作二分之一。(出示课件)②指名学生说出的意义。③举例说明的具体含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④有了分数,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这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这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适当总结,让学生形成的初步概念。再通过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又回到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经厉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3、看图辨析,深化认识下图哪些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并说明理由。 (加图)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正方形和线段,引导

学生与其它同学争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自抒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2、渗透单位1相同,则其。也相同,单位1不同,则其。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3、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4、自主探索,扩展认识(1)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表示(2)小组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集体辨论。(4)指导?。(5)练习运用。练习的1、2、3 设计意图:本阶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讲解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在这里让学生想办法表示 。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办法也许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得以集中实现。5、形成概念,明确认识。(1)像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读写分数。练习的4、5题。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的概念。6、实践探讨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怎么吃呢?方方说:妈妈吃一块,我吃一块,奶奶吃2块。他们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呢?7、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的?六、教学评价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节课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活动。如:在要求学生想办法表示半块饼时,是否参与了创造活动,只要学生在独立思考,不管他们创造的符号怎么千奇百怪,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2)看学生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本节课安排了让学生小组交流想办法表示、、、、的环节。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他人交流。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进行数学思考的情况。(3)看学生是否进行独立思考。本节课的设计也安排有要求学生利用课本和学具自主探索的环节。这个环节除了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外,还可以考查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本节课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主要是结合具体情境,考察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如: (1)下图中阴影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你能用哪些方法表示?四、说板书。(投影)


相关文章

  • 三年级数学下册 吃西瓜 4教案 北师大版
  • 吃西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千克.克和吨"教材解读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千克.克.吨"教材解读 解读人:王风琴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这单元内容安排了"有多重"和"1吨有多重"两个情境活动,两个&q ...查看


  • 最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详细版
  •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玩具 小猫钓鱼 文具 二.比较 动物乐园 高矮 较重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 有几辆车 摘果子 小猫吃鱼 猜数游戏 跳绳 可爱的企鹅 分苹果 操场上 乘车 整理与复习(一) 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 ...查看


  • 吃西瓜(向三年级)1
  • 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本学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要学生探索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总结出其计算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注重学生实际情况,努力创 ...查看


  • 2015北师版小学数学目录
  • 一年级上册 准备课 可爱的校园 一 生活中的数 1 快乐的家园 2 玩具 3 小猫钓鱼 4 文具 5 快乐的午餐 6 动物乐园 二 比较 1 过生日 2 下课了 3 跷跷板 三 加与减(一) 1 一共有多少 2 还剩下多少 3 可爱的小猫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 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学习本册教材要初步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理解乘法与面积的联系,体验统计平均数的必要性,以及能够列出简 ...查看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 北师大版三年级认识分数 姓 名: [基础再现] 1.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图形,( )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 ). ( 2)几分之几:有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3)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各部分名称: 分子 (表示取 ...查看


  • 广东省梅州市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手机版)
  •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大版 沪教版 鲁教版 冀教版 浙教版 仁爱版 外研版 译林版 闽教版 语文版 青岛版 中图版 科粤版 人民版 西师大版 北京版 沪科版 鲁科版 城市列表 电子课本网 > 切换城市 > 广东省梅州市教材版本 广 ...查看


  • 2015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单元教案及课堂练习题
  •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 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