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素例
翳黧恩愚嬲隧戳隰潮
案例
试论文艺随笔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以《说“木叶"》为例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
按照文体类型及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是近年来探索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向之一。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的3篇课文都是文艺随笔,分别是《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不少老师教这个单元时常常喜忧参半,这类文章常涉
及某类专业知识,文化气息也颇浓厚,似乎有很多
类的选文篇目很少,人们对其文体特点及如何教学的探讨也不多。本文将以《说“木叶”》为例,尝试讨论文艺随笔类选文的教学内容确定,以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类“亚文体”课文教学内容的重视与深入探讨。
若要寻找《说“木叶”》一文的共同价值,有两个重要的视角参照,一是《说“木叶”》是一篇课堂学习状态下的阅读材料,而不是一般生活中的读物;二是《说“木叶”》是“文艺随笔”这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而不是其他单元里的课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性质决定了一篇课文不应忽视的某些教学价值取向,文本的文体特点则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若要比较合理、精确地定位《说“木叶”》的学习内容,二者一个都不能少。
宝藏可以挖掘,但是在具体教什么上却又让人颇费思量,相比较而言,《说“木叶”》一文在这一点上
尤为突出。这篇文章长三于多字,文章介绍的知识
对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有帮助,但是文中引用诗句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生僻;文章谈到的不少概念“木叶”“树叶”“落叶”和“落木”差别细微,学生不容易理清。这些都成为确定教学内容以及进行教学设计的障碍。
教师在《说“木叶”》教学内容确定上遇到困惑,固然有上述的原因,但也应该与人们对它的文体特征的认识不足有关。在语文教材中,文艺随笔
一、理解文章内容和怎样理解文章内容人们发现,面对同样一篇文章,以不同的阅读
万方数据
身份去阅读,阅读活动的目的和状态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像浏览报刊杂志一样读一篇文章,那么读者只要能大体明白作者的基本意思就可以了,不一定对文章的方方面面作深入研究和理解;但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与上面所说的阅读状态则有所不同,一方面,他需要理解文章的大意,这是学习文中其他的基础。同时,课堂阅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现、归纳这类文章的表达体式、积累“怎样理解这类文章”的阅读经验,以便提升自己阅读这类文章的能力。也就是说,典型的课堂学习状态下的阅读活动至少有两重目的,分别对应自然状态的阅读和课堂学习状态的阅读:
自然阅读:以理解文章的内容、获得文章所介
绍的知识为主:
教学阅读:以发现文章的阅读图式、积累阅读经验和策略为主。
如上所说,前一个层次一般关注文章的内容,后一个层次主要关注阅读方法和策略。高中生阅读一篇课文,在内容理解层面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障碍,因而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指导学生读懂“这一篇”的内容以外,更应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阅读,也就是更应侧重于阅读方法
和阅读策略的学习。
就我看到的几个课例来说,人们对《说“木叶”》一文的内容关注较多,而少有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学习。有的教师即使有想法,也贯彻得不彻底、不到位。例如,两位教师分别从“抓关键概念的理解”和“品味语言”入手展开教学活动,这已经有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苗头,可惜其“理解关键概念”和“品味语言”,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理解作者的观点,并没有进入“如何判断关键概念”“如何通过关键概念理解文章”“如何品味随笔的语言”(它与文学作品的品味语言有何不同)等阅读方法、策略层面的学习。在这些方面,教师是大有发挥空间的。
万方数据
语文学习2013年10月
4l
阅读策略有许多种类,不少书籍有专门介绍,这里不作展开。至于《说“木叶”》一文适合用哪一种策略,阅读策略教学的分量占多少,这要看教学目标的具体定位,一篇课文涉及两种即可,不要求多,也不能从头到尾全是策略学习。例如,若学习“通过关键概念理解文意”的策略,不妨选择这样的学习目标与思路:
1.划出文章中的相关概念:2.按照作者文章的意思。为这些概念做注解:3.提取这些概念中共同的内容,辨析差异,理清关系;4.概括出该文的主要观点。
学生若理解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韦恩图来比较“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异同。这就属于阅读策略——即如何阅读的学习了。
二、理解性阅读与批判性阅读
一篇文章的学习内容,还应该与该文章所归属的基本体式有关,因为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文章中“某种特别表达力”“能够使语言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①的体现,在阅读不同文体时,读者的阅读期待应该不一样——至少是有所区别的吧?《说“木叶”》是一篇文艺随笔,从大类上属于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以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表达作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因此,从观点、论证层次的角度选择《说“木叶”》的教学内容,
无疑是适当的。但是,在议论文这一大家族中,随
笔是一种倾向于自由表达的文体。与介绍科学研究结论的议论文、表达思想观念的议论文相比,文艺随笔在使用概念、展开论证中,往往并不是那么严谨,或者说,很多文艺随笔的写作目的本就重在与人交流他对一部作品的阅读感受、对某艺术现象的一得之见,而不是像公布科研结论、解释社会问题那样欲求别人相信,相应地其文气也不太会
42素侧
“理直气壮”和“不容置疑”。
文艺随笔的这一特点,其实很适合我们用对话的、反思的、批判的态度去阅读,而不是像对待科技论文、文化经典那样只求理解与接受的阅读。但多数教师对《说“木叶”》一文采取了理解性阅读的方式,即把文章中的一些说法当作公共知识、把作者的观点当作科学结论,要求学生去了解、相信和掌
握。其实,面对这篇文艺随笔(当然不只是文艺随
笔),读者不必全盘接受,可用平等地审视的方式看其推理是否严密,结论是否有违常识等诸方面的问题。如果文章经得起分析,则可以接受其主张或观
点,反之,也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商榷。可以看出批判
性阅读的过程是“考察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其目的是验证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维。
林庚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研究,自己又擅长写诗作文,从《说“木叶”》一文中,我们便能感受到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说“木叶”》能选入语文教材且得到不少人的欣赏,就很说明问题。但是,选进教材的文章不等于没有瑕疵。对《说“木叶”》的批判性阅读,可以考虑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分析文章自身的逻辑,看其是否自圆其说,二是借助外部的相关知识检验文章的依据、判断和结论是否可靠。具体过程如下:
1.分析其内部逻辑的自洽性文章第二节有这样三句话:
①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
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②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③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文章第三节有这样一句:
④“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
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文章第五节有一句如下:
万方数据
⑤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
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阅读时稍加注意,便会发现这些句子不够严
谨。
其实,已经有不少老师和研究者对《说“木叶”》一文的严谨性提出过质疑,张和荣在《(说“木叶”>指瑕》中指出林文的两个问题,“行文表述欠严谨”和“引诗论证失之片面”⑦。在作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以“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发现并分析其论证过程中不够严谨的地方”为学习内容,这就属于典型的批判性阅读。
2.借助外部知识审视作者的依据、判断或结论
所谓外部知识,是指除作者在文章中介绍、认定以外的知识,包括与该话题有关的事实、理论以及生活经验。以《说“木叶”》为例,以作者的视野来看,某些说法可能是有依据的合理的,但是若放在其他知识面前,就显得证据不足甚至武断,如下面的表格中列举的几处:
段落
作者判断及依据相对的观点及依据
可是问题却在于我“《全唐诗》中共用“木叶”73们在古代的诗歌中次,用“树叶”28次……《全为什么很少看见用宋词》中共用“术叶”18次,
第
“树叶”呢?
用“树叶”1次。”“在《全唐——诗》中用“落木”24次,用“落
‘—-
节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204次;在《全宋词》中用
叶”就不常见了呢?“落木”10次。用“落叶”47一般的情况,大概遇
次。……在《元曲选》中用
见“树叶”的时候就“木叶”82次,“落木”50次,都简称之为“叶”……“落叶”93次。”③“树叶”可以不用多
第说,在古诗中很少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二——
见人用它;就是“落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节
叶”,虽然常见,也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不过是一般的形
山”也是十分好的句子。④
象。
40
素例
翳黧恩愚嬲隧戳隰潮
案例
试论文艺随笔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以《说“木叶"》为例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
按照文体类型及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是近年来探索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向之一。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的3篇课文都是文艺随笔,分别是《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不少老师教这个单元时常常喜忧参半,这类文章常涉
及某类专业知识,文化气息也颇浓厚,似乎有很多
类的选文篇目很少,人们对其文体特点及如何教学的探讨也不多。本文将以《说“木叶”》为例,尝试讨论文艺随笔类选文的教学内容确定,以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类“亚文体”课文教学内容的重视与深入探讨。
若要寻找《说“木叶”》一文的共同价值,有两个重要的视角参照,一是《说“木叶”》是一篇课堂学习状态下的阅读材料,而不是一般生活中的读物;二是《说“木叶”》是“文艺随笔”这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而不是其他单元里的课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性质决定了一篇课文不应忽视的某些教学价值取向,文本的文体特点则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若要比较合理、精确地定位《说“木叶”》的学习内容,二者一个都不能少。
宝藏可以挖掘,但是在具体教什么上却又让人颇费思量,相比较而言,《说“木叶”》一文在这一点上
尤为突出。这篇文章长三于多字,文章介绍的知识
对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有帮助,但是文中引用诗句不仅数量多,而且比较生僻;文章谈到的不少概念“木叶”“树叶”“落叶”和“落木”差别细微,学生不容易理清。这些都成为确定教学内容以及进行教学设计的障碍。
教师在《说“木叶”》教学内容确定上遇到困惑,固然有上述的原因,但也应该与人们对它的文体特征的认识不足有关。在语文教材中,文艺随笔
一、理解文章内容和怎样理解文章内容人们发现,面对同样一篇文章,以不同的阅读
万方数据
身份去阅读,阅读活动的目的和状态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像浏览报刊杂志一样读一篇文章,那么读者只要能大体明白作者的基本意思就可以了,不一定对文章的方方面面作深入研究和理解;但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学习,与上面所说的阅读状态则有所不同,一方面,他需要理解文章的大意,这是学习文中其他的基础。同时,课堂阅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现、归纳这类文章的表达体式、积累“怎样理解这类文章”的阅读经验,以便提升自己阅读这类文章的能力。也就是说,典型的课堂学习状态下的阅读活动至少有两重目的,分别对应自然状态的阅读和课堂学习状态的阅读:
自然阅读:以理解文章的内容、获得文章所介
绍的知识为主:
教学阅读:以发现文章的阅读图式、积累阅读经验和策略为主。
如上所说,前一个层次一般关注文章的内容,后一个层次主要关注阅读方法和策略。高中生阅读一篇课文,在内容理解层面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障碍,因而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指导学生读懂“这一篇”的内容以外,更应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阅读,也就是更应侧重于阅读方法
和阅读策略的学习。
就我看到的几个课例来说,人们对《说“木叶”》一文的内容关注较多,而少有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学习。有的教师即使有想法,也贯彻得不彻底、不到位。例如,两位教师分别从“抓关键概念的理解”和“品味语言”入手展开教学活动,这已经有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苗头,可惜其“理解关键概念”和“品味语言”,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理解作者的观点,并没有进入“如何判断关键概念”“如何通过关键概念理解文章”“如何品味随笔的语言”(它与文学作品的品味语言有何不同)等阅读方法、策略层面的学习。在这些方面,教师是大有发挥空间的。
万方数据
语文学习2013年10月
4l
阅读策略有许多种类,不少书籍有专门介绍,这里不作展开。至于《说“木叶”》一文适合用哪一种策略,阅读策略教学的分量占多少,这要看教学目标的具体定位,一篇课文涉及两种即可,不要求多,也不能从头到尾全是策略学习。例如,若学习“通过关键概念理解文意”的策略,不妨选择这样的学习目标与思路:
1.划出文章中的相关概念:2.按照作者文章的意思。为这些概念做注解:3.提取这些概念中共同的内容,辨析差异,理清关系;4.概括出该文的主要观点。
学生若理解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韦恩图来比较“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异同。这就属于阅读策略——即如何阅读的学习了。
二、理解性阅读与批判性阅读
一篇文章的学习内容,还应该与该文章所归属的基本体式有关,因为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文章中“某种特别表达力”“能够使语言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①的体现,在阅读不同文体时,读者的阅读期待应该不一样——至少是有所区别的吧?《说“木叶”》是一篇文艺随笔,从大类上属于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是以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表达作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因此,从观点、论证层次的角度选择《说“木叶”》的教学内容,
无疑是适当的。但是,在议论文这一大家族中,随
笔是一种倾向于自由表达的文体。与介绍科学研究结论的议论文、表达思想观念的议论文相比,文艺随笔在使用概念、展开论证中,往往并不是那么严谨,或者说,很多文艺随笔的写作目的本就重在与人交流他对一部作品的阅读感受、对某艺术现象的一得之见,而不是像公布科研结论、解释社会问题那样欲求别人相信,相应地其文气也不太会
42素侧
“理直气壮”和“不容置疑”。
文艺随笔的这一特点,其实很适合我们用对话的、反思的、批判的态度去阅读,而不是像对待科技论文、文化经典那样只求理解与接受的阅读。但多数教师对《说“木叶”》一文采取了理解性阅读的方式,即把文章中的一些说法当作公共知识、把作者的观点当作科学结论,要求学生去了解、相信和掌
握。其实,面对这篇文艺随笔(当然不只是文艺随
笔),读者不必全盘接受,可用平等地审视的方式看其推理是否严密,结论是否有违常识等诸方面的问题。如果文章经得起分析,则可以接受其主张或观
点,反之,也可以提出质疑甚至商榷。可以看出批判
性阅读的过程是“考察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其目的是验证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维。
林庚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研究,自己又擅长写诗作文,从《说“木叶”》一文中,我们便能感受到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说“木叶”》能选入语文教材且得到不少人的欣赏,就很说明问题。但是,选进教材的文章不等于没有瑕疵。对《说“木叶”》的批判性阅读,可以考虑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一是分析文章自身的逻辑,看其是否自圆其说,二是借助外部的相关知识检验文章的依据、判断和结论是否可靠。具体过程如下:
1.分析其内部逻辑的自洽性文章第二节有这样三句话:
①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
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②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③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文章第三节有这样一句:
④“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
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文章第五节有一句如下:
万方数据
⑤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
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阅读时稍加注意,便会发现这些句子不够严
谨。
其实,已经有不少老师和研究者对《说“木叶”》一文的严谨性提出过质疑,张和荣在《(说“木叶”>指瑕》中指出林文的两个问题,“行文表述欠严谨”和“引诗论证失之片面”⑦。在作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以“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发现并分析其论证过程中不够严谨的地方”为学习内容,这就属于典型的批判性阅读。
2.借助外部知识审视作者的依据、判断或结论
所谓外部知识,是指除作者在文章中介绍、认定以外的知识,包括与该话题有关的事实、理论以及生活经验。以《说“木叶”》为例,以作者的视野来看,某些说法可能是有依据的合理的,但是若放在其他知识面前,就显得证据不足甚至武断,如下面的表格中列举的几处:
段落
作者判断及依据相对的观点及依据
可是问题却在于我“《全唐诗》中共用“木叶”73们在古代的诗歌中次,用“树叶”28次……《全为什么很少看见用宋词》中共用“术叶”18次,
第
“树叶”呢?
用“树叶”1次。”“在《全唐——诗》中用“落木”24次,用“落
‘—-
节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204次;在《全宋词》中用
叶”就不常见了呢?“落木”10次。用“落叶”47一般的情况,大概遇
次。……在《元曲选》中用
见“树叶”的时候就“木叶”82次,“落木”50次,都简称之为“叶”……“落叶”93次。”③“树叶”可以不用多
第说,在古诗中很少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二——
见人用它;就是“落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节
叶”,虽然常见,也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不过是一般的形
山”也是十分好的句子。④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