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题库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引言
可行性分析是任何一项软件开发工程正式投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这对于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十分必要,也是项目能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建立题库进行考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环节,它已成为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题库的计算机化管理,可成为评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工具,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实现教考分离的重要工具。
二.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建立一个题库系统,每次考试从中提取试题、自动组卷。
◆ 把最近10年的考题录入进来,有些只有纸面的,有些是有电子稿的。 ◆ 可以补充新题,将来可以修改维护。
◆ 每道题按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类。每道题有难度系数,供组卷时参考。 ◆ 可以录入每次考试每道题的得分情况,便于分析难度。
◆ 30天内做完。
2.2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1.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效益>成本;
2. 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成开发任务;
3. 操作可行:系统能被现有的工作人员快速掌握并使用;
4. 法律可行:所使用工具和技术及数据信息不违反法律。
三. 技术可行性分析
3.1技术要求
本题库系统,要求通过录入试题,系统自动组卷,并可以修改加入试题,录入得分情况。 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的软件系统开发团队,和有力的硬件、网络等后勤保障。
本题库建立的主要工作量在于对10年的考题整理录入,试题知识点以及难度系数的确立上。需要较多人力资源以及一批工作细心缜密,有条有理的对考试考题有充分了解的学术工作者。
3.2处理流程
题库系统流程图
3.3技术可行性评价
开发出的系统具有库存各种类型题和已生成的套题的功能,能从试题库中自动的查找和组织出一些不同题型、不同难度、不同章节范围内的试题来组成一份合理的试卷。
本系统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现有的数据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类似系统已经有很多投入使用,估计本系统利用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功能目标。而且开发期限较为充裕,可以完成任务。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
4.1支出
4.1.1一次性支出
1、系统开发、建立费用共6万元。其中:
本系统开发期为30天,需开系统发人员4人,考题录入人员4人。根据软件系统的规模估算,开发工作量约为8人月,每人月的人工费按5000元计算,开发费用为4万元。
2、硬设备费共3万元,其中服务器等设备费2万元。
3、其他费费用共2万元。
一次性支出总费用:11万元。
4.1.2长期支出
主要是系统运行费用,假设本系统运行期10年,每年的运行费用(包括系统维护、设备维护等)1万元。
系统投资成本总额为:11+10=21万元。
4.2效益
4.2.1直接收益
假设投入本题库系统,考试效率可以提高80%,以现有的考试出题阅卷需10位老师计算,可减少8人,按每人每年总报酬按6000元计算,每年节约人员工资8×0.6=4.8万元/年。
系统收益总额为:48万元。
4.2.2不可定量收益
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更科学化;使教师、学生信息流通结构更趋于合理;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质和延迟性,但对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定量的收益。
五.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5.1法律因素
新系统的研制与开发都选用正版软件,将不会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不会违反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整个系统是自行开发,所以系统本身不存在版权争议,符合国家各种政策法规。开发运行期间所有软件都用正版,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数据信息均可保证合法来源。软件版权归开发方所有,学校拥有使用权。在法律方面是可行的。
5.2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系统的人员均有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维护员由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担任,所有人员都要经过本系统的使用培训。本系统通过IE 浏览器即可管理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容易使用,经过简单培训人员就会熟练使用本软件。
六.总结结论
通过对系统的可行性全面分析,包括系统的技术实现、运行,经济、法律、社会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发现所开发系统都满足开发的条件。用计算机建立题库进行考试出题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环节,题库的计算机化管理,不仅对题库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的管理,且可成为评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工具,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实现教考分离的重要工具。本项目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投资回报利益大,使得图书管理实现电子化,符合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操作、法律方面都是可行的,可以开发本系统。
建立题库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引言
可行性分析是任何一项软件开发工程正式投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这对于保证资源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十分必要,也是项目能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建立题库进行考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环节,它已成为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题库的计算机化管理,可成为评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工具,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实现教考分离的重要工具。
二.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建立一个题库系统,每次考试从中提取试题、自动组卷。
◆ 把最近10年的考题录入进来,有些只有纸面的,有些是有电子稿的。 ◆ 可以补充新题,将来可以修改维护。
◆ 每道题按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类。每道题有难度系数,供组卷时参考。 ◆ 可以录入每次考试每道题的得分情况,便于分析难度。
◆ 30天内做完。
2.2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1.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效益>成本;
2. 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成开发任务;
3. 操作可行:系统能被现有的工作人员快速掌握并使用;
4. 法律可行:所使用工具和技术及数据信息不违反法律。
三. 技术可行性分析
3.1技术要求
本题库系统,要求通过录入试题,系统自动组卷,并可以修改加入试题,录入得分情况。 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的软件系统开发团队,和有力的硬件、网络等后勤保障。
本题库建立的主要工作量在于对10年的考题整理录入,试题知识点以及难度系数的确立上。需要较多人力资源以及一批工作细心缜密,有条有理的对考试考题有充分了解的学术工作者。
3.2处理流程
题库系统流程图
3.3技术可行性评价
开发出的系统具有库存各种类型题和已生成的套题的功能,能从试题库中自动的查找和组织出一些不同题型、不同难度、不同章节范围内的试题来组成一份合理的试卷。
本系统是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现有的数据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类似系统已经有很多投入使用,估计本系统利用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功能目标。而且开发期限较为充裕,可以完成任务。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
4.1支出
4.1.1一次性支出
1、系统开发、建立费用共6万元。其中:
本系统开发期为30天,需开系统发人员4人,考题录入人员4人。根据软件系统的规模估算,开发工作量约为8人月,每人月的人工费按5000元计算,开发费用为4万元。
2、硬设备费共3万元,其中服务器等设备费2万元。
3、其他费费用共2万元。
一次性支出总费用:11万元。
4.1.2长期支出
主要是系统运行费用,假设本系统运行期10年,每年的运行费用(包括系统维护、设备维护等)1万元。
系统投资成本总额为:11+10=21万元。
4.2效益
4.2.1直接收益
假设投入本题库系统,考试效率可以提高80%,以现有的考试出题阅卷需10位老师计算,可减少8人,按每人每年总报酬按6000元计算,每年节约人员工资8×0.6=4.8万元/年。
系统收益总额为:48万元。
4.2.2不可定量收益
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更科学化;使教师、学生信息流通结构更趋于合理;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质和延迟性,但对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定量的收益。
五.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5.1法律因素
新系统的研制与开发都选用正版软件,将不会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不会违反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整个系统是自行开发,所以系统本身不存在版权争议,符合国家各种政策法规。开发运行期间所有软件都用正版,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数据信息均可保证合法来源。软件版权归开发方所有,学校拥有使用权。在法律方面是可行的。
5.2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系统的人员均有一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维护员由计算机的专业人员担任,所有人员都要经过本系统的使用培训。本系统通过IE 浏览器即可管理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容易使用,经过简单培训人员就会熟练使用本软件。
六.总结结论
通过对系统的可行性全面分析,包括系统的技术实现、运行,经济、法律、社会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发现所开发系统都满足开发的条件。用计算机建立题库进行考试出题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环节,题库的计算机化管理,不仅对题库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的管理,且可成为评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工具,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研室实现教考分离的重要工具。本项目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投资回报利益大,使得图书管理实现电子化,符合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技术、经济、操作、法律方面都是可行的,可以开发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