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主题:“鉴往知来”—— 浅议鸦片战争对中
国的影响
学院(部):专 业: 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学 号: _______
指导教师:成 绩: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2015 年 11 月 25 日
浅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如果出于一个血性的中国人来讲,我会选择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因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屈辱的开端,鸦片战争战败后,英国贪得无厌,硬拉着中国一步一步的踏入无尽的深渊,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出现;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自己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被破坏。君不见曾经精致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变成如今凄凉的断垣残壁;君不见曾经自给自足和乐美好的中国,变成战争后的颓唐堕落;君不见曾经主权独立威风一时的中国,变成战争后的低三下四„„
但是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历史也是这样。
柏杨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臭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而鸦片战争在帮助中国人跳出“酱缸”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强硬地打开中国的国门,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现在的中国:可能还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封闭落后,可能还是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可能还是人有三等的封建官僚主义„„所以我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利大于弊。
诚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开始只是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让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理供应地,它的目的是无耻的、不人道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甩了之前一直以为天朝地大物博,自高自大的中国人,一个响亮的耳光,打醒了一部分有见识、有智慧的中国人,使他们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猛然惊醒。
思想上:先有“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冲破闭关锁国的铁笼,注意西方的进步,编写介绍关于西方知识的书籍,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方;再有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虽然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未能付诸实施,没有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产生显著作用,但是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再有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培养军事、翻译等各种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再到维新派“公车上书”,提出“变法”“维新”,虽然仅有百天之短,但是作为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后至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终于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统治。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漫长而艰辛,痛苦而探索的。鸦片战争让这些有识之士觉醒,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引导下,中国渐渐走向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却是无可比拟的。
政治上: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虽然并非清政府的意愿,但是它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为先进的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的革命任务也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战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广大的中国人民开始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逐渐对清政府丧失了希望,而清政府为支付大量的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也加速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崩溃,中国社会的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经济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国门打开,外国商品流入中国市场,中国自己自
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而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民用军用工业,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随着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在丰厚的利润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近代工业,为我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沿海地区的商业贸易繁荣,工商业发展更有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为沿海城市成为中国现在发达地区打下基础。
其他方面:鸦片战争后,中国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教会学校的兴起、新式学堂的创办、西方文化等书籍的翻译,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而拉开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序幕;洋务运动中建立近代军事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建立近代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培养了一批新式的海陆军人才,开启了中国国防建设现代化历程,促进了中国国防建设的现代化;自然科学等先进的西方思想开始冲击国人的封建迷信、愚昧无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开始悄然传播,为接下来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打下思想基础。柏阳说:“中国人的不能团结,中国人的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不是中国人的质量不够好,而是中国的文化里,有过滤性的病毒,是我们到时候非显现出来不可,使我们的行为不能控制!”但是在这种重大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人团结在了一起,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这说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中国人的魂,中国人的民族感。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虽然是屈辱的开端,但是它撞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为大门后的中国人吹进了一丝新鲜的空气,为黑暗中的中国人开了一丝微光,给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如果没有西方帝国主义的强制介入,依靠中国人走出封建统治是困难。看清历史,不仅要看到鸦片战争带来的屈辱,也要承认正是这场战争,让中国人开始觉醒。而这觉醒的力量让中国迈开了走向近代化的一步,所以我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利大于弊。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主题:“鉴往知来”—— 浅议鸦片战争对中
国的影响
学院(部):专 业: 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学 号: _______
指导教师:成 绩: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2015 年 11 月 25 日
浅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如果出于一个血性的中国人来讲,我会选择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因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屈辱的开端,鸦片战争战败后,英国贪得无厌,硬拉着中国一步一步的踏入无尽的深渊,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出现;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自己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被破坏。君不见曾经精致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变成如今凄凉的断垣残壁;君不见曾经自给自足和乐美好的中国,变成战争后的颓唐堕落;君不见曾经主权独立威风一时的中国,变成战争后的低三下四„„
但是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历史也是这样。
柏杨说:“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臭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酱缸的污染,很难跳出酱缸的范畴。”而鸦片战争在帮助中国人跳出“酱缸”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强硬地打开中国的国门,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现在的中国:可能还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封闭落后,可能还是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可能还是人有三等的封建官僚主义„„所以我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利大于弊。
诚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开始只是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让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理供应地,它的目的是无耻的、不人道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甩了之前一直以为天朝地大物博,自高自大的中国人,一个响亮的耳光,打醒了一部分有见识、有智慧的中国人,使他们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猛然惊醒。
思想上:先有“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冲破闭关锁国的铁笼,注意西方的进步,编写介绍关于西方知识的书籍,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方;再有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虽然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未能付诸实施,没有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产生显著作用,但是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再有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培养军事、翻译等各种人才,建立新式海陆军,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再到维新派“公车上书”,提出“变法”“维新”,虽然仅有百天之短,但是作为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后至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终于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统治。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漫长而艰辛,痛苦而探索的。鸦片战争让这些有识之士觉醒,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引导下,中国渐渐走向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却是无可比拟的。
政治上: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由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虽然并非清政府的意愿,但是它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为先进的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的革命任务也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战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广大的中国人民开始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逐渐对清政府丧失了希望,而清政府为支付大量的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也加速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崩溃,中国社会的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经济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国门打开,外国商品流入中国市场,中国自己自
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而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民用军用工业,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随着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在丰厚的利润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近代工业,为我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沿海地区的商业贸易繁荣,工商业发展更有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为沿海城市成为中国现在发达地区打下基础。
其他方面:鸦片战争后,中国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教会学校的兴起、新式学堂的创办、西方文化等书籍的翻译,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而拉开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序幕;洋务运动中建立近代军事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建立近代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培养了一批新式的海陆军人才,开启了中国国防建设现代化历程,促进了中国国防建设的现代化;自然科学等先进的西方思想开始冲击国人的封建迷信、愚昧无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开始悄然传播,为接下来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打下思想基础。柏阳说:“中国人的不能团结,中国人的窝里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不是中国人的质量不够好,而是中国的文化里,有过滤性的病毒,是我们到时候非显现出来不可,使我们的行为不能控制!”但是在这种重大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人团结在了一起,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这说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中国人的魂,中国人的民族感。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虽然是屈辱的开端,但是它撞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为大门后的中国人吹进了一丝新鲜的空气,为黑暗中的中国人开了一丝微光,给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如果没有西方帝国主义的强制介入,依靠中国人走出封建统治是困难。看清历史,不仅要看到鸦片战争带来的屈辱,也要承认正是这场战争,让中国人开始觉醒。而这觉醒的力量让中国迈开了走向近代化的一步,所以我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