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我对中医英译问题的看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
陈宜昭(成都!
关键词:中药英译;见解;人才培养;问题近(#年来中医在西方各国已由边缘医学进展成为医学主流的一部分,甚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自!##
中医英译需要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这种人才须具备)项条件:了解现代中医、古典中医、西医、能阅读中医英文著作及西医英文著作,如果单向地将现代中医及古典中医的内容译成英文,而无视于既有英文书籍内容的相关性、一致性,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嫌,也无法让世界了解中医的精粹所在。因此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翻译人才。是促进中西医学密切结合的需要。
!英译后编辑校稿人才的培养
这种编校人才须懂得中医学、西医学及具备英文校稿能力。近年来,虽然国内中医学英译书籍比国外英文著作的内容丰富,可读性更强,但在英美各国的销售及知名度却比不上外籍著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是国内中医英译书偏重于“专有名词”,忽略了完稿之后专业校稿的重要性。英译后英文校稿工作不是任何懂英文的人都可以胜任的,只有英文出版社(尤其是世界知名的出版社)的英文校稿人员才能担任。一本书在付印之前校稿)*$次毫不足奇,有的甚至花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来完成。其目的是要使中医英译本能达到世界医学书籍水准,让西方各国的医学界人士易于阅读及了解。
(有关中医语词译法的问题
目前所采行的中医专有名词及定义的译法有如下+种:
陈宜昭,博士
(,
近年来英文版的中医书籍发行量大增,有关中医语词的译法因无一定标准,只得各显神通,不仅中国的中医英译书籍如此,就连英美各国的英文著作也是五花八门,同一个中医专有名词就出现数个甚至十几种译名。因此笔者建议,凡是外国既有的中医英译专有名词应该沿用其译法,以减少名词定义的复杂化与争议性。虽然也许国内中医英译专有名词可能比英、美的更适当,但由于这些名词已在外国使用多年,一旦采用国内的中医英译专有名词,只怕引起更多的误解,且西方中医学者无法重新接受它们。
(,!汉语直译拼音法
乍看之下,汉语直译拼音法似乎毫无意义,但是长年使用后,英美中医人士已经了解并且能直接发出音来,这些汉语直译拼音的中医专有名词,不仅已经在中医学界的专业人士间流传,而且一般社会民众亦已非常熟悉,甚至大众传播系统与一般杂志、报纸亦常常提及。例如,阴阳翻译为-./0-1/2,
气翻译为3.,得气翻译为456.等。如果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可以针对这类中医专有名词的定义有系统地作明确的解说,此乃最为可行的方式。如果为了表现各自的学术专业在中医英译之时创造一些独特的英译专有名词,对那些已经被英美中医学人士所熟悉的直译汉语,无异增添更多的混乱,不仅影响此书的学术地位,而且影响的销售。
(,(汉语英语合并译法
为了弥补汉语直译拼音法在使用初期无法一望即知其义的缺失,并顾及原意表达常常需要数个或数十个英文字才能表达清楚的现实,采用汉语拼音直译法加英语以缩短翻译字数是必然的趋势。例如阴虚翻译为-./—758.9.5/9:,阴盛-./—5;95
阳盛为:1/205;95
・DB・我对中医英译问题的看法
肾阴虚!
)*+创造新的英语中医专有名词
中医学在欧美一门新科学,欧美学中医人士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果创造出新的英语中医专有名词,他们也能接受,例如利用拉丁文或英文的字根自行创造新的中医专有名词,亦是一项不错的方法。此法不仅减少中医专有名词的英文字数,而且因为出自拉丁文或英文语系,不仅容易用英语发音,而且容易了解其意思,事实上只要字义清楚,而且有意义,这些新字必然能流传下去的。目前英语系统每年都有为数不少新创的字,而且被接受程度非常高,例如穴位的英译为,(-./0
)*2借用西医专有名词
借用西医专有名词是最便捷的方法,但容易产生误解。例如,肝目前翻译为3
心翻译为6%,51实则应为’-$(1
当年西医传入中国之时,曾运用既有的中医名词去翻译西医名词,而今中医英译之时,为了方便即利用已有的西医专有名词来翻译中医名词,但是,由于中医与西医同一个专有名词在定义上常各有所指,因此造成非常大的误解与争论。为避免此种状况发生,中医英译之时若要借用西医名词应该分辨清楚二者的异同,如果是为了图一时的方便误用了,以后为了扭转这种认知的错误,修正既已形成的观念,势必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7借用西医专有名词配上字首或字根
这和创造新的英语中医专有名词有点类似,但是由于是借用了西医的专有名词再配上字首或字根,有时会被误认为这些中医英译的专有名词原本为西医专有名词。例如草药学翻译为8%9:03.0;&
其中6%9:指“草”而030;&指“学”的意思,不过毕竟这是有差别的,故从长远看来,这亦势必发展成一种趋势。因此借用现有的西医专有名词,配合与中医相关而需要的字首或字根二者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专有名词,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方法。
)*=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
英式英语是所有英语真正的始祖,其语法表达方式和目前较盛行的美式英语有些差异。例如三楼在英式英语为>%(0$#’3005,而美式英语为16
+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问题+*?纯中医专有名词的定义
无论中医、西医或是其它学科,针对同一个专有名词要有统一定义与相同的认知。令人困扰的是目前中文对中医同一专有名词的定义就已经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导致已经发行的中医英译本的作者都有自己特殊的观点。如果未来的中医英译本的作者又有不同于先前诸书的看法,亦即又出现前所未见的关于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英译版本,那么读者如何能了解与吸收这么多的观点呢?而他们又将何所适从呢?
例如中医对于症状、病症、证及病型的定义、用法常相互混淆,但在西医却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在中医专有名词的英译亦得遵循,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症状应该翻译为@&A/10A-5
是英语的医学专有名词仅是由医师诊断病症才得使用,而在病人自诉时则不得使用,“小便不利”应该是属于病人自诉症状的一种,因此英语应译为“C
我对中医英译问题的看法
・;I・
译。例如在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第!
,实则应该说明为“38/%9:’-%*2567”。!证应该是翻译为4/2.)-%$。因为证是由几个病症及症状组合起来的又称为证候群。例如汉英中医大辞典第;;;页,“心气虚”英译为“.$:?*”
,这种英译法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译法,但说明则是“3.*4$&4$&2.4/2.)-%$*2567”
,则是有争论的英译法,因为“心气虚”是包含有二种症状及病症,因此英译为“34/2.)-%$*2567”
,应该是比较适当。
病型是一个疾病单元的称谓。例如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第ABB页,“肾痈”英译为“2$2&,6&):C(2=,$”
,这种英译法就有争议的地方,因为6&):C(2=,$是指皮肤疾病的专有名词,
如果翻译为“2$:2&,6&)C(2=,$”
,会被误认为肾脏和皮肤皆有疾病,因此英译为“)$2&,&C4=$44”是大家公认的译法,但说明则是“3.*4$&4$&2.4/2.)-%$*2567”
,又有争论的空间,因为“肾痈”是一种病型,所以英译
为“3.*4$&4$*2567”
,比较恰当。下列几种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困扰:其一为按照目前英美著名出版社已经发行的中医英文书籍作为蓝本,以现有英译中医专有名词为主,再附注自己的意见为辅,如此必将增加高整本书的可读性;其二,由国内中医界邀约西方中医界举行英译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研讨会,以促进英译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一致性,并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避免误解;其三,应立即制订中医专有名词的标准定义,并参考目前西方已有的中医书籍,规范中医专有名词英译的准则,编辑可供依照的标准。
DE;中西医结合专有名词的定义
由于
F西方国家法律的问题
中医药是营养补充剂还是药,这是一个值得辩明的问题。西方各国向来是很遵守法律规章的,因此在中医英译时亦得注意,不要触犯外国相关的药物法规。例如,中国人把中药当作是药,但西方都将其归为营养补充剂,可不受医师处方限制。因此在中医英译时尤其是中药的说明书上应该选择一些比较中性的字,不要用“药”或“治疗”或“治愈”等与药物有关的字眼,以免造成彼此之间认知的差异与误会。
A市场需求的问题
目前发行销售的中医英译书籍有
G版权的问题
近年来,版权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但对引用文章出处的注明,引用的合理范围,并不是非常注意。在英译时应谨慎合理的引用出处,以免侵犯版权,惹来无谓的纠纷。!中医英译信、
达、雅的问题翻译的过程形同著作也牵涉到语法,习惯用法及现代流行用法的问题。因此文章翻译除了主题内容不偏离原著外,尚要求文笔畅顺易读,而且最好有够达到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赏心悦目的境界,发行一本不合乎信、达、雅的中医英译书,不啻是一浪费。
(收稿日期:;BB;>B;>H;)
编辑:杨文君
第!
・!+・
我对中医英译问题的看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
陈宜昭(成都!
关键词:中药英译;见解;人才培养;问题近(#年来中医在西方各国已由边缘医学进展成为医学主流的一部分,甚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自!##
中医英译需要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这种人才须具备)项条件:了解现代中医、古典中医、西医、能阅读中医英文著作及西医英文著作,如果单向地将现代中医及古典中医的内容译成英文,而无视于既有英文书籍内容的相关性、一致性,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嫌,也无法让世界了解中医的精粹所在。因此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翻译人才。是促进中西医学密切结合的需要。
!英译后编辑校稿人才的培养
这种编校人才须懂得中医学、西医学及具备英文校稿能力。近年来,虽然国内中医学英译书籍比国外英文著作的内容丰富,可读性更强,但在英美各国的销售及知名度却比不上外籍著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是国内中医英译书偏重于“专有名词”,忽略了完稿之后专业校稿的重要性。英译后英文校稿工作不是任何懂英文的人都可以胜任的,只有英文出版社(尤其是世界知名的出版社)的英文校稿人员才能担任。一本书在付印之前校稿)*$次毫不足奇,有的甚至花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来完成。其目的是要使中医英译本能达到世界医学书籍水准,让西方各国的医学界人士易于阅读及了解。
(有关中医语词译法的问题
目前所采行的中医专有名词及定义的译法有如下+种:
陈宜昭,博士
(,
近年来英文版的中医书籍发行量大增,有关中医语词的译法因无一定标准,只得各显神通,不仅中国的中医英译书籍如此,就连英美各国的英文著作也是五花八门,同一个中医专有名词就出现数个甚至十几种译名。因此笔者建议,凡是外国既有的中医英译专有名词应该沿用其译法,以减少名词定义的复杂化与争议性。虽然也许国内中医英译专有名词可能比英、美的更适当,但由于这些名词已在外国使用多年,一旦采用国内的中医英译专有名词,只怕引起更多的误解,且西方中医学者无法重新接受它们。
(,!汉语直译拼音法
乍看之下,汉语直译拼音法似乎毫无意义,但是长年使用后,英美中医人士已经了解并且能直接发出音来,这些汉语直译拼音的中医专有名词,不仅已经在中医学界的专业人士间流传,而且一般社会民众亦已非常熟悉,甚至大众传播系统与一般杂志、报纸亦常常提及。例如,阴阳翻译为-./0-1/2,
气翻译为3.,得气翻译为456.等。如果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可以针对这类中医专有名词的定义有系统地作明确的解说,此乃最为可行的方式。如果为了表现各自的学术专业在中医英译之时创造一些独特的英译专有名词,对那些已经被英美中医学人士所熟悉的直译汉语,无异增添更多的混乱,不仅影响此书的学术地位,而且影响的销售。
(,(汉语英语合并译法
为了弥补汉语直译拼音法在使用初期无法一望即知其义的缺失,并顾及原意表达常常需要数个或数十个英文字才能表达清楚的现实,采用汉语拼音直译法加英语以缩短翻译字数是必然的趋势。例如阴虚翻译为-./—758.9.5/9:,阴盛-./—5;95
阳盛为:1/205;95
・DB・我对中医英译问题的看法
肾阴虚!
)*+创造新的英语中医专有名词
中医学在欧美一门新科学,欧美学中医人士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果创造出新的英语中医专有名词,他们也能接受,例如利用拉丁文或英文的字根自行创造新的中医专有名词,亦是一项不错的方法。此法不仅减少中医专有名词的英文字数,而且因为出自拉丁文或英文语系,不仅容易用英语发音,而且容易了解其意思,事实上只要字义清楚,而且有意义,这些新字必然能流传下去的。目前英语系统每年都有为数不少新创的字,而且被接受程度非常高,例如穴位的英译为,(-./0
)*2借用西医专有名词
借用西医专有名词是最便捷的方法,但容易产生误解。例如,肝目前翻译为3
心翻译为6%,51实则应为’-$(1
当年西医传入中国之时,曾运用既有的中医名词去翻译西医名词,而今中医英译之时,为了方便即利用已有的西医专有名词来翻译中医名词,但是,由于中医与西医同一个专有名词在定义上常各有所指,因此造成非常大的误解与争论。为避免此种状况发生,中医英译之时若要借用西医名词应该分辨清楚二者的异同,如果是为了图一时的方便误用了,以后为了扭转这种认知的错误,修正既已形成的观念,势必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7借用西医专有名词配上字首或字根
这和创造新的英语中医专有名词有点类似,但是由于是借用了西医的专有名词再配上字首或字根,有时会被误认为这些中医英译的专有名词原本为西医专有名词。例如草药学翻译为8%9:03.0;&
其中6%9:指“草”而030;&指“学”的意思,不过毕竟这是有差别的,故从长远看来,这亦势必发展成一种趋势。因此借用现有的西医专有名词,配合与中医相关而需要的字首或字根二者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专有名词,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方法。
)*=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
英式英语是所有英语真正的始祖,其语法表达方式和目前较盛行的美式英语有些差异。例如三楼在英式英语为>%(0$#’3005,而美式英语为16
+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问题+*?纯中医专有名词的定义
无论中医、西医或是其它学科,针对同一个专有名词要有统一定义与相同的认知。令人困扰的是目前中文对中医同一专有名词的定义就已经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导致已经发行的中医英译本的作者都有自己特殊的观点。如果未来的中医英译本的作者又有不同于先前诸书的看法,亦即又出现前所未见的关于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英译版本,那么读者如何能了解与吸收这么多的观点呢?而他们又将何所适从呢?
例如中医对于症状、病症、证及病型的定义、用法常相互混淆,但在西医却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在中医专有名词的英译亦得遵循,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症状应该翻译为@&A/10A-5
是英语的医学专有名词仅是由医师诊断病症才得使用,而在病人自诉时则不得使用,“小便不利”应该是属于病人自诉症状的一种,因此英语应译为“C
我对中医英译问题的看法
・;I・
译。例如在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第!
,实则应该说明为“38/%9:’-%*2567”。!证应该是翻译为4/2.)-%$。因为证是由几个病症及症状组合起来的又称为证候群。例如汉英中医大辞典第;;;页,“心气虚”英译为“.$:?*”
,这种英译法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译法,但说明则是“3.*4$&4$&2.4/2.)-%$*2567”
,则是有争论的英译法,因为“心气虚”是包含有二种症状及病症,因此英译为“34/2.)-%$*2567”
,应该是比较适当。
病型是一个疾病单元的称谓。例如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第ABB页,“肾痈”英译为“2$2&,6&):C(2=,$”
,这种英译法就有争议的地方,因为6&):C(2=,$是指皮肤疾病的专有名词,
如果翻译为“2$:2&,6&)C(2=,$”
,会被误认为肾脏和皮肤皆有疾病,因此英译为“)$2&,&C4=$44”是大家公认的译法,但说明则是“3.*4$&4$&2.4/2.)-%$*2567”
,又有争论的空间,因为“肾痈”是一种病型,所以英译
为“3.*4$&4$*2567”
,比较恰当。下列几种方法可以减少这些困扰:其一为按照目前英美著名出版社已经发行的中医英文书籍作为蓝本,以现有英译中医专有名词为主,再附注自己的意见为辅,如此必将增加高整本书的可读性;其二,由国内中医界邀约西方中医界举行英译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研讨会,以促进英译中医专有名词定义的一致性,并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避免误解;其三,应立即制订中医专有名词的标准定义,并参考目前西方已有的中医书籍,规范中医专有名词英译的准则,编辑可供依照的标准。
DE;中西医结合专有名词的定义
由于
F西方国家法律的问题
中医药是营养补充剂还是药,这是一个值得辩明的问题。西方各国向来是很遵守法律规章的,因此在中医英译时亦得注意,不要触犯外国相关的药物法规。例如,中国人把中药当作是药,但西方都将其归为营养补充剂,可不受医师处方限制。因此在中医英译时尤其是中药的说明书上应该选择一些比较中性的字,不要用“药”或“治疗”或“治愈”等与药物有关的字眼,以免造成彼此之间认知的差异与误会。
A市场需求的问题
目前发行销售的中医英译书籍有
G版权的问题
近年来,版权问题已经引起重视,但对引用文章出处的注明,引用的合理范围,并不是非常注意。在英译时应谨慎合理的引用出处,以免侵犯版权,惹来无谓的纠纷。!中医英译信、
达、雅的问题翻译的过程形同著作也牵涉到语法,习惯用法及现代流行用法的问题。因此文章翻译除了主题内容不偏离原著外,尚要求文笔畅顺易读,而且最好有够达到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赏心悦目的境界,发行一本不合乎信、达、雅的中医英译书,不啻是一浪费。
(收稿日期:;BB;>B;>H;)
编辑: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