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千克、克、吨”教材解读
解读人:王风琴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这单元内容安排了“有多重”和“1吨有多重”两个情境活动,两个“练一练”。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探索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实际问“千克、克、吨”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质量单位的知识这是学生初次学习,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千克、克、吨这几个量比较抽象,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也不像货币单位那样学生很熟悉,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虽然“看不见”,却“摸得着”,所以,我们就得在“摸得着”上下功夫。这单元的教学建议用4个课时。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有多重(教材45页)
这节主要是认识千克、克,传统教学偏重于单位换算,这里要着重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1千克、1克有多重,从而建立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于是有了我们的教学思考:1、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可准备:称(体重秤、电子称各一台)、天平一台、两袋各500克的糖,1千克的面条。学生准备一枚1角的硬币,四人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乒乓球。2、引导学生在称物体的重量时会正确选用称并能读数。3、小组活动,每个同学都要掂一掂1千克面、1千克糖、一枚1角的硬币,一个乒乓球的重量,反复轮流体验几次。4、在体验千克、克的进率关系时,由于现在市场上买的盐都少于500克。可以把盐换成500克的糖。这样的教学情境真实,可信度高。5、让学生多估计身边熟悉1千克、1克或几千克、几克的物体,然后称一下进行验证。比如:几本数学书大约有1千克?自己的书包有几千克?一块小的橡皮擦有几克?一把尺子有几克等。这样有利于为学生建立物体重量的参照体系,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数感。
在教材46页练一练的第一题,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长期过程:这里要注意:1、第一幅图台秤的计量单位是克,称的是一个鸡蛋,问题是一个鸡蛋重多少;第二幅图台秤的计量单位是千克,称的是一个西瓜,问题是一个重西瓜多少。我们再实践活动这 道题,建议进行开展,分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想一想,建议出示实物。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
二:1吨有多重(教材47页)
这节主要是认识吨。由于“吨”的质量单位较大,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计算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建立吨的质量单位概念。我们的教学思考:1、猜猜我有多重?猜猜看?猜大象重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了吨是一个很重的质量单位。2、40人的重量为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吨;这里为什么用约呢你?让学生体会到“大约、约”的用意。从而建立1吨=1000千克的进率关系。在教材第48页,数学故事。计算大象的重量,注意渗透口算、估算、巧算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千克、克、吨”教材解读
解读人:王风琴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这单元内容安排了“有多重”和“1吨有多重”两个情境活动,两个“练一练”。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探索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实际问“千克、克、吨”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质量单位的知识这是学生初次学习,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千克、克、吨这几个量比较抽象,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也不像货币单位那样学生很熟悉,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虽然“看不见”,却“摸得着”,所以,我们就得在“摸得着”上下功夫。这单元的教学建议用4个课时。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有多重(教材45页)
这节主要是认识千克、克,传统教学偏重于单位换算,这里要着重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1千克、1克有多重,从而建立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于是有了我们的教学思考:1、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可准备:称(体重秤、电子称各一台)、天平一台、两袋各500克的糖,1千克的面条。学生准备一枚1角的硬币,四人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乒乓球。2、引导学生在称物体的重量时会正确选用称并能读数。3、小组活动,每个同学都要掂一掂1千克面、1千克糖、一枚1角的硬币,一个乒乓球的重量,反复轮流体验几次。4、在体验千克、克的进率关系时,由于现在市场上买的盐都少于500克。可以把盐换成500克的糖。这样的教学情境真实,可信度高。5、让学生多估计身边熟悉1千克、1克或几千克、几克的物体,然后称一下进行验证。比如:几本数学书大约有1千克?自己的书包有几千克?一块小的橡皮擦有几克?一把尺子有几克等。这样有利于为学生建立物体重量的参照体系,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数感。
在教材46页练一练的第一题,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长期过程:这里要注意:1、第一幅图台秤的计量单位是克,称的是一个鸡蛋,问题是一个鸡蛋重多少;第二幅图台秤的计量单位是千克,称的是一个西瓜,问题是一个重西瓜多少。我们再实践活动这 道题,建议进行开展,分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想一想,建议出示实物。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
二:1吨有多重(教材47页)
这节主要是认识吨。由于“吨”的质量单位较大,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计算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建立吨的质量单位概念。我们的教学思考:1、猜猜我有多重?猜猜看?猜大象重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了吨是一个很重的质量单位。2、40人的重量为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吨;这里为什么用约呢你?让学生体会到“大约、约”的用意。从而建立1吨=1000千克的进率关系。在教材第48页,数学故事。计算大象的重量,注意渗透口算、估算、巧算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