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数量关系的几种方法
有些同学经常不能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归根结底是不会分析。分析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步,只有弄清了数量关系,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几种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方法。
1、 找关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
有些应用题的条件很典型,如:男生比女生多5人,实际比计划节约用煤52吨,松树的棵数是柳数的3倍。这几个条件分别属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类题,它们的基本方法是:一个数+(-)几=另一个数,一个数×几倍=另一个数。将这两种类型合并就是“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用一个数×几倍+(-)几=另一个数。如”松数的棵数比杨数和柳数总棵数的3倍多20棵”的数量关系是杨数和柳数的总棵数×3倍=松数的棵数。这些典型条件的基本关系要熟练掌握。
2、 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从问题开始想,也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应用题的常用方法。如 “实际比计划多(少)用几天?”应该用减法计算,注意要用多的量减少的量。“皮鞋的单价是拖鞋的几倍?”是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得出了这些数量关系,从条件中找出相对应的量代进去就能解答应用题了。
3、 熟练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
量„„这些都是常见的数量关系,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每个关系式又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等式。在解答应用题时,要灵活地应用这些关系。如:“甲、乙两艘船从一港口背向开出,经过8小时后,两船相距344千米。已知甲船每小时行26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题主要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来想,但又要用到它的变式。26×8=208(千米)先求出甲船行的路程,344-208=136(千米)再求乙船行的路程,然后根据乙船行的路程÷乙船行的时间=乙船的速度,只要用136÷8=17(千米)就能求出问题了。
4、 利用示意图弄清数量关系
由于示意图能把题目中的次要成分简缩,主要成分直观的展示在面前,使抽象内容具体化,隐蔽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根小棒锯成6段要10分钟,那么锯8段要几分钟?”画线段图能直观地看出锯成6段要锯5次,共10分钟,那么每次用2分钟,再画线段图 看出锯8段只要7次,用2×7=14(分钟)就能求出问题了。这样,看似很难的问题就变得很简单。又如思考题“小芳和小力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芳每分钟行60米,小力每分钟行70米。小力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小芳相遇,这时一共用了12分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直接从条件分析很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 线段图上能直观地看到12分钟相遇时,他们一共行了2个全程,只要用(60+70)×12÷2就能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同学们,看了这几种方法是不是觉得分析数量关系其实很简单?如果能用好老师介绍的方法,相信你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分析数量关系的几种方法
有些同学经常不能正确地解答应用题,归根结底是不会分析。分析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步,只有弄清了数量关系,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几种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方法。
1、 找关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
有些应用题的条件很典型,如:男生比女生多5人,实际比计划节约用煤52吨,松树的棵数是柳数的3倍。这几个条件分别属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类题,它们的基本方法是:一个数+(-)几=另一个数,一个数×几倍=另一个数。将这两种类型合并就是“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用一个数×几倍+(-)几=另一个数。如”松数的棵数比杨数和柳数总棵数的3倍多20棵”的数量关系是杨数和柳数的总棵数×3倍=松数的棵数。这些典型条件的基本关系要熟练掌握。
2、 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从问题开始想,也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应用题的常用方法。如 “实际比计划多(少)用几天?”应该用减法计算,注意要用多的量减少的量。“皮鞋的单价是拖鞋的几倍?”是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得出了这些数量关系,从条件中找出相对应的量代进去就能解答应用题了。
3、 熟练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
量„„这些都是常见的数量关系,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每个关系式又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等式。在解答应用题时,要灵活地应用这些关系。如:“甲、乙两艘船从一港口背向开出,经过8小时后,两船相距344千米。已知甲船每小时行26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题主要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来想,但又要用到它的变式。26×8=208(千米)先求出甲船行的路程,344-208=136(千米)再求乙船行的路程,然后根据乙船行的路程÷乙船行的时间=乙船的速度,只要用136÷8=17(千米)就能求出问题了。
4、 利用示意图弄清数量关系
由于示意图能把题目中的次要成分简缩,主要成分直观的展示在面前,使抽象内容具体化,隐蔽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根小棒锯成6段要10分钟,那么锯8段要几分钟?”画线段图能直观地看出锯成6段要锯5次,共10分钟,那么每次用2分钟,再画线段图 看出锯8段只要7次,用2×7=14(分钟)就能求出问题了。这样,看似很难的问题就变得很简单。又如思考题“小芳和小力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芳每分钟行60米,小力每分钟行70米。小力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小芳相遇,这时一共用了12分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直接从条件分析很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 线段图上能直观地看到12分钟相遇时,他们一共行了2个全程,只要用(60+70)×12÷2就能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同学们,看了这几种方法是不是觉得分析数量关系其实很简单?如果能用好老师介绍的方法,相信你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