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金骏眉.正山小种为什么好?来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地势.土壤和气候条件.

1、地理位置和地势

“正山小种”红茶的发源地桐木村位于黄岗山主峰中下部,平均海拔1000米,该境内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是我国东南大陆的最高峰,素称“华东屋脊”。周边海拔超过1500m的山峰有110余座,山体陡峻,坡度一般为75—80度,高差极为悬殊,与最低的谷地的高差逾1700m,河流侵蚀,深度可达500m以上。由低处向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红壤带,针阔混交林黄红壤带,针叶林山地黄壤带和山顶草旬土带。

桐木村的红墩、庙湾、麻粟等几个自然村是小种红茶的主产区,4000多亩茶园均分布在海拔700—1200m左右的山体下部或峡谷地带。这些地区的气温都比较平地低,夏季气候凉快,冬季气温无严寒。高山日出迟,日落早,终日云雾弥漫,日夜的温差比平地小,使茶叶中累积的内含物有一定的规律,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品质。高山紫外线较强,有利于芳香物质形成。因此产于该地的茶叶肉质肥厚,内涵丰富,香气高。

2、气候条件

茶树较耐荫,除了适应森林中,云雾中的漫射光环境外,对环境温度要求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最低温度-5℃—-15℃。对水份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对土壤其PH值4.5—6.5为宜,中值以上土壤不行,土壤深度不应低于60cm。

桐木地区的气候条件如下:

(1)温度:茶树比较喜温,几个主要产茶区庙湾、江墩、挂墩、麻粟等地的全年平均气温在11℃—18℃之间。在这样的高山茶园,气候温和,早晚凉而中午热,在白昼温度高,有利于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可以合成较多的有机物质,夜晚温度低,茶树呼吸作用弱,有利于茶树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鲜叶中有效化学成分,而促成茶叶品质好。

(2)降水量:茶叶在生产期间,要不断地生育大量嫩芽,并制造有机物质必须有足够的水份供应;因此在茶叶生长期,必须有充足的降水量才能满足茶叶的需要,而桐木地区的降水量能为茶树的生长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该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为1486—2150mm,局部地方高达4037mm。降水量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是长高状态,海拔700—1200m之间的茶叶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3)相对湿度:茶树在优越的湿润的条件下,使叶细胞的原生质更好保持高水的幼嫩状态,有利于有机物累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的含量。桐木村海拔700—1200m之间的茶叶分布地带的相对湿度平均在80%左右。一般在78—84%之间。无霜期235—272天,雾日长达120天,由于无霜期较长,不仅对茶树生长有利,还可免遭晚霜冻害。

3、土壤

本区茶叶分布地带的土壤主要是红壤、黄红壤,呈强酸性,PH值4.5—5.0,土壤发育较好,土层厚度一般在30—90cm。土层厚度呈高海拔到低海拔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物全氧含量是随着海拔下降而降低,在海拔700—1200m的茶叶分布地带为黄红壤地带,该地带土壤肥沃,表层有机质含量5—9%,全氮含量0.25—0.38%,腐殖质残渣含量占全土的1—4%。分布在这一地区的茶园,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丰富,呈酸性反应,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

综上所述,桐木村分布在海拔700—1200m地区的茶叶带满足茶叶生长需要的一切条件,而桐木村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植被所形成的生境又是其它地方所不具备的,而这正是“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的根本区别,这也是其他地区的茶叶尽可以模仿“正山小种”制作的工艺,也可以用马尾松柴去烘制,但绝做不出正山小种独特的“桂圆香气”那种“王者之香”。数百年来“正山小种”红茶一直被周边、本省、外省所模仿,但只能模仿其外形,却绝不可能兼具其内质。长期以来,正山小种浓郁香醇、雍容的品质倾倒无数英国人,也难怪英吉利人“遇到武夷红茶招待宾客必起立致敬”。

1、地理位置和地势

“正山小种”红茶的发源地桐木村位于黄岗山主峰中下部,平均海拔1000米,该境内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是我国东南大陆的最高峰,素称“华东屋脊”。周边海拔超过1500m的山峰有110余座,山体陡峻,坡度一般为75—80度,高差极为悬殊,与最低的谷地的高差逾1700m,河流侵蚀,深度可达500m以上。由低处向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红壤带,针阔混交林黄红壤带,针叶林山地黄壤带和山顶草旬土带。

桐木村的红墩、庙湾、麻粟等几个自然村是小种红茶的主产区,4000多亩茶园均分布在海拔700—1200m左右的山体下部或峡谷地带。这些地区的气温都比较平地低,夏季气候凉快,冬季气温无严寒。高山日出迟,日落早,终日云雾弥漫,日夜的温差比平地小,使茶叶中累积的内含物有一定的规律,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品质。高山紫外线较强,有利于芳香物质形成。因此产于该地的茶叶肉质肥厚,内涵丰富,香气高。

2、气候条件

茶树较耐荫,除了适应森林中,云雾中的漫射光环境外,对环境温度要求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最低温度-5℃—-15℃。对水份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对土壤其PH值4.5—6.5为宜,中值以上土壤不行,土壤深度不应低于60cm。

桐木地区的气候条件如下:

(1)温度:茶树比较喜温,几个主要产茶区庙湾、江墩、挂墩、麻粟等地的全年平均气温在11℃—18℃之间。在这样的高山茶园,气候温和,早晚凉而中午热,在白昼温度高,有利于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可以合成较多的有机物质,夜晚温度低,茶树呼吸作用弱,有利于茶树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鲜叶中有效化学成分,而促成茶叶品质好。

(2)降水量:茶叶在生产期间,要不断地生育大量嫩芽,并制造有机物质必须有足够的水份供应;因此在茶叶生长期,必须有充足的降水量才能满足茶叶的需要,而桐木地区的降水量能为茶树的生长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该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为1486—2150mm,局部地方高达4037mm。降水量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是长高状态,海拔700—1200m之间的茶叶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3)相对湿度:茶树在优越的湿润的条件下,使叶细胞的原生质更好保持高水的幼嫩状态,有利于有机物累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的含量。桐木村海拔700—1200m之间的茶叶分布地带的相对湿度平均在80%左右。一般在78—84%之间。无霜期235—272天,雾日长达120天,由于无霜期较长,不仅对茶树生长有利,还可免遭晚霜冻害。

3、土壤

本区茶叶分布地带的土壤主要是红壤、黄红壤,呈强酸性,PH值4.5—5.0,土壤发育较好,土层厚度一般在30—90cm。土层厚度呈高海拔到低海拔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物全氧含量是随着海拔下降而降低,在海拔700—1200m的茶叶分布地带为黄红壤地带,该地带土壤肥沃,表层有机质含量5—9%,全氮含量0.25—0.38%,腐殖质残渣含量占全土的1—4%。分布在这一地区的茶园,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丰富,呈酸性反应,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

综上所述,桐木村分布在海拔700—1200m地区的茶叶带满足茶叶生长需要的一切条件,而桐木村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植被所形成的生境又是其它地方所不具备的,而这正是“正山小种”与“外山小种”的根本区别,这也是其他地区的茶叶尽可以模仿“正山小种”制作的工艺,也可以用马尾松柴去烘制,但绝做不出正山小种独特的“桂圆香气”那种“王者之香”。数百年来“正山小种”红茶一直被周边、本省、外省所模仿,但只能模仿其外形,却绝不可能兼具其内质。长期以来,正山小种浓郁香醇、雍容的品质倾倒无数英国人,也难怪英吉利人“遇到武夷红茶招待宾客必起立致敬”。


相关文章

  • 区域亚洲学案2
  • 学案2 亚洲 [目标定位] 1. 识记亚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地理单元.2. 掌握亚洲的区域特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 (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①________和寒带. (2)海陆位置:东.北. ...查看


  • 世界地理知识点
  • 第七章 欧洲 1.地形基本特征:(1)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大. 平均海拔300米,平原占全洲面积的60%,是世界地势最低的一洲.(2)东西部地形差异明显.以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西岸的连线为界,欧洲地形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 (3)冰川地貌广泛 ...查看


  • 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 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峨眉山概述 1.1位置概述 峨眉山(103.48°E,29.59°N)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西距峨眉山市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景区面积154 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查看


  • 中国地理分区教案
  • 中国地理分区 北方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和地图,引导学生探究讨 ...查看


  • 高考地理综合题基本题型的解题技巧
  • 高考地理综合题基本题型及解题技巧 兰州成功学校 王谨安(整理) 一.特征类设问题型 1.设问形式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图中沙尘暴多发区地表环境"特点&qu ...查看


  • 世界地理之高考2012-南美洲地理考及解析
  • 课题:世界地理之南美洲地理系列复习试题解析(一)单 1题答案C.[解析]地震主要有两种:(1)由地下构造活动产生的地震,称"构造地震",其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是破坏性地震中最主要的类型.(2)由火山爆发产生的地震,称& ...查看


  • 常用地理知识问答:区域地理部分
  • (2012-05-25 07:45:37) 转载▼ 标签: 教育总结 高考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生产活动 人地关系 区域地理 分类: 教育教学(工作是基础) 常用地理知识问答:区域地理部分 1.3S技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作用 G ...查看


  • 世界地理--亚洲.东亚.日本(教师教案)
  • 世界地理--亚洲.东亚和日本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 (1)纬度位置:地跨热带.①________和寒带. (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②________大陆内部.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③____ ...查看


  • 中国地理知识问答
  • 1.横断山山河相间处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原因: 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原因:山谷,地势低,气温高: 山岭等温线向南凸.原因:山岭,地势高,气温低: 2.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原因:等温线向上游凸(谷地,地势低,气温高) 3. 伊犁河谷地较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