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地理必修1(湘教版)第四章第三节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闪电 B .焦炭

C .煤炭 D .水电

解析:选C 。闪电目前人类还不能直接利用,因此不属于自然资源;焦炭和水电是人类加工后获得的产品,故不属于自然资源。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根据材料,完成 2~3 题。

2.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可再生资源

B .属于生物资源

C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 .属于气候资源

3.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自然资源( )

A .具有区域的差异性

B .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 .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 .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解析:第2题,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须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非可再生资源。第3题,天然气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区,说明了天然气的分布具有区域的差异性。

答案:2.C 3.A

煤炭的用途极为广泛,素有“乌金”之称,人们不但以煤炭作为燃料,而且把煤炭当作工业原料。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煤炭资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人们利用煤炭资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木柴时代”的能源有木柴、水力、煤等

B .“煤炭时代”出现在产业革命后

C .“石油时代”各国都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D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5.下列工业区域不是在煤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

A .俄罗斯的顿巴斯

B .德国的鲁尔区

C .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矿区

D .中国的大庆

答案:4.C 5.D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含预测) ,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曲线表示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曲线表示木柴

B .②曲线表示天然气

C .③曲线表示石油

D .④曲线表示煤炭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

B .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

C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煤炭

D .石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

解析:第6题,工业革命以前,以生物能(木柴) 利用为主。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煤炭的地位日益上升。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炭为主的“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优势地位,天然气比重也逐步上升。由此可判断①表示煤炭,②表示木柴,③表示石油,④表示天然气。第7题,从长远看,能源消费将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但目前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并且主要以石油和煤炭为能源。

答案:6.C 7.C

8.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3)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第(2)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时间长。另外,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相对于甲、乙两地来说,其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第(3)题,风力资源是否丰富与风速大小、地形是否阻挡等自然因素有关。

答案:(1)美国 日本

(2)丙地 太阳高度大(太阳总辐射量大) ;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地处西风带;地势低平;位于大陆西岸。

[能力提升]

下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 .煤炭 B .水能

C .铁矿 D .焦炭

2.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生物资源 B .气候资源

C .水资源 D .铁矿资源

解析:第1题,水能既属于自然资源,也属于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第2题,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1.B 2.D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3~4题。

3.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 )

A .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 .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C .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4.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

A .地域性

B .资源间的联系性

C .数量的有限性

D .利用的发展性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长;虽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增长,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低,所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可能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消费比重上升,煤炭与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天然气,但它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第4题,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特点。

答案:3.D 4.D

下图示意三种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度。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能源是( )

A .石油、煤炭、核能

B .煤炭、石油、核能

C .核能、石油、煤炭

D .石油、核能、煤炭

6.能源③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这些国家( )

A .该能源分布广且易开采

B .常规矿物能源贫乏

C .多海港,进口该能源便利

D .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解析:第5题,中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沙特以石油为主,法国核能占比重很大。第6题,核能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核能的开发利用对技术、资金要求较高,而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答案:5.A 6.D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被大量运用在军工、电子等行业,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稀土第一生产大国。读世界稀土产量变化图,回答第7题。

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11年仅占23%,其主要原因是( )

A .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 .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 .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 .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解析:选C 。由于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我国稀土的保有储量大幅减少。

8.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于2015年7月8日至9日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首府乌法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会上发表题为《共建伙伴关系 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结合“金砖四国”能源海运运输量统计图和印度太阳能发电量规划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金砖四国”能源海运运输量统计图,分析俄罗斯能源海运运输量为零的原因。

(2)读印度太阳能发电量规划曲线图,分析印度规划中的太阳能发电量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3)“金砖四国”的水能资源都很丰富,请分别写出“金砖四国”中巴西和中国两国水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地区。

答案:(1)俄罗斯海岸线虽然很长,但除了摩尔曼斯克港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都有较长的封冻期;除北冰洋以外,俄罗斯其他各海域港口与外洋联系,必须经过别国海域,对外航运十分不便。所以俄罗斯的能源进出口以铁路、管道运输为主。

(2)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量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印度一年中有300多天阳光充足,太阳能丰富;③技术进步使大规模开发太阳能成为现实;④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3)中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巴西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边缘和安第斯山脉的东坡。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闪电 B .焦炭

C .煤炭 D .水电

解析:选C 。闪电目前人类还不能直接利用,因此不属于自然资源;焦炭和水电是人类加工后获得的产品,故不属于自然资源。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根据材料,完成 2~3 题。

2.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可再生资源

B .属于生物资源

C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 .属于气候资源

3.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自然资源( )

A .具有区域的差异性

B .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 .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 .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解析:第2题,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须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非可再生资源。第3题,天然气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区,说明了天然气的分布具有区域的差异性。

答案:2.C 3.A

煤炭的用途极为广泛,素有“乌金”之称,人们不但以煤炭作为燃料,而且把煤炭当作工业原料。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煤炭资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人们利用煤炭资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木柴时代”的能源有木柴、水力、煤等

B .“煤炭时代”出现在产业革命后

C .“石油时代”各国都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D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5.下列工业区域不是在煤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

A .俄罗斯的顿巴斯

B .德国的鲁尔区

C .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矿区

D .中国的大庆

答案:4.C 5.D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含预测) ,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曲线表示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曲线表示木柴

B .②曲线表示天然气

C .③曲线表示石油

D .④曲线表示煤炭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

B .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

C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煤炭

D .石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

解析:第6题,工业革命以前,以生物能(木柴) 利用为主。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煤炭的地位日益上升。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炭为主的“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优势地位,天然气比重也逐步上升。由此可判断①表示煤炭,②表示木柴,③表示石油,④表示天然气。第7题,从长远看,能源消费将从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但目前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并且主要以石油和煤炭为能源。

答案:6.C 7.C

8.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2)图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3)荷兰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美国、中国、日本的石油消费量远远大于生产量。第(2)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太阳辐射时间长。另外,南回归线穿过本区,相对于甲、乙两地来说,其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第(3)题,风力资源是否丰富与风速大小、地形是否阻挡等自然因素有关。

答案:(1)美国 日本

(2)丙地 太阳高度大(太阳总辐射量大) ;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3)地处西风带;地势低平;位于大陆西岸。

[能力提升]

下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 .煤炭 B .水能

C .铁矿 D .焦炭

2.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生物资源 B .气候资源

C .水资源 D .铁矿资源

解析:第1题,水能既属于自然资源,也属于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第2题,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1.B 2.D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3~4题。

3.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 )

A .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 .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C .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4.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

A .地域性

B .资源间的联系性

C .数量的有限性

D .利用的发展性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长;虽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增长,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低,所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可能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消费比重上升,煤炭与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天然气,但它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第4题,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特点。

答案:3.D 4.D

下图示意三种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度。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能源是( )

A .石油、煤炭、核能

B .煤炭、石油、核能

C .核能、石油、煤炭

D .石油、核能、煤炭

6.能源③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这些国家( )

A .该能源分布广且易开采

B .常规矿物能源贫乏

C .多海港,进口该能源便利

D .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解析:第5题,中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沙特以石油为主,法国核能占比重很大。第6题,核能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核能的开发利用对技术、资金要求较高,而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答案:5.A 6.D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被大量运用在军工、电子等行业,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是稀土第一生产大国。读世界稀土产量变化图,回答第7题。

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11年仅占23%,其主要原因是( )

A .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加

B .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

C .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 .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世界最多

解析:选C 。由于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我国稀土的保有储量大幅减少。

8.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于2015年7月8日至9日在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首府乌法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会上发表题为《共建伙伴关系 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结合“金砖四国”能源海运运输量统计图和印度太阳能发电量规划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金砖四国”能源海运运输量统计图,分析俄罗斯能源海运运输量为零的原因。

(2)读印度太阳能发电量规划曲线图,分析印度规划中的太阳能发电量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3)“金砖四国”的水能资源都很丰富,请分别写出“金砖四国”中巴西和中国两国水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地区。

答案:(1)俄罗斯海岸线虽然很长,但除了摩尔曼斯克港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都有较长的封冻期;除北冰洋以外,俄罗斯其他各海域港口与外洋联系,必须经过别国海域,对外航运十分不便。所以俄罗斯的能源进出口以铁路、管道运输为主。

(2)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量增大,供需矛盾加剧;②印度一年中有300多天阳光充足,太阳能丰富;③技术进步使大规模开发太阳能成为现实;④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3)中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巴西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巴西高原边缘和安第斯山脉的东坡。


相关文章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工作计划
  •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xxx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查看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 ...查看


  • 卢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 卢龙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提高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 ...查看


  • 课时作业3高中地理必修三
  • 课时作业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训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该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则该商品粮基地是( ) A.成 ...查看


  •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 ...查看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全集
  • 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教案(整套) 绥阳中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学﹚案(整套) 目 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问题研究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 ...查看


  • 2015-2016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2015-2016 一.指导思想 学年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及<高考大纲及说明>为依据,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充分发挥学 ...查看


  •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与教学进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 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 ...查看


  • 安徽芜湖市教师资格证试讲课题
  • 附件:2014年高中资格认定各测试学科的课题 普通高中: 一.高中语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1:<再别康桥>(语文1 第2课) 课题2:<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1 第9课) 课题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