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2014-04-09 17:56:54)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故宫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合成皇家三大戏楼,而德和园大戏楼是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早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之前,颐和园听鹏馆已有一座戏台,慈禧嫌它太小,因有时演祝寿、神话武打戏时演员很多,阵容庞大,因此在1891年又耗资白银71万两,用了4年的时间建成这座大戏楼。这是一座三层坐南朝北的建筑,基础为砖石砌筑,上部全部为木结构。它从建成至今100多个春秋的风雨侵蚀,几次大地震的威胁,仍十分牢固。所以,它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大戏楼楼高21.73米,底层舞台宽17米,共分福、禄、寿三层。上下三层可以同演一出戏。底层舞台设有地井,是专供演鬼怪的演员进出使用的;二层天花板上设7个天井,顶部三层装有辘轳绞车和升降机关,可用绳索将演员从天井吊下来,表现神仙从天而降的情景。在舞台地下还设有一口水井和几个方形水池,当戏中需要水景时,可引真水上台,表现金龙喷水。这种设置还能起到聚音的作用和增强共鸣的效果。在这里唱戏,字音清楚,声音也显的格外洪亮。1994年中国青年京剧团在此演出,惊喜地发现,这种效果依然存在。在100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已的聪明和智慧,设计建造了将建筑科学、声学、美学和戏剧使用功能巧妙相结合的大戏楼,充分表明这座戏楼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大戏楼由唱戏楼和扮戏楼两部分组成,唱戏楼为前台,扮戏楼为后台。前台三层和后台二层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这种设计在建筑外形上表现出参差错落的巍峨优美的立面造型,而内部结构布局也能满足演出的需要。考虑到前台三层同时演出的效果,演员扮好妆后,能很快出现在顶层舞台上,不会误场。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大戏楼是颐和园万寿山东麓的德和园主体建筑,其配套房有专供慈禧看戏的颐乐殿、两侧供王公大臣看戏用的看戏廊以及慈禧休息的庆善堂和配殿等建筑,这些建筑组成了一座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四进的四合院式的建筑群一一德和园。德和园虽然是以大戏楼和颐乐殿等建筑为主体,但在园内有庭院的山石点缀,还有周围有典型的园林氛围,登上大戏楼顶层,俯视颐和园景色,湖光山色尽在眼前!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光绪重建颐和园时,添建了德和园大戏楼,这是颐和园与乾隆建清漪园的最大区别。当年,慈禧和光绪经常在这里观戏,晚清一大批名伶在德和园大戏楼舞台上唱做技艺得到了进一步锤炼和规范,促成了中国古代宫廷戏剧的最后一次高峰的形成。德和园大戏楼成为中国京剧发展和成熟的重要舞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2014-04-09 17:56:54)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故宫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合成皇家三大戏楼,而德和园大戏楼是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早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之前,颐和园听鹏馆已有一座戏台,慈禧嫌它太小,因有时演祝寿、神话武打戏时演员很多,阵容庞大,因此在1891年又耗资白银71万两,用了4年的时间建成这座大戏楼。这是一座三层坐南朝北的建筑,基础为砖石砌筑,上部全部为木结构。它从建成至今100多个春秋的风雨侵蚀,几次大地震的威胁,仍十分牢固。所以,它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大戏楼楼高21.73米,底层舞台宽17米,共分福、禄、寿三层。上下三层可以同演一出戏。底层舞台设有地井,是专供演鬼怪的演员进出使用的;二层天花板上设7个天井,顶部三层装有辘轳绞车和升降机关,可用绳索将演员从天井吊下来,表现神仙从天而降的情景。在舞台地下还设有一口水井和几个方形水池,当戏中需要水景时,可引真水上台,表现金龙喷水。这种设置还能起到聚音的作用和增强共鸣的效果。在这里唱戏,字音清楚,声音也显的格外洪亮。1994年中国青年京剧团在此演出,惊喜地发现,这种效果依然存在。在100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已的聪明和智慧,设计建造了将建筑科学、声学、美学和戏剧使用功能巧妙相结合的大戏楼,充分表明这座戏楼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大戏楼由唱戏楼和扮戏楼两部分组成,唱戏楼为前台,扮戏楼为后台。前台三层和后台二层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这种设计在建筑外形上表现出参差错落的巍峨优美的立面造型,而内部结构布局也能满足演出的需要。考虑到前台三层同时演出的效果,演员扮好妆后,能很快出现在顶层舞台上,不会误场。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大戏楼是颐和园万寿山东麓的德和园主体建筑,其配套房有专供慈禧看戏的颐乐殿、两侧供王公大臣看戏用的看戏廊以及慈禧休息的庆善堂和配殿等建筑,这些建筑组成了一座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四进的四合院式的建筑群一一德和园。德和园虽然是以大戏楼和颐乐殿等建筑为主体,但在园内有庭院的山石点缀,还有周围有典型的园林氛围,登上大戏楼顶层,俯视颐和园景色,湖光山色尽在眼前!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细细体味颐和园(四)一一建筑规模最大的皇家古戏楼]
光绪重建颐和园时,添建了德和园大戏楼,这是颐和园与乾隆建清漪园的最大区别。当年,慈禧和光绪经常在这里观戏,晚清一大批名伶在德和园大戏楼舞台上唱做技艺得到了进一步锤炼和规范,促成了中国古代宫廷戏剧的最后一次高峰的形成。德和园大戏楼成为中国京剧发展和成熟的重要舞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