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物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如图1所示的各电场中,A 、B 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
图1
2.对于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
A .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 =仍成立,式中q 就是本题中所指的产生电场的点电
q
荷Q
kQ
B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 =2,式中Q 就是产生电场的电荷
r
kq
C .在真空中E =2,式中q 是试探电荷
r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3. 一质量为m 的带电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 0进入某电场中. 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液滴沿竖直方向下落一段距离h 后,速度为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2
+mgh A . 电场力对液滴做的功为mv 0 B . 液滴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mv 0
1
212
C . 液滴的机械能减少mgh D . 液滴的电势能增加mgh
924
4.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30→1015P ―14Si +X ,4Be +1H ―5B +Y ,2He +4→72He ―3Li +Z. 其中( )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 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
5.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 氢原子的能级 如图所示,一群处在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 跃迁时,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光波 共有(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6、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6
A .23592U 衰变成 82Pb 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
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D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7.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 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在使用
209
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下93Np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83Bi ,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237
A .核20983Bi 比核93Np 少28个中子
B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D .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
8. 通过两定值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其两端电压U 的
关系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R 1:R 2等于 ( )
A .1:3 B .3:1 C
.1: D
U /V
二.双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核可再分
C. 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大量的氢原子从n =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C .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
11.如图1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I 与A 、K 两极之间的电极U AK 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 ,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B .甲光对乙光的频率相同,且甲光的光强比乙光强
C .丙光的频率比甲、乙光的大,所以光子的能量较大,丙光照射到K 极到电子从K 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甲、乙光相应的时间间隔
D .用强度相同的甲、丙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
12.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 、B 之间的P 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极板A 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P 点上方,其它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滴将向下运动 B .液滴将向上运动 A
C .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加 D .极板带电荷量将减少
13. 、一带电粒子射入点电荷+Q 的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 .运动粒子可能带正电
B .运动粒子一定是从A 运动到B
C .粒子在A 、B 间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粒子在A 、B 间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三计算题。 14.(10分)如图所示为一组未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将带电荷量为
q =-1.0⨯10-6C 的点电荷由A 点沿水平线移至B 点,克服静电力做了2⨯10-6J 的功,已知A 、B 间的距离为2cm 。
(1)试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
(2)若A 点的电势为ϕA =1V ,试求B 点的电势ϕB ; (3)试求该匀强电场的大小E 并判断其方向。
15、(12分)如图所示,光滑曲面轨道的水平出口跟停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上表面相平,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光滑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并滑上小车,使得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动。已知小滑块从高为H 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最终停到小车上。若小车的质量为M ,g 表示重力加速度,求: (1)滑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0
(2)滑块滑上小车后,小车达到的最大速度v (3)该过程系统产生的内能Q
(4)若滑块和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16.(10分)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 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 板间的加速电压U 1加速,从A 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 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 、N 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 、N 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 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 1,M 、N 两板间的电压为U 2,两板间的距离为d ,板长为L 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 2,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求:
(1)电子穿过A 板时的速度大小;
P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O
(3)P 点到O 点的距离。
17.如图,光滑绝缘半球槽的半径为R ,处在水
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从槽的右端A 处无初速沿轨道滑下,滑到最低点B 时,球对轨道的压力为2mg .求 (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2)带电小球在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物理
15
17
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物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如图1所示的各电场中,A 、B 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
图1
2.对于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
A .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 =仍成立,式中q 就是本题中所指的产生电场的点电
q
荷Q
kQ
B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 =2,式中Q 就是产生电场的电荷
r
kq
C .在真空中E =2,式中q 是试探电荷
r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3. 一质量为m 的带电液滴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 0进入某电场中. 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液滴沿竖直方向下落一段距离h 后,速度为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2
+mgh A . 电场力对液滴做的功为mv 0 B . 液滴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mv 0
1
212
C . 液滴的机械能减少mgh D . 液滴的电势能增加mgh
924
4.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30→1015P ―14Si +X ,4Be +1H ―5B +Y ,2He +4→72He ―3Li +Z. 其中( )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 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
5.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 . 氢原子的能级 如图所示,一群处在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 跃迁时,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光波 共有(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6、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6
A .23592U 衰变成 82Pb 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B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
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D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7.由于放射性元素23793Np 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在使用
209
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237下93Np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83Bi ,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237
A .核20983Bi 比核93Np 少28个中子
B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D .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
8. 通过两定值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其两端电压U 的
关系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的阻值之比
R 1:R 2等于 ( )
A .1:3 B .3:1 C
.1: D
U /V
二.双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核可再分
C. 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大量的氢原子从n =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C .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
11.如图1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某同学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I 与A 、K 两极之间的电极U AK 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 ,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B .甲光对乙光的频率相同,且甲光的光强比乙光强
C .丙光的频率比甲、乙光的大,所以光子的能量较大,丙光照射到K 极到电子从K 极射出的时间间隔明显小于甲、乙光相应的时间间隔
D .用强度相同的甲、丙光照射该光电管,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相等
12.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 、B 之间的P 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极板A 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P 点上方,其它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滴将向下运动 B .液滴将向上运动 A
C .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加 D .极板带电荷量将减少
13. 、一带电粒子射入点电荷+Q 的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A .运动粒子可能带正电
B .运动粒子一定是从A 运动到B
C .粒子在A 、B 间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粒子在A 、B 间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三计算题。 14.(10分)如图所示为一组未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将带电荷量为
q =-1.0⨯10-6C 的点电荷由A 点沿水平线移至B 点,克服静电力做了2⨯10-6J 的功,已知A 、B 间的距离为2cm 。
(1)试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
(2)若A 点的电势为ϕA =1V ,试求B 点的电势ϕB ; (3)试求该匀强电场的大小E 并判断其方向。
15、(12分)如图所示,光滑曲面轨道的水平出口跟停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上表面相平,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光滑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并滑上小车,使得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动。已知小滑块从高为H 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最终停到小车上。若小车的质量为M ,g 表示重力加速度,求: (1)滑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 0
(2)滑块滑上小车后,小车达到的最大速度v (3)该过程系统产生的内能Q
(4)若滑块和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16.(10分)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 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 板间的加速电压U 1加速,从A 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 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 、N 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 、N 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 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 1,M 、N 两板间的电压为U 2,两板间的距离为d ,板长为L 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 2,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求:
(1)电子穿过A 板时的速度大小;
P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O
(3)P 点到O 点的距离。
17.如图,光滑绝缘半球槽的半径为R ,处在水
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从槽的右端A 处无初速沿轨道滑下,滑到最低点B 时,球对轨道的压力为2mg .求 (1)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2)带电小球在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物理
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