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白痴观后感
总体感受
整部片子给我一种振奋之感,它处处透露着一种大胆和创新,一种质疑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给人以吹散腐朽污浊之后的清新之感。
起初看到片名,以为主人公是像阿甘那样智力有缺陷的人,但却做出了了不起的成绩,结果后面猜对了,前面却想错了。他们能考上排名第一的大学,智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片名这么取呢?看了电影之后,我觉得导演是想引起人们的心理冲突——他们不是白痴啊,为什么说他们是白痴?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影片中,院长骂过他们是白痴,这个白痴的意思不是智力缺陷,而是应该指他们的行为不合乎规范,是与传统为敌,与主流为敌的,这种特立独行是没有好结果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然而结果他们却成功了,比影片中传统的代表人物查图尔还要成功,这就讽刺了当前墨守成规的教育制度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三人不是白痴,那么相反地是不是意味着院长是白痴呢?这种一成不变的机械式的教育制度是白痴呢?
看片子的时候联想到两件事,一是,您在邮件中写了一句话:“我不想勉强你们,我只是希望,如果你们真的喜欢心理学的话,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当时觉得这句话好突兀啊,看完电影觉得颇有感慨。记得影片中法涵说了一句:兰彻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喜欢什么就专攻什么。所以我想您是很希望我们是因为喜欢才选择这条路的,如果是为了混学位,总觉得有点悲哀。由此我想到了法涵的一句话:许多人上学,都是为了混个学位,没有学位就意味着找不到好工作,娶不到漂亮老婆,申请不到信用卡,得不到社会地位。这真是个非常现实的对于人们的心理的写照。
二是,想到了您以前上课的时候教我们怎么去解决一些比较麻烦的问题,比如如何去应付一些不要脸的人,当时听了这些方案就觉得眼前一亮,让人连声称秒。在这部电影中处处体现了一种大胆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观念,这在后面会详细说明。
中国一直以来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素质教育提了那么多年,考公务员的人却有增无减,实验班开到了小学,幼儿园入园要智力测验等等,孩子学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能考第一,正如电影里兰彻讲课的那个片段,对于新的知识表现出的不是兴奋,而是压力。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大学里,拿奖学金的人大多数是会考试的人,会背书的人,考完试之后再问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了。考研考第一名的人对心理学的了解实在让人火大,一问三不知。在考研之前,某位老师说:考研考的就是你们的记忆力,答案书上都可以找到。对此我是失望的很,大学里的很多考试亦是如此,很多同学却乐此不疲,有时真的感叹教育制度的悲哀。
不少人问我心理学出来干什么啊,找工作不好找吧,我却一直坚持着一个观点,只要你真正学到点东西,就不怕。以前和大家一样,考前背背书,这门课也就过了,现在我会去问自己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也算是成长了吧。
影片中创造性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斯腾伯格(Steinberg,1999)认为:创造性是一种创造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是既新颖又适用的。依据这个观点,影片中,三位主人公均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但主要集中在兰彻身上,以下对其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对理论的实际应用
影片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兰彻刚入学时,对学长无理要求的抗争;二是女主人公的姐姐临产时,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顺利产下婴儿。正如法涵所说: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这里之所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是因为其创造的产品不落常规,却有极强的实用性。这其实就是一种发散思维的体现,我们觉得吸尘器怎么可以用来接生呢,它是用来打扫卫生的,往往这种功能固着是抑制我们的创造力的一个因素。这里应该还涉及到另一个因素,即实践的倾向。现在教育并没有教我们去积极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也就很少有那种试图应用的倾向。
2. 对传统观念的质问
这在影片中有四处体现,一是,开学的时候问院长为什么宇航员不用铅笔?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很容易想到的问题,也应当是个正常的发问,可是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校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那现在假设这样一个情况,如果这些话不是出自院长之口,而是一个清洁工说的,我们肯定立马就会想到这种反驳的观点。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就是权威。而权威不仅会抑制受众的创造力,还会抑制权威本身的创造力,作为一个权威,对反对意见的批驳会让自己停滞不前。
二是兰彻被院长拉倒讲台上去上课,他所讲的教学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育人应该更注重一种思维和习惯的培养,而不仅是知识的灌输。应该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热情,而非只重视你是否是第一。这里出现的影响因素是获得知识的方式,是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地探索。
三是考试成绩出来,兰彻对排名制度的质问。这种制度下成长的孩子必然是充满了压力,这种方式培养的都是A型人格,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孩子的进步,另一方面,过度的使用则会削弱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而变成对社会地位,对名利的追求,这就将学习的动机由内部转向外部。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英语,刚开始大多数人都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慢慢地就变成如何去应试。所以一旦外在压力撤销,便毫无学习的理由。这里就出现一个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即对学习动机的归因,当然也应该包括对择业动机的归因。
四是,在法涵的家里,质问其父为什么不让法涵选择摄影师职业。这和中国的现状如出一辙。本来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们却普遍认为大学的教授比清洁工阿姨尊贵。一个职位所能带来的名利是决定工作的贵贱的因素,而非该工作本身对社会对他人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选择工作的理由也转向了外部,即它是否有高的薪水,是否能带来高的荣誉等等。这里涉及到一个领域的适合性的问题,就是说,你所从事的领域是否是你所感兴趣的,所擅长的。现在的职业咨询就是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
3. 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影片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处处透露着一种大胆,一种与众不同。一是,兰彻建议毫米买件校服混进教室上课;二是,上课时,对什么是机械装置的回答;三是,
洗澡的时候突然停水,用消防水栓洗澡;四是,考试时间已过,考官不收他们三人的考卷,想到的解决办法。
这里我要提出的一个影响因素是行为确证(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2006),即我们往往搜集一些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念,尤其是当我们的观念受到挑战的时候。这可以解释一个疑问,有学者认为,当人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造性问题解决或测验时,他们产生的观念要少于单独个人(曹守莲,创造性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2003)。而在该文章中也提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这两者似乎自相矛盾。我想可以用行为确证来解释。在群体讨论的时候,如果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我们为了维持自己的正确性,就会花大量精力去寻求支持我们的证据,这就必然导致我们思维的封闭,无法提出更多的观念。
此外另一个因素是群体的差异性,群体越同质,我们的思维就越容易极化,群体内观念趋于一致,这必然会抑制创造力的发挥。这也可以解释上面的疑问,如果研究者选择的被试过于同质的话,彼此之间相互确证,反而会比单独个体想到的要少。
综上所述,我从该片中总结出的几个影响因素是:功能固着,实践的倾向,获得知识的方式,对学习和择业动机的归因,领域的适合性,行为确证和群体的差异性。其实关于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早已有人总结过,我只是就此片谈谈吧。
对影片中人物的简要分析
1. 兰彻,极具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似乎也造就了他不拘一格的行为方式,比如大庭广众之下用浇花的水洗澡,把车直接开进医院病房。充满自信和洞察力,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渴求真理,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心胸豁达。
2. 莱具,转变最大的一个人物,也是最幸运的一个人物,抛开了身上的种种束缚,获得了不卑不亢,真诚坦率的人生态度。
3. 法涵,一个在父母阴影下长大的人,一直欣赏着兰彻的与众不同,跟随在他身边,坚信着他的人生态度。
4. 院长,一个传统教育制度下的悲惨人物,传统观念的守卫者,骨子里渴望变革,却害怕因此而付出代价。
5. 洛勃,被压力谋杀的人,富有才华,渴求真理,却不如莱具幸运。
6. 查图尔,传统教育制度下诞生的典型人物代表,为得第一不择手段,不追求真理,只追求名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唯唯诺诺,低三下四。
对于我的启发
它里面所反映的东西我一直在经历,我像法涵一样由父母决定自己的道路,像莱具一样不敢打破常规。或许我应该像影片中所说:只需要一点勇气,你的人生就截然不同。导演给三人的结局非常好,我想这也是我看的热血沸腾的原因吧,他给了我一种信心和勇气。“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我想只要我真心的去渴求知识,渴求进步,我会获得应有的成功。
其实要说一部电影能改变什么,我想真的微乎其微,我只是从中找到一种奋斗的勇气和信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迷失,要保持那颗赤子之心。
此外,莱具重生后的那种人生态度是我所追求的,只是苦于没有方法,只能时时提醒自己。
所说的这些也只是关于为人,至于学术方面,我只是把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试着去运用,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事。老实说,要说我究竟想研究什么,我真的还不清楚。我一直在按照你研究生手册上的要求在做,我觉得非常合理,不少导师时不时的拿一篇文献给学生翻译,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一篇文献一篇文献的看,只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还有我觉得学社会心理学的孩子很幸福,因为社会心理学的书充满了乐趣和智慧,很好看。
后记
影片真的很好看,已经看了三遍了,内容自是无话可说,里面的音乐和舞蹈也都很不错。影片的后半段设置了一个悬念,当初还以为是这两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兰彻只是他们虚幻出来的,后来才恍然大悟。
最后的那段风景真的好漂亮啊,就像一幅画,我想我以后我一定要去西藏看看。
感觉还有很多要说,只是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一团浆糊……
三个白痴观后感
总体感受
整部片子给我一种振奋之感,它处处透露着一种大胆和创新,一种质疑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给人以吹散腐朽污浊之后的清新之感。
起初看到片名,以为主人公是像阿甘那样智力有缺陷的人,但却做出了了不起的成绩,结果后面猜对了,前面却想错了。他们能考上排名第一的大学,智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片名这么取呢?看了电影之后,我觉得导演是想引起人们的心理冲突——他们不是白痴啊,为什么说他们是白痴?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影片中,院长骂过他们是白痴,这个白痴的意思不是智力缺陷,而是应该指他们的行为不合乎规范,是与传统为敌,与主流为敌的,这种特立独行是没有好结果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然而结果他们却成功了,比影片中传统的代表人物查图尔还要成功,这就讽刺了当前墨守成规的教育制度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三人不是白痴,那么相反地是不是意味着院长是白痴呢?这种一成不变的机械式的教育制度是白痴呢?
看片子的时候联想到两件事,一是,您在邮件中写了一句话:“我不想勉强你们,我只是希望,如果你们真的喜欢心理学的话,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当时觉得这句话好突兀啊,看完电影觉得颇有感慨。记得影片中法涵说了一句:兰彻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喜欢什么就专攻什么。所以我想您是很希望我们是因为喜欢才选择这条路的,如果是为了混学位,总觉得有点悲哀。由此我想到了法涵的一句话:许多人上学,都是为了混个学位,没有学位就意味着找不到好工作,娶不到漂亮老婆,申请不到信用卡,得不到社会地位。这真是个非常现实的对于人们的心理的写照。
二是,想到了您以前上课的时候教我们怎么去解决一些比较麻烦的问题,比如如何去应付一些不要脸的人,当时听了这些方案就觉得眼前一亮,让人连声称秒。在这部电影中处处体现了一种大胆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观念,这在后面会详细说明。
中国一直以来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素质教育提了那么多年,考公务员的人却有增无减,实验班开到了小学,幼儿园入园要智力测验等等,孩子学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能考第一,正如电影里兰彻讲课的那个片段,对于新的知识表现出的不是兴奋,而是压力。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大学里,拿奖学金的人大多数是会考试的人,会背书的人,考完试之后再问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了。考研考第一名的人对心理学的了解实在让人火大,一问三不知。在考研之前,某位老师说:考研考的就是你们的记忆力,答案书上都可以找到。对此我是失望的很,大学里的很多考试亦是如此,很多同学却乐此不疲,有时真的感叹教育制度的悲哀。
不少人问我心理学出来干什么啊,找工作不好找吧,我却一直坚持着一个观点,只要你真正学到点东西,就不怕。以前和大家一样,考前背背书,这门课也就过了,现在我会去问自己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也算是成长了吧。
影片中创造性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斯腾伯格(Steinberg,1999)认为:创造性是一种创造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是既新颖又适用的。依据这个观点,影片中,三位主人公均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但主要集中在兰彻身上,以下对其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对理论的实际应用
影片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兰彻刚入学时,对学长无理要求的抗争;二是女主人公的姐姐临产时,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顺利产下婴儿。正如法涵所说: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这里之所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是因为其创造的产品不落常规,却有极强的实用性。这其实就是一种发散思维的体现,我们觉得吸尘器怎么可以用来接生呢,它是用来打扫卫生的,往往这种功能固着是抑制我们的创造力的一个因素。这里应该还涉及到另一个因素,即实践的倾向。现在教育并没有教我们去积极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所以我们也就很少有那种试图应用的倾向。
2. 对传统观念的质问
这在影片中有四处体现,一是,开学的时候问院长为什么宇航员不用铅笔?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很容易想到的问题,也应当是个正常的发问,可是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校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那现在假设这样一个情况,如果这些话不是出自院长之口,而是一个清洁工说的,我们肯定立马就会想到这种反驳的观点。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就是权威。而权威不仅会抑制受众的创造力,还会抑制权威本身的创造力,作为一个权威,对反对意见的批驳会让自己停滞不前。
二是兰彻被院长拉倒讲台上去上课,他所讲的教学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育人应该更注重一种思维和习惯的培养,而不仅是知识的灌输。应该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热情,而非只重视你是否是第一。这里出现的影响因素是获得知识的方式,是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地探索。
三是考试成绩出来,兰彻对排名制度的质问。这种制度下成长的孩子必然是充满了压力,这种方式培养的都是A型人格,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孩子的进步,另一方面,过度的使用则会削弱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而变成对社会地位,对名利的追求,这就将学习的动机由内部转向外部。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英语,刚开始大多数人都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慢慢地就变成如何去应试。所以一旦外在压力撤销,便毫无学习的理由。这里就出现一个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即对学习动机的归因,当然也应该包括对择业动机的归因。
四是,在法涵的家里,质问其父为什么不让法涵选择摄影师职业。这和中国的现状如出一辙。本来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们却普遍认为大学的教授比清洁工阿姨尊贵。一个职位所能带来的名利是决定工作的贵贱的因素,而非该工作本身对社会对他人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选择工作的理由也转向了外部,即它是否有高的薪水,是否能带来高的荣誉等等。这里涉及到一个领域的适合性的问题,就是说,你所从事的领域是否是你所感兴趣的,所擅长的。现在的职业咨询就是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
3. 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影片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处处透露着一种大胆,一种与众不同。一是,兰彻建议毫米买件校服混进教室上课;二是,上课时,对什么是机械装置的回答;三是,
洗澡的时候突然停水,用消防水栓洗澡;四是,考试时间已过,考官不收他们三人的考卷,想到的解决办法。
这里我要提出的一个影响因素是行为确证(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2006),即我们往往搜集一些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念,尤其是当我们的观念受到挑战的时候。这可以解释一个疑问,有学者认为,当人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造性问题解决或测验时,他们产生的观念要少于单独个人(曹守莲,创造性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2003)。而在该文章中也提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这两者似乎自相矛盾。我想可以用行为确证来解释。在群体讨论的时候,如果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我们为了维持自己的正确性,就会花大量精力去寻求支持我们的证据,这就必然导致我们思维的封闭,无法提出更多的观念。
此外另一个因素是群体的差异性,群体越同质,我们的思维就越容易极化,群体内观念趋于一致,这必然会抑制创造力的发挥。这也可以解释上面的疑问,如果研究者选择的被试过于同质的话,彼此之间相互确证,反而会比单独个体想到的要少。
综上所述,我从该片中总结出的几个影响因素是:功能固着,实践的倾向,获得知识的方式,对学习和择业动机的归因,领域的适合性,行为确证和群体的差异性。其实关于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早已有人总结过,我只是就此片谈谈吧。
对影片中人物的简要分析
1. 兰彻,极具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似乎也造就了他不拘一格的行为方式,比如大庭广众之下用浇花的水洗澡,把车直接开进医院病房。充满自信和洞察力,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渴求真理,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心胸豁达。
2. 莱具,转变最大的一个人物,也是最幸运的一个人物,抛开了身上的种种束缚,获得了不卑不亢,真诚坦率的人生态度。
3. 法涵,一个在父母阴影下长大的人,一直欣赏着兰彻的与众不同,跟随在他身边,坚信着他的人生态度。
4. 院长,一个传统教育制度下的悲惨人物,传统观念的守卫者,骨子里渴望变革,却害怕因此而付出代价。
5. 洛勃,被压力谋杀的人,富有才华,渴求真理,却不如莱具幸运。
6. 查图尔,传统教育制度下诞生的典型人物代表,为得第一不择手段,不追求真理,只追求名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唯唯诺诺,低三下四。
对于我的启发
它里面所反映的东西我一直在经历,我像法涵一样由父母决定自己的道路,像莱具一样不敢打破常规。或许我应该像影片中所说:只需要一点勇气,你的人生就截然不同。导演给三人的结局非常好,我想这也是我看的热血沸腾的原因吧,他给了我一种信心和勇气。“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我想只要我真心的去渴求知识,渴求进步,我会获得应有的成功。
其实要说一部电影能改变什么,我想真的微乎其微,我只是从中找到一种奋斗的勇气和信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迷失,要保持那颗赤子之心。
此外,莱具重生后的那种人生态度是我所追求的,只是苦于没有方法,只能时时提醒自己。
所说的这些也只是关于为人,至于学术方面,我只是把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试着去运用,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事。老实说,要说我究竟想研究什么,我真的还不清楚。我一直在按照你研究生手册上的要求在做,我觉得非常合理,不少导师时不时的拿一篇文献给学生翻译,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一篇文献一篇文献的看,只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还有我觉得学社会心理学的孩子很幸福,因为社会心理学的书充满了乐趣和智慧,很好看。
后记
影片真的很好看,已经看了三遍了,内容自是无话可说,里面的音乐和舞蹈也都很不错。影片的后半段设置了一个悬念,当初还以为是这两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兰彻只是他们虚幻出来的,后来才恍然大悟。
最后的那段风景真的好漂亮啊,就像一幅画,我想我以后我一定要去西藏看看。
感觉还有很多要说,只是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