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思考:
已知 A rg(z 1z 2) =A rg z 1+A rg z 2
是否可推出,当z 1=z 2=z 时,A rg z 2=2A rg z 成立;
左:A rg z 2=a rg z 2+2k 1π , 整数k 1=0, ±1, ±2, 其中,随着点z 在z 平面上的位置不同,a rg z 2有如下 三种不同的情况:
1.-
2.π2
2
3.-π
下面仅以 -π2时,a rg z =2a rg z +2π; 2π
2
2情况为例,进行讨论
(仿此,可对其它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左:A rg z 2=2a rg z +2k 1π , 整数k 1=0, ±1, ±2, 右:2A rg z =2(a rg z +2k 2π) 整数k 2=0, ±1, ±2, 如果满足左=右,则应存在:k 1=2k 2
显然,当k 1给定为奇数时,k 1=2k 2不成立,
找不到与k 1对应的k 2;所以,不能推出A rg z =2A rg z ; 当然,更不能推出A rg z =nA rg z ;
n 2
2例如:z =i ,z =-1,A rg z 2=A rg(-1) =π+2k 1π,
2A rg z =2A rg i =2(+2k 2π) =π+4k 2π, 2
显然,当k 1为奇数时,k 1=2k 2不成立,
于是A rg z 2≠2A rg z ;
练习:当z =-1时,验证A rg z 2≠2A rg z
π
z =-1,z 2=1,
A rg(-1) 2=a rg(-1) 2+2k 1π=
=[2a rg(-1) -2π]+2k 1π=(2π-2π) +2k 1π=2k 1π
2A rg(-1) =2[a rg(-1) +2k 2π]=2(π+2k 2π) =2π(1+2k 2) 显然,当k 1为偶数时,k 1=1+2k 2不成立,
于是A rg z ≠2A rg z ;
2
练习:
证明当n 为负整数时,
(cosθ+i sin θ) n =cos n θ+i sin n θ仍然成立;
证:当n 为负整数时,取m 为正整数,且n =-m ; (cosθ+i sin θ) n =(cosθ+i sin θ) -m =
=1 m (cosθ+i sin θ) cos 0+i sin 0=cos(0-m θ) +i sin(0-m θ) cos m θ+i sin m θ
这时,分子、分母两个复数的模都为1,
利用两复数之商的辐角关系,
=cos(-m θ) +i sin(-m θ) =cos n θ+i sin n θ ;
证法二:用复数的指数式证
当n 为负整数时,取m 为正整数,且n =-m ;
z =re θi ;z m =r m e m θi ;z -n =r -n e -n θi ;
左端转到右端,右端转到左端,得到
r n e n θi =z n ,即:当n 为负整数时,
z n =r n e n θi 仍然成立;
内点的集合称为开集,开集不包含边界点;
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区域不包含边界点,闭域包含边界点;
圆心在原点的单位圆可以用两个参数方程表示为: x =cos t ,y =sin t ,-π
或者用一个复数形式的方程表示为:
z =cos t +i ⋅sin t ,-π
无洞的区域称为单连通域,有洞的区域称为多连通域;
复变函数的定义
复变数w 是复变数z 的函数,简称w 是复变函数, 记作 w =f (z ) ;
如果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复变数z ,
有唯一确定的复变数w 与之对应,
称w =f (z ) 是单值函数,如:w =z ;
如果一个复变数z ,对应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w 值, 称w =
f (z ) 是多值函数,如:w =;
练习:
判断以下函数是单值函数还是多值函数;
1.w =z ;
2.w =arg z , (z ≠0) ;
3.w =A rg z ,(z ≠0) ;
映射的概念:映射也称为复变函数的几何解释; 在研究一元、二元函数性质时,
y =f (x ) 与z =f (x , y ) 的几何图形给了我们很多直观的帮助, 对于复变函数,
因为 z =x +i ⋅y ,给定z 值,x , y 便唯一确定; 因为 w =f (z ) ,给定z 值,w 便有确定的值; 如果把w =f (z ) 写成实、虚部的形式,则
w =u (x , y ) +i ⋅v (x , y ) ,
w 一旦确定,从而 u , v 也有确定的值;
在几何上,取两张复平面:w 平面和z 平面,
从而避免涉及到 x -y -u 、x -y -v 两个三维空间,
w 平面:w =u +i ⋅v ;z 平面:z =x +i ⋅y ;
(在个别情况下,也可将两张复平面重叠成一张平面), 这样,就把复变函数w =f (z ) 理解为:
从定义域中的点z 到值域中的点w 的映射,
w 称为z 的像,z 称为w 的原像;
练习: 按照映射w =z ,将z 平面的以下曲线, 分别映射到w 平面上;
1. x 2-y 2=2 ;
2. x 2-y 2=-2 ;
3. x ⋅y =±1 ;
4. x =1 ; 2
u =x 2-y 2 (1)
v =2xy (2)
由(1)得:y 2=x 2-u (3)
由(2)得:v 2=4x 2⋅y 2 (4)
当把x 作为参数时,设法由(3)、(4)消去y , 将(3)代入(4),得到:
v 2=4x 2(x 2-u ) (5)
把(5)中的x 看作参数,表明u 与v 之间呈抛物线关系,
2例如 x =1时,v =4(1-u ) ;
5. y =1 ;
u =x 2-y 2 (1)
v =2xy (2)
由(1)得:x =y +u (3)
由(2)得:v =4x ⋅y (4)
当把y 作为参数时,设法由(3)、(4)消去x , 将(3)代入(4),得到: 22222
v 2=4y 2(y 2+u ) (5)
把(5)中的y 看作参数,表明u 与v 之间呈抛物线关系,
2例如 y =1时,v =4(1+u ) ;
练习:
在映射w =z 下,求z 平面上以下图形的像:
1. 由 r =2, 20≤θ≤π
4 所围成的区域;
2. 圆弧:r =2,
3. 倾角θ=
0≤θ≤π2; π3的直线,且z ≠0;
第一章
思考:
已知 A rg(z 1z 2) =A rg z 1+A rg z 2
是否可推出,当z 1=z 2=z 时,A rg z 2=2A rg z 成立;
左:A rg z 2=a rg z 2+2k 1π , 整数k 1=0, ±1, ±2, 其中,随着点z 在z 平面上的位置不同,a rg z 2有如下 三种不同的情况:
1.-
2.π2
2
3.-π
下面仅以 -π2时,a rg z =2a rg z +2π; 2π
2
2情况为例,进行讨论
(仿此,可对其它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左:A rg z 2=2a rg z +2k 1π , 整数k 1=0, ±1, ±2, 右:2A rg z =2(a rg z +2k 2π) 整数k 2=0, ±1, ±2, 如果满足左=右,则应存在:k 1=2k 2
显然,当k 1给定为奇数时,k 1=2k 2不成立,
找不到与k 1对应的k 2;所以,不能推出A rg z =2A rg z ; 当然,更不能推出A rg z =nA rg z ;
n 2
2例如:z =i ,z =-1,A rg z 2=A rg(-1) =π+2k 1π,
2A rg z =2A rg i =2(+2k 2π) =π+4k 2π, 2
显然,当k 1为奇数时,k 1=2k 2不成立,
于是A rg z 2≠2A rg z ;
练习:当z =-1时,验证A rg z 2≠2A rg z
π
z =-1,z 2=1,
A rg(-1) 2=a rg(-1) 2+2k 1π=
=[2a rg(-1) -2π]+2k 1π=(2π-2π) +2k 1π=2k 1π
2A rg(-1) =2[a rg(-1) +2k 2π]=2(π+2k 2π) =2π(1+2k 2) 显然,当k 1为偶数时,k 1=1+2k 2不成立,
于是A rg z ≠2A rg z ;
2
练习:
证明当n 为负整数时,
(cosθ+i sin θ) n =cos n θ+i sin n θ仍然成立;
证:当n 为负整数时,取m 为正整数,且n =-m ; (cosθ+i sin θ) n =(cosθ+i sin θ) -m =
=1 m (cosθ+i sin θ) cos 0+i sin 0=cos(0-m θ) +i sin(0-m θ) cos m θ+i sin m θ
这时,分子、分母两个复数的模都为1,
利用两复数之商的辐角关系,
=cos(-m θ) +i sin(-m θ) =cos n θ+i sin n θ ;
证法二:用复数的指数式证
当n 为负整数时,取m 为正整数,且n =-m ;
z =re θi ;z m =r m e m θi ;z -n =r -n e -n θi ;
左端转到右端,右端转到左端,得到
r n e n θi =z n ,即:当n 为负整数时,
z n =r n e n θi 仍然成立;
内点的集合称为开集,开集不包含边界点;
连通的开集称为区域,区域不包含边界点,闭域包含边界点;
圆心在原点的单位圆可以用两个参数方程表示为: x =cos t ,y =sin t ,-π
或者用一个复数形式的方程表示为:
z =cos t +i ⋅sin t ,-π
无洞的区域称为单连通域,有洞的区域称为多连通域;
复变函数的定义
复变数w 是复变数z 的函数,简称w 是复变函数, 记作 w =f (z ) ;
如果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复变数z ,
有唯一确定的复变数w 与之对应,
称w =f (z ) 是单值函数,如:w =z ;
如果一个复变数z ,对应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w 值, 称w =
f (z ) 是多值函数,如:w =;
练习:
判断以下函数是单值函数还是多值函数;
1.w =z ;
2.w =arg z , (z ≠0) ;
3.w =A rg z ,(z ≠0) ;
映射的概念:映射也称为复变函数的几何解释; 在研究一元、二元函数性质时,
y =f (x ) 与z =f (x , y ) 的几何图形给了我们很多直观的帮助, 对于复变函数,
因为 z =x +i ⋅y ,给定z 值,x , y 便唯一确定; 因为 w =f (z ) ,给定z 值,w 便有确定的值; 如果把w =f (z ) 写成实、虚部的形式,则
w =u (x , y ) +i ⋅v (x , y ) ,
w 一旦确定,从而 u , v 也有确定的值;
在几何上,取两张复平面:w 平面和z 平面,
从而避免涉及到 x -y -u 、x -y -v 两个三维空间,
w 平面:w =u +i ⋅v ;z 平面:z =x +i ⋅y ;
(在个别情况下,也可将两张复平面重叠成一张平面), 这样,就把复变函数w =f (z ) 理解为:
从定义域中的点z 到值域中的点w 的映射,
w 称为z 的像,z 称为w 的原像;
练习: 按照映射w =z ,将z 平面的以下曲线, 分别映射到w 平面上;
1. x 2-y 2=2 ;
2. x 2-y 2=-2 ;
3. x ⋅y =±1 ;
4. x =1 ; 2
u =x 2-y 2 (1)
v =2xy (2)
由(1)得:y 2=x 2-u (3)
由(2)得:v 2=4x 2⋅y 2 (4)
当把x 作为参数时,设法由(3)、(4)消去y , 将(3)代入(4),得到:
v 2=4x 2(x 2-u ) (5)
把(5)中的x 看作参数,表明u 与v 之间呈抛物线关系,
2例如 x =1时,v =4(1-u ) ;
5. y =1 ;
u =x 2-y 2 (1)
v =2xy (2)
由(1)得:x =y +u (3)
由(2)得:v =4x ⋅y (4)
当把y 作为参数时,设法由(3)、(4)消去x , 将(3)代入(4),得到: 22222
v 2=4y 2(y 2+u ) (5)
把(5)中的y 看作参数,表明u 与v 之间呈抛物线关系,
2例如 y =1时,v =4(1+u ) ;
练习:
在映射w =z 下,求z 平面上以下图形的像:
1. 由 r =2, 20≤θ≤π
4 所围成的区域;
2. 圆弧:r =2,
3. 倾角θ=
0≤θ≤π2; π3的直线,且z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