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有效机制

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有效机制研究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重要环节,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学生管理工作有序、高效的保证。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建立适用于高校实际工作需要的师生沟通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者;沟通机制

1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1.1 信息沟通模型的构建。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大众传播场模式”,该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针对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在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制约下进行传播活

动进行了理论描述,并对沟通进行了更为系统、客观、准确的分析。 本文借鉴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型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模型,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尝试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的模型(如图1)。

图1 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沟通模型

1.2基于模型的分析。基于沟通模型,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中信息沟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2.1沟通的主客体层面。信息发送者在发送信息与接收者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均会受到自身技能、态度、知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高校中辅导员作为沟通的主体,必须具有专业的沟通技巧,

能够正确判断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

1.2.2沟通媒介层面。沟通媒介包括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表象性媒介、描述性媒介和物理性媒介。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主要包括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表象性媒介和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物理媒介。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对现代媒体技术的掌握能力将影响沟通的效果。

1.2.3高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层面。管理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组织气氛是否融洽,相关硬件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内部沟通效果。实现有效的沟通,必须保证一个畅通的充分的信息共享平台,要从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以提高沟通的效率。

1.2.4反馈环节。高校学生管理沟通过程中,学生接收信息后是否积极主动进行反馈,是衡量信息沟通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在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反馈意愿,掌握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信任程度,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2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沟通现状

为了检验模型的沟通实效性,笔者对同处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高校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沟通是学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但认为高校存在沟通环境不理想、信息传达不及时、沟通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2.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

调查中,受访学生对本校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工作整体评价良好。其中56%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责任心强,学校5年内未发生重大学生管理事故;27%的受访者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表示基本认可,但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11%的同学表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失望,认为学校的管理没有适应学生需要;另有6%的同学对学生管理工作没有看法。

2.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沟通不良的主要表现

沟通是影响师生关系最重要因素。通过调查,有48%的受访同学认为和老师的沟通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沟通环境不理想,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办公室进行,缺乏宽松和轻松的氛围。二是信息传达不及时,在校院两级管理机制下,信息传递环节多容易出现失真。再次是沟通方式较为单一,师生的谈话是主要沟通形式而且学生主动找老师占多数。

3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有效机制的构建

3.1沟通机制的构成。信息沟通模型仅从理论上说明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和影响过程的各项因素,而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模型和信息沟通环境。

沟通模型在以上章节我们已经进行说明,而沟通环境则包括高校的沟通文化、沟通制度和沟通媒介建设。其中,沟通文化和沟通制度作为软环境制约着沟通模式效果的发挥,而沟通媒介作为硬环境,与沟通文化和沟通制度互为补充,构成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沟通的整体环境。

3.2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的方法。方法大体总结为以下几点:一、营造良好的沟通文化;二、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信息沟通制度;三、注重高校辅导员沟通主体的作用;四、重视并正确选取沟通媒介。 参考文献:

[1]唐艳明,陈平.加强信息沟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教育报,2006,(05).

[2]王宇航.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有效机制研究

摘 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重要环节,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学生管理工作有序、高效的保证。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建立适用于高校实际工作需要的师生沟通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者;沟通机制

1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1.1 信息沟通模型的构建。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大众传播场模式”,该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针对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在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制约下进行传播活

动进行了理论描述,并对沟通进行了更为系统、客观、准确的分析。 本文借鉴传统的信息沟通模型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模型,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尝试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的模型(如图1)。

图1 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沟通模型

1.2基于模型的分析。基于沟通模型,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中信息沟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2.1沟通的主客体层面。信息发送者在发送信息与接收者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均会受到自身技能、态度、知识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高校中辅导员作为沟通的主体,必须具有专业的沟通技巧,

能够正确判断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

1.2.2沟通媒介层面。沟通媒介包括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表象性媒介、描述性媒介和物理性媒介。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主要包括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表象性媒介和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物理媒介。辅导员的个人能力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对现代媒体技术的掌握能力将影响沟通的效果。

1.2.3高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层面。管理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组织气氛是否融洽,相关硬件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内部沟通效果。实现有效的沟通,必须保证一个畅通的充分的信息共享平台,要从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以提高沟通的效率。

1.2.4反馈环节。高校学生管理沟通过程中,学生接收信息后是否积极主动进行反馈,是衡量信息沟通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在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反馈意愿,掌握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信任程度,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2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沟通现状

为了检验模型的沟通实效性,笔者对同处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4所高校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沟通是学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但认为高校存在沟通环境不理想、信息传达不及时、沟通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2.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

调查中,受访学生对本校学生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工作整体评价良好。其中56%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责任心强,学校5年内未发生重大学生管理事故;27%的受访者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表示基本认可,但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11%的同学表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失望,认为学校的管理没有适应学生需要;另有6%的同学对学生管理工作没有看法。

2.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沟通不良的主要表现

沟通是影响师生关系最重要因素。通过调查,有48%的受访同学认为和老师的沟通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沟通环境不理想,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办公室进行,缺乏宽松和轻松的氛围。二是信息传达不及时,在校院两级管理机制下,信息传递环节多容易出现失真。再次是沟通方式较为单一,师生的谈话是主要沟通形式而且学生主动找老师占多数。

3高校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有效机制的构建

3.1沟通机制的构成。信息沟通模型仅从理论上说明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和影响过程的各项因素,而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模型和信息沟通环境。

沟通模型在以上章节我们已经进行说明,而沟通环境则包括高校的沟通文化、沟通制度和沟通媒介建设。其中,沟通文化和沟通制度作为软环境制约着沟通模式效果的发挥,而沟通媒介作为硬环境,与沟通文化和沟通制度互为补充,构成了高校学生管理信息沟通的整体环境。

3.2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的方法。方法大体总结为以下几点:一、营造良好的沟通文化;二、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信息沟通制度;三、注重高校辅导员沟通主体的作用;四、重视并正确选取沟通媒介。 参考文献:

[1]唐艳明,陈平.加强信息沟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教育报,2006,(05).

[2]王宇航.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相关文章

  • 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处置
  • 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处置 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处置 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此类事件社会关注程度高,传播扩散时空快 ,且很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影响高校自身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查看


  • 浅谈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 摘要: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在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高等学校如果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强化自身管理制度.本文在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 ...查看


  • "农校对接"模式下的高校食堂采购管理
  • "农校对接"模式下的高校食堂采购管理 摘 要:"农校对接"是把农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直接送到高校食堂的新型供销模式.在进行过程中却面临"步履维艰"的窘况,主要原因有:供求关系不匹配.高 ...查看


  • 高校学生工作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 高校学生工作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一.案例分析环节概况 学生工作案例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原理.方法.策略等,解决学生平时遇到的疑难问题的全过程.全环节的情境描述.案例中渗透了学生工作理念,展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辅导员日常工作 ...查看


  • 基于案例分析的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策略研究
  • 摘要: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采用事件过程描述的方式,以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详细介绍,重点突出辅导员在事件发生各阶段的处理策略,并反思政策.高校.辅导员自身三者在高校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改善途径.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辅导 ...查看


  •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探析
  •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关注程度高,传播扩散快,且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而且 ...查看


  • 河北省高校助学贷款及其偿还问题与对策研究
  • 摘要:不断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及其偿还体系,建立健全助学贷款及其偿还机制,促使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助学贷款偿还率不高的现实,也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河北省高校的助学贷款及其偿还工作还存在着贷 ...查看


  • 国家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
  • (2010-2020)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部署 第二章 基础教育 (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七)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八) ...查看


  • 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
  • 2011年第7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2011No.7 文章编号:1000-7695(2011)07-0087-04 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 刘 佳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