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的石头

  一个心软心善的人,敬畏每一个生命,把感动看成是一种通灵,一种救赎——   我算不上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但遇到行乞的人也会给一两个镍币。现在职业行乞的多了,有时候也要观察考量一下。   陈子昂老家的金华山上有不少行乞的人,拾级而上会看见他们总是用篾筐把自己圈在里面,隐去了下半身。他们矮矮的,哀哀地乞求,从篾筐里伸出污黑的手。我以为他们都没了双腿,只剩胴体。连续给过两三个行乞者后,本地游人都笑我傻,说行乞者都是装起的,都是健全人。我半信半疑,几次想凑过去看,又算了,我不愿看见他们为了几张毛票蜷缩在篾筐里的样子。行乞者蜷缩的样子也是他们灵魂的写照。   我在这座山中小城住了二十年了,小城里的乞丐从未间断过。5.12地震前出现了一个高峰,同时有四五个。他们不是一般的行乞者,他们蓬头垢面,翻垃圾桶,睡街沿边边或桥洞子。有的甚至衣不蔽体,没了羞耻感。   常住南街的那个乞丐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时常在酒厂外面的垃圾桶里翻酒糟吃,吃饱了便下到南桥下的河滩上晒太阳。偶尔也架火烤。有时也在桥上溜达,脱了外套搭在肩上,龙安中学的学生给他起了一个美名——南街上的周杰伦。有一两次涨洪水,我看见他坐在水边,一个浪子便可以把他打走。   其实,称他们乞丐并不正确,他们并不行乞,他们只翻垃圾桶垃圾堆,他们从不向人伸手。他们是流浪者,是城市里最孤独的人,他们没有语言,钱对于他们已经失去意义,看他们那一副样子也没有人肯卖给他们东西。每每遇见他们,我也会捂住口鼻,或者绕开。他们身上的臭气会让你呕吐,身上飞飞停停的苍蝇会让你恶心。但想一想,他们也是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又觉得悲哀。距离远的时候,比如隔着一条街,我会去正视他们、观察他们。他们也是父母所生,也有人的思想感情——至少曾经有。我也会去想,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落到了这步田地的?为什么没有人收留他们?他们天天出现在社会的视野里,社会为什么会熟视无睹?我很想把他们带到澡堂,好好生生洗个澡,再带进医院做一个体检,让他们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但不可能,我不过是在做一个善与爱的白日梦。   地震后第二年,小城流落着一个女乞丐。她翻垃圾桶,也接受人们的施舍。她是一位老婆婆,六十多岁的样子,走到哪里都背着行囊   一床破棉絮和一只装着各种破烂的蛇皮口袋。她一身不脏,衣服也还算穿得整齐。她是个小个子,晚上住桥洞或河堤上的亭子,白天走街串巷,或坐在去九寨沟的公路边,不晓得的人还以为她在等车。有几个早晨,我看见她在江边捧了河水洗脸。她很少翻垃圾桶,却不缺吃的,手里总是拿着馍馍、饼子,塑料袋里还装着面包、生黄瓜、老玉米。有时候也端个碗,用筷子拨饭。她是个有福的乞丐,她不脏,又是个女的,是个老婆婆,易唤起人们的善心。   记得是2010年大年初一的上午,我爬了北山下来,看见她在公路边,走累了靠着行囊歇气,背带还挎在肩上。我跑回家装了一些吃的东西,有馒头、苹果和橘子,有水果糖和熟肉,拿到公路边给她。我提着东西出来的时候,生怕她不在了。给她递东西的时候,我很注意自己的姿态,不让她有“嗟,来食”的嫌疑。   初春,我看见她慢吞吞地走在东风路口,一副愁苦的样子。我注意到她脚上的鞋破了,包了纸和塑料口袋。四月,我看见她打光脚了。五月,我看见她又穿了双崭新的军用胶鞋,很合脚的样子,让人欣慰。   任国红是我老家对岸安场坝的人,年龄比我略大一点。我读师范的时候,听说他写了一个电影剧本,要拍电影了,寒假回家便去拜访他,同去的还有江油写诗的刘强和安场坝本地人任正华。我看了剧本,厚厚一摞,不是传说的那样,是《电影文学》杂志的退稿。任国红没有考起学,也没有考上乡干部,但有一个不错的家,房子、土地、高中文化,日子还是可以过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街上看见任国红,还是一个正常的人,像千千万万城郊的农民一样进城卖点出产,买点种子化肥。他属于有文化的农民,但也是比较柔弱、怕吃苦的农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任国红成了上访户,天天坐在政府大门外面,或者信访办大门外面。看见我,就叫我的名字,叫我去给他开张证明,或者带他去见县长。我问他开什么证明,他嘿嘿地笑,说要钱的证明。我不清楚他说的什么,自然无法帮他。   有一次,远远地看见任国红在往东风路口的“民主墙”上贴大字报,走过去看,是一封写给县委书记的信。从那时起,我开始觉得这个人的脑壳出了问题。那时候,他的身体看上去还是好好的,穿的也还是好好的。   回老家,问母亲任国红咋了,母亲说他女人跟人跑了,十几年没回来,他一个人带个孩子,现在孩子大了,读中学了。不用再问,我什么都明白了,只是有一点疑惑:安场坝的任家是一个大家族,咋没人帮他一把?   地震过后,任国红几乎天天都在政府大门外面,有时坐在水泥地上,有时在政府街东晃西晃。早上很早就在了,看样子晚上也没回家。看见我,会叫我的名字,开始我还问问他有什么事、找谁,我劝他不要动不动就往城里跑,真有事可以找村委会找镇政府。他不听我的话,照旧常住沙家浜,天天在政府大门外面。   慢慢地,任国红开始蓬头垢面了,冬天穿一件黑色仿昵长衣,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时不时有人指着他问我:“你的熟人?”我说:“安场坝的,认得到。”我倒不觉得因为认识他丢脸,他丢的是他自己的脸。如果真有丢脸的地方,那便是我不曾真正关心过他,问过他,对待他的请求总是很冷漠、很不耐烦。   一天早晨,我在政府街吃早饭,任国红突然进来了,我问他吃点什么,他摇摇头拄着拐杖出去了——他的腿什么时候残了。他出去了,但没有走远。我吃完饭,买了两个包子给他,他不要,他说他要钱,我要给他一点钱,被妻子拉走了。   也有我一个人遇见他的时候,我摸摸口袋,要么是没有带钱,要么是没有零钱。我拿不准给他多少钱合适。   有一次在西门外碰见,他又问我要钱,我身上正好有二十块零钱,就给了。第二天一早,他又等在政府大门外了,看见我他说:“再给我二十块嘛!”我没有给他。我觉得他很烦人,没有一点自尊心。之后很多时候,看见他,我都会绕道走。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叫得出我名字的乞讨者。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想起“南街上的周杰伦”,想起那个女乞丐。当然,想得最多的还是任国红。我觉得我应该给政府写一纸报告,请示他们拿出一点经费解决境内流浪者的问题——遣送回乡,或者解决到福利院。我应该帮任国红找到村委会和镇政府,把他的腿伤治好;下次再碰见他,不用他开口,便给他拿一点钱……然而,白天看见,我还是绕道走了。   读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巴登夏日》,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乐善好施,反观自己,觉得很是羞愧。陀氏的好施是一种善本性,且是大善的本性,而我仅仅有一点小善,每一次施舍都有很多顾虑,很多局限。陀氏从不拒绝别人在钱上的请求,只要看到可怜的人就会施舍,哪怕这个人一天里找他好几次。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我觉得这大善与小善的区别,也正是一个大作家与一个小作家的区别。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乐善好施也会受到妻子的责怪,但他幽默而睿智,他对妻子说:“你能眼睁睁地把一块石头放在一双可怜兮兮伸过来的手上吗?”   编辑/王威

  一个心软心善的人,敬畏每一个生命,把感动看成是一种通灵,一种救赎——   我算不上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但遇到行乞的人也会给一两个镍币。现在职业行乞的多了,有时候也要观察考量一下。   陈子昂老家的金华山上有不少行乞的人,拾级而上会看见他们总是用篾筐把自己圈在里面,隐去了下半身。他们矮矮的,哀哀地乞求,从篾筐里伸出污黑的手。我以为他们都没了双腿,只剩胴体。连续给过两三个行乞者后,本地游人都笑我傻,说行乞者都是装起的,都是健全人。我半信半疑,几次想凑过去看,又算了,我不愿看见他们为了几张毛票蜷缩在篾筐里的样子。行乞者蜷缩的样子也是他们灵魂的写照。   我在这座山中小城住了二十年了,小城里的乞丐从未间断过。5.12地震前出现了一个高峰,同时有四五个。他们不是一般的行乞者,他们蓬头垢面,翻垃圾桶,睡街沿边边或桥洞子。有的甚至衣不蔽体,没了羞耻感。   常住南街的那个乞丐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时常在酒厂外面的垃圾桶里翻酒糟吃,吃饱了便下到南桥下的河滩上晒太阳。偶尔也架火烤。有时也在桥上溜达,脱了外套搭在肩上,龙安中学的学生给他起了一个美名——南街上的周杰伦。有一两次涨洪水,我看见他坐在水边,一个浪子便可以把他打走。   其实,称他们乞丐并不正确,他们并不行乞,他们只翻垃圾桶垃圾堆,他们从不向人伸手。他们是流浪者,是城市里最孤独的人,他们没有语言,钱对于他们已经失去意义,看他们那一副样子也没有人肯卖给他们东西。每每遇见他们,我也会捂住口鼻,或者绕开。他们身上的臭气会让你呕吐,身上飞飞停停的苍蝇会让你恶心。但想一想,他们也是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又觉得悲哀。距离远的时候,比如隔着一条街,我会去正视他们、观察他们。他们也是父母所生,也有人的思想感情——至少曾经有。我也会去想,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落到了这步田地的?为什么没有人收留他们?他们天天出现在社会的视野里,社会为什么会熟视无睹?我很想把他们带到澡堂,好好生生洗个澡,再带进医院做一个体检,让他们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但不可能,我不过是在做一个善与爱的白日梦。   地震后第二年,小城流落着一个女乞丐。她翻垃圾桶,也接受人们的施舍。她是一位老婆婆,六十多岁的样子,走到哪里都背着行囊   一床破棉絮和一只装着各种破烂的蛇皮口袋。她一身不脏,衣服也还算穿得整齐。她是个小个子,晚上住桥洞或河堤上的亭子,白天走街串巷,或坐在去九寨沟的公路边,不晓得的人还以为她在等车。有几个早晨,我看见她在江边捧了河水洗脸。她很少翻垃圾桶,却不缺吃的,手里总是拿着馍馍、饼子,塑料袋里还装着面包、生黄瓜、老玉米。有时候也端个碗,用筷子拨饭。她是个有福的乞丐,她不脏,又是个女的,是个老婆婆,易唤起人们的善心。   记得是2010年大年初一的上午,我爬了北山下来,看见她在公路边,走累了靠着行囊歇气,背带还挎在肩上。我跑回家装了一些吃的东西,有馒头、苹果和橘子,有水果糖和熟肉,拿到公路边给她。我提着东西出来的时候,生怕她不在了。给她递东西的时候,我很注意自己的姿态,不让她有“嗟,来食”的嫌疑。   初春,我看见她慢吞吞地走在东风路口,一副愁苦的样子。我注意到她脚上的鞋破了,包了纸和塑料口袋。四月,我看见她打光脚了。五月,我看见她又穿了双崭新的军用胶鞋,很合脚的样子,让人欣慰。   任国红是我老家对岸安场坝的人,年龄比我略大一点。我读师范的时候,听说他写了一个电影剧本,要拍电影了,寒假回家便去拜访他,同去的还有江油写诗的刘强和安场坝本地人任正华。我看了剧本,厚厚一摞,不是传说的那样,是《电影文学》杂志的退稿。任国红没有考起学,也没有考上乡干部,但有一个不错的家,房子、土地、高中文化,日子还是可以过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街上看见任国红,还是一个正常的人,像千千万万城郊的农民一样进城卖点出产,买点种子化肥。他属于有文化的农民,但也是比较柔弱、怕吃苦的农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任国红成了上访户,天天坐在政府大门外面,或者信访办大门外面。看见我,就叫我的名字,叫我去给他开张证明,或者带他去见县长。我问他开什么证明,他嘿嘿地笑,说要钱的证明。我不清楚他说的什么,自然无法帮他。   有一次,远远地看见任国红在往东风路口的“民主墙”上贴大字报,走过去看,是一封写给县委书记的信。从那时起,我开始觉得这个人的脑壳出了问题。那时候,他的身体看上去还是好好的,穿的也还是好好的。   回老家,问母亲任国红咋了,母亲说他女人跟人跑了,十几年没回来,他一个人带个孩子,现在孩子大了,读中学了。不用再问,我什么都明白了,只是有一点疑惑:安场坝的任家是一个大家族,咋没人帮他一把?   地震过后,任国红几乎天天都在政府大门外面,有时坐在水泥地上,有时在政府街东晃西晃。早上很早就在了,看样子晚上也没回家。看见我,会叫我的名字,开始我还问问他有什么事、找谁,我劝他不要动不动就往城里跑,真有事可以找村委会找镇政府。他不听我的话,照旧常住沙家浜,天天在政府大门外面。   慢慢地,任国红开始蓬头垢面了,冬天穿一件黑色仿昵长衣,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时不时有人指着他问我:“你的熟人?”我说:“安场坝的,认得到。”我倒不觉得因为认识他丢脸,他丢的是他自己的脸。如果真有丢脸的地方,那便是我不曾真正关心过他,问过他,对待他的请求总是很冷漠、很不耐烦。   一天早晨,我在政府街吃早饭,任国红突然进来了,我问他吃点什么,他摇摇头拄着拐杖出去了——他的腿什么时候残了。他出去了,但没有走远。我吃完饭,买了两个包子给他,他不要,他说他要钱,我要给他一点钱,被妻子拉走了。   也有我一个人遇见他的时候,我摸摸口袋,要么是没有带钱,要么是没有零钱。我拿不准给他多少钱合适。   有一次在西门外碰见,他又问我要钱,我身上正好有二十块零钱,就给了。第二天一早,他又等在政府大门外了,看见我他说:“再给我二十块嘛!”我没有给他。我觉得他很烦人,没有一点自尊心。之后很多时候,看见他,我都会绕道走。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叫得出我名字的乞讨者。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想起“南街上的周杰伦”,想起那个女乞丐。当然,想得最多的还是任国红。我觉得我应该给政府写一纸报告,请示他们拿出一点经费解决境内流浪者的问题——遣送回乡,或者解决到福利院。我应该帮任国红找到村委会和镇政府,把他的腿伤治好;下次再碰见他,不用他开口,便给他拿一点钱……然而,白天看见,我还是绕道走了。   读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巴登夏日》,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乐善好施,反观自己,觉得很是羞愧。陀氏的好施是一种善本性,且是大善的本性,而我仅仅有一点小善,每一次施舍都有很多顾虑,很多局限。陀氏从不拒绝别人在钱上的请求,只要看到可怜的人就会施舍,哪怕这个人一天里找他好几次。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我觉得这大善与小善的区别,也正是一个大作家与一个小作家的区别。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乐善好施也会受到妻子的责怪,但他幽默而睿智,他对妻子说:“你能眼睁睁地把一块石头放在一双可怜兮兮伸过来的手上吗?”   编辑/王威


相关文章

  • 四字成语:关于怒的成语
  • 鲸波怒浪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犹言惊涛骇浪. 鲜车怒马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鲜衣怒马的意思 ,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雷嗔电怒的意思及近义词 ,暴怒貌. 金刚怒目是什么意思 ,金刚: ...查看


  • 我为你骄傲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闯祸后小男孩内心的懊悔.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以及自我解脱的办法描写的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那句包含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的话,更出乎人的意料 ...查看


  • 闹钟故事(二)善于分析
  • [导读]:生活其实很简单,让我们大发雷霆的事情不过如此.当身边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冷静地分析一下原因,或者便不会白白地失去电池!面对别人无理取闹时,假若能够像伯伯那样平静地听完我的抱怨. 丫头,你买的是什么破闹钟,刚走两圈就坏掉了?你是不是 ...查看


  •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我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的老子. 老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教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闪耀着辩证思 ...查看


  • 生活演讲稿:在生活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 读书真好!一个个工工整整的印刷字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奏出一段动听的乐章.与书做伴多么愉快!书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我知识的大门.令我最难忘的"金钥匙"就非<名人故事>莫属了. 我第一 ...查看


  • 初一下语文文学常识与词语复习
  • 初一下语文文学常识与词语复习 (基础知识) 一. 文学常识: 1.<春>:作者(朱自清),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等,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 ...查看


  • 时刻准备飞翔,以足够的速度
  • 2000年,我大学毕业,受聘于一家大型国营企业,这家企业是做矿山设备生意的.我先是做技术文件翻译工作,后来又调到销售部门作同声翻译,三个月后又被调到资料档案室. 那份工作太单调了,我就像一个能活动的机器手,每天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工作.时间不 ...查看


  • 那一次,我犯了错
  •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们总是在错误中成长.每当我回想起那件事时,就会羞愧不已.那是一年盛夏,我在乡下奶奶家玩.那天,我坐在床上,手里拿着剪刀在剪纸,一不小心,剪到了奶奶的衬衫.这可不得了了,我连忙拿起衬衫,看看哪里剪破了,发现衣 ...查看


  •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每课积累
  •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每课积累 第1课.知识积累 一.多音字组词: 露(lù )(露水) 撒(sā)(撒手) (lòu)(泄露) (sǎ)(撒播) 二.辨字组词: 睫(睫毛) 暖(温暖) 满(满意) 抬(抬头) 捷(敏捷) 缓(缓慢) 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