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学习的指导思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初中语文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一、初中语文学习应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包揽一切,学生很少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主体的虚无性。这样,势必造成中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动机的支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或者说他们需要以外部奖励来维持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有技艺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性缺失”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我们正确认识和进一步解决。   研究初中语文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因而,初中语文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可以这样说,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一旦失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许多老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一些课题的具体指导过程中,害怕重蹈传统学习的覆辙,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研究。但是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从对简单的单一问题的研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研究的过程,这就更加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二、语文学习的选题必须落实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文本、作家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者以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研究问题,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诸如此类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又能有效地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的固有顽疾,即单纯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偏重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讲解,由此而派生出大量枯燥的、繁琐的、重复的而效果不佳的机械性训练,而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写作与口语交际等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形成了上课灌知识、下课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局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缺失。   三、语文学习的选题不能忽视教材的研究价值   题目的选择是语文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题目来源的途径很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定一个或几个研究题目进行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往往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而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针对学生能选定的题目进行指导探究,也很少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内容。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篇课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进行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还可对课文进行拓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文本研究及课外非文本课文类专题研究拓展。   四、语文学习的选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与实际相切合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有探究的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的指导选择、运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唯此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平等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强烈的人文特质。   语文学习的选题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教育资源所能提供的条件与可能,比如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和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的资源等等。各地区、各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别的,因而,指导学生选择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的现实等情况,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确定课题,从而实际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同时,还要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校内、校际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   总之,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选题时,必须深刻地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掌握指导学生选题的方法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迈好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从而保证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初中语文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自身尝试探究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自主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一、初中语文学习应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包揽一切,学生很少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导致学习过程主体的虚无性。这样,势必造成中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内在动机的支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动机不是从学习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或者说他们需要以外部奖励来维持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实质上,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再有技艺的教学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性缺失”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我们正确认识和进一步解决。   研究初中语文学习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课题的选定、方案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因而,初中语文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基于这一点,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题目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可以这样说,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灵魂。一旦失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许多老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一些课题的具体指导过程中,害怕重蹈传统学习的覆辙,不愿过多地介入学生的自主研究。但是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费时多、难度大,况且没有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从对简单的单一问题的研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研究的过程,这就更加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帮助学生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进行研究。   二、语文学习的选题必须落实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题目时就应该特别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生成。或者让学生把已习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主动探究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文本、作家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或者以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研究问题,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诸如此类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锻炼了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又能有效地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的固有顽疾,即单纯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偏重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讲解,由此而派生出大量枯燥的、繁琐的、重复的而效果不佳的机械性训练,而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写作与口语交际等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形成了上课灌知识、下课背知识、考试考知识的局面,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缺失。   三、语文学习的选题不能忽视教材的研究价值   题目的选择是语文研究性活动的真正起点,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题目来源的途径很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定一个或几个研究题目进行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往往较少从课内、从教材中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而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针对学生能选定的题目进行指导探究,也很少关注教材中的一些极富研究价值的内容。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篇课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进行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还可对课文进行拓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文本研究及课外非文本课文类专题研究拓展。   四、语文学习的选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与实际相切合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非部分人或少数人的特权。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具有探究的欲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的指导选择、运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唯此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平等观念,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强烈的人文特质。   语文学习的选题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教育资源所能提供的条件与可能,比如作为研究对象的资源,作为指导力量的资源和作为支持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的资源等等。各地区、各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别的,因而,指导学生选择语文研究性学习题目,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状况、教育发展的现实等情况,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确定课题,从而实际有效地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同时,还要遵循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校内、校际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   总之,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选题时,必须深刻地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全面掌握指导学生选题的方法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迈好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从而保证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相关文章

  •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
  •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反思 "初中探究学习"的教学反思 2005-04-07 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要用上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而新的形势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 ...查看


  •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 学科代码:070201 学 号:[1**********]0 贵 州 师 范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 -以人教版为例 学 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 业:科学教育(物理学方向) 年 级:2008级 姓 ...查看


  • 初中物理教学科学论文
  • 初中物理教学科学论文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学习物理,它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现状,有利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的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自主进行科学探究,不仅知道知识的内容,还知道了形成知识的过程. 1 ...查看


  • 试论探究式教学法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在各个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开始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发挥的作用很大.特别是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它能够和实践教学完美融合,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简单分析了农村 ...查看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的特点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的特点 作者:王艳平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7期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的特点:生活化, 趣味性, 具体化, 绿色化, 微型化, 定量化等等.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特点 中图分 ...查看


  • 2017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 2017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物理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 ∙ ∙ ∙ ∙ 考试性质 指导思想 考试依据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对初中学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物 ...查看


  • 试谈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 摘 要:"探究性学习"就是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提供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从而形成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具有良好的语文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一种学习方 ...查看


  •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初中阶段(74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由我国l992年10月颁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课程计划& ...查看


  • 初中历史卓越课堂
  • 让自主.合作.探究,走进历史卓越课堂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习方式即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倡导自主.合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