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化学汇编:实验探究题专题
1.(2014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 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 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 溶液与空气中的CO 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 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 、b 、c 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 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 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 .小于30s B .30-90s C .90-140s D .140-180s
)
F .大于280s
E
.180-280s
2(1)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
(2)在操作b 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
(3)写出流程中固体的成分 (写化学式),写出加入过量A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加入适量B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4龙岩)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pH ”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 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pH 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 2CO 3溶液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答:___________ 。 4.(2014漳州)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 (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 色;③中的溶液显 色.(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 (3)c 溶液和a 溶液对比,c 溶液颜色更浅.
【提出问题】为什么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会更浅?
2
【实验结论】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出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同种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或 .
5.(2014兰州)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那些物质?
【猜想】A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 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 .
【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6.(2014梅州)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还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幸会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 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 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 约为10。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 。
【探究实验二】 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现象为 。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三】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 铜片上加热, 如图所示。⑴加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⑵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
7.(2014玉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 】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由CaO 和NaOH 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 】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 、NaOH 、Ca(OH)2、CaCO 3和 。 【实验探究 】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 。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 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 ②氧气 ③一氧化碳 ④氯化氢 ⑤二氧化硫 ⑥氨气 ,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填字母序号)。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④⑤ D. ⑤⑥
8.(2014安顺)一次实验课上,细心的小红、小敏同学同时发现盛有NaOH 溶液的试剂瓶塞外有少量白色粉末.【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白色粉末是NaOH 固体 ②白色粉末是Na 2CO 3固体
③白色粉末是NaOH 和Na 2CO 3的固体混合物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上述猜想,小红、小敏取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 (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 不成立。 (3)为了探究另外两个猜想哪个成立,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 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表明猜想③成立.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 变质的原因 , 该事实说明NaOH 溶液或固体都必须密封保存.
9.(2014铜仁)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
..
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 ......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 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 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
4
(2)能否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 (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填字母:A 、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 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 2一种溶质的溶液。
10.(2014河北)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 析出了氢氧化钙.
同学们又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 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2)将a 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 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
11.(2014齐齐哈尔)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 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NaOH 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
猜想2:全变质,全部是Na 2CO 3 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 ,又含有Na 2CO 3;
5
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_________ 是正确的.
【拓展】(1)为测定出该NaOH 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g ,则固体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反思】通过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12.(黑龙江龙东)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 ..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进行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13. (2014·随州 )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 2O 2) 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 2O 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H2O=4NaOH+O2↑ 2Na2O 2+2CO2=2Na2CO 3+O2↑(2)CaCl 2溶液为中性
[猜想]I:固体为Na 2O 2、NaOH 、Na 2CO 3的混合物 II:固体为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 III:固体为NaOH IV:固体为Na 2CO 3
[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 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 14.(2014常德)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15.(2014郴州)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持,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 、Fe 2O 3、CaO 、Ca (OH )2和CaCO 3
【实验探究1】 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 .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3】
7
【实验结论】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和 . 16.(2014邵阳)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大家,该瓶液体是下列5种液体中的某一种:稀H 2SO 4、H 2O 、NaNO 3溶液、NaOH 溶液、CuSO 4溶液.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无色液体一定不是 和 .
【反思交流】(3)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防止标签受损,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帖标签的一面要 . 17.(2014益阳)益阳市生产的松花皮蛋全国闻名。将水、生石灰、纯碱、食盐按100∶11.2∶5.3∶3.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料浆,将鲜鸭蛋粘上料浆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皮蛋。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料浆澄清液(“料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料液的主要成分(H 2O 除外)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充分讨论,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 、NaCl 、Ca(OH)2 ②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 、NaCl 、Na 2CO 3
【对猜想的解释】(1)料液中一定没有..CaO 的原因是_ _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进行实验】Ⅰ.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料液显红色。 Ⅱ.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Na 2CO 3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Ⅲ.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过量,没有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3)该料液中含有的物质除NaOH 与NaCl 外,还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拓展】(4)松花皮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_________ 。
(5)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 )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 如益阳产松花皮蛋。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序号填空)。 ....
A .烧碱易吸水潮解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而变质 C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18.(2014永州)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8
步骤①:如图所示,锥形瓶A 盛满CO 2气体,锥形瓶B 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 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 水,另一支抽取20mL 浓NaOH 溶液.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20mL 水注入锥形瓶A 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 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 浓NaOH 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 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 、B 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 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 (2)锥形瓶A 中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步骤④锥形瓶B 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 19.(2014
长春)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 (OH )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 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 是下列物质中的 A .酚酞 B.CuO C.Na 2CO 3 D.Ba (NO 3)2.
20.(14江西)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干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剖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网络搜索】干电池的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 【实验设计】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 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Ⅱ.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扮.他采用的方法是 ;
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MnO 2.
9
【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结论与反思】(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 (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不应盲从. 21. (2014丹东)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22.(2014盘锦)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先打开阀门K 1,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 1,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 2,请填写现象:
(1)U 型管左侧的液体 ;广口瓶中的液体出现浑浊。 (2)注射器中的液体 ;U 型管右侧液体 。 请写出广口瓶中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 。
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过滤得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欲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设计甲
乙
丙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
【反思拓展】 实验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可换成以下 ,也能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同样的结论。 A. CaCl2溶液 B. Ba(OH)2溶液 C. NaCl溶液
10
2014年中考化学汇编:实验探究题专题
1.(2014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 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 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 溶液与空气中的CO 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 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 、b 、c 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 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 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 .小于30s B .30-90s C .90-140s D .140-180s
)
F .大于280s
E
.180-280s
2(1)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
(2)在操作b 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
(3)写出流程中固体的成分 (写化学式),写出加入过量A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加入适量B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4龙岩)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pH ”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 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pH 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 2CO 3溶液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答:___________ 。 4.(2014漳州)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 (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 色;③中的溶液显 色.(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 (3)c 溶液和a 溶液对比,c 溶液颜色更浅.
【提出问题】为什么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会更浅?
2
【实验结论】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出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同种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或 .
5.(2014兰州)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那些物质?
【猜想】A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 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 .
【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6.(2014梅州)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还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幸会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 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 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 约为10。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 。
【探究实验二】 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现象为 。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三】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 铜片上加热, 如图所示。⑴加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⑵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3
7.(2014玉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碱石灰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 】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由CaO 和NaOH 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 】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 、NaOH 、Ca(OH)2、CaCO 3和 。 【实验探究 】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 。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小明认为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 3,小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 ①你认为该包碱石灰样品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②实验探究过程③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 【迁移应用】下列气体①氢气 ②氧气 ③一氧化碳 ④氯化氢 ⑤二氧化硫 ⑥氨气 ,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填字母序号)。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④⑤ D. ⑤⑥
8.(2014安顺)一次实验课上,细心的小红、小敏同学同时发现盛有NaOH 溶液的试剂瓶塞外有少量白色粉末.【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白色粉末是NaOH 固体 ②白色粉末是Na 2CO 3固体
③白色粉末是NaOH 和Na 2CO 3的固体混合物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上述猜想,小红、小敏取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 (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 不成立。 (3)为了探究另外两个猜想哪个成立,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 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表明猜想③成立.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 变质的原因 , 该事实说明NaOH 溶液或固体都必须密封保存.
9.(2014铜仁)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
..
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 ......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 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 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
4
(2)能否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 (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填字母:A 、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 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 2一种溶质的溶液。
10.(2014河北)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 析出了氢氧化钙.
同学们又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 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2)将a 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 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
11.(2014齐齐哈尔)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 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NaOH 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
猜想2:全变质,全部是Na 2CO 3 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 ,又含有Na 2CO 3;
5
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_________ 是正确的.
【拓展】(1)为测定出该NaOH 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g ,则固体样品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反思】通过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12.(黑龙江龙东)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_。 ..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进行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13. (2014·随州 )实验室中的药品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变质的过氧化钠(Na 2O 2) 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Na 2O 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H2O=4NaOH+O2↑ 2Na2O 2+2CO2=2Na2CO 3+O2↑(2)CaCl 2溶液为中性
[猜想]I:固体为Na 2O 2、NaOH 、Na 2CO 3的混合物 II:固体为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 III:固体为NaOH IV:固体为Na 2CO 3
[反思评价](1)实验操作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2)实验操作②中“滴加CaCl 2溶液至过量”的目的是 14.(2014常德)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15.(2014郴州)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持,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 、Fe 2O 3、CaO 、Ca (OH )2和CaCO 3
【实验探究1】 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 .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3】
7
【实验结论】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 和 . 16.(2014邵阳)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老师告诉大家,该瓶液体是下列5种液体中的某一种:稀H 2SO 4、H 2O 、NaNO 3溶液、NaOH 溶液、CuSO 4溶液.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无色液体一定不是 和 .
【反思交流】(3)实验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防止标签受损,拿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帖标签的一面要 . 17.(2014益阳)益阳市生产的松花皮蛋全国闻名。将水、生石灰、纯碱、食盐按100∶11.2∶5.3∶3.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料浆,将鲜鸭蛋粘上料浆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皮蛋。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料浆澄清液(“料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料液的主要成分(H 2O 除外)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充分讨论,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 、NaCl 、Ca(OH)2 ②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 、NaCl 、Na 2CO 3
【对猜想的解释】(1)料液中一定没有..CaO 的原因是_ _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进行实验】Ⅰ.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料液显红色。 Ⅱ.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Na 2CO 3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Ⅲ.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过量,没有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3)该料液中含有的物质除NaOH 与NaCl 外,还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拓展】(4)松花皮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你说明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_________ 。
(5)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 )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 如益阳产松花皮蛋。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序号填空)。 ....
A .烧碱易吸水潮解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而变质 C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18.(2014永州)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8
步骤①:如图所示,锥形瓶A 盛满CO 2气体,锥形瓶B 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 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 水,另一支抽取20mL 浓NaOH 溶液.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20mL 水注入锥形瓶A 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 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 浓NaOH 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 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 、B 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 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 (2)锥形瓶A 中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步骤④锥形瓶B 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 19.(2014
长春)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 (OH )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 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 是下列物质中的 A .酚酞 B.CuO C.Na 2CO 3 D.Ba (NO 3)2.
20.(14江西)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干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剖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网络搜索】干电池的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 【实验设计】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 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Ⅱ.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扮.他采用的方法是 ;
上述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MnO 2.
9
【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结论与反思】(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 (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不应盲从. 21. (2014丹东)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22.(2014盘锦)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先打开阀门K 1,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 1,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 2,请填写现象:
(1)U 型管左侧的液体 ;广口瓶中的液体出现浑浊。 (2)注射器中的液体 ;U 型管右侧液体 。 请写出广口瓶中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 。
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过滤得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欲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设计甲
乙
丙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
【反思拓展】 实验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可换成以下 ,也能通过观察现象得出同样的结论。 A. CaCl2溶液 B. Ba(OH)2溶液 C. NaCl溶液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