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清理整顿非法驾校办学点的请示报告
市政府:
为规范驾培市场秩序,保障驾培经营者和广大学员的合法权益,遵照市领导指示精神,近期,我局抽调精干力量,对全市非法驾校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发现,我市异地驾校招生培训现象较为严重,扰乱了我市驾培市场正常秩序。因此,建议市政府组织开展一次针对异地驾校招生培训现象的专项清理整顿行动。
当否,请批示。
2012年3月17日
禹城市非法驾校招生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为规范驾培市场秩序,保障驾培经营者和广大学员的合法权益,遵照市领导指示精神,近日,我局抽调精干力量,重点对全市非法驾校报名点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现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经过初步调查,周边县市驾校共在我市设立非法招生报名点、办证咨询处33处,主要分布如下:
(一)城区。经调查,目前城区内共有驾校招生报名点23处,其中:德州8家(分别为政通、华晨、华辉、顺通、德安、华翔、长虹、荣庆);陵县2家(四通2处、福祥1处);齐河4家(龙腾);宁津1家(鲁源);平原1家(龙门)。另有7处招生点因暂时未找到负责人,有关信息不明。
(二)乡镇。经调查,各乡镇驾校招生报名点10处:伦镇1处(齐河龙腾);安仁1处(宁津鲁源);房寺3处(德州政通1家,另2家不明);辛寨1处(德州驾校,具体校名不明);梁家2处(德州驾校,具体校名不明);辛店街2处(齐河龙腾1家,另1家不明);张庄1处(宏亮驾校)。
说明:1.由于调查时间较短以及调查对象不予配合,造成部分信息不完整;
2.以上招生点存在同时为2家以上驾校招生现象(详细情况参
见附件)。
二、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隐患
调查中发现,这些非法驾校招生点基本都是只有一间门头,几台电脑,设施简陋,管理混乱。而且其中不乏个别私人设立的、非正规驾校委托的办证咨询处,这些人打着某驾校的旗号私自招生,甚至招摇撞骗,只收钱,不办证。广大学员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极易引发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即使是正规驾校违规设立的招生点,由于缺乏硬件投入,普遍存在只招生,不培训情况,即使培训也缺乏专业教练和固定训练场地,甚至使用改装教练车。在这种条件下培训出来的学员即使通过考试,也会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有几家因为前期受过处罚,干脆关闭门头,转而依靠手机号码继续组织地下招生培训,隐蔽性更强,取证更难,打击起来难度更大。
(二)形成原因
近年来,私家车的激增,引发了“学车热”,各地学员报名扎堆,然而由于培训周期和驾考通过率的影响,即使驾培机构努力应对,仍有大量学员积压,短期内无法取得合法证照。这就给一些人钻了空子,个别驾校开始迎合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学员的心理,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异地招生、异地培训,采取压价竞争的手段,以快速拿证、包考包过的虚假承诺,大肆招揽学员。
由于投入少,利润大,“黑驾校”发展极快,据粗步估算,截
至目前,我市非法驾校报名点中仍有上千学员积压。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三、工作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市驾培市场亟需整顿,刻不容缓。作为驾培行业管理的主管部门,交通局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为此,根据我市驾培市场实际,经过充分研究论证,提出如下建议:
(一)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
在市电视台、禹城市报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同时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横幅标语等形式,开展一次驾培普法宣传,广泛宣传《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驾培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让广大市民了解在非法驾校报名的危害和后果,为下一步开展清理整顿奠定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开展专项清理,整顿违法违规行为。
1、责令所有非法驾校报名点、咨询处于公告截止日期前关闭撤出,违者强行关闭,没收办学设备并处罚金;
2、各报名点尽快将所有学员档案移交所代理驾校本部,对于因此造成的损失和法律后果自行承担;
3、将涉嫌异地培训的违法驾校向德州市交通运输局驾培主管部门报告,视情况予以相应处罚,并责令其协调处理所涉及学员的善后工作。
(三)制定长效机制,保障驾培市场秩序。
1、尽快建立驾驶员培训报名综合服务平台,本市注册驾校全
部进驻,集中办理报名业务,为下一步取缔招生点后学员的报名做好准备。
2、施行培训价格公示制度,要求各校招生价格公开透明,便于学员自主择校。
3、驾培机构主管部门与驾驶员考试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有关制度,认真搞好协同配合,坚持从源头抓起,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确保每名学员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双重考验。
4、设立驾培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发现和处理扰乱驾培市场秩序和侵害学员利益的违法行为。
附件1、《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三章第四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关规定);
附件2、禹城市非法驾校登记表。
禹城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清理整顿非法驾校办学点的请示报告
市政府:
为规范驾培市场秩序,保障驾培经营者和广大学员的合法权益,遵照市领导指示精神,近期,我局抽调精干力量,对全市非法驾校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发现,我市异地驾校招生培训现象较为严重,扰乱了我市驾培市场正常秩序。因此,建议市政府组织开展一次针对异地驾校招生培训现象的专项清理整顿行动。
当否,请批示。
2012年3月17日
禹城市非法驾校招生培训情况调查报告
为规范驾培市场秩序,保障驾培经营者和广大学员的合法权益,遵照市领导指示精神,近日,我局抽调精干力量,重点对全市非法驾校报名点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现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经过初步调查,周边县市驾校共在我市设立非法招生报名点、办证咨询处33处,主要分布如下:
(一)城区。经调查,目前城区内共有驾校招生报名点23处,其中:德州8家(分别为政通、华晨、华辉、顺通、德安、华翔、长虹、荣庆);陵县2家(四通2处、福祥1处);齐河4家(龙腾);宁津1家(鲁源);平原1家(龙门)。另有7处招生点因暂时未找到负责人,有关信息不明。
(二)乡镇。经调查,各乡镇驾校招生报名点10处:伦镇1处(齐河龙腾);安仁1处(宁津鲁源);房寺3处(德州政通1家,另2家不明);辛寨1处(德州驾校,具体校名不明);梁家2处(德州驾校,具体校名不明);辛店街2处(齐河龙腾1家,另1家不明);张庄1处(宏亮驾校)。
说明:1.由于调查时间较短以及调查对象不予配合,造成部分信息不完整;
2.以上招生点存在同时为2家以上驾校招生现象(详细情况参
见附件)。
二、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隐患
调查中发现,这些非法驾校招生点基本都是只有一间门头,几台电脑,设施简陋,管理混乱。而且其中不乏个别私人设立的、非正规驾校委托的办证咨询处,这些人打着某驾校的旗号私自招生,甚至招摇撞骗,只收钱,不办证。广大学员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极易引发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即使是正规驾校违规设立的招生点,由于缺乏硬件投入,普遍存在只招生,不培训情况,即使培训也缺乏专业教练和固定训练场地,甚至使用改装教练车。在这种条件下培训出来的学员即使通过考试,也会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有几家因为前期受过处罚,干脆关闭门头,转而依靠手机号码继续组织地下招生培训,隐蔽性更强,取证更难,打击起来难度更大。
(二)形成原因
近年来,私家车的激增,引发了“学车热”,各地学员报名扎堆,然而由于培训周期和驾考通过率的影响,即使驾培机构努力应对,仍有大量学员积压,短期内无法取得合法证照。这就给一些人钻了空子,个别驾校开始迎合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学员的心理,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异地招生、异地培训,采取压价竞争的手段,以快速拿证、包考包过的虚假承诺,大肆招揽学员。
由于投入少,利润大,“黑驾校”发展极快,据粗步估算,截
至目前,我市非法驾校报名点中仍有上千学员积压。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三、工作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市驾培市场亟需整顿,刻不容缓。作为驾培行业管理的主管部门,交通局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为此,根据我市驾培市场实际,经过充分研究论证,提出如下建议:
(一)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公众认知度。
在市电视台、禹城市报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同时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横幅标语等形式,开展一次驾培普法宣传,广泛宣传《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驾培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让广大市民了解在非法驾校报名的危害和后果,为下一步开展清理整顿奠定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开展专项清理,整顿违法违规行为。
1、责令所有非法驾校报名点、咨询处于公告截止日期前关闭撤出,违者强行关闭,没收办学设备并处罚金;
2、各报名点尽快将所有学员档案移交所代理驾校本部,对于因此造成的损失和法律后果自行承担;
3、将涉嫌异地培训的违法驾校向德州市交通运输局驾培主管部门报告,视情况予以相应处罚,并责令其协调处理所涉及学员的善后工作。
(三)制定长效机制,保障驾培市场秩序。
1、尽快建立驾驶员培训报名综合服务平台,本市注册驾校全
部进驻,集中办理报名业务,为下一步取缔招生点后学员的报名做好准备。
2、施行培训价格公示制度,要求各校招生价格公开透明,便于学员自主择校。
3、驾培机构主管部门与驾驶员考试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有关制度,认真搞好协同配合,坚持从源头抓起,杜绝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确保每名学员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双重考验。
4、设立驾培监督举报电话,及时发现和处理扰乱驾培市场秩序和侵害学员利益的违法行为。
附件1、《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三章第四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关规定);
附件2、禹城市非法驾校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