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政治价值体系

第十二讲 政治价值体系

一、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

(一)什么是政治价值体系?

1.含义

政治价值体系是政治社会的观念形态,它是文化积淀的历史产物。

2.作用

A .决定了社会社会的意义、方向和目标;

B .提供了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

C .规定了社会生活组织安排的基本原则。

(二)政治结构中的价值体系

1.浅层结构:政治行为和结果

2.中层结构:政治组织和制度

3.深层结构:政治价值和观念

(三)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

国家公共生活领域:民主,效率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自主、自治

私人生活领域:自由、宽容

涉及三大领域:正义(平等地分配权利)

二、政治价值体系各要素分析

(一)正义(justice )

1.正义的基本含义

正义是公正分配奖励和惩罚的道德观念。简单地说,正义就是给每个人应得的本分。它可以用于包括自由、权利、权力、财富、休闲等价值在内的所有社会利益的分配之中。

正义一直被认为是政治思想的主要概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正义的分类

人们经常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正义”,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正义观念。

A .程序性的正义和实质性的正义。前者指的是形式的正义,即产生结果的方式和支配人们行为及及作用的规则的公正性;后者指的是真实的(或内容的)正义,即它关注结果本身(要求结果相同或相等)。

B .法律的正义和社会的正义。前者指的是根据错误行为特别是专法行为的结果来实施惩罚。后者指的是社会价值如财富、收入、社会地位等实现公平分配。

3.围绕正义问题的不同政策主张

一些人,包括“新右派”的支持者,极力消减社会正义的思想和概念,社会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者赞同社会正义观念,但两者又有区别:自由主义的社会正义模式建立在个人主义和知识精英责任的基础上,而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模式建立在集体主义以及支持社会平等和公社制的基础之上。

(二)权利(rights )

1.权利的基本含义

权利被认为是做某种事情的资格或正当性。权利一般被分为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前者被归结为正式的法律和行为规则,具有强制性;后者被认为是一种道德的主张或哲学观点。人权和早期的自然权利均属于道德权利。

2.权利观念的演变

权利观念最早来自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的思想(霍布斯、洛克、卢梭等) 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第二代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第三代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护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3.积极的和消极的权利观念

消极权利观念划出一个行为为受限制的领域,约束他人,尤其是约束政府不要侵占“我”的领地,那是我的权利范围;积极权利观念要求别人,特别是政府给我们提供资源和支持,对我们承担责任。

4.权利问题上的政策争论

什么权利该优先?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新右派”人士,代表社会少数派利益的人,生态主义者。

(三)平等(equality )

1.平等的基本含义

在政治学中,平等既是一种哲学信念(人是平等的动物),也是一种分配原则(人与人之间应在收入、社会机会和政治权利等分配上的平等)。

2.不同的平等概念

A .根本平等:指一种坚信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

B .形式平等:指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正式身份的平等,主要包括法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平等享有选举权,一人一票,每票等值)。

C .机会平等:指每个人起点相同,生活机会相同。

D .结果平等:指收益的平等分配。

A 、B 、C 适用绝对平等原则,D 适用相对平等原则(如多劳多得)。

3.围绕平等观念的争论

在什么领域和如何实现平等。

(四)自由(liberty/freedom)

1.自由的基本含义

广义而言,自由就是一个人按照其意志去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2.消极自由(negative )和积极自由(positive )。

消极自由:通常表述为being free from something,指个人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按其意志来行动。

积极自由:通常表述为being free to do something,指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通常表述为个人发展或个人实现。

古典自由主义者坚持自由的狭义概念,即“消极自由”,把所谓内在的自由视为个人能力问题而交给个人去处理。

现代自由主义将自由延伸到广义的概念,除强调消极自由外,更加强调“积极自由”的重要性。

3.“消极政府”与“积极政府”

前者以“消极自由”观念为依据,后者以“积极自由”观念为依据。

(五)宽容(toleration )

宽容指对不同观点和不同意见的自制和忍让。宽容是互相冲突的观点和立场之间互相理解、彼此允许存在、并力求说服和影响对方的行为态度。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 .彼此承认不同意见和立场是可以理解的;

B .彼此能够文明地(辩论而不是暴力)对待不同意见和立场;

C .三种行为选项:必须合作的时候,本着求同存异味的原则进行合作;发生争议的时候,本着理性说服的原则影响对方;在不能合作或不必合作的时候,本着“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原则,互不干涉。

宽容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核心原则,是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的手段和条件。但宽容也有限度。

(六)自治(autonomy )

如果说说相对于个人而言,那么自治则主要相对于组织和团体而言的。它的主体一般指非个人的组织和机构。

在国际政治中,自治国家指的是独立的实现自我管理的主权国家。

在国内政治中,自治一般与分权化相联系,它主要针对上一级组织和下一级组织的关系。

在当代政治学研究中,市民社会和中介组织的自治发展,更被视为民主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七)民主(democracy )

民主概念起源于古希腊语的“demokratia ”,字面含义就是“人民统治”。今天民主成了一种最富有争议的价值各种不同的政治体系都以民主相标榜,这更增加了理解民主的难度。

林肯:民主就是“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这种简单的表述概括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点:政治平等;公民参与;公共利益。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民主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政治体系,其中所有成年公民可以广泛分享参与决策的机会。

民主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模式。其中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是最重要的划分。直接民主以公民直接地、持续不断地参与管理工作为基础,消除了管理和被管理、国家和公民之间的界限,成为民众实现自我管理的体系。直接民主最普遍的现代表述就是公民投票和全民公决。

代议制民主是一种有限的和间接的民主体系。所谓有限的,是指它将民众参与限定在每隔几年举行一次的公民投票行为中;所谓间接的,是指它不允许民众直接实施权力,只允许他们选举代表来实现统治和治理。

在民主问题上的争论焦点是如何实现民主,民主的实践范围应该有多大。

三、政治价值体系与现实政治生活

(一)自由选项比较

古典自由主义:消极政府——维持秩序,其他不管。

现代自由主义:积极政府——维持秩序,提供保障。

社会主义:积极政府——维持秩序,提供保障,造福人民。

自由比重的大小与政府职能和作用的多少成反比。

(二)平等选项比较

大民主:直接民主。所有事情都由人民出面表决。

有限民主:代议制的自由民主。人民也许只有在宪法公决、特殊政策、选择管理人的时候才被允许“民主”一下,其他时候由专家和精英出面。

权威主义独裁政治和寡头政治。

极权主义独裁政治和寡头政治。

民主比重的多少与民众作用和影响的大小成正比。

第十二讲 政治价值体系

一、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

(一)什么是政治价值体系?

1.含义

政治价值体系是政治社会的观念形态,它是文化积淀的历史产物。

2.作用

A .决定了社会社会的意义、方向和目标;

B .提供了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

C .规定了社会生活组织安排的基本原则。

(二)政治结构中的价值体系

1.浅层结构:政治行为和结果

2.中层结构:政治组织和制度

3.深层结构:政治价值和观念

(三)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

国家公共生活领域:民主,效率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自主、自治

私人生活领域:自由、宽容

涉及三大领域:正义(平等地分配权利)

二、政治价值体系各要素分析

(一)正义(justice )

1.正义的基本含义

正义是公正分配奖励和惩罚的道德观念。简单地说,正义就是给每个人应得的本分。它可以用于包括自由、权利、权力、财富、休闲等价值在内的所有社会利益的分配之中。

正义一直被认为是政治思想的主要概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正义的分类

人们经常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正义”,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正义观念。

A .程序性的正义和实质性的正义。前者指的是形式的正义,即产生结果的方式和支配人们行为及及作用的规则的公正性;后者指的是真实的(或内容的)正义,即它关注结果本身(要求结果相同或相等)。

B .法律的正义和社会的正义。前者指的是根据错误行为特别是专法行为的结果来实施惩罚。后者指的是社会价值如财富、收入、社会地位等实现公平分配。

3.围绕正义问题的不同政策主张

一些人,包括“新右派”的支持者,极力消减社会正义的思想和概念,社会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者赞同社会正义观念,但两者又有区别:自由主义的社会正义模式建立在个人主义和知识精英责任的基础上,而社会主义的社会正义模式建立在集体主义以及支持社会平等和公社制的基础之上。

(二)权利(rights )

1.权利的基本含义

权利被认为是做某种事情的资格或正当性。权利一般被分为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前者被归结为正式的法律和行为规则,具有强制性;后者被认为是一种道德的主张或哲学观点。人权和早期的自然权利均属于道德权利。

2.权利观念的演变

权利观念最早来自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的思想(霍布斯、洛克、卢梭等) 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第二代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第三代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护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3.积极的和消极的权利观念

消极权利观念划出一个行为为受限制的领域,约束他人,尤其是约束政府不要侵占“我”的领地,那是我的权利范围;积极权利观念要求别人,特别是政府给我们提供资源和支持,对我们承担责任。

4.权利问题上的政策争论

什么权利该优先?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新右派”人士,代表社会少数派利益的人,生态主义者。

(三)平等(equality )

1.平等的基本含义

在政治学中,平等既是一种哲学信念(人是平等的动物),也是一种分配原则(人与人之间应在收入、社会机会和政治权利等分配上的平等)。

2.不同的平等概念

A .根本平等:指一种坚信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

B .形式平等:指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正式身份的平等,主要包括法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平等享有选举权,一人一票,每票等值)。

C .机会平等:指每个人起点相同,生活机会相同。

D .结果平等:指收益的平等分配。

A 、B 、C 适用绝对平等原则,D 适用相对平等原则(如多劳多得)。

3.围绕平等观念的争论

在什么领域和如何实现平等。

(四)自由(liberty/freedom)

1.自由的基本含义

广义而言,自由就是一个人按照其意志去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2.消极自由(negative )和积极自由(positive )。

消极自由:通常表述为being free from something,指个人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可以按其意志来行动。

积极自由:通常表述为being free to do something,指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够实现其意志的能力,通常表述为个人发展或个人实现。

古典自由主义者坚持自由的狭义概念,即“消极自由”,把所谓内在的自由视为个人能力问题而交给个人去处理。

现代自由主义将自由延伸到广义的概念,除强调消极自由外,更加强调“积极自由”的重要性。

3.“消极政府”与“积极政府”

前者以“消极自由”观念为依据,后者以“积极自由”观念为依据。

(五)宽容(toleration )

宽容指对不同观点和不同意见的自制和忍让。宽容是互相冲突的观点和立场之间互相理解、彼此允许存在、并力求说服和影响对方的行为态度。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 .彼此承认不同意见和立场是可以理解的;

B .彼此能够文明地(辩论而不是暴力)对待不同意见和立场;

C .三种行为选项:必须合作的时候,本着求同存异味的原则进行合作;发生争议的时候,本着理性说服的原则影响对方;在不能合作或不必合作的时候,本着“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原则,互不干涉。

宽容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核心原则,是个人自由和社会繁荣的手段和条件。但宽容也有限度。

(六)自治(autonomy )

如果说说相对于个人而言,那么自治则主要相对于组织和团体而言的。它的主体一般指非个人的组织和机构。

在国际政治中,自治国家指的是独立的实现自我管理的主权国家。

在国内政治中,自治一般与分权化相联系,它主要针对上一级组织和下一级组织的关系。

在当代政治学研究中,市民社会和中介组织的自治发展,更被视为民主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七)民主(democracy )

民主概念起源于古希腊语的“demokratia ”,字面含义就是“人民统治”。今天民主成了一种最富有争议的价值各种不同的政治体系都以民主相标榜,这更增加了理解民主的难度。

林肯:民主就是“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这种简单的表述概括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点:政治平等;公民参与;公共利益。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民主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政治体系,其中所有成年公民可以广泛分享参与决策的机会。

民主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的模式。其中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是最重要的划分。直接民主以公民直接地、持续不断地参与管理工作为基础,消除了管理和被管理、国家和公民之间的界限,成为民众实现自我管理的体系。直接民主最普遍的现代表述就是公民投票和全民公决。

代议制民主是一种有限的和间接的民主体系。所谓有限的,是指它将民众参与限定在每隔几年举行一次的公民投票行为中;所谓间接的,是指它不允许民众直接实施权力,只允许他们选举代表来实现统治和治理。

在民主问题上的争论焦点是如何实现民主,民主的实践范围应该有多大。

三、政治价值体系与现实政治生活

(一)自由选项比较

古典自由主义:消极政府——维持秩序,其他不管。

现代自由主义:积极政府——维持秩序,提供保障。

社会主义:积极政府——维持秩序,提供保障,造福人民。

自由比重的大小与政府职能和作用的多少成反比。

(二)平等选项比较

大民主:直接民主。所有事情都由人民出面表决。

有限民主:代议制的自由民主。人民也许只有在宪法公决、特殊政策、选择管理人的时候才被允许“民主”一下,其他时候由专家和精英出面。

权威主义独裁政治和寡头政治。

极权主义独裁政治和寡头政治。

民主比重的多少与民众作用和影响的大小成正比。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