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别》
——走进送别组诗教学设计
六年组 王玉娟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边的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课情真意切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理解诗句作为教学难点,课堂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内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赠汪伦》唐。李白,品味“以歌相送”
师: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过去,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将是深情的回忆和依依的惜别。也许我们已经填写完了丰富多彩的同学录,还是觉得不
能够表达出彼此的深情厚谊。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些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吧。也许这些别有意境的句子会为我们的惜别增添一抹淡淡的诗情。
二、齐读课题依依惜别——走进送别组诗
三、出示《赠汪伦》
1、提问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
2、介绍汪伦的资料(汪伦是安徽人,也是个酿酒师,非常喜欢诗歌,非常仰慕大诗人李白,为了见到李白,汪伦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着他那边有十里桃花,还有万家酒店,李白很喜欢喝酒,就来了)
3、师:李白喜好游山玩水,酷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如约而至,但到汪伦那里,只看到了桃花潭的一圈桃花,只有一个姓万的人家开了一家酒店,不过李白并没有生气,他和汪伦饮酒谈诗,成了非常好的知己,知己离别,依依不舍,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4、师:你们能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吗?(说到位后,再齐声朗读)
5、师:“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从这句诗中,你知道汪伦是在什么时间来送李白的?李白在临别时会对汪伦说些什么?
6、是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啊!在家已经送过了,又到岸边来送,送了再送,还要把全村的人组织起来一起相送,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7、带着申请集体吟诵
8、思考汪伦是以什么形式送李白的?(以歌相送,教师板书这四个字)
9、古人的送别方式婉约而真诚,请大家读这首诗
四、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1、齐读
2、介绍孟浩然的资料(比李白大11岁,李白很崇敬孟浩然,感情极好)
3、挥手送别,你最崇敬且最情投意合的人该怎么读呢,指生读
4、学习古诗,想象是很好的方法,你能想象每一句诗所能呈现的画面吗?(生说完,师提问:李白送别孟浩然,孟浩然乘船而去,李白马上转身离开了吗?生:不是。我从“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话感受到了不是马上离开。师:猜一猜李白在送孟浩然的时候在原地停留了多长时间?你从这里又感受到了什么?)
5、唯见长江天际流,人走了,留下的不只是淙淙流水,流在两个人心里的是浓浓的友情。让我们用最深情的声音读出诗中那浓浓的送别之情吧
6、指生读,然后齐读。
7、思考此诗中,李白以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目送,板书,以目相送)
五、以歌相送,以目相送,多么别致的相送方式,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出示《别董大》
1、齐读
2、师:高适是唐朝边塞诗人,他有一个好朋友是大名鼎鼎的琴师,叫董大。高适送别董大的那一天是什么天气?你从哪一句当中看出来
的?朋友送别,沉重的心情,压抑的天气,为送别增添了一抹沉闷之情。作为好朋友你能让他带着这种沉闷的心情上路吗?(不会)于是高适对董大说(声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师:怎样理解这句话?(不要担心漫漫长路中没有你的知心朋友,天底下谁不知道你董大的名字?)
4、你若是董大,听到朋友来这样评价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变得开朗起来)
5、师:是的,离别是沉闷的,但是,高适的这句话让离别成为他前行的力量,齐读
6、师:思考这首诗中高适用什么方式来送朋友?(以话相送)
六、出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齐读
2、思考王维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朋友?(以酒相送)
3、师: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话相送,以酒相送,这些送别方式里饱含的是一份什么情感?(朋友深情)
4、师:是啊,送别就要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除了上面的四首诗,我们再来读读这几首诗,再次感受那用心相送的浓浓友情。
5、出示《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易水送别》
6、齐读这四首诗
七、师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依依送别之情
《依依惜别》
——走进送别组诗教学设计
六年组 王玉娟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边的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课情真意切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理解诗句作为教学难点,课堂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内涵。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赠汪伦》唐。李白,品味“以歌相送”
师: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过去,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将是深情的回忆和依依的惜别。也许我们已经填写完了丰富多彩的同学录,还是觉得不
能够表达出彼此的深情厚谊。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些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吧。也许这些别有意境的句子会为我们的惜别增添一抹淡淡的诗情。
二、齐读课题依依惜别——走进送别组诗
三、出示《赠汪伦》
1、提问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
2、介绍汪伦的资料(汪伦是安徽人,也是个酿酒师,非常喜欢诗歌,非常仰慕大诗人李白,为了见到李白,汪伦写了一封信给李白,上面写着他那边有十里桃花,还有万家酒店,李白很喜欢喝酒,就来了)
3、师:李白喜好游山玩水,酷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如约而至,但到汪伦那里,只看到了桃花潭的一圈桃花,只有一个姓万的人家开了一家酒店,不过李白并没有生气,他和汪伦饮酒谈诗,成了非常好的知己,知己离别,依依不舍,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4、师:你们能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吗?(说到位后,再齐声朗读)
5、师:“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从这句诗中,你知道汪伦是在什么时间来送李白的?李白在临别时会对汪伦说些什么?
6、是啊,“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啊!在家已经送过了,又到岸边来送,送了再送,还要把全村的人组织起来一起相送,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7、带着申请集体吟诵
8、思考汪伦是以什么形式送李白的?(以歌相送,教师板书这四个字)
9、古人的送别方式婉约而真诚,请大家读这首诗
四、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1、齐读
2、介绍孟浩然的资料(比李白大11岁,李白很崇敬孟浩然,感情极好)
3、挥手送别,你最崇敬且最情投意合的人该怎么读呢,指生读
4、学习古诗,想象是很好的方法,你能想象每一句诗所能呈现的画面吗?(生说完,师提问:李白送别孟浩然,孟浩然乘船而去,李白马上转身离开了吗?生:不是。我从“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话感受到了不是马上离开。师:猜一猜李白在送孟浩然的时候在原地停留了多长时间?你从这里又感受到了什么?)
5、唯见长江天际流,人走了,留下的不只是淙淙流水,流在两个人心里的是浓浓的友情。让我们用最深情的声音读出诗中那浓浓的送别之情吧
6、指生读,然后齐读。
7、思考此诗中,李白以什么方式送别孟浩然(目送,板书,以目相送)
五、以歌相送,以目相送,多么别致的相送方式,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出示《别董大》
1、齐读
2、师:高适是唐朝边塞诗人,他有一个好朋友是大名鼎鼎的琴师,叫董大。高适送别董大的那一天是什么天气?你从哪一句当中看出来
的?朋友送别,沉重的心情,压抑的天气,为送别增添了一抹沉闷之情。作为好朋友你能让他带着这种沉闷的心情上路吗?(不会)于是高适对董大说(声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师:怎样理解这句话?(不要担心漫漫长路中没有你的知心朋友,天底下谁不知道你董大的名字?)
4、你若是董大,听到朋友来这样评价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变得开朗起来)
5、师:是的,离别是沉闷的,但是,高适的这句话让离别成为他前行的力量,齐读
6、师:思考这首诗中高适用什么方式来送朋友?(以话相送)
六、出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齐读
2、思考王维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朋友?(以酒相送)
3、师: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话相送,以酒相送,这些送别方式里饱含的是一份什么情感?(朋友深情)
4、师:是啊,送别就要以真情相送,以真心相送,除了上面的四首诗,我们再来读读这几首诗,再次感受那用心相送的浓浓友情。
5、出示《芙蓉楼送辛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易水送别》
6、齐读这四首诗
七、师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依依送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