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专题 扩展语句
我们先看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内容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写法一:
鲁智深三拳打得“镇关西”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
写法二:
鲁智深朝“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什么是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简单——〉丰富 概括——〉具体 抽象——〉形象
考情分析
1.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考查题型
近几年热点的考查题型是串词成句型和诗意素描型,补写续写型和句意丰富型也偶有出现。
3.考题特点
题目综合性强,有的与仿写句式相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有的与小作文联合,有的与修辞手法运用结合,有的与图像结合。
该题型往往提供几个词语,要求考生把这些词语有效地联系起来,描写一种情景或阐发一定的道理。有的要求以某个词为中心,或要求有明确的重点或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例1] 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4分)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然自得
[参考答案] (示例一)粉丝对自己偶像的膜拜表现在行为上已经足够雷人了,可他
们仍觉得还不够给力,看来想怡然自得地做粉丝也难。
(示例二)什么样的人生最给力?于山重水复处怡然自得,在柳暗花明处美不胜收,
也能在普通平凡里活出些妙趣横生的滋味来。
这种题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题目
中所给句子进行扩写。简单地说,就是把诗句改成散文,当然原诗句的格调、主旨、
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且丰富的联想、想象。此类题以扩展写景句居多,与题型
一“串词成句型”扩展语句中的描述情景类题型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例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
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
字内)(6分)
[参考答案] 我在那东篱下采摘着那盛开花枝、洋溢清香的菊花,心情豁然开朗,
久久沉浸其中,徜徉不愿离去,猛地一抬头,看见那烟雨南山,胜景妙绝,美不胜
收。(扣住“南山景”“悠然之情”合理想象并生动描写,即可得满分,超字扣1
分)
该类题目常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试题提供的具体语言环境补
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表意前后一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使前后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例3] 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
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5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走进考场,我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好像揣了一只兔子。环顾
四周,只见考场整洁宽敞,课桌干净整齐,老师温和可亲„„我做了几次深呼吸,
慢慢镇定下来,开始作考前准备。
(示例二)走进考场,面带微笑,心中张开自信的风帆;走进考场,调整呼吸,心中
唯有搏击的斗志;走进考场,扫视试卷,笔下奔涌汩汩滔滔的憧憬。(围绕“走进
考场”这一话题2分)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等的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
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一般或在句子的各个成分上
扩展,或在句子的后面扩展。
[例4]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7分)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
80字。
[参考答案]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好几度,路边的大树都
被冻得缩手缩脚,似乎比平时矮了一截。人们都找出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早上去
学校的时候,向大街上望去,一个个打扮得就像大笨熊似的,就连平日那些最爱美
的女孩,也一个个“全副武装”,全然不见了往日那翩翩的裙裾。(运用正、侧面
相结合的手法3分,语言生动、运用两种以上修辞4分
如何扩展
1、审要求:情景交融,有情(感悟)有景、以„„为意象
(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2、抓关键:关键词要齐全不要遗漏
3、抓重点:重点应突出,不要弄错或转移重点。例2000全国卷突出“歌声”(让
要突出的词语作句子的主语或让其做整个句子的宾语,描绘这一宾语)
4、(1)增添定状补等附加成分,修饰需要扩展的对象。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那激越的歌声如咚咚战鼓,充满着豪情和自信,叩击
着大家兴奋的心弦。
(2)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比拟、夸张等),表现手法(如正、侧
面描写、烘托渲染、对比等)
溪水是跳跃的,永不停歇地奔赴远方;大海是广博的,暗流涌动却从不慌张;
潭水是寂静的,在岁月中沉淀出光芒。(抓住景物特点,正面描写)
“风”很难写,你可以写树叶晃动;音乐很难正面描写,可以写人们的反应。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可以收到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考试前夕,我独坐窗前,静听着街头传来的歌声,那歌声,嘹亮动人,似一
声声进军的号角令我精神振奋,催我勇赴前程。
(4)运用联想和想象增加描写性内容,也可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
进行描写
雪粒夹杂在凌厉的风中被吹得昏头转向,胡乱地堆在树的枝条上,使那原本
光秃的枝干变成脆骨头,承载不了厚重的积雪,“扑哧”一下折断了。积雪抖落在
地上,夹杂在风中,粘住行人厚重的行装。
(5)强化细节性特征
例如,“他朝前走去”,可扩展为“他慢慢地直起身子,看了她一眼,转过
头,一步一拐地朝前走去,走去„„”
此外,还应注意一下描写的顺序。
应用体验
1.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
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
过50个字。
[考生答案] 大风吹进屋门,在夜里感到枕席很冷。
[我来评析] 题干中所给的诗句既是扩展的提示句,又是扩展的中心句。在答题时
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要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扩展开来。上面的答
案只是拘泥于翻译诗句本身,没有对诗句进行扩展。
[我的答案] 冷风穿窗而入,枕席生凉,薄薄的被衾,难敌寒意。诗人披衣坐起,
喟然长叹,瘦削的身影像一幅孤寂的剪贴画,长夜漫漫„„
2.请根据“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写一段话。(不少于60字)
[考生答案] 红色的树陶醉在秋色中,黑夜里,一个人在碧溪边弹琵琶。
[我来评析] 在扩写时,要围绕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展开,比如“红树”“碧溪”等。
一个“秋”字点出了季节,而“醉”字则渲染了“秋色”的美丽。结合生活常识,
不难看出“红树”指的是枫树。“碧溪”指的是清澈的溪水,而“夜”字则更具体
地交代了时间。上面的答案只是简单地对诗句进行了翻译,没有对重点字词进行展
开,缺乏意蕴。
[我的答案] 溪边的山上,到处都是枫树。树叶经霜打后,一片血红,这浓重的秋
色怎能不让人心醉?夜幕降临,碧绿的溪水淙淙流淌,与红叶的瑟瑟声相伴,仿佛
有人在轻轻地拨动琴弦。
扩展语句专项一
题组一 串词成句型
1.(2014·浙江十二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
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
傍晚 雪 天地 美不胜收
答: 解析:内容上,不仅要用到所给词语,还应力求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
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示例)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红梅欢笑漫天雪,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四个词语全
用给1分,两种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给2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5分)
情景一:夏天 大雨过后 河水 答:夏天的傍晚,一场大雨过后,村边的小河涨水了!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煞是浑浊,平日里从从容容的河流突然匆忙了许多,河水打着漩涡泛着浪花急匆匆的向东流去。
情景二:冬天 中午阳光下 河水
答:温暖的冬天,中午和煦的阳光下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一阵清风拂过,河水荡起涟漪,如婴儿甜蜜的笑容绽开。
题组二 诗意素描型
3、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把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扩展文字不超过60字。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天郊外,牛毛般的细雨飘落河面,鱼儿不禁跃出水面,要亲吻那雨丝;微风吹拂,燕子斜着飞过,燕尾像剪刀剪断了细雨。
4、(2014·十堰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长 相 思 李 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答: 解析:注意结合全词意境准确解读画线句。修辞方面,要考虑夸张、排比等手法;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示例)菊花那多情的花蕊、那撩人的形态、那四溢的芬芳,还留在昨日记忆里,今天竟已枯黄。时光飞逝,却带不走三千丈愁思!(共5分。修辞2分,内容吻合2分,语句通顺1分)
题组三 补写续写型
5、(201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请以“语言”为开头,写一段话,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6分)
答: 解析:可以“语言”为论述对象,表达对“语言”的深刻认识;可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示例)语言是一面镜子,照出社会百态;语言是一把尺子,量出世道人心;语言是一支大笔,书写历史文化;语言是一所学校,教我们认识新生事物。(意思妥帖即可)
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答: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题组四 句意丰富型
7、扩展下面的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100字左右。(4分)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
参考答案:(示例)清明时节,刚刚冒出地面的那些绿茸茸的小草,将苏醒的大地装扮得十分美丽。如果你细细观察,会发现有那么多浅的、深的等不同层次的绿色,这些色彩让我们强烈地感到生命如此可爱,时光如此美好。在空旷的大地上,人们放飞的各式各样的风筝,为天空增添了许多色彩;在郊外的原野上,人们踏青赏花,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8、将下句扩展成100字左右的语段。
“不如意事常有八九” ,我们要以平常心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古语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是的,人生于世总会遇到许多的 不如意,例如:评先进没有自己的名,分住房没有自己的份,想提拔没有自己的人……一生中的不愉快没法数得清,但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待之。只有淡泊名利,才可能随时都有一份愉悦的心境。
题组五 其他类型
9、(201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到处是故事,到处有美丑。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请你设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①侧重细节描写;②要有环境描写;③不少于200字。(15分)
解析:本题的特点之一是要求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相结合,其中侧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注意思考两个方面:①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的一个什么样的乞丐,这就涉及两种描写手法的结合;②所设计的经过乞丐旁边的那个人的表现,可以是厌恶、不理睬,可以是同情、热心肠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限定表现正面的主题,只要真实生动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天气异常寒冷。人们用围巾、棉衣紧紧地裹着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子,匆匆忙忙地赶路。有一位衣衫褴褛而又骨瘦如柴的老人正坐在天桥下乞讨。他布满皱纹的脸被冻得发紫,目光呆滞,端着搪瓷碗的双手颤巍巍的,口中含混不清地说:“行行好„„我两天没吃东西了„„”迎面走来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人,他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脚下踩着一双锃亮的皮鞋。他用鄙视的眼光横了一眼老人,皱了皱眉头,嘴里还嘀咕着:“糟老头,真是影响市容!”天色慢慢暗下来,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可怜的老人„„
10、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6分)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答: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答: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扩展语句考练二
1.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高三生活。要求语意连贯,有一定的文采,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字数不少于50字。(4分)
泪水 疲惫 欢笑 执着 超越 感伤
关键词: 、 、 。
正文:
参考答案:(示例)(关键词)疲惫 执着 超越
(正文)泪水和着汗水,星光伴着曙光。虽然埋首苦读,遨游题海,我身心疲惫,但我相信,执着的付出终会迎来金秋的硕果,实现人生的超越。高三,我将微笑着与你同行!
2.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5分)
春风 天空 脚步
参考答案:一阵春风吹来,春天的脚步声在我耳边响起。 阳光洒在绿绿的草地上,天空上出现了风筝,风筝在天空中“游来游去”,像是在向春天致谢。
3.(2014·临沂模拟)使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不少于50字且意思完整的话。(4分)
节俭 幸福 行动 务实 中国梦
答:
参考答案:(示例)节俭是一种美德,像摇曳的花朵,用无声的语言阐释民族复兴的幸福;务实是一种踏实的作风,似沉静的高山,用实际的行动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少一个关键词减1分,减完为止;修辞手法1分,意思完整1分)
4.请从下列8个词语中选择5个,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55个字。(4分)
追忆 叹息 理所当然 峥嵘 琐碎 风中芦苇 寂静 成长
参考答案:追忆如同风中芦苇,在寂静中默默叹息,叹息那成长的荒芜,叹息那流年的苍白,叹息那从未到来便早已逝去的峥嵘。
5.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的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①儒家是心灵之春,②墨家是心灵之夏,③道家是心灵之秋,④法家是心灵之冬。请从上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要求:①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不超过80字。(6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儒家是心灵之春。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是儒家的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经典和生命的温度都来自于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
(示例二)墨家是心灵之夏。夏天,一切都是那么奔腾和豪放,世界显得比春天更拥挤,当然,也更紧密。这非常类似于墨家的气质,这个学派给世界的最大感觉便是火一般的理想和热情。
(示例三)道家是心灵之秋。秋天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成熟当然意味着成长和反省,尤其是对于春天和夏天的反省。因此,道家是最能够体现秋天精神的学派。
(示例四)法家是心灵之冬。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天寒地冻的冬天给人以安定和冷酷的感觉,世界笼罩在一种简单而冰冷的秩序之中,单调而寂静,这就像法家有些冷酷的心灵。
6.根据《辣椒园》内容,描写一段反映蝴蝶心理的文字。不超过50字。(4分) 参考答案:“哇,这么多灯笼,好壮观啊!”蝴蝶兴奋地拍打着翅膀,滑着舞步,绕着辣椒园,一再告诫自己:“别鲁莽,当心烧着我美丽的裙子!”
7.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评论三国人物时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请以“可爱的奸雄”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6分) 参考答案:他是一代英豪,却又被人称之为奸雄,说他像狐狸一样狡猾、奸诈。他是一只雄狮,却又被人称之为驯兽,说他像小白兔一样温顺可爱,他为了迎回被自己骂回娘家的丁夫人,亲自上门,又是笑脸又是好话。曹操真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他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内容围绕中心句展开给2分,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给2分,表达生动连贯给2分。所写内容与曹操无关,该题不得分)
8.(2014·武汉重点中学联考)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通过想象再现诗中场景。请补写其中画线句子的场景,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处不超过45字。(6分)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余晖映照着村落四野,村巷深处到处都是晚归的牛羊。① 。野鸡鸣叫,声声在耳,满眼是已经秀穗的小麦,树上的桑叶稀稀落落,想必那吃足桑叶的蚕儿早已休眠,丰年在望,想想都让人高兴。
② 。此情此景安逸舒心,让人羡慕,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式微,式微,胡不归?”
参考答案:(示例)①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倚着院门,伫望、迎候着孙儿的归来。②劳作的农民荷锄归来,停下脚步与老人悠闲地聊天,开心地谈着收成,久久不愿离去。
9.一位学生在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树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4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身上。(恰当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每种2分)
10.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鸣)、雨(水)即可。(4分)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
参考答案:(示例)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11.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登上长城”,要求所写语句符合所用表达方式的特点,每题字数不少于80字。(4分)
(1)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扩展。要求:能反映出长城的具体特点,如形、色等。
(2)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扩展。要求:语句中有鲜明的观点,并展开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1)登上长城,踏着它凹凸不平的青石,摸着它残缺破败的墙壁,极目远眺,两旁山峦重叠,松葱柏郁,秋风吹过如碧波翠浪。长城如雄狮昂首于天地万物之间,亦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雄伟而壮观。
(2)登上长城,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尊严。岁月变迁,万里长城永远是中国人的龙脉,它的风采历久弥新,不会被岁月的风霜轻易剥蚀湮没,它被岁月的长河洗涤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成为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2. 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浪漫”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两段文字要大体工整、对称。(每段不少于50字)(6分)
(1)浪漫是一种色彩,
(2)浪漫是一种境界,
参考答案:(1)欣赏浪漫,就是钟情生活的丰富与精彩,蝴蝶在花间起舞,那美丽的彩翼,会吸引你惊喜的目光;彩虹在空中出现,那七色的光彩,会激发你神奇的遐想。
(2)追求浪漫,就是期盼人生的壮美与高远,雄鹰在蓝天翱翔,那矫健的翅膀,能增添你无穷的力量;扁舟在海上航行,那激起的浪花,能鼓舞你远涉重洋。
13.(2014·湖北八校联考)下面这首元曲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三个。要求:①按照曲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语言优美;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画外音] 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 镜头一:黄昏时分,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
镜头二: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散落着几户人家。
镜头三:
镜头四:
镜头五:
参考答案:(示例)(镜头三)西风飒飒,荒凉的古道上,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镜头四)血红的夕阳不解人愁,缓缓向西边落下。
(镜头五)孤独的游子仍漂泊在异乡,思乡须断肠。
语文高考专题 扩展语句
我们先看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内容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写法一:
鲁智深三拳打得“镇关西”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
写法二:
鲁智深朝“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什么是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是根据提供的情景及表达的需要,把语句展开,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使语句内容更丰富、表意更明确,表达更充分。
简单——〉丰富 概括——〉具体 抽象——〉形象
考情分析
1.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考查题型
近几年热点的考查题型是串词成句型和诗意素描型,补写续写型和句意丰富型也偶有出现。
3.考题特点
题目综合性强,有的与仿写句式相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有的与小作文联合,有的与修辞手法运用结合,有的与图像结合。
该题型往往提供几个词语,要求考生把这些词语有效地联系起来,描写一种情景或阐发一定的道理。有的要求以某个词为中心,或要求有明确的重点或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例1] 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4分)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然自得
[参考答案] (示例一)粉丝对自己偶像的膜拜表现在行为上已经足够雷人了,可他
们仍觉得还不够给力,看来想怡然自得地做粉丝也难。
(示例二)什么样的人生最给力?于山重水复处怡然自得,在柳暗花明处美不胜收,
也能在普通平凡里活出些妙趣横生的滋味来。
这种题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题目
中所给句子进行扩写。简单地说,就是把诗句改成散文,当然原诗句的格调、主旨、
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且丰富的联想、想象。此类题以扩展写景句居多,与题型
一“串词成句型”扩展语句中的描述情景类题型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例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
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
字内)(6分)
[参考答案] 我在那东篱下采摘着那盛开花枝、洋溢清香的菊花,心情豁然开朗,
久久沉浸其中,徜徉不愿离去,猛地一抬头,看见那烟雨南山,胜景妙绝,美不胜
收。(扣住“南山景”“悠然之情”合理想象并生动描写,即可得满分,超字扣1
分)
该类题目常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试题提供的具体语言环境补
写或续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表意前后一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使前后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例3] 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
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5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走进考场,我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好像揣了一只兔子。环顾
四周,只见考场整洁宽敞,课桌干净整齐,老师温和可亲„„我做了几次深呼吸,
慢慢镇定下来,开始作考前准备。
(示例二)走进考场,面带微笑,心中张开自信的风帆;走进考场,调整呼吸,心中
唯有搏击的斗志;走进考场,扫视试卷,笔下奔涌汩汩滔滔的憧憬。(围绕“走进
考场”这一话题2分)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等的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
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一般或在句子的各个成分上
扩展,或在句子的后面扩展。
[例4]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7分)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
80字。
[参考答案]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平均气温低于常年好几度,路边的大树都
被冻得缩手缩脚,似乎比平时矮了一截。人们都找出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早上去
学校的时候,向大街上望去,一个个打扮得就像大笨熊似的,就连平日那些最爱美
的女孩,也一个个“全副武装”,全然不见了往日那翩翩的裙裾。(运用正、侧面
相结合的手法3分,语言生动、运用两种以上修辞4分
如何扩展
1、审要求:情景交融,有情(感悟)有景、以„„为意象
(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2、抓关键:关键词要齐全不要遗漏
3、抓重点:重点应突出,不要弄错或转移重点。例2000全国卷突出“歌声”(让
要突出的词语作句子的主语或让其做整个句子的宾语,描绘这一宾语)
4、(1)增添定状补等附加成分,修饰需要扩展的对象。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那激越的歌声如咚咚战鼓,充满着豪情和自信,叩击
着大家兴奋的心弦。
(2)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比拟、夸张等),表现手法(如正、侧
面描写、烘托渲染、对比等)
溪水是跳跃的,永不停歇地奔赴远方;大海是广博的,暗流涌动却从不慌张;
潭水是寂静的,在岁月中沉淀出光芒。(抓住景物特点,正面描写)
“风”很难写,你可以写树叶晃动;音乐很难正面描写,可以写人们的反应。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可以收到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考试前夕,我独坐窗前,静听着街头传来的歌声,那歌声,嘹亮动人,似一
声声进军的号角令我精神振奋,催我勇赴前程。
(4)运用联想和想象增加描写性内容,也可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
进行描写
雪粒夹杂在凌厉的风中被吹得昏头转向,胡乱地堆在树的枝条上,使那原本
光秃的枝干变成脆骨头,承载不了厚重的积雪,“扑哧”一下折断了。积雪抖落在
地上,夹杂在风中,粘住行人厚重的行装。
(5)强化细节性特征
例如,“他朝前走去”,可扩展为“他慢慢地直起身子,看了她一眼,转过
头,一步一拐地朝前走去,走去„„”
此外,还应注意一下描写的顺序。
应用体验
1.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
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
过50个字。
[考生答案] 大风吹进屋门,在夜里感到枕席很冷。
[我来评析] 题干中所给的诗句既是扩展的提示句,又是扩展的中心句。在答题时
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要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扩展开来。上面的答
案只是拘泥于翻译诗句本身,没有对诗句进行扩展。
[我的答案] 冷风穿窗而入,枕席生凉,薄薄的被衾,难敌寒意。诗人披衣坐起,
喟然长叹,瘦削的身影像一幅孤寂的剪贴画,长夜漫漫„„
2.请根据“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意境写一段话。(不少于60字)
[考生答案] 红色的树陶醉在秋色中,黑夜里,一个人在碧溪边弹琵琶。
[我来评析] 在扩写时,要围绕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展开,比如“红树”“碧溪”等。
一个“秋”字点出了季节,而“醉”字则渲染了“秋色”的美丽。结合生活常识,
不难看出“红树”指的是枫树。“碧溪”指的是清澈的溪水,而“夜”字则更具体
地交代了时间。上面的答案只是简单地对诗句进行了翻译,没有对重点字词进行展
开,缺乏意蕴。
[我的答案] 溪边的山上,到处都是枫树。树叶经霜打后,一片血红,这浓重的秋
色怎能不让人心醉?夜幕降临,碧绿的溪水淙淙流淌,与红叶的瑟瑟声相伴,仿佛
有人在轻轻地拨动琴弦。
扩展语句专项一
题组一 串词成句型
1.(2014·浙江十二校联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
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
傍晚 雪 天地 美不胜收
答: 解析:内容上,不仅要用到所给词语,还应力求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
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示例)傍晚,雪仙子在尽情地挥舞着衣袖,向人间播撒着花儿,红梅欢笑漫天雪,顷刻,天地之间,清纯洁净,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四个词语全
用给1分,两种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给2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河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5分)
情景一:夏天 大雨过后 河水 答:夏天的傍晚,一场大雨过后,村边的小河涨水了!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煞是浑浊,平日里从从容容的河流突然匆忙了许多,河水打着漩涡泛着浪花急匆匆的向东流去。
情景二:冬天 中午阳光下 河水
答:温暖的冬天,中午和煦的阳光下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一阵清风拂过,河水荡起涟漪,如婴儿甜蜜的笑容绽开。
题组二 诗意素描型
3、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把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扩展文字不超过60字。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天郊外,牛毛般的细雨飘落河面,鱼儿不禁跃出水面,要亲吻那雨丝;微风吹拂,燕子斜着飞过,燕尾像剪刀剪断了细雨。
4、(2014·十堰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长 相 思 李 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答: 解析:注意结合全词意境准确解读画线句。修辞方面,要考虑夸张、排比等手法;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示例)菊花那多情的花蕊、那撩人的形态、那四溢的芬芳,还留在昨日记忆里,今天竟已枯黄。时光飞逝,却带不走三千丈愁思!(共5分。修辞2分,内容吻合2分,语句通顺1分)
题组三 补写续写型
5、(201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请以“语言”为开头,写一段话,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6分)
答: 解析:可以“语言”为论述对象,表达对“语言”的深刻认识;可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示例)语言是一面镜子,照出社会百态;语言是一把尺子,量出世道人心;语言是一支大笔,书写历史文化;语言是一所学校,教我们认识新生事物。(意思妥帖即可)
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答: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题组四 句意丰富型
7、扩展下面的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100字左右。(4分)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
参考答案:(示例)清明时节,刚刚冒出地面的那些绿茸茸的小草,将苏醒的大地装扮得十分美丽。如果你细细观察,会发现有那么多浅的、深的等不同层次的绿色,这些色彩让我们强烈地感到生命如此可爱,时光如此美好。在空旷的大地上,人们放飞的各式各样的风筝,为天空增添了许多色彩;在郊外的原野上,人们踏青赏花,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8、将下句扩展成100字左右的语段。
“不如意事常有八九” ,我们要以平常心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古语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是的,人生于世总会遇到许多的 不如意,例如:评先进没有自己的名,分住房没有自己的份,想提拔没有自己的人……一生中的不愉快没法数得清,但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待之。只有淡泊名利,才可能随时都有一份愉悦的心境。
题组五 其他类型
9、(201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到处是故事,到处有美丑。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请你设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①侧重细节描写;②要有环境描写;③不少于200字。(15分)
解析:本题的特点之一是要求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相结合,其中侧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注意思考两个方面:①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的一个什么样的乞丐,这就涉及两种描写手法的结合;②所设计的经过乞丐旁边的那个人的表现,可以是厌恶、不理睬,可以是同情、热心肠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限定表现正面的主题,只要真实生动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天气异常寒冷。人们用围巾、棉衣紧紧地裹着冻得瑟瑟发抖的身子,匆匆忙忙地赶路。有一位衣衫褴褛而又骨瘦如柴的老人正坐在天桥下乞讨。他布满皱纹的脸被冻得发紫,目光呆滞,端着搪瓷碗的双手颤巍巍的,口中含混不清地说:“行行好„„我两天没吃东西了„„”迎面走来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人,他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脚下踩着一双锃亮的皮鞋。他用鄙视的眼光横了一眼老人,皱了皱眉头,嘴里还嘀咕着:“糟老头,真是影响市容!”天色慢慢暗下来,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可怜的老人„„
10、请根据特定的情景增加词语,使下面的文字表现出特定的内容。(6分)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
(1)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答:早晨,微风习习,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迎着金色的阳光欢快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轻快地流向远方。
(2)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心情。
答:早晨,太阳发出凄清而冷寂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几只寂寞的鸟儿凄惶地鸣叫着,树下的流水在清冷的寒风中无言地流向远方。
扩展语句考练二
1.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高三生活。要求语意连贯,有一定的文采,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字数不少于50字。(4分)
泪水 疲惫 欢笑 执着 超越 感伤
关键词: 、 、 。
正文:
参考答案:(示例)(关键词)疲惫 执着 超越
(正文)泪水和着汗水,星光伴着曙光。虽然埋首苦读,遨游题海,我身心疲惫,但我相信,执着的付出终会迎来金秋的硕果,实现人生的超越。高三,我将微笑着与你同行!
2.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5分)
春风 天空 脚步
参考答案:一阵春风吹来,春天的脚步声在我耳边响起。 阳光洒在绿绿的草地上,天空上出现了风筝,风筝在天空中“游来游去”,像是在向春天致谢。
3.(2014·临沂模拟)使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不少于50字且意思完整的话。(4分)
节俭 幸福 行动 务实 中国梦
答:
参考答案:(示例)节俭是一种美德,像摇曳的花朵,用无声的语言阐释民族复兴的幸福;务实是一种踏实的作风,似沉静的高山,用实际的行动解读中国梦的内涵。(少一个关键词减1分,减完为止;修辞手法1分,意思完整1分)
4.请从下列8个词语中选择5个,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55个字。(4分)
追忆 叹息 理所当然 峥嵘 琐碎 风中芦苇 寂静 成长
参考答案:追忆如同风中芦苇,在寂静中默默叹息,叹息那成长的荒芜,叹息那流年的苍白,叹息那从未到来便早已逝去的峥嵘。
5.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的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①儒家是心灵之春,②墨家是心灵之夏,③道家是心灵之秋,④法家是心灵之冬。请从上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要求:①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不超过80字。(6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儒家是心灵之春。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是儒家的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经典和生命的温度都来自于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
(示例二)墨家是心灵之夏。夏天,一切都是那么奔腾和豪放,世界显得比春天更拥挤,当然,也更紧密。这非常类似于墨家的气质,这个学派给世界的最大感觉便是火一般的理想和热情。
(示例三)道家是心灵之秋。秋天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成熟当然意味着成长和反省,尤其是对于春天和夏天的反省。因此,道家是最能够体现秋天精神的学派。
(示例四)法家是心灵之冬。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天寒地冻的冬天给人以安定和冷酷的感觉,世界笼罩在一种简单而冰冷的秩序之中,单调而寂静,这就像法家有些冷酷的心灵。
6.根据《辣椒园》内容,描写一段反映蝴蝶心理的文字。不超过50字。(4分) 参考答案:“哇,这么多灯笼,好壮观啊!”蝴蝶兴奋地拍打着翅膀,滑着舞步,绕着辣椒园,一再告诫自己:“别鲁莽,当心烧着我美丽的裙子!”
7.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评论三国人物时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请以“可爱的奸雄”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6分) 参考答案:他是一代英豪,却又被人称之为奸雄,说他像狐狸一样狡猾、奸诈。他是一只雄狮,却又被人称之为驯兽,说他像小白兔一样温顺可爱,他为了迎回被自己骂回娘家的丁夫人,亲自上门,又是笑脸又是好话。曹操真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他的人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内容围绕中心句展开给2分,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给2分,表达生动连贯给2分。所写内容与曹操无关,该题不得分)
8.(2014·武汉重点中学联考)下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通过想象再现诗中场景。请补写其中画线句子的场景,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处不超过45字。(6分)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余晖映照着村落四野,村巷深处到处都是晚归的牛羊。① 。野鸡鸣叫,声声在耳,满眼是已经秀穗的小麦,树上的桑叶稀稀落落,想必那吃足桑叶的蚕儿早已休眠,丰年在望,想想都让人高兴。
② 。此情此景安逸舒心,让人羡慕,令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式微,式微,胡不归?”
参考答案:(示例)①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倚着院门,伫望、迎候着孙儿的归来。②劳作的农民荷锄归来,停下脚步与老人悠闲地聊天,开心地谈着收成,久久不愿离去。
9.一位学生在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树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4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身上。(恰当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每种2分)
10.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鸣)、雨(水)即可。(4分)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
参考答案:(示例)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轰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11.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登上长城”,要求所写语句符合所用表达方式的特点,每题字数不少于80字。(4分)
(1)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扩展。要求:能反映出长城的具体特点,如形、色等。
(2)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扩展。要求:语句中有鲜明的观点,并展开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1)登上长城,踏着它凹凸不平的青石,摸着它残缺破败的墙壁,极目远眺,两旁山峦重叠,松葱柏郁,秋风吹过如碧波翠浪。长城如雄狮昂首于天地万物之间,亦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雄伟而壮观。
(2)登上长城,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尊严。岁月变迁,万里长城永远是中国人的龙脉,它的风采历久弥新,不会被岁月的风霜轻易剥蚀湮没,它被岁月的长河洗涤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成为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2. 以下面给出的文字为开头,以“浪漫”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两段文字要大体工整、对称。(每段不少于50字)(6分)
(1)浪漫是一种色彩,
(2)浪漫是一种境界,
参考答案:(1)欣赏浪漫,就是钟情生活的丰富与精彩,蝴蝶在花间起舞,那美丽的彩翼,会吸引你惊喜的目光;彩虹在空中出现,那七色的光彩,会激发你神奇的遐想。
(2)追求浪漫,就是期盼人生的壮美与高远,雄鹰在蓝天翱翔,那矫健的翅膀,能增添你无穷的力量;扁舟在海上航行,那激起的浪花,能鼓舞你远涉重洋。
13.(2014·湖北八校联考)下面这首元曲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三个。要求:①按照曲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语言优美;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画外音] 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 镜头一:黄昏时分,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
镜头二: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散落着几户人家。
镜头三:
镜头四:
镜头五:
参考答案:(示例)(镜头三)西风飒飒,荒凉的古道上,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镜头四)血红的夕阳不解人愁,缓缓向西边落下。
(镜头五)孤独的游子仍漂泊在异乡,思乡须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