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消费教学案

《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学案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内容目标】: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习要求】:

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

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教学要求】:

收集广告词,分析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通过对某些消费行为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 " 量入为出, 理性选择, 转变观念" 的消费意识。 联系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 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

联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主干知识】 1、影响消费的因素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 、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 、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 、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反之亦然。 (这里讲的物价水平是指宏观物价。) (思考:物价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思考: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呢? + 转变观念?)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

A 、钱货两清的消费: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的,这种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注意: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主动检查商家的营业资格,索取发票,为维权保留保留依据。)

B 、货款消费:一次性付款超出个人支付能力,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这种消费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注意:贷款消费除了包括到银行贷款,也包括赊帐、打白条等消费。这种消费有利于提高人们现有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会增加未来的消费负担,要慎重考虑未来的收入水平。)

C 、租赁消费: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租赁消费的适用情形: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它们又不划算的。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

A 、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 B 、发展资料消费:满足人们发展的需求。

C 、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消费。

(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种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减少,后两种的消费比重会增加。)

3、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4)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一个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支出总量不一定减少,比重减少

4、消费心理

⑴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要具体分析,追随科学消费,反对盲目从众。

⑵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可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认可和代价,不宜过分标新立异。

⑶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受攀比心理影响,是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可取 ⑷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评价:讲究实惠,属于理智的消费,应提倡。 5、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消费滞后。

(注意:量入为出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这里的“入”包括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 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求: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B 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C 倡导绿色消费的意义:绿色消费观念,(对消费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生产者)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对经济)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原因:从历史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从现实国情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从个人成长看,艰苦奋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有一首因贫困落魄而自我解嘲的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从经常生活角度看,这反映了

A 、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消费 B、要把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统一起来 C 、家庭消费水平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D 、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2、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 、对外开放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物价水平 D、消费观念的转变 3、统计表明,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休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五一”长假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休闲。这说明

A 、旅游消费盛行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 B、旅游消费属于实物消费 C 、旅游热是超前消费的表现 D、旅游消费属于生存消费 4、人们的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1)居民的收入 (2)物价水平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等 (4)购物环境、服务态度和方式 A 、(1)(2) B、(1)(3) C、(2)(4) D、(3)(4)

5、在购买住房、轿车、电脑等大宗商品或服务时,一次性消费可能会超出支付能力,买主可考虑预支收入来进行消费,材料表明以下观点

(1)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 (2)人们预期收入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 (3)贷款消费有合理性 (4)钱货两清的消费 (5)租赁消费

A 、(1) B、(1)(2) C、(1)(2)(3) D、(1)(2)(3)(4)

6、我们外出旅游时请导游,在假期内请家教,这些消费属于:

A 、钱货两清的消费 B、租赁消费 C、享有资料和发展资料 D、劳务消费

7、今年北京市餐饮业积极倡导“匀衡饮食,重质适量,剩饭打包,减少垃圾”的消费新理念。这一理念的实质是

A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要求人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A 、(1)(2)(3) B、(1)(2)(4) C、(1)(3)(4) D、(1)(2)(3)(4) 8、下列消费行为中,不正确的有

(1)吸烟、喝酒 (2)热衷追随偶像,追赶潮流 (3)买绿色食品 (4)广泛阅读,适时外出旅游 A 、(1)(2) B、(3)(4) C、(1)(3) D、(2)(4) 9、现在一些高校的学生消费,一些家境宽裕的学生过生日都到大酒店,有些家在农村的学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给同学过“高档生日”。这是一种

A 、从众心理 B、求实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10、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出现停滞,这严重制约了居民总消费需求的增长。上述材料说明:

A 、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B、居民消费受消费品价格的影响 C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D 、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二、双项选择题

11、某购物中心对五星电器、女装进行打折销售,使得五星电器卖场挤得水泄不通,服装及超市百货销售量较平时成倍增长,态势良好。这表明

A 、上述现象是消费者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B、上述现象是消费者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 C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D、电器、女装打折销售的根本原因是供过于求 12

A 、该老师的恩格尔系数在下降,消费结构在改善,生活水平在提高 B 、该老师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变

D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3、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 、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B、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C 、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D、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三、辨析题

14、有此同学盲目攀比,花钱大手大脚,并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这些同学的做与与看法对吗?为什么?

四、简答题

15、材料一:2006年6月24日新华网载文指出,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学得预支一点无妨。

材料二:《中国青年报》指出:“对学生而言,应当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但现实中很多大学生仍不能理性消费。大学生应该量力而行,预防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

(1)材料一蕴涵了什么经济生活的道理?

(2)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五、探究题

16、材料一: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二: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崇尚自然、健康、安全、环保、节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1)阅读材料一请讨论回答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试结合实际分析倡导“绿色消费”的正确性。

《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学案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参考答案

1— 5:DBAAC 6—10:DDDCC 11—13AC ;AB ;AD ;

14、(1)评价攀比行为;(2)论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未过时。(理由见知识点)

15、第一问:材料一说明,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对于未来的收入,如果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就会加大;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第二问:(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创业性收入少,因此,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大学生消费要有自己的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特别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重视精神消费,反对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发扬光大。 16、第一问:(1)资源具有稀缺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2)力求节约资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节约资源,有助于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节约资源反映了统筹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第二问:(1)(必要性)“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它是人们近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为了保护环境、节能资源,保护自然而形成的一种共识。

(2)(特征)绿色消费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为特征。

(3)(意义)绿色消费观念,(对消费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生产者)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对经济)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对社会)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补充: 请你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建议:(1)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3)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 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4)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学案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内容目标】: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习要求】:

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

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教学要求】:

收集广告词,分析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通过对某些消费行为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 " 量入为出, 理性选择, 转变观念" 的消费意识。 联系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 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

联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主干知识】 1、影响消费的因素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 、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 、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 、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反之亦然。 (这里讲的物价水平是指宏观物价。) (思考:物价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思考: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呢? + 转变观念?)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

A 、钱货两清的消费: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的,这种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注意: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主动检查商家的营业资格,索取发票,为维权保留保留依据。)

B 、货款消费:一次性付款超出个人支付能力,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这种消费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注意:贷款消费除了包括到银行贷款,也包括赊帐、打白条等消费。这种消费有利于提高人们现有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会增加未来的消费负担,要慎重考虑未来的收入水平。)

C 、租赁消费: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租赁消费的适用情形: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它们又不划算的。 (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

A 、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 B 、发展资料消费:满足人们发展的需求。

C 、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消费。

(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种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减少,后两种的消费比重会增加。)

3、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4)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一个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支出总量不一定减少,比重减少

4、消费心理

⑴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要具体分析,追随科学消费,反对盲目从众。

⑵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可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认可和代价,不宜过分标新立异。

⑶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受攀比心理影响,是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可取 ⑷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评价:讲究实惠,属于理智的消费,应提倡。 5、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消费滞后。

(注意:量入为出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这里的“入”包括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 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求: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B 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C 倡导绿色消费的意义:绿色消费观念,(对消费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生产者)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对经济)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原因:从历史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从现实国情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从个人成长看,艰苦奋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朝著名画家唐伯虎有一首因贫困落魄而自我解嘲的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从经常生活角度看,这反映了

A 、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消费 B、要把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统一起来 C 、家庭消费水平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D 、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2、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 、对外开放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物价水平 D、消费观念的转变 3、统计表明,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休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五一”长假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休闲。这说明

A 、旅游消费盛行由生产发展水平决定 B、旅游消费属于实物消费 C 、旅游热是超前消费的表现 D、旅游消费属于生存消费 4、人们的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1)居民的收入 (2)物价水平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等 (4)购物环境、服务态度和方式 A 、(1)(2) B、(1)(3) C、(2)(4) D、(3)(4)

5、在购买住房、轿车、电脑等大宗商品或服务时,一次性消费可能会超出支付能力,买主可考虑预支收入来进行消费,材料表明以下观点

(1)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消费 (2)人们预期收入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 (3)贷款消费有合理性 (4)钱货两清的消费 (5)租赁消费

A 、(1) B、(1)(2) C、(1)(2)(3) D、(1)(2)(3)(4)

6、我们外出旅游时请导游,在假期内请家教,这些消费属于:

A 、钱货两清的消费 B、租赁消费 C、享有资料和发展资料 D、劳务消费

7、今年北京市餐饮业积极倡导“匀衡饮食,重质适量,剩饭打包,减少垃圾”的消费新理念。这一理念的实质是

A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要求人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A 、(1)(2)(3) B、(1)(2)(4) C、(1)(3)(4) D、(1)(2)(3)(4) 8、下列消费行为中,不正确的有

(1)吸烟、喝酒 (2)热衷追随偶像,追赶潮流 (3)买绿色食品 (4)广泛阅读,适时外出旅游 A 、(1)(2) B、(3)(4) C、(1)(3) D、(2)(4) 9、现在一些高校的学生消费,一些家境宽裕的学生过生日都到大酒店,有些家在农村的学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给同学过“高档生日”。这是一种

A 、从众心理 B、求实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10、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出现停滞,这严重制约了居民总消费需求的增长。上述材料说明:

A 、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B、居民消费受消费品价格的影响 C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D 、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二、双项选择题

11、某购物中心对五星电器、女装进行打折销售,使得五星电器卖场挤得水泄不通,服装及超市百货销售量较平时成倍增长,态势良好。这表明

A 、上述现象是消费者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B、上述现象是消费者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 C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D、电器、女装打折销售的根本原因是供过于求 12

A 、该老师的恩格尔系数在下降,消费结构在改善,生活水平在提高 B 、该老师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变

D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3、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 、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B、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C 、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D、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三、辨析题

14、有此同学盲目攀比,花钱大手大脚,并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这些同学的做与与看法对吗?为什么?

四、简答题

15、材料一:2006年6月24日新华网载文指出,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学得预支一点无妨。

材料二:《中国青年报》指出:“对学生而言,应当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但现实中很多大学生仍不能理性消费。大学生应该量力而行,预防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

(1)材料一蕴涵了什么经济生活的道理?

(2)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大学生应怎样理性消费?

五、探究题

16、材料一: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二: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崇尚自然、健康、安全、环保、节能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1)阅读材料一请讨论回答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试结合实际分析倡导“绿色消费”的正确性。

《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学案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参考答案

1— 5:DBAAC 6—10:DDDCC 11—13AC ;AB ;AD ;

14、(1)评价攀比行为;(2)论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未过时。(理由见知识点)

15、第一问:材料一说明,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对于未来的收入,如果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就会加大;反之,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第二问:(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创业性收入少,因此,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大学生消费要有自己的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特别是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重视精神消费,反对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发扬光大。 16、第一问:(1)资源具有稀缺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2)力求节约资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节约资源,有助于引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节约资源反映了统筹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第二问:(1)(必要性)“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它是人们近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为了保护环境、节能资源,保护自然而形成的一种共识。

(2)(特征)绿色消费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为特征。

(3)(意义)绿色消费观念,(对消费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生产者)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对经济)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对社会)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补充: 请你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建议:(1)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3)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 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4)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相关文章

  • 对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知识点的分析与讲解
  • 对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知识点的分析与讲解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学主要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三大方面 的内容,其中高一政治主要以经济生活为主,"多彩的消费"是其 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之一在于 ...查看


  •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设计
  • 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经济生活 课程类型:必修课 第 1次课 学时:2 上课日期: 一.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课标内容: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册经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qu ...查看


  •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
  • 高一<经济生活>之第三课"消费及其类型" 公开课教学设计 政治组:吴登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消费方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查看


  • 多彩的消费 1
  •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 ...查看


  •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20120512
  •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消费及其类型>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本框题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消费入手,让学生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 ...查看


  • 多彩的消费
  • 多彩的消费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①居民当前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②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商品价格高 ...查看


  • 第1课 职业的变迁
  • 专题一 认识社会生活 第1课 职业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知道职业的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 职业的变迁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进步. 2. 由"职业变迁"迁移到社会生活其他方 ...查看


  •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 消费及其类型 >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 一 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 二. 教材特点 1. 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 ...查看


  • 消费及其类型
  • <经济生活>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一) 一.课标与教学要求 1.课程标准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消费行为,如 "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