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背景
1.1 城市概况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 是山西省的省会,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濒临汾河,三面环山,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1.2 基地概况
山水庭院二期项目位于太原市东山片区,周边道路分别为府东街,红沟中街,经园路,阳光路。规划用地面积约为8.88公顷,整体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西北侧有大范围已下挖基坑。本地块位于太原东山上,可俯瞰城市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基地位于太原市府东街东沿以南,连接大运高速公路,距离城市核心区仅20分钟车行距离,公交站点众多,交通非常便捷。周边社区较成熟,设施齐全基本具备开发建设条件。
1.4规划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 《城市规划编制文件》(2006年)
3. 规划设计条件及相关文件
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8.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版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1.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
12. 《汽车库设计规范》 JGJ100-98
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JGJ20067-97
14.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5.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二、设计理念
2.1选用板式高层,南北超大楼距
本规划设计方案提倡自然、健康、和谐的居住方式,力求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空间。高层住宅区采用了短板、大栋距的布局形式,间距达116米,相比点式小间距住宅能够使更多住户享受到温暖阳光,整合了景观绿地,户户都可享受到超大面积园林式中央景观。构建外眺城市,内观绿地的高品质居住生活。
2.2引入多样模式,提升商业价值
为提升本地块商业价值,本规划方案引入了“两端节点,线性分布”的商业街布置模式,通过两端的商业主力店聚集人气,线性布置小进深的独立商铺来引导人流,既增加商业氛围,也便于出售与经营管理。地下集中商业的设计,与地下车库相结合,增加了商业弹性发展,便于商业空间的扩展。商业地块南侧以酒店经营模式的娱乐项目为主,服务整个片区,丰富
周边住区生活。
2.3综合利用地形,减少工程土方
本规划根据现有高差条件,最大限度利用地形,将住宅区与商业区分隔开来,保证了居住区的安静私密,也满足了商业区的开放通达。高层住宅区结合基坑现状设计地下三层车库。同时营造局部下沉的中央立体绿地景观,提升了居住品质,也为地下车库提供了自然的采光与通风,降低了运营成本。
2.4确立新古典风格,突显典雅特性
为塑造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群组,本规划方案在大量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已经过市场充分验证的造型——新古典建筑风格。同时,结合本项目特质进行细致创作,力求表现出典雅,大气的品质,将本项目塑造成为太原城市设计的新典范。
三、规划布局
整个小区规划的总体构架可概括为“一心,一轴,四片”。
“一心”指中心绿地,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绿化核心,集中了人工景观、中心广场、社区活动等功能,是居住小区的活动中心和景观中心,也是小区的标志性景观区域;
“一轴”指的是东西向的观景主轴。观景主轴以楼王为界,向东为住宅区景观轴线,是小区公共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从主入口直行步入中央景观区,并向两边延伸至小区局部景观区,构筑充满人文活动的风景线,进一步将居民的生活及出行与整个小区的景观系统相融合,将生态景观融入到小区的日常生活中去。以西为城市观景轴,楼王与两个配楼形成“山”字形布局,在东山片区形成一道独特的天际线,同时对俯瞰城市景观起到引导的作用。
“四片”指用地内的4个片区,分别为西部商业片区,北部高层住宅片区,南部低层住宅片区和西南部的学校片区。四个片区通过高差,绿化等手段有效区分,互不影响,构成有机的整体。
四、道路系统
4.1 车行系统
高层住宅片区两个车行出入口,车行主入口与小区步行入口相结合,位于小区东侧,通过景观性交通轴线与小区的主干道相接,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提升小区入口的景观品质。车行设有一个次入口,位于府东街上。道路系统在满足通畅、便捷、人行优先的前提下,以最短的交通距离达到地下车库入口,做到小区内部完全人车分流。停车场、库在满足居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配合车行系统的流线进行布置。
别墅片区有两个车行入口,车行主入口与小区步行入口相结合,位于小区南侧,通过景观性交通轴线与小区的主干道相接,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提升小区入口的景观品质。每两排集中设置一个车库主入口,由小区主环路进入车库,实现人组团内车分流,区别与传统别墅人车流线混杂的布局方式。
4.2 步行系统
在小区内规划半独立的步行系统,主要人行出入口位于小区东侧,与小区车行主入口结合布置,以增强居民的交流。在入口处设置入口广场,形成良好的入口景观同时也有效地引导人流。小区内部步行系统结合绿化景观带设置,将绿化景观系统与户外活动场所合二为一,将
各部分外部活动空间、组团景观空间、绿地、配套公建有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宜人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
4.3 消防、紧急救援系统
地块内部形成环形交通流线,车辆可以便捷地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4.4 无障碍设计
地面采用步行路与绿化小品相间,并通过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使用提供更多的便利。
五、绿地系统
5.1 绿化布局思想
绿化布局满足均好标准,强调“绿色脉络”贯穿各个居住组团,并且贴近居民。分散绿地是基调,景观节点是点缀,充分体现住区景观的精髓。
5.2 绿化布局原则
时移景移 —— 组织植物绿化,形成季节性景观。
步移景移 —— 形成丰富多变的软质空间系统。
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 注重和利用植物的生态效益。
5.3 绿化布局结构
规划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小区内中央景观区及组团绿地为面状的大面积绿化,小区道路结合步道设计成为线形的绿荫道。宅间绿地为点状绿化。绿化“点线面”的结合使小区的整个绿化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
小区内形成一条东西主要景观绿带,绿化空间由景观带向周边发散,形成绿茵环绕的室外绿化景观效果。景观组团周边的住宅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有分有合,利用绿化与景观小品的分隔限定半公共的院落空间。渗透入住宅组团内部的绿化空间既保证每户住宅都有良好景观,又便于居民便捷进入小区主要景观绿地系统。
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设计手法,可以保持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连续性,创造具有园林景致的居住环境。
5.4 生态效益
小区绿化和开放景观系统的设计重视环境的生态效益,绿化形式上有草地、灌木、乔木和垂直绿化,结合水面、室外活动场地和景观环境小品,形成点、线、面、体多样化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
5.5 人文效益
在区内步行通道和各个公共活动空间里,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活动特点,布置各种小型硬地广场、喷泉和各种观赏性的建筑小品,如:雕塑柱廊、休息座椅、儿童游戏设施等。
六、空间景观
6.1 空间景观轴线
小区内东西向、南北向两条景观轴线分别联系着小区内各片组团的景观系统,同时东西向的景观主轴贯连着各个主要景观节点,小区主路蜿蜒其间,将各类景观元素统一协调起来,从而形成“一轴、一心”的景观轴线骨架。两条轴线收放有致,分别布置了人行景观绿带、中央
广场、中央绿地、运动广场等,体现其连续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和活动空间。
6.2 空间景观主节点
居住小区内部两轴线的交汇处和东西景观轴线中段是两处景观主节点,在结构上位于整个小区的中心位置,并且与小区内的步行体系紧密联系,使各个组团的居民可以便捷的到达中心景观区域。节点内布置景观叠水、中心广场等,服务整个小区的居民。
6.3 空间景观次节点
以主要景观节点向四侧渗透、形成次级景观网络。组团内部适宜布置小型场地与运动设施,作为居民的日常游憩、休息空间和景观次节点。每个节点,无论其空间构成模式和景观体系都相对独立,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围合形式。
6.4 景观品质
基地内环境设计要素包括植物、铺面材料(石、水泥、砂石、陶瓷砖、木材)及其他材料(塑胶类、金属类玻璃、漆等)。
草坪与自然景观、水系的变化及植物种类、季相的效果和特性,在开放空间系统中营造不同的活动空间,从而增加视觉景观的变化,提高景观品质。
七、住宅单体设计
7.1 建筑设计
良好的景观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创造的条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建筑的特色,丰富的细部以及符号化的建筑语汇沉淀着深厚的建筑文化。精致的建筑形体,更好的增加了小区景观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提高了建筑的品位与档次。
建筑设计与环境巧妙结合,局部采用通透明亮的凸窗以及流动的线条。材料上注重建筑质感表体现,浅色的墙面,细腻的面砖共同演奏着建筑的韵律。建筑色彩沉稳隽永,多采用灰调,不过分突出建筑单体形象,只是将其作为环境的一个构件,充分协调建筑之间的关系。
7.2 房型设计
在房型平面布置上既考虑到目前流行的做法,动静分离、流线合理,注重私密性等,同时也吸收了当地居民喜欢并广泛接受的一些处理手法。在住宅房型上极力体现经济性、实用性、超前性、规范性和功能合理性。在房型平面上实现较高的得房率,通过厅室厨卫的合理配比,达到房型面积的可用性增加,使房型的经济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7.3 厨卫设计
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品设备的布置,厨房中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同时设置排烟点,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烟废气,在卫生间内设置一道内隔断,将便溺、洗浴与洗漱、洗衣作了相对分离。
八、配套公建设计
本次规划区内容纳户数与规划设计居住人口相适应,住宅区配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幼托教育、体育活动、商业零售、供气设施等。
物业居委会
在小区适宜位置内设置物业、居委会、治安联防用房。
活动场地
小区内设置供居民晨练、健身的运动广场。沿东西的景观绿带,在中心广场安排了老人与小
孩的活动场地,在中心楼宇之间安排了网球场,并在其他宅间安排了小型的活动场地,并布置活动器械,方便居民早晚健身。
一、现状背景
1.1 城市概况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 是山西省的省会,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濒临汾河,三面环山,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1.2 基地概况
山水庭院二期项目位于太原市东山片区,周边道路分别为府东街,红沟中街,经园路,阳光路。规划用地面积约为8.88公顷,整体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西北侧有大范围已下挖基坑。本地块位于太原东山上,可俯瞰城市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基地位于太原市府东街东沿以南,连接大运高速公路,距离城市核心区仅20分钟车行距离,公交站点众多,交通非常便捷。周边社区较成熟,设施齐全基本具备开发建设条件。
1.4规划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 《城市规划编制文件》(2006年)
3. 规划设计条件及相关文件
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8.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版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1.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
12. 《汽车库设计规范》 JGJ100-98
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JGJ20067-97
14.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5.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二、设计理念
2.1选用板式高层,南北超大楼距
本规划设计方案提倡自然、健康、和谐的居住方式,力求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空间。高层住宅区采用了短板、大栋距的布局形式,间距达116米,相比点式小间距住宅能够使更多住户享受到温暖阳光,整合了景观绿地,户户都可享受到超大面积园林式中央景观。构建外眺城市,内观绿地的高品质居住生活。
2.2引入多样模式,提升商业价值
为提升本地块商业价值,本规划方案引入了“两端节点,线性分布”的商业街布置模式,通过两端的商业主力店聚集人气,线性布置小进深的独立商铺来引导人流,既增加商业氛围,也便于出售与经营管理。地下集中商业的设计,与地下车库相结合,增加了商业弹性发展,便于商业空间的扩展。商业地块南侧以酒店经营模式的娱乐项目为主,服务整个片区,丰富
周边住区生活。
2.3综合利用地形,减少工程土方
本规划根据现有高差条件,最大限度利用地形,将住宅区与商业区分隔开来,保证了居住区的安静私密,也满足了商业区的开放通达。高层住宅区结合基坑现状设计地下三层车库。同时营造局部下沉的中央立体绿地景观,提升了居住品质,也为地下车库提供了自然的采光与通风,降低了运营成本。
2.4确立新古典风格,突显典雅特性
为塑造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群组,本规划方案在大量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已经过市场充分验证的造型——新古典建筑风格。同时,结合本项目特质进行细致创作,力求表现出典雅,大气的品质,将本项目塑造成为太原城市设计的新典范。
三、规划布局
整个小区规划的总体构架可概括为“一心,一轴,四片”。
“一心”指中心绿地,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绿化核心,集中了人工景观、中心广场、社区活动等功能,是居住小区的活动中心和景观中心,也是小区的标志性景观区域;
“一轴”指的是东西向的观景主轴。观景主轴以楼王为界,向东为住宅区景观轴线,是小区公共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从主入口直行步入中央景观区,并向两边延伸至小区局部景观区,构筑充满人文活动的风景线,进一步将居民的生活及出行与整个小区的景观系统相融合,将生态景观融入到小区的日常生活中去。以西为城市观景轴,楼王与两个配楼形成“山”字形布局,在东山片区形成一道独特的天际线,同时对俯瞰城市景观起到引导的作用。
“四片”指用地内的4个片区,分别为西部商业片区,北部高层住宅片区,南部低层住宅片区和西南部的学校片区。四个片区通过高差,绿化等手段有效区分,互不影响,构成有机的整体。
四、道路系统
4.1 车行系统
高层住宅片区两个车行出入口,车行主入口与小区步行入口相结合,位于小区东侧,通过景观性交通轴线与小区的主干道相接,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提升小区入口的景观品质。车行设有一个次入口,位于府东街上。道路系统在满足通畅、便捷、人行优先的前提下,以最短的交通距离达到地下车库入口,做到小区内部完全人车分流。停车场、库在满足居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配合车行系统的流线进行布置。
别墅片区有两个车行入口,车行主入口与小区步行入口相结合,位于小区南侧,通过景观性交通轴线与小区的主干道相接,在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提升小区入口的景观品质。每两排集中设置一个车库主入口,由小区主环路进入车库,实现人组团内车分流,区别与传统别墅人车流线混杂的布局方式。
4.2 步行系统
在小区内规划半独立的步行系统,主要人行出入口位于小区东侧,与小区车行主入口结合布置,以增强居民的交流。在入口处设置入口广场,形成良好的入口景观同时也有效地引导人流。小区内部步行系统结合绿化景观带设置,将绿化景观系统与户外活动场所合二为一,将
各部分外部活动空间、组团景观空间、绿地、配套公建有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宜人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
4.3 消防、紧急救援系统
地块内部形成环形交通流线,车辆可以便捷地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4.4 无障碍设计
地面采用步行路与绿化小品相间,并通过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使用提供更多的便利。
五、绿地系统
5.1 绿化布局思想
绿化布局满足均好标准,强调“绿色脉络”贯穿各个居住组团,并且贴近居民。分散绿地是基调,景观节点是点缀,充分体现住区景观的精髓。
5.2 绿化布局原则
时移景移 —— 组织植物绿化,形成季节性景观。
步移景移 —— 形成丰富多变的软质空间系统。
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 注重和利用植物的生态效益。
5.3 绿化布局结构
规划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小区内中央景观区及组团绿地为面状的大面积绿化,小区道路结合步道设计成为线形的绿荫道。宅间绿地为点状绿化。绿化“点线面”的结合使小区的整个绿化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
小区内形成一条东西主要景观绿带,绿化空间由景观带向周边发散,形成绿茵环绕的室外绿化景观效果。景观组团周边的住宅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有分有合,利用绿化与景观小品的分隔限定半公共的院落空间。渗透入住宅组团内部的绿化空间既保证每户住宅都有良好景观,又便于居民便捷进入小区主要景观绿地系统。
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设计手法,可以保持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连续性,创造具有园林景致的居住环境。
5.4 生态效益
小区绿化和开放景观系统的设计重视环境的生态效益,绿化形式上有草地、灌木、乔木和垂直绿化,结合水面、室外活动场地和景观环境小品,形成点、线、面、体多样化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
5.5 人文效益
在区内步行通道和各个公共活动空间里,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活动特点,布置各种小型硬地广场、喷泉和各种观赏性的建筑小品,如:雕塑柱廊、休息座椅、儿童游戏设施等。
六、空间景观
6.1 空间景观轴线
小区内东西向、南北向两条景观轴线分别联系着小区内各片组团的景观系统,同时东西向的景观主轴贯连着各个主要景观节点,小区主路蜿蜒其间,将各类景观元素统一协调起来,从而形成“一轴、一心”的景观轴线骨架。两条轴线收放有致,分别布置了人行景观绿带、中央
广场、中央绿地、运动广场等,体现其连续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和活动空间。
6.2 空间景观主节点
居住小区内部两轴线的交汇处和东西景观轴线中段是两处景观主节点,在结构上位于整个小区的中心位置,并且与小区内的步行体系紧密联系,使各个组团的居民可以便捷的到达中心景观区域。节点内布置景观叠水、中心广场等,服务整个小区的居民。
6.3 空间景观次节点
以主要景观节点向四侧渗透、形成次级景观网络。组团内部适宜布置小型场地与运动设施,作为居民的日常游憩、休息空间和景观次节点。每个节点,无论其空间构成模式和景观体系都相对独立,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围合形式。
6.4 景观品质
基地内环境设计要素包括植物、铺面材料(石、水泥、砂石、陶瓷砖、木材)及其他材料(塑胶类、金属类玻璃、漆等)。
草坪与自然景观、水系的变化及植物种类、季相的效果和特性,在开放空间系统中营造不同的活动空间,从而增加视觉景观的变化,提高景观品质。
七、住宅单体设计
7.1 建筑设计
良好的景观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创造的条件,建筑设计充分体现现代建筑的特色,丰富的细部以及符号化的建筑语汇沉淀着深厚的建筑文化。精致的建筑形体,更好的增加了小区景观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提高了建筑的品位与档次。
建筑设计与环境巧妙结合,局部采用通透明亮的凸窗以及流动的线条。材料上注重建筑质感表体现,浅色的墙面,细腻的面砖共同演奏着建筑的韵律。建筑色彩沉稳隽永,多采用灰调,不过分突出建筑单体形象,只是将其作为环境的一个构件,充分协调建筑之间的关系。
7.2 房型设计
在房型平面布置上既考虑到目前流行的做法,动静分离、流线合理,注重私密性等,同时也吸收了当地居民喜欢并广泛接受的一些处理手法。在住宅房型上极力体现经济性、实用性、超前性、规范性和功能合理性。在房型平面上实现较高的得房率,通过厅室厨卫的合理配比,达到房型面积的可用性增加,使房型的经济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7.3 厨卫设计
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品设备的布置,厨房中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同时设置排烟点,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烟废气,在卫生间内设置一道内隔断,将便溺、洗浴与洗漱、洗衣作了相对分离。
八、配套公建设计
本次规划区内容纳户数与规划设计居住人口相适应,住宅区配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幼托教育、体育活动、商业零售、供气设施等。
物业居委会
在小区适宜位置内设置物业、居委会、治安联防用房。
活动场地
小区内设置供居民晨练、健身的运动广场。沿东西的景观绿带,在中心广场安排了老人与小
孩的活动场地,在中心楼宇之间安排了网球场,并在其他宅间安排了小型的活动场地,并布置活动器械,方便居民早晚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