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是由河南豫剧院三团集合全团最优秀的演出创作团队所精心打造的的一部廉政警示教剧。下面是关于该剧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豫剧全家福心得体会一
昨晚,我同妻子一块到首都剧场观看了一场根据叶广芩同名小说改编、由冯远征、梁丹妮夫妇主演的话剧《全家福》。
《全家福》是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中、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隆重推出的重点演出节目之一,它是一部充满京味的舞台剧。剧情跌宕起伏,充满悬念。说的是在老北京一个平民化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内,昔日,这里曾居住着一位在清宫当差的营造厂老掌柜,专门从事中国传统古建筑的修建,他带领工匠们修建过东直门一类的古老建筑,如今,这些当年的工匠们已渐行渐远。而他的后人王满堂(冯远征饰)承袭先辈的事业,从建国初期重修天安门开始,他担任古建队队长,继续从事古建筑的修建工作,并恪守着珍惜祖宗留下的财富和建筑行里的“平如水、直如线”的人生准则,为新中国的古建筑行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这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内,还伫立着一座顶尖华贵的影壁,它和它的主人共同经历了一次次严酷的风摧浪打。
在其后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近半个世纪的一次次劫难,随着时代变迁,包括连东直门、朝阳门等在内的众多古建筑都毁于一旦,而这座影壁却有幸躲过重重劫难保存了下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京建设的飞快发展,这座四合院也被列入了拆迁范围,而那座影壁也面临被拆的命运。此时,一个对这座影壁觊觎已久的暴发户借机屡次三番前来要高价购买影壁,价格从5万元一直出到80万元,面对新世纪到来而给古建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巨额钱财的诱惑,此时影壁的主人王满堂(冯远征饰)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他给予的回答就是两个字:“不卖”。一时,影壁顿时牵动了大家的心。
《全家福》所表述的正是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给古建筑行业带来的巨大考验及王满堂(冯远征饰)一生的传奇经历······加上四合院里的两户邻居,命运多舛却对生活泰然豁达的国民党军医周大夫,热心助人却时刻不忘“敌情”观念的治保主任春秀婶(梁丹妮饰),最后,峰回路转,小四合院被划定做中国古建筑博物馆,这座珍贵的影壁才再次得以保存。该剧的“全家福”并非传统概念中某一家庭几代人的团圆相聚;相反,主人公王满堂(冯远征饰)的一家并不圆满,且带有几丝悲凉。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人间的沧桑、世事的变幻,尤其那些个美轮美奂、那些个博大精深的古建筑深深震撼了我们。当年的工匠们离我们远去了,他们将话语活生生地烙在了这些历史的存留中,从那一座座古建筑,你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感觉到他们的气息和心劲儿。他们的灵魂活在这些古建筑里。这或许就是王满堂(冯远征饰)那些人为保护影壁的根源所在。
并非一家人,却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保护祖宗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并且,更加努力地去为后人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使中华民族的遗产能得以流传。你说,这些不是一种更大的福分吗。
豫剧全家福心得体会二
《全家福》是由河南豫剧院三团集合全团最优秀的演出创作团队所精心打造的的一部廉政警示教剧。该剧情节生动流畅,紧扣当前反腐倡廉主题,具有强烈的舞台感染力和强大的心灵震撼力。剧中的主人公韩英杰,出身贫寒农家,背负着父亲和姐姐的期盼、付出与牺牲考上大学,通过自己努力,一步步从基层摸爬滚打走上了副市长的领导岗位,但就在即将提拔为市长的时候,终因贪腐问题被调查、双规。韩英杰政治前途的断送也断送整个家庭的美好和幸福: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女儿与未婚夫分手,妻子精神失常,年迈的老父亲也经受不住打击而撒手人寰,本来一个好端端的幸福家庭就此堕入深渊。
时下,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换档的“新常态”,而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零容忍”反对腐败已成为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当前,反腐败进入治标关键期和改革深水区,腐败滋生漫延的土壤依然存在,腐败易发多发高发频发的问题依然严峻。廉政警示剧《全家福》恰到时机地吹响了新一轮反腐败斗争的号角。观看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地震撼。反思之后,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是反腐败斗争要警钟长鸣,扎紧廉洁从政的篱笆,从点滴处着眼,坚决与贪腐堕落划清界线。剧人主人公韩英杰起初也是对送礼行为坚决说不,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其堕落也恰恰源于小红包和小礼物,直到后来欲壑难填,数百万的贿赂他也欣然接受,这正是温水煮青蛙,饮鸩止渴的一个典型实例。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反腐倡廉要求我们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严格要求自己,洁身自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牢记底线思维,坚守党员的道德底线,坚决不碰触党纪国法的高压线,自觉把把防腐拒变融入自己工作生活之中。
二是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守得住清贫,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告诫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过分看重个人手中的权力,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等物质利益和金钱的利诱,一步步滑向了腐败堕落的深渊。剧中人韩英杰,没能守得住清贫,以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交换,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私利,以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为女儿出国攒学费和生活费等种种借口,大肆收受贿赂,甚至在接受纪检部门审查之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所谓“功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做人民的公仆,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从思想根源上杜绝“金钱万能论”、“灯红酒绿”等腐败侵蚀。工作上有了成绩,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当作追名逐利的踏脚石。
三是加深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权力监督的理解,“有权不可任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幕徐徐拉开的历史性时刻,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也将会更加凸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将成为一种新常态。通过法治建设,要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不能再“任性”,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反腐倡廉大环境,同时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有效保护。剧中人韩英杰的堕落始于其所分管的城市基建领域巨额的利益输送。试想如果城建招标相关法律程序完备并且被严格地执行,韩英杰手握的行政审批权力能够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各方力量的有效监督,也许他仍然是一名勤劳肯干、年轻有为的好干部。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通过艺术家们的再创造,这一反腐的典型案例摆脱了通报式的“干巴巴”,获得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效果上也更上一层楼。眼下,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在反思之后更应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力行上去,从思想上坚决与贪腐堕落划清界线,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政绩观,具备自觉维护法律并严格依法执政的意识,在自己的岗位上实干苦干,稳扎稳打,为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豫剧全家福心得体会三
大型豫劇《全家福》是一部触碰灵魂的作品,一曲反腐倡廉的赞歌,一部扣准时代脉搏的大戏。看完之后我深受震撼、深受教育,也深受启示。
与传统豫剧突出名角不同,《全家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所谓“红花”“绿叶”在该剧中的区别并不明显,舞台上每个演员都是整出剧目的组成者和推动者。
《全家福》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在反腐败题材戏剧中具有一定独特性和突破性,它不像一般反腐败题材戏剧那样展示办案的具体过程或者腐败者的灵魂堕落过程,而是以一个家庭两代人的艰辛奋斗为背景,展示了腐败罪行对当事者个人命运和家庭亲人的毁灭性代价。该剧在富有强烈戏剧张力的情节烘托下,充分发挥豫剧声腔的艺术魅力和感情穿透力,以深沉的人生况味和人生价值思索,透露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家福》好在四个方面︰剧情设计得好,突破了一般反腐题材戏剧的情节设置,以一个家庭两代人的艰辛奋斗为背景,展示了腐拜对当事者本人和家庭以及亲属坍塌式的打击,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动;演员演得也好,每个演员都很用心,唱念做打时刻流露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艺术效果好,该剧舞台背景、灯光、音乐都高度契合剧情发展的需要,让观众透视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引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特别是最后一幕,老父亲训斥儿子“国家提拔你当干部,你偏给国家坏良心;百姓抬举你担重任,你坑百姓不算人”,唱出了人民群众对腐败分子的深恶痛绝,听来大快人心。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全家福》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修身时刻要抓紧、慎初不可途中废、齐家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点滴小事中锤炼作风,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习惯,以人格的力量凝聚群众,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取信于群众。
我们要对摆正功过观,辨明大是大非,工作上有了成绩,不能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要把工作成绩当做下一阶段更好工作的奠基石,而不是追名逐利的踏脚石,只有把对为人民工作的无限奉献,贯穿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才是真正的好干部,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响亮称号。
舞台小剧场,人生大天地,经过观看这部警示教育剧,使我内心得到了深刻地洗礼和警醒,工作上的干劲更加充沛了。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关键的深水区,羁绊改革发展的藩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我作为一名人大工作人员,更应该秉承清白为人,勤勉工作的理想信念,严格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权威,勇于担当,奋力前行,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家福》是由河南豫剧院三团集合全团最优秀的演出创作团队所精心打造的的一部廉政警示教剧。下面是关于该剧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豫剧全家福心得体会一
昨晚,我同妻子一块到首都剧场观看了一场根据叶广芩同名小说改编、由冯远征、梁丹妮夫妇主演的话剧《全家福》。
《全家福》是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中、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隆重推出的重点演出节目之一,它是一部充满京味的舞台剧。剧情跌宕起伏,充满悬念。说的是在老北京一个平民化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内,昔日,这里曾居住着一位在清宫当差的营造厂老掌柜,专门从事中国传统古建筑的修建,他带领工匠们修建过东直门一类的古老建筑,如今,这些当年的工匠们已渐行渐远。而他的后人王满堂(冯远征饰)承袭先辈的事业,从建国初期重修天安门开始,他担任古建队队长,继续从事古建筑的修建工作,并恪守着珍惜祖宗留下的财富和建筑行里的“平如水、直如线”的人生准则,为新中国的古建筑行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这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内,还伫立着一座顶尖华贵的影壁,它和它的主人共同经历了一次次严酷的风摧浪打。
在其后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近半个世纪的一次次劫难,随着时代变迁,包括连东直门、朝阳门等在内的众多古建筑都毁于一旦,而这座影壁却有幸躲过重重劫难保存了下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京建设的飞快发展,这座四合院也被列入了拆迁范围,而那座影壁也面临被拆的命运。此时,一个对这座影壁觊觎已久的暴发户借机屡次三番前来要高价购买影壁,价格从5万元一直出到80万元,面对新世纪到来而给古建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巨额钱财的诱惑,此时影壁的主人王满堂(冯远征饰)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他给予的回答就是两个字:“不卖”。一时,影壁顿时牵动了大家的心。
《全家福》所表述的正是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给古建筑行业带来的巨大考验及王满堂(冯远征饰)一生的传奇经历······加上四合院里的两户邻居,命运多舛却对生活泰然豁达的国民党军医周大夫,热心助人却时刻不忘“敌情”观念的治保主任春秀婶(梁丹妮饰),最后,峰回路转,小四合院被划定做中国古建筑博物馆,这座珍贵的影壁才再次得以保存。该剧的“全家福”并非传统概念中某一家庭几代人的团圆相聚;相反,主人公王满堂(冯远征饰)的一家并不圆满,且带有几丝悲凉。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人间的沧桑、世事的变幻,尤其那些个美轮美奂、那些个博大精深的古建筑深深震撼了我们。当年的工匠们离我们远去了,他们将话语活生生地烙在了这些历史的存留中,从那一座座古建筑,你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感觉到他们的气息和心劲儿。他们的灵魂活在这些古建筑里。这或许就是王满堂(冯远征饰)那些人为保护影壁的根源所在。
并非一家人,却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保护祖宗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并且,更加努力地去为后人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使中华民族的遗产能得以流传。你说,这些不是一种更大的福分吗。
豫剧全家福心得体会二
《全家福》是由河南豫剧院三团集合全团最优秀的演出创作团队所精心打造的的一部廉政警示教剧。该剧情节生动流畅,紧扣当前反腐倡廉主题,具有强烈的舞台感染力和强大的心灵震撼力。剧中的主人公韩英杰,出身贫寒农家,背负着父亲和姐姐的期盼、付出与牺牲考上大学,通过自己努力,一步步从基层摸爬滚打走上了副市长的领导岗位,但就在即将提拔为市长的时候,终因贪腐问题被调查、双规。韩英杰政治前途的断送也断送整个家庭的美好和幸福: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女儿与未婚夫分手,妻子精神失常,年迈的老父亲也经受不住打击而撒手人寰,本来一个好端端的幸福家庭就此堕入深渊。
时下,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换档的“新常态”,而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零容忍”反对腐败已成为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当前,反腐败进入治标关键期和改革深水区,腐败滋生漫延的土壤依然存在,腐败易发多发高发频发的问题依然严峻。廉政警示剧《全家福》恰到时机地吹响了新一轮反腐败斗争的号角。观看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地震撼。反思之后,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是反腐败斗争要警钟长鸣,扎紧廉洁从政的篱笆,从点滴处着眼,坚决与贪腐堕落划清界线。剧人主人公韩英杰起初也是对送礼行为坚决说不,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其堕落也恰恰源于小红包和小礼物,直到后来欲壑难填,数百万的贿赂他也欣然接受,这正是温水煮青蛙,饮鸩止渴的一个典型实例。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反腐倡廉要求我们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严格要求自己,洁身自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牢记底线思维,坚守党员的道德底线,坚决不碰触党纪国法的高压线,自觉把把防腐拒变融入自己工作生活之中。
二是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守得住清贫,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告诫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过分看重个人手中的权力,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等物质利益和金钱的利诱,一步步滑向了腐败堕落的深渊。剧中人韩英杰,没能守得住清贫,以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交换,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私利,以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为女儿出国攒学费和生活费等种种借口,大肆收受贿赂,甚至在接受纪检部门审查之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所谓“功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做人民的公仆,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从思想根源上杜绝“金钱万能论”、“灯红酒绿”等腐败侵蚀。工作上有了成绩,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当作追名逐利的踏脚石。
三是加深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权力监督的理解,“有权不可任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幕徐徐拉开的历史性时刻,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也将会更加凸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将成为一种新常态。通过法治建设,要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不能再“任性”,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反腐倡廉大环境,同时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有效保护。剧中人韩英杰的堕落始于其所分管的城市基建领域巨额的利益输送。试想如果城建招标相关法律程序完备并且被严格地执行,韩英杰手握的行政审批权力能够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各方力量的有效监督,也许他仍然是一名勤劳肯干、年轻有为的好干部。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通过艺术家们的再创造,这一反腐的典型案例摆脱了通报式的“干巴巴”,获得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效果上也更上一层楼。眼下,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在反思之后更应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力行上去,从思想上坚决与贪腐堕落划清界线,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政绩观,具备自觉维护法律并严格依法执政的意识,在自己的岗位上实干苦干,稳扎稳打,为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豫剧全家福心得体会三
大型豫劇《全家福》是一部触碰灵魂的作品,一曲反腐倡廉的赞歌,一部扣准时代脉搏的大戏。看完之后我深受震撼、深受教育,也深受启示。
与传统豫剧突出名角不同,《全家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角,所谓“红花”“绿叶”在该剧中的区别并不明显,舞台上每个演员都是整出剧目的组成者和推动者。
《全家福》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在反腐败题材戏剧中具有一定独特性和突破性,它不像一般反腐败题材戏剧那样展示办案的具体过程或者腐败者的灵魂堕落过程,而是以一个家庭两代人的艰辛奋斗为背景,展示了腐败罪行对当事者个人命运和家庭亲人的毁灭性代价。该剧在富有强烈戏剧张力的情节烘托下,充分发挥豫剧声腔的艺术魅力和感情穿透力,以深沉的人生况味和人生价值思索,透露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家福》好在四个方面︰剧情设计得好,突破了一般反腐题材戏剧的情节设置,以一个家庭两代人的艰辛奋斗为背景,展示了腐拜对当事者本人和家庭以及亲属坍塌式的打击,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动;演员演得也好,每个演员都很用心,唱念做打时刻流露真情,引起观众的共鸣;艺术效果好,该剧舞台背景、灯光、音乐都高度契合剧情发展的需要,让观众透视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引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特别是最后一幕,老父亲训斥儿子“国家提拔你当干部,你偏给国家坏良心;百姓抬举你担重任,你坑百姓不算人”,唱出了人民群众对腐败分子的深恶痛绝,听来大快人心。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全家福》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修身时刻要抓紧、慎初不可途中废、齐家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点滴小事中锤炼作风,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习惯,以人格的力量凝聚群众,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取信于群众。
我们要对摆正功过观,辨明大是大非,工作上有了成绩,不能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要把工作成绩当做下一阶段更好工作的奠基石,而不是追名逐利的踏脚石,只有把对为人民工作的无限奉献,贯穿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才是真正的好干部,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响亮称号。
舞台小剧场,人生大天地,经过观看这部警示教育剧,使我内心得到了深刻地洗礼和警醒,工作上的干劲更加充沛了。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关键的深水区,羁绊改革发展的藩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我作为一名人大工作人员,更应该秉承清白为人,勤勉工作的理想信念,严格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权威,勇于担当,奋力前行,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