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链: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导向

肖震老师提出了需求链的概念,刚开始没听明白,有点绕,而且总拿小米作案例,而中国的米黑可能比米粉还多,有人就排斥了。后来越听感觉越重要。在肖老师与史贤龙老师的探讨中,需求链的逻辑似乎越来越清晰了。鉴于怪咖群有人提出要有一次复盘,我也凑个热闹,推演一下。

首先声明一下,听懂这个不容易,没有整体企业经营或负责某一部门的经历,可能没感觉,但听懂了又很有用,特别是老板们最好听听。怪咖群听明白没问题。

首先要摆出肖老师的模式,一个是需求链模型,一个是供应链模型。

刘春雄观点

需求链好像是作为供应链的替代品提出来的,并总结了供应链的的种种问题。

我感觉,需求链并不是用来替代供应链的,好像与供应链无关。需求链与供应链是可以共生的。即使需求链成立,也还是需要供应链,至于供应链有多长,这个是不确定的,也是变化的。这是与肖老师的很大不同。

如果要说需求链是替代谁的话,应该是替代过去的消费者导向或现在的用户思维。下面重点就说这个问题。

“代议制”的消费者导向

现在搞互联网的总说以前不重视顾客或用户,好像只有他们重视似的,其实任何时代都是重视消费者的,哪怕是短缺时代也有货卖不出去,所以只是重视程度不同而已,每个时代都是历史的传承者,不能以后面的历史否定前面的历史。

消费者导向已经提过很多年了,科特勒说市场营销观点就是消费者导向,一切围绕消费者转,西方发达国家的4P都已经只剩1P(产品)了,怎么可能不重视消费者呢?

但是,过去的消费者导向是“代议制”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什么是代议制,西方民主就是代议制,并不是人们直接当家作主,而是选出一部分“议员”作为代理人,这就是代议制民主。

过去产品研发也搞调研,也研究消费者,说不研究消费者是假的。那么,谁代表消费者呢?没人代表消费者,但有代表他们的观点。一个是业务系统的人员,每次开会都会反应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这难道不是间接倾听消费者的反馈吗?还有一个反馈消费者信息的系统,就是渠道商,如代理商、零售店,他们也会提一堆问题,厂家为什么听他们的,因为我们理所当然地把视为消费者的代言人。比如沃尔玛向宝洁提供的信息,消费者的信息在沃尔玛这里。在当时,这就可以算大数据了。

即使跨国公司严格按照“科学”程序的研发,比如麦肯锡的市场调研,仍然只是在技术性上“科学”,很难实质反应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是问题百出。不是有个段子说,调研的结果是羊不吃肉,老虎不吃草。技术上是对的,但没实际意义。

调研的另一个困难在于,即使消费者参与,消费者也只能在原有概念体系下提出“不足”,“更快的马车”就是调研中知名的笑话,在没有发明汽车之前,消费者只能告诉你要更好更快的马车。

“代议制”的消费者导向,就如同代议制民主一样,是隔靴搔痒。即使“代理人”是消费者选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代言人,更何况代理中会加进自己的主观判断。

过去,为了化解这个问题,我们用了一个词“消费者洞察”,其实“洞察”更不靠谱,因为它无法程式化,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我与叶茂中接触,发现他对消费者还是很用洞察力的,所以我不批评叶茂中,还很佩服他。

需求链的逻辑

互联网的出现,使消费者导向在方法上和方法论上都有了出路。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过去之所以搞“代议制”,是因为消费者参与难度大。有了互联网,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参与。这个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可以实现。

需求链的逻辑,就是抛弃了代议制的消费者导向,落实了真正的消费者导向。

消费者导向不是搞投票,投票没有意义,只会投出平庸的方法。这个在西方国家的民主投票已经证明。

极客是需求链的核心

极客这个词提得很好,极客成为研发阶段消费者的代表,一个挑剔的代表。极客是需求链的核心。

我们不去争论极客的定义,我理解的极客:

1参与感首先是他有参与感,愿意参加这个事,不是事不关已,就像我们这个怪咖群关注需求链一样,我们就是需求链的极客,这么多人讨论需求链,把需求链完善;

2挑剔其次,极客必须是很挑剔的消费者,挑剔的人满足了,普通消费者自然不在话下;

3专业极客要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意识,因为极客本身就是研发的参与者,能够在某个方面提出创建,而不仅仅是提出意见,或者像普通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那样“便宜好吃”;

4群体极客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要寻找最大公约数。

极客的重要性,还有一个说法。现在消费者知识范围内能够想像的需求,都已经实现了,剩下来应该是消费者想像不到的需求。乔布斯为什么不听消费者意见,他就是要做出让消费者震撼的产品。

现在的震撼有两个来源:一是科技的进步,普通消费者已经难以想像,做出来就会震撼,没有智能手机之前,谁能想像智能手机是什么样的?二是对消费者心灵深处欲望的洞察,这个普通消费者也难以表达。

这么说,极客是很难找的了,这是当然。正因为如此,极客才如此重要,重要性是与稀缺程度成正比的。

极客通常是两极化的人,优点一大堆,缺点可能比优点还多,所以,不要指望极客提供完美的方法,不要指望极客会折衷,不要指望极客会客气,不要指望极客会表扬你,极客只会折磨你。

极客可以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在企业外部。苹果公司主要是在企业内部,乔布斯本人就是一个极客,极客的人缘或许不好,这个极字已经说明了问题,乔布斯的人缘就很不好,第一次从苹果被赶走的时候,也是大快人心的事,很多人早就受够乔布斯了。内部没有极客,仅仅有外部极客是很难的事。

与外部极客沟通,就要改变研发人员的结构。多数企业的研发部门纯技术型人才比较多,与极客沟通有难度,所以要改变结构,这是第一个改变;第二个改变,就是改变程序化的研发结构,每个人只关注一段小程序,不关注整体,有极客也没用。所以,要用小组制的研发方式。

过去我们向外国学习程式化的研发,现在要在学习小组制的研发。小组制里的每个人都要关注整体,不断迭代。

社群:极客的储备

在极客流程的前面,肖震老师提出了一个社群,我的理解,这个社群是筛选极客的群。极客是很稀缺的,不是在大街上随便抓几个人问卷那么简单,所以在通过大浪淘沙式的筛选,这个就要建立社群,这个社群与普通社群有很大的不同,是储存与筛选极客的社群。因为临时去找极客也不现实,所以平时就要注意储备极客的种子。

粉丝&KOL积累传播能量

在极客流程之后,肖震老师提出的是粉丝。应该说,到极客为止,产品基本定型,那么,粉丝是干什么的呢?它与需求链有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粉丝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产品定型后的首批用户,相当于产品测试用户,是产品投放之前的防火墙。前不久何足奇的一个新产品,先给粉丝,发现物流环节出了问题,幸好粉丝是防火墙,要是普遍顾客,早就不愿意了。如果产品不行,还可以回炉再造;

另一个是积累传播能量,这个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

粉丝积累传播能量,这个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事物。

前面讲过,互联网最大的改变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农业文明时代,信息传播半径小,所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这是商业的源泉。

工业文明时代,大众传媒发达并且高度商业化,与工业化大生产结合,形成了认知不对称。无节制的广告,造成了认知不对称。广告就是改变认知的。

互联网时代,广告失去了能量,所以去中心化,首先是信息去中心化。信息去中心化后,怎么传播呢?

自媒体的传播就很重要。

粉丝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而是有传播能量的消费者,是相比狂热的消费者,狂热不是闷头消费,而是要影响别人,至少也是敢于晒的消费者。所以,只要积累足够的粉丝,就会形成传播能量。再加上有一些像我这样,虽然不狂热,但总是装逼做评论的人,人数多了,也是传播能量,所以,粉丝是传播链的源头。

在粉丝环节,产品得到基本验证,还积累了传播能量,这个很重要,不可或缺。

与粉丝平行,我觉得还应该加一个内容,即KOL,意见领袖。第一轮传播,一般是没有粉丝的,粉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第一轮之后积累的,所以,第一轮传播是没有粉丝的。既然没有粉丝,第一轮传播的能量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应该是KOL。KOL是可以有意识地去寻找的。

对于厂家来说,粉丝是找上门来的,KOL是要去寻找的。KOL的传播能量更大,按社会化营销专家丁丁的说法,至少要符合四个条件之二,爱尝鲜、爱分享、有影响力、专业。丁丁夸我,是符合四个条件的KOL,少见。我也得瑟一下。

用户

需求链后面的一个链条,用户,是直达用户还是经过渠道环节,这是要分行业,分产品类型的,并非去中间化就是最经济的。

需求链VS供应链?

再回讲需求链为什么与供应链没有替代关系呢?

需求链是解决更好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属于消费者导向的更先进的方法论。供应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呢?是解决成本问题的,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比如,沃尔玛用平价产生大单,凭大单倒逼供应链,供应链又能够提供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沃尔玛一直高居500强之首,凭的就是供应链这一招。

苹果是需求链与供应链都解决得好的企业,乔布斯主抓需求链,库克主抓供应链,富士康一定用最佳供应链满足苹果。所以,这两个一点都不矛盾。

肖震老师提出了需求链的概念,刚开始没听明白,有点绕,而且总拿小米作案例,而中国的米黑可能比米粉还多,有人就排斥了。后来越听感觉越重要。在肖老师与史贤龙老师的探讨中,需求链的逻辑似乎越来越清晰了。鉴于怪咖群有人提出要有一次复盘,我也凑个热闹,推演一下。

首先声明一下,听懂这个不容易,没有整体企业经营或负责某一部门的经历,可能没感觉,但听懂了又很有用,特别是老板们最好听听。怪咖群听明白没问题。

首先要摆出肖老师的模式,一个是需求链模型,一个是供应链模型。

刘春雄观点

需求链好像是作为供应链的替代品提出来的,并总结了供应链的的种种问题。

我感觉,需求链并不是用来替代供应链的,好像与供应链无关。需求链与供应链是可以共生的。即使需求链成立,也还是需要供应链,至于供应链有多长,这个是不确定的,也是变化的。这是与肖老师的很大不同。

如果要说需求链是替代谁的话,应该是替代过去的消费者导向或现在的用户思维。下面重点就说这个问题。

“代议制”的消费者导向

现在搞互联网的总说以前不重视顾客或用户,好像只有他们重视似的,其实任何时代都是重视消费者的,哪怕是短缺时代也有货卖不出去,所以只是重视程度不同而已,每个时代都是历史的传承者,不能以后面的历史否定前面的历史。

消费者导向已经提过很多年了,科特勒说市场营销观点就是消费者导向,一切围绕消费者转,西方发达国家的4P都已经只剩1P(产品)了,怎么可能不重视消费者呢?

但是,过去的消费者导向是“代议制”的,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什么是代议制,西方民主就是代议制,并不是人们直接当家作主,而是选出一部分“议员”作为代理人,这就是代议制民主。

过去产品研发也搞调研,也研究消费者,说不研究消费者是假的。那么,谁代表消费者呢?没人代表消费者,但有代表他们的观点。一个是业务系统的人员,每次开会都会反应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这难道不是间接倾听消费者的反馈吗?还有一个反馈消费者信息的系统,就是渠道商,如代理商、零售店,他们也会提一堆问题,厂家为什么听他们的,因为我们理所当然地把视为消费者的代言人。比如沃尔玛向宝洁提供的信息,消费者的信息在沃尔玛这里。在当时,这就可以算大数据了。

即使跨国公司严格按照“科学”程序的研发,比如麦肯锡的市场调研,仍然只是在技术性上“科学”,很难实质反应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是问题百出。不是有个段子说,调研的结果是羊不吃肉,老虎不吃草。技术上是对的,但没实际意义。

调研的另一个困难在于,即使消费者参与,消费者也只能在原有概念体系下提出“不足”,“更快的马车”就是调研中知名的笑话,在没有发明汽车之前,消费者只能告诉你要更好更快的马车。

“代议制”的消费者导向,就如同代议制民主一样,是隔靴搔痒。即使“代理人”是消费者选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代言人,更何况代理中会加进自己的主观判断。

过去,为了化解这个问题,我们用了一个词“消费者洞察”,其实“洞察”更不靠谱,因为它无法程式化,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我与叶茂中接触,发现他对消费者还是很用洞察力的,所以我不批评叶茂中,还很佩服他。

需求链的逻辑

互联网的出现,使消费者导向在方法上和方法论上都有了出路。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过去之所以搞“代议制”,是因为消费者参与难度大。有了互联网,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参与。这个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可以实现。

需求链的逻辑,就是抛弃了代议制的消费者导向,落实了真正的消费者导向。

消费者导向不是搞投票,投票没有意义,只会投出平庸的方法。这个在西方国家的民主投票已经证明。

极客是需求链的核心

极客这个词提得很好,极客成为研发阶段消费者的代表,一个挑剔的代表。极客是需求链的核心。

我们不去争论极客的定义,我理解的极客:

1参与感首先是他有参与感,愿意参加这个事,不是事不关已,就像我们这个怪咖群关注需求链一样,我们就是需求链的极客,这么多人讨论需求链,把需求链完善;

2挑剔其次,极客必须是很挑剔的消费者,挑剔的人满足了,普通消费者自然不在话下;

3专业极客要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意识,因为极客本身就是研发的参与者,能够在某个方面提出创建,而不仅仅是提出意见,或者像普通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那样“便宜好吃”;

4群体极客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要寻找最大公约数。

极客的重要性,还有一个说法。现在消费者知识范围内能够想像的需求,都已经实现了,剩下来应该是消费者想像不到的需求。乔布斯为什么不听消费者意见,他就是要做出让消费者震撼的产品。

现在的震撼有两个来源:一是科技的进步,普通消费者已经难以想像,做出来就会震撼,没有智能手机之前,谁能想像智能手机是什么样的?二是对消费者心灵深处欲望的洞察,这个普通消费者也难以表达。

这么说,极客是很难找的了,这是当然。正因为如此,极客才如此重要,重要性是与稀缺程度成正比的。

极客通常是两极化的人,优点一大堆,缺点可能比优点还多,所以,不要指望极客提供完美的方法,不要指望极客会折衷,不要指望极客会客气,不要指望极客会表扬你,极客只会折磨你。

极客可以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在企业外部。苹果公司主要是在企业内部,乔布斯本人就是一个极客,极客的人缘或许不好,这个极字已经说明了问题,乔布斯的人缘就很不好,第一次从苹果被赶走的时候,也是大快人心的事,很多人早就受够乔布斯了。内部没有极客,仅仅有外部极客是很难的事。

与外部极客沟通,就要改变研发人员的结构。多数企业的研发部门纯技术型人才比较多,与极客沟通有难度,所以要改变结构,这是第一个改变;第二个改变,就是改变程序化的研发结构,每个人只关注一段小程序,不关注整体,有极客也没用。所以,要用小组制的研发方式。

过去我们向外国学习程式化的研发,现在要在学习小组制的研发。小组制里的每个人都要关注整体,不断迭代。

社群:极客的储备

在极客流程的前面,肖震老师提出了一个社群,我的理解,这个社群是筛选极客的群。极客是很稀缺的,不是在大街上随便抓几个人问卷那么简单,所以在通过大浪淘沙式的筛选,这个就要建立社群,这个社群与普通社群有很大的不同,是储存与筛选极客的社群。因为临时去找极客也不现实,所以平时就要注意储备极客的种子。

粉丝&KOL积累传播能量

在极客流程之后,肖震老师提出的是粉丝。应该说,到极客为止,产品基本定型,那么,粉丝是干什么的呢?它与需求链有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粉丝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产品定型后的首批用户,相当于产品测试用户,是产品投放之前的防火墙。前不久何足奇的一个新产品,先给粉丝,发现物流环节出了问题,幸好粉丝是防火墙,要是普遍顾客,早就不愿意了。如果产品不行,还可以回炉再造;

另一个是积累传播能量,这个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

粉丝积累传播能量,这个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事物。

前面讲过,互联网最大的改变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农业文明时代,信息传播半径小,所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这是商业的源泉。

工业文明时代,大众传媒发达并且高度商业化,与工业化大生产结合,形成了认知不对称。无节制的广告,造成了认知不对称。广告就是改变认知的。

互联网时代,广告失去了能量,所以去中心化,首先是信息去中心化。信息去中心化后,怎么传播呢?

自媒体的传播就很重要。

粉丝不是一般的消费者,而是有传播能量的消费者,是相比狂热的消费者,狂热不是闷头消费,而是要影响别人,至少也是敢于晒的消费者。所以,只要积累足够的粉丝,就会形成传播能量。再加上有一些像我这样,虽然不狂热,但总是装逼做评论的人,人数多了,也是传播能量,所以,粉丝是传播链的源头。

在粉丝环节,产品得到基本验证,还积累了传播能量,这个很重要,不可或缺。

与粉丝平行,我觉得还应该加一个内容,即KOL,意见领袖。第一轮传播,一般是没有粉丝的,粉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第一轮之后积累的,所以,第一轮传播是没有粉丝的。既然没有粉丝,第一轮传播的能量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应该是KOL。KOL是可以有意识地去寻找的。

对于厂家来说,粉丝是找上门来的,KOL是要去寻找的。KOL的传播能量更大,按社会化营销专家丁丁的说法,至少要符合四个条件之二,爱尝鲜、爱分享、有影响力、专业。丁丁夸我,是符合四个条件的KOL,少见。我也得瑟一下。

用户

需求链后面的一个链条,用户,是直达用户还是经过渠道环节,这是要分行业,分产品类型的,并非去中间化就是最经济的。

需求链VS供应链?

再回讲需求链为什么与供应链没有替代关系呢?

需求链是解决更好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属于消费者导向的更先进的方法论。供应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呢?是解决成本问题的,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比如,沃尔玛用平价产生大单,凭大单倒逼供应链,供应链又能够提供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沃尔玛一直高居500强之首,凭的就是供应链这一招。

苹果是需求链与供应链都解决得好的企业,乔布斯主抓需求链,库克主抓供应链,富士康一定用最佳供应链满足苹果。所以,这两个一点都不矛盾。


相关文章

  • 房地产全过程营销策划
  • 房地产全过程营销策划 摘要 随着政策宽松的预期加强,降息.减税等刺激楼市的新政接踵而至,从实际效果看,虽然楼市成交量开始回暖,但是基本上还是呈现一个分化的格局,一线城市供求形势相对正常,而一些三四线城市供大于求的状况还是比较严重,库存仍居高 ...查看


  • 新媒体营销创新
  • 浅谈新媒体的营销创新 [摘要]当今时代,"新媒体"的概念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但严格规范来说,什么才是新媒体,至今仍然有多种版本的解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目前比较通俗并被大众所理解的新媒体的概念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 ...查看


  • 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战略
  •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带来传统金融行业的颠覆与竞争升级,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金融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挑战和 ...查看


  • 营销学四大经典理论-李作林 西北民族大学
  • 李作林 营销学四大经典理论:4P.4C.4R.4I 4P理论 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 由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1960年 ...查看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企业管理的变革
  • 题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企业管理的变革 1.适应市场竞争,选择适合的营销战略 坚持 "集中"战略原则.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市场规律的营销战略.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既有劣势也有优势.其优势在于:善 ...查看


  • 房地产推广渠道新时代的来临
  • 房地产推广渠道新时代的来临 --移动互联时代地产营销模式升级 移动互联,顾名思义指的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务模式和应用与移动终端融合,使手机用户和互联网资源无缝连接.随着通讯技术日趋完善,移动互联模式以随时.随地.高效. 便捷的特点迎合着 ...查看


  • 互联网时代的医院发展方向!
  • 互联网时代的医院发展方向! 医院营销应该如何发展? 很显然,随着营销3.0概念的实践和升级,营销已经从以产品与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体验为中心. 对民营医院来说,营销上要设法创造和传递用户价值,不仅仅是传递广告信息,而是 ...查看


  •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
  •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影响显而易见,尽管已有的研究在法律法规.信息建设.税收.安全.电子支付.物流.人才.商务模式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果的探讨.就以往的研究方向来看,主要是影响电子商务因素的探讨,尽管许多研究者就电 ...查看


  •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特征 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尤其会给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