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会计电算化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验内容: 新建帐套实验
实验地点: 7号教学楼C区502 实验日期: 2012年5月至6月
一、会计电算化及其实验目的、意义
(一)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核算和管理,通过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或手工难以完成的会计工作,即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应用中的代名词。与此同义的还有电脑会计、EDP会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电算化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化等。
(二)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目标
1. 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 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3. 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 4. 提高人员素质,提升会计管理水平; 5.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 会计电算化的实验目的和意义
1. 会计电算化的实验目的 (1)新建帐套实验的实验目的 a. 熟练掌握帐套建立的流程; b. 熟练掌握帐套参数的设置; c. 了解帐套备份与回复流程。 (2)帐套初始化实验的实验目的 a.掌握财务分工及权限组的设置;
b.掌握帐套初始化设置的操作。 (3)日常会计业务实验的实验目的 a.了解会计日常业务的处理流程;
b.熟练掌握凭证录入、修改、查询、审核、记账操作; c.熟练掌握通用转账凭证的设置、期末调汇操作; d.熟练掌握期末损益结账的处理。 (4)根据模板自动编制报表实验目的 a.了解现金银行业务的处理流程;
b.熟练掌握其他收款、其他付款的填制,并生成收支凭证; c.掌握银行对账操作,产生余额调节表。 2.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它借助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运用收集、记录、分类、计算、汇总等方法,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控制,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考核过去和控制目前,并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
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有多方面: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能有效地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从简单重复而又无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更主要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使会计的两个主要分支———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能更有效地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二、实验的具体方法
(一)新建帐套实验
1.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案例,利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新建功能,完成新账套的建立。 2.实验案例
单位名称:重庆新汇有限责任公司; 会计制度: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行业; 记账本位币:RMB人民币;
会计年度: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账套启用日期为2007年1月1日,会计分期按自然月份划分为12个期间; 控制科目:不适用控制科目。 3.实验步骤
(1)启用系统后,如果出现“系统登录”窗口,单击“取消”按钮,系统将显示“打开账套”对话框。在“打开账套”对话框中,选择“新建账套”菜单项,系统弹出新建帐套向导界面,在“新建帐套名称”框中输入“重庆新汇有限责任公司”。如下图所示:
(2)会计制度与行业:单击“会计制度”标签页,选择“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 如下图:
然后单击“行业”标签页,此时只有唯一的行业“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行业”。 如下图:
(3)科目预置:单击“科目预设”标签页 ,系统默认选中“生成预设科目”复选框,系统将按前面选择的会计制度和行业预先生成相关的会计科目表。
(4)本位币:此项设置是确认记账本位币。系统默认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5)会计年度:单击“会计年度”标签页,将“期间数”确定为“12”,“起始日期”改为“2007-01-01”,结束日期为“2001-12-31”,“账套启用日期”为“2007-01-01”。如下图:
(6)控制科目:在“控制科目”标签页内,不选择“使用控制标签”复选框。
(7)完成:单击“完成”按钮,结束账套的新建及账套参数的设置
(二)帐套初始化实验
1.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案例资料对账套进行初始化 2.实验案例
(1)财务分工及操作对帐套进行初始化 (2)帐套属性相关系数 (3)凭证类型:记账凭证 (4)外币及汇率 (5)部门及职员资料
(6)往来单位资料 (7)会计科目及初始余额表 (8)客户往来 (9)个人往来 (10)供应商往来 (11)固定资产基础数据 (12)商品劳务和商品期初 3.实验步骤 1.设置财务分工:
(1)在“流程图-基础设置”窗口中,单击“操作权限”,打开“操作员权限列表 ”如下图1所示,单击“编辑-新增操作员”添加信息,在如图2所示的“新增操作员”窗口中添加操作员的相关信息。 图1:
图2:
图2:
(2).建立操作员组及权限组, 如果需要建立操作员组,单击操作员组下拉列表框,选择“新增”,在“增加操作员组”窗口输入新的操作员组名称,如会计组,单击“保存”即可;如果需要需要修改已经存在的操作员组,选择“删除”即可,在权限设置过程中需要设置权限组,使同一操作权限组的操作员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例如:在“操作权限”中选择录入员处理所需系统模块,从右面的列表框中选中对应的权限,在“名称”框中输入“录入员处理权限组”,单击“保存”按钮,就建立了一个名称为“录入员处理权限”的权限组。如下图所示:
操作员权限设置完成后,以后添加具有同一工作职能的操作员时,就可以直接在“权限”列表中选择操作员权限名称,这样就可以简化权限设置步骤。
(3)单击“帐表权限”后,可设置操作员对相关帐表的创建,设置和查询权限。如下图:
(4)根据以上步骤,完成实验所有操作员及其权限设置,如下图
:
2. 设置帐套属性
(1) 在“流程图—基础设置”中,单击“帐套属性”,在“帐
套属性”窗口中,根据试验资料,录入帐套属性中的相关参数。
(2) 单击“开户行”标签页,输入开户银行的名称和账号等
信息,然后单击“新增”按钮,则添加开户行信息到开户行的列表中。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添加所有开户行信息。如下图:
(3)按照上述步骤,继续在“开户银行名称”与“开户银行账号”中录入其他银行信息。
(4)与摄入开户行信息的操作方法一样,在“收发地址”选项卡中,录入企业的收发地址等信息。如下图:
(5) “特殊科目”可以根据企业实际要求进行设置。
如下图:
(6) “核算选项”标签页,按默认选择,系统将根据有关的
选项在进行业务操作时做出相应的设置。如下图:
3. 设置凭证及外币资料。
(1) 单击系统菜单栏上的“窗口—导航图—菜单树”。在菜单
树下,单击“管理模式—凭证类型”,弹出凭证窗口,选择“记账凭证”,确定。如下图:
(2) 在“菜单树”中,单击“管理模式—币种汇率”出现“币
种汇率列表”,单击新增,即可输入相关信息。如下图:
4 部门职员设置。
(1) 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部门职员”,单击“编
辑—新增”即可录入部门编号与部门信息。如下图:
(2) 进入“职员”标签页,单击“新增”,在“增加职员”窗
口中录入职员信息。如下图:
(3) 在“辅助信息”页添加职员的入职日期、选择征收个人所
得税、输入银行代发工资等信息。如下图:
5 设置往来单位。(1).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往来
单位”。选择“单位类型”标签页,在“新增往来单位”中录入往来单位信息。
选择“往来信息”单击“编辑-新增”,在弹出的窗口中录入信息。如
下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2按照上面的步骤,录入所有信息,得到下表:
6 设置会计科目。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会计科目”
图标,进入会计科目编辑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新增会计科目”中录入会计科目信息。如下图所示:
7 输入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
科目期初”,在“科目期初余额”窗口输入科目期初余额。所有数据输入完毕后,需要进行试算平衡检查。如下图5,图6所示: 图5:
图6:
8 设置往来期初。
(1) 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往来期初”,在“往来期初余额”窗口中选择往来明细的单位,出现“往来单位起初明细”窗口,根据选择的往来的单位,选择会计科目。如图7.图8所示: 图7:
图8:
(2) 输入业务发生的时间,记载该余额的会计凭证类型、凭证号以及摘要。 (3) 试算平衡。
9、 设置固定资产编码与固定资产期初。
(1)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固资编码”,双击固资类别或单击“编辑”按钮,选择“修改”,在“修改固资类别”窗口
中根据案例资料输入相应的数据或选择相应的内容。如下图9,图10所示: 图9:
图10:
(2) 在“固资编码”界面中,选择“固资变动的方式”,选中相应的后单击“编辑”并选择“修改”,在“修改固资变动方式”中选择对应的科目。
(3) 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固资期初”,在啊“增加固定资产期初”界面中填入相应的数据或内容。 (4) 试算平衡。
10、 设置商品劳务与商品期初。
(1)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商品劳务—商品类型”,单击“编辑—新增”,在“新增商品劳务”窗口中录入商品的类型编码与名称。如下图:
(2)选择“商品性质”,单击“编辑—新增”,在“新增商品性质”窗口中录入对应的信息。如下图:
(3)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商品期初”,在“库存期初”中录入商品的期初数据。如下图:
11、付款方式与票据管理。
(1)在“菜单树”中选择“管理模式—付款方式”,进行付款方
式设置。如下图:
(2)在“菜单树”中选择“现金银行—日常业务—票据管理—票据购买”,在“票据购买”中录入信息。如下图:
(三)日常会计业务实验
1.实验内容
1、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2、工资管理实验 3、其他经济业务
2.实验步骤
(一)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1、实验步骤:
(1),流程图中选“基础设置”→固资编码→双击“通用设备”→编辑→修改→修改固资类型。如下图所示:
(2).选择折旧方法,填入“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如下图所示:
(3).修改所有固资编码,固资编码→固资变动方式→购入→修改固资变动方式→确定
(4).流程图→基础设置→固资期初 (5).填入有关信息,进行平衡检查。
2、此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已经生成的固定资产凭证后,相关的变动资料不能直接进行删除或是修改。如果需要进行修改或是删除,必须先删除根据变动资料生成的记账凭证,才能对该变动资料进行修改或是删除操作。 (2)当涉及外币是,不许通过“多币种”功能进行不同货币数值的录入
(二)工资处理
1.实验步骤:
(1)部门职员设置
(2)新增工资发放表 :“工资管理—建立工资表” →新增工资表→输入信息
(3)选择数据来源,录入工资数据。如图11,图12所示 图11::
图12:
(4)选定发放项目,输入计算公式,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
图14:
(5)生成工资凭证 。
(6)银行代发 ,生成代发文件。
2、此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工资表名称是对工资发放内容的简要描述,它是区别于其他工资表的标识,因此要求录入工资表名称时,不能与其他的工资表重名。 (2)、工资表的所属期间是根据工资表的建立日期来决定的,因此要输入的日期不能在已结账期间之内。
3.其他经济业务 1、实验步骤:
(1)凭证录入 (2)凭证查询、修改 。 (3)凭证复核 如下图:
(4)凭证记账
(5)期末调汇
(6)通用转账
(7)损益结转
(8)期末结账
三、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的实验是按照会计电算化实验指导的材料内容进行操作,但是要将电算化学习好不能只是会按照书中的指导来操作,更应该做到将操作牢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因此,当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把不懂的弄懂记牢,并在以后遇到同一问题时能学以致用经过这几周的上机练习经验,我总结出以下操作要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第一, 进行账套的初始设置要认真谨慎,因为一旦启用账套将不能修改。
第二, 设置各操作员时要牢记口令密码。
第三, 要在以下几个阶段需要进行系统数据备份。分别是在启
用账套前,基础设置完成后,录入期初余额前、填制凭证前、过账前、结帐前。
第四, 填制凭证时,凭证日期应大于等于启用日期,不能超过业务日期。凭证一旦保存,其凭证类别、凭证编号不能修改。正文中不同行的摘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不能为空。科目编码必须是末级的科目编码。金额不能为“零”; 红字以“-”号表示。可按“=”键取当前凭证借贷方金额的差额到当前光标位置。
第五, 涉及指定为现金科目和银行科目的凭证才需出纳签字。凭证一经签字,就不能被修改、删除,只有取消签字后才可以修改或删除,取消签字只能由出纳人自己进行。凭证签字并非审核凭证的必要步骤。若在设置总账参数时,不选择“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则可以不执行“出纳签字”功能。 可以执行“签字”|“成批出纳签字”功能对所有凭证进行出纳签字。
第六, 审核凭证时,作废凭证不能被审核,也不能被标错。审核人和制单人不能是同一个人,凭证一经审核,不能被修改、删除,只有取消审核签字后才可修改或删除,已标记作废的凭证不能被审核,需先取消作废标记后才能审核。
第七, 转账生成之前,注意转账月份为当前会计月份。进行转账生成之前,先将相关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转账凭证每月只生成一次。生成的转账凭证,仍需审核、才能记账。以账套主管身份将生成的自动转账凭证审核、记账。
第八, 结帐时只能由有结账权限的人进行。本月还有未记账凭
证时,则本月不能结账。结账必须按月连续进行,上月未结账,则本月不能结账。若总账与明细账对账不符,则不能结账。如果与其他系统联合使用,其他子系统未全部结账,则本月不能结账。
四、实验的心得与体会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技术渗透到会计领域的结果。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期几周的电算化实验结束了,在实验课程的这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学到很多东西,既了解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又初步认识并掌握了用友软件的操作应用,但我想现在只是初级阶段,以后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和认真,学会更多更深层次的内容。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载、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施行监视,旨在进步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使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任务,是加强经济管理,进步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任务就显得越重要。
同时,我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与以前上的会计学原理相互比较,发觉二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上就有了不同:
(1)运算工具不同。
(2)信息载体不同。
(3)账薄规则不同。
(4)账务的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不同。
(5)人员结果不同。
(6)内部控制不同。
以上种种区别,集于一点,就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方式的改变,引起了传统手工会计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将使得系统功能更为加强,系统结构更为合理,系统管理更为完善。
做实验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验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会计电算化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验内容: 新建帐套实验
实验地点: 7号教学楼C区502 实验日期: 2012年5月至6月
一、会计电算化及其实验目的、意义
(一)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核算和管理,通过会计软件指挥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或手工难以完成的会计工作,即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应用中的代名词。与此同义的还有电脑会计、EDP会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电算化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化等。
(二)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目标
1. 减轻会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 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3. 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 4. 提高人员素质,提升会计管理水平; 5.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 会计电算化的实验目的和意义
1. 会计电算化的实验目的 (1)新建帐套实验的实验目的 a. 熟练掌握帐套建立的流程; b. 熟练掌握帐套参数的设置; c. 了解帐套备份与回复流程。 (2)帐套初始化实验的实验目的 a.掌握财务分工及权限组的设置;
b.掌握帐套初始化设置的操作。 (3)日常会计业务实验的实验目的 a.了解会计日常业务的处理流程;
b.熟练掌握凭证录入、修改、查询、审核、记账操作; c.熟练掌握通用转账凭证的设置、期末调汇操作; d.熟练掌握期末损益结账的处理。 (4)根据模板自动编制报表实验目的 a.了解现金银行业务的处理流程;
b.熟练掌握其他收款、其他付款的填制,并生成收支凭证; c.掌握银行对账操作,产生余额调节表。 2.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它借助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运用收集、记录、分类、计算、汇总等方法,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控制,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考核过去和控制目前,并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
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有多方面: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能有效地减轻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能从简单重复而又无味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更主要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使会计的两个主要分支———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能更有效地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二、实验的具体方法
(一)新建帐套实验
1.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案例,利用金算盘财务软件的新建功能,完成新账套的建立。 2.实验案例
单位名称:重庆新汇有限责任公司; 会计制度: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行业; 记账本位币:RMB人民币;
会计年度: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账套启用日期为2007年1月1日,会计分期按自然月份划分为12个期间; 控制科目:不适用控制科目。 3.实验步骤
(1)启用系统后,如果出现“系统登录”窗口,单击“取消”按钮,系统将显示“打开账套”对话框。在“打开账套”对话框中,选择“新建账套”菜单项,系统弹出新建帐套向导界面,在“新建帐套名称”框中输入“重庆新汇有限责任公司”。如下图所示:
(2)会计制度与行业:单击“会计制度”标签页,选择“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 如下图:
然后单击“行业”标签页,此时只有唯一的行业“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行业”。 如下图:
(3)科目预置:单击“科目预设”标签页 ,系统默认选中“生成预设科目”复选框,系统将按前面选择的会计制度和行业预先生成相关的会计科目表。
(4)本位币:此项设置是确认记账本位币。系统默认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5)会计年度:单击“会计年度”标签页,将“期间数”确定为“12”,“起始日期”改为“2007-01-01”,结束日期为“2001-12-31”,“账套启用日期”为“2007-01-01”。如下图:
(6)控制科目:在“控制科目”标签页内,不选择“使用控制标签”复选框。
(7)完成:单击“完成”按钮,结束账套的新建及账套参数的设置
(二)帐套初始化实验
1.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案例资料对账套进行初始化 2.实验案例
(1)财务分工及操作对帐套进行初始化 (2)帐套属性相关系数 (3)凭证类型:记账凭证 (4)外币及汇率 (5)部门及职员资料
(6)往来单位资料 (7)会计科目及初始余额表 (8)客户往来 (9)个人往来 (10)供应商往来 (11)固定资产基础数据 (12)商品劳务和商品期初 3.实验步骤 1.设置财务分工:
(1)在“流程图-基础设置”窗口中,单击“操作权限”,打开“操作员权限列表 ”如下图1所示,单击“编辑-新增操作员”添加信息,在如图2所示的“新增操作员”窗口中添加操作员的相关信息。 图1:
图2:
图2:
(2).建立操作员组及权限组, 如果需要建立操作员组,单击操作员组下拉列表框,选择“新增”,在“增加操作员组”窗口输入新的操作员组名称,如会计组,单击“保存”即可;如果需要需要修改已经存在的操作员组,选择“删除”即可,在权限设置过程中需要设置权限组,使同一操作权限组的操作员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例如:在“操作权限”中选择录入员处理所需系统模块,从右面的列表框中选中对应的权限,在“名称”框中输入“录入员处理权限组”,单击“保存”按钮,就建立了一个名称为“录入员处理权限”的权限组。如下图所示:
操作员权限设置完成后,以后添加具有同一工作职能的操作员时,就可以直接在“权限”列表中选择操作员权限名称,这样就可以简化权限设置步骤。
(3)单击“帐表权限”后,可设置操作员对相关帐表的创建,设置和查询权限。如下图:
(4)根据以上步骤,完成实验所有操作员及其权限设置,如下图
:
2. 设置帐套属性
(1) 在“流程图—基础设置”中,单击“帐套属性”,在“帐
套属性”窗口中,根据试验资料,录入帐套属性中的相关参数。
(2) 单击“开户行”标签页,输入开户银行的名称和账号等
信息,然后单击“新增”按钮,则添加开户行信息到开户行的列表中。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添加所有开户行信息。如下图:
(3)按照上述步骤,继续在“开户银行名称”与“开户银行账号”中录入其他银行信息。
(4)与摄入开户行信息的操作方法一样,在“收发地址”选项卡中,录入企业的收发地址等信息。如下图:
(5) “特殊科目”可以根据企业实际要求进行设置。
如下图:
(6) “核算选项”标签页,按默认选择,系统将根据有关的
选项在进行业务操作时做出相应的设置。如下图:
3. 设置凭证及外币资料。
(1) 单击系统菜单栏上的“窗口—导航图—菜单树”。在菜单
树下,单击“管理模式—凭证类型”,弹出凭证窗口,选择“记账凭证”,确定。如下图:
(2) 在“菜单树”中,单击“管理模式—币种汇率”出现“币
种汇率列表”,单击新增,即可输入相关信息。如下图:
4 部门职员设置。
(1) 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部门职员”,单击“编
辑—新增”即可录入部门编号与部门信息。如下图:
(2) 进入“职员”标签页,单击“新增”,在“增加职员”窗
口中录入职员信息。如下图:
(3) 在“辅助信息”页添加职员的入职日期、选择征收个人所
得税、输入银行代发工资等信息。如下图:
5 设置往来单位。(1).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往来
单位”。选择“单位类型”标签页,在“新增往来单位”中录入往来单位信息。
选择“往来信息”单击“编辑-新增”,在弹出的窗口中录入信息。如
下图3,图4所示: 图3:
图4:
(2按照上面的步骤,录入所有信息,得到下表:
6 设置会计科目。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会计科目”
图标,进入会计科目编辑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新增会计科目”中录入会计科目信息。如下图所示:
7 输入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
科目期初”,在“科目期初余额”窗口输入科目期初余额。所有数据输入完毕后,需要进行试算平衡检查。如下图5,图6所示: 图5:
图6:
8 设置往来期初。
(1) 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往来期初”,在“往来期初余额”窗口中选择往来明细的单位,出现“往来单位起初明细”窗口,根据选择的往来的单位,选择会计科目。如图7.图8所示: 图7:
图8:
(2) 输入业务发生的时间,记载该余额的会计凭证类型、凭证号以及摘要。 (3) 试算平衡。
9、 设置固定资产编码与固定资产期初。
(1)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固资编码”,双击固资类别或单击“编辑”按钮,选择“修改”,在“修改固资类别”窗口
中根据案例资料输入相应的数据或选择相应的内容。如下图9,图10所示: 图9:
图10:
(2) 在“固资编码”界面中,选择“固资变动的方式”,选中相应的后单击“编辑”并选择“修改”,在“修改固资变动方式”中选择对应的科目。
(3) 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固资期初”,在啊“增加固定资产期初”界面中填入相应的数据或内容。 (4) 试算平衡。
10、 设置商品劳务与商品期初。
(1)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商品劳务—商品类型”,单击“编辑—新增”,在“新增商品劳务”窗口中录入商品的类型编码与名称。如下图:
(2)选择“商品性质”,单击“编辑—新增”,在“新增商品性质”窗口中录入对应的信息。如下图:
(3)在流程图窗口中,选择“基础设置—商品期初”,在“库存期初”中录入商品的期初数据。如下图:
11、付款方式与票据管理。
(1)在“菜单树”中选择“管理模式—付款方式”,进行付款方
式设置。如下图:
(2)在“菜单树”中选择“现金银行—日常业务—票据管理—票据购买”,在“票据购买”中录入信息。如下图:
(三)日常会计业务实验
1.实验内容
1、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2、工资管理实验 3、其他经济业务
2.实验步骤
(一)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1、实验步骤:
(1),流程图中选“基础设置”→固资编码→双击“通用设备”→编辑→修改→修改固资类型。如下图所示:
(2).选择折旧方法,填入“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如下图所示:
(3).修改所有固资编码,固资编码→固资变动方式→购入→修改固资变动方式→确定
(4).流程图→基础设置→固资期初 (5).填入有关信息,进行平衡检查。
2、此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已经生成的固定资产凭证后,相关的变动资料不能直接进行删除或是修改。如果需要进行修改或是删除,必须先删除根据变动资料生成的记账凭证,才能对该变动资料进行修改或是删除操作。 (2)当涉及外币是,不许通过“多币种”功能进行不同货币数值的录入
(二)工资处理
1.实验步骤:
(1)部门职员设置
(2)新增工资发放表 :“工资管理—建立工资表” →新增工资表→输入信息
(3)选择数据来源,录入工资数据。如图11,图12所示 图11::
图12:
(4)选定发放项目,输入计算公式,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
图14:
(5)生成工资凭证 。
(6)银行代发 ,生成代发文件。
2、此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工资表名称是对工资发放内容的简要描述,它是区别于其他工资表的标识,因此要求录入工资表名称时,不能与其他的工资表重名。 (2)、工资表的所属期间是根据工资表的建立日期来决定的,因此要输入的日期不能在已结账期间之内。
3.其他经济业务 1、实验步骤:
(1)凭证录入 (2)凭证查询、修改 。 (3)凭证复核 如下图:
(4)凭证记账
(5)期末调汇
(6)通用转账
(7)损益结转
(8)期末结账
三、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的实验是按照会计电算化实验指导的材料内容进行操作,但是要将电算化学习好不能只是会按照书中的指导来操作,更应该做到将操作牢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因此,当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把不懂的弄懂记牢,并在以后遇到同一问题时能学以致用经过这几周的上机练习经验,我总结出以下操作要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第一, 进行账套的初始设置要认真谨慎,因为一旦启用账套将不能修改。
第二, 设置各操作员时要牢记口令密码。
第三, 要在以下几个阶段需要进行系统数据备份。分别是在启
用账套前,基础设置完成后,录入期初余额前、填制凭证前、过账前、结帐前。
第四, 填制凭证时,凭证日期应大于等于启用日期,不能超过业务日期。凭证一旦保存,其凭证类别、凭证编号不能修改。正文中不同行的摘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不能为空。科目编码必须是末级的科目编码。金额不能为“零”; 红字以“-”号表示。可按“=”键取当前凭证借贷方金额的差额到当前光标位置。
第五, 涉及指定为现金科目和银行科目的凭证才需出纳签字。凭证一经签字,就不能被修改、删除,只有取消签字后才可以修改或删除,取消签字只能由出纳人自己进行。凭证签字并非审核凭证的必要步骤。若在设置总账参数时,不选择“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则可以不执行“出纳签字”功能。 可以执行“签字”|“成批出纳签字”功能对所有凭证进行出纳签字。
第六, 审核凭证时,作废凭证不能被审核,也不能被标错。审核人和制单人不能是同一个人,凭证一经审核,不能被修改、删除,只有取消审核签字后才可修改或删除,已标记作废的凭证不能被审核,需先取消作废标记后才能审核。
第七, 转账生成之前,注意转账月份为当前会计月份。进行转账生成之前,先将相关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转账凭证每月只生成一次。生成的转账凭证,仍需审核、才能记账。以账套主管身份将生成的自动转账凭证审核、记账。
第八, 结帐时只能由有结账权限的人进行。本月还有未记账凭
证时,则本月不能结账。结账必须按月连续进行,上月未结账,则本月不能结账。若总账与明细账对账不符,则不能结账。如果与其他系统联合使用,其他子系统未全部结账,则本月不能结账。
四、实验的心得与体会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技术渗透到会计领域的结果。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期几周的电算化实验结束了,在实验课程的这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学到很多东西,既了解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又初步认识并掌握了用友软件的操作应用,但我想现在只是初级阶段,以后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和认真,学会更多更深层次的内容。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载、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施行监视,旨在进步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使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任务,是加强经济管理,进步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任务就显得越重要。
同时,我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与以前上的会计学原理相互比较,发觉二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上就有了不同:
(1)运算工具不同。
(2)信息载体不同。
(3)账薄规则不同。
(4)账务的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不同。
(5)人员结果不同。
(6)内部控制不同。
以上种种区别,集于一点,就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方式的改变,引起了传统手工会计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将使得系统功能更为加强,系统结构更为合理,系统管理更为完善。
做实验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验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