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摘 要: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前事业单位人员是身份终身制,这极大地挫伤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聘用制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聘用制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激励       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和文娱等公共服务。我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数量多、从事行业多、专业技术人员多的特点,由于我国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使用行政机关人事管理模式,导致机构浮肿、办事效率低、用人机制不灵活、职工积极性不高、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等弊端的存在。聘用制的实行打破了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终身制,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热情、搞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以及吸引优秀人才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应。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概述    事业单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社会组织。所谓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是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是指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总和。    由于在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有着如下的显著特点:(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因此大多工作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知识水平较高,具备快速接收新知识和新思想的能力;(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员在事业单位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他们大多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不断发挥着个人的主管创造性;(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职业偏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大多喜欢接受相关专业的新挑战,不断实现个人的价值,因此具有较强的职业偏好。    2. 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作用    聘用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人才的激励过程,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和最优配置。    2.1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竞争激励的作用    采取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的“终身制”,优秀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岗位要求竞聘适合的岗位。采取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选拔中也充分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得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能够在竞争的压力下良性进去。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一方面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招聘到真正适合的优秀人才,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事业单位的内部人才结构得以优化,从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2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薪酬激励的作用    以前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基本都差不多,即使不同岗位员工的工资相差也很少,这造成了员工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拿一样的工资,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员工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实行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开始与个人的贡献相挂钩。事业单位不断加大工资中活的部分,通过建立适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奖励制度,根据岗位和绩效等因素来确定员工的工职额度,极大地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2.3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个人发展激励的作用    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个人发展激励,体现在个人的培训的晋升两个方面。实行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其提供适合的培训,让员工个人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自身素质得以不断提高。通过各种培训,员工能够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创造性。实行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还会根据员工的自身素质及工作表现,让其获得职务上的晋升,这样能够促进员工间的公平竞争,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主动性。职务上的晋升,一方面可以为事业单位选拔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又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2.4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考核激励的作用    实行聘用制以后,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来激励事业单位员工的主动性。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完善的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质量,以考核结果作为工资的增加、职务的晋升依据。考核能够改变事业单位以往人才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在整个事业单位起到公平的激励效果。    3.结论    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的员工数目庞大、并且员工中大部分为自身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暴露,聘用制的实行打破了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终身制,极大提高了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创造性,可以说,聘用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本文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激励、薪酬激励、个人发展激励以及考核激励的作用,以期为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岳世平.重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途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   [2]王玲.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研究一以东营市为例[D].山东大学,2007.   [3]潘晨光.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分析[J].管理论坛,2006,3.

   摘 要: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前事业单位人员是身份终身制,这极大地挫伤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聘用制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与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聘用制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激励       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和文娱等公共服务。我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数量多、从事行业多、专业技术人员多的特点,由于我国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使用行政机关人事管理模式,导致机构浮肿、办事效率低、用人机制不灵活、职工积极性不高、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等弊端的存在。聘用制的实行打破了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终身制,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热情、搞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以及吸引优秀人才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应。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概述    事业单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社会组织。所谓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是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是指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总和。    由于在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使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有着如下的显著特点:(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因此大多工作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知识水平较高,具备快速接收新知识和新思想的能力;(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员在事业单位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他们大多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不断发挥着个人的主管创造性;(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职业偏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大多喜欢接受相关专业的新挑战,不断实现个人的价值,因此具有较强的职业偏好。    2. 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的作用    聘用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人才的激励过程,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发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和最优配置。    2.1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竞争激励的作用    采取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的“终身制”,优秀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岗位要求竞聘适合的岗位。采取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选拔中也充分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得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使得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能够在竞争的压力下良性进去。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一方面使得事业单位能够招聘到真正适合的优秀人才,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事业单位的内部人才结构得以优化,从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2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薪酬激励的作用    以前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基本都差不多,即使不同岗位员工的工资相差也很少,这造成了员工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拿一样的工资,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员工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实行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开始与个人的贡献相挂钩。事业单位不断加大工资中活的部分,通过建立适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奖励制度,根据岗位和绩效等因素来确定员工的工职额度,极大地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2.3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个人发展激励的作用    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个人发展激励,体现在个人的培训的晋升两个方面。实行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其提供适合的培训,让员工个人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自身素质得以不断提高。通过各种培训,员工能够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创造性。实行聘用制以后,事业单位还会根据员工的自身素质及工作表现,让其获得职务上的晋升,这样能够促进员工间的公平竞争,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主动性。职务上的晋升,一方面可以为事业单位选拔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又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2.4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考核激励的作用    实行聘用制以后,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来激励事业单位员工的主动性。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完善的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质量,以考核结果作为工资的增加、职务的晋升依据。考核能够改变事业单位以往人才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在整个事业单位起到公平的激励效果。    3.结论    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的员工数目庞大、并且员工中大部分为自身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暴露,聘用制的实行打破了事业单位人员的身份终身制,极大提高了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创造性,可以说,聘用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本文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聘用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激励、薪酬激励、个人发展激励以及考核激励的作用,以期为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岳世平.重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途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   [2]王玲.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研究一以东营市为例[D].山东大学,2007.   [3]潘晨光.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分析[J].管理论坛,2006,3.


相关文章

  • 浅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 摘 要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医院尤其是从国有企业下划出来的医院(公立医院)院长及"人事部门"从业人员多数是从临床转向管理岗位,因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管理方面的知识,造成管理手段比较单一,使医院人力资源 ...查看


  • 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管理问题分析
  •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计) 论文题目: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管理问题分析 --以高校为例 学生姓名 吴云 学 号 [1**********]021 指导教师 李明水 副教授 所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公共事业管理 班 级 2012级 ...查看


  •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 社科论坛 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刘佳伟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及良好发展战略机遇, 也有自身的劣势和外部的竞争威胁.本文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对于如 ...查看


  • 卷18(同步参考答案)
  • 一.单选题 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 ...查看


  • 关于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问题
  • 时代经贸 2010 年 8 月 中旬刊 总第178期 关于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问题 成玉玲 (南京六合区公路管理站,江苏 南京 211500) [摘 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这是中国现阶段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在 ...查看


  • 2010年后勤部门员工工作总结
  • 作为公司后勤部门员工,说实话我们的工作实在是没有多少具体数据可以拿出来罗列.分析.总结,因为没有直接创造经济价值,所以在很多业务员看来,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很不起眼,微不足道.但我只是想说: 我每天在这里的工作 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徒劳和白费的 没 ...查看


  • 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人力资源规划的层次 一, 环境决策层次 二, 组织层次 三, 人力资源部门层次 四, 人力资源数量层次 五, 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层次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技术 P16 一, 数字模型法 回归预测法(1)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2)多元线性回归预 ...查看


  • 聘用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法律风险分析
  • 聘用外国人在中国就业法律风险分析 拟接收外籍员工,现提出如下法律风险分析: 1.手续繁琐.条件严格 根据目前政策规定,外国人到中国就业需同时持有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构成合法就业.而外国人就业证的办理须先由用人单位向市人社局申请 ...查看


  •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后高校工勤岗位工作的创新思考
  • 摘要: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对内部员工执行了新的编制方案,通过岗位设置以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针对传统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重视岗位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以岗位优化调控实现岗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次分析了岗位设置工作的基本内涵,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