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专项练习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专项训练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很高,但是学生在判定中往往抓不住“要害”从而导致判断失误。其实若用某个量“不再发生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状态的关键在于该量是否存在从“变→不变”的过程; 若用速率表示平衡状态时的关键在于两个量, 必须表示相向而行, 且划为同一物质时值相等。下面将常考查到的一些情况予以归纳:

一. 若混合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该方法可外延至

1.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2. 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3.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4.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

二. 运用速率判定

1. 若用同一物质,V 正=V逆 则平衡

2. 若用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判定时, 必须具备:

1一个表示V 正, 另一个表示V 逆 ○2且两者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

例:能说明反应N 2(g)+3H2(g) 2NH 3(g),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N2) 正=V(H2)正 B.V(N2) 正=V(NH3) 逆 C.2V(H2)正=3V(NH3) 逆 D.V(N2) 正=3V(H2) 逆

三.混合物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m 因为密度ρ= , 观察v m v 的值,若存在“变→不变”的过程即可判定,反之则不行。

例:在一固定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A(g)+B(g) C (g )由于气体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且体积固定,ρ的值是不变。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A(g )+B(s )C (g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等。而且体积固定,ρ的值是变化。因此,当混合

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存在“变→不变”的过程。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即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四.混合气体压强(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关键观察反应前后气体数目之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不可,若不相等则可判定。

例:1.2A (g)+B(g)

2.2A(g)+B(g) 3C(g)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3C(s)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可以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不再发生改变

因为M =m 总m 总, 观察的值,若存在“变→不变”的过程即可判定,反之则不行。 n 总n 总

2NH 3(g),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但n 发生变化,所以M 存在“变→不变”的例如,N 2(g)+3H2(g)

过程,可以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而对于反应 2A(g)

B(g)+C(g),由于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且物质的量也不发生变化,所以M 不存在“变→不变”过程,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六.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若体系中存在有颜色的气体,如2HI(g) H 2(g)+I2(g)或2NO 2(g) N 2O 4(g)等反应,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时就说明反应到达了化学平衡状态。

七.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因为一个可逆反应,不是吸热即放热 ,因此,当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了平衡。

八.化学平衡常数(K )来判定

在一定温度下,当Qc (浓度商)与K 相等时,则反应到达了平衡。

【巩固练习】

1. 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 (g )+O2(g )

态的是( )

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相等 B .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NO 2(g );ΔΗ

C .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2.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 )+ B2(g )2AB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生成的n mol的A 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 同时生成n mol的B 2

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 2同时生成n mol的B 2

3. 下列叙述表示可逆反应N 2 + 3H2 2NH 3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N 2、H 2、NH 3的百分含量相等

B .单位时间,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

C .单位时间,消耗a molN2的同时生成3a mol H2

D .反应若在定容的密器中进行,温度一定时,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4. 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 )

A(g) + B(g ) C(g )+D(g )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 .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 气体和B 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 .A 、B 、C 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5. 下列说法中,可以表明反应N 2+3H22NH 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3molH —H 键形成

B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3molH —H 键断裂

C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6molN —H 键形成

D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6molN —H 键断裂

6. 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

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 正(N 2)=v 正(H 2) B.v正(N 2)=v 逆(NH 3)

C.2v 正(H 2)=3v 逆(NH 3) D.v正(N 2)=3v 逆(H 2)

7. 在2NO 2(红棕色)N 2O 4(无色)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说明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A .c(N2O 4)=c(NO2) 的状态 B.N 2O 4处于不再分解的状态

C .NO 2的分子数与N 2O 4分子数比为2∶1的状态 D .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

8、可逆反应 H2 (气)+I2 (气) 2HI (气) 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 、I 2 、 HI 的浓度相等 D. I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9、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 、A 、B 、C 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E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F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G 、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10. 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 )

A 、A(气) +B(气)

C 、A(气) +B(气) C(气) B 、A(气) +2B(气) C(气) +D(气) D 、以上都达到平衡

2SO 3,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3C(气) 11. 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 2

A 、容器中SO 2、O 2、SO 3共存 B、容器中SO 2和SO 3的浓度相同

C 、容器中SO 2、O 2、SO 3的物质的量为2:1:2

D 、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12、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 2、NO 、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13、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D. ①②③④⑤⑥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 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 、Q 、R 、S 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14.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B 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5、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 2HI(g)⇌H 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I 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ω(HI)=ω(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2时;

⑤c(HI):c(H2):c(I2)=2:1:1 时;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专项训练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再现率很高,但是学生在判定中往往抓不住“要害”从而导致判断失误。其实若用某个量“不再发生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状态的关键在于该量是否存在从“变→不变”的过程; 若用速率表示平衡状态时的关键在于两个量, 必须表示相向而行, 且划为同一物质时值相等。下面将常考查到的一些情况予以归纳:

一. 若混合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该方法可外延至

1.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2. 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3.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4.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

二. 运用速率判定

1. 若用同一物质,V 正=V逆 则平衡

2. 若用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判定时, 必须具备:

1一个表示V 正, 另一个表示V 逆 ○2且两者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

例:能说明反应N 2(g)+3H2(g) 2NH 3(g),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N2) 正=V(H2)正 B.V(N2) 正=V(NH3) 逆 C.2V(H2)正=3V(NH3) 逆 D.V(N2) 正=3V(H2) 逆

三.混合物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m 因为密度ρ= , 观察v m v 的值,若存在“变→不变”的过程即可判定,反之则不行。

例:在一固定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A(g)+B(g) C (g )由于气体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且体积固定,ρ的值是不变。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A(g )+B(s )C (g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等。而且体积固定,ρ的值是变化。因此,当混合

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存在“变→不变”的过程。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即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四.混合气体压强(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关键观察反应前后气体数目之和是否相等,若相等则不可,若不相等则可判定。

例:1.2A (g)+B(g)

2.2A(g)+B(g) 3C(g)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3C(s)当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可以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不再发生改变

因为M =m 总m 总, 观察的值,若存在“变→不变”的过程即可判定,反之则不行。 n 总n 总

2NH 3(g),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但n 发生变化,所以M 存在“变→不变”的例如,N 2(g)+3H2(g)

过程,可以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而对于反应 2A(g)

B(g)+C(g),由于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且物质的量也不发生变化,所以M 不存在“变→不变”过程,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时,不能判定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六.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若体系中存在有颜色的气体,如2HI(g) H 2(g)+I2(g)或2NO 2(g) N 2O 4(g)等反应,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时就说明反应到达了化学平衡状态。

七.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因为一个可逆反应,不是吸热即放热 ,因此,当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了平衡。

八.化学平衡常数(K )来判定

在一定温度下,当Qc (浓度商)与K 相等时,则反应到达了平衡。

【巩固练习】

1. 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 (g )+O2(g )

态的是( )

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相等 B .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NO 2(g );ΔΗ

C .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2.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 )+ B2(g )2AB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生成的n mol的A 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 同时生成n mol的B 2

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 2同时生成n mol的B 2

3. 下列叙述表示可逆反应N 2 + 3H2 2NH 3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N 2、H 2、NH 3的百分含量相等

B .单位时间,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

C .单位时间,消耗a molN2的同时生成3a mol H2

D .反应若在定容的密器中进行,温度一定时,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4. 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 )

A(g) + B(g ) C(g )+D(g )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 .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 气体和B 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 .A 、B 、C 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5. 下列说法中,可以表明反应N 2+3H22NH 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3molH —H 键形成

B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3molH —H 键断裂

C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6molN —H 键形成

D .1molN≡N键断裂的同时, 有6molN —H 键断裂

6. 可逆反应N 2+3H 22NH 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

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 正(N 2)=v 正(H 2) B.v正(N 2)=v 逆(NH 3)

C.2v 正(H 2)=3v 逆(NH 3) D.v正(N 2)=3v 逆(H 2)

7. 在2NO 2(红棕色)N 2O 4(无色)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说明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A .c(N2O 4)=c(NO2) 的状态 B.N 2O 4处于不再分解的状态

C .NO 2的分子数与N 2O 4分子数比为2∶1的状态 D .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

8、可逆反应 H2 (气)+I2 (气) 2HI (气) 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 、I 2 、 HI 的浓度相等 D. I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9、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 、A 、B 、C 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E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F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G 、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10. 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 )

A 、A(气) +B(气)

C 、A(气) +B(气) C(气) B 、A(气) +2B(气) C(气) +D(气) D 、以上都达到平衡

2SO 3,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3C(气) 11. 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 2

A 、容器中SO 2、O 2、SO 3共存 B、容器中SO 2和SO 3的浓度相同

C 、容器中SO 2、O 2、SO 3的物质的量为2:1:2

D 、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12、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 2、NO 、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13、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D. ①②③④⑤⑥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 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P 、Q 、R 、S 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14.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B 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5、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 2HI(g)⇌H 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I 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ω(HI)=ω(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2时;

⑤c(HI):c(H2):c(I2)=2:1:1 时;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相关文章

  • 中国武术散打介绍
  • 前 言 在武术界"散打"和"散手"是通用的词汇.这种用法是否科学合理,顾及的人并不多,在这里我们需要做个简单的回顾.在散打比赛刚刚试行的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人首先提出了用"散打" ...查看


  • 谈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
  • 力量是射箭技术的坚实基础,肌肉力量储备.核心稳定力量以及耐力是射箭质量的保证.本文对射箭力量训练的要求和训练规律做了一个整合性探讨,以期为射箭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一.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 射箭运动是一项通过运动员身体的肌肉力量对弓用力,使 ...查看


  •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考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4)
  •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考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王利平 太原市49中学校) 摘 要:核心力量训练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我国跆拳道队.皮划艇队.网球队.冰雪队等高水平运动队中已经广泛采用,对提高运动成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当今高考 ...查看


  • 国内功能性训练研究评述 文档
  • 国内功能性训练研究评述 (原作者:母应秀)摘要:近年来,随着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竞技体育训练方法不断推成出新,而功能性训练方法从医学康复领域渗透到竞技体育界,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笔者通过文献资料,对功能性训练概念.理论基础 ...查看


  • 一分钟仰卧起坐训练方法
  • 实心球练习技巧 一.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动作要领 两手五指分开持球的两侧,与两手握篮球的方法相同,置于体前,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屈腿站立),相距一步距离,以前后开立为好,上体适度前倾,稍抬头:重心下降,两手持球向头后上方摆动,抬头.挺胸. ...查看


  • 二力平衡同步练习题2
  • 二力平衡 上小学的小丽同学听老师说,由于地球自转,当地地面的速度大约是360m/s,便产生了一 个想法:地球既然转得这么快,那么当自己跳起来落回地面时,地面一定转动了一段很大的距离,自己就不会落在原地. 下课后便急忙跑到操场上去试试.使劲向 ...查看


  • 浅谈铁饼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力量素质是影响投掷运动员投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是投掷运动中的重要素质,是掌握技术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铁饼运动远的专项力 ...查看


  • 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
  • 课余运动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智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等.其中主要是身体和技术.战术训练. 一.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训练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 ...查看


  • 如何控制负荷量度及过度训练的恢复
  • 运动训练负荷是运动训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贯彻训练的始终.教练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和确定为了实现特定的训练目标,运动员能够和应该承受多大的负荷,又女,何去承受这一负荷,教练员的训练计划无一例外地要详细地规定训练负荷的量度,并在整个训练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