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编辑
委员会编辑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该书共七卷,其中军事卷由郑文翰主编。宫锡准编
写了其中《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第一、第三两个部分。第二部分为刘先廷同志所写。现将宫
锡准所写两部分打印如下。
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
毛泽东的战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无产阶级战争观的重要组
成部分。毛泽东把战争看成是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战争,坚持
把战争放到社会的大系统中去,从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关系上做横向考察,并且从它的产
生、发展和消亡上去做纵向考察,完整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批判了战争问题上的历史唯心
主义观点。毛泽东战争观的主要内容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
争;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也是经济的竞赛;为永久和平而战。
1、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毛泽东对战争的社会本质,或叫战争的政治本质的高度概括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他在《论持久战》一文中专列了“战争与政治”一节,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作了辩证分析,
提出了“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战争的社会本
质。
毛泽东关于战争本质的论述是对历史上这一问题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的进一步发展。
自有战争以来,人们就不断研究战争产生的原因和本质。我国古代孙武提出,对比战争
力量的五个要素——道、天、地、将、法,就可以知胜负。他把“道”放在第一位,用现代
语言来说,“道”就是政治的意思。《司马法·仁本》提出:“古者以仁为本,以文治之之谓
正。正不获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这段话也包含有政治达不到目的时,就要使用
权势,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的意思。在近代,克劳塞维茨为战争下了一个定义: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氏这一战争定义为列宁所称赞。列宁说:“马
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则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1)但是克氏认
为政治是由君主和政府来表达的,代表了全国全民族的一切利益。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政治首先是阶级的政治,国家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不能
一般地说代表全国全民族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者对战争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础上。恩格斯认为“暴力关系根源于经济条件”(2)。列宁说:“战争不仅是政治的继续,
而且是政治的集中。”(3)
毛泽东在辩证地解决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中,深化了战争本质的理论。他指出,战争无非
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
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4)又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
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战争一
刻也离不了政治。”“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
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
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5)“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的
论述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第一,政治与战争是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政治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不能照旧前进了,于
是产生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障碍既除,战争就停止了,障碍未除,战
争仍继续进行。因此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用这一观点去观察和研究战争,就必须研究战
争双方的政治目的,研究战争双方所实行的政策,包括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而不能把战争
当成孤立的或自生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找出某场战争产生和发展的特殊规律,认识它的性
质,从而确定对待它的方针和政策。
第二,政治与战争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战争是政治,但并不是一般的政治,是流血的
政治。毛泽东说:“基于战争的特殊性,就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
殊过程”。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6)战争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矛盾斗争
的一种特殊形式,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既然是政治的特殊形态,那么从事战争的人们,对
战争就要进行特殊的研究,用特殊的组织,特殊的方法去指导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
第三,政治与战争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没有不带政治目的的战争。任何一场战争,都
是不同国家、民族、阶级和政治集团,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所以经济目的是和政治目的结合在一起、包含在政治目的之中的。对于政治目的来说,
战争是手段。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可以有许多手段,如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经济斗争等
等。当这些手段达不到目的时,才采用战争这种特殊的暴力手段。
战争的本质是政治,是流血的政治。因此,在政治与战争的关系上,政治对战争有决定
的作用。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态度,从而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战略方针和计划,影响着作战方式和作战方法的变革;政治决定着武装力
量的性质及其建设方向和使用原则;政治还决定着其他战争力量因素(如经济、外交、科技
等因素)如何投入战争,保证战争的胜利。
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政治对战争有决定作用,但战争反过来对政治也有反作用。这
种反作用表现在:一是战争可以锻炼人民,教育人民,唤起人民的政治觉悟,促进政治的进
步。毛泽东在谈到抗日战争时说:“国内政治的改进,是和抗战的坚持不能分离的。政治越
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但是基本上依赖于坚持抗战。”“抗战
的经验已经证明,十个月的中国人民的进步抵得上过去多少年的进步”。“革命战争是一种抗
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7)二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
着政治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何种程度。战争的结局可能使原来一方的政治目的得以实
现,另一方则走到与原来目的相反的地位,也可能使双方修改或改变原来所奉行的政策。三
是战争最终的结局往往导致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一场大战的结局,常常会使一个阶级、一
个国家或民族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进步,或者倒退。
毛泽东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关于战争本质的精辟见解,不仅在军事思想上是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在军事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军事与政治关系的
原则。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战争过程中深入持久地进行政治动员的原则。既然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那么在战
争过程中就必须对军民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毛泽东在谈到抗日战争时指出:“如此伟大的
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8)他批评国民党在抗日战
争中没有政治动员或动员不够时,提出要大大发挥政治动员这一着去制胜敌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由政治与战争的关系决定的。我们的原则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
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决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服从党的领导,完成党所赋予的政治任务。
军队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政治与战争关系在军队工作中的具体表
现。毛泽东针对不同的错误倾向阐明了这一原则,既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强调军事要服从政
治的原则;又反对不适当地强调政治工作的地位和政治工作脱离实际的倾向。指出政治与军
事要很好地结合起来。
2、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要确定对战争的态度,就必须首先弄清战争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弄清战争的性质
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9)毛泽东把战争性质分为正义
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大类。他说:“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
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10)又说:“一切进步的战争都
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11)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评价战争的两
个尺度,即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而这两个尺度又是统一的。
人们说战争的政治属性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实际上是从道德尺度上对战争性质上的
区分。所谓道德尺度,是人们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战争行为的一种评价。那么什么样的战争是
正义的,什么样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呢?这个问题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同各种唯心主义者的
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评价提出了一个科
学的标准。这就是,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战争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非正义的。列宁曾说,
只有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及其争取自己解放的观点出发,这样的战争才是合理的,正义的。
(12)这就鲜明地说明了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评价是有阶级性的,没有什么抽象的正义和
永恒的正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阶级间,反抗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战争是正义的,镇压反
抗和进行压迫的反革命战争是非正义的。在民族间,反抗民族侵略和压迫的民族战争是正义
的,实行民族侵略和压迫的民族战争是非正义的。统治阶级间争夺权力的战争,损害大多数
人民的利益,因此这种战争是非正义的。毛泽东认为,一切革命战争(阶级的和民族的),
反侵略、反掠夺的战争是正义战争;反之就是非正义的战争。
当然,从来的战争发动者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是非正义的。一场具体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
还是非正义的,必须由实际上的战争的政治目的来判定。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揭露
德意和英法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战争时说,现在战争的双方,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
舆论,都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其实,这只是一种滑稽,一
种欺骗。他指出:掠夺——这就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唯一的政治目的。但是,也要看到,一场
战争的性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战争,由于在战争过程中交战双方的政治目的发生变化,
战争的性质也就起了变化。原来是正义的一方可以变成非正义的一方,原来非正义的一方也
可能变成正义的一方。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前期,德意集团和英法集团双方都是非正
义的;后期,英法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这时,英法一方战争的性质就起了变化。事实
证明,必须随着战争的实际进程,对战争目的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对战争性质做出正确的评
价,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立场。
所谓历史尺度,就是人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战争行为的一种评价。战争对社会历史的
发展,有的起进步作用,有的起阻碍作用,而被区分为进步的战争和反动的战争。区分的标
准,在于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凡是能够解放生产力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
是进步的战争,反之就是非进步的、反动的战争。一切革命战争都是进步的战争,因为它是
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力得到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而进行的战争。反
革命战争则是反动的阻碍历史发展的战争。所以革命战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是一致的,反革
命战争的非正义性与反动性也是一致的。但是,某些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有时在客观上也起过
某些进步作用,这也是应当承认的。列宁对拿破仑时期法国历次战争的历史作用,曾加以肯
定,说:“在法国的历次革命战争中,法国人掠夺过和侵占过他国领土,但是这丝毫没有改
变这些战争的根本历史意义,因为这些战争破坏和动摇了整个旧农奴制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专
制制度。”(13)
认清了战争的性质,就可以正确地确定对战争的态度。毛泽东说:“我们是拥护正义战
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14)。“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不
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
(15)这就是我们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就是依据这一基本态度
对待各种战争的。1925年——1927年,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参加了北伐战争;1
927年——1936年,独立领导了土地革命;1937年——1945年与国民党再次
合作,参加与领导了抗日战争;1946年——1949年独立领导了全国解放战争。在建
国以后,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数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由于这些战争都是正义的、
进步的,经过艰苦奋战,都取得了光辉胜利。中国共产党长期武装斗争的历史证明,按照拥
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去确定对待战争的态度,就能保证革命事
业的顺利前进。
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战争胜负“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是毛泽东关于战争力量诸因素在战争中的不同
作用的著名论断。他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阐述人与武器、人与物等的辩证关系,揭示了
人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批驳了战争中的“唯武器论”和“唯意志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及其武装力量,在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充分发挥
人的能动性,终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敌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批驳了那种认为中国武器不如日本,所以抗战必败的唯
武器论时说:“我们的意见如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
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16)毛泽东在此提出了几对
范畴,如武器与人力,人力与人心,人与物等等。正确认识这些不同层次的范畴对于理解战
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是至关重要的。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既是物质力量的竞赛,又是精神力量的竞赛,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
量结合的竞赛。战争的胜负是由双方战争力量诸因素综合对比和较量决定的,强者胜弱者败,
这是战争的普遍规律。毛泽东在他的军事著作和战争实践中,从来都注重于战争力量的综合
作用,而不片面强调某一个因素的作用。他提出了战争力量的七个基本因素,即军事、政治、
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和主观指导能力,认为战争的胜负是由双方这七个基本因
素的对比和较量决定的。他在分析抗日战争完成反攻准备的条件时说:所谓变劣势为优势和
完成反攻准备,是包括中国自己力量的增长、日本困难的增长和国际援助的增长在内的,总
和这些就能形成中国的优势,完成反攻的准备。就是说,在战争力量总体上不占优势时不能
完成反攻准备,而力量和优势是指我方各种力量的增长(包括国际援助),与敌方力量的削
弱综合对比形成的。
战争力量诸种不同因素的结合,构成不同的矛盾,在战争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正确
理解和解决好人和武器、人和物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讲“人”,是指掌握使用武器的人,讲
“武器”,也是指被人掌握和使用的武器。只有人和武器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战斗力,如果人
与武器分离开来,就不能构成矛盾的统一,也不成其为战斗力。在人和武器这两个要素的关
系中,人是第一位的、主要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人是战斗力的主体和能动力量,武器装
备是由人制造、改进和掌握使用的。人的觉悟程度、军事素质、勇敢精神和聪明才智决定着
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程度。人是活的,武器装备是死的,人对武器装备永远起决定作用。然
而武器装备作为战斗力的要素之一,也有巨大的反作用于人的因素。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武器装备是人的力量的物化,是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武器装备
的发展和革新,常常引起作战方法和军队组织的变化,成为军队编成和采取何种战略战术的
根据,这就对人的政治精神素质乃至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
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新的战斗力。
在人的因素中,毛泽东把“人力和人心”对比作为战争双方力量对比的重要内容,是对
战斗力中“人”的因素作深一层的分析而提出的新的命题。作为参加作战的个人来说,人是
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组成的。更确切地说,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政治精神能力、能完成一定
军事任务的人,才是战斗力中人的因素。人的自然属性——人力(即体力),在战争中表现
为武装人员的体能;人的社会属性即人心,是武装人员所具有的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军事
素质。作为交战双方的整体来说,人力是指拥有的武装人员的数量(包括军队及其后备力量),
人心是指人民对战争的态度(人心向背、多助寡助)。只有在人力、人心对比中占据优势的
一方,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把战争力量分为人和物两类,这是从两大类战争力量具有或不具有能动性这一点上来加
以区分的。毛泽东说,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自觉的能动性。这里所说的物,不是单指武器。
例如,毛泽东在分析中日战争中日本和中国的力量时说,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优于中国,但
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这里就把军力和经济力全部包含在“物”的概念中了。还要
指出的是,也不宜于把人与物的关系,直接地说成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因为人本身就是具
有精神的高级物质。虽然人与物的结合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但人与物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不同的。把战争中的人和物这两种基本因素加以区分,既充分肯定了物的作用,又强调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夺取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关于战争中人起决定作用的理论是具有普遍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现代武器装备发展到了以核和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新阶段,从而使现代战争
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但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不
是物。正如毛泽东所说:“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
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17)那种认为核武器出现后,战争已不再是政治的继续,人的
因素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人和物的关系、人和武器的关系都是辩证的统一,片面强调矛盾中某个方面并把它绝对
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通常所说的“见物不见人”或“见人不见物”
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在战争中最为有害的观点和实践,是割裂人与武器辩证关系的“唯武
器论”和“唯意志论”。英国军事家富勒有一段话是“唯武器论”的典型代表。他说:“斗争
工具或者武器,只要符合情况的要求,就可以构成百分之九十九的胜利。战略、指挥、勇敢、
纪律、供给、组织和战争所有的精神和体力因素,都不能与武器的优势相比。这些因素充其
量也只能构成百分之一的胜利,”(18)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也是一个“唯武器论”
的典型。他说:“我们中国没有现代作战的条件,不够和现代国家的军队作战,„„依现在
的情形来看,他(指日本——引者注)只要发一个号令,真是只要三天之内,就完全可以把
我们中国要害之区都占领下来,灭亡我们中国!”(19)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着重批判的
就是这种“唯武器论”,以及由此导出的“亡国论”。他还指出这种错误论点的认识根源:“唯
武器论与亡国论者不单是机械论,同时又是主观主义”。(20)现代战争条件下,技术的作
用更加突出了,有人又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邓小平批评说:“现在世界上有人说,什么都
是技术决定,不要完全迷信这个。当然,我们也要讲究技术,不讲究技术是要吃亏的。但是,
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21)
片面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就变成战争中的“唯意志论”。例如,有人说,战胜是由于将帅自
己相信能胜利,战败是由于将帅自己决定要失败。林彪在主持军委工作时,以批判唯武器论
为幌子,鼓吹“发挥思想的力量代替物质的力量,以至超过物质的力量”,靠“精神原子弹”
去打仗。这是十足的“唯意志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人与武器和人与物的关系上,我
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所阐明的唯物辩证的观点,防止“唯武器论”和“唯意志论”这两种错误
观点以新的形式出现。
4、战争也是经济的竞赛
毛泽东在研究战争时,十分重视经济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在1928年,毛泽东在
论述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时,就指出条件之一是“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1933年
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说:“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
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22)193
8年他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说:“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为物质基础作地盘,
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2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在号召游击
区进行生产时说:“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24)解放战争
时期,他在指挥作战的同时,为了保证“自卫战争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极为重视抓解放
区的生产、减租和土地改革,指出“减租和生产两大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将最后地决定解放
区政治军事斗争的胜负”。(25)全国解放后,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变为国防建设与经济
建设的关系,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搞好国防建设,在《论十大关系》
中说:“只有经济建设发展的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26)
从以上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经济力量在战争(国防建设)中的作用的论述可以看
出,他反复强调的是:经济力量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国富才能兵强。
经济力量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这是由战争本身是物质的暴力行为决定的。战争行为反映
了人的意志,但并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而是一种武装暴力行为。人的意志必须借助于物质
力量才能实现。也只有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才能使对方的意志服从自己的意志。进行战争的主
体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是经济力量的一种转化形态。军事力量中的武器装备是暴力手段,
正像恩格斯所说的,“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
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2
7)最初的战争,生产工具就是武器。后来武器从生产工具中分化出来,武器装备的生产成
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战争发展史表明,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是由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决定的。没有冶金和手工业加工技术的提高,没有火药的发明和大量生产,就不能实现由冷
兵器向火药兵器的转化。没有机器、电力、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军队的
机械化和空军、近代海军的出现。没有原子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和强大的工
业,也就没有热核武器及其发射工具等。现代战争,由于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非常昂贵,且消
耗量大,因此,对经济力量的依赖空前增大。第四次中东战争,虽然只打了18天,但几乎
用完了双方全部的库存物资,共消耗100多亿美元。海湾战争中,每发射一枚“爱国者”
导弹要110万美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规模空袭伊拉克阶段,每天要化5亿美元以
上,战争全过程的总费用达400亿美元。现代战争对于经济的依赖更加明显。
军事力量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社会所能提供给战争所
需要的兵员数量与社会的经济条件是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效率越高,能提供的数量就越多。
至于军事人员的质量,如文化水平,智力和战斗技术技能等,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
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武器装备需要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去掌握,要使普通老百姓变
成合格的军人,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花费大量的金钱,没有发达的国民经济是办不到的。
不仅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受经济力量的制约,军事力量的组织形式和作战方式的变革也
是受经济条件(包括技术)制约的。恩格斯说:“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
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28),“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
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红军到八路军、
新四军直到解放军,由小到大,由游击队到正规军的发展,乃至战略战术的发展变化,都是
与武器装备的发展,与经济力的发展相联系的。
正因为经济力量是战争力量诸因素的重要因素,所以历来的战争指导者不仅重视前线作
战,而且重视后方的生产和供应。与此相联系,战争中,破坏敌方的经济战略目标,保护己
方的经济战略目标就成为武装力量的重要任务之一。“经济竞赛”被提高为军事对抗的重要
辅助形式。
毛泽东不仅从理论上提出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而且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提出了解决
战争和经济的关系的正确方针,保证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在还未夺取全国政权的战争年
代,争取战争的胜利是全党工作的中心,那时后方的经济建设是为前线服务的。毛泽东既批
评了认为战争环境不能进行经济建设的错误观点,又批评了离开战争搞建设的错误观点,采
取边打边建的方针。具体表现为,在土地革命时期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改善人民生活;
在抗日战争时期,鉴于敌人的包围和封锁则提出自力更生的方针,开展大生产运动,军队也
是生产队,同时实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减轻人民的负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需要;解放
战争时期,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原
则,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同时加强军工建设,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全国解放后,国家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发展为国防建设与
经济建设的关系。1950年9月,毛泽东在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劳模代表
会议的祝词中说:“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1953年8月,他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1954年9月召开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毛泽东的思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把
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并列。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毛
泽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指导
原则。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谈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时说:“只有
经济建设发展的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
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30)这就是说,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然而,国防
建设又是经济建设的保障,因而,它必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如果没有适当的发展,经济
建设没有一个和平环境,最终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许多新的特点,情况也会随着形势的发
展而有所不同,但毛泽东关于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战争与经济的关
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的原则仍然是适用的,要在新的条件下运用这些理论和原则,
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
5、为永久和平而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中,以“为永久和平而战”为题目的一段文字,表达了他关
于革命战争目的性的一贯思想。其中涉及中国革命战争与世界人民革命战争的关系、战争与
革命的关系、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以及如何消灭战争等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重大问题。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革命时,从来都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联系起来,
把中国革命战争与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认为中国革命是世界各国人民革命的
一部分,中国革命战争是世界伟大革命战争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世界资本主义
的发展,把各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起来,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为
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把战争强加到世界人民头上,各国人民为了摆脱资本
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战争,奋起革命并进行革命战争,这样,不仅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争夺
成了世界性的,而且各国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战争也成了世界性的。毛泽东在分析中国抗日战
争时,也正是从时代的高度,把抗日战争放到世界伟大革命战争中加以考察,认为它是世界
伟大革命战争的一部分。同时指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占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因而它
在世界局势中的分量就显得特别突出,从而成为世界革命战争重要的一部分。毛泽东这一分
析,不仅当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提高中国人民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提高参加抗日战争的自
觉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在战争与革命的关系上,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观点,认为战争引起革命。
他在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时说,资本主义总危机“逼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走入新的战争,
首先逼使各法西斯国家从事于新战争的冒险。„„由于苏联的存在和世界人民觉悟程度的提
高,这次战争中无疑将出现伟大的革命战争,用以反对一切反革命战争。”(31)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确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阶级革命战争和民族革命战争。毛泽东当时所说的战争,
是指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冒险战争,所说的革命,是指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和革命
战争,包括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关于战争引起革命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意义。在阶级
社会,战争使统治阶级同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被侵略国家之间的矛盾
更加尖锐,人民再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于是便出现了革命危机,这是战争可以加速革命进
程的情形。当然,有时也有这样的情形,帝国主义、反动派在发动战争的同时,对内加强镇
压,进行政治迫害,使革命形势受挫。这是战争延缓革命过程的情形。然而这只是暂时的,
当战争持续下去,人民终将起来革命,推翻阶级统治和民族压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时取得成功的。中国的红色政权是在白
色政权分裂和战争不断的情况下发生并得到发展的。日本侵略中国,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
的变化,各民族各阶级联合抗日,爆发了民族革命战争。在阶级社会,革命和革命战争通常
是联系在一起的。革命有多种形式,有经济的、政治的等等形式,但是反动统治阶级往往首
先使用暴力,迫使人民拿起武器,用战争这种斗争形式予以回击,所以列宁说:“革命就是
战争”(32)。
战争引起革命,还包括新的世界大战必将引起人民革命的含义。1969年毛泽东说:
“关于世界大战问题,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战争引起革命,一种是革命制止战争。”
(33)这就是说,帝国主义要发动战争的话,那么,这将引起人民起来革命,把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埋葬掉。毛泽东这一思想具有唤起世界人民不怕帝国主义战争威胁、制止新的世界
大战的意义。
战争与革命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革命制止战争。当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发动战争把人
民拖向灾难时,人民就要用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办法结束这种战争。对于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
战来说,就要用人民革命的办法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同战争势力
进行斗争,才能有效地制止帝国主义发动新的世界大战。革命制止战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
世界各国人民起来革命,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制度,消灭了战争产生的阶级根源,这样,战争
也就永远不会发生了。当然,革命制止战争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实现。革
命,需要有革命的形势,在没有革命形势的条件下,就不能盲目地采用革命的办法发动武装
斗争。如果冒险发动,必将使革命人民受到重大损失,革命不会成功,也制止不了战争。
用战争消灭战争,是毛泽东战争观的一个重要论点。毛泽东说:“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
“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有人认为这一论断是相互矛盾的,其实这里包含了真正的
战争的辩证法。共产党人要在世界上实现永远没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共产主义制度,永
远消灭战争,所以我们不要枪杆子,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但是面对着帝国主义反动派发动
的反革命战争,人民应当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拿起枪杆子,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所
以,拿起枪杆子是为了最终不要枪杆子。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看来,这就是人民从事战争是
为了和平,为了世界的永久和平。毛泽东认为战争与和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他在一则读书
批注中写道:“战争辩证法是和平——战争——和平。”(34)他在批评认为战争与和平没
有同一性的观点时说:“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战争
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平时期不酝酿战争,为什么
突然来一个战争?战争中间不酝酿和平,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和平?”(35)自从人类历史
有了战争以后,战争与和平这两种社会现象就是交替出现的,将来在人类历史上消灭了战争,
就达到了永久和平的时代,那时也没有战争与和平这对矛盾了。
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这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代表着全人类共同的最高愿望。为永久和
平而战,是共产党人把自己参加的战争与战争的消亡这一伟大目标联系起来而提出的。这不
只是一个理想,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历史上有过不少人提出种种消灭战争的方案,
但由于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本质,未找到战争产生的根源,因而这些方案只不过是一种空想或
幻想。马克思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战争,研究了战争消灭的条件,指出了消灭战争的现
实道路。消灭战争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文化的多种条件,其
中首要的条件是消灭阶级。在阶级社会里,私有财产和阶级是战争的根源,因此,要永远消
灭战争就必须消灭阶级。如毛泽东所说:“人类一经消灭了资本主义,便到达永久和平的时
代,那时候便再也不要战争了。那时将不要军队,也不要兵船,不要军用飞机,也不要毒气。
从此以后,人类将亿万斯年看不见战争。”(36)总之,消灭战争实现永久和平是共产党人
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经过若干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经过一个长
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可阻
挡的,共产党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向着永远消灭战争,实现持久和平的目标迈进。
注:(1)列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
第673页。
(2)恩格斯:《反杜林论》附录,《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
1981年版,第36页。
(3)列宁:《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
984年版,第388页。
(4)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
991年版,第171页。
(5)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479页。
(6)同上书,第480页。
(7)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456——457页。
(8)同上书,第480页。
(9)列宁:《1914年10月1日(14日)所作的专题报告:“无产阶级和战争”》,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0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9
1页。
(10)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
991年版,第174页。
(1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
476页。
(12)列宁:《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列宁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
1981年版,第454页。
(13)列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669页。
(14)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15)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76页。
(16)同上书,第469页。
(17)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5页。
(18)转引自《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苏〕第175页。
(19)《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3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649页。
(20)引自《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
313页。
(21)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1975——1
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22)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
1年版,第120页。
(23)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90页。
(24)毛泽东:《游击区也能进行生产》,《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
91年版,第1024页。
(25)毛泽东:《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
版社1991年版,第1176页。
(2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
版,第725页。
(27)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19
81年版,第12页。
(28)同上书,第17页。
(29)同上书,第12页。
(3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
版,第725页。
(3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75页。
(32)列宁:《革命的日子》,《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
85页。
(33)《人民日报》1969年4月23日。
(34)引自《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
383页。
(35)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36)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75页。
(1996年3月15日打完)
说明: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编辑
委员会编辑了《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该书共七卷,其中军事卷由郑文翰主编。宫锡准编
写了其中《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第一、第三两个部分。第二部分为刘先廷同志所写。现将宫
锡准所写两部分打印如下。
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
毛泽东的战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无产阶级战争观的重要组
成部分。毛泽东把战争看成是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战争,坚持
把战争放到社会的大系统中去,从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关系上做横向考察,并且从它的产
生、发展和消亡上去做纵向考察,完整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批判了战争问题上的历史唯心
主义观点。毛泽东战争观的主要内容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
争;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也是经济的竞赛;为永久和平而战。
1、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毛泽东对战争的社会本质,或叫战争的政治本质的高度概括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他在《论持久战》一文中专列了“战争与政治”一节,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作了辩证分析,
提出了“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战争的社会本
质。
毛泽东关于战争本质的论述是对历史上这一问题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的进一步发展。
自有战争以来,人们就不断研究战争产生的原因和本质。我国古代孙武提出,对比战争
力量的五个要素——道、天、地、将、法,就可以知胜负。他把“道”放在第一位,用现代
语言来说,“道”就是政治的意思。《司马法·仁本》提出:“古者以仁为本,以文治之之谓
正。正不获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这段话也包含有政治达不到目的时,就要使用
权势,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的意思。在近代,克劳塞维茨为战争下了一个定义: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克氏这一战争定义为列宁所称赞。列宁说:“马
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则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1)但是克氏认
为政治是由君主和政府来表达的,代表了全国全民族的一切利益。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政治首先是阶级的政治,国家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不能
一般地说代表全国全民族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者对战争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础上。恩格斯认为“暴力关系根源于经济条件”(2)。列宁说:“战争不仅是政治的继续,
而且是政治的集中。”(3)
毛泽东在辩证地解决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中,深化了战争本质的理论。他指出,战争无非
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
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4)又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
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战争一
刻也离不了政治。”“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
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
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5)“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毛泽东的
论述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的本质。
第一,政治与战争是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政治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不能照旧前进了,于
是产生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障碍既除,战争就停止了,障碍未除,战
争仍继续进行。因此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用这一观点去观察和研究战争,就必须研究战
争双方的政治目的,研究战争双方所实行的政策,包括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而不能把战争
当成孤立的或自生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找出某场战争产生和发展的特殊规律,认识它的性
质,从而确定对待它的方针和政策。
第二,政治与战争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战争是政治,但并不是一般的政治,是流血的
政治。毛泽东说:“基于战争的特殊性,就有战争的一套特殊组织,一套特殊方法,一种特
殊过程”。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6)战争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矛盾斗争
的一种特殊形式,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既然是政治的特殊形态,那么从事战争的人们,对
战争就要进行特殊的研究,用特殊的组织,特殊的方法去指导战争,争取战争的胜利。
第三,政治与战争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没有不带政治目的的战争。任何一场战争,都
是不同国家、民族、阶级和政治集团,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所以经济目的是和政治目的结合在一起、包含在政治目的之中的。对于政治目的来说,
战争是手段。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可以有许多手段,如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经济斗争等
等。当这些手段达不到目的时,才采用战争这种特殊的暴力手段。
战争的本质是政治,是流血的政治。因此,在政治与战争的关系上,政治对战争有决定
的作用。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态度,从而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战略方针和计划,影响着作战方式和作战方法的变革;政治决定着武装力
量的性质及其建设方向和使用原则;政治还决定着其他战争力量因素(如经济、外交、科技
等因素)如何投入战争,保证战争的胜利。
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政治对战争有决定作用,但战争反过来对政治也有反作用。这
种反作用表现在:一是战争可以锻炼人民,教育人民,唤起人民的政治觉悟,促进政治的进
步。毛泽东在谈到抗日战争时说:“国内政治的改进,是和抗战的坚持不能分离的。政治越
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战越坚持,政治就越能改进。但是基本上依赖于坚持抗战。”“抗战
的经验已经证明,十个月的中国人民的进步抵得上过去多少年的进步”。“革命战争是一种抗
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7)二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
着政治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何种程度。战争的结局可能使原来一方的政治目的得以实
现,另一方则走到与原来目的相反的地位,也可能使双方修改或改变原来所奉行的政策。三
是战争最终的结局往往导致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一场大战的结局,常常会使一个阶级、一
个国家或民族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进步,或者倒退。
毛泽东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关于战争本质的精辟见解,不仅在军事思想上是
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在军事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军事与政治关系的
原则。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战争过程中深入持久地进行政治动员的原则。既然战争一刻也离不开政治,那么在战
争过程中就必须对军民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毛泽东在谈到抗日战争时指出:“如此伟大的
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8)他批评国民党在抗日战
争中没有政治动员或动员不够时,提出要大大发挥政治动员这一着去制胜敌人。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由政治与战争的关系决定的。我们的原则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
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决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服从党的领导,完成党所赋予的政治任务。
军队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政治与战争关系在军队工作中的具体表
现。毛泽东针对不同的错误倾向阐明了这一原则,既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强调军事要服从政
治的原则;又反对不适当地强调政治工作的地位和政治工作脱离实际的倾向。指出政治与军
事要很好地结合起来。
2、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要确定对战争的态度,就必须首先弄清战争的性质。正如列宁所说:“弄清战争的性质
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9)毛泽东把战争性质分为正义
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大类。他说:“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
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10)又说:“一切进步的战争都
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11)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评价战争的两
个尺度,即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而这两个尺度又是统一的。
人们说战争的政治属性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实际上是从道德尺度上对战争性质上的
区分。所谓道德尺度,是人们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战争行为的一种评价。那么什么样的战争是
正义的,什么样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呢?这个问题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同各种唯心主义者的
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评价提出了一个科
学的标准。这就是,符合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战争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非正义的。列宁曾说,
只有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及其争取自己解放的观点出发,这样的战争才是合理的,正义的。
(12)这就鲜明地说明了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评价是有阶级性的,没有什么抽象的正义和
永恒的正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阶级间,反抗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战争是正义的,镇压反
抗和进行压迫的反革命战争是非正义的。在民族间,反抗民族侵略和压迫的民族战争是正义
的,实行民族侵略和压迫的民族战争是非正义的。统治阶级间争夺权力的战争,损害大多数
人民的利益,因此这种战争是非正义的。毛泽东认为,一切革命战争(阶级的和民族的),
反侵略、反掠夺的战争是正义战争;反之就是非正义的战争。
当然,从来的战争发动者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是非正义的。一场具体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
还是非正义的,必须由实际上的战争的政治目的来判定。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揭露
德意和英法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战争时说,现在战争的双方,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
舆论,都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其实,这只是一种滑稽,一
种欺骗。他指出:掠夺——这就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唯一的政治目的。但是,也要看到,一场
战争的性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战争,由于在战争过程中交战双方的政治目的发生变化,
战争的性质也就起了变化。原来是正义的一方可以变成非正义的一方,原来非正义的一方也
可能变成正义的一方。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前期,德意集团和英法集团双方都是非正
义的;后期,英法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这时,英法一方战争的性质就起了变化。事实
证明,必须随着战争的实际进程,对战争目的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对战争性质做出正确的评
价,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立场。
所谓历史尺度,就是人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战争行为的一种评价。战争对社会历史的
发展,有的起进步作用,有的起阻碍作用,而被区分为进步的战争和反动的战争。区分的标
准,在于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凡是能够解放生产力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
是进步的战争,反之就是非进步的、反动的战争。一切革命战争都是进步的战争,因为它是
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力得到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而进行的战争。反
革命战争则是反动的阻碍历史发展的战争。所以革命战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是一致的,反革
命战争的非正义性与反动性也是一致的。但是,某些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有时在客观上也起过
某些进步作用,这也是应当承认的。列宁对拿破仑时期法国历次战争的历史作用,曾加以肯
定,说:“在法国的历次革命战争中,法国人掠夺过和侵占过他国领土,但是这丝毫没有改
变这些战争的根本历史意义,因为这些战争破坏和动摇了整个旧农奴制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专
制制度。”(13)
认清了战争的性质,就可以正确地确定对战争的态度。毛泽东说:“我们是拥护正义战
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14)。“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不
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
(15)这就是我们对战争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就是依据这一基本态度
对待各种战争的。1925年——1927年,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参加了北伐战争;1
927年——1936年,独立领导了土地革命;1937年——1945年与国民党再次
合作,参加与领导了抗日战争;1946年——1949年独立领导了全国解放战争。在建
国以后,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数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由于这些战争都是正义的、
进步的,经过艰苦奋战,都取得了光辉胜利。中国共产党长期武装斗争的历史证明,按照拥
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去确定对待战争的态度,就能保证革命事
业的顺利前进。
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战争胜负“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是毛泽东关于战争力量诸因素在战争中的不同
作用的著名论断。他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阐述人与武器、人与物等的辩证关系,揭示了
人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批驳了战争中的“唯武器论”和“唯意志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及其武装力量,在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整个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充分发挥
人的能动性,终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的敌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批驳了那种认为中国武器不如日本,所以抗战必败的唯
武器论时说:“我们的意见如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
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16)毛泽东在此提出了几对
范畴,如武器与人力,人力与人心,人与物等等。正确认识这些不同层次的范畴对于理解战
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是至关重要的。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既是物质力量的竞赛,又是精神力量的竞赛,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
量结合的竞赛。战争的胜负是由双方战争力量诸因素综合对比和较量决定的,强者胜弱者败,
这是战争的普遍规律。毛泽东在他的军事著作和战争实践中,从来都注重于战争力量的综合
作用,而不片面强调某一个因素的作用。他提出了战争力量的七个基本因素,即军事、政治、
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和主观指导能力,认为战争的胜负是由双方这七个基本因
素的对比和较量决定的。他在分析抗日战争完成反攻准备的条件时说:所谓变劣势为优势和
完成反攻准备,是包括中国自己力量的增长、日本困难的增长和国际援助的增长在内的,总
和这些就能形成中国的优势,完成反攻的准备。就是说,在战争力量总体上不占优势时不能
完成反攻准备,而力量和优势是指我方各种力量的增长(包括国际援助),与敌方力量的削
弱综合对比形成的。
战争力量诸种不同因素的结合,构成不同的矛盾,在战争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正确
理解和解决好人和武器、人和物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讲“人”,是指掌握使用武器的人,讲
“武器”,也是指被人掌握和使用的武器。只有人和武器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战斗力,如果人
与武器分离开来,就不能构成矛盾的统一,也不成其为战斗力。在人和武器这两个要素的关
系中,人是第一位的、主要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人是战斗力的主体和能动力量,武器装
备是由人制造、改进和掌握使用的。人的觉悟程度、军事素质、勇敢精神和聪明才智决定着
武器装备效能的发挥程度。人是活的,武器装备是死的,人对武器装备永远起决定作用。然
而武器装备作为战斗力的要素之一,也有巨大的反作用于人的因素。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武器装备是人的力量的物化,是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武器装备
的发展和革新,常常引起作战方法和军队组织的变化,成为军队编成和采取何种战略战术的
根据,这就对人的政治精神素质乃至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通过教育和训练
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新的战斗力。
在人的因素中,毛泽东把“人力和人心”对比作为战争双方力量对比的重要内容,是对
战斗力中“人”的因素作深一层的分析而提出的新的命题。作为参加作战的个人来说,人是
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组成的。更确切地说,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政治精神能力、能完成一定
军事任务的人,才是战斗力中人的因素。人的自然属性——人力(即体力),在战争中表现
为武装人员的体能;人的社会属性即人心,是武装人员所具有的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军事
素质。作为交战双方的整体来说,人力是指拥有的武装人员的数量(包括军队及其后备力量),
人心是指人民对战争的态度(人心向背、多助寡助)。只有在人力、人心对比中占据优势的
一方,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把战争力量分为人和物两类,这是从两大类战争力量具有或不具有能动性这一点上来加
以区分的。毛泽东说,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自觉的能动性。这里所说的物,不是单指武器。
例如,毛泽东在分析中日战争中日本和中国的力量时说,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优于中国,但
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这里就把军力和经济力全部包含在“物”的概念中了。还要
指出的是,也不宜于把人与物的关系,直接地说成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因为人本身就是具
有精神的高级物质。虽然人与物的结合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但人与物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不同的。把战争中的人和物这两种基本因素加以区分,既充分肯定了物的作用,又强调了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夺取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关于战争中人起决定作用的理论是具有普遍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现代武器装备发展到了以核和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新阶段,从而使现代战争
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但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不
是物。正如毛泽东所说:“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
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17)那种认为核武器出现后,战争已不再是政治的继续,人的
因素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人和物的关系、人和武器的关系都是辩证的统一,片面强调矛盾中某个方面并把它绝对
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通常所说的“见物不见人”或“见人不见物”
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在战争中最为有害的观点和实践,是割裂人与武器辩证关系的“唯武
器论”和“唯意志论”。英国军事家富勒有一段话是“唯武器论”的典型代表。他说:“斗争
工具或者武器,只要符合情况的要求,就可以构成百分之九十九的胜利。战略、指挥、勇敢、
纪律、供给、组织和战争所有的精神和体力因素,都不能与武器的优势相比。这些因素充其
量也只能构成百分之一的胜利,”(18)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也是一个“唯武器论”
的典型。他说:“我们中国没有现代作战的条件,不够和现代国家的军队作战,„„依现在
的情形来看,他(指日本——引者注)只要发一个号令,真是只要三天之内,就完全可以把
我们中国要害之区都占领下来,灭亡我们中国!”(19)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着重批判的
就是这种“唯武器论”,以及由此导出的“亡国论”。他还指出这种错误论点的认识根源:“唯
武器论与亡国论者不单是机械论,同时又是主观主义”。(20)现代战争条件下,技术的作
用更加突出了,有人又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邓小平批评说:“现在世界上有人说,什么都
是技术决定,不要完全迷信这个。当然,我们也要讲究技术,不讲究技术是要吃亏的。但是,
把电子计算机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挥职能,那不可能,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21)
片面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就变成战争中的“唯意志论”。例如,有人说,战胜是由于将帅自
己相信能胜利,战败是由于将帅自己决定要失败。林彪在主持军委工作时,以批判唯武器论
为幌子,鼓吹“发挥思想的力量代替物质的力量,以至超过物质的力量”,靠“精神原子弹”
去打仗。这是十足的“唯意志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人与武器和人与物的关系上,我
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所阐明的唯物辩证的观点,防止“唯武器论”和“唯意志论”这两种错误
观点以新的形式出现。
4、战争也是经济的竞赛
毛泽东在研究战争时,十分重视经济力量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在1928年,毛泽东在
论述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时,就指出条件之一是“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1933年
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说:“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
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22)193
8年他在《论持久战》一文中说:“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为物质基础作地盘,
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2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在号召游击
区进行生产时说:“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24)解放战争
时期,他在指挥作战的同时,为了保证“自卫战争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极为重视抓解放
区的生产、减租和土地改革,指出“减租和生产两大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将最后地决定解放
区政治军事斗争的胜负”。(25)全国解放后,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变为国防建设与经济
建设的关系,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搞好国防建设,在《论十大关系》
中说:“只有经济建设发展的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26)
从以上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经济力量在战争(国防建设)中的作用的论述可以看
出,他反复强调的是:经济力量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国富才能兵强。
经济力量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这是由战争本身是物质的暴力行为决定的。战争行为反映
了人的意志,但并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而是一种武装暴力行为。人的意志必须借助于物质
力量才能实现。也只有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才能使对方的意志服从自己的意志。进行战争的主
体是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是经济力量的一种转化形态。军事力量中的武器装备是暴力手段,
正像恩格斯所说的,“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
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2
7)最初的战争,生产工具就是武器。后来武器从生产工具中分化出来,武器装备的生产成
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战争发展史表明,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是由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决定的。没有冶金和手工业加工技术的提高,没有火药的发明和大量生产,就不能实现由冷
兵器向火药兵器的转化。没有机器、电力、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军队的
机械化和空军、近代海军的出现。没有原子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和强大的工
业,也就没有热核武器及其发射工具等。现代战争,由于现代化的武器装备非常昂贵,且消
耗量大,因此,对经济力量的依赖空前增大。第四次中东战争,虽然只打了18天,但几乎
用完了双方全部的库存物资,共消耗100多亿美元。海湾战争中,每发射一枚“爱国者”
导弹要110万美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规模空袭伊拉克阶段,每天要化5亿美元以
上,战争全过程的总费用达400亿美元。现代战争对于经济的依赖更加明显。
军事力量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社会所能提供给战争所
需要的兵员数量与社会的经济条件是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效率越高,能提供的数量就越多。
至于军事人员的质量,如文化水平,智力和战斗技术技能等,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
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武器装备需要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去掌握,要使普通老百姓变
成合格的军人,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花费大量的金钱,没有发达的国民经济是办不到的。
不仅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受经济力量的制约,军事力量的组织形式和作战方式的变革也
是受经济条件(包括技术)制约的。恩格斯说:“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
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28),“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
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红军到八路军、
新四军直到解放军,由小到大,由游击队到正规军的发展,乃至战略战术的发展变化,都是
与武器装备的发展,与经济力的发展相联系的。
正因为经济力量是战争力量诸因素的重要因素,所以历来的战争指导者不仅重视前线作
战,而且重视后方的生产和供应。与此相联系,战争中,破坏敌方的经济战略目标,保护己
方的经济战略目标就成为武装力量的重要任务之一。“经济竞赛”被提高为军事对抗的重要
辅助形式。
毛泽东不仅从理论上提出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而且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提出了解决
战争和经济的关系的正确方针,保证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在还未夺取全国政权的战争年
代,争取战争的胜利是全党工作的中心,那时后方的经济建设是为前线服务的。毛泽东既批
评了认为战争环境不能进行经济建设的错误观点,又批评了离开战争搞建设的错误观点,采
取边打边建的方针。具体表现为,在土地革命时期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改善人民生活;
在抗日战争时期,鉴于敌人的包围和封锁则提出自力更生的方针,开展大生产运动,军队也
是生产队,同时实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减轻人民的负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需要;解放
战争时期,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原
则,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同时加强军工建设,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全国解放后,国家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发展为国防建设与
经济建设的关系。1950年9月,毛泽东在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劳模代表
会议的祝词中说:“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1953年8月,他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1954年9月召开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毛泽东的思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把
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并列。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毛
泽东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指导
原则。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谈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时说:“只有
经济建设发展的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
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30)这就是说,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然而,国防
建设又是经济建设的保障,因而,它必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如果没有适当的发展,经济
建设没有一个和平环境,最终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许多新的特点,情况也会随着形势的发
展而有所不同,但毛泽东关于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战争与经济的关
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的原则仍然是适用的,要在新的条件下运用这些理论和原则,
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
5、为永久和平而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中,以“为永久和平而战”为题目的一段文字,表达了他关
于革命战争目的性的一贯思想。其中涉及中国革命战争与世界人民革命战争的关系、战争与
革命的关系、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以及如何消灭战争等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重大问题。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革命时,从来都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联系起来,
把中国革命战争与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战争联系起来,认为中国革命是世界各国人民革命的
一部分,中国革命战争是世界伟大革命战争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世界资本主义
的发展,把各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起来,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为
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把战争强加到世界人民头上,各国人民为了摆脱资本
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战争,奋起革命并进行革命战争,这样,不仅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争夺
成了世界性的,而且各国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战争也成了世界性的。毛泽东在分析中国抗日战
争时,也正是从时代的高度,把抗日战争放到世界伟大革命战争中加以考察,认为它是世界
伟大革命战争的一部分。同时指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占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因而它
在世界局势中的分量就显得特别突出,从而成为世界革命战争重要的一部分。毛泽东这一分
析,不仅当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于提高中国人民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提高参加抗日战争的自
觉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在战争与革命的关系上,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观点,认为战争引起革命。
他在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时说,资本主义总危机“逼使各资本主义国家走入新的战争,
首先逼使各法西斯国家从事于新战争的冒险。„„由于苏联的存在和世界人民觉悟程度的提
高,这次战争中无疑将出现伟大的革命战争,用以反对一切反革命战争。”(31)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确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阶级革命战争和民族革命战争。毛泽东当时所说的战争,
是指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冒险战争,所说的革命,是指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和革命
战争,包括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关于战争引起革命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意义。在阶级
社会,战争使统治阶级同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被侵略国家之间的矛盾
更加尖锐,人民再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于是便出现了革命危机,这是战争可以加速革命进
程的情形。当然,有时也有这样的情形,帝国主义、反动派在发动战争的同时,对内加强镇
压,进行政治迫害,使革命形势受挫。这是战争延缓革命过程的情形。然而这只是暂时的,
当战争持续下去,人民终将起来革命,推翻阶级统治和民族压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时取得成功的。中国的红色政权是在白
色政权分裂和战争不断的情况下发生并得到发展的。日本侵略中国,引起中国国内阶级关系
的变化,各民族各阶级联合抗日,爆发了民族革命战争。在阶级社会,革命和革命战争通常
是联系在一起的。革命有多种形式,有经济的、政治的等等形式,但是反动统治阶级往往首
先使用暴力,迫使人民拿起武器,用战争这种斗争形式予以回击,所以列宁说:“革命就是
战争”(32)。
战争引起革命,还包括新的世界大战必将引起人民革命的含义。1969年毛泽东说:
“关于世界大战问题,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战争引起革命,一种是革命制止战争。”
(33)这就是说,帝国主义要发动战争的话,那么,这将引起人民起来革命,把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埋葬掉。毛泽东这一思想具有唤起世界人民不怕帝国主义战争威胁、制止新的世界
大战的意义。
战争与革命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革命制止战争。当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发动战争把人
民拖向灾难时,人民就要用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办法结束这种战争。对于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
战来说,就要用人民革命的办法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同战争势力
进行斗争,才能有效地制止帝国主义发动新的世界大战。革命制止战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
世界各国人民起来革命,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制度,消灭了战争产生的阶级根源,这样,战争
也就永远不会发生了。当然,革命制止战争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实现。革
命,需要有革命的形势,在没有革命形势的条件下,就不能盲目地采用革命的办法发动武装
斗争。如果冒险发动,必将使革命人民受到重大损失,革命不会成功,也制止不了战争。
用战争消灭战争,是毛泽东战争观的一个重要论点。毛泽东说:“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
“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有人认为这一论断是相互矛盾的,其实这里包含了真正的
战争的辩证法。共产党人要在世界上实现永远没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共产主义制度,永
远消灭战争,所以我们不要枪杆子,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但是面对着帝国主义反动派发动
的反革命战争,人民应当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拿起枪杆子,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所
以,拿起枪杆子是为了最终不要枪杆子。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看来,这就是人民从事战争是
为了和平,为了世界的永久和平。毛泽东认为战争与和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他在一则读书
批注中写道:“战争辩证法是和平——战争——和平。”(34)他在批评认为战争与和平没
有同一性的观点时说:“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战争
与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平时期不酝酿战争,为什么
突然来一个战争?战争中间不酝酿和平,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和平?”(35)自从人类历史
有了战争以后,战争与和平这两种社会现象就是交替出现的,将来在人类历史上消灭了战争,
就达到了永久和平的时代,那时也没有战争与和平这对矛盾了。
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这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代表着全人类共同的最高愿望。为永久和
平而战,是共产党人把自己参加的战争与战争的消亡这一伟大目标联系起来而提出的。这不
只是一个理想,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历史上有过不少人提出种种消灭战争的方案,
但由于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本质,未找到战争产生的根源,因而这些方案只不过是一种空想或
幻想。马克思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战争,研究了战争消灭的条件,指出了消灭战争的现
实道路。消灭战争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文化的多种条件,其
中首要的条件是消灭阶级。在阶级社会里,私有财产和阶级是战争的根源,因此,要永远消
灭战争就必须消灭阶级。如毛泽东所说:“人类一经消灭了资本主义,便到达永久和平的时
代,那时候便再也不要战争了。那时将不要军队,也不要兵船,不要军用飞机,也不要毒气。
从此以后,人类将亿万斯年看不见战争。”(36)总之,消灭战争实现永久和平是共产党人
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经过若干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经过一个长
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可阻
挡的,共产党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向着永远消灭战争,实现持久和平的目标迈进。
注:(1)列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
第673页。
(2)恩格斯:《反杜林论》附录,《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
1981年版,第36页。
(3)列宁:《全俄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
984年版,第388页。
(4)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
991年版,第171页。
(5)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479页。
(6)同上书,第480页。
(7)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456——457页。
(8)同上书,第480页。
(9)列宁:《1914年10月1日(14日)所作的专题报告:“无产阶级和战争”》,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0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9
1页。
(10)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
991年版,第174页。
(1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
476页。
(12)列宁:《论‘左派’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列宁军事文集》,战士出版社
1981年版,第454页。
(13)列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669页。
(14)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15)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76页。
(16)同上书,第469页。
(17)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5页。
(18)转引自《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苏〕第175页。
(19)《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3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649页。
(20)引自《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
313页。
(21)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1975——1
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4页。
(22)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
1年版,第120页。
(23)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90页。
(24)毛泽东:《游击区也能进行生产》,《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
91年版,第1024页。
(25)毛泽东:《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
版社1991年版,第1176页。
(2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
版,第725页。
(27)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战士出版社19
81年版,第12页。
(28)同上书,第17页。
(29)同上书,第12页。
(3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
版,第725页。
(31)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75页。
(32)列宁:《革命的日子》,《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
85页。
(33)《人民日报》1969年4月23日。
(34)引自《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
383页。
(35)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36)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475页。
(1996年3月15日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