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材体现了知识与能力,思想教育与思维训练以及智力发展,学习习惯等多维因素的量、度、序、位。这是一份训练的最佳导航图。我们要从教材的整体性出发,要明确训练角度,使语言文字训练与素质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怎样加强训练呢?
一、紧扣训练点,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确定训练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设计工作。一要把握好文、道、美统一的原则;二要确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要求;三要弄清单元内各篇文章内容的联系点和对应点。为了全面体现这三“要”,在教学中篇篇扣住以下几个“点”,效果很好。紧扣道德素质教育的结合点。语文学科文道统一的性质,决定了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要从语文科的特点出发,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恰当地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思想、知识教育同语言文字训练的统一,把语文课上成文道交隔、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刻骨铭心的地地道道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选自名作家的作品,文字浅显,主题鲜明,情文并茂。依据教材内容,把正确的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1、这种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语文教材中,有的引导学生认识正确言行,如《诚实的孩子》;有的教育学生要关心爱护他人,如《高大的背影》;有的反映同学之间的友谊,如《小木船》;有的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如《明明上学》;有的表现善恶之间的斗争,如《会摇尾巴的狼》。这类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明辨善恶、是非、美丑,形成道德观念,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2、这种结合有利于培养道德情感。语文教材中有的歌颂党的领导,赞颂领袖的高尚品质,如《一个降落伞》、《一件棉衣》、《一夜的工作》;有的歌颂祖国的四化建设,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大海的歌》;有的描写祖国锦锈河山,如《梅雨潭》、《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这些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二、紧扣文化科学素质的结合点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摄──内化──外化的过程。外摄,即从外部世界摄取物质与精神营养,获得信息。内化,一是将摄取的物质与精神营养经过消化的反映,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东西,发展个体的身心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二是按照获得的信息调整个体内在的素质。外化,即将个体内在的身心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外化为行动,作用于外界世界,同时发展个体的身心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人的知识、才能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1、紧扣知识点:即一篇课文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同课文有不同的知识点,一般可从生字、词汇、句式、读写知识等方面选取,一篇文章宜突出落实几点。如《做风车的故事》一文,课后要求用“果然”造句。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查词典,看“果然”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读“一架小小的风车果然造成了”一句。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用‘果然’呢?”这样一来,学生读上下文,从中知道“果然”的前面写牛顿的“我也要做一个”的强烈愿望,又有“仔仔细细地看。”“叮叮当当地忙个不停”的努力,而造风车是努力的结果,从而具体地认识了运用“果然”一词的语言环境,加深了对这一课文的理解。
2、紧扣育能点。每教一篇新课文,要从文中寻求训练学生某种能力的最佳点。如突出知识与听、说、读、写训练的某一侧面,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训练某一方面的能力。
3、紧扣创造性思维的发散点。
(1)拓展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如《狼和小羊》一
教育科研
ScientificConsult
语文教研
课时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把思维的发散点新落实在结尾上:“狼说着便向小羊扑去”。过去,老师就从字面上讲解一下,说明狼很坏,课蛮不讲理,羊被狼吃掉了,完了,下课。但现在老师便把这个结尾作为发散思维的一个改训练点,对学生说,这篇课文没有结尾,结尾留给小朋友们完成。孩子们一听,兴趣盎理然,想像出各种各样的结尾,就是不肯让狼吃掉小羊:有的说狼用力过猛,跌下河谷淹念死了;有的说机灵的小羊躲开了;有的说正在指这时,马伯伯赶到了,救了小羊……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可导能,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2)灵活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维的广度与灵活性。多刘下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敏捷多变,少受永琴的定势的影响。这也是训练学生应付复杂万变的客观事物的重要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应龚德小变能力的重要方面。义务教育《小交通员》就喜
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素材。当地下交通员欧阳学立安来到联络站送信的时候,才发现联络点被敌人控制了,敌人把枪口对准了他。在这语种情况下,立安“楞了一下,马上镇静下来”,然后用“收豆腐钱”、“走错了门”的借口,摆文脱了敌人。这过程就是变通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当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必须马上摆脱教原来的思维和做法,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敏捷地开拓新的思路,想出新的对策,应付学瞬息万变的情势。通过语文教材及教学活动实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这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应变能力以及处理事物的践
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紧扣心理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结
合语言文字训练着眼于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造就无限丰富多彩的个性。如《将相和》一文,通过分析蔺相如、廉颇的性格,可帮助学生认识杰出人物的意志过程和意志品质。又如《试航》一文,赞扬了富尔顿不怕讽刺打击,坚持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造出了第一艘轮船,为人类造福的感人事迹。课文一方面用试验的时间、挫折、一般人的态度,反衬富尔顿对理想追求的坚定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富尔顿的道德动机,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揭示了富尔顿热烈追求、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从而教育学生认识到为人类造福的理想,才是高尚的。为了实现理想,就要不怕讽刺打击,不怕挫折失败,只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就会登上理想的阶梯。
(4)紧扣劳动素质培养的结合点。马克思早就说过“劳动才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发达,都不离开勤劳、智慧。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体力劳动对于小孩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开展劳动素质教育活动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一条基本途径,是教育服务经济,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课中有许多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如有滋味》、《蜜蜂》、《大理石街》、《幸福是什么》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和主人翁的劳动态度;《饲养员赵大叔》《、手》可培养吃苦耐劳、高速优质等作风,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锄禾》、《江上渔者》是对劳动人民成果来之不易的感叹;《种鱼》、《我要的是葫芦》说明没有相应的知识就会劳而无获。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
2008.No4
45
《劳动最
小语教材体现了知识与能力,思想教育与思维训练以及智力发展,学习习惯等多维因素的量、度、序、位。这是一份训练的最佳导航图。我们要从教材的整体性出发,要明确训练角度,使语言文字训练与素质教育目标保持一致。怎样加强训练呢?
一、紧扣训练点,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确定训练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设计工作。一要把握好文、道、美统一的原则;二要确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要求;三要弄清单元内各篇文章内容的联系点和对应点。为了全面体现这三“要”,在教学中篇篇扣住以下几个“点”,效果很好。紧扣道德素质教育的结合点。语文学科文道统一的性质,决定了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要从语文科的特点出发,从语言文字训练入手,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恰当地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思想、知识教育同语言文字训练的统一,把语文课上成文道交隔、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刻骨铭心的地地道道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选自名作家的作品,文字浅显,主题鲜明,情文并茂。依据教材内容,把正确的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1、这种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语文教材中,有的引导学生认识正确言行,如《诚实的孩子》;有的教育学生要关心爱护他人,如《高大的背影》;有的反映同学之间的友谊,如《小木船》;有的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如《明明上学》;有的表现善恶之间的斗争,如《会摇尾巴的狼》。这类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明辨善恶、是非、美丑,形成道德观念,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2、这种结合有利于培养道德情感。语文教材中有的歌颂党的领导,赞颂领袖的高尚品质,如《一个降落伞》、《一件棉衣》、《一夜的工作》;有的歌颂祖国的四化建设,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大海的歌》;有的描写祖国锦锈河山,如《梅雨潭》、《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这些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二、紧扣文化科学素质的结合点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摄──内化──外化的过程。外摄,即从外部世界摄取物质与精神营养,获得信息。内化,一是将摄取的物质与精神营养经过消化的反映,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东西,发展个体的身心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二是按照获得的信息调整个体内在的素质。外化,即将个体内在的身心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外化为行动,作用于外界世界,同时发展个体的身心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人的知识、才能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1、紧扣知识点:即一篇课文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同课文有不同的知识点,一般可从生字、词汇、句式、读写知识等方面选取,一篇文章宜突出落实几点。如《做风车的故事》一文,课后要求用“果然”造句。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查词典,看“果然”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读“一架小小的风车果然造成了”一句。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里用‘果然’呢?”这样一来,学生读上下文,从中知道“果然”的前面写牛顿的“我也要做一个”的强烈愿望,又有“仔仔细细地看。”“叮叮当当地忙个不停”的努力,而造风车是努力的结果,从而具体地认识了运用“果然”一词的语言环境,加深了对这一课文的理解。
2、紧扣育能点。每教一篇新课文,要从文中寻求训练学生某种能力的最佳点。如突出知识与听、说、读、写训练的某一侧面,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训练某一方面的能力。
3、紧扣创造性思维的发散点。
(1)拓展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如《狼和小羊》一
教育科研
ScientificConsult
语文教研
课时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把思维的发散点新落实在结尾上:“狼说着便向小羊扑去”。过去,老师就从字面上讲解一下,说明狼很坏,课蛮不讲理,羊被狼吃掉了,完了,下课。但现在老师便把这个结尾作为发散思维的一个改训练点,对学生说,这篇课文没有结尾,结尾留给小朋友们完成。孩子们一听,兴趣盎理然,想像出各种各样的结尾,就是不肯让狼吃掉小羊:有的说狼用力过猛,跌下河谷淹念死了;有的说机灵的小羊躲开了;有的说正在指这时,马伯伯赶到了,救了小羊……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可导能,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2)灵活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维的广度与灵活性。多刘下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敏捷多变,少受永琴的定势的影响。这也是训练学生应付复杂万变的客观事物的重要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应龚德小变能力的重要方面。义务教育《小交通员》就喜
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素材。当地下交通员欧阳学立安来到联络站送信的时候,才发现联络点被敌人控制了,敌人把枪口对准了他。在这语种情况下,立安“楞了一下,马上镇静下来”,然后用“收豆腐钱”、“走错了门”的借口,摆文脱了敌人。这过程就是变通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当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必须马上摆脱教原来的思维和做法,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敏捷地开拓新的思路,想出新的对策,应付学瞬息万变的情势。通过语文教材及教学活动实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这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应变能力以及处理事物的践
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紧扣心理素质培养的结合点。结
合语言文字训练着眼于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造就无限丰富多彩的个性。如《将相和》一文,通过分析蔺相如、廉颇的性格,可帮助学生认识杰出人物的意志过程和意志品质。又如《试航》一文,赞扬了富尔顿不怕讽刺打击,坚持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造出了第一艘轮船,为人类造福的感人事迹。课文一方面用试验的时间、挫折、一般人的态度,反衬富尔顿对理想追求的坚定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富尔顿的道德动机,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揭示了富尔顿热烈追求、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从而教育学生认识到为人类造福的理想,才是高尚的。为了实现理想,就要不怕讽刺打击,不怕挫折失败,只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就会登上理想的阶梯。
(4)紧扣劳动素质培养的结合点。马克思早就说过“劳动才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发达,都不离开勤劳、智慧。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体力劳动对于小孩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开展劳动素质教育活动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一条基本途径,是教育服务经济,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课中有许多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如有滋味》、《蜜蜂》、《大理石街》、《幸福是什么》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和主人翁的劳动态度;《饲养员赵大叔》《、手》可培养吃苦耐劳、高速优质等作风,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锄禾》、《江上渔者》是对劳动人民成果来之不易的感叹;《种鱼》、《我要的是葫芦》说明没有相应的知识就会劳而无获。
(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
2008.No4
45
《劳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