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各个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社会参与方式及各项政策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农村 留守老人 养老

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时留守在户籍地的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万人。周福林利用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对65 岁及以上所有的“留守老人”不分城乡的规模作了计算: “在人口普查0.95‰数据中⋯⋯留守老人为17042 人”, 由此推算, “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 万人。”接着, 周福林又根据“留守老人的市镇乡分布”, 以“在乡的”75.72%来推算, 65 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应为1358 万人。[1]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一)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只能维持温饱。 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子女和自己劳动所得的微薄收入,如果是失去劳动力的留守老人就只能靠子女补贴,在子女补贴不足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老人会处于贫困状态。

随着孝道观念的淡化,一些外出务工的子女因为自身谋生的压力就中断了给老年人的经济补贴,如云南一位8O岁的留守老人,他儿子带着孙子去深圳务工,开始还寄点钱回来,后来因为自己生活压力大没法再寄钱给老人了。老人只好在家里种地养活自己,由于没钱交电费,老人家里连电灯都没有,穿着也是破破烂烂的,老人担心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老人的境况的确值得同情,老人年轻的时候辛苦劳累,到老了连基本的三餐都不能保证。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没有保障,就医问题依然严峻。

1、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

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渐渐衰弱,患病率逐渐上升。调查发现,子女外出后,有28.6%的留守老人得过大病,而其中得了大病后身边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的比例高达62.4%。[2]

留守老人最怕生病,生病了没有人去请医生,经济能力差的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往往都把小病拖成了大病。让老人觉得更加孤苦的是就算卧病在床也没有人照顾。如一位留守老人有一次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只好啃凉馒头吃咸菜,想哭连一个听的人都没有。而高龄老人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发病都具有突发性,若抢救不及时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2、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老人看病难,很多农村没有卫生所,只有小型的药店,老人看病极不方便,且近年来药费猛增,调查发现医疗支出是老人最主要的支出,在子女不能提供足够的医疗费用的情况下,老人看不起病,去看病不方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留守老人不同,城市留守老人医疗比较有保障,大多数会给自己买养老保险以及其它社会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收

入不高,子女给的经济补贴是非常微薄的,看不起病是多数存在的,老人一旦生了大病,大笔的医药费就会使他们陷入困境。

(三)农村留守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由于农村留守老人与子女在居住空间上的分离,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因而孤独感普遍加强。外出子女一年回家一两次,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与父母缺少沟通交流。调查显示,子女外出前老人感到经常孤独和偶尔孤独的比例共计16.6%,不孤独的比例超过80%;而子女外出后,老人感到经常孤独和偶尔孤独的比例和超过50%,不孤独的比例下降到49.2%。[3]

(四)农村娱乐设施缺乏,严重影响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娱乐设施比较缺乏,精神文化贫乏,中青年流入城镇农村更无生机而言。调查显示,有55.5%的老人的儿子外出务工,即有55.5%的男青年都外出务工,[4]而本应由年轻男性承担的重农活就落到了留守老人的身上,老人除了做农活余下的时间很少参加集体生活或娱乐活动,加重了老人的孤独感。

目前我国的农村老年活动室和老年协会大多没有发挥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作用。老年活动室大多成为低龄老人打牌、聊天的场所,老年协会也只是进行一些老年慰问的工作,往往有名无实。

总的来说,老年活动室应该多开展一些适合老人的文化活动或组织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发挥老人的特长进行互助,策划一些比赛项目实行互动,以丰富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实现留守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五)农村治安管理缺失,留守老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中青年男子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受骗、被欺负,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并且农村治安比较没有条理,近些年逐步恶化,不法分子利用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就借机盗窃甚至公然抢劫。调查发现,33.6%的留守老人在过去的两年中曾发生过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9.0%的留守老

[5]人在子女外出期间会因担心不可预知的事件而经常感到害怕。因此农村要加强

对治安的维持,邻里要互助,老人自身也要也要加强防盗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二、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因素

(一)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逐渐减少。

在中国农村依靠子女对老年人的照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基础。子女数量的多少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照料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农村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的数量在逐渐的减少。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累计已有3000多万户独生子女户,2003年,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中,年满60岁及以上的父母超过115万,2047年将超过2404万。[6]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子女照料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的影响

相对于子女外出前,子女外出后经济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有53.1%的老人感到子女外出务工后经济状况变好了,只有不到4%的老人认为更坏了。[7]子女在外务工收入缺少稳定性,因而给父母的补贴也不稳定,说明子女的经济状况对于依靠子女供给的留守老人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子女的经济得到改善老人就有条件去享受更好的照料环境,这对于他们晚年的生活至关重要。

(三)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据统计,2003年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2004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18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2005年数量之庞大

竟高达1.3亿,外出务工人员年龄集中在青壮年一代,并且迁移的距离和时间越来越大。[4]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老年承担更大的负担,子女留下的地在老人看来是不能荒废的,即使自己再苦也要耕种,通过调查:老人感到农业负担加重的占46.2%,没有变化的占41.5%,减轻的只有9.6%;老人感到家务劳动负担加重了的占44.4%,没有变化的占45.8%,减轻了的仅为7.6%。[8]并且由于户口的限制,绝大多数务工子女没办法带自己的孩子出去就学,照顾孙辈的责任就落到了老人的肩上,老人照顾自己都是个问题再加上文化程度低,老人既要照顾子孙的起居又要关心子孙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从照料接受者向照料提供者转变,照顾孙辈大大增加了老人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

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又重新承担起重体力活,再次经历抚养过程,一定程度上是摧残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四)留守老人居住方式呈空巢化和隔代化、居住环境差。

在居住方式上,农村留守老人呈现空巢化和隔代化。2000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留守老年人户居方式中,单身户占8.24%,夫妻户占23.13%,隔代户占

4.49%,三者合计达35.86%,占到了老年人户居方式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千分之一抽样数据计算)。[9]

绝大多数留守老人居住环境差,设施简单。有些老人的房屋太旧,自身无法进行修缮,经常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门外杂草丛生也是家常便饭,生活很是艰难。

(五)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养老被看成是家庭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忽视。 要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改变自扫门前雪的观念。调查发现,有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能够经常得到邻居帮助的占39.3%,偶尔得到帮助的占39.5%,从没有得到帮助的占18.5%。患有大病的留守老人得到亲戚和邻居照料的也非常少,分别占1.8%和0.5%。[2]而村干部给予老人的帮助也只仅限于发放社会救济、办理证明或手续等方面。

不管是邻里还是社会基层组织都没有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都认为养老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把赡养老人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农村为老服务观念淡薄。

所以在为老服务上要加大舆论的宣传,促进农村社区的助老意识,为社区助老奠定思想基础。鼓励邻里、亲朋好友互助,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留守老人的养老机制比较完善,而在农村更多的是依靠家庭。但是现在我们要看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年人的家庭,随着子女的外迁这种模式必定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可以着眼于社会养老体系,将家庭化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因为社会网络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必然会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它的构建可以间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一)强化家庭成员的责任,子女要兼顾物质和精神赡养。

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孝敬老人更是受人尊崇,老人们也是希望晚年有子女赡养,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充分履行自己对老年人赡养的责任,社会上应该多进行舆论宣传,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老年人也可与其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并加强对务工子女的孝道教育,强化子女的赡养心理。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可通过经济支持和物质援助等间接方式履行自己的责任,如出钱给

父母买养老和医疗保险,有能力的子女还可以为留守老人购买养老服务,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照料,切实减轻农村留守老人在这方面的负担。

子女应该经常与老年人保持联系,在精神上支持、关心他们,经常回家看看,听听老人内心的需求,不能经常回家的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与父母多沟通交流,缓解老人内心的孤独。

(二)政府应采取多元政策改善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层政府应实施及时补位的养老服务,包括诸如引进集中养老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等。

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考虑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

多方面的吸取资金来源,特别是外出的子女要积极的捐助。如可以承包未承包的农村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作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②将农村里集体经济的收入按一定百分比提取作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③可对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可发放补助金进行特别照料,减轻老人的顾虑和负担。④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体出资设立留守老人养老基金,给老人以必要的帮助。

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

政府和家庭共同出资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设立家庭病床对行走不方便的老人实行就近治疗,还可以增加农村医疗机构的建立,有计划有目的的建立一些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和示范医疗机构单位,进而带动整个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使农村留守老人看病不再难。

3、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子女的供给,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要迫切解决歧视农民工的现象,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从而促进农民工的经济收入。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入手: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老年生活照料和救济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等,从物质方面保证老年人的养老质量。扩大农村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范围,将所有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在内,提供代养、寄养、托老服务等,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保障。

5、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减轻留守老人的负担。

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度相关优惠政策,如为农村养老院的建设提供优惠,鼓励养老院的建设;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如承包五年土地免租金,提供无息贷款、大力发展农村本地经济,考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工能兼顾农田和打工,就地转移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这样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青年在家创业,就近照顾年迈父母,也缓解了城市交通和资源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

6、建立为农村“留守老人”解困工作责任制

把改善、提高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作为村两委工作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作为主要考评内容,重点抓,促进农村留守老人困难的解决。

(三)留守老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融入于社会之中。

在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减少、照料机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留守老人自身

方面的原因是起主导作用的。绝大部分留守老人养老观念没有转变,还是抱着万事不求人的思想,觉得让人帮助是件不光彩的事,养老知识欠缺。

留守老人应转变养老观念,不能立足于自身的养老经验,因此要充分利用个人的照料资源,做到对自己负责,丰富养老文化知识,并且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锻炼自己的身体来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把自己融入社会中,不能仅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而因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向现代的社会养老观念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养老能力,做到遇到突发情况或大病时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实现健康老龄化。

四、结语

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是在安享晚年的时光他们却在心理、身体等各方面都承受着重压,我们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应尽快为农村留守老人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和农村医疗保障。

留守老人自身要建立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处理好邻里关系,不能老是抱着万事不求人和不背人情债的旧思想,遇到困难可以向农村社团组织、政府或邻居寻求帮助,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积极参加农村里的文体活动,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改变养老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中可以成立一些诸如:托付赡养、民营托老所、代理家长等服务单位,可以适当的缓解经济能力过的去的农村留守家庭中老人的照料。

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提供人民的社会福利,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各级政府、社会要尽力减轻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精神压力,我相信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老有所养,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留守老人颐养天年。

注释:

[1]周福林.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2006,(1).

[2]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3]杜鹃,杜夏.乡城迁移对迁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J].人口研究,2002,(2):52.

[4]该调查指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中心老年学研究所在安徽寿县、河北承德县和河南浚县开展的题为“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的抽样入户问卷调查。

[5]人民网,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面临九个问题

[6]张汉湘.“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 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A]. 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报告.测算方案[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1.

[7]杜鹃,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

[8]胡强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9]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11.

参考文献

[1]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2]郭志刚,张恺悌.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检验[J].人口研究,1996,(2):13-14.

[3]张汉湘.“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 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A]. 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报告.测算方案[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1.

[4]杜鹃,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

[5]胡强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各个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社会参与方式及各项政策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农村 留守老人 养老

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时留守在户籍地的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万人。周福林利用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对65 岁及以上所有的“留守老人”不分城乡的规模作了计算: “在人口普查0.95‰数据中⋯⋯留守老人为17042 人”, 由此推算, “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 万人。”接着, 周福林又根据“留守老人的市镇乡分布”, 以“在乡的”75.72%来推算, 65 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应为1358 万人。[1]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一)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只能维持温饱。 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子女和自己劳动所得的微薄收入,如果是失去劳动力的留守老人就只能靠子女补贴,在子女补贴不足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老人会处于贫困状态。

随着孝道观念的淡化,一些外出务工的子女因为自身谋生的压力就中断了给老年人的经济补贴,如云南一位8O岁的留守老人,他儿子带着孙子去深圳务工,开始还寄点钱回来,后来因为自己生活压力大没法再寄钱给老人了。老人只好在家里种地养活自己,由于没钱交电费,老人家里连电灯都没有,穿着也是破破烂烂的,老人担心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老人的境况的确值得同情,老人年轻的时候辛苦劳累,到老了连基本的三餐都不能保证。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没有保障,就医问题依然严峻。

1、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

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渐渐衰弱,患病率逐渐上升。调查发现,子女外出后,有28.6%的留守老人得过大病,而其中得了大病后身边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的比例高达62.4%。[2]

留守老人最怕生病,生病了没有人去请医生,经济能力差的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往往都把小病拖成了大病。让老人觉得更加孤苦的是就算卧病在床也没有人照顾。如一位留守老人有一次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只好啃凉馒头吃咸菜,想哭连一个听的人都没有。而高龄老人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发病都具有突发性,若抢救不及时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2、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老人看病难,很多农村没有卫生所,只有小型的药店,老人看病极不方便,且近年来药费猛增,调查发现医疗支出是老人最主要的支出,在子女不能提供足够的医疗费用的情况下,老人看不起病,去看病不方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留守老人不同,城市留守老人医疗比较有保障,大多数会给自己买养老保险以及其它社会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收

入不高,子女给的经济补贴是非常微薄的,看不起病是多数存在的,老人一旦生了大病,大笔的医药费就会使他们陷入困境。

(三)农村留守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由于农村留守老人与子女在居住空间上的分离,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因而孤独感普遍加强。外出子女一年回家一两次,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与父母缺少沟通交流。调查显示,子女外出前老人感到经常孤独和偶尔孤独的比例共计16.6%,不孤独的比例超过80%;而子女外出后,老人感到经常孤独和偶尔孤独的比例和超过50%,不孤独的比例下降到49.2%。[3]

(四)农村娱乐设施缺乏,严重影响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娱乐设施比较缺乏,精神文化贫乏,中青年流入城镇农村更无生机而言。调查显示,有55.5%的老人的儿子外出务工,即有55.5%的男青年都外出务工,[4]而本应由年轻男性承担的重农活就落到了留守老人的身上,老人除了做农活余下的时间很少参加集体生活或娱乐活动,加重了老人的孤独感。

目前我国的农村老年活动室和老年协会大多没有发挥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作用。老年活动室大多成为低龄老人打牌、聊天的场所,老年协会也只是进行一些老年慰问的工作,往往有名无实。

总的来说,老年活动室应该多开展一些适合老人的文化活动或组织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发挥老人的特长进行互助,策划一些比赛项目实行互动,以丰富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实现留守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五)农村治安管理缺失,留守老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中青年男子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受骗、被欺负,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并且农村治安比较没有条理,近些年逐步恶化,不法分子利用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就借机盗窃甚至公然抢劫。调查发现,33.6%的留守老人在过去的两年中曾发生过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9.0%的留守老

[5]人在子女外出期间会因担心不可预知的事件而经常感到害怕。因此农村要加强

对治安的维持,邻里要互助,老人自身也要也要加强防盗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二、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因素

(一)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逐渐减少。

在中国农村依靠子女对老年人的照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基础。子女数量的多少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照料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农村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的数量在逐渐的减少。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累计已有3000多万户独生子女户,2003年,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中,年满60岁及以上的父母超过115万,2047年将超过2404万。[6]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子女照料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的影响

相对于子女外出前,子女外出后经济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有53.1%的老人感到子女外出务工后经济状况变好了,只有不到4%的老人认为更坏了。[7]子女在外务工收入缺少稳定性,因而给父母的补贴也不稳定,说明子女的经济状况对于依靠子女供给的留守老人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子女的经济得到改善老人就有条件去享受更好的照料环境,这对于他们晚年的生活至关重要。

(三)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据统计,2003年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2004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18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2005年数量之庞大

竟高达1.3亿,外出务工人员年龄集中在青壮年一代,并且迁移的距离和时间越来越大。[4]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老年承担更大的负担,子女留下的地在老人看来是不能荒废的,即使自己再苦也要耕种,通过调查:老人感到农业负担加重的占46.2%,没有变化的占41.5%,减轻的只有9.6%;老人感到家务劳动负担加重了的占44.4%,没有变化的占45.8%,减轻了的仅为7.6%。[8]并且由于户口的限制,绝大多数务工子女没办法带自己的孩子出去就学,照顾孙辈的责任就落到了老人的肩上,老人照顾自己都是个问题再加上文化程度低,老人既要照顾子孙的起居又要关心子孙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从照料接受者向照料提供者转变,照顾孙辈大大增加了老人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

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又重新承担起重体力活,再次经历抚养过程,一定程度上是摧残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四)留守老人居住方式呈空巢化和隔代化、居住环境差。

在居住方式上,农村留守老人呈现空巢化和隔代化。2000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留守老年人户居方式中,单身户占8.24%,夫妻户占23.13%,隔代户占

4.49%,三者合计达35.86%,占到了老年人户居方式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千分之一抽样数据计算)。[9]

绝大多数留守老人居住环境差,设施简单。有些老人的房屋太旧,自身无法进行修缮,经常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门外杂草丛生也是家常便饭,生活很是艰难。

(五)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养老被看成是家庭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忽视。 要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改变自扫门前雪的观念。调查发现,有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能够经常得到邻居帮助的占39.3%,偶尔得到帮助的占39.5%,从没有得到帮助的占18.5%。患有大病的留守老人得到亲戚和邻居照料的也非常少,分别占1.8%和0.5%。[2]而村干部给予老人的帮助也只仅限于发放社会救济、办理证明或手续等方面。

不管是邻里还是社会基层组织都没有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都认为养老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把赡养老人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农村为老服务观念淡薄。

所以在为老服务上要加大舆论的宣传,促进农村社区的助老意识,为社区助老奠定思想基础。鼓励邻里、亲朋好友互助,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留守老人的养老机制比较完善,而在农村更多的是依靠家庭。但是现在我们要看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年人的家庭,随着子女的外迁这种模式必定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可以着眼于社会养老体系,将家庭化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因为社会网络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必然会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它的构建可以间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一)强化家庭成员的责任,子女要兼顾物质和精神赡养。

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孝敬老人更是受人尊崇,老人们也是希望晚年有子女赡养,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充分履行自己对老年人赡养的责任,社会上应该多进行舆论宣传,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老年人也可与其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并加强对务工子女的孝道教育,强化子女的赡养心理。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可通过经济支持和物质援助等间接方式履行自己的责任,如出钱给

父母买养老和医疗保险,有能力的子女还可以为留守老人购买养老服务,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照料,切实减轻农村留守老人在这方面的负担。

子女应该经常与老年人保持联系,在精神上支持、关心他们,经常回家看看,听听老人内心的需求,不能经常回家的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与父母多沟通交流,缓解老人内心的孤独。

(二)政府应采取多元政策改善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层政府应实施及时补位的养老服务,包括诸如引进集中养老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等。

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考虑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

多方面的吸取资金来源,特别是外出的子女要积极的捐助。如可以承包未承包的农村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作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②将农村里集体经济的收入按一定百分比提取作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③可对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可发放补助金进行特别照料,减轻老人的顾虑和负担。④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体出资设立留守老人养老基金,给老人以必要的帮助。

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

政府和家庭共同出资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设立家庭病床对行走不方便的老人实行就近治疗,还可以增加农村医疗机构的建立,有计划有目的的建立一些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和示范医疗机构单位,进而带动整个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使农村留守老人看病不再难。

3、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子女的供给,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要迫切解决歧视农民工的现象,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从而促进农民工的经济收入。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入手: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老年生活照料和救济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等,从物质方面保证老年人的养老质量。扩大农村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范围,将所有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在内,提供代养、寄养、托老服务等,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保障。

5、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减轻留守老人的负担。

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度相关优惠政策,如为农村养老院的建设提供优惠,鼓励养老院的建设;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如承包五年土地免租金,提供无息贷款、大力发展农村本地经济,考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工能兼顾农田和打工,就地转移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这样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青年在家创业,就近照顾年迈父母,也缓解了城市交通和资源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

6、建立为农村“留守老人”解困工作责任制

把改善、提高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作为村两委工作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作为主要考评内容,重点抓,促进农村留守老人困难的解决。

(三)留守老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融入于社会之中。

在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减少、照料机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留守老人自身

方面的原因是起主导作用的。绝大部分留守老人养老观念没有转变,还是抱着万事不求人的思想,觉得让人帮助是件不光彩的事,养老知识欠缺。

留守老人应转变养老观念,不能立足于自身的养老经验,因此要充分利用个人的照料资源,做到对自己负责,丰富养老文化知识,并且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锻炼自己的身体来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把自己融入社会中,不能仅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而因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向现代的社会养老观念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养老能力,做到遇到突发情况或大病时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实现健康老龄化。

四、结语

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是在安享晚年的时光他们却在心理、身体等各方面都承受着重压,我们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应尽快为农村留守老人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和农村医疗保障。

留守老人自身要建立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处理好邻里关系,不能老是抱着万事不求人和不背人情债的旧思想,遇到困难可以向农村社团组织、政府或邻居寻求帮助,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积极参加农村里的文体活动,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改变养老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中可以成立一些诸如:托付赡养、民营托老所、代理家长等服务单位,可以适当的缓解经济能力过的去的农村留守家庭中老人的照料。

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提供人民的社会福利,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各级政府、社会要尽力减轻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精神压力,我相信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老有所养,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留守老人颐养天年。

注释:

[1]周福林.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2006,(1).

[2]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3]杜鹃,杜夏.乡城迁移对迁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J].人口研究,2002,(2):52.

[4]该调查指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中心老年学研究所在安徽寿县、河北承德县和河南浚县开展的题为“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的抽样入户问卷调查。

[5]人民网,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面临九个问题

[6]张汉湘.“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 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A]. 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报告.测算方案[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1.

[7]杜鹃,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

[8]胡强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9]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11.

参考文献

[1]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2]郭志刚,张恺悌.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检验[J].人口研究,1996,(2):13-14.

[3]张汉湘.“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 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A]. 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报告.测算方案[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1.

[4]杜鹃,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

[5]胡强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相关文章

  • 浅析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浅析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姓 名:学 号: 学 院: 班 级: 指导老师: 浅析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老年 ...查看


  • 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 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及对策建议 伴随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有2.4亿农民工,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城镇化进程的同 ...查看


  •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以及国家政策对策问题
  • 关于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笔者的话: 记得<论语>里有一段"子游问孝"的故事.孔子回答子游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就是,现在的人以为孝 ...查看


  •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 ...查看


  •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 定稿日期: 2014.02.28 内容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党中央提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 ...查看


  • 浅析湖北省洪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浅析湖北省洪湖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摘要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于千百年来始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一件特大喜事.这一重大惠农政策,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查看


  •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1
  • 百家论坛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杨巧凤 三班镇文化站福建省泉州市362501 摘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的青壮年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留守老人独自面对生活,展,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针对地方自身的优势发展 ...查看


  •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现状研究
  • 郑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河南农村留守妇女 生存发展现状研究 姓名 张 宁 学号院 系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孟 维 巍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 ...查看


  •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 号: 专 业:机械工程 题 目:浅析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姓名: 老师:颜 茵 2015年12 月02 日 摘要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中国人口发展的热点问题.社会保障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