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 问题及农业科技
摘要: 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路与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两条路与两个方面,这已经困扰甚至阻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原因是“三农”中出现了空壳问题。从实证方面分析空壳问题与“三农”的关系表明,解决“三农”问题要有产业、农业科技和人力资本作为必要条件;而从经济学原理上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机理,其结果则显示:“三农”中的空壳问题强化了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律,制约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民收入。解决城乡二元制度是问题之本。
关键词:农村缺产业;农业缺技术;农民缺知识;二元经济;二元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工作中,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思路与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尤其是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
3.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社会收入保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正确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使用;
4.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5.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
7.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国家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
8.增加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经费,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及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思路和措施无疑是正确和有意义的。但是,归纳起来分析,上述无论哪条思路与措施,最终都集中在提高土地及其自然资源的生产率,增加农村人均GDP 产出上。换句话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两条路和两个方面。
两条路是:①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②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转移农村人口。前一条路是在农业里边走,后一条路则是在农业的外边走。两个方面是:①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与制度,保障和提高农民权利,全面提高农民素质;②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
本文要指出的是,目前,这两条路和两个方面已经困扰甚至阻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表现是: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中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发展缺少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即以二、兰产业作为物质生产力的支持;农业现代化缺少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条件;农民生产能力和素质提高缺少文化和教育作为根基,对此,我们把这称之为“三农中的空壳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村缺产业,农业缺技术,农民缺知识。
二、数据和实证方面的分析
先从数据和实证方面分析这种空壳问题与“三农”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空壳问题对“三农”的作用、影响和效应。红薯在我国每年种植面积达1亿多亩,年总产量1.8亿吨,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以1吨红薯在各个精深加工链条中的增值效益来看,1吨红薯经过深加工后,其价值至少可以增加15倍以上。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红薯的利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作为绿色保健食品。可以制作成生物塑料代替以石油为原料的普通塑料制品。可以制成酒精、甲烷作为新能源替代石油产品,同时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地膜、塑料大棚、塑料袋和包装用品,等等。为什么这样长的农业产业链条在我国就形不成呢? ①大豆是目前我国大宗农产品中惟一短缺的产品,每年存在1000万吨左右的缺口,加上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种植结构调整方向。2002年我国仅大豆一项就进口1300多万吨,去年进口啤酒大麦236.8万吨,价格是每吨1450元。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气候和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应该说除
土地外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包括勤劳善耕的农民) 种类最为丰裕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的农业产品我国都有。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在我国都是得天独厚的,为什么我们每年还得花费上百亿美元的外汇去买我们完全可以自给的农产品和原料呢?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花生成为人世后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宗农产品。2001年国际市场花生价格在每吨6000元以上。而国内市场每吨才2800元左右,我国花生出口价格比美国低20%多。在国际市场上,花生总产量只有我国产量11%的美国,其出口量已接近我国,占世界贸易量的l /4强。假设每公斤花生加工后价格被拉动上升0.50元,为此我国农民就可以增收70多亿元,而且可创汇5亿美元以上。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1/4,产量占世界1/5,可每年还要花10多亿元人民币向国外购买高淀粉含量的马铃薯以满足食品加工业的需要。荷兰马铃薯年产量只有800多万吨,但每年仅从马铃薯鲜薯及冷冻马铃薯制品贸易中就能赚到8亿多美元。如果按种植面积500万公顷和每公顷单产15吨计算,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将达到7500多万吨。再如果我国的马铃薯加工能力达到总产量的30%,即年加工2000多万吨,就将超过美国②。而如果加工值按每吨700元计,那么每年从土豆加工中所获得的增加值就达140亿元以上。芬兰的国土面积只有我国黑龙江省的2/3大,可他们的纸浆却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半,我国是其主要进口国之一。以色列在中东一小块最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农产品出口、滴灌技术等等农业奇迹。荷兰只有1600多万人口,耕地只有中国的1%,可农产品出口排世界第三位,乳制品卖遍了世界。法国农业非常发达,农民几乎都是大学水平,小镇都有农业研究所。美国的农民自兼农场主,集机械师、农技师和经营管理者于一身。随着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潜力的开发,农业与环境、农业与其它产业关系的加深,科技与人力资源创新在农业经济中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比如,北欧国家的造纸厂有自己的森林,美国已经研究出了彩色棉花,生物医药已经诞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性质,引起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变革。但在我国,科技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外生变量,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科技可望不可及。虽然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农业科技仍是落后的,农业科技运用、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是落后。而这最后一点是已经困扰我们几十年未能解决的难题。同时,农村中、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和与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也都遇到了困境,举步维艰。特别是北方和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由于缺乏乃至于没有创新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所以,很难有产品质量和品种创新。所谓的公司或企业只是使用廉价劳动力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加工和原始利用而已。
三、经济学原理上的研究
下面再从经济学原理上研究空壳问题与“三农”的关系,目的在于揭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发展这三个要素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机理,揭示空壳问题对“三农”的作用、影响和效应等深层关系。
1.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律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规律,边际收益递减德在农业经济中体现得最明显,也最为重要。农业的收益递减是由于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所导致的。在土地等农业资源稀缺的约束下,劳动的边际报酬和边际产品都是递减的,因此,克服农业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配置农韭资源对予髂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其一,农民掌握了知识,农业有了科技,农业相关产业得以发展,可以使农业的稀缺资源得以增加和扩大;第二,由于农业资源被延伸和充分利用丽闻接扩大了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第三,可以促进和拉动农业经济
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业和农村的各种自然资源,从两寓接扩大农业资源翻生产要索。三方面作用下,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中的生产资源与要索就可以得到增加和扩大,同时还能扩大农民的“收入流”,而农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则向外移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率。
2.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要有动力,调整农业的经济结构要有方向,增加农民的就业要有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途径,丽这些都要依靠农民掌握知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或产业链) 的发展。我们之所以认为知识和技术是一种特殊资源,其中之一就是使用中的非完全排他性和不可完全独占性;另外是它的经济外部性,即科技资源在生产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溢出效应;再有就是农韭科技在使用中的学习成本低,农民掌握了知识以后就可以实现农业人力资源创 新。在人力资源刨新+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发展这三方面共同作用下,便可以改造传统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利的方向和更大的空问;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吸收和转移,增加非农就业,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多的渠道和途径。这是农韭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执理之二。过去
有旬名言:“农业元商不活,农村元工不富”,说的就是这个作用原理。
3.在农业经济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和理论,就是由子大多数农产品是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生产出来的,所以农业生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很大。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结果,农业生产的社会利益通过较低的市场价格转移给了消费者和其他使用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自己则承担了农业生产和创薪的风险成本,这就是著名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正外部性”原理。农业经济和农产品的经济正外部性原理和性质非常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农业的收益和农民的收入因这种外部性面降低,农业发展由于受到市场和宏观总量供求制约,所以很难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外部解决农民收入和利益增加问题。国外对农业采取补贴和转移支付的财敢政策其依据正是这个原理。“农业生产的经济正外部性”是国际上至今未被破解的制约农业发展的~个难题,这个难题也导致了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悖论”,成为国家和改府都非常头疼的问题。粮食“保护价收购”和现在的农业补贴就是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阉题所采取的政策,为此支讨的财致补贴巴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那么,能否在农业经济的内部解决一些问题呢? 在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活动中,人力资源创新、农业科技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成本,另一方厩可以通过农业资源的延伸和农产品增值丽增加农民收益,在产业链里把农业生产的经济正外部性统统内部化。农业科技和入力资源的创新水平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越能实现优质、高产、高 力资本的投入,产业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此外,农业产效和安全的农业,农业生产的风险成本就越小;农业科技 业的投融资活动和技术创新的内生化需要有资本市场和和人力资源的创新水平越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越高,农业 要素市场。等等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的产业链就会越宽、越长,农业资源就越延伸,农产品的 济和农村现有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要求。我们增值效应就越高,农业生产和产品的经济正外部性被内 认为,造成“三农中的空壳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化的效益就越好。总结起来就是,农业科技、人力资 第一,我国农业经济环境,包括商品、劳动和金融源的创新与农业产业的发展,是通过农业经济内部解决 三个市场不发展,使得农业技术资源和生产要素
不能充农产品经济外部性和农民增收问题实现的。 分流动和集聚,同时要素流动性和农业分工程度太低,这是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 致使农业生产缺少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机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机理之三。 制,农业产业的发展便受阻。“三农”中的空壳问题导致这三个作用机理都失去 第二,缺乏产业支持的小农经济无法将现代农业技了应有的效应,这也就是空壳问题与“三农”之间的原 术和人力资源进行积累和内生;而农业技术资源、生产理关系。 要素和中间产品在贸易过程中交易费用太高也致使农民目前,我国大量玉米以原料形态由北方产区运往南 难以把农业技术资源的共享性、效用的溢出性和公共性方加工,又以食品等形态返销北方,这种生产、加工的 在生产中内部化,这两方面结果使得农业和农业产业的区域错位和产销利益失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玉米加工业 发展缺乏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本要素。的发展,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差别。如果玉米 第三,农村的教育事业太落后,使得我国缺乏农业能在产区就地加工增值,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的物质基础。解决,同时还降低了玉米过剩的种植风险。同样,如果 第四,体制与制度落后是制约农业科技创新、人力在牛奶产区办乳制品加工厂,那么养牛的农民就可以获 资源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的外部环境。牛奶加工过程中的收益,避免把牛奶只当作原料出售 因此,现在和将来,对我国农村的社会体制改革、和运输保管所遭受的收入损失。
四、原因与对策的探讨。人们普遍已经注意到了城乡二元经济问题,我们也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 认为,这种二元制度是一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多年以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必要条件和机制。农业要实现产业 来,从不许农民进城到进城受歧视,从户籍管理到公民化,就必须有相当水平的市场和分工。产业不是几个单 权利,我国在城乡之间一直实行的是二元管理体制和制一的企业,产业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有资源和要素的充分 度,这些二元制是我国城乡之间存在二元经济和发展流动和集聚,需要有规模性的分工和专业化。产业要生 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正是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制存和发展,必须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而要实现农民和 度,造成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能在城乡之间生产者的利益最大化必须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 完全充分地流动,造成农村不能融入市场经济,农业不农业要走产业化道路,必须有一定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 能与其它产业发展同步,农民不能享有同等的社会权 本(包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创新) ,没有货币资本和人 利。解决城乡二元制度是问题之本。
参考文献:
[1]张国编.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7.
[3]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周.2l 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张永林.农业科技扩散要素流动与我国农业规模经济性研究.管理工程学报
[J].2001,(3).
[10]张永林.我国农业生产中科技与人力资本挤出问题研究.管理工程学报
[J].2002,(4).
[11]速水佑次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陈吉元.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三农" 问题及农业科技
摘要: 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路与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两条路与两个方面,这已经困扰甚至阻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原因是“三农”中出现了空壳问题。从实证方面分析空壳问题与“三农”的关系表明,解决“三农”问题要有产业、农业科技和人力资本作为必要条件;而从经济学原理上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机理,其结果则显示:“三农”中的空壳问题强化了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律,制约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民收入。解决城乡二元制度是问题之本。
关键词:农村缺产业;农业缺技术;农民缺知识;二元经济;二元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工作中,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思路与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尤其是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
3.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社会收入保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正确处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使用;
4.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5.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
7.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国家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
8.增加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经费,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及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思路和措施无疑是正确和有意义的。但是,归纳起来分析,上述无论哪条思路与措施,最终都集中在提高土地及其自然资源的生产率,增加农村人均GDP 产出上。换句话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两条路和两个方面。
两条路是:①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②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转移农村人口。前一条路是在农业里边走,后一条路则是在农业的外边走。两个方面是:①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与制度,保障和提高农民权利,全面提高农民素质;②发展农业生产力,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
本文要指出的是,目前,这两条路和两个方面已经困扰甚至阻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表现是: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中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发展缺少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即以二、兰产业作为物质生产力的支持;农业现代化缺少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条件;农民生产能力和素质提高缺少文化和教育作为根基,对此,我们把这称之为“三农中的空壳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村缺产业,农业缺技术,农民缺知识。
二、数据和实证方面的分析
先从数据和实证方面分析这种空壳问题与“三农”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空壳问题对“三农”的作用、影响和效应。红薯在我国每年种植面积达1亿多亩,年总产量1.8亿吨,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以1吨红薯在各个精深加工链条中的增值效益来看,1吨红薯经过深加工后,其价值至少可以增加15倍以上。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红薯的利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作为绿色保健食品。可以制作成生物塑料代替以石油为原料的普通塑料制品。可以制成酒精、甲烷作为新能源替代石油产品,同时它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地膜、塑料大棚、塑料袋和包装用品,等等。为什么这样长的农业产业链条在我国就形不成呢? ①大豆是目前我国大宗农产品中惟一短缺的产品,每年存在1000万吨左右的缺口,加上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种植结构调整方向。2002年我国仅大豆一项就进口1300多万吨,去年进口啤酒大麦236.8万吨,价格是每吨1450元。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气候和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应该说除
土地外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包括勤劳善耕的农民) 种类最为丰裕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的农业产品我国都有。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在我国都是得天独厚的,为什么我们每年还得花费上百亿美元的外汇去买我们完全可以自给的农产品和原料呢? 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花生成为人世后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宗农产品。2001年国际市场花生价格在每吨6000元以上。而国内市场每吨才2800元左右,我国花生出口价格比美国低20%多。在国际市场上,花生总产量只有我国产量11%的美国,其出口量已接近我国,占世界贸易量的l /4强。假设每公斤花生加工后价格被拉动上升0.50元,为此我国农民就可以增收70多亿元,而且可创汇5亿美元以上。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1/4,产量占世界1/5,可每年还要花10多亿元人民币向国外购买高淀粉含量的马铃薯以满足食品加工业的需要。荷兰马铃薯年产量只有800多万吨,但每年仅从马铃薯鲜薯及冷冻马铃薯制品贸易中就能赚到8亿多美元。如果按种植面积500万公顷和每公顷单产15吨计算,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将达到7500多万吨。再如果我国的马铃薯加工能力达到总产量的30%,即年加工2000多万吨,就将超过美国②。而如果加工值按每吨700元计,那么每年从土豆加工中所获得的增加值就达140亿元以上。芬兰的国土面积只有我国黑龙江省的2/3大,可他们的纸浆却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一半,我国是其主要进口国之一。以色列在中东一小块最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农产品出口、滴灌技术等等农业奇迹。荷兰只有1600多万人口,耕地只有中国的1%,可农产品出口排世界第三位,乳制品卖遍了世界。法国农业非常发达,农民几乎都是大学水平,小镇都有农业研究所。美国的农民自兼农场主,集机械师、农技师和经营管理者于一身。随着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潜力的开发,农业与环境、农业与其它产业关系的加深,科技与人力资源创新在农业经济中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比如,北欧国家的造纸厂有自己的森林,美国已经研究出了彩色棉花,生物医药已经诞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性质,引起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变革。但在我国,科技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外生变量,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科技可望不可及。虽然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农业科技仍是落后的,农业科技运用、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是落后。而这最后一点是已经困扰我们几十年未能解决的难题。同时,农村中、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和与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也都遇到了困境,举步维艰。特别是北方和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由于缺乏乃至于没有创新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所以,很难有产品质量和品种创新。所谓的公司或企业只是使用廉价劳动力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加工和原始利用而已。
三、经济学原理上的研究
下面再从经济学原理上研究空壳问题与“三农”的关系,目的在于揭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发展这三个要素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机理,揭示空壳问题对“三农”的作用、影响和效应等深层关系。
1.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律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规律,边际收益递减德在农业经济中体现得最明显,也最为重要。农业的收益递减是由于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所导致的。在土地等农业资源稀缺的约束下,劳动的边际报酬和边际产品都是递减的,因此,克服农业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配置农韭资源对予髂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其一,农民掌握了知识,农业有了科技,农业相关产业得以发展,可以使农业的稀缺资源得以增加和扩大;第二,由于农业资源被延伸和充分利用丽闻接扩大了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第三,可以促进和拉动农业经济
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丽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业和农村的各种自然资源,从两寓接扩大农业资源翻生产要索。三方面作用下,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中的生产资源与要索就可以得到增加和扩大,同时还能扩大农民的“收入流”,而农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则向外移动,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减率。
2.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要有动力,调整农业的经济结构要有方向,增加农民的就业要有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有途径,丽这些都要依靠农民掌握知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或产业链) 的发展。我们之所以认为知识和技术是一种特殊资源,其中之一就是使用中的非完全排他性和不可完全独占性;另外是它的经济外部性,即科技资源在生产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溢出效应;再有就是农韭科技在使用中的学习成本低,农民掌握了知识以后就可以实现农业人力资源创 新。在人力资源刨新+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发展这三方面共同作用下,便可以改造传统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有利的方向和更大的空问;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吸收和转移,增加非农就业,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多的渠道和途径。这是农韭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执理之二。过去
有旬名言:“农业元商不活,农村元工不富”,说的就是这个作用原理。
3.在农业经济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和理论,就是由子大多数农产品是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生产出来的,所以农业生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都很大。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结果,农业生产的社会利益通过较低的市场价格转移给了消费者和其他使用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自己则承担了农业生产和创薪的风险成本,这就是著名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正外部性”原理。农业经济和农产品的经济正外部性原理和性质非常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农业的收益和农民的收入因这种外部性面降低,农业发展由于受到市场和宏观总量供求制约,所以很难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外部解决农民收入和利益增加问题。国外对农业采取补贴和转移支付的财敢政策其依据正是这个原理。“农业生产的经济正外部性”是国际上至今未被破解的制约农业发展的~个难题,这个难题也导致了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悖论”,成为国家和改府都非常头疼的问题。粮食“保护价收购”和现在的农业补贴就是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阉题所采取的政策,为此支讨的财致补贴巴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那么,能否在农业经济的内部解决一些问题呢? 在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活动中,人力资源创新、农业科技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成本,另一方厩可以通过农业资源的延伸和农产品增值丽增加农民收益,在产业链里把农业生产的经济正外部性统统内部化。农业科技和入力资源的创新水平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越能实现优质、高产、高 力资本的投入,产业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此外,农业产效和安全的农业,农业生产的风险成本就越小;农业科技 业的投融资活动和技术创新的内生化需要有资本市场和和人力资源的创新水平越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越高,农业 要素市场。等等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的产业链就会越宽、越长,农业资源就越延伸,农产品的 济和农村现有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农业发展要求。我们增值效应就越高,农业生产和产品的经济正外部性被内 认为,造成“三农中的空壳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化的效益就越好。总结起来就是,农业科技、人力资 第一,我国农业经济环境,包括商品、劳动和金融源的创新与农业产业的发展,是通过农业经济内部解决 三个市场不发展,使得农业技术资源和生产要素
不能充农产品经济外部性和农民增收问题实现的。 分流动和集聚,同时要素流动性和农业分工程度太低,这是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 致使农业生产缺少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机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机理之三。 制,农业产业的发展便受阻。“三农”中的空壳问题导致这三个作用机理都失去 第二,缺乏产业支持的小农经济无法将现代农业技了应有的效应,这也就是空壳问题与“三农”之间的原 术和人力资源进行积累和内生;而农业技术资源、生产理关系。 要素和中间产品在贸易过程中交易费用太高也致使农民目前,我国大量玉米以原料形态由北方产区运往南 难以把农业技术资源的共享性、效用的溢出性和公共性方加工,又以食品等形态返销北方,这种生产、加工的 在生产中内部化,这两方面结果使得农业和农业产业的区域错位和产销利益失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玉米加工业 发展缺乏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本要素。的发展,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差别。如果玉米 第三,农村的教育事业太落后,使得我国缺乏农业能在产区就地加工增值,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的物质基础。解决,同时还降低了玉米过剩的种植风险。同样,如果 第四,体制与制度落后是制约农业科技创新、人力在牛奶产区办乳制品加工厂,那么养牛的农民就可以获 资源开发与农业产业化的外部环境。牛奶加工过程中的收益,避免把牛奶只当作原料出售 因此,现在和将来,对我国农村的社会体制改革、和运输保管所遭受的收入损失。
四、原因与对策的探讨。人们普遍已经注意到了城乡二元经济问题,我们也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相关 认为,这种二元制度是一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多年以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必要条件和机制。农业要实现产业 来,从不许农民进城到进城受歧视,从户籍管理到公民化,就必须有相当水平的市场和分工。产业不是几个单 权利,我国在城乡之间一直实行的是二元管理体制和制一的企业,产业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有资源和要素的充分 度,这些二元制是我国城乡之间存在二元经济和发展流动和集聚,需要有规模性的分工和专业化。产业要生 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正是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制存和发展,必须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而要实现农民和 度,造成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能在城乡之间生产者的利益最大化必须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 完全充分地流动,造成农村不能融入市场经济,农业不农业要走产业化道路,必须有一定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 能与其它产业发展同步,农民不能享有同等的社会权 本(包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创新) ,没有货币资本和人 利。解决城乡二元制度是问题之本。
参考文献:
[1]张国编.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7.
[3]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周.2l 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张永林.农业科技扩散要素流动与我国农业规模经济性研究.管理工程学报
[J].2001,(3).
[10]张永林.我国农业生产中科技与人力资本挤出问题研究.管理工程学报
[J].2002,(4).
[11]速水佑次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陈吉元.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