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珠区东南部的龙潭村开村于元代,有不少祠堂散落在村里。在这些大大小小、古色古香的祠堂中,有一座名为“黄氏大宗祠”的祠堂显得有些“现代化”。这座祠堂的背后有哪些故事?日前,记者在黄氏后人黄馆东、黄兆德,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礼谦的带领下,参观了整座祠堂。
祠璧嵌刻“认祖诗”
龙潭村内有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8个主要姓氏。其中,黄氏是参与村内建设发展的主要姓氏之一,也是龙潭村内人口最多的一个姓氏。据黄馆东介绍,目前居住在龙潭村内的黄氏后人有700多人。
关于黄氏一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289年,开村始祖黄春弟由福建省迁移到广州马鞍街,后又从马鞍街分支到龙潭定居。另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年间从南雄珠玑巷迁居龙潭村。“因历史原因,黄氏一族的族谱等大量历史资料均已损毁。至于黄氏一族究竟是什么时候从哪里迁徙而来,后人至今仍在寻找中。”何礼谦说。
黄氏大宗祠坐落于龙潭西约东大街11号,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其中,祠堂最负盛名的是后座南壁上嵌着的“米氏太婆遗诗”:“骏马纷纷出异邦,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晓夜莫忘亲命语,晨昏须炷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据考证,此诗即龙潭黄氏先祖峭山公——北宋平章内阁学士兼刑部尚书黄峭山(字齐山)所吟的“认祖诗”。据传,峭山公有三位夫人,各生七个儿子。他89岁寿诞时召集众子孙训话:“今余年已迈,未免有九泉之虞。今儿孙二百余人,供给浩大。为长久计,三位夫人各留长子侍奉,其余各领银两可到闽赣粤等地开基,拜日登程。”然后吟诗八句,为后世子孙相会时的认证,称为“认祖诗”。
祠堂内对联有段古
祠堂石门额刻有“黄氏大宗祠”五个大字,由清朝吏部主政郭乃心题书。正面有石雕、木雕、砖雕等人物雕刻,门额两边各刻一盈尺人像,身穿官服手展书卷。“普通祠堂的门额上很少会有人物像,我们猜测黄氏一族内很可能有功名在身、甚至在朝廷高居要职的后人。”何礼谦说。据传,龙潭黄氏历史上出过一名进士、三名举人。
黄氏大宗祠面阔三间,两天井,三进深。中堂悬挂着“光远堂”红底金黄色阳文大字木匾。据了解,该木匾由清乾隆戊子年(1768)举人、十五傅孙黄茂秀题书,字体粗犷雄劲,后于光绪七年(1881年)孟春重修时立。
在大宗祠众多贺联中,有一副对联很引人注目,是数年前才送来的。这幅对联由朱帆教授撰联、女书画家黎文心所书联:“江夏振家声,叶茂枝繁传岭海;颍川留世泽,兰馨桂馥耀珠江。”黎文心的父亲黎明(黎国安),是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入室弟子,母亲黄颖贤是龙潭后裔,经有关部门帮助寻到了家乡龙潭。其外祖父黄胜标幼年(民国时期)曾在黄氏大宗祠读书,故远在美国的黎文心遵外祖父嘱,书写此联送回家乡。
据黄馆东介绍,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于清代乙酉年重修,光绪五年(1879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先后重建,复于2005年重修。祠堂在每次修建中,会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民国初年,因人口多办学场地不足,祠堂被用作村里的学校。1931年重建时,后堂被改建为二层楼房,楼梯、二层地面及梁架,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楼面铺上绿白花阶砖,顶部仍是砖瓦木结构。有趣的是,梁架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朱红色,而是涂上了粉红色颜料。这一做法无论是在重修的当时,还是放在现在,都十分新潮有趣。
上世纪50年代初,祠堂为广东银行学校办学场地之一。学校搬走后,祠堂又变成了龙潭大队部(村委会)办公用地。直到1980年,村里建起了新的办公大楼,才从祠堂里搬出。2005年,黄氏族人重修黄氏大宗祠时,认为现在不需要办学功能了,遂将后堂二层楼房拆去,重新布局。
位于海珠区东南部的龙潭村开村于元代,有不少祠堂散落在村里。在这些大大小小、古色古香的祠堂中,有一座名为“黄氏大宗祠”的祠堂显得有些“现代化”。这座祠堂的背后有哪些故事?日前,记者在黄氏后人黄馆东、黄兆德,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礼谦的带领下,参观了整座祠堂。
祠璧嵌刻“认祖诗”
龙潭村内有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8个主要姓氏。其中,黄氏是参与村内建设发展的主要姓氏之一,也是龙潭村内人口最多的一个姓氏。据黄馆东介绍,目前居住在龙潭村内的黄氏后人有700多人。
关于黄氏一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年间,公元1289年,开村始祖黄春弟由福建省迁移到广州马鞍街,后又从马鞍街分支到龙潭定居。另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年间从南雄珠玑巷迁居龙潭村。“因历史原因,黄氏一族的族谱等大量历史资料均已损毁。至于黄氏一族究竟是什么时候从哪里迁徙而来,后人至今仍在寻找中。”何礼谦说。
黄氏大宗祠坐落于龙潭西约东大街11号,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其中,祠堂最负盛名的是后座南壁上嵌着的“米氏太婆遗诗”:“骏马纷纷出异邦,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晓夜莫忘亲命语,晨昏须炷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据考证,此诗即龙潭黄氏先祖峭山公——北宋平章内阁学士兼刑部尚书黄峭山(字齐山)所吟的“认祖诗”。据传,峭山公有三位夫人,各生七个儿子。他89岁寿诞时召集众子孙训话:“今余年已迈,未免有九泉之虞。今儿孙二百余人,供给浩大。为长久计,三位夫人各留长子侍奉,其余各领银两可到闽赣粤等地开基,拜日登程。”然后吟诗八句,为后世子孙相会时的认证,称为“认祖诗”。
祠堂内对联有段古
祠堂石门额刻有“黄氏大宗祠”五个大字,由清朝吏部主政郭乃心题书。正面有石雕、木雕、砖雕等人物雕刻,门额两边各刻一盈尺人像,身穿官服手展书卷。“普通祠堂的门额上很少会有人物像,我们猜测黄氏一族内很可能有功名在身、甚至在朝廷高居要职的后人。”何礼谦说。据传,龙潭黄氏历史上出过一名进士、三名举人。
黄氏大宗祠面阔三间,两天井,三进深。中堂悬挂着“光远堂”红底金黄色阳文大字木匾。据了解,该木匾由清乾隆戊子年(1768)举人、十五傅孙黄茂秀题书,字体粗犷雄劲,后于光绪七年(1881年)孟春重修时立。
在大宗祠众多贺联中,有一副对联很引人注目,是数年前才送来的。这幅对联由朱帆教授撰联、女书画家黎文心所书联:“江夏振家声,叶茂枝繁传岭海;颍川留世泽,兰馨桂馥耀珠江。”黎文心的父亲黎明(黎国安),是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入室弟子,母亲黄颖贤是龙潭后裔,经有关部门帮助寻到了家乡龙潭。其外祖父黄胜标幼年(民国时期)曾在黄氏大宗祠读书,故远在美国的黎文心遵外祖父嘱,书写此联送回家乡。
据黄馆东介绍,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于清代乙酉年重修,光绪五年(1879年)、民国二十年(1931年)先后重建,复于2005年重修。祠堂在每次修建中,会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民国初年,因人口多办学场地不足,祠堂被用作村里的学校。1931年重建时,后堂被改建为二层楼房,楼梯、二层地面及梁架,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楼面铺上绿白花阶砖,顶部仍是砖瓦木结构。有趣的是,梁架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朱红色,而是涂上了粉红色颜料。这一做法无论是在重修的当时,还是放在现在,都十分新潮有趣。
上世纪50年代初,祠堂为广东银行学校办学场地之一。学校搬走后,祠堂又变成了龙潭大队部(村委会)办公用地。直到1980年,村里建起了新的办公大楼,才从祠堂里搬出。2005年,黄氏族人重修黄氏大宗祠时,认为现在不需要办学功能了,遂将后堂二层楼房拆去,重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