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第4期2009年4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m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igherEdueestlenEdition)
Vol14 No14Apr12009
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来源及特点浅析
高 珊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思想来源及其基本特点和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来挖掘马克思自然理论的现代性意义。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自然理论,探讨马克思自然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产生的双重影响,寻求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启示。[关键词]
自然观;以人为本;社会历史性;人与自然对立统一
[文献标识码] A
高珊(1978)
),女,内蒙古人,助教,研究方向为两课教学和共青团工作。
社会产生以前的自然,但原始纯粹自然并不是马克思自然
概念的核心所在。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然是作为/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0,而存在的/第二自然0即/人化的自然0。因为只有被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又影响人自身的自然才是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自然。而还未被社会所中介过的自然,也只有在将来能被人类行为滤过,对人类产生了影响才是有意义的。就是说,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关心所在是人类社会产生以后的,和人类的活动相关联的、被人类劳动加工过、受人类行为影响同时也影响人类自身的自然。正是因为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对社会发展、对历史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然才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并被作为/社会范畴0被关注。正如施密特(AlfredSchmidt)所言:
/他(马克思)首先和自培
根以来在这点上有所发展的启蒙主义持有共同观点,即必须在根本上从对人的有效用性观点去考察自然。0正是自然对人的生存发展的有用性才是马克思对自然考察的切入点,或者说是他对自然概念考察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这种利益观还体现在马克思对自然的具体分析之中。马克思关注的自然是作为人的资料与材料而存在的,是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为人的自我实现服务。同时,马克思认为,被加过工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逐步采取为人的消费服务的形式,最后,它采取能直接消费的对象的形式,因此,物质的消费和物质形式的废除就成为人的享受,物质的变化就是它本身被使用。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自然物质和创造性的劳动。无论在个人消费的意义上还是在生产消费的意义上,一个使用价值的可能性如果能够得以实现,即实现为人存在的目的,就离不开自然物质和创造性的劳动。反言之,如果不能赋予自然物质以创造性的劳动,这种自然物质只能定位在/自然界物质变换0的进程中。因此,劳动的意义于人而言,是通过作用于自然物质,改变自然物质而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方式。同样,在马克思看来,不足以满足人的目的的使用价值也只能重新回到/自然界的物质变换0的进程中,从而产生某种程度的/蜕变0。即马克思所认为的/个体化的东西0不断分解为/元素的东西0的自然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界遭受到的掠夺性的利用感到叹息,但这种情感并不是出自对自然本身的关心,
[中图分类号] A81 [作者简介]
一、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思想来源
正如黑格尔所言:
/自然科学是一个圆圈,其中每一
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先行者与后继者。0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亦如此。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其先行者理论遗产扬弃的过程,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本身就表征了一种理论批判的思想结晶。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的思想家最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家伊壁鸠鲁。伊壁鸠鲁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由意志论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具有一种唯物主义传统,马克思认为其哲学具有/本体论的规定0内在实质和朴素性。同时,伊壁鸠鲁还强调能动性和自由意志理论。这对马克思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当为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康德关于人的二元论(自由与必然)。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体现了其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因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以及整个思想的影响都具有标志性和决定性的意义,他们是马克思自然概念进程中的两大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纵观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与自然的唯物主义观构成了其自然观的两大历史坐标,马克思又站在空前的高度提出实践之于自然和社会的中介意义,赋予马克思自然概念科学的内涵和社会历史性,从而使其自然理论展现出以人为本、社会历史性、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三大基本特点,更加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自然理论中的利益观,即以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基本立场
正如/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逻辑起点0,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也以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的立场。马克思没有专门而系统地论述过自然概念,只是在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才引起了他的关注,并体现出他对自然的一系列独特的观点。
首先,自然之所以引起马克思的关注就在于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效用性。马克思的自然概念虽然不排斥人类
而是考虑到经济的合目的性。
最后,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着眼于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并寻求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途径。马克思对自然概念的理解始终围绕并最终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寻求自身的解放这一目标。马克思也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受剥削情况,形成了他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现在只不过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而生存,这就包含着对个人'的自然存在的完全否定0'。这种反人性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了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不合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阻碍了人的自由与发展。也正是基于此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应该被批判,被废弃的制度。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理论。而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解放密切相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0。因此,共产主义不仅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想制度,同时也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一种理想制度。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现了其双重解放的理论与实践,即扬弃异化,向自身复归,并使人和自然界最终获得解放和二者统一。这种/双重解放0解放的思想,也体现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最终归宿。这种利益观,是指以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分析和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这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有共同之处,但是马克思自然理论中的利益观与其整个自然理论体系合为一体。事实上,马克思的自然理论是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超越。
(二)马克思的自然理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社会-历史性质
正是由于马克思自然概念所包含的利益观也决定了自然与人组成的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必然地决定了其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人化的自然才是马克思自然概念所关注的核心,即使是人类以前的自然历史,也被马克思看做是被社会地组织起来的人们有意识同自然进行斗争的前提,即和人类社会历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社会范畴,自然是不断被社会所中介的自然,是不断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而不断被打上社会烙印和人的足迹的自然。对自然概念的探讨始终离不开人自身的行为。马克思把/一切自然存在0都看做是人的劳动加工过的、滤过的,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强调人和自然以实践为中介的高度统一。马克思断言,自然(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世代活动的结果。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使自然界留下了社会-历史的痕迹。人必须用一些打上社会烙印的范畴去把握自然。人用这些范畴去把握为我存在的自然;人用这些范畴去把握以往再也不能接近的自然;人也用这些范畴去把握还没有但即将作为为我之物的自然。把马克思
自然概念)))开始同其他种种自然观区别开来的东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因此,只有运用社会的范畴,有关自然的陈述才能定型、才能适用。如果没有人为支配自然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自然规律的概念。自然的社会烙印与自然的独立性构成统一。
(三)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关注人与自然的互动,并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来动态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虽然是客观的,但这种社会-历史性是由人的实践所赋予的,而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也不断地体现和验证着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同样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也只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实践或劳动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才造就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两者的互动是主体与客体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界的唯一的主体。因此,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得以界定的。恩格斯认为:/它(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0正是劳动使人类脱离了与自然界动物般的直接统一,成为/万物之灵0,才造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同时,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人把自然界纳入劳动过程,作为/劳动本身的要素0或/劳动的自然要素0而存在。自然,马克思称之为/感性的外部世界0,给人们提供的是人类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和进行生产的生产资料。离开了/人的感性外部世界0,人的劳动便无法进行,人的生命也将无法延续。因此与自然的互动是人自身生存的需要,人要维持生命,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就是必然的。自然只有在人的劳动中才能获得新的价值,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从自然存在变为为我存在。同时人也必须在劳动中不断地确证自己。
在重新解读马克思自然理论过程中,我们获得了重要启示。历史经验证明:今日的生态环境效益,就是明日的生产力基础;破坏了今日的生态环境,就等于剥夺了后代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支持系统。我们不应该把生态问题推给自然,更不应该不负责任地把生态问题全部推给我们的后代。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在生产发展中寻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社会的发展中寻求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C].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M].郭大力,等译.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3.
[3] 杨卫军.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意义[J].理论视野,2008(9):
25-27.
[4]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 邓喜道.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辩证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53-55.
第4卷第4期2009年4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Jourm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igherEdueestlenEdition)
Vol14 No14Apr12009
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来源及特点浅析
高 珊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思想来源及其基本特点和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来挖掘马克思自然理论的现代性意义。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自然理论,探讨马克思自然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产生的双重影响,寻求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启示。[关键词]
自然观;以人为本;社会历史性;人与自然对立统一
[文献标识码] A
高珊(1978)
),女,内蒙古人,助教,研究方向为两课教学和共青团工作。
社会产生以前的自然,但原始纯粹自然并不是马克思自然
概念的核心所在。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然是作为/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0,而存在的/第二自然0即/人化的自然0。因为只有被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又影响人自身的自然才是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自然。而还未被社会所中介过的自然,也只有在将来能被人类行为滤过,对人类产生了影响才是有意义的。就是说,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关心所在是人类社会产生以后的,和人类的活动相关联的、被人类劳动加工过、受人类行为影响同时也影响人类自身的自然。正是因为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对社会发展、对历史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然才进入马克思的理论视野,并被作为/社会范畴0被关注。正如施密特(AlfredSchmidt)所言:
/他(马克思)首先和自培
根以来在这点上有所发展的启蒙主义持有共同观点,即必须在根本上从对人的有效用性观点去考察自然。0正是自然对人的生存发展的有用性才是马克思对自然考察的切入点,或者说是他对自然概念考察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这种利益观还体现在马克思对自然的具体分析之中。马克思关注的自然是作为人的资料与材料而存在的,是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为人的自我实现服务。同时,马克思认为,被加过工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逐步采取为人的消费服务的形式,最后,它采取能直接消费的对象的形式,因此,物质的消费和物质形式的废除就成为人的享受,物质的变化就是它本身被使用。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自然物质和创造性的劳动。无论在个人消费的意义上还是在生产消费的意义上,一个使用价值的可能性如果能够得以实现,即实现为人存在的目的,就离不开自然物质和创造性的劳动。反言之,如果不能赋予自然物质以创造性的劳动,这种自然物质只能定位在/自然界物质变换0的进程中。因此,劳动的意义于人而言,是通过作用于自然物质,改变自然物质而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方式。同样,在马克思看来,不足以满足人的目的的使用价值也只能重新回到/自然界的物质变换0的进程中,从而产生某种程度的/蜕变0。即马克思所认为的/个体化的东西0不断分解为/元素的东西0的自然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然界遭受到的掠夺性的利用感到叹息,但这种情感并不是出自对自然本身的关心,
[中图分类号] A81 [作者简介]
一、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思想来源
正如黑格尔所言:
/自然科学是一个圆圈,其中每一
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先行者与后继者。0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亦如此。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其先行者理论遗产扬弃的过程,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本身就表征了一种理论批判的思想结晶。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的思想家最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家伊壁鸠鲁。伊壁鸠鲁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由意志论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具有一种唯物主义传统,马克思认为其哲学具有/本体论的规定0内在实质和朴素性。同时,伊壁鸠鲁还强调能动性和自由意志理论。这对马克思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当为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康德关于人的二元论(自由与必然)。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体现了其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因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以及整个思想的影响都具有标志性和决定性的意义,他们是马克思自然概念进程中的两大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纵观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与自然的唯物主义观构成了其自然观的两大历史坐标,马克思又站在空前的高度提出实践之于自然和社会的中介意义,赋予马克思自然概念科学的内涵和社会历史性,从而使其自然理论展现出以人为本、社会历史性、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三大基本特点,更加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自然理论中的利益观,即以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基本立场
正如/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逻辑起点0,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也以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的立场。马克思没有专门而系统地论述过自然概念,只是在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才引起了他的关注,并体现出他对自然的一系列独特的观点。
首先,自然之所以引起马克思的关注就在于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效用性。马克思的自然概念虽然不排斥人类
而是考虑到经济的合目的性。
最后,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着眼于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并寻求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途径。马克思对自然概念的理解始终围绕并最终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寻求自身的解放这一目标。马克思也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受剥削情况,形成了他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现在只不过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而生存,这就包含着对个人'的自然存在的完全否定0'。这种反人性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了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不合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阻碍了人的自由与发展。也正是基于此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应该被批判,被废弃的制度。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理论。而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解放密切相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0。因此,共产主义不仅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想制度,同时也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一种理想制度。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现了其双重解放的理论与实践,即扬弃异化,向自身复归,并使人和自然界最终获得解放和二者统一。这种/双重解放0解放的思想,也体现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最终归宿。这种利益观,是指以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分析和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这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有共同之处,但是马克思自然理论中的利益观与其整个自然理论体系合为一体。事实上,马克思的自然理论是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超越。
(二)马克思的自然理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社会-历史性质
正是由于马克思自然概念所包含的利益观也决定了自然与人组成的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必然地决定了其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人化的自然才是马克思自然概念所关注的核心,即使是人类以前的自然历史,也被马克思看做是被社会地组织起来的人们有意识同自然进行斗争的前提,即和人类社会历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社会范畴,自然是不断被社会所中介的自然,是不断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而不断被打上社会烙印和人的足迹的自然。对自然概念的探讨始终离不开人自身的行为。马克思把/一切自然存在0都看做是人的劳动加工过的、滤过的,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强调人和自然以实践为中介的高度统一。马克思断言,自然(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世代活动的结果。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使自然界留下了社会-历史的痕迹。人必须用一些打上社会烙印的范畴去把握自然。人用这些范畴去把握为我存在的自然;人用这些范畴去把握以往再也不能接近的自然;人也用这些范畴去把握还没有但即将作为为我之物的自然。把马克思
自然概念)))开始同其他种种自然观区别开来的东西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质。因此,只有运用社会的范畴,有关自然的陈述才能定型、才能适用。如果没有人为支配自然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自然规律的概念。自然的社会烙印与自然的独立性构成统一。
(三)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关注人与自然的互动,并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来动态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虽然是客观的,但这种社会-历史性是由人的实践所赋予的,而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也不断地体现和验证着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同样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也只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实践或劳动是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才造就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两者的互动是主体与客体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界的唯一的主体。因此,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得以界定的。恩格斯认为:/它(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0正是劳动使人类脱离了与自然界动物般的直接统一,成为/万物之灵0,才造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同时,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人把自然界纳入劳动过程,作为/劳动本身的要素0或/劳动的自然要素0而存在。自然,马克思称之为/感性的外部世界0,给人们提供的是人类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和进行生产的生产资料。离开了/人的感性外部世界0,人的劳动便无法进行,人的生命也将无法延续。因此与自然的互动是人自身生存的需要,人要维持生命,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就是必然的。自然只有在人的劳动中才能获得新的价值,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从自然存在变为为我存在。同时人也必须在劳动中不断地确证自己。
在重新解读马克思自然理论过程中,我们获得了重要启示。历史经验证明:今日的生态环境效益,就是明日的生产力基础;破坏了今日的生态环境,就等于剥夺了后代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支持系统。我们不应该把生态问题推给自然,更不应该不负责任地把生态问题全部推给我们的后代。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在生产发展中寻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社会的发展中寻求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C].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M].郭大力,等译.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3.
[3] 杨卫军.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意义[J].理论视野,2008(9):
25-27.
[4]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 邓喜道.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辩证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