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景仁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文字评论 

浅析 黄景仁诗 歌 中的月亮意象 

曾婷 四川 大学文 学与新 闻学院 四川成都 6 0 6  10 4

摘 要 :黄景仁 是清朝 乾嘉 时期生 不逢 时的一位 诗人 ,一生都是 在四处 奔波 中艰 难谋 生 ,虽然 贫病 交迫、仕 途 困顿 ,却 

在诗歌 中找到 了 自己的理 想。这种理 想通过他常用的 “ 月”意象得到 了深化 。月在 黄景仁诗歌 中或是衬托孤 寂 ,或是寄托愤  激 。或是表 达 离愁 。本文从黄 景仁诗 歌 中的 月亮 意象入手 ,并结合诗 人的 生平经历 ,在诗歌 中挖 掘诗人 背后难 以言说的情 

感。  

关键词 :黄景仁 ;月亮意象 ;凄苦 

月 这一 意象经 过无 数文 人 长期 锤炼 ,因而 意蕴 深厚 ,   情感丰富 ,表现力极 强。到 了清 代黄景仁这 里 ,月 的意象 又  有继 承和发 展 。他给 后人 留下 的诗 歌 中 ,月亮 这一 意象 出  现极为频繁。在其 一千多首诗作 中 ,涉及 咏月的达一 百七 十 

多首 ,在这些诗歌 中诗人携月 同行 ,揽月寄 兴。在他笔下 ,   “ 月”被予了特别 的意义 ,给人 不再是抽象 的知觉 ,而是 一  杂感 》 ) ,月就不再 仅仅是一个 客观存在 ,而是某物的象  里 种审美 意象 ,借 此传达 出幅 幅生动 的 画面 和种 种真 挚的 情  征 。诗人 心中的郁结之 气 、愤愤 之情 ,在黑 暗的世上无处可  感 。本文主要选取 了黄景 仁诗歌 中较为普遍 的 “ ”意象来  诉 ,只有在深夜 无眠时 ,月亮成 了诗人人生孤独 痛苦 之极、 月     进行分析 ,试图挖掘这一 意象背后 所隐藏 的深厚情感 ,具有  无 力摆脱 时的倾诉 对象 。

游杭州 留宿山寺时所 作。蘑葡 即桅子花 ,全诗弥漫着一股清  冷空寂 的气 息。桅子 花的香气 、深夜的凉 气、开敞的房门 、   落月投下 的阴影构成 了一幅虽然 幽美 ,却 隐含 寂寞的画面 。   在 《 醉醒 》里 ,月还 只是诗人 赏玩的对象 ,是 诗人孤寂落寞  心情的慰藉 ,而在 “ 明月几 时有 ?人间何事无 。” (《 月下 

定 的文 化 价 值 。  

= 、魂应 尽化 月如 烟 

面对恶劣 的社会环境 ,诗人 只能仰 望 明月 ,把郁 闷诉诸  黄景 仁诗 歌 中频 频 出现 的 “ ”意 象 ,首先 体 现出一  于笔端 。在沉 闷低吟 中,诗 人晚上 经常彻夜难 眠 ,而此时高  月

霜月不胜 凉 

种凄婉 的风格 。我们 可 以看到 的 以月为 题 的诗 歌就 有 《 对  高挂在天空 中的孤月往 往成 了诗人 情感 的寄托 。如 “ 拉杂雨  月 》: “ 明经客 人 ,风意逼 秋初 。 ” 《 月 》: “   月   新 开帘  声 收 ,迢遥入夜 愁。送凉孤 月皎 ,

得气 早虫秋 。” (《 初九  延 螟色 ,凉月 已如钩 。顿使 碧 天远 ,平 含万 古愁 。” 《 残  夜 》 ), “   初更 疾风雨 ,孤 馆生芒 寒。梦醒忽见 月 ,仍在疏  十三夜 》 ) “ 皓月 常相似 ,清歌不奈何 。欢场  月 》: “   残月缺 半规 ,窈然 碧虚 色。 ”在这 些为数 不少 的  棂问。 ” (《

抒情诗 中 , 是营造氛 围、表达人 生体 验 的重要 因素 。黄景  如不 散 ,那用泪滂沱 。” (《 月 十四夜 》 ) “   角声风断处 ,月   仁才华 横溢 ,生性孤傲 ,曾经五应 江南 ,三应顺 天乡试 ,都  黑 四林秋 。危 坐忽消烛 ,高吟欲震楼 。” (《 十八夜 》 ) 等  没有结 果。因而一生仕途 困顿 ,生 活窘迫 ,以致穷愁潦倒 。   等。在这些诗 中 ,夜和 月组 成 了一 幅萧瑟清冷 的画面 ,引人 

如《 花前 曲 》: “ 水流既 人海 ,月 缺能重 圆。花落树犹在 ,   花前人 可怜 。”月亮能缺 月重 圆 ,可是人生却 不可 以重新开  始 。只能顾影 自怜 ,望月 兴叹 了。 “ 人去兼 春去 ,今年似 旧  年 。半 酣休 砍地 ,一第 比登 天 。世业 充书栋 ,归装月满船 。  

无 限退思 。诗人 在夜月 中,难免借酒 消愁 ,可是酒醒后 却依  然 只能直面现实 ,不能摆脱 烦恼 。 “ 回小驿一灯红 ,四面  梦 腥 吹草木风 。身似乱 山穷 塞长 ,月 明挥泪角声 中。” (《 核  桃 园夜起 》 ) 景仁多年漂 泊在外 ,与家人聚少离多 ,与朋  黄

连床 十年事 。话到烛花偏 。” (《 送邵元直 归里即题其享帚  友 也常常分隔遥 远 ,心 中的孤寂可想 而知 。 “   事有难 言天似  楼》 ) 送别友人不免伤感 自身 ,诗 人屡试不第 的经历也让他  海 ,魂应尽化 月如烟 ” 《 秀江夜泊 》中诗人 的悲 愤之情 简直  体会到 “ 一第 比登天 ”,其 中的艰 辛不是三 言两语 能够道尽  比天高 ,比海深 ,让人魂 飞。诗人 常常对月抒怀 ,与 月交谈  对酒欣 相共 ,钩帘 不放 遮。低 徊问 清影 。辛 苦照准 家?  ” 的。在 《 两当轩集 》中 ,月下怀人 的诗有很 多 ,且大 多写得  “ 孤 寂动 人。再 如 : “   细酌 向 明月 ,含情 问柳 条 。春 人俱 欲  ( 对 月感 怀 》) 白也有 “ 杯邀 明 月 ,对影 成三 人 ”之  《 李 举 去 。直 是可怜 宵 ” (《 与方 仲履 饮 》 ),月下 与友 人对  句 ,虽隐含寂 寞却 自有一股 旷达之气 。而黄景仁这首五律却  夜 饮 。本来 是一件很惬意 的事 ,可是 客人就要 离去了 ,这分别  语 带苦涩 ,细 细品味 , “ 徊” 、 “ 苦”使整首诗 的意境    低 辛 的夜 晚也就显得有

些可怜 和凄冷 。 “   思君月 正圆 ,望望月仍  落于困苦 的现 实之 中,这 与诗人劳碌 奔波 的生活是不 能割断 

缺 。多恐再 圆时 ,不是今 宵月 。”( 子 夜歌 》) 是诗人凄  的。诗人悲苦 的命 运虽然没 有直接表露 出来 。可是诗 中却是  《 都 处 处饱含着 眼泪 ,真可谓伤 心人 的伤心 诗 。正如郁达夫所说  苦心境的表达。  

黄景 仁 自幼聪 慧过 人 ,九 岁就 能写 出 “ 头一 夜雨 , 江   的 “ 要想在乾嘉 两代 的十人 之 中,求一 些语语沉痛 ,字 字心  楼 一五更 寒”的佳句 。不 喜爱 当时的制举之 学 ,却对诗词 歌  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概 的诗 ,自然 非黄仲则莫属 了。” k   他 的强烈 的济世热情 ,抱负无 由实现而生 的愤激等 等,   赋有 着天生的领悟力 。其 诗集 《自叙 》中写 道 “ 稍长 ,从 塾  拟饮马长城窟 》 : “   秦  师授制艺 .心块然不 知其可好 。先是 ,应试 无韵语 ,老生 宿  使得他 的诗歌有 时又激 昂慷 慨 ,如 《 儒 ,鲜谈 及五字学者 ,旧藏一二古 今诗集 ,束 置高 阁,尘 寸  城 苍苍 寒 月 白 ,秋 风饮 马城 边 窟 。”借汉 月来 写今 月 ,表  唤起 窗前 尚宿醒 ,啼鹃存取有声声声 。丹  许 积 ,窃取 翻视 ,不甚 解。偶 以为可解 ,则栩栩 自得 日:‘ 可  达身世 的凄苦 。 “   好 者在是矣。 一 ’ 诗人不 仅没有 实现他年少 时的 “ 刀明月 宝   青 旧誓相如札 ,禅榻经 时杜牧情 。别后 相思空一水 ,重来 回 共 辉光”( 少年 行 》) 《 的理 想 ,连 维持一 家的生计 都极其艰  首 已三生 ,雪 阶月地 依 然在 ,细逐 空香 白遍行 。” (《 感  难。月在黄景仁 的诗 中更 多 的表 现为对他孤 寂人生 的慰藉 。   旧 》 )这首诗 提到 了司 马相如 和杜 牧两人 ,在对他 们 的感  如 《 醉醒 》: “ 梦里 微闻蓓葡香 ,觉时一枕 绿云凉 。夜来 忘  怀 中透露一种 淡淡的愁 思 ,月亮仍在 ,空香依 旧,但 已过 三 

却掩扉卧 ,落月二峰 阴上床 。”这首诗清 幽绝尘 ,是诗人 南  生了。再看 “ 明月几时有 ?人间何事无 。倾城顾形影 ,壮士 

4  3

文学 评论 

Ct 穿 ,  ̄ l 故其 为诗 , 能诣  抚头颅。” (《 月下杂感 》 ) 开头借 明月 自问 ,描绘 了壮 士  而其读 书  I , 穴古人 ,一归 于正不佻 , 前人所未造之地 ,凌厉奇矫 ,不主故常 。”是 十分恰 当的。   浴血沙场后的场面。诗人以寄情明月 的方式来表达心 中的坎  在他的一生 中,人生 的失 意与不平在诗 中常有体现 。在他的  坷不平 ,同时也有着对友人 的恋恋不舍 ,

写下 的关于月 的诗 

百 多 首 以 “ ” 为 意 象 的 诗 中 表 达 了 人 生 的 理 想 。 中 国古  月 歌中更 多的是一种人生元路 的迷_ 伤感 ,如 “ 茫 低头云影时争  代描写月的诗歌 ,到 了清代 黄景 仁这里可 以说是得到了完美  月 ,入耳松涛独受风” (《 僧舍夜月 》 )   , 的表现。黄景仁天性其高 ,月亮 在他的笔下不仅是具体的物  三、无人 月 自高  黄景仁终其一生 ,都是 四处碰壁 ,穷愁 潦倒 ,但生活的  象 ,更 是个人 心性的寄托 ,让我们完完 全全看到了一个真正  的诗人 。透过 月意象我们可 以感受 到黄 景仁那颗在平静 的生  贫 困并 未消磨掉他 生活 的勇气, 依 旧保 持着高 尚的情怀 。 他     生追慕 李白,虽未 能达到李 白 “ 仰天大笑 出门去 ”那样豁  活 中不甘屈服 ,始终和命运在挣扎 、在斗争的心。寄情于月, 但 达的人生境界 ,但他 的孤傲 清高也借月亮有所体现 和寄托 。   这既是继承了中国月文化的传统, 同时黄景仁笔下的月亮又  有 从 至友洪亮吉说他 “ 自湖南归 , 诗益 奇肆 ,见者以谪仙人复出  因为融人了诗人太 多的情感 而 自 独特之处 , 而推动 了月意 

  也 。后始稍稍变其体 ,为王李高岑 ,为宋元佑诸子 ,又为杨  象的发展 ,形成了 自己的风格 。 诚斋 ,率 其所诣 ,与青莲最 近。 ”十分恰 当。 “   花发清 溪 

  馆 ,苔荒莆竹祠 。青天明月在 ,何处不相思 。” (《 浦怀  参考文 献 : 秋 [】 景仁 . 当轩 集 ・ 1黄 两 自序 [ . 海 : 海 古籍 出版 社 .9 3 j 上   上 18 .   李 白》 )『 样是青 天明月 ,李 白的是豪迈激 昂,而黄景仁 的  吾 J 【] 2郁达夫. 郁达夫 文集第六卷・ 《 关于黄仲则》[ 】 c. : 广州   则不无凄苦之情 。再则 ,黄景仁 “ 因诗卷愁成谶 ,春 鸟秋  莫 18 .   虫自 作声 ”,要发 } 自己的声 音 ,决不专事模拟 ,印合古人  花 城 出版 社.9 3 { { [] 3洪亮吉. 黄君行 状[ 】 A. 黄仲则研 究资料[ , M】 上海: 上海古  履迹 。 “ 素心云外月 ,白眼道旁春”( 一笑 》) ,月象征  《 中 着诗 人高沽孤 傲 的品格 ,整首 诗清冷 而不 失飘逸 。黄景 仁  籍 出版 社 .9 6 18 .   诗 中的月亮 ,永远 是孤寂 地 高悬 空 中 ,永 远是冷 眼观看 这  [】 4 翁方纲. 悔存诗钞序[ . A] 黄仲则研究资料[ . M】 上海: 上海 

个世界 , “   卷慢水风 能破醉 ,钩帘斜 月似窥侬 ”( 湖楼夜  古籍出版社. 8 . 《 1 6  9 起 》) 。而对 着月亮 的诗人 ,也

永远是 孑然独立 的身影 ,伴  随的是凄楚 、伤痛的凄凉情感 。在 “ 五更乘晓月 ,~踏看秋  作者简介 :  

山”(《 汉江晓发 》) 中,月是诗 人孤苦辛劳 生活的同行人 ,   只有月才时时照见诗人 的俊逸身影。  

曾婷 ,四川 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0 级 中国古代文学硕  9

士 .方向:中国文化与文学 

结语 

总体来说 ,黄景仁的诗歌 ,翁方纲称道 : “   天性 高旷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接第4 页) 2  

格尔认为 , “   栖居本质一. 1 - 是诗 意的” ,而且这种诗意 “ 与人  心 同在 ”。l看诗 中所述 : “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风浦上不  诗揭示 了世间的恒与变 ,弹指一 挥间 ,世事两茫茫 ,在岁月  的流逝 与变更 中 ,也许人不 同了 ,境 不同了 ,心不同了 ,可 

胜愁。”这是漂泊在外的游予对家 中离人 的思念。 “   玉户帘  是在冥冥之 中却还 有一些不曾改变 的东 西 ,比如人类对价值 

中卷不去 ,捣农砧上拂还来 。”这是家 中思妇 对远游 的丈夫  意义 的追求 。我认 为这所谓的变与不变 , 取决 于我们看待事  的牵挂 。这里作 者所展 示 的是人 世 间再 平凡不 过 的离愁别  物和对待事物 的方式 , “   变”又如何? “ 不变 ”又如何?不 

恨,尽 管它令人痛苦 ,但这 痛彻心扉之真情却让我们在这片  如真诚地面对 ,并在有限 的生存 时空里 ,认真地生活着、经 

大地上 的停 留有 了诗意 的美 ,人生 之痛 在于我们有爱 ,而爱 

历着 、体验着。  

让我们暂时的停留如永恒的诗篇一般在 悠扬 巾回荡。   短暂 , 但是作为人类 这个整 体 ,我们通过世世代代 的生息繁  之 “ ”似乎又成 了无 限的了。从 生到死 ,从死到生 ,仿佛  生

另外 ,作为 “ 大写”的人类 ,不论其个人生 命有 多么地  参考 文献 :   [】 1张若虚作 ,赵仁硅编 注, 《 唐诗・ 春江花月夜 》,天地  出版社,19 年版 ,第1 页。 97 8  

衍,能够在传承 中将生命继 续下去 ,所 以从这一点来说 ,人 

[】 子 作 , 陆元 炽 注 , 《 子 》第 二章 , 《 子浅 2老 老 老  

释》,北 京古籍 出版社 ,18 年版 ,第l 页。 97 4  

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海德格尔说 , “   环形 ,把所有存在者 

围成一体 ,而且是这样 ,即在具有统一作用 的 ‘ ’中 ,环  一 形就是存 在者之 存在。”然

而 ,像环一样循环往复就是人类 

[ [ 艾 温・ 3 美】 】 辛格著 ,郜 元宝译 , 《 我们 的迷惘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2 0 年版 ,第7 页。 01 3  

【】德] 4 [ 海德 格 尔著 , 孙周 兴译 , 《海德 格 尔存 在哲 

学》,九州出版社 , 04 2 0 年版,第17   5 页。

[】 5 同上 ,第2 3   5 页。 [】 6 同上,第2 0   6 页。

现在的生存状态 吗?事情 当然不会那么简单 ,海德格尔进一 

步解释道 : “   球形特性并不在 于无所 不包的循环 ,而在于那  个照亮着在场者 的那个解蔽 中心 。”所 谓 “ 在场者”即存在 

者; “   中心” ,我以为足指某种指 向性 ,联 系着逝 者与生者  的力量 ,在这个 中心所能观照的区域 内,生命在延 续 , 价值 

【】 7 同上,第2 2   6 页。 [】德】 德格 尔著 ,孙 周 兴译 , 《 8【 海 海德 格 尔存 在 哲   学》,九州出版社 , 04 2 0 年版 ,第17   9 页。

【】 9 同上 ,第18   9 页。

在传 承,使得某些 东西 能够不变地伴随着人类的生存 。正如 

诗中所说 , “   人生代代无 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两句

文字评论 

浅析 黄景仁诗 歌 中的月亮意象 

曾婷 四川 大学文 学与新 闻学院 四川成都 6 0 6  10 4

摘 要 :黄景仁 是清朝 乾嘉 时期生 不逢 时的一位 诗人 ,一生都是 在四处 奔波 中艰 难谋 生 ,虽然 贫病 交迫、仕 途 困顿 ,却 

在诗歌 中找到 了 自己的理 想。这种理 想通过他常用的 “ 月”意象得到 了深化 。月在 黄景仁诗歌 中或是衬托孤 寂 ,或是寄托愤  激 。或是表 达 离愁 。本文从黄 景仁诗 歌 中的 月亮 意象入手 ,并结合诗 人的 生平经历 ,在诗歌 中挖 掘诗人 背后难 以言说的情 

感。  

关键词 :黄景仁 ;月亮意象 ;凄苦 

月 这一 意象经 过无 数文 人 长期 锤炼 ,因而 意蕴 深厚 ,   情感丰富 ,表现力极 强。到 了清 代黄景仁这 里 ,月 的意象 又  有继 承和发 展 。他给 后人 留下 的诗 歌 中 ,月亮 这一 意象 出  现极为频繁。在其 一千多首诗作 中 ,涉及 咏月的达一 百七 十 

多首 ,在这些诗歌 中诗人携月 同行 ,揽月寄 兴。在他笔下 ,   “ 月”被予了特别 的意义 ,给人 不再是抽象 的知觉 ,而是 一  杂感 》 ) ,月就不再 仅仅是一个 客观存在 ,而是某物的象  里 种审美 意象 ,借 此传达 出幅 幅生动 的 画面 和种 种真 挚的 情  征 。诗人 心中的郁结之 气 、愤愤 之情 ,在黑 暗的世上无处可  感 。本文主要选取 了黄景 仁诗歌 中较为普遍 的 “ ”意象来  诉 ,只有在深夜 无眠时 ,月亮成 了诗人人生孤独 痛苦 之极、 月     进行分析 ,试图挖掘这一 意象背后 所隐藏 的深厚情感 ,具有  无 力摆脱 时的倾诉 对象 。

游杭州 留宿山寺时所 作。蘑葡 即桅子花 ,全诗弥漫着一股清  冷空寂 的气 息。桅子 花的香气 、深夜的凉 气、开敞的房门 、   落月投下 的阴影构成 了一幅虽然 幽美 ,却 隐含 寂寞的画面 。   在 《 醉醒 》里 ,月还 只是诗人 赏玩的对象 ,是 诗人孤寂落寞  心情的慰藉 ,而在 “ 明月几 时有 ?人间何事无 。” (《 月下 

定 的文 化 价 值 。  

= 、魂应 尽化 月如 烟 

面对恶劣 的社会环境 ,诗人 只能仰 望 明月 ,把郁 闷诉诸  黄景 仁诗 歌 中频 频 出现 的 “ ”意 象 ,首先 体 现出一  于笔端 。在沉 闷低吟 中,诗 人晚上 经常彻夜难 眠 ,而此时高  月

霜月不胜 凉 

种凄婉 的风格 。我们 可 以看到 的 以月为 题 的诗 歌就 有 《 对  高挂在天空 中的孤月往 往成 了诗人 情感 的寄托 。如 “ 拉杂雨  月 》: “ 明经客 人 ,风意逼 秋初 。 ” 《 月 》: “   月   新 开帘  声 收 ,迢遥入夜 愁。送凉孤 月皎 ,

得气 早虫秋 。” (《 初九  延 螟色 ,凉月 已如钩 。顿使 碧 天远 ,平 含万 古愁 。” 《 残  夜 》 ), “   初更 疾风雨 ,孤 馆生芒 寒。梦醒忽见 月 ,仍在疏  十三夜 》 ) “ 皓月 常相似 ,清歌不奈何 。欢场  月 》: “   残月缺 半规 ,窈然 碧虚 色。 ”在这 些为数 不少 的  棂问。 ” (《

抒情诗 中 , 是营造氛 围、表达人 生体 验 的重要 因素 。黄景  如不 散 ,那用泪滂沱 。” (《 月 十四夜 》 ) “   角声风断处 ,月   仁才华 横溢 ,生性孤傲 ,曾经五应 江南 ,三应顺 天乡试 ,都  黑 四林秋 。危 坐忽消烛 ,高吟欲震楼 。” (《 十八夜 》 ) 等  没有结 果。因而一生仕途 困顿 ,生 活窘迫 ,以致穷愁潦倒 。   等。在这些诗 中 ,夜和 月组 成 了一 幅萧瑟清冷 的画面 ,引人 

如《 花前 曲 》: “ 水流既 人海 ,月 缺能重 圆。花落树犹在 ,   花前人 可怜 。”月亮能缺 月重 圆 ,可是人生却 不可 以重新开  始 。只能顾影 自怜 ,望月 兴叹 了。 “ 人去兼 春去 ,今年似 旧  年 。半 酣休 砍地 ,一第 比登 天 。世业 充书栋 ,归装月满船 。  

无 限退思 。诗人 在夜月 中,难免借酒 消愁 ,可是酒醒后 却依  然 只能直面现实 ,不能摆脱 烦恼 。 “ 回小驿一灯红 ,四面  梦 腥 吹草木风 。身似乱 山穷 塞长 ,月 明挥泪角声 中。” (《 核  桃 园夜起 》 ) 景仁多年漂 泊在外 ,与家人聚少离多 ,与朋  黄

连床 十年事 。话到烛花偏 。” (《 送邵元直 归里即题其享帚  友 也常常分隔遥 远 ,心 中的孤寂可想 而知 。 “   事有难 言天似  楼》 ) 送别友人不免伤感 自身 ,诗 人屡试不第 的经历也让他  海 ,魂应尽化 月如烟 ” 《 秀江夜泊 》中诗人 的悲 愤之情 简直  体会到 “ 一第 比登天 ”,其 中的艰 辛不是三 言两语 能够道尽  比天高 ,比海深 ,让人魂 飞。诗人 常常对月抒怀 ,与 月交谈  对酒欣 相共 ,钩帘 不放 遮。低 徊问 清影 。辛 苦照准 家?  ” 的。在 《 两当轩集 》中 ,月下怀人 的诗有很 多 ,且大 多写得  “ 孤 寂动 人。再 如 : “   细酌 向 明月 ,含情 问柳 条 。春 人俱 欲  ( 对 月感 怀 》) 白也有 “ 杯邀 明 月 ,对影 成三 人 ”之  《 李 举 去 。直 是可怜 宵 ” (《 与方 仲履 饮 》 ),月下 与友 人对  句 ,虽隐含寂 寞却 自有一股 旷达之气 。而黄景仁这首五律却  夜 饮 。本来 是一件很惬意 的事 ,可是 客人就要 离去了 ,这分别  语 带苦涩 ,细 细品味 , “ 徊” 、 “ 苦”使整首诗 的意境    低 辛 的夜 晚也就显得有

些可怜 和凄冷 。 “   思君月 正圆 ,望望月仍  落于困苦 的现 实之 中,这 与诗人劳碌 奔波 的生活是不 能割断 

缺 。多恐再 圆时 ,不是今 宵月 。”( 子 夜歌 》) 是诗人凄  的。诗人悲苦 的命 运虽然没 有直接表露 出来 。可是诗 中却是  《 都 处 处饱含着 眼泪 ,真可谓伤 心人 的伤心 诗 。正如郁达夫所说  苦心境的表达。  

黄景 仁 自幼聪 慧过 人 ,九 岁就 能写 出 “ 头一 夜雨 , 江   的 “ 要想在乾嘉 两代 的十人 之 中,求一 些语语沉痛 ,字 字心  楼 一五更 寒”的佳句 。不 喜爱 当时的制举之 学 ,却对诗词 歌  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概 的诗 ,自然 非黄仲则莫属 了。” k   他 的强烈 的济世热情 ,抱负无 由实现而生 的愤激等 等,   赋有 着天生的领悟力 。其 诗集 《自叙 》中写 道 “ 稍长 ,从 塾  拟饮马长城窟 》 : “   秦  师授制艺 .心块然不 知其可好 。先是 ,应试 无韵语 ,老生 宿  使得他 的诗歌有 时又激 昂慷 慨 ,如 《 儒 ,鲜谈 及五字学者 ,旧藏一二古 今诗集 ,束 置高 阁,尘 寸  城 苍苍 寒 月 白 ,秋 风饮 马城 边 窟 。”借汉 月来 写今 月 ,表  唤起 窗前 尚宿醒 ,啼鹃存取有声声声 。丹  许 积 ,窃取 翻视 ,不甚 解。偶 以为可解 ,则栩栩 自得 日:‘ 可  达身世 的凄苦 。 “   好 者在是矣。 一 ’ 诗人不 仅没有 实现他年少 时的 “ 刀明月 宝   青 旧誓相如札 ,禅榻经 时杜牧情 。别后 相思空一水 ,重来 回 共 辉光”( 少年 行 》) 《 的理 想 ,连 维持一 家的生计 都极其艰  首 已三生 ,雪 阶月地 依 然在 ,细逐 空香 白遍行 。” (《 感  难。月在黄景仁 的诗 中更 多 的表 现为对他孤 寂人生 的慰藉 。   旧 》 )这首诗 提到 了司 马相如 和杜 牧两人 ,在对他 们 的感  如 《 醉醒 》: “ 梦里 微闻蓓葡香 ,觉时一枕 绿云凉 。夜来 忘  怀 中透露一种 淡淡的愁 思 ,月亮仍在 ,空香依 旧,但 已过 三 

却掩扉卧 ,落月二峰 阴上床 。”这首诗清 幽绝尘 ,是诗人 南  生了。再看 “ 明月几时有 ?人间何事无 。倾城顾形影 ,壮士 

4  3

文学 评论 

Ct 穿 ,  ̄ l 故其 为诗 , 能诣  抚头颅。” (《 月下杂感 》 ) 开头借 明月 自问 ,描绘 了壮 士  而其读 书  I , 穴古人 ,一归 于正不佻 , 前人所未造之地 ,凌厉奇矫 ,不主故常 。”是 十分恰 当的。   浴血沙场后的场面。诗人以寄情明月 的方式来表达心 中的坎  在他的一生 中,人生 的失 意与不平在诗 中常有体现 。在他的  坷不平 ,同时也有着对友人 的恋恋不舍 ,

写下 的关于月 的诗 

百 多 首 以 “ ” 为 意 象 的 诗 中 表 达 了 人 生 的 理 想 。 中 国古  月 歌中更 多的是一种人生元路 的迷_ 伤感 ,如 “ 茫 低头云影时争  代描写月的诗歌 ,到 了清代 黄景 仁这里可 以说是得到了完美  月 ,入耳松涛独受风” (《 僧舍夜月 》 )   , 的表现。黄景仁天性其高 ,月亮 在他的笔下不仅是具体的物  三、无人 月 自高  黄景仁终其一生 ,都是 四处碰壁 ,穷愁 潦倒 ,但生活的  象 ,更 是个人 心性的寄托 ,让我们完完 全全看到了一个真正  的诗人 。透过 月意象我们可 以感受 到黄 景仁那颗在平静 的生  贫 困并 未消磨掉他 生活 的勇气, 依 旧保 持着高 尚的情怀 。 他     生追慕 李白,虽未 能达到李 白 “ 仰天大笑 出门去 ”那样豁  活 中不甘屈服 ,始终和命运在挣扎 、在斗争的心。寄情于月, 但 达的人生境界 ,但他 的孤傲 清高也借月亮有所体现 和寄托 。   这既是继承了中国月文化的传统, 同时黄景仁笔下的月亮又  有 从 至友洪亮吉说他 “ 自湖南归 , 诗益 奇肆 ,见者以谪仙人复出  因为融人了诗人太 多的情感 而 自 独特之处 , 而推动 了月意 

  也 。后始稍稍变其体 ,为王李高岑 ,为宋元佑诸子 ,又为杨  象的发展 ,形成了 自己的风格 。 诚斋 ,率 其所诣 ,与青莲最 近。 ”十分恰 当。 “   花发清 溪 

  馆 ,苔荒莆竹祠 。青天明月在 ,何处不相思 。” (《 浦怀  参考文 献 : 秋 [】 景仁 . 当轩 集 ・ 1黄 两 自序 [ . 海 : 海 古籍 出版 社 .9 3 j 上   上 18 .   李 白》 )『 样是青 天明月 ,李 白的是豪迈激 昂,而黄景仁 的  吾 J 【] 2郁达夫. 郁达夫 文集第六卷・ 《 关于黄仲则》[ 】 c. : 广州   则不无凄苦之情 。再则 ,黄景仁 “ 因诗卷愁成谶 ,春 鸟秋  莫 18 .   虫自 作声 ”,要发 } 自己的声 音 ,决不专事模拟 ,印合古人  花 城 出版 社.9 3 { { [] 3洪亮吉. 黄君行 状[ 】 A. 黄仲则研 究资料[ , M】 上海: 上海古  履迹 。 “ 素心云外月 ,白眼道旁春”( 一笑 》) ,月象征  《 中 着诗 人高沽孤 傲 的品格 ,整首 诗清冷 而不 失飘逸 。黄景 仁  籍 出版 社 .9 6 18 .   诗 中的月亮 ,永远 是孤寂 地 高悬 空 中 ,永 远是冷 眼观看 这  [】 4 翁方纲. 悔存诗钞序[ . A] 黄仲则研究资料[ . M】 上海: 上海 

个世界 , “   卷慢水风 能破醉 ,钩帘斜 月似窥侬 ”( 湖楼夜  古籍出版社. 8 . 《 1 6  9 起 》) 。而对 着月亮 的诗人 ,也

永远是 孑然独立 的身影 ,伴  随的是凄楚 、伤痛的凄凉情感 。在 “ 五更乘晓月 ,~踏看秋  作者简介 :  

山”(《 汉江晓发 》) 中,月是诗 人孤苦辛劳 生活的同行人 ,   只有月才时时照见诗人 的俊逸身影。  

曾婷 ,四川 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0 级 中国古代文学硕  9

士 .方向:中国文化与文学 

结语 

总体来说 ,黄景仁的诗歌 ,翁方纲称道 : “   天性 高旷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接第4 页) 2  

格尔认为 , “   栖居本质一. 1 - 是诗 意的” ,而且这种诗意 “ 与人  心 同在 ”。l看诗 中所述 : “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风浦上不  诗揭示 了世间的恒与变 ,弹指一 挥间 ,世事两茫茫 ,在岁月  的流逝 与变更 中 ,也许人不 同了 ,境 不同了 ,心不同了 ,可 

胜愁。”这是漂泊在外的游予对家 中离人 的思念。 “   玉户帘  是在冥冥之 中却还 有一些不曾改变 的东 西 ,比如人类对价值 

中卷不去 ,捣农砧上拂还来 。”这是家 中思妇 对远游 的丈夫  意义 的追求 。我认 为这所谓的变与不变 , 取决 于我们看待事  的牵挂 。这里作 者所展 示 的是人 世 间再 平凡不 过 的离愁别  物和对待事物 的方式 , “   变”又如何? “ 不变 ”又如何?不 

恨,尽 管它令人痛苦 ,但这 痛彻心扉之真情却让我们在这片  如真诚地面对 ,并在有限 的生存 时空里 ,认真地生活着、经 

大地上 的停 留有 了诗意 的美 ,人生 之痛 在于我们有爱 ,而爱 

历着 、体验着。  

让我们暂时的停留如永恒的诗篇一般在 悠扬 巾回荡。   短暂 , 但是作为人类 这个整 体 ,我们通过世世代代 的生息繁  之 “ ”似乎又成 了无 限的了。从 生到死 ,从死到生 ,仿佛  生

另外 ,作为 “ 大写”的人类 ,不论其个人生 命有 多么地  参考 文献 :   [】 1张若虚作 ,赵仁硅编 注, 《 唐诗・ 春江花月夜 》,天地  出版社,19 年版 ,第1 页。 97 8  

衍,能够在传承 中将生命继 续下去 ,所 以从这一点来说 ,人 

[】 子 作 , 陆元 炽 注 , 《 子 》第 二章 , 《 子浅 2老 老 老  

释》,北 京古籍 出版社 ,18 年版 ,第l 页。 97 4  

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海德格尔说 , “   环形 ,把所有存在者 

围成一体 ,而且是这样 ,即在具有统一作用 的 ‘ ’中 ,环  一 形就是存 在者之 存在。”然

而 ,像环一样循环往复就是人类 

[ [ 艾 温・ 3 美】 】 辛格著 ,郜 元宝译 , 《 我们 的迷惘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版社 ,2 0 年版 ,第7 页。 01 3  

【】德] 4 [ 海德 格 尔著 , 孙周 兴译 , 《海德 格 尔存 在哲 

学》,九州出版社 , 04 2 0 年版,第17   5 页。

[】 5 同上 ,第2 3   5 页。 [】 6 同上,第2 0   6 页。

现在的生存状态 吗?事情 当然不会那么简单 ,海德格尔进一 

步解释道 : “   球形特性并不在 于无所 不包的循环 ,而在于那  个照亮着在场者 的那个解蔽 中心 。”所 谓 “ 在场者”即存在 

者; “   中心” ,我以为足指某种指 向性 ,联 系着逝 者与生者  的力量 ,在这个 中心所能观照的区域 内,生命在延 续 , 价值 

【】 7 同上,第2 2   6 页。 [】德】 德格 尔著 ,孙 周 兴译 , 《 8【 海 海德 格 尔存 在 哲   学》,九州出版社 , 04 2 0 年版 ,第17   9 页。

【】 9 同上 ,第18   9 页。

在传 承,使得某些 东西 能够不变地伴随着人类的生存 。正如 

诗中所说 , “   人生代代无 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两句


相关文章

  • 李商隐的诗歌意象研究综述
  • 李商隐的诗歌意象研究综述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李商 ...查看


  • 浅析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与怪奇特征
  • 浅析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怪奇表现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0911 孙盼盼 09102111 [摘要]:唐代诗坛名家辈出,千古不朽的诗篇浩如烟海.在这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圃中,有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范异卉,这就是李贺的诗歌.李贺(公元790-816)是中 ...查看


  • 试论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
  • [摘  要]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歌主流中,顾城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简单质朴,具有浓厚的童真色彩,因之被称为"童话诗人".他用他独有的童稚的诗句,在时代的大 ...查看


  • 浅析简爱与林黛玉的性格和命运的成因
  • 2013年5月上旬刊文学评论西江月 浅析简爱与林黛玉的性格和命运的成因 江苏宿迁223800)(宿迁学院外语系, [摘 也是本要]性格和命运是分析简爱和林黛玉的一生的重要突破口, 虽然在当时林黛玉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但在封建王朝森严的林 ...查看


  • (全英文论文)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查看


  • (全英文论文)英汉爱情谚语的隐喻对比分析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查看


  •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英汉标点符号比较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tuttering in The King's Speech <嘉莉妹妹>中 ...查看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浅析
  • 作者简介:朱莉丽(1985.9-),讲师,江苏东海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小说.戏剧,现为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查看


  •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
  •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 庄林湖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佛山528225) 摘要:新月诗派作为现代中国新诗的一个流派,对新诗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具有较高的文学史地位.作为新月诗派最有成就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的诗歌典型地体现了新月诗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