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学时难点: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傣族的资料向你们展示: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3、 【同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从视觉感知上对泼水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3、课件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

“泼”右边是“发”不要和“波”相混。

4、(质疑: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泼水节?) 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凤凰 傣 恩 敲 撒 襟褂 咖啡 踩 端 蘸 寿

(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好:hǎo(好事) hào(爱好) 空:kōng(天空) kòng(空位) 乐:lè(快乐) yuè(音乐) 盛:shèng(盛开) chéng(盛饭)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回答: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泼水节?简介周总理

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1.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1)学习第1自然段。

谁想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认识一下(课件出示凤凰花图片)。凤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多么喜庆、热烈的颜色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2)学习第2自然段。

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里有个词“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把你这个词放进去读一读。全班一起读读这段话,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过渡:人们做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呢?(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第3段)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齐读第3段。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随机出示)

2.师:我们先看第一个场景

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的鼓面。演奏时斜挂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給舞蹈伴奏。(介绍象脚鼓)

师: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师:为什么是“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或“来了”? “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体会人们急切想要见到周总理的心情)

3.师:欢乐的象脚鼓敲起来了,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场面可真——(热闹„„)再读这个句子。

句子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4.师:在什么情况下会铺红地毯?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

(重大节日 迎接领导人时会铺红地毯,这里的地毯指的是凤凰花的花瓣)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爱的凤凰花铺成地毯来迎接周总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读出傣族人民的热情。

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5.师:从“一条条”、“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龙船多,花炮多)

师: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6.师: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们民族最高的礼节来迎接周总理。当总理到达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着——(引读)“周总理来了!”

想象一下,你是傣族村里的一个孩子,最先知道总理来了的消息。你会怎样告诉别人?(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很快,总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傣族的村寨,人们都在欢呼——“周总理来了!” 让这欢呼声再响亮一点!——“周总理来了!”

过渡:是啊,周总理来了!你看——(出示课文插图)

7.学习第4自然段。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周总理是怎么打扮的?(用自己的话来说)

师: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出示第4段)指名读。找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并用尺子画上横线。

(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了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是国家领导人,却和人民一起跳舞;而且这个总理一点都不严肃,还——“笑容满面”的,这样的总理你喜欢吗?傣族人民

喜欢吗?)

师:就让我们把他的样子记住,一起读这一段!

8.过渡: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开始了,(出示第5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5自然段)

师: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欢乐 高兴 幸福的画面)

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清清的水泼到老年人的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青年人的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孩子们的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傣族人民也同样在祝福着周总理,他们会祝福总理——„„,还会祝福总理——„„ 师: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相互泼水祝福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构成了一幅多么欢乐的场面!(泼水祝福)

9.学习第6.7.8自然段。

师: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 1961年的泼水节! 师:课文最后连续用了几个感叹号,从这些感叹号里你读懂了什么?(幸福 难忘 快乐) 老师从网上找到了几张当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咱们来看看。(播放1961年的老照片)

引读:每当翻阅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会忍不住感叹——(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凤凰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倍加想念周总理,想念1961年的泼水节——(读)

怀念放在心里,声音轻一些——(读)

四、回首扣问,难忘总理

此时此刻,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你的心情怎么样呢?(板书: 难忘)

是啊,1961年的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幸福的,激动的„„这都是因为——周总理

活动3【练习】情感延伸,指导写字

从那时起,傣族人民把“周恩来”三个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这个“恩”字,上面是个“因”,下面是个“心”,正是因为周总理的心中装着人民,所以人民也从心底里热爱他,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把“心”字写好,现在拿起笔来写一写!

五、小结拓展,了解文化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比如说彝族有火把节,山西的锣鼓,苗族的服饰,蒙古族有那达慕节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收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学时难点: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傣族的资料向你们展示: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3、 【同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从视觉感知上对泼水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3、课件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

“泼”右边是“发”不要和“波”相混。

4、(质疑: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泼水节?) 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凤凰 傣 恩 敲 撒 襟褂 咖啡 踩 端 蘸 寿

(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好:hǎo(好事) hào(爱好) 空:kōng(天空) kòng(空位) 乐:lè(快乐) yuè(音乐) 盛:shèng(盛开) chéng(盛饭)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回答: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泼水节?简介周总理

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1.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1)学习第1自然段。

谁想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认识一下(课件出示凤凰花图片)。凤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多么喜庆、热烈的颜色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2)学习第2自然段。

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里有个词“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把你这个词放进去读一读。全班一起读读这段话,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过渡:人们做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呢?(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第3段)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齐读第3段。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随机出示)

2.师:我们先看第一个场景

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的鼓面。演奏时斜挂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給舞蹈伴奏。(介绍象脚鼓)

师: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师:为什么是“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或“来了”? “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体会人们急切想要见到周总理的心情)

3.师:欢乐的象脚鼓敲起来了,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场面可真——(热闹„„)再读这个句子。

句子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4.师:在什么情况下会铺红地毯?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

(重大节日 迎接领导人时会铺红地毯,这里的地毯指的是凤凰花的花瓣)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爱的凤凰花铺成地毯来迎接周总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读出傣族人民的热情。

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5.师:从“一条条”、“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龙船多,花炮多)

师: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6.师: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们民族最高的礼节来迎接周总理。当总理到达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着——(引读)“周总理来了!”

想象一下,你是傣族村里的一个孩子,最先知道总理来了的消息。你会怎样告诉别人?(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很快,总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傣族的村寨,人们都在欢呼——“周总理来了!” 让这欢呼声再响亮一点!——“周总理来了!”

过渡:是啊,周总理来了!你看——(出示课文插图)

7.学习第4自然段。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周总理是怎么打扮的?(用自己的话来说)

师: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出示第4段)指名读。找出描写周总理外貌的句子并用尺子画上横线。

(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了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是国家领导人,却和人民一起跳舞;而且这个总理一点都不严肃,还——“笑容满面”的,这样的总理你喜欢吗?傣族人民

喜欢吗?)

师:就让我们把他的样子记住,一起读这一段!

8.过渡: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开始了,(出示第5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5自然段)

师: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欢乐 高兴 幸福的画面)

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清清的水泼到老年人的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青年人的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孩子们的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傣族人民也同样在祝福着周总理,他们会祝福总理——„„,还会祝福总理——„„ 师: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相互泼水祝福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构成了一幅多么欢乐的场面!(泼水祝福)

9.学习第6.7.8自然段。

师: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 1961年的泼水节! 师:课文最后连续用了几个感叹号,从这些感叹号里你读懂了什么?(幸福 难忘 快乐) 老师从网上找到了几张当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咱们来看看。(播放1961年的老照片)

引读:每当翻阅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会忍不住感叹——(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凤凰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倍加想念周总理,想念1961年的泼水节——(读)

怀念放在心里,声音轻一些——(读)

四、回首扣问,难忘总理

此时此刻,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你的心情怎么样呢?(板书: 难忘)

是啊,1961年的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幸福的,激动的„„这都是因为——周总理

活动3【练习】情感延伸,指导写字

从那时起,傣族人民把“周恩来”三个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这个“恩”字,上面是个“因”,下面是个“心”,正是因为周总理的心中装着人民,所以人民也从心底里热爱他,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把“心”字写好,现在拿起笔来写一写!

五、小结拓展,了解文化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比如说彝族有火把节,山西的锣鼓,苗族的服饰,蒙古族有那达慕节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收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相关文章

  • 人教二下[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难忘的泼水节>,我的说课内容分成六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难忘的泼水节>是新课程标准第四 ...查看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精读 单元主题:第三组歌唱祖国 课时:两课时 设计者:赵瑞青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查看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1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 ...查看


  •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 一.教材分析:<难忘的泼水节>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 ...查看


  • 二11难忘的泼水节
  • 二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 ...查看


  • 11难忘的泼水节习题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难忘的泼水节>课后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ónɡ chuán zhōu ēn lái chánɡ shòu bǎi shù ( ) ( ) ( ) ( ) tâ biã pō shuǐ jìnɡ ...查看


  • 11[难忘的泼水节]练习题
  • 11 难忘的泼水节习题精选 我会连 要把金鱼放到不同的鱼缸里,怎样做会合适呢? 看谁读得准,读得熟. 我会填 我会写 照样子,写一写. <难忘的泼水节>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ónɡ chuán zhōu ēn lái c ...查看


  • 17[难忘的泼水节]
  •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 ...查看


  • [难忘的泼水节]读后感
  • 前几天我们上了<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这一篇课文使我有了许多感想,现在就来听听吧! 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是国家第一任总理,工作繁忙,怎么会有时间去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呢?其实,周总理是很忙,但他心里想着56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