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巷 工 程》
题目:主运输平巷断面设计与施工学校: 院系: 专业: 姓名: CC
课 程 设 计
大 学 学院 采矿工程
学号:0204ytfyt 指导老师:bkjbjobj 完成时间:
目录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 巷道断面设计
第一节 巷道断面选择及其他计算
一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二确定巷道断面尺寸 三布置巷道内水沟和管线
四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第二章 钻眼爆破设计 第一节 炮眼布置图
一设计炮眼布置图 第二节 装药结构和起爆方法 第三节 爆破说明书
一 矿井原始资料 二 巷道钻眼爆破材料选择 三 爆破网路计算与设计 第三章 装岩设计 第四章 转载、运输设计 第一节 工作面供风供水设计 第二节 掘进通风设计 第三节 支护设计 第四节 排水设计
第五章 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施工组织及编制循环图表
第二节 施工组织与管理及设备配备 第三节 施工注意事项
一 钻眼安全注意事项 二 爆破安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资料)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中段主运输平巷断面与施工设计 二、设计条件
(1)平巷矿石通过能力:5万吨/年,服务年限5年。
(2)地质条件:通过岩层的普氏系数f=3-6,为松软破碎岩层。(3)运输方式:电机车矿车运输。 (4)巷道长度:50米。
三、设计要求
(1)巷道断面设计(参照有关设计实例)。
(2)巷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构成:工程概况,凿岩设备的型号与数量选择,爆破图表设计,掘进通风,装岩与运输设备选择,调车或转载方法选择,临时支护,作业人员配备,掘进作业循环图表等)。
(3)巷道支护设计(内容构成:支护方式的选择,支护参数的确定,支护设备的选择,支护施工组织等)。
四、提交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20页纸以内)。可打印,可手写,但必须整洁。 (2)图纸两张:断面图、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图。可CAD绘制,可手绘。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某金属矿年产设计能力为5万吨/年,设计其中段主运输平巷,服务年限为5年,长50米,采用电机车矿车运输,通过岩层的普氏系数f=3-6,为松软破碎岩层,多为致密泥灰岩,普通砂岩,页岩等。属于中硬岩。极限抗压强度为40-50MPa,内摩擦角为77度,松散系数为2.0 。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他计算
一.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年产50万吨生产水平运输大巷,服务年限为5年;采用600mm轨距单轨运输巷,一般巷道宽度要在2m左右;为一般稳定围岩。故决定选择锚喷支护,直墙圆弧拱断面。
50万吨/年 矿车容积2.0M3轨距600mm 轨型22-30kg/m 二.确定巷道断面尺寸
1)确定巷道净宽度B
采用ZK10/550型600mm轨距架线式电机车宽度为1060 mm,高度为1550 mm;2.0tYGC型固定车箱式矿车宽1200 mm,高1200 mm。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参照标准设计,选取安全间隙b1=300mm;巷道人行巷宽度b2=800mm;最大设备宽度b=1200mm,故巷道净宽度:
B=b1+b+b2=300+800+1200=2300mm。 2)确定巷道拱高 h0
圆弧巷道拱高 : h0=B/3=2300/3=770mm 3)确定巷道壁高h3
①按架线电机车导线弓子要求确定h3
h3=H1+ℎ6- + R2+(20)2
=2175mm
式中:ho——道床总高度,查表1-7选用24kg/m钢轨;
K——导电弓子宽度之半,k=900/2=450mm,取 k=450mm;
H1——从轨面算起电机车的架线高度:2000mm ℎ6——巷道底板至轨面的高度:400mm
Z—— 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的间距:250mm R—— 圆弧拱的半径1250mm B0——巷道水平净宽度:2300mm
B
②.按管道安设要求确定h3
ℎ3=1800+ℎ5+n+ R− R2−(K+300+D1+Z1) −f0
2
=2189mm
R—— 圆弧拱的半径:1250mm;
K—— 导电弓子宽度之半,k=900/2=450mm,取 k=450mm; ℎ5——底板水平高度:250mm
Z1—— 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的间距:250mm D1—— 管道直径:100mm n —— D1+100+D2=250mm D2—— 托管横梁高度:50mm B0——巷道水平净宽度:2300mm f0——拱高:767mm
③按人行要求计算墙高:
ℎ3=1800+ℎ5+ R− R2−
2
B0
−100 −f0 =1860mm
式中: ℎ5——底板水平高度:250mm
R—— 圆弧拱的半径:1250mm; B0——巷道水平净宽度:2300mm f0——拱高:767mm
按上述要求计算即可确定巷道壁高h3,可不必作其它要求的计算。综上计算,并考虑一定的富余量.可确定ℎ3=2200mm。
H0=f0+ℎ3−ℎ5=767+2200-250=2750mm 4)确定巷道净断面积S
由表1-10得:S=B0(0.263B0+ℎ2)=5.88m2 式中h2——砟面以上巷道壁高 ℎ2=ℎ3−ℎ5 =2200-250=1950mm 5)用风速校核巷道净断面积 查表1-6得:
允许最高风速: Vm=6m/s 设计规范允许最高风速: Vm=6m/s 已知通过巷道风量: Q=30m/s
代入公式(1-5)得: V=Q/S=30/5.88=5.1m/s 则 V
6)设计支护参数
巷道穿过的岩层松动圈 Lp=1.0~1.4m,属巷道分类法Ⅲ类一般稳定围岩。为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取松动圈厚度高限1.4m作为设计的依据;并用组合拱理论设计支护参数如下:
选用快硬水泥锚杆,端头锚固长度400mm,锚杆直径φ16mm,锚杆长度1500mm,间排距0.7×0.7m锚杆布置到墙角。喷层厚度100mm 7)选择道床参数
根据巷道通过的运输设备,已选用24kg/m钢轨,其道床参数:hc=360mm hb=200mm 砟面至轨面高度: ha=hc-hb=360-200=160mm 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 8)确定巷道掘进断面尺寸
h1=h3-h6=2200-400=1800mm h2=h3-h5=2200-250=1950mm Ho=h3+fo-h5=2200+767-250=2750mm H=h3+fo+do=2200+767+100=3100mm B=Bo+2T=2300+2×100=2500mm S净=(h2+0.236Bo)Bo=5.88 m2
S拱=1.33(Bo+T)do=1.33(2.3+0.1)0.17=0.54m2 S墙=2ℎ3T=0.44 m2
S基=(0.25+0.5)T=0.075m2 S渣=h5Bo=0.58m2 S沟=0.18m2
S掘=S净+S拱+S墙+S基+S渣+S沟 =5.88+0.54+0.44+0.075+0.58+0.18 =7.26m2
P净=2ℎ2+2.33Bo=9.26m 三 .布置巷道内水沟和管线
已知通过巷道的流水量为150m3/h,水沟坡度3%。水沟上宽330mm,下宽280mm,深250mm,净断面积0.08㎡掘进断面积0.18㎡每米水沟用混凝土0.13m3
压风管和供水管布置在人行道一侧上方,采用管子托架架设。托架上部敷设
压风管,托架下部悬挂供水管。两条动力电缆设于非人行道一侧,三条通讯、照明电缆设于人行道一侧。电缆采用挂钩悬挂在支护侧墙上。
四.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每米巷道掘进工程量 V=S掘×1=7.26m2 每米巷道砌拱混凝土量 V1=S拱×1=0.54m2 每米巷道砌墙混凝土量 V2=S墙×1=0.44m2 每米巷道基础混凝土量 V3=S基×1=0.075m2 每米巷道水沟混凝土量 V4=0.18 m2
每米巷道共需混凝土量 Ve=V1+V2+V3+V4=1.24m2 每米巷道粉刷量
S粉=(1.33Bo+2ℎ2)×1=6.96 m2 每米巷道锚杆消耗量 N=( P1+M)/(M·M′) P1——计算锚杆消耗周长
P1=1.57B2+2h3=1.57×2.8+2×2.2=8.8m M——锚杆间距 M=0.7m M′——锚杆排距 M′=0.7m N=(8.8+0.6)/0.7×0.7=20根 折合重量为:W=N[(L+0.1)∏(D/2)r]
=20[(1.4+0.1)×3.1416×(0.016/2)×7850=47.3 L—锚杆有效长度 L=1.4m 0.1为锚杆露出长度 D——锚杆直径 D=0.016m r——锚杆材料容量 r=7850kg/m3 每排锚杆数量: n=20×0.7=14根 每米巷道锚杆快硬水泥卷消耗量
20根×3卷/根=60卷
(每个水泥卷规格:直径×长×重=φ37×200mm×108g )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编制巷道特征表和每米巷道掘进工作量及材料消耗表。根据以上计算,按1:50比例绘制巷道断面图并编制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平硐特征表
平硐每米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一、设计炮眼布置图
对水平运输巷进行施工采用光面爆破的方法来掘进巷道。根据掘进巷道断面面积7.26m2掘进高3150mm,宽为2500mm。对所要布置的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分别布设。
1 掏槽眼的布设
因巷道岩石坚固性系数为3-6且巷道断面积不大,利用浅孔进行爆破故选用直眼掏槽法。为提高掘进进度选用易于掌握且对各种岩层适应性和效果均好的菱形掏槽法,炮眼深度为2.0 m。掏槽眼和空眼深度为2.2m,掏槽方式简单,易于施
工,在孔深不超过2m是效果最好。
2 辅助眼的布设
为了大量崩落岩石提高炮眼利用率,故要均匀布置辅助眼。辅助眼间距450mm,方向垂直与工作面,装药系数为0.6。为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周边眼要为其创造一个理想的光面层,厚度要均匀且最小抵抗线要多于周边眼。
3 周边眼的布设
根据光面爆破周边眼爆破参数表及岩巷性质取周边眼的炮眼直径为42mm,炮眼间距为300mm,最小抵抗线为700mm,炮眼密集系数为0.8,装药量为0.15kg/m且底眼眼口高于巷道底板150mm以防止灌水和利用钻眼且低于底板标高150mm底眼炮眼间距为450mm和500mm。
综上所述布置炮眼图(附表2)。并且掏槽眼、崩落眼、控制光面爆破的崩落眼和周边眼(顶,帮)的每眼装药数量的比例大致为4:3:2:1
第二节装药结构和起爆方法
1 掏槽眼和辅助眼的装药结构
采取反向装药的方式,先将起爆药装入眼底然后在装被动药包最后装满炮泥并且要雷管和药包的聚能穴一致朝向眼底。
2 周边眼的装药结构
因为炮眼深度为2.2m为克服“鼓包”现象采用空气间隔分节装药结构。 3 炮泥的填塞
为保质保量地做好装药工作。装药之前必须吹洗炮眼将眼中岩粉和水吹洗干净,起爆药包必须按规定制作最后用1:3的泥沙混合炮泥湿度为18%~20%按符合安全要求长度充填并捣实。
4 起爆方法
掘进时采用电容式发爆器起爆,雷管连接方式采用串联方式。采用总延期时间不超过180ms的前五段毫秒雷管。
第三节爆破说明书 一矿井原始资料
掘进巷道为水平运输巷,服务年限为5年,采用600mm轨距单轨,选用锚喷支护、直墙弧形拱断面。主要用于运输。巷道净宽、净高分别为:2300 mm、2750mm,巷道内壁有100mm厚的混凝土喷层。计算断面积为7.26m2。该巷道所穿岩层为砂岩、页岩,主要以砂岩为主。
二巷道钻眼爆破材料选择
凿岩设备
凿岩机采用2台YT24型气腿式凿岩机,主要参数为:
凿岩机优点如下:结构合理,启动灵活。并具有重量轻、凿岩速度快、耗气量低、振动小,操作方便、故障率低、零件寿命长、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掏槽方法:由于该巷道岩层坚硬系数为3~6,故选用直眼掏槽中的菱形掏槽。
炮眼直径对钻眼效率、全断面炮眼数目,炸药消耗量和爆破岩石块度与岩壁平整度均有影响。因此,应根据巷道断面大小、块度要求、炸药性能和凿岩机性能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炮眼直径大,可减少炮眼数目,炸药能量相对集中,可提高爆破效率,但钻速下降,影响爆破质量和降低围岩稳定性。现场多根据药卷直径来确定炮眼的直径。目前国内岩巷掘进均采用直径为27mm、32mm、和35mm三种药卷,炮眼直径需比药卷直径大6-8米左右,所以目前岩巷掘进的炮眼直径多采用35-42mm。
炮眼直径、深度:因选用YT-24型凿岩凿岩机打钻,故炮眼直径为 42mm;深度为2.0m。
炮眼数目: N=
qsmη1.9⨯8.51⨯0.4⨯0ap=.95
0.6⨯0.38
=27 N —— 炮眼数目 q —— 单位炸药消耗量 S —— 巷道掘进面积 m —— 每个药卷长度 η ——炮眼利用率 a —— 装药系数 p —— 每个药卷质 三爆破网路计算与设计
因为选用串联式电爆网路连接方式,故选用电容式发爆器。
I=
Unr+nR
I —— 通过每个雷管的电流 U —— 发炮电源电压
n —— 串联雷管个数 r —— 每个雷管全电阻 R —— 母线电阻R1与电源内阻R2之和 单位炸药消耗量q:
q=
Q
V,kg/m3
式中 Q—一次爆破所需的总炸药量,
V——工作面一次爆下的实体岩石总体积。
4、一次爆破所需的总炸药量
由q单位炸药消耗量为工作面一次爆破所需的总炸药量Q和工作面一次爆下的实体岩石总体积V之比,即得到
=1.48×12.5×700=12950kg
5.爆破说明书及爆破图表
巷道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按照《设计守则》要求,使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通过计算,求得所需炸药5117卷,共767.5kg;全断面一次爆破;掏槽方式为直眼掏槽中的棱形掏槽,掏槽眼为5个,辅助眼11个,周边眼26个。
爆破原始条件 表1
装药量及起爆顺序 表2
预期爆破效果 表3
炮眼布置图
第三章装岩设计
岩石平巷施工中,装岩转载与转运是最费工时的工序,一般情况下它占掘进循环时间的35%——50%,因此装岩在岩石平巷施工中意义重大。
1装岩机类型:
由于该运输巷为单轨运输巷,巷道较窄、较低,断面不大,爆破岩体体积较少。故选用P-15B耙斗装岩机。
2耙斗装岩机优点:
坚固耐用,操作方便简单,行走自如,生产效率高,连续不间歇运转,又要安全环保,适于断面较小的平巷的装岩工作。而P-15B耙斗装岩机主机部分采用行星轮传动,具有装岩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P-15B耙斗装岩机带有气动推车缸,矿车装满后,可用风动推车缸将重车推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调车时间,提高掘进速度。
3 岩机台数:
由于巷道一次性爆破实体岩石体积为17.02m3,故选用一台装岩机。
4 装岩机性能:
耙斗容量为0.15m3,长度为4700mm,宽度为1040mm,高度为1750mm,行走方式为轨轮行走,动力为电动,总功率为11kw,质量为2500kg。
5 装岩机技术特征:
第四章转载、运输设计
进巷道为运输巷,巷道平直,巷道较窄,较低。所以一次性爆破实体岩石体积较少。由于转载和运输在施工工序中最费时耗工,为了能节约更多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故选用。梭式矿车具有转载、运输和卸载合一的功能,所以转载、运输工具应选梭式矿车。由于岩石具有碎胀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不影响下一组人员的施工,故采用两组矿车运输,为了缩短两车的调车时间应采用一种省时省力的调车设备。浮放道岔是在原有轨道基础上安设的一组完整道岔,它结构简单,可以移动,现场可自行设计加工,故调车设备应选用浮放道岔。
第一节工作面供风供水设计
巷道掘进过程中,在钻眼、爆破、装岩、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大量岩石粉尘。这些粉尘极易在空气中漂浮,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为了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㈠钻眼过程应采用湿式钻眼
㈡爆破前用水冲洗岩帮 ㈢爆破后立即进行喷雾 ㈣装岩前要向岩堆洒水 ㈤ 加强通风排尘 ㈥ 加强个人防护工作
另外,在工作面内布置风水管路,井下用风用水设备较多,为了满足所有设备的风水需求,风水管路的设计十分重要。
用风设备:凿岩机、喷射机 压风机型号:RB—055全风高压风机
RB—055全风高压风机技术特征一览表
第二节掘进通风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知巷道所需风量为Q=30m3/s,巷道横断面积为8.51m2,风速为V=1.93m/s,为了达到巷道所需风量,所选用4台JBT—61通风机同时工作。为了供给巷道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保证生产安全,必须采取机械式通风。
通风方式:由于巷道断面大,烟雾不易排出,故选用混合式通风。
通风机型号:掘进通风要求通风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风量风压可调、坚固、
隔爆故选用JBT—61通风机
通风机数量:根据计算五台通风机同时使用才能达到所需风量。
JBT—61通风机技术特征一览表
风筒规格:风筒直径为1000mm,压入式风筒为胶皮风筒,抽出式风筒为铁风筒。
第三节支护设计
巷道采用一次性成巷施工,不必设临时支护。光面爆破后立即登碴打好拱部锚杆和超前锚杆,在局部破碎带地段应适当加大锚杆密度并敷设金属网。适当的缩短掘进和永久性支护的间距,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当顶板破碎时,每次放炮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然后再打锚杆。
锚喷支护工艺流程:钻眼→穿杆→注浆→喷层 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
过滤石子、沙子→秤重→加水泥→搅拌→运料→上料→喷射
MK—Ⅱ型喷射机械手技术特征一览表
支护断面说明表
⒈锚喷支护参数:
① 锚杆:采用 16mm的快硬水泥锚杆,杆长1500mm
②锚固剂:使用水泥胶结锚固剂,端头锚固长度为300mm,水泥直径37mm,长为205mm;托盘:采用木托盘,巷道顶部不用托盘
③锚杆间排间距:设计锚杆排距为700mm,间距为700mm ④锚固力:锚固力可达60KN
此外,水泥卷使用前需浸水2 3 min,在钻孔中经 杆头搅拌,以后锚固力开始增加,1h后锚固力可达60KN 2.混凝土的材料及配合比
① 水泥选用标号不低于325号硅酸盐水泥。
②细骨料采用坚硬干净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 ③骨粗料径应大于15mm。
④按照我国实践经验,井巷支护中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 (即水泥 ∶砂∶石子)。
喷射巷道墙时为:1∶(2.0-2.5)∶(2.5~2.0)
喷射巷道拱时为:1∶2.0∶(1.5~2.0)。 3. 混凝土喷层
锚杆安设、加固完毕后,用MK—Ⅱ型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初喷厚度不小于30mm,初喷长度不超过40m,待围岩压力稳定后,再进行喷射,喷射厚度为100mm
5.喷射操作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开始时,先开风后给水,最后送电给料;作用结束时,先停止给料,待罐内喷料用空后,在停点,最后关水,停电。
6.巷道每米材料消耗量
见设计部分 排水设计
巷道为岩石平巷,主要用与运输。为了排出地下水和其他污水。巷道内需进行水沟设计。水沟应尽量避开工人活动范围,并尽量少穿越运输线路。水够一般采用0.3%~0.5%坡度。巷道岩层坚固系数为3-6,水沟应采用混凝土浇筑。
第五章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施工组织及编制循环图表 1 施工组织
掘进采用“四六制”作业,三个班生产,一个班检修,并配备工长、班长及维修工各一名。工长负责全面工作,班长负责掘进迎头工作,维修工负责设备的操作和故障的排除。
2 劳动组织见表
3 循环组织及编制循环图表
㈠ 确定日工作制度
根据钻眼、装药、联线速度;巷道一次性爆破岩体体积、装岩运输速度知,工作制度应定为:“四六制”。
㈡确立作业方式
装岩、打锚杆互不影响,采用平行作业方式。 ㈢确定循环方式和循环进度
此巷道的掘进方式为多循环(每班完成两个循环);循环进尺为5m,日循环为15m。
㈣ 计算循环时间 T= T1+T2+φ(t1+t2)+T3+T4
T1——交接班时间,一般为20min T2——为装岩时间 T2 = SL /np = 40min T3——装药联线时间, T3 = Nt/A=60min T4——为放炮通风时间,一般为20min时间 t1 ——为钻上部炮眼所用时间为30min t2 ——为钻下部炮眼所用时间为45 min T= T1+T2+φ(t1+t2)+T3+T4=178min。
第二节施工组织与管理及设备配备 1.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包,包括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作业方式,科学地进行循环组织、劳动组织及施工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的空间、时间和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各工种、各工序都能按照一定的位置、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技术效益。
施工方式和作业方式的确定
巷道的施工采用一次成巷的掘进施工方法,并且采用掘进、支护平行作业即永久支护在掘进工作面之后一定距离处与掘进同时进行。因巷道的支护采取以锚
杆支护为临时支护和喷射混凝土为永久支护。故在施工时喷射混凝土工作要紧跟工作面在相距25m的范围内几个工种和几道工序同时进行,同时要在有限的工件内,组织安排好各工种和工序的密切配合,做到协调一致。
进队的组织与管理制度 掘进队的组织形式
在施工时使用综合掘进队的组织形式,即将巷道施工中主要工种(掘进、支护)以及辅助工作(机电维修、运输、通风、管路等)组织在一个掘进队内。这样有利于指挥统一,各工种密切配合协作,有利于培养工人一专多能。在施工中根据不同工序的需要灵活调配劳力,使工时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证正规循环和多工序平行交查作业的实现。
掘进队的基本管理制度 ⑴工程岗位责任制⑵技术交底制
⑶施工原始资料积累制⑷工作面交接班制 ⑸安全生产制⑹质量负责制 2.正规循环作业 a 确定日工作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选用采用“四六”工作制 b确立作业方式
因所施工的巷道为大断面的巷道,巷道的施工采用一次成巷的掘进施工方法,并且采用掘进、支护平行作业方式。
c确定循环方式和循环进度
巷道断面中等大小、围岩性质较稳定故确定循环方式为一班两个循环的单循环。
在巷道施工中循环进尺取决于炮眼深度和爆破效率,因爆破设计中已经确定采用中浅孔爆破,故确定循环进尺为2.0m. 3. 技术经济指标及设备配备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劳动组织一览表
第三节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钻眼安全注意事项:
(1)开眼时必须使用钎头落在岩石上,如有浮矸,应处理好后再开眼; (2)不允许在残眼内继续钻眼;
(3)开眼时给风阀门不要突然开大,待钻进一段后,再开大风阀门; (4)为防止断钎伤人,推进掘进机时不要用力过猛,更不要横向用力,凿岩时钻工应站稳,应随时堤防突然断钎;
(5)一定要注意把胶皮风管与风钻接牢,以防脱落伤人; (6)缺水或停水时,应立即停止钻眼。 二、爆破安全注意事项
(1)在规定的安全地点装配起爆药卷。
(2)爆破母线要妥善地挂在巷道的侧帮上,并且要和金属物体、电缆、电线离开一定距离;装药前要试一下爆破母线是否导通。
(3)装药前应检查顶板情况,撤出设备与机具,并切断除照明以外的一切设备的电源,照明灯及导线也应撤离工作面一定距离。
(4)检查工作面20m范围内瓦斯含量,并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处理。
(5)装药时要细心地将药卷送到眼底,防止擦破药卷、装错雷管段号、拉断脚线。有水的炮眼,尤其是底眼,必须使用防水药卷或药卷加防水套,以免受潮拒爆。
(6)装药、联线后应有爆破员与班、组长进行技术检查,作好爆破前的安
全布置。
(7)爆破后要等工作面通风散烟后,爆破员率先进入工作面,并经检察认为安全后方能进行工作。
(8)发现瞎炮应及时处理,如瞎炮是由联线不良或错联所造成,则可重新联线补爆;如不能补爆,则应在距原炮眼0.3m外钻一个平行的炮眼,重新装药爆破。
参考文献(资料)
[1] 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 《采矿设计手册3》(井巷工程卷)、《采
矿设计手册4》(矿山机械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 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 《采矿手册》第二卷(凿岩爆破和岩层支
护)、《采矿手册》第五卷(矿山运输与设备)[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 张荣立主编.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下册 [M]. 北京:煤炭
工业出版社,2003
[4] 周昌达主编. 井巷工程 [M], 第2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3
[5]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 《冶金矿山井巷设计参考资料》上、下册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 北京:中国标
准出版社,2006
[7]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13-1990.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8]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9] 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 《采矿设计手册3》(井巷工程卷)、《采矿设计手册4》(矿山机械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0] 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 《采矿手册》第二卷(凿岩爆破和岩层支护)、《采矿手册》第五卷(矿山运输与设备)[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11] 张荣立主编.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下册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12] 周昌达主编. 井巷工程 [M], 第2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13]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 《冶金矿山井巷设计参考资料》上、下册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14]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5]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13-1990.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16]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井 巷 工 程》
题目:主运输平巷断面设计与施工学校: 院系: 专业: 姓名: CC
课 程 设 计
大 学 学院 采矿工程
学号:0204ytfyt 指导老师:bkjbjobj 完成时间:
目录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一章 巷道断面设计
第一节 巷道断面选择及其他计算
一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二确定巷道断面尺寸 三布置巷道内水沟和管线
四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第二章 钻眼爆破设计 第一节 炮眼布置图
一设计炮眼布置图 第二节 装药结构和起爆方法 第三节 爆破说明书
一 矿井原始资料 二 巷道钻眼爆破材料选择 三 爆破网路计算与设计 第三章 装岩设计 第四章 转载、运输设计 第一节 工作面供风供水设计 第二节 掘进通风设计 第三节 支护设计 第四节 排水设计
第五章 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施工组织及编制循环图表
第二节 施工组织与管理及设备配备 第三节 施工注意事项
一 钻眼安全注意事项 二 爆破安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资料)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中段主运输平巷断面与施工设计 二、设计条件
(1)平巷矿石通过能力:5万吨/年,服务年限5年。
(2)地质条件:通过岩层的普氏系数f=3-6,为松软破碎岩层。(3)运输方式:电机车矿车运输。 (4)巷道长度:50米。
三、设计要求
(1)巷道断面设计(参照有关设计实例)。
(2)巷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构成:工程概况,凿岩设备的型号与数量选择,爆破图表设计,掘进通风,装岩与运输设备选择,调车或转载方法选择,临时支护,作业人员配备,掘进作业循环图表等)。
(3)巷道支护设计(内容构成:支护方式的选择,支护参数的确定,支护设备的选择,支护施工组织等)。
四、提交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20页纸以内)。可打印,可手写,但必须整洁。 (2)图纸两张:断面图、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图。可CAD绘制,可手绘。
第一章巷道断面设计
某金属矿年产设计能力为5万吨/年,设计其中段主运输平巷,服务年限为5年,长50米,采用电机车矿车运输,通过岩层的普氏系数f=3-6,为松软破碎岩层,多为致密泥灰岩,普通砂岩,页岩等。属于中硬岩。极限抗压强度为40-50MPa,内摩擦角为77度,松散系数为2.0 。
第一节巷道断面选择及其他计算
一.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年产50万吨生产水平运输大巷,服务年限为5年;采用600mm轨距单轨运输巷,一般巷道宽度要在2m左右;为一般稳定围岩。故决定选择锚喷支护,直墙圆弧拱断面。
50万吨/年 矿车容积2.0M3轨距600mm 轨型22-30kg/m 二.确定巷道断面尺寸
1)确定巷道净宽度B
采用ZK10/550型600mm轨距架线式电机车宽度为1060 mm,高度为1550 mm;2.0tYGC型固定车箱式矿车宽1200 mm,高1200 mm。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参照标准设计,选取安全间隙b1=300mm;巷道人行巷宽度b2=800mm;最大设备宽度b=1200mm,故巷道净宽度:
B=b1+b+b2=300+800+1200=2300mm。 2)确定巷道拱高 h0
圆弧巷道拱高 : h0=B/3=2300/3=770mm 3)确定巷道壁高h3
①按架线电机车导线弓子要求确定h3
h3=H1+ℎ6- + R2+(20)2
=2175mm
式中:ho——道床总高度,查表1-7选用24kg/m钢轨;
K——导电弓子宽度之半,k=900/2=450mm,取 k=450mm;
H1——从轨面算起电机车的架线高度:2000mm ℎ6——巷道底板至轨面的高度:400mm
Z—— 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的间距:250mm R—— 圆弧拱的半径1250mm B0——巷道水平净宽度:2300mm
B
②.按管道安设要求确定h3
ℎ3=1800+ℎ5+n+ R− R2−(K+300+D1+Z1) −f0
2
=2189mm
R—— 圆弧拱的半径:1250mm;
K—— 导电弓子宽度之半,k=900/2=450mm,取 k=450mm; ℎ5——底板水平高度:250mm
Z1—— 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的间距:250mm D1—— 管道直径:100mm n —— D1+100+D2=250mm D2—— 托管横梁高度:50mm B0——巷道水平净宽度:2300mm f0——拱高:767mm
③按人行要求计算墙高:
ℎ3=1800+ℎ5+ R− R2−
2
B0
−100 −f0 =1860mm
式中: ℎ5——底板水平高度:250mm
R—— 圆弧拱的半径:1250mm; B0——巷道水平净宽度:2300mm f0——拱高:767mm
按上述要求计算即可确定巷道壁高h3,可不必作其它要求的计算。综上计算,并考虑一定的富余量.可确定ℎ3=2200mm。
H0=f0+ℎ3−ℎ5=767+2200-250=2750mm 4)确定巷道净断面积S
由表1-10得:S=B0(0.263B0+ℎ2)=5.88m2 式中h2——砟面以上巷道壁高 ℎ2=ℎ3−ℎ5 =2200-250=1950mm 5)用风速校核巷道净断面积 查表1-6得:
允许最高风速: Vm=6m/s 设计规范允许最高风速: Vm=6m/s 已知通过巷道风量: Q=30m/s
代入公式(1-5)得: V=Q/S=30/5.88=5.1m/s 则 V
6)设计支护参数
巷道穿过的岩层松动圈 Lp=1.0~1.4m,属巷道分类法Ⅲ类一般稳定围岩。为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取松动圈厚度高限1.4m作为设计的依据;并用组合拱理论设计支护参数如下:
选用快硬水泥锚杆,端头锚固长度400mm,锚杆直径φ16mm,锚杆长度1500mm,间排距0.7×0.7m锚杆布置到墙角。喷层厚度100mm 7)选择道床参数
根据巷道通过的运输设备,已选用24kg/m钢轨,其道床参数:hc=360mm hb=200mm 砟面至轨面高度: ha=hc-hb=360-200=160mm 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 8)确定巷道掘进断面尺寸
h1=h3-h6=2200-400=1800mm h2=h3-h5=2200-250=1950mm Ho=h3+fo-h5=2200+767-250=2750mm H=h3+fo+do=2200+767+100=3100mm B=Bo+2T=2300+2×100=2500mm S净=(h2+0.236Bo)Bo=5.88 m2
S拱=1.33(Bo+T)do=1.33(2.3+0.1)0.17=0.54m2 S墙=2ℎ3T=0.44 m2
S基=(0.25+0.5)T=0.075m2 S渣=h5Bo=0.58m2 S沟=0.18m2
S掘=S净+S拱+S墙+S基+S渣+S沟 =5.88+0.54+0.44+0.075+0.58+0.18 =7.26m2
P净=2ℎ2+2.33Bo=9.26m 三 .布置巷道内水沟和管线
已知通过巷道的流水量为150m3/h,水沟坡度3%。水沟上宽330mm,下宽280mm,深250mm,净断面积0.08㎡掘进断面积0.18㎡每米水沟用混凝土0.13m3
压风管和供水管布置在人行道一侧上方,采用管子托架架设。托架上部敷设
压风管,托架下部悬挂供水管。两条动力电缆设于非人行道一侧,三条通讯、照明电缆设于人行道一侧。电缆采用挂钩悬挂在支护侧墙上。
四.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每米巷道掘进工程量 V=S掘×1=7.26m2 每米巷道砌拱混凝土量 V1=S拱×1=0.54m2 每米巷道砌墙混凝土量 V2=S墙×1=0.44m2 每米巷道基础混凝土量 V3=S基×1=0.075m2 每米巷道水沟混凝土量 V4=0.18 m2
每米巷道共需混凝土量 Ve=V1+V2+V3+V4=1.24m2 每米巷道粉刷量
S粉=(1.33Bo+2ℎ2)×1=6.96 m2 每米巷道锚杆消耗量 N=( P1+M)/(M·M′) P1——计算锚杆消耗周长
P1=1.57B2+2h3=1.57×2.8+2×2.2=8.8m M——锚杆间距 M=0.7m M′——锚杆排距 M′=0.7m N=(8.8+0.6)/0.7×0.7=20根 折合重量为:W=N[(L+0.1)∏(D/2)r]
=20[(1.4+0.1)×3.1416×(0.016/2)×7850=47.3 L—锚杆有效长度 L=1.4m 0.1为锚杆露出长度 D——锚杆直径 D=0.016m r——锚杆材料容量 r=7850kg/m3 每排锚杆数量: n=20×0.7=14根 每米巷道锚杆快硬水泥卷消耗量
20根×3卷/根=60卷
(每个水泥卷规格:直径×长×重=φ37×200mm×108g )
第二节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材料消耗
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编制巷道特征表和每米巷道掘进工作量及材料消耗表。根据以上计算,按1:50比例绘制巷道断面图并编制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平硐特征表
平硐每米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第二章钻眼爆破设计
第一节炮眼布置图 一、设计炮眼布置图
对水平运输巷进行施工采用光面爆破的方法来掘进巷道。根据掘进巷道断面面积7.26m2掘进高3150mm,宽为2500mm。对所要布置的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分别布设。
1 掏槽眼的布设
因巷道岩石坚固性系数为3-6且巷道断面积不大,利用浅孔进行爆破故选用直眼掏槽法。为提高掘进进度选用易于掌握且对各种岩层适应性和效果均好的菱形掏槽法,炮眼深度为2.0 m。掏槽眼和空眼深度为2.2m,掏槽方式简单,易于施
工,在孔深不超过2m是效果最好。
2 辅助眼的布设
为了大量崩落岩石提高炮眼利用率,故要均匀布置辅助眼。辅助眼间距450mm,方向垂直与工作面,装药系数为0.6。为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周边眼要为其创造一个理想的光面层,厚度要均匀且最小抵抗线要多于周边眼。
3 周边眼的布设
根据光面爆破周边眼爆破参数表及岩巷性质取周边眼的炮眼直径为42mm,炮眼间距为300mm,最小抵抗线为700mm,炮眼密集系数为0.8,装药量为0.15kg/m且底眼眼口高于巷道底板150mm以防止灌水和利用钻眼且低于底板标高150mm底眼炮眼间距为450mm和500mm。
综上所述布置炮眼图(附表2)。并且掏槽眼、崩落眼、控制光面爆破的崩落眼和周边眼(顶,帮)的每眼装药数量的比例大致为4:3:2:1
第二节装药结构和起爆方法
1 掏槽眼和辅助眼的装药结构
采取反向装药的方式,先将起爆药装入眼底然后在装被动药包最后装满炮泥并且要雷管和药包的聚能穴一致朝向眼底。
2 周边眼的装药结构
因为炮眼深度为2.2m为克服“鼓包”现象采用空气间隔分节装药结构。 3 炮泥的填塞
为保质保量地做好装药工作。装药之前必须吹洗炮眼将眼中岩粉和水吹洗干净,起爆药包必须按规定制作最后用1:3的泥沙混合炮泥湿度为18%~20%按符合安全要求长度充填并捣实。
4 起爆方法
掘进时采用电容式发爆器起爆,雷管连接方式采用串联方式。采用总延期时间不超过180ms的前五段毫秒雷管。
第三节爆破说明书 一矿井原始资料
掘进巷道为水平运输巷,服务年限为5年,采用600mm轨距单轨,选用锚喷支护、直墙弧形拱断面。主要用于运输。巷道净宽、净高分别为:2300 mm、2750mm,巷道内壁有100mm厚的混凝土喷层。计算断面积为7.26m2。该巷道所穿岩层为砂岩、页岩,主要以砂岩为主。
二巷道钻眼爆破材料选择
凿岩设备
凿岩机采用2台YT24型气腿式凿岩机,主要参数为:
凿岩机优点如下:结构合理,启动灵活。并具有重量轻、凿岩速度快、耗气量低、振动小,操作方便、故障率低、零件寿命长、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掏槽方法:由于该巷道岩层坚硬系数为3~6,故选用直眼掏槽中的菱形掏槽。
炮眼直径对钻眼效率、全断面炮眼数目,炸药消耗量和爆破岩石块度与岩壁平整度均有影响。因此,应根据巷道断面大小、块度要求、炸药性能和凿岩机性能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炮眼直径大,可减少炮眼数目,炸药能量相对集中,可提高爆破效率,但钻速下降,影响爆破质量和降低围岩稳定性。现场多根据药卷直径来确定炮眼的直径。目前国内岩巷掘进均采用直径为27mm、32mm、和35mm三种药卷,炮眼直径需比药卷直径大6-8米左右,所以目前岩巷掘进的炮眼直径多采用35-42mm。
炮眼直径、深度:因选用YT-24型凿岩凿岩机打钻,故炮眼直径为 42mm;深度为2.0m。
炮眼数目: N=
qsmη1.9⨯8.51⨯0.4⨯0ap=.95
0.6⨯0.38
=27 N —— 炮眼数目 q —— 单位炸药消耗量 S —— 巷道掘进面积 m —— 每个药卷长度 η ——炮眼利用率 a —— 装药系数 p —— 每个药卷质 三爆破网路计算与设计
因为选用串联式电爆网路连接方式,故选用电容式发爆器。
I=
Unr+nR
I —— 通过每个雷管的电流 U —— 发炮电源电压
n —— 串联雷管个数 r —— 每个雷管全电阻 R —— 母线电阻R1与电源内阻R2之和 单位炸药消耗量q:
q=
Q
V,kg/m3
式中 Q—一次爆破所需的总炸药量,
V——工作面一次爆下的实体岩石总体积。
4、一次爆破所需的总炸药量
由q单位炸药消耗量为工作面一次爆破所需的总炸药量Q和工作面一次爆下的实体岩石总体积V之比,即得到
=1.48×12.5×700=12950kg
5.爆破说明书及爆破图表
巷道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按照《设计守则》要求,使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通过计算,求得所需炸药5117卷,共767.5kg;全断面一次爆破;掏槽方式为直眼掏槽中的棱形掏槽,掏槽眼为5个,辅助眼11个,周边眼26个。
爆破原始条件 表1
装药量及起爆顺序 表2
预期爆破效果 表3
炮眼布置图
第三章装岩设计
岩石平巷施工中,装岩转载与转运是最费工时的工序,一般情况下它占掘进循环时间的35%——50%,因此装岩在岩石平巷施工中意义重大。
1装岩机类型:
由于该运输巷为单轨运输巷,巷道较窄、较低,断面不大,爆破岩体体积较少。故选用P-15B耙斗装岩机。
2耙斗装岩机优点:
坚固耐用,操作方便简单,行走自如,生产效率高,连续不间歇运转,又要安全环保,适于断面较小的平巷的装岩工作。而P-15B耙斗装岩机主机部分采用行星轮传动,具有装岩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P-15B耙斗装岩机带有气动推车缸,矿车装满后,可用风动推车缸将重车推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调车时间,提高掘进速度。
3 岩机台数:
由于巷道一次性爆破实体岩石体积为17.02m3,故选用一台装岩机。
4 装岩机性能:
耙斗容量为0.15m3,长度为4700mm,宽度为1040mm,高度为1750mm,行走方式为轨轮行走,动力为电动,总功率为11kw,质量为2500kg。
5 装岩机技术特征:
第四章转载、运输设计
进巷道为运输巷,巷道平直,巷道较窄,较低。所以一次性爆破实体岩石体积较少。由于转载和运输在施工工序中最费时耗工,为了能节约更多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故选用。梭式矿车具有转载、运输和卸载合一的功能,所以转载、运输工具应选梭式矿车。由于岩石具有碎胀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不影响下一组人员的施工,故采用两组矿车运输,为了缩短两车的调车时间应采用一种省时省力的调车设备。浮放道岔是在原有轨道基础上安设的一组完整道岔,它结构简单,可以移动,现场可自行设计加工,故调车设备应选用浮放道岔。
第一节工作面供风供水设计
巷道掘进过程中,在钻眼、爆破、装岩、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大量岩石粉尘。这些粉尘极易在空气中漂浮,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为了减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㈠钻眼过程应采用湿式钻眼
㈡爆破前用水冲洗岩帮 ㈢爆破后立即进行喷雾 ㈣装岩前要向岩堆洒水 ㈤ 加强通风排尘 ㈥ 加强个人防护工作
另外,在工作面内布置风水管路,井下用风用水设备较多,为了满足所有设备的风水需求,风水管路的设计十分重要。
用风设备:凿岩机、喷射机 压风机型号:RB—055全风高压风机
RB—055全风高压风机技术特征一览表
第二节掘进通风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知巷道所需风量为Q=30m3/s,巷道横断面积为8.51m2,风速为V=1.93m/s,为了达到巷道所需风量,所选用4台JBT—61通风机同时工作。为了供给巷道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保证生产安全,必须采取机械式通风。
通风方式:由于巷道断面大,烟雾不易排出,故选用混合式通风。
通风机型号:掘进通风要求通风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风量风压可调、坚固、
隔爆故选用JBT—61通风机
通风机数量:根据计算五台通风机同时使用才能达到所需风量。
JBT—61通风机技术特征一览表
风筒规格:风筒直径为1000mm,压入式风筒为胶皮风筒,抽出式风筒为铁风筒。
第三节支护设计
巷道采用一次性成巷施工,不必设临时支护。光面爆破后立即登碴打好拱部锚杆和超前锚杆,在局部破碎带地段应适当加大锚杆密度并敷设金属网。适当的缩短掘进和永久性支护的间距,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当顶板破碎时,每次放炮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然后再打锚杆。
锚喷支护工艺流程:钻眼→穿杆→注浆→喷层 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
过滤石子、沙子→秤重→加水泥→搅拌→运料→上料→喷射
MK—Ⅱ型喷射机械手技术特征一览表
支护断面说明表
⒈锚喷支护参数:
① 锚杆:采用 16mm的快硬水泥锚杆,杆长1500mm
②锚固剂:使用水泥胶结锚固剂,端头锚固长度为300mm,水泥直径37mm,长为205mm;托盘:采用木托盘,巷道顶部不用托盘
③锚杆间排间距:设计锚杆排距为700mm,间距为700mm ④锚固力:锚固力可达60KN
此外,水泥卷使用前需浸水2 3 min,在钻孔中经 杆头搅拌,以后锚固力开始增加,1h后锚固力可达60KN 2.混凝土的材料及配合比
① 水泥选用标号不低于325号硅酸盐水泥。
②细骨料采用坚硬干净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 ③骨粗料径应大于15mm。
④按照我国实践经验,井巷支护中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 (即水泥 ∶砂∶石子)。
喷射巷道墙时为:1∶(2.0-2.5)∶(2.5~2.0)
喷射巷道拱时为:1∶2.0∶(1.5~2.0)。 3. 混凝土喷层
锚杆安设、加固完毕后,用MK—Ⅱ型喷射机喷射混凝土,初喷厚度不小于30mm,初喷长度不超过40m,待围岩压力稳定后,再进行喷射,喷射厚度为100mm
5.喷射操作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开始时,先开风后给水,最后送电给料;作用结束时,先停止给料,待罐内喷料用空后,在停点,最后关水,停电。
6.巷道每米材料消耗量
见设计部分 排水设计
巷道为岩石平巷,主要用与运输。为了排出地下水和其他污水。巷道内需进行水沟设计。水沟应尽量避开工人活动范围,并尽量少穿越运输线路。水够一般采用0.3%~0.5%坡度。巷道岩层坚固系数为3-6,水沟应采用混凝土浇筑。
第五章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施工组织及编制循环图表 1 施工组织
掘进采用“四六制”作业,三个班生产,一个班检修,并配备工长、班长及维修工各一名。工长负责全面工作,班长负责掘进迎头工作,维修工负责设备的操作和故障的排除。
2 劳动组织见表
3 循环组织及编制循环图表
㈠ 确定日工作制度
根据钻眼、装药、联线速度;巷道一次性爆破岩体体积、装岩运输速度知,工作制度应定为:“四六制”。
㈡确立作业方式
装岩、打锚杆互不影响,采用平行作业方式。 ㈢确定循环方式和循环进度
此巷道的掘进方式为多循环(每班完成两个循环);循环进尺为5m,日循环为15m。
㈣ 计算循环时间 T= T1+T2+φ(t1+t2)+T3+T4
T1——交接班时间,一般为20min T2——为装岩时间 T2 = SL /np = 40min T3——装药联线时间, T3 = Nt/A=60min T4——为放炮通风时间,一般为20min时间 t1 ——为钻上部炮眼所用时间为30min t2 ——为钻下部炮眼所用时间为45 min T= T1+T2+φ(t1+t2)+T3+T4=178min。
第二节施工组织与管理及设备配备 1.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
巷道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包,包括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作业方式,科学地进行循环组织、劳动组织及施工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的空间、时间和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各工种、各工序都能按照一定的位置、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技术效益。
施工方式和作业方式的确定
巷道的施工采用一次成巷的掘进施工方法,并且采用掘进、支护平行作业即永久支护在掘进工作面之后一定距离处与掘进同时进行。因巷道的支护采取以锚
杆支护为临时支护和喷射混凝土为永久支护。故在施工时喷射混凝土工作要紧跟工作面在相距25m的范围内几个工种和几道工序同时进行,同时要在有限的工件内,组织安排好各工种和工序的密切配合,做到协调一致。
进队的组织与管理制度 掘进队的组织形式
在施工时使用综合掘进队的组织形式,即将巷道施工中主要工种(掘进、支护)以及辅助工作(机电维修、运输、通风、管路等)组织在一个掘进队内。这样有利于指挥统一,各工种密切配合协作,有利于培养工人一专多能。在施工中根据不同工序的需要灵活调配劳力,使工时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证正规循环和多工序平行交查作业的实现。
掘进队的基本管理制度 ⑴工程岗位责任制⑵技术交底制
⑶施工原始资料积累制⑷工作面交接班制 ⑸安全生产制⑹质量负责制 2.正规循环作业 a 确定日工作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选用采用“四六”工作制 b确立作业方式
因所施工的巷道为大断面的巷道,巷道的施工采用一次成巷的掘进施工方法,并且采用掘进、支护平行作业方式。
c确定循环方式和循环进度
巷道断面中等大小、围岩性质较稳定故确定循环方式为一班两个循环的单循环。
在巷道施工中循环进尺取决于炮眼深度和爆破效率,因爆破设计中已经确定采用中浅孔爆破,故确定循环进尺为2.0m. 3. 技术经济指标及设备配备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劳动组织一览表
第三节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一、钻眼安全注意事项:
(1)开眼时必须使用钎头落在岩石上,如有浮矸,应处理好后再开眼; (2)不允许在残眼内继续钻眼;
(3)开眼时给风阀门不要突然开大,待钻进一段后,再开大风阀门; (4)为防止断钎伤人,推进掘进机时不要用力过猛,更不要横向用力,凿岩时钻工应站稳,应随时堤防突然断钎;
(5)一定要注意把胶皮风管与风钻接牢,以防脱落伤人; (6)缺水或停水时,应立即停止钻眼。 二、爆破安全注意事项
(1)在规定的安全地点装配起爆药卷。
(2)爆破母线要妥善地挂在巷道的侧帮上,并且要和金属物体、电缆、电线离开一定距离;装药前要试一下爆破母线是否导通。
(3)装药前应检查顶板情况,撤出设备与机具,并切断除照明以外的一切设备的电源,照明灯及导线也应撤离工作面一定距离。
(4)检查工作面20m范围内瓦斯含量,并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处理。
(5)装药时要细心地将药卷送到眼底,防止擦破药卷、装错雷管段号、拉断脚线。有水的炮眼,尤其是底眼,必须使用防水药卷或药卷加防水套,以免受潮拒爆。
(6)装药、联线后应有爆破员与班、组长进行技术检查,作好爆破前的安
全布置。
(7)爆破后要等工作面通风散烟后,爆破员率先进入工作面,并经检察认为安全后方能进行工作。
(8)发现瞎炮应及时处理,如瞎炮是由联线不良或错联所造成,则可重新联线补爆;如不能补爆,则应在距原炮眼0.3m外钻一个平行的炮眼,重新装药爆破。
参考文献(资料)
[1] 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 《采矿设计手册3》(井巷工程卷)、《采
矿设计手册4》(矿山机械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 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 《采矿手册》第二卷(凿岩爆破和岩层支
护)、《采矿手册》第五卷(矿山运输与设备)[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 张荣立主编.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下册 [M]. 北京:煤炭
工业出版社,2003
[4] 周昌达主编. 井巷工程 [M], 第2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3
[5]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 《冶金矿山井巷设计参考资料》上、下册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 北京:中国标
准出版社,2006
[7]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13-1990.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8]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9] 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 《采矿设计手册3》(井巷工程卷)、《采矿设计手册4》(矿山机械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0] 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 《采矿手册》第二卷(凿岩爆破和岩层支护)、《采矿手册》第五卷(矿山运输与设备)[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11] 张荣立主编.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下册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12] 周昌达主编. 井巷工程 [M], 第2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13]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 《冶金矿山井巷设计参考资料》上、下册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
[14]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5]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13-1990.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16]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