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之机,针对该课程传统试卷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案。通过采用不同方式的考试,多层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切实落实监督考核,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实践环节考核,综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课外视野,在本质上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考核 改革 能力 教学质量
0 引言
进入21世纪,地方性工科院校更加注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让高校学生学好专业基础课程,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考试考核成为重要的途径。各院校在重视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同时,更应充分重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生课程学习结果的考核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教育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考试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在检查测评、导向和激励、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建立以“能力取向”为主导的多元化考评体系,将考核贯于整个教学全过程,革新传统试卷“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已是迫在眉睫。
1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广大高校,很长一段时间来,一直囿于“应试教育”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考试拿高分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观念一直持续着。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未在高效教育中落实到位,至今仍存在较多问题。传统考核主要以卷面考试形式开展,考试模式僵化、目标狭隘、方式单一,命题局限性大,考试题型标准化、评分精准化、形式单一化等。考试紧紧围绕教材展开,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索要重点或考试范围,考试只靠突击复习。为了取得高分,短时间内强迫记忆大量知识点,不少学生对考试分数看得格外重要,过于看重考试成绩的排名。致使一部分学生为了考试过关或获取高分铤而走险考试舞弊,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同时,受限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老师和学生在考试分数上过多的投入精力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评估。
2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具体做法
2.1 确定考核改革思路
著名的法国教育家斯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们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观点大多数高校也比较认可,但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到位。不少高校总是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上花费很大的力气,而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价值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因此高校的考试考核应当从转变观念开始。
2.2 建立新的考评体系
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使考核真正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建立以“能力取向”为主导的多元化考评体系,而不是仅仅一张试卷。根据“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确定多种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考核、动手实践环节考核、课后大作业考核等。适当加大过程考核在最终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学生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衡量成绩的标准,既要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3 设计考核组合法
课程考核采用课堂表现考核、动手实践环节考核、课后大作业考核及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3.1 课堂表现考核要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抓起,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堂与教师、学生的互动交流纳入考核指标。
2.3.2 课程适当增加动手实践环节。该环节考核中采用小组答辩方式进行,考核学生是否都理解了所操作动作。
2.3.3 课后大作业针对“自动化制造系统”相关研究热点实际问题提出,考核学生知识获取,对综合性、全局的热点问题能够从图书馆、文献和网络中寻求答案和解释,并引导学生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前人的结论进行客观分析。该项内容考核中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展开,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其主动去探索问题,同时也将增加其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热情。
2.3.4 该课程为考试课,建议在学期末考试时采用闭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减少客观标准试题的比例,锻炼学生思维创新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3 考核方式改革成效
通过对“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过程考核,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程考核的部分成果已经应用到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等环节之中,并向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延伸,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林,关守平,张羽,等.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
[2]刘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1):70-72.
[3]刘建国.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7-200.
[4]赵天婵,徐盛林.改革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04(3)1.
[5]周伟国,丁金昌.高校考试改革: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J]. 高等农业教育,2003,3:45-48.
摘要:基于“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之机,针对该课程传统试卷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案。通过采用不同方式的考试,多层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切实落实监督考核,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实践环节考核,综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课外视野,在本质上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考核 改革 能力 教学质量
0 引言
进入21世纪,地方性工科院校更加注重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让高校学生学好专业基础课程,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考试考核成为重要的途径。各院校在重视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同时,更应充分重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学生课程学习结果的考核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教育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考试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在检查测评、导向和激励、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建立以“能力取向”为主导的多元化考评体系,将考核贯于整个教学全过程,革新传统试卷“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已是迫在眉睫。
1 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广大高校,很长一段时间来,一直囿于“应试教育”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考试拿高分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观念一直持续着。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未在高效教育中落实到位,至今仍存在较多问题。传统考核主要以卷面考试形式开展,考试模式僵化、目标狭隘、方式单一,命题局限性大,考试题型标准化、评分精准化、形式单一化等。考试紧紧围绕教材展开,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索要重点或考试范围,考试只靠突击复习。为了取得高分,短时间内强迫记忆大量知识点,不少学生对考试分数看得格外重要,过于看重考试成绩的排名。致使一部分学生为了考试过关或获取高分铤而走险考试舞弊,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同时,受限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老师和学生在考试分数上过多的投入精力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对教学实际效果的评估。
2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具体做法
2.1 确定考核改革思路
著名的法国教育家斯朗格曾经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们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观点大多数高校也比较认可,但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到位。不少高校总是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上花费很大的力气,而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价值观念一时转变不过来,因此高校的考试考核应当从转变观念开始。
2.2 建立新的考评体系
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使考核真正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建立以“能力取向”为主导的多元化考评体系,而不是仅仅一张试卷。根据“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确定多种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考核、动手实践环节考核、课后大作业考核等。适当加大过程考核在最终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学生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衡量成绩的标准,既要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3 设计考核组合法
课程考核采用课堂表现考核、动手实践环节考核、课后大作业考核及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3.1 课堂表现考核要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抓起,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堂与教师、学生的互动交流纳入考核指标。
2.3.2 课程适当增加动手实践环节。该环节考核中采用小组答辩方式进行,考核学生是否都理解了所操作动作。
2.3.3 课后大作业针对“自动化制造系统”相关研究热点实际问题提出,考核学生知识获取,对综合性、全局的热点问题能够从图书馆、文献和网络中寻求答案和解释,并引导学生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前人的结论进行客观分析。该项内容考核中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展开,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其主动去探索问题,同时也将增加其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热情。
2.3.4 该课程为考试课,建议在学期末考试时采用闭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减少客观标准试题的比例,锻炼学生思维创新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3 考核方式改革成效
通过对“自动化制造系统”课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开展多种形式的过程考核,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程考核的部分成果已经应用到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等环节之中,并向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延伸,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林,关守平,张羽,等.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
[2]刘燕.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6(1):70-72.
[3]刘建国.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2):107-200.
[4]赵天婵,徐盛林.改革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04(3)1.
[5]周伟国,丁金昌.高校考试改革: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J]. 高等农业教育,2003,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