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占40%的比重。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文言文产生隔阂和畏惧,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必须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模式,采用灵活生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发掘文言文自身魅力,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

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鸿门宴》、《屈原列传》等是很好的课本剧题材。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做。首先要吃透文本,把握中心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删情节,一般是增加情节的多,可以适当地删改人物动作和场景以适应演出的需要。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逼真,使剧本更吸引人,增加故事情节是关键,增加故事情节要始终围绕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展开,人物的对话要紧凑。课本剧的编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入现代的东西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突出课文主题,让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其实就几个字:多看,多背,多练,多记

多看有关文言文的书籍,文章,培养语感

多背著名的文言文,其实如果你在上学那掌握课本上的就足够了

多练习在看文言文的同时,也最好能逐字逐句翻译

多记文言文中的一词多译现象,实词的常用意向,虚词常用意向

一、 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 正确断句。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 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 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掌握规律、循次渐进,是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要达到这个目标,先要明确这里所说的文言的含义。它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时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如唐宋八大家等)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而非指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口头语言,即古白话,如《水浒传》等明清章回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

还应了解《考试说明》对“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作的具体阐释,即: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能够正确把握文章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个阐释,对文言文学习从语言到内容到最终目的,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便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应把握的“纲”。具体学法如下:

一、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是学习文言的重要基础

学习现代文,是从认字开始,学文言亦然。所谓“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就是这个意思。中学生学习文言,大都从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文言开始,这些文言文,都是从大量古籍中精选出来的,无论从语言到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学习这些文章,从初读第一篇开始,就要逐一弄清每一个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万不能只满足于对所学文段内容的大体了解,不能如讲故事一般将其内容概述下来即释为翻译。另外,在实词与虚词两者间,大量的、难于掌握的是实词。下面就先谈一谈关于实词的掌握。

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与现代汉语使用的词汇没什么差异,如“人、马、山、石、大、小、上、下”等,这给我们学习文言带来很大方便,没有初学外语满眼茫然的 。这类词,我们便可视作现代词去理解。一种情况是与现代使用的词汇完全不同,甚至从现代汉语中根本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来。如“宦官”,是古代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之人在宫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古文中与之同一概念的词汇还有“寺人”、“阉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由于时代的发展,宦官已经消失,那么表达这一概念的一系列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均已消失。另外,“宦官”还有一义项是“仕宦之通称”(如《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但现代各级政府官员也不有此称呼了。再如“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后作王室的代称)、“章甫”(古代一种帽子)等等,皆因事物的消亡不见了。而“曰”、“叟”、“须臾”等词,已被“说”、“老头”、“一会儿”等词汇代替。这类实词,虽难记些,但不会同现代汉语混淆,可把它们当作生词去记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许多古今都使用的词,但其意义却与今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情况复杂,难于掌握。这些词汇,又常常被列为考查重点,是需要下大力气掌握的。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这类词汇上。请看下列几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

Α{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②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③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梅花岭记》)

Β{①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②莫我肯顾(《硕鼠》)

③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Ε{①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②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坐縻 粟而不知耻(《卖柑者言》)

Α组中的“冒”字有多种义项,②③两句中分别是“轻率”、“假托、冒充”义,与现代汉语没什么区别,而第①句中却是“涂盖、敷上”义,讲为“冒充(它)”,就大错特错了。

Β组中的“顾”字,②③两句中都讲为“顾及、顾念、考虑”,也与现代汉语无异,可第①句中则是“ 访”义,如果用今义去解释它,就要出笑话。“顾”在古汉语中还有转折连词的用法(《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少见。

Ε组中的“坐”字,除第②句与现代汉语同义(后来将其名词意义写为“座”),①句讲为“因为”,③句讲为“白白地”。“坐”字在文言中也还有其中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的义项。

对这类情况复杂、难于掌握的实词,要结合课本中关于古今词义变化的知识,勤翻字典,多作比较,防止错误地用今去释古义。同时,还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有些看似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实则两个单音词,其意义也常常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请看下表:

例句

古义

今常用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是方位名词“中”与动词“间”的连用。中:中间;间:夹杂,读jiàn

里面

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谍报”是名词 “谍”和动词“报”的连用,义为:侦探报告。

刺探到的敌方情报

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同上)

“不过”:不超过。(也是两个单音词连用)

仅仅,只是

诸君而有意(同上)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音词连用)

故意,居心。

婉贞于是率少年结束而出(同上)

“结束”:整好装束。(两个单音词连用)

不能继续

体面互见之美术也(《图画》)

“体面”:是“体”和“面”两个词的连用。体:立体。面:平面

光彩,好看;体统,身份。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交通”:连接,交错相通。(两个单词连用)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子孙弃者无论焉(《黄生借书说》) 无论:是否定副词“无”与动词“论”的连用,义为: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属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写文章。(两个单音词连用)

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还有动词义)

事事皆其所已经者(《少年中国说》)

已经:副词“已”和动词“经”的连用,其义为:已经经历过。

是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的副词。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叔向贺贫》)、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指示代词“其”与名词“实”的连用,其义为:那事实,即实际情况

承接上文而含转折意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那果实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词连用)

故意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至于: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义为:到,到达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风齐王纳谏》)

地方:是名词“地”与“方”的连用。地:土地,领土;方:方圆。

指某一地区

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成:是名词“形”与动词“成”的连用,义为:形势确立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是非:指示代词“是”与否定副词“非”的连用,义为:这不是

常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或指口舌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同上)

心计:名词“心”与动词“计”组成的主谓词组,义为:心里盘算。

计谋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鸿门宴》)

河北:黄河以北 河南:黄河以南

河北省 河南省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连词“因”与动词“为”连用。因:于是,便。为:写,作。

连词,表原因 。

空中多而窍(《石钟山记》)

空中:中间是空的

天空上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动词“具”和名词“体”的连用。具:具备。体:形体。

不抽象、明确。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行为:名词“行”和动词“为”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

举动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同上)

非常:否定副词“非”和形容词“常”连用。非:不,不是。常:一般,平常。

十分,很,极。

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梅花领记〉)

何必:疑问代词“何”与副词“必”连用,义为:为什么一定

表反诘语气的副词,义为:不必。

除表中列出的例子外,中学课本中还有一些类似情况,如:“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可谓智力孤危中”的“智力”,“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秋天”,“于是相如前进 ”中的“前进”,分别应该讲为“指出,给。。。。。。看”,“求学的人”,“智谋和力量”,“秋季的天空”,“走上去奉献”。它们都是相邻的两个单音词,不能误作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

要弄清文言实词的意义,除了要了解上面所述古今异义现象外,还应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等知识。

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古汉语中亦然,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做些研究,会发现其规律的(或通过引申,或通过比喻、借代,或通过假借等等),因为情况复杂,难于掌握,也无需一一弄清每个多义词词义的来龙去脉,所以不必就此下很多功夫。但必须对常用实词已经形成的多个义项,在逐渐学习接触的过程中,仔细比较,整理积累,以求尽可能多地掌握它。请看一例:

“引”,本义是“拉开弓”。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的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解作“开弓也”。如〈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引而不发,指把弓拉开,可是并不射出箭去。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把弓拉开,形状变化了,所以引申为“长”,“延长”。如〈水经注 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又为“伸长”,如〈左传 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又指“延续”。如〈诗经 小 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

开弓是把弦和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如:〈西门豹治邺〉:“引河水灌民田》”。《资治通鉴 亦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又:“引军北还”。三句中的“引”都是“领”、“导”之义。

由“拉弓”引申为拉的动作,义为“拉”。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又指“持”、“拿”,如“丈人目先生使引七刺狼“,再引申为”拿来作为凭证、理由“,如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为向后退。〈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中山狼传〉:“先生仓卒以手捕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便旋:绕圈子)。

看,一个“引”字,从不同角度引申出多少既有某种联系,又有区别的意义来!

再谈谈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文言实词入句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原来的语法特点,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适用了。活用现象一般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活

用为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一般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等等。形式虽多,但较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要好掌握多,因为前者需要大量记忆,有如背记外语单词,而后者只要掌握规律,学会辨识就行。其规律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归纳,也可以直接把研究者、老师早已归纳出来的拿来印证、理解,达到熟习、掌握。列举其中一些规律如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而是支配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标“。”的是活用的词语,以下同)。

②名词用在代词的前面,而又没有别的动词作谓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Α假盘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Β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

④补语前的名词,别无动词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字后省略介词“于”)

二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如下表所列:

类型

结构

作用

例句

翻译格式

一般名词作状语

比况结构

表特征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象……似的

(一样)

比况结构

表态度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象对待……似的

介词结构

表工具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 拿……

介词结构

表方式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用……

介词结构

表处所

相如廷叱之

在……

时间名词作状语重叠式

表时间

乡邻之生日蹙

一天天(月、年)

介词结构 谨食之,时而献焉良庖岁更刀 按时 每……

方位名词作状语

介词结构 表方位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在……

表趋向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向……

从……

上面列举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四条规律和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一览表,是研究者给我们总结出来的,学有一些规律,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语法知识归纳整理。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这句话中,四个代词“其”前,分别出现了四个形容词,因为代词是不受形容词修饰的(此处是意动)。以此类推:“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腾文公下》。什一:指孟子所主张的古代田税法,即征收农产品的十分之

一。今兹:今年。),在代词“之”前出现了形容词“轻”,那么“轻“也一定作动词使用了,这里是使动用法。义为:使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中的“苦”是形容词,也出现在代词前(“其”),也活用了动词了,此处 是使动用法。只要掌握了规律,活用现象不难把握。

学习实词,还必须懂得一些通假知识,否则,读文言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所谓通假,就是古代书面语言的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古文字少,不能尽表其义,需要时,依据口语的声音用一个同音字代替,即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二是本有其字,书写者可能为一时方便而借用同音或音近、或笔划较少的字代替了本字的字被子沿用下来,也就成了通假字。通假字有同音通假(即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①在中学阶段,将古今字也视作通假。如“莫”“通”“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②所谓“同音”、“音近“,是指古音。古音与今音差别很大,如《淆之战》中“堕军实而长寇仇”一句

的“堕”通“隳“,是“毁弃”的意思。从今音看,两个字的声、韵均不相同。再如《西门豹治邺》中“弟子趣之”一句的“趣”通“促”,是“催促”的意思,也属之种情况。

学习文言实词,还有其它一些知识也要了解。如复音词的偏义现象、异读问题。

偏义,是指由两个单音的近义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得音词,其中一上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劳作;“息”,休息。这里只“作”起作用,“息”无义。

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以上的读音。异读有多种情况,有时因义不同而异读,如“属”,在“衡少善属文”(《张衡传》)中读zhǔ,是“隶属,管理”的意思。有时因词性不同而异读,如“衣”,作为名词,读音是yī,当它活用作动词时,要改读作yì(“皆衣yì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有时因通假而异读,也就是假借字要读本字的读音。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生”通“性”,要读“xìng”而不读“shēng”。有时因是专有名词而异读,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乐曲名等。如“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无射,读wúyì, 而不读wúshè。“可汗大点兵”(《木兰辞》),可汗,读kèhàn, 而不读kěhàn。

下面谈一谈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考试说明》又明确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应该说比实词好掌握。但文言虚词同现代汉语的虚词相比,要比文言实词同现代汉语的实词相比的差距大。文言虚词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是古今完全相同的,而且用法复杂,使用频率还颇高。所以在用大功夫学习实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虚词的学习。

文言虚词的知识,除散见于各篇课文书下注释和文后练习外,已在高中语文课本古文单元知识和训练中作了系统介绍,结合课文文句的学习就能掌握。因为文言虚词数量有限,也可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记忆。需要提醒的是:①文言虚词也存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混淆的问题。如文言文中的“所以”边用,常常是“所”和“以”两个单音虚词,不能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同解。还有“于是”、“至于”,也常常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其意义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和“至于”。②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更多,情况更复杂,甚至在同一语段中使用同一虚词,词性也相同,含义却各异。如《察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如果笼统地译为“他”就会指代不明,因为它们指代对象不同,第个指代“抱婴儿的人”(前文有交待),第个指代“婴儿”,第个指代“婴儿”,第个指代婴儿的父亲。③注意文言中的兼词。所谓兼词,是指古汉语的合音兼义词。从语音上讲,是由两个(或三个)字音合成的一个音节;从词义上讲,是指一个词包含有两个词的意义。如“盍”、“焉”、“诸”、“叵”等有时“兼义”,要分别讲为“何不”、“于其间(于之)”、“之于(或„之乎‟)”、“不可”。④同一个意义,可以用多个语词表达。如第二人称代词“你”,在文言文中有多个词来表示,请看下列例句:

1、三岁贯女(《硕鼠》)

2、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 项羽本记》)

5、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淆之战》)

这五个句子中的:“女”、“汝”、“若”、“而”、“尔”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

《考试说明》要求中学生了解常驻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哪些算是常见的?共多少个?没有具体阐释。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二、掌握语法规律是启开文言之门的一把钥匙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三、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学习文言,还有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考,面对的当然是具有这样能力的高中毕业生了。这样的“能力”包括几方面呢?在考这些能力时,又如何拉开差距,体现出区分度呢?下面想针对这两点,谈谈看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 1.词汇量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当然越大越好。大到多少呢?其底线就是高中六册所出现的全部实词和虚词。所以复习中梳理一下你应该掌握的实词和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这点上,除有意识记取一些生疏、忘却的词语外,最好的方法还是多读读课文,到能熟读成诵的地步,课文内容记住了,词汇也就忘不掉了,解加点词解释、翻译句子等题目的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2.语法掌握的熟练程度语法掌握牢固了,对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就掌握牢固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强了。语感强的,就知道“让他活”,古人是讲成“活之”的;“用绳捆住他”,古人是讲成“系之以绳”的。这样即使叫你为“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这段写人如何对牛、马、猱的文字标点,你决不会标成“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因为“以绳络之”,“以羁鞭之”是以现代文语感来标点的,古人是讲“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的,讲穿了,“介词结构后置”这一特点掌握了,给这句标点的能力就强了。

3.上下联系判断的能力再以上文提及的“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为例,“以绳、以羁”中,“绳、羁”都各是一种用具,那最后的“捶楚”是用具吗?是一种还是两种用具?首先,根据“对文”知识,应判断:句子结构相同,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词,其解释也应类似,即也是用具。第二,从“鞭之以”来分析,“捶楚”是一种拿来“鞭打”的用具。第三,从下文“无绳而欲服牛,无羁而欲乘马,无捶楚而欲戏猱”的句子看,它更是用具了。第四,从加点词要求解释“楚”看,可判断为“一种鞭打的用具”了。考后一查:捶,通棰,鞭子。楚,古代抽打用的小杖。

4.在遇有读不通的地方,要有看看前后是否有省略的能力,要有判断这个词是否与哪个词相通的能力

5.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考能力拉开差距的做法

1.语法现象已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其中有两个现象:(1)原不作要求的“为动用法”等不仅在语段中出现,而且在考题的选择项中出现要你辨识。(2)课文中从没出现的类型,考题中也出现了。如2000年齐桓公这一语段,第27题“把„金玉之贱,人民是宝‟释成现代汉语”,这两句都用到“宾语前置”的语法,属“通过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这一类,但课文中只出现过“句读之不知”这一类,而绝无出现“人民是宝”这种通过“是”使宾语前置的例句,学生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失分就较多。

2.词汇量超出了课本的词汇量如果说前几年命题老师注重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加点字解释一般都能从课文中找得到答案的话,那么最近两年加点词的解释出现了,H 版、S 版都没出现过,完全考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加以判断猜测的能力的现象。如2000年欧阳修这一语段,考加点词三个“止”、“狱”、“平居”。其中“止”解释只、仅,课文《五人墓碑记》中“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中出现过。而“狱”解释“罪、案件”,只在初中《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出现过。“平居”解释“平时”,高中课文中从没出现过。

3.开始注重对语段内容和思想的理解、感悟

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决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故近年来的考题中增加了在读懂基础上,要求进一步从整体上感悟、理解语段的题目。如2000年齐桓公这段,第28题“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如果你不在读懂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再把握住全文的中心,你是回答不出“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的。

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文言学习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

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 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2000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3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

答: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倒置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却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谓倒置,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 。(2)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①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3)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必须译成“向孙将军求救”,而不能说成“求救向孙将军”。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难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普遍,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以省略介词等。以上诸多现象把握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如2000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饮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该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试与学过的课文作比较:A 项的“省”,读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着这个义项,如“省亲”。B 项的“审”,课内出现过多次,如《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审”为“详细,周详”);又如《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审”为“观察,考察”)。而《归去来辞》: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审”字也作“了解,知道”讲。D 项的“信”作 “信使”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早已见过:“自可断来信。”此处似乎并不难判断。C 项的错误比较明显,“取樵”是个动宾结构,“樵”是“取”的宾语,是名词,当“柴禾”讲,不能理解为“打柴”。

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大约只需花一天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占40%的比重。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文言文产生隔阂和畏惧,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必须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模式,采用灵活生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方法,发掘文言文自身魅力,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

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鸿门宴》、《屈原列传》等是很好的课本剧题材。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做。首先要吃透文本,把握中心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删情节,一般是增加情节的多,可以适当地删改人物动作和场景以适应演出的需要。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逼真,使剧本更吸引人,增加故事情节是关键,增加故事情节要始终围绕矛盾冲突与人物性格展开,人物的对话要紧凑。课本剧的编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入现代的东西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突出课文主题,让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其实就几个字:多看,多背,多练,多记

多看有关文言文的书籍,文章,培养语感

多背著名的文言文,其实如果你在上学那掌握课本上的就足够了

多练习在看文言文的同时,也最好能逐字逐句翻译

多记文言文中的一词多译现象,实词的常用意向,虚词常用意向

一、 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 正确断句。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 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 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掌握规律、循次渐进,是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要达到这个目标,先要明确这里所说的文言的含义。它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时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如唐宋八大家等)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而非指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口头语言,即古白话,如《水浒传》等明清章回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

还应了解《考试说明》对“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作的具体阐释,即: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能够正确把握文章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个阐释,对文言文学习从语言到内容到最终目的,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便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应把握的“纲”。具体学法如下:

一、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是学习文言的重要基础

学习现代文,是从认字开始,学文言亦然。所谓“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就是这个意思。中学生学习文言,大都从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文言开始,这些文言文,都是从大量古籍中精选出来的,无论从语言到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学习这些文章,从初读第一篇开始,就要逐一弄清每一个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万不能只满足于对所学文段内容的大体了解,不能如讲故事一般将其内容概述下来即释为翻译。另外,在实词与虚词两者间,大量的、难于掌握的是实词。下面就先谈一谈关于实词的掌握。

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与现代汉语使用的词汇没什么差异,如“人、马、山、石、大、小、上、下”等,这给我们学习文言带来很大方便,没有初学外语满眼茫然的 。这类词,我们便可视作现代词去理解。一种情况是与现代使用的词汇完全不同,甚至从现代汉语中根本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来。如“宦官”,是古代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之人在宫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古文中与之同一概念的词汇还有“寺人”、“阉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由于时代的发展,宦官已经消失,那么表达这一概念的一系列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均已消失。另外,“宦官”还有一义项是“仕宦之通称”(如《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但现代各级政府官员也不有此称呼了。再如“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后作王室的代称)、“章甫”(古代一种帽子)等等,皆因事物的消亡不见了。而“曰”、“叟”、“须臾”等词,已被“说”、“老头”、“一会儿”等词汇代替。这类实词,虽难记些,但不会同现代汉语混淆,可把它们当作生词去记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许多古今都使用的词,但其意义却与今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情况复杂,难于掌握。这些词汇,又常常被列为考查重点,是需要下大力气掌握的。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这类词汇上。请看下列几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

Α{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②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③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梅花岭记》)

Β{①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②莫我肯顾(《硕鼠》)

③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Ε{①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②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坐縻 粟而不知耻(《卖柑者言》)

Α组中的“冒”字有多种义项,②③两句中分别是“轻率”、“假托、冒充”义,与现代汉语没什么区别,而第①句中却是“涂盖、敷上”义,讲为“冒充(它)”,就大错特错了。

Β组中的“顾”字,②③两句中都讲为“顾及、顾念、考虑”,也与现代汉语无异,可第①句中则是“ 访”义,如果用今义去解释它,就要出笑话。“顾”在古汉语中还有转折连词的用法(《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少见。

Ε组中的“坐”字,除第②句与现代汉语同义(后来将其名词意义写为“座”),①句讲为“因为”,③句讲为“白白地”。“坐”字在文言中也还有其中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的义项。

对这类情况复杂、难于掌握的实词,要结合课本中关于古今词义变化的知识,勤翻字典,多作比较,防止错误地用今去释古义。同时,还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有些看似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实则两个单音词,其意义也常常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请看下表:

例句

古义

今常用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是方位名词“中”与动词“间”的连用。中:中间;间:夹杂,读jiàn

里面

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谍报”是名词 “谍”和动词“报”的连用,义为:侦探报告。

刺探到的敌方情报

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同上)

“不过”:不超过。(也是两个单音词连用)

仅仅,只是

诸君而有意(同上)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音词连用)

故意,居心。

婉贞于是率少年结束而出(同上)

“结束”:整好装束。(两个单音词连用)

不能继续

体面互见之美术也(《图画》)

“体面”:是“体”和“面”两个词的连用。体:立体。面:平面

光彩,好看;体统,身份。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交通”:连接,交错相通。(两个单词连用)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子孙弃者无论焉(《黄生借书说》) 无论:是否定副词“无”与动词“论”的连用,义为: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属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写文章。(两个单音词连用)

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还有动词义)

事事皆其所已经者(《少年中国说》)

已经:副词“已”和动词“经”的连用,其义为:已经经历过。

是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的副词。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叔向贺贫》)、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指示代词“其”与名词“实”的连用,其义为:那事实,即实际情况

承接上文而含转折意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那果实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词连用)

故意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至于: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义为:到,到达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风齐王纳谏》)

地方:是名词“地”与“方”的连用。地:土地,领土;方:方圆。

指某一地区

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成:是名词“形”与动词“成”的连用,义为:形势确立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是非:指示代词“是”与否定副词“非”的连用,义为:这不是

常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或指口舌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同上)

心计:名词“心”与动词“计”组成的主谓词组,义为:心里盘算。

计谋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鸿门宴》)

河北:黄河以北 河南:黄河以南

河北省 河南省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连词“因”与动词“为”连用。因:于是,便。为:写,作。

连词,表原因 。

空中多而窍(《石钟山记》)

空中:中间是空的

天空上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动词“具”和名词“体”的连用。具:具备。体:形体。

不抽象、明确。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行为:名词“行”和动词“为”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

举动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同上)

非常:否定副词“非”和形容词“常”连用。非:不,不是。常:一般,平常。

十分,很,极。

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梅花领记〉)

何必:疑问代词“何”与副词“必”连用,义为:为什么一定

表反诘语气的副词,义为:不必。

除表中列出的例子外,中学课本中还有一些类似情况,如:“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可谓智力孤危中”的“智力”,“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秋天”,“于是相如前进 ”中的“前进”,分别应该讲为“指出,给。。。。。。看”,“求学的人”,“智谋和力量”,“秋季的天空”,“走上去奉献”。它们都是相邻的两个单音词,不能误作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

要弄清文言实词的意义,除了要了解上面所述古今异义现象外,还应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等知识。

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古汉语中亦然,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做些研究,会发现其规律的(或通过引申,或通过比喻、借代,或通过假借等等),因为情况复杂,难于掌握,也无需一一弄清每个多义词词义的来龙去脉,所以不必就此下很多功夫。但必须对常用实词已经形成的多个义项,在逐渐学习接触的过程中,仔细比较,整理积累,以求尽可能多地掌握它。请看一例:

“引”,本义是“拉开弓”。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的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解作“开弓也”。如〈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引而不发,指把弓拉开,可是并不射出箭去。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把弓拉开,形状变化了,所以引申为“长”,“延长”。如〈水经注 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又为“伸长”,如〈左传 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又指“延续”。如〈诗经 小 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

开弓是把弦和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如:〈西门豹治邺〉:“引河水灌民田》”。《资治通鉴 亦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又:“引军北还”。三句中的“引”都是“领”、“导”之义。

由“拉弓”引申为拉的动作,义为“拉”。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又指“持”、“拿”,如“丈人目先生使引七刺狼“,再引申为”拿来作为凭证、理由“,如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为向后退。〈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中山狼传〉:“先生仓卒以手捕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便旋:绕圈子)。

看,一个“引”字,从不同角度引申出多少既有某种联系,又有区别的意义来!

再谈谈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文言实词入句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原来的语法特点,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适用了。活用现象一般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活

用为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一般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等等。形式虽多,但较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要好掌握多,因为前者需要大量记忆,有如背记外语单词,而后者只要掌握规律,学会辨识就行。其规律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归纳,也可以直接把研究者、老师早已归纳出来的拿来印证、理解,达到熟习、掌握。列举其中一些规律如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而是支配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标“。”的是活用的词语,以下同)。

②名词用在代词的前面,而又没有别的动词作谓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Α假盘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Β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

④补语前的名词,别无动词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字后省略介词“于”)

二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如下表所列:

类型

结构

作用

例句

翻译格式

一般名词作状语

比况结构

表特征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象……似的

(一样)

比况结构

表态度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象对待……似的

介词结构

表工具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 拿……

介词结构

表方式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用……

介词结构

表处所

相如廷叱之

在……

时间名词作状语重叠式

表时间

乡邻之生日蹙

一天天(月、年)

介词结构 谨食之,时而献焉良庖岁更刀 按时 每……

方位名词作状语

介词结构 表方位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在……

表趋向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向……

从……

上面列举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四条规律和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一览表,是研究者给我们总结出来的,学有一些规律,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语法知识归纳整理。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这句话中,四个代词“其”前,分别出现了四个形容词,因为代词是不受形容词修饰的(此处是意动)。以此类推:“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腾文公下》。什一:指孟子所主张的古代田税法,即征收农产品的十分之

一。今兹:今年。),在代词“之”前出现了形容词“轻”,那么“轻“也一定作动词使用了,这里是使动用法。义为:使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中的“苦”是形容词,也出现在代词前(“其”),也活用了动词了,此处 是使动用法。只要掌握了规律,活用现象不难把握。

学习实词,还必须懂得一些通假知识,否则,读文言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所谓通假,就是古代书面语言的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古文字少,不能尽表其义,需要时,依据口语的声音用一个同音字代替,即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二是本有其字,书写者可能为一时方便而借用同音或音近、或笔划较少的字代替了本字的字被子沿用下来,也就成了通假字。通假字有同音通假(即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①在中学阶段,将古今字也视作通假。如“莫”“通”“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②所谓“同音”、“音近“,是指古音。古音与今音差别很大,如《淆之战》中“堕军实而长寇仇”一句

的“堕”通“隳“,是“毁弃”的意思。从今音看,两个字的声、韵均不相同。再如《西门豹治邺》中“弟子趣之”一句的“趣”通“促”,是“催促”的意思,也属之种情况。

学习文言实词,还有其它一些知识也要了解。如复音词的偏义现象、异读问题。

偏义,是指由两个单音的近义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得音词,其中一上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劳作;“息”,休息。这里只“作”起作用,“息”无义。

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以上的读音。异读有多种情况,有时因义不同而异读,如“属”,在“衡少善属文”(《张衡传》)中读zhǔ,是“隶属,管理”的意思。有时因词性不同而异读,如“衣”,作为名词,读音是yī,当它活用作动词时,要改读作yì(“皆衣yì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有时因通假而异读,也就是假借字要读本字的读音。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生”通“性”,要读“xìng”而不读“shēng”。有时因是专有名词而异读,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乐曲名等。如“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无射,读wúyì, 而不读wúshè。“可汗大点兵”(《木兰辞》),可汗,读kèhàn, 而不读kěhàn。

下面谈一谈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考试说明》又明确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应该说比实词好掌握。但文言虚词同现代汉语的虚词相比,要比文言实词同现代汉语的实词相比的差距大。文言虚词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是古今完全相同的,而且用法复杂,使用频率还颇高。所以在用大功夫学习实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虚词的学习。

文言虚词的知识,除散见于各篇课文书下注释和文后练习外,已在高中语文课本古文单元知识和训练中作了系统介绍,结合课文文句的学习就能掌握。因为文言虚词数量有限,也可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记忆。需要提醒的是:①文言虚词也存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混淆的问题。如文言文中的“所以”边用,常常是“所”和“以”两个单音虚词,不能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同解。还有“于是”、“至于”,也常常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其意义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和“至于”。②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更多,情况更复杂,甚至在同一语段中使用同一虚词,词性也相同,含义却各异。如《察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如果笼统地译为“他”就会指代不明,因为它们指代对象不同,第个指代“抱婴儿的人”(前文有交待),第个指代“婴儿”,第个指代“婴儿”,第个指代婴儿的父亲。③注意文言中的兼词。所谓兼词,是指古汉语的合音兼义词。从语音上讲,是由两个(或三个)字音合成的一个音节;从词义上讲,是指一个词包含有两个词的意义。如“盍”、“焉”、“诸”、“叵”等有时“兼义”,要分别讲为“何不”、“于其间(于之)”、“之于(或„之乎‟)”、“不可”。④同一个意义,可以用多个语词表达。如第二人称代词“你”,在文言文中有多个词来表示,请看下列例句:

1、三岁贯女(《硕鼠》)

2、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 项羽本记》)

5、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淆之战》)

这五个句子中的:“女”、“汝”、“若”、“而”、“尔”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

《考试说明》要求中学生了解常驻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哪些算是常见的?共多少个?没有具体阐释。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二、掌握语法规律是启开文言之门的一把钥匙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三、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学习文言,还有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考,面对的当然是具有这样能力的高中毕业生了。这样的“能力”包括几方面呢?在考这些能力时,又如何拉开差距,体现出区分度呢?下面想针对这两点,谈谈看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 1.词汇量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当然越大越好。大到多少呢?其底线就是高中六册所出现的全部实词和虚词。所以复习中梳理一下你应该掌握的实词和虚词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有义项。这点上,除有意识记取一些生疏、忘却的词语外,最好的方法还是多读读课文,到能熟读成诵的地步,课文内容记住了,词汇也就忘不掉了,解加点词解释、翻译句子等题目的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2.语法掌握的熟练程度语法掌握牢固了,对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就掌握牢固了,所谓的“语感”也就强了。语感强的,就知道“让他活”,古人是讲成“活之”的;“用绳捆住他”,古人是讲成“系之以绳”的。这样即使叫你为“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这段写人如何对牛、马、猱的文字标点,你决不会标成“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因为“以绳络之”,“以羁鞭之”是以现代文语感来标点的,古人是讲“以人能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的,讲穿了,“介词结构后置”这一特点掌握了,给这句标点的能力就强了。

3.上下联系判断的能力再以上文提及的“曳之以绳,络之以羁,鞭之以捶楚”为例,“以绳、以羁”中,“绳、羁”都各是一种用具,那最后的“捶楚”是用具吗?是一种还是两种用具?首先,根据“对文”知识,应判断:句子结构相同,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词,其解释也应类似,即也是用具。第二,从“鞭之以”来分析,“捶楚”是一种拿来“鞭打”的用具。第三,从下文“无绳而欲服牛,无羁而欲乘马,无捶楚而欲戏猱”的句子看,它更是用具了。第四,从加点词要求解释“楚”看,可判断为“一种鞭打的用具”了。考后一查:捶,通棰,鞭子。楚,古代抽打用的小杖。

4.在遇有读不通的地方,要有看看前后是否有省略的能力,要有判断这个词是否与哪个词相通的能力

5.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考能力拉开差距的做法

1.语法现象已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其中有两个现象:(1)原不作要求的“为动用法”等不仅在语段中出现,而且在考题的选择项中出现要你辨识。(2)课文中从没出现的类型,考题中也出现了。如2000年齐桓公这一语段,第27题“把„金玉之贱,人民是宝‟释成现代汉语”,这两句都用到“宾语前置”的语法,属“通过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这一类,但课文中只出现过“句读之不知”这一类,而绝无出现“人民是宝”这种通过“是”使宾语前置的例句,学生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失分就较多。

2.词汇量超出了课本的词汇量如果说前几年命题老师注重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加点字解释一般都能从课文中找得到答案的话,那么最近两年加点词的解释出现了,H 版、S 版都没出现过,完全考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加以判断猜测的能力的现象。如2000年欧阳修这一语段,考加点词三个“止”、“狱”、“平居”。其中“止”解释只、仅,课文《五人墓碑记》中“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中出现过。而“狱”解释“罪、案件”,只在初中《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出现过。“平居”解释“平时”,高中课文中从没出现过。

3.开始注重对语段内容和思想的理解、感悟

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决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故近年来的考题中增加了在读懂基础上,要求进一步从整体上感悟、理解语段的题目。如2000年齐桓公这段,第28题“邦人认为,他自己说的话哪一句最重要?”如果你不在读懂基本意思的基础上,再把握住全文的中心,你是回答不出“无使群臣百姓得罪于吾君,亦无使吾君得罪于群臣百姓”的。

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文言学习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

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 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2000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3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

答: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倒置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却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谓倒置,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 。(2)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①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3)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必须译成“向孙将军求救”,而不能说成“求救向孙将军”。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难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普遍,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以省略介词等。以上诸多现象把握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如2000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饮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该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试与学过的课文作比较:A 项的“省”,读xǐ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着这个义项,如“省亲”。B 项的“审”,课内出现过多次,如《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审”为“详细,周详”);又如《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审”为“观察,考察”)。而《归去来辞》: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审”字也作“了解,知道”讲。D 项的“信”作 “信使”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早已见过:“自可断来信。”此处似乎并不难判断。C 项的错误比较明显,“取樵”是个动宾结构,“樵”是“取”的宾语,是名词,当“柴禾”讲,不能理解为“打柴”。

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大约只需花一天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相关文章

  • 语文分阶段目标
  • 语文分阶段目标 商务类(商务外语.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财会电算化.实用英语3+2 4节) 教学目标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 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学生实 ...查看


  • 2016年春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 2016年春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映山中学:何锦绣 为迎接2016年中考,提高复习效率,现对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求稳: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 ...查看


  • 2016广东高考备考指导意见(语文)
  • 2016广东高考备考指导意见(语文) ----2016年普通高考广东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各科试卷说明及指导意见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 全国卷(新课标卷)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 ...查看


  •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又即将开学,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打算在这个学期进行三轮的复习. 一.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共有12名学生,其中男生9名,女生3名.从上学期的成绩上来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存在,而后进生则占大量.同时,学生的丢分大部分源于基础题,其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文统计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古文统计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1.<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2.<晏子使楚> 婴闻之,橘生 ...查看


  • 2011年郴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 2011年郴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今天我们的中考阅卷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综合现场阅卷老师的意见,对2011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做如下分析: 通过对语文试卷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整套试卷充分体现了<全日制义 ...查看


  • 二学期语文计划八年级
  •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八年级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相约踏上了语文学习之旅.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真正将合学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新学期伊始特制订语文教学计划 ...查看


  • 中考语文解题技巧
  • 中考语文解题技巧 -2013中考语文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基础知识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诗歌.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中考语文解题技巧.中考生想要在语文上获得高分,每一个部分都十分重要,只有把握好每个部 ...查看


  • 上海语文学科知识分析
  • 第一部分:小学语文 专题一: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点: 一年级 :拼音 汉字 词组 简单句 古诗的背诵 看图说话 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 ...查看


  • 背诵文言文有技巧--王力的博客
  • 博客首页 ┆中华语文网 ┆作文库 ┆读书 ┆论坛 ┆教学资源中心 第二届"语文报杯"原创文学大赛火爆启动 教师频道┆学生频道 王力的博客 http://wlyntx.blog.zhyww.cn/index.html 首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