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2、熟悉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赏析作品,感受诗人感情的起伏跌宕、腾踔跳跃,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教学难点:赏析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性格
(一)生平经历: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因号青莲居士。
生平可分五个时期:
1.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游历蜀中,此期经历为他开放的思想、豪迈的性格以及浪漫诗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2.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不愿参加常规科试,希望通过地方举荐或朝廷征辟等终南捷径进入仕途,以实现理想。)
3.长安时期(42至45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长安的生活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于洛阳遇杜甫,在汴州见高适,三人曾联袂同游结下友谊。游历过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天宝14年内(55),安史之乱爆发。先隐居庐山,后为永王李璘幕府。由于李与兄弟肃宗争皇位的矛盾,李兵败被杀,诗人以“从逆”罪论死,改判长流夜郎,后遇赦放换。762年病死当涂族兄李冰阳家中,终年62岁。此期以诗表达忧国之情、报国之心及爱国精神。
(二)主要思想: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特点。
(1)有儒家“济苍生、安社稷”思想,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2)涉猎过佛教思想,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鄙夷世俗平庸。
(3)倾慕策士作风、游侠精神。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多种思想集于一身,既有抱负功名事业追求,始终乐观自信,又坚持不屈己、不干人的独立原则、豪放不羁的自由人格、蔑视权贵、笑傲王侯的叛逆精神,勇敢冲击礼教束缚,大力张扬自我个性。由此决定李白追求一种“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愿一佐明主,功成 1
返旧林”;“功成谢人间,从此一垂钓”;“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代名臣贤相借以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2、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如《古风》中的一些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和专横跋扈,具有很强的观实批判精神。安史之乱后的诗,如《奔亡道中》、《永王东巡歌》等,表现反对分裂割据、靖难救
xúnǎo国的爱国精神。《丁都护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长干行》等,表现了对普通百
姓的感情和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
3、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李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如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绝句的清新俊逸: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
2、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2
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充分地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使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3、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4、李白能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四、《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品讲读: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题解:
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
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由梁园(今开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一解作族叔李云;一解疑为李姓而名叔云者。
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清发:清秀俊爽。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2、 结构层次:全诗分为四层
第一层(1-4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强烈地抒发了诗人自长安被逐以来的苦闷。前两句感叹时光流逝,而自己却壮志蹉跎,功业无成;后两句又恼恨今日的烦忧。
第二层(5-6句):突作反转,转写饯别时“万里长空送秋雁“的壮美秋景,并激起高楼酣饮的豪情逸兴。
第三层(7-10句):以建安文人及谢眺作比,写主客双方的才能、理想,抒发自己的抱负,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第四层(11-14句):又是一落千丈的大转折,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愁之深、痛之切,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以深深的感慨作结。
3、主题: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4、原诗译文: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
3
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五、总结艺术特色:
1、情感活动变化急遽,不可端倪。
这是这首抒情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起句即波澜突起,以两个排偶长句一气鼓荡,喷射出胸中的抑郁之气。三四两句却徒作折转,写即席所见的清秋景色及由此而激发的逸兴豪情。5、6、7、8句顺势而下,描绘主客双方的才气兴致,情思激越。末四句又一落千丈,由“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逸兴壮思折回现实人生的牢骚困顿,直抒胸中的苦闷与激愤。整首诗的情感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体现出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2、 语言奔放自然。
本诗体裁属七古,语言奔放自然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开头两个长句多用虚词,且句读近似散文,却仍给人以一气流走的感觉,实开韩愈“以文为诗”的先河。
六、思考练习题:
1、为何说本诗生动体现了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2、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本诗名为“饯别”,却重在咏怀。对饯别情景,诗人仅用“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带过,而以大量笔墨抒写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沉重压抑下心烦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的意愿。其中不无躲避现实的因素,确也表现出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痛苦。)
3、本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附1、赏析文章: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4
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葹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
5
的重压。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2、《古风》其十: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万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3、李白
(1)25岁前蜀中生活时期
受多方面教育,具有多方面才艺,游历蜀中。此期经历为他开放的思想、豪迈的性格以及浪漫诗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2)25-42岁一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
开元13年,“仗剑去国,辞亲原游”,先游历两湖、江西、江苏等地,在回安陆结婚定居;然后北游山西、河北,东游齐鲁,南游江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既饱览山水,广交名流,也为提高声誉寻求入仕。也曾隐居以试终南捷径。总之,不原参加常规归科试,希望通过地方举荐或朝廷征辟进入仕途,以实现理想。
(3)42-44岁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玉真公主推荐赴京,80多岁的贺知章叹“此谪仙人也”,因而受到玄宗礼遇,曾降撵步迎,陪同吃饭。)不久知供奉翰林只是点缀,其傲岸、狂放招致谗毁,玄宗疏远。毅然上书请还。
三年长安生活,初察上层的腐败、政治黑暗,始写抨击现实、抒发愤懑的诗篇。
(4)44-55岁以梁园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时期
“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于洛阳遇杜甫,在汴州见高适,三人曾联袂同游结下友谊。一梁园为中心,南北游历。此期,创作大量表现反抗精神和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优秀诗篇。
(5)55-62岁身经动乱时期
天宝14年内(55),安史之乱爆发。先隐居庐山,后为永王李璘幕府。由于李与兄弟肃宗争皇位的矛盾,李兵败被杀,诗人以“从逆”罪论死,改判长流夜郎,后遇赦放换。762年病死当涂族兄李冰阳家中,终年62岁。此期以诗表达忧国之情、报国之心及爱国精神。
6
7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思想;
2、熟悉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赏析作品,感受诗人感情的起伏跌宕、腾踔跳跃,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教学难点:赏析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性格
(一)生平经历: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因号青莲居士。
生平可分五个时期:
1.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游历蜀中,此期经历为他开放的思想、豪迈的性格以及浪漫诗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2.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不愿参加常规科试,希望通过地方举荐或朝廷征辟等终南捷径进入仕途,以实现理想。)
3.长安时期(42至45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长安的生活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于洛阳遇杜甫,在汴州见高适,三人曾联袂同游结下友谊。游历过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天宝14年内(55),安史之乱爆发。先隐居庐山,后为永王李璘幕府。由于李与兄弟肃宗争皇位的矛盾,李兵败被杀,诗人以“从逆”罪论死,改判长流夜郎,后遇赦放换。762年病死当涂族兄李冰阳家中,终年62岁。此期以诗表达忧国之情、报国之心及爱国精神。
(二)主要思想: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特点。
(1)有儒家“济苍生、安社稷”思想,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2)涉猎过佛教思想,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鄙夷世俗平庸。
(3)倾慕策士作风、游侠精神。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多种思想集于一身,既有抱负功名事业追求,始终乐观自信,又坚持不屈己、不干人的独立原则、豪放不羁的自由人格、蔑视权贵、笑傲王侯的叛逆精神,勇敢冲击礼教束缚,大力张扬自我个性。由此决定李白追求一种“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愿一佐明主,功成 1
返旧林”;“功成谢人间,从此一垂钓”;“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代名臣贤相借以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2、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如《古风》中的一些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和专横跋扈,具有很强的观实批判精神。安史之乱后的诗,如《奔亡道中》、《永王东巡歌》等,表现反对分裂割据、靖难救
xúnǎo国的爱国精神。《丁都护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长干行》等,表现了对普通百
姓的感情和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
3、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李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如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绝句的清新俊逸: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
2、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2
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充分地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使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3、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4、李白能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四、《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作品讲读: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题解:
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
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由梁园(今开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一解作族叔李云;一解疑为李姓而名叔云者。
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清发:清秀俊爽。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2、 结构层次:全诗分为四层
第一层(1-4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强烈地抒发了诗人自长安被逐以来的苦闷。前两句感叹时光流逝,而自己却壮志蹉跎,功业无成;后两句又恼恨今日的烦忧。
第二层(5-6句):突作反转,转写饯别时“万里长空送秋雁“的壮美秋景,并激起高楼酣饮的豪情逸兴。
第三层(7-10句):以建安文人及谢眺作比,写主客双方的才能、理想,抒发自己的抱负,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第四层(11-14句):又是一落千丈的大转折,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愁之深、痛之切,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以深深的感慨作结。
3、主题: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4、原诗译文: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
3
多的烦恼和惆怅。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五、总结艺术特色:
1、情感活动变化急遽,不可端倪。
这是这首抒情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起句即波澜突起,以两个排偶长句一气鼓荡,喷射出胸中的抑郁之气。三四两句却徒作折转,写即席所见的清秋景色及由此而激发的逸兴豪情。5、6、7、8句顺势而下,描绘主客双方的才气兴致,情思激越。末四句又一落千丈,由“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逸兴壮思折回现实人生的牢骚困顿,直抒胸中的苦闷与激愤。整首诗的情感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体现出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2、 语言奔放自然。
本诗体裁属七古,语言奔放自然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开头两个长句多用虚词,且句读近似散文,却仍给人以一气流走的感觉,实开韩愈“以文为诗”的先河。
六、思考练习题:
1、为何说本诗生动体现了李白抒情诗的艺术个性?
2、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本诗名为“饯别”,却重在咏怀。对饯别情景,诗人仅用“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带过,而以大量笔墨抒写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沉重压抑下心烦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的意愿。其中不无躲避现实的因素,确也表现出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甘屈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痛苦。)
3、本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附1、赏析文章: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4
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葹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
5
的重压。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2、《古风》其十: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万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3、李白
(1)25岁前蜀中生活时期
受多方面教育,具有多方面才艺,游历蜀中。此期经历为他开放的思想、豪迈的性格以及浪漫诗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2)25-42岁一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
开元13年,“仗剑去国,辞亲原游”,先游历两湖、江西、江苏等地,在回安陆结婚定居;然后北游山西、河北,东游齐鲁,南游江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既饱览山水,广交名流,也为提高声誉寻求入仕。也曾隐居以试终南捷径。总之,不原参加常规归科试,希望通过地方举荐或朝廷征辟进入仕途,以实现理想。
(3)42-44岁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玉真公主推荐赴京,80多岁的贺知章叹“此谪仙人也”,因而受到玄宗礼遇,曾降撵步迎,陪同吃饭。)不久知供奉翰林只是点缀,其傲岸、狂放招致谗毁,玄宗疏远。毅然上书请还。
三年长安生活,初察上层的腐败、政治黑暗,始写抨击现实、抒发愤懑的诗篇。
(4)44-55岁以梁园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时期
“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于洛阳遇杜甫,在汴州见高适,三人曾联袂同游结下友谊。一梁园为中心,南北游历。此期,创作大量表现反抗精神和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优秀诗篇。
(5)55-62岁身经动乱时期
天宝14年内(55),安史之乱爆发。先隐居庐山,后为永王李璘幕府。由于李与兄弟肃宗争皇位的矛盾,李兵败被杀,诗人以“从逆”罪论死,改判长流夜郎,后遇赦放换。762年病死当涂族兄李冰阳家中,终年62岁。此期以诗表达忧国之情、报国之心及爱国精神。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