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朱 义
一、 教案背景
1、班级:关岭民族高级中学高一(17)(24)--(30) 2、学科:美术鉴赏 《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对图片及相关知识做初步了解 二、 教学课题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主要类别及主要特点有所了解。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法(讲述、提问、讨论、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教材分析
本课讲授外国雕塑的突出成就及其主要特点,让学生领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资料查询。 四、 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对外国雕塑感兴趣是这一节课的难题。我从网络上搜索了外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稍作讲解。从网上搜索到更为丰富的外国雕塑作品图片,下载了一段视频,做成生动有趣的课件。如此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播放音乐《夏日华尔兹》调节气氛 通过谈话设置情景,导入课文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一节课我要带大家观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雕塑作品,开拓一下视野。
雕塑主要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圆雕:不附着背景,四面都可以观赏到的一种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浮雕:附着于背景上,雕出突起的厚度。 (PPT展示。。。。。。)
各地区、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特色和地域特点,表达了不同的观念和情感。具体体现为五个时期 :
▉古埃及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古希腊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 (一)古埃及雕塑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埃及。看一下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古埃及壁画和雕塑有何相似之处?古埃及雕塑特点? 讨论并得出结论:相似之处——男人肤色深,女人肤色浅 古埃及雕塑特点: 1、刻板的端坐或直立姿态 2、重视面部特征
特 征:既有现实主义特征、又有强烈宗教色彩。 (二)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略作介绍) 特 征:
1.两河流域以亚述最突出,除人物外还体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动物的塑造最突出;
2.古印度与宗教关系密切,通过宗教造像表达民族审美观、习俗、情感
等。
(三)古希腊雕塑
1、
为运动员作雕塑
希腊人很早起就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如果运动员在竞技会上获得三次优胜,人们就要为他制作纪念雕像。 展示古希腊雕塑图片 2、
神像雕塑
希腊人不仅为运动员制作雕塑,还要为他们崇敬的各个神灵造像。 展示《雅典娜》《赫尔墨斯与小酒神》《命运三女神》等 ⑴艺术源泉《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崇高与优美》 ⑵重点欣赏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1)容貌理想主义 (2)神情落落大方 (3)动势优美 (4)含蓄之美: (5)比例之美
3、合作探究:小组思考讨论,如何修复维纳斯的胳膊?
4、古希腊雕塑总体特征: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借裸体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现神话人物,体现和谐、理想、完美的追求及情感 (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1、展示米开朗基罗的《摩西》 讲述作品的文化背景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赏析《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哀悼基督》
特征:意大利米开朗基罗雕塑代表文艺复时期最高水平,弘扬人文
主义精神。
(五)17——19世纪欧洲雕塑
特点: 雕塑题材得到拓展,形势更加多样化代表人物贝尼尼、罗丹等 。 《巴尔扎克》——豪放,重视人的精神世界
《阿波罗与达夫妮》——栩栩如生而又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六、教学小结
七、教学反思
外国古代雕塑对于学生而言,太过陌生,如何让学生了解它甚至对它感兴趣是这节课的难题。需要对外国的历史及文化稍作讲解,下载更多的雕塑图片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我感到互联网
为我的教学带来很多便利,也带来更多的思索:要想把课讲好,除了好的图片,更多的是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制造更多的节点来刺激学生的兴趣及记忆,使学生进入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情境之中。幸运的是,网络为我们敞开了这扇门,而我们要做的更多,学习更多,才能带领学生走得更远。
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朱 义
一、 教案背景
1、班级:关岭民族高级中学高一(17)(24)--(30) 2、学科:美术鉴赏 《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对图片及相关知识做初步了解 二、 教学课题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主要类别及主要特点有所了解。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重要雕塑作品及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法(讲述、提问、讨论、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教材分析
本课讲授外国雕塑的突出成就及其主要特点,让学生领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资料查询。 四、 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对外国雕塑感兴趣是这一节课的难题。我从网络上搜索了外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稍作讲解。从网上搜索到更为丰富的外国雕塑作品图片,下载了一段视频,做成生动有趣的课件。如此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教学效果大为提高。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播放音乐《夏日华尔兹》调节气氛 通过谈话设置情景,导入课文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一节课我要带大家观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雕塑作品,开拓一下视野。
雕塑主要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圆雕:不附着背景,四面都可以观赏到的一种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浮雕:附着于背景上,雕出突起的厚度。 (PPT展示。。。。。。)
各地区、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特色和地域特点,表达了不同的观念和情感。具体体现为五个时期 :
▉古埃及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古希腊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 (一)古埃及雕塑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埃及。看一下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古埃及壁画和雕塑有何相似之处?古埃及雕塑特点? 讨论并得出结论:相似之处——男人肤色深,女人肤色浅 古埃及雕塑特点: 1、刻板的端坐或直立姿态 2、重视面部特征
特 征:既有现实主义特征、又有强烈宗教色彩。 (二)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略作介绍) 特 征:
1.两河流域以亚述最突出,除人物外还体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动物的塑造最突出;
2.古印度与宗教关系密切,通过宗教造像表达民族审美观、习俗、情感
等。
(三)古希腊雕塑
1、
为运动员作雕塑
希腊人很早起就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如果运动员在竞技会上获得三次优胜,人们就要为他制作纪念雕像。 展示古希腊雕塑图片 2、
神像雕塑
希腊人不仅为运动员制作雕塑,还要为他们崇敬的各个神灵造像。 展示《雅典娜》《赫尔墨斯与小酒神》《命运三女神》等 ⑴艺术源泉《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崇高与优美》 ⑵重点欣赏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1)容貌理想主义 (2)神情落落大方 (3)动势优美 (4)含蓄之美: (5)比例之美
3、合作探究:小组思考讨论,如何修复维纳斯的胳膊?
4、古希腊雕塑总体特征: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借裸体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现神话人物,体现和谐、理想、完美的追求及情感 (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1、展示米开朗基罗的《摩西》 讲述作品的文化背景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 赏析《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哀悼基督》
特征:意大利米开朗基罗雕塑代表文艺复时期最高水平,弘扬人文
主义精神。
(五)17——19世纪欧洲雕塑
特点: 雕塑题材得到拓展,形势更加多样化代表人物贝尼尼、罗丹等 。 《巴尔扎克》——豪放,重视人的精神世界
《阿波罗与达夫妮》——栩栩如生而又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六、教学小结
七、教学反思
外国古代雕塑对于学生而言,太过陌生,如何让学生了解它甚至对它感兴趣是这节课的难题。需要对外国的历史及文化稍作讲解,下载更多的雕塑图片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在上完这节课之后,我感到互联网
为我的教学带来很多便利,也带来更多的思索:要想把课讲好,除了好的图片,更多的是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制造更多的节点来刺激学生的兴趣及记忆,使学生进入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情境之中。幸运的是,网络为我们敞开了这扇门,而我们要做的更多,学习更多,才能带领学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