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陈 启 智

  [摘要], , 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

体系。与道, :以经世济民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 在, 因之具有与伦理思想同构的特点; 藏富, 主张富国首在富民和工商民营, 属于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 以本末之辨为杠杆, 不断调整农工商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轻重, 表现了动态均衡的经济思想。考察儒家经济思想影响时, 应考虑其与法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关系。

  [关键词]儒家 经济 伦理 富民 自由 均衡

  [中图分类号]B 222F 09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27(2000) 06-0004-13

一般认为儒学只重心性而忽略事功, 不谈经济, 更没有什么经济理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 儒家十分注重民生的开拓, 儒学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 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 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特点便是与法家“利出一孔”高度统制的经济思想对立, 也与道家向往“小国寡民”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有别, 而是主张相对灵活的自由经济政策。儒家的经济思想近似我们今天所谓的市场经济原则, 甚至可以说就是我国古代的市场经济理论。

一、经世济民———儒家的伦理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很早便有了经济和经济学的概念①, 其基本含义是“经世济民”和“经世济物”的意思。内容比较宽泛, 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舆地、农田、水利、建

) 男, 山东淄川人, 山东社科院儒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主要从  作者简介:陈启智(1949— 

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济南 250002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5筑等众多方面。学理上属于儒家的外王之学, 实践上则称之为事功。明清儒家又将其称之为实学, 或经世之学, 成为与义理、诂训、辞章之学并重的传统学问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当于古代的富国学和治生学的全部内容。儒家谈经济, 总是将其置于伦理和政治的框架之中, 先要作一价值判断, 看其是否合乎义理。以至于不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考察, 竟不能觉察它的存在。原因就在于儒家经济思想和伦理观念是一综合而非独立的学问, 因而具有与伦理思想同构的特点。而法家则摆脱了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完全从经济自身的规律出发, 题。因之也便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和冷酷性。法家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 。

。, 完全是一种要求“用法之相忍, 以弃仁人之相怜”利益攸关的买卖关系。, 并且不主张, 即其所憧憬的大同世界。然而, 大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儒家承认, 在“天下为公”的大同景况实现之前, 只能是小康社会。在小康社会的阶段, 人们仍须“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礼记・) , 因此还需要“礼义以为纪”货力为己”《礼运》, 设制度, 立田里, 以规范、限

制和协调人各为己的思想和行为。并以此为前提, 推行其仁民爱物的人生理念, 借表彰先王的名义, 号召当世执政者谨礼行仁, 讲求信义, “示民有常”(即法规化的意思) 。    

儒家尊崇古代的先王, 不仅是为后世君主树立榜样, 也确与这些圣王在社会生活、生产诸领域, “开物成务”, 作出创世纪的贡献有关。《易系辞传》总结圣王的事迹和意义说:“崇高莫大乎富贵, 备物致用, 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莫大乎圣人”。不必考证这些上古渺远传说的真实性, 即使是儒家虚造的故事, 也可从中看出儒家的价值取向。

据最早的文献《尚书》记载, 尧舜所重的有“六府”、“三事”。即《大禹谟》所谓“水、火、金、木、土、谷”和“正德、利用、厚生”。宋人蔡沈注曰:“六者, 财用之所自出, 故曰府; 三者, 人事之所当为, 故曰事”。“六府三事即养民之政也”。由此可见, 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学问, 很早就与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

西周时期, 自然资源是以共有或归属未定的形式存在着,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 。是说普天下的土地和人民都归王国管辖, 有如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诗经・小雅》

今之所谓国有, 并非归天子一人所独占。周代的列爵分封, 最多不过百里, 而且山海不以封, 以示山海池泽之利, 天子与庶民共之。《国语》有云:“夫利, 百物之所生也, 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 其害大矣。天地百物, 皆将取焉, 胡可专也”, “夫王人者, 将

6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为, 只能称之为盗取。作为君主, 应该善于疏导财富, 使之流布于各个阶层, 令各得其所应得。这一文献说明了原始分配的公理和原则, 在这里, 对经济活动进行伦理的规范已经呼之欲出了。

春秋时代的“礼坏乐崩”, 有人说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而孔子偏要复兴礼乐, 岂不是复古倒退? 殊不知这句话所形容的, 只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失范与败坏。社会的进步, 固然需要破坏旧有的秩序, 但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秩序。孔子的志崭正是要把一个崩乱的社会从无序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序, 以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统的伦理规范加以因革、扩充和深化, 会伦理哲学体系。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 作通盘地考虑, , 就难于发现它的全, 不是只靠经济学所能解决的, 根据现代经济伦理学的理论, 加强经济社会协调《伦理经济学原理》的作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认为:经济伦理学必须更多地研究由人的意愿和追求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 引导和培养个人的价值认识和价值意识。伦理经济学或经济伦理学也是实质伦理学。作为经济行为的道德学, 他为

①财富理论和价值质量补充了形式规则伦理学以及普遍化理想和协调理想。

儒家伦理正是具有这种特点, 孔子在表述其财富观念时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

(论语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 。) 。孔子首先肯定人们厌恶贫贱・里仁》“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追求富贵的欲望和行为, 是符合人性的、是正当的。这是他立论的前提。然而他要求人们弃贫贱求富贵, 应该遵循一条符合普遍化理想的正道, 即必须以合乎道德的方法取得。如果富贵而非由正道, 不仅不应接受也不值得羡慕; 如果遵循正道反而得到贫贱, 那也不要后悔。在这里, 孔子不仅告诉你什么样的富贵不可取、什么样的富贵应取, 而且告诉你谋取财富和荣耀的方法与途径。伦理规范在孔子那里不再是对人们取利行为的消极防范, 已经具有了激励人们如何进取的积极的意义。他认为“邦有道, 贫且贱焉,

) 。在一个多行不义, 严重失范的国度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论语・泰伯》

里发财作官是可耻的。因为那意味着不是同流合污便是趁火打劫, 应当引以为耻。而在一个广行仁义, 秩然有序的国度里, 却不能摆脱贫贱, 则说明若非缺乏向善的进取心, 便是不够勤勉。这也被孔子视之为非道德, 因而也是一种耻辱。这就给人们对富贵的追求, 设立了一个正反两面的价值尺度。富贵虽是人之所欲, 但非唯一的追求, 还有更高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7的价值在, 这就是仁义或称善。以此为基础, 培养出一种植于心灵深处的耻感意识, 合而执持之, 便是人的尊严。根据“经济伦理学”规定, 作为实现普遍理解的善的理论, 必须还要扩大人的尊严的观念。伦理上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行为, 把对前景的评价统一到整体之中观照, 并在强制尽本分及其附带条件的情况下, 广泛地进行财富权衡, 人的尊

①严是权衡财富的界线。孔子经过对富贵前景的追求与道德信义的持守之间进行权衡,

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 宁肯舍弃富贵而保持人的尊严或不能蒙受耻辱。反之亦然。这与现代经济伦理学的规定是何其一致!

儒家一方面肯定人的欲望, , 称之为节欲论。, 损害他人以至公众的利益。:

人生而有欲, , , 则不能不争。争

则乱, , , 以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使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

) 以礼义之分, 对人的欲求适当加以限制, 使之规范化, 反而更能“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由于礼义的调节作用, 还可“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物指财货之类, 由于礼义的居间调停节制, 使欲不必虑物竭而受到遏制, 使物反因欲节而得到增长。欲望与财货相扶持而并进。从而赋予礼义以实际的经济意义。

儒家有时也要求人们安贫乐道, 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追求, 但这主要是对士的要求, 安贫的目的在于乐道, 即为维护正道、追求正义而安于贫贱。颜回箪食瓢饮, 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蔬食曲水, 自称乐在其中。应该说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殉道精神。尤其在一个无道的国度里, 提倡安贫乐道, 独善其身, 或隐或去, 不苟合作的精神, 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所提倡的伦理规范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 也是对一个国家的要求。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以鼓励和满足人民对财富和荣耀的追求。孔子认为邦国有道与否, 是决定是否于其中争取富贵的首要前提。他在《述而》篇所说:“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也应是以此为前提的。“邦有道”则富可求, 虽执鞭御车, 在所不辞; “邦无道”则富不可求, 还是从事我安贫乐道的事业吧。遭逢政治昏乱, 富贵固不可期, 即使政治清明, 也并非所有追求都能如愿, 所以孔子才有“富贵在天”的喟叹。

当儒家在审视经济问题的时候, 总是将仁与富, 义与利联系起来讨论。义利之辨的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这一特点。仁与义, 过去认为只是一政治伦理概念。儒家重

8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义轻利的思想, 就被理所当然地理解为重伦理的约束, 而轻财利的创造。仁义固然是伦理概念, 然而它也确实含有经济的意义。仁是以人为本的爱民以至于富民的总纲或出发点; 而义字的本训即具有物质的内容与经济的含义, 是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经济范畴①。作为伦理规范, 义是五常之中专司经济利益和普遍利益原则的中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儒家以义律己, 以利待人, 予人以利即是所谓的义; 律己以义则必须分利于人。以义制利, 是为了利分的公平; 义利双行, 则表明经济事务的人我、公私两面兼顾。总之, 这一具有经济与伦理双重意义的义字, 从一开始就与利字结下不解之缘以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如果没有义这一规范, 然则推行仁义之道, 此点三致其疑。:, 三分天下有其二, , 征

②, 。商之所以亡,

。一个是保密以便独占; 一个是窃取商的工艺技术而且播于四裔。然而这正是儒家所谓的仁义, 孔子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不就是赞扬的这种行为吗? 道义和仁义, 在儒家那里并非仅是一种修养或口号, 总是要和具体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 并借助这些人和事体现出来。一句话, 道和仁义不是空虚的, 是有着具体内容和特定要求的。儒家从来不主张以仁义的旗号、善政的名义去征服人心。而主张拿出实际行动和措施来, 所以孟子说:“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尽心

) ; 又说:“以善服人者, 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 然后能服天下, 天下不心服下》

) 。把胁天下与服天下的区别, 说得何等明白。正离娄下》而王者, 未之有也”(《孟子・

如《易传》所云“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以擅长“经济之道”著称的隋末大儒王通就非常欣赏这句话, 认为只有王道仁政之名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推行者具有“至公血

) 的目的。诚”的德与行。践履“庇民”之道, 从而达到“康其国”(《中说・立命篇》

现代学者多认为儒家重道义, 轻财利。通过以上论列, 可知道义实指富民富国, 焉得不重。轻的是一己之利, 以及不由正道取利的行为。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赵靖先生认为“儒家强调以道义来约束人们追求富家的活动, 它无疑对富家问题的探讨设置了很严

③重的障碍。但是, 道、义等毕竟是精神方面的约束, 并不具有强制的力量”。这是迄

今最为通达的见解。道义的约束既然不具有强制的力量, 那末, 国家和人民不能富足的原因, 一定不是道义的束缚。而且如前所论, 道义仁德不是经济活动的对立物, 它仅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正当的途径、方法或者手段。或者说就是从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社

参见拙作《儒家义利观新诠》, 《东岳论丛》1993年第6期, 《新华文摘》1994年第4期转载。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9会人际关系中概括出来的行为规范。儒家言仁义, 就一定包含着经济的内容; 论功利, 则必定顾及是否符合道义的原则, 两者具有同构的特点。这才是儒家伦理或经济思想的特点。

二、藏富于民———儒家的自由经济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 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 产生了两种富国论。齐法家富国济民论和秦晋法家的弱民富国论; , 孟子称为仁政, 荀子称为裕民富国论, 的。《史记》说:管子相齐, , 。商鞅变法, 秦国“家给人足”, “。法家富国理, 即一切利权归国君所有; 二是主张“利, 堵塞获取财利的其他所有途径, 从而迫。只不过秦晋法家主张“强国务在弱民”, 把人民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切剩余财富, 尽量加以征收, “上藏”国库, 并用严刑峻罚的方法驱使人民耕战以富国; 而齐法家则更多地是借助经济的手段, 达到控驭人民并进而富国的目的。《管子》书有云:“五谷食米, 民之司命也; 黄金刀币, 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

) 。可见其所谓“以赡贫穷”者, 不过以轻重散命, 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轻重・国蓄》

敛之术, 先将五谷食米聚敛起来, 然后再以平价卖给百姓, 以便更有效地控驭人民而已。

儒家的治国主张首先是富民, 民富而后才能达到富国的目的。《尚书》有“民为邦本, 本固则邦宁”的典训。所以以民富为富邦国的前提, 是很自然的事。孔子不仅肯定人民追求财富的正当性, 而且以为人民追求财富创造条件为己任。“哀公问政于孔子,

(家语・) 。又:“子贡问为政, 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 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贤君》

) 。都是把经济增长放在为曰, 富之, 既富, 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说苑・建本》

政的首要位置。至于如何规划国计民生, 孔子自有其一整套目标与措施, 这就是有名的庶、富、教三部曲:

“子适卫, 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 曰:富

) 之。曰:既富矣, 又何加焉? 曰:教之。”(《论语・子路》

当时的儒家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 人是发展生产的第一要素。孔子曾把招徕远人, 或“近者悦, 远者来”, 使人口繁庶,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向统治者提出。当然要达此目的, 还是要先“修文德”和“慎乎德”才行。“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10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 。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诸侯国地广人土, 有土此有财, 有财此有用”(《大学》

稀, 不仅其国经济匮乏, 还说明其政理的不平, 这不仅应该视为当政者的耻辱, 也是士

) “地广大荒而不治, 此亦士之辱的耻辱。“地有余民不足, 君子耻之。”(《家语・好生》

) 而“无旷土, 无游民”(《礼记・) , 才是较理想的政治经济也。”(《礼记・曲礼》王制》

) 作为保障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状况。主张将“广土众民”(《孟子・尽心上》

其次是富。治国为政, 首先应注意如何使人民财富增加。《洪范》八政, 食、货为

) 。, 还是与尧曰》先; 孔子“所重民食、丧、祭”(《论语・

其他政务相较, 食货都是被置于首位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 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 :。自

) 古皆有死, (足食、, 而民信之显:三者本不宜去, 若不得已, 如国, 政不及备者乃去。去兵乃宣示与民休息, 去食指蠲除赋税征调。无信指兵凶年荒之际不能兑现对百姓的赈济。可见即使最后一项也含有处置物质财富的内容。在孔子那里, 富与庶、国与民是互相依附而存在的, 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民庶则国可富, 民富则国必富。这一思想在《系辞传》里有清晰的表述:“天地之大德曰生, 圣人之大宝曰位, 何以守位曰仁, 何以聚人曰财”。《大学》篇更发挥孔子的思想曰:“德者, 本也; 财者, 末也。外本内末, 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所谓“财散”, 也即是孔子“厚施薄敛”、“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意思。都是针对统治阶级必须遵守的为政规范而言, 如果外示以德, 内争以财, 则不仅民心离散, 甚有民众逃散之虞。所以必须以“散财”或“厚施薄敛”之德为本。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实则是一事, 即敬德所以保民, 保民即为敬德也。分而言之, 则敬德是出发点, 保民是目的地。德本财末, 如此而已, 并非就伦理和经济作比较也。岂有深知“民无水火不生

(孟子・) 道理的思想家, 必欲以德行代替衣食之理? 更何况《论语》载有活”《尽心上》

“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的古训, 对陷百姓于困穷者的愤恨已经溢于言表。

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 便是藏富于民。据《论语・颜渊》载: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彻”是周代什一而税的税法, “二”是什二而税。鲁哀公实行什二而税, 国用犹感不足, 可是有若竟然劝他实行彻法, 并讲述了一番足君与足民关系的大道理。是对富民和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11的生活、生产难以为继。一时的“国富”, 会使以后的赋税征收难以为继, 赋税既乏, 国又何从而富? 反之, 百姓富有余粮余财, 就会扩大再生产, 虽不加赋, 而上缴的粮帛赋税反会更多。也就是说国家的富足, 取决于百姓所拥有的财富总量。将富国的目标置于富民的基础之上, 是孔子及儒家学派一贯的主张。儒家将人民和国家的富有看作是最

) , 而且还高的事业, “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系辞传上》

要将富有的水平不断地提高。

孟子更是积极宣扬富民, 认为国家行施仁政“则民可使富”明水准越高。两者相持竞长, 才是仁政的全部内容。至足”。至足即使家家“有菽粟如水火”, 若能“, , 如此

(孟子・) , 。为达“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尽心上》

致富国强兵, , 。所以孟子不遗余力地, 是“民贼”, 是“暴君污吏”。并提出“薄其税敛”、“关市不征”等方面, 作为实现其仁政的途径。, 皆从最迫切实际的经济问题入手, 进行辨析、界定和推行他的仁政主张。

荀子也说:“家五亩宅, 百亩田, 务其业而勿夺其时, 所以富之也”(《荀子・大) 。并且明确提出“下贫则上贫, 下富则上富”略》, “上下俱富”的理论。他在《富国》篇里说:

田野县鄙者, 财之本也; 垣窖仓廪者, 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

货之源也, 等赋府库者, 货之流也。故名主必谨养其和, 节其流, 开其源, 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 而上不忧不足, 如是, 则上下俱富, 交无所藏之, 是知国计之极也。

使百姓众业耕稼顺利进行, 便是财货不竭的源泉。征收赋税并藏之府库, 只是财货的末流。源茂岂虑流竭。将开辟和培养税源作为“国计之极”, 是相当高明的见解。这些思想都是和孔子的富民之教一脉相承的。唐庆增肯定地说:“富民之论, 不但为孔子经济

①学说之基础, 亦为儒家主张之一大特点”。

既庶且富之后便是教。对于教, 儒家尤为重视, 内容亦很丰富, 除了“敬授农时”和“即戎”之外, 仍以富、利为主。如说:“取地之财而节用焉, 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家语・) 抚教在于诲之、喻之、劝之, 务使“明于其利, 达于其患”(《礼记五帝德》

) 而后已。教民富利的目的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 儒家劝农耕织, 教民富・礼运》

庶, 采取的是劝喻利导而非法家式的强制, 又不同于道家放任自流式的无为而治。孔子也曾将“无为而治”设定为至高理想, 但又认为这样的境界只有尧舜才能达到。那么,

12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 。这句话的含义, 侯家驹退而求其次, 则只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认为“从现代观念看, 是执政者尽量减少干预与要求, 而给予人民自我充分发展的机

①会”。至为确切。而这也正是旧释“以德化人”的实质性内容。而孔子和儒家所主张

) 最的劝诱利导, 则可视为对经济活动的适当干预。“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

能代表孔子及儒家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也是儒家达致裕民富国目标最根本的指导方略。

但是,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均贫, 而非富民。将“贫”与民、与国联系起来的, 是孔子这样一句话:“有国有家者, 然经过董仲舒改动, 并非《论语》原文, 多。无须辨析此语是否符合孔子原意, , 。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均贫”。:“寡”和“不安”之间, 最可怕的是不均和不安在这里, 孔子并非一般地权衡利弊, 于两害之间取其轻。而是深刻地看到, 国家贫穷, 物资寡少, 还可以使之富足, 如果财富分配不均, 社会不安定, 就将失去达致富强的基础, 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孔子接着说“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均平就不会贫穷, 和协就不会寡少, 安定就不会倾覆。儒家所提倡的显然是均富, 而不是均贫。董仲舒极力抨击“富者田连仟陌, 贫者亡立锥之地”所造成的“富者奢侈

(贤良对策之三》) 贫富极度不均现象。他提出贫富之间的差距, 羡溢, 贫者穷急愁苦”《

要有一个限度, 然后在这一幅度内进行调节:“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

) 。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 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春秋繁露・度制》

类似这样调整贫富差距的主张和具体措施, 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持续发展的。

西汉盐铁会议, 集中地反映了儒、法关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争论。法家的本质在于一切利源都控制在国家手里, 不在重农抑或重商。“官山海”, “榷盐铁”, “利出一孔”, “利归于上”, 正是桑弘羊所重所言所行。贤良文学同样重视工商, 但主张要由民间兴

(汉书・) 。文学驳斥大夫所谓“盐铁之利”办, “盐铁皆归于民”《食货志》, “不赋百姓而

师以赡, 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时, 说:“昔文帝之时, 无盐铁之利而民富; 今有之而百姓困乏, 未见利之所利也, 而见其害也。且利不从天来, 不从地出, 一取之民间, 谓

(盐铁论・) 。是说国家未榷盐铁之利, 而盐铁利归百姓, 非鞅》之百倍, 此计之失者也”《

故民富。又谴责官工商以粗劣的农具坑害农民说:“宝路开(即许民兴办工商) , 则百姓赡而民用给, 民用给则国富”。如果“县官笼而一之, 则铁器失其宜, 而农夫失其便。

) 。也说明器用不便, 则农夫罢于懋而草莱不辟, 草莱不辟则民困乏”(《盐铁论・禁耕》

了工商在民, 给农民留下市场选择的余地, 从而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而大夫所云: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13

(盐铁论・) 。实指官工商而言。所以, 这次会议争论的焦“农商交易, 以利本末”《通有》

点和实质, 不是农本商末的问题, 也不是儒法孰重工商的问题。而是农本之外, 工商业由官府垄断, 还是任由民间兴办的问题。儒家认为, 由国家派员, “食湖池, 管山海,

) 。而这些官员“攘公法, 刍荛者不能与之争泽, 商贾不能与之争利”(《盐铁论・贫富》

申私利, 跨山泽, 擅官市”, 自作威福。造成“耕者释耒而不勤, 百姓冰释而懈怠。何

(盐铁论者? 己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 上升而不息, 此百姓所以滋伪而罕归本也”《

) 。超经济剥削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销蚀力, 倒是古今一概的。这场争・刺权》

论充分体现了儒家主张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特色。

三、本末之争本末、根与叶的关系, 以便于人们分辨主次, , , 《大学》篇所谓:“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正是这个意思。这一命题被移于经济领域, 用以说明经济事务的先后顺序, 使之均衡发展, 本也顺理成章, 以农为本, 工商为末, 在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 无论是从事物产生的本然次序, 还是从产业划分的先后顺序, 及其在国计民生地位的主次、轻重程度上, 如此区分, 都不应成为问题。一经普遍认可, 本末就成了农业与工商的代名词。但一涉及到实践领域, 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以农为本, 但本常轻, 工商为末, 而末常重, 遂使资源的配置向重的一方倾斜。本末之间的矛盾, 严重时势将导致整个经济的发展失去均衡。如果再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轻重、抑扬等观念、政策联系起来, 情形就更加复杂。在国家经济领域, 如何把握好本末、轻重、抑扬、损益的尺度, 平衡经济的发展, 确实是一需要因地制宜, 随时调整的问题。在此情形下, 儒法两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本末学说。

历史上首先提出重本抑末的是法家。商鞅是农战强国论者, 他在劝农耕织时说:“大小戮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史记

) 。勤于耕织可望免役; 从事工商则将沦为奴隶。是以法令推行重本抑末政・商君列传》

策的始作俑者。正式提出农本工商末这一口号的,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他当然也是

) 的, 如说:奸劫弑臣》拥护“困末作而利本事”(《韩非子・

仓廪之所以实者, 农耕之本务也, 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夫名王治

国之政, 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 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将从事“末作”的工商之民, 与儒士、游侠、辩士、近臣并列为“五蠹”, 视之为覆邦亡国的蛀虫。胡寄窗先生认为韩非重农抑商的思想是从荀子那里发展而来, 似乎不确。

14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 , 使“商旅安, 货财通而国求给矣”(《荀子・) 。荀与孟市之征”(《荀子・富国》王霸》

的观点相同, 并没有轻视工商的社会作用。

先秦儒家也经常使用本末的概念。孔子就曾说过:“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的话。看来孔子是以人道为本, 而以人事为末的。然而他并不因人事为末, 而轻忽经济事务。于士农工商亦无所轩轾。孔子在其招徕远人的政策中, 特别注重工商的引进:“子庶民

(中庸》) 。春秋时代, 东方诸国工商业者的身份大都自由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化, 使得招徕和雇佣成为可能。。朱熹注此句曰:“来百工, 则通工易事, 农末相资, 。才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 “不受命而货殖焉”, 孔子称赞他:“兴而百姓宁”。, , 。

, 认为:“田野县鄙者, 财之本也; 垣窖仓廪者, 。, 事业得叙者, 货之源也; 等赋府库者, 货之流也”(《荀子・

) , 富国先从发展经济, 增加生产着手。如果舍此不图, 一味从财富国》

政上打主意, 甚而损害生产力以增加财政收入, 就无异于“伐其本, 竭其源, 而并之其末”了。后世儒家虽然经常在理事、德财的关系上使用本末的范畴。如陆贽说:“夫理天下者以义为本, 以利为末。本盛则其末自举, 末大则其本自倾。自古及今, 德义立而利用不丰, 人庶安而财货不给, 因以丧邦者, 未之有也”(《陆宣公集・论裴延龄奸蠹

) 。宋明儒家更是如此。但也仍然沿用经济领域的本末概念, 来阐述自己的经济主书》

张, 论证当时的经济事务。

有人以儒家将社会人群分为士、农、工、商, 将工商摆在最后, 即可证明儒家有轻商工思想。士农工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根据需要自然形成的社会群体。儒家对四民的认识, 可以《公羊传》为代表, 其言曰:“德能居位曰士; 辟土植谷曰农; 巧心劳手成器曰工; 通财货曰商”。《平书订》解释传统四民划分理由说:“古四民工居三, 商末之。盖士赞相天地之全者也; 农助天地以生衣食者也; 工虽不及农所生之大, 而天下货物, 非工无以发之成之, 是亦助天地也; 若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 但转移耳”。这是一般最普通的见解。

儒家经典对农工商分业的排序, 是兼顾其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社会生产职能的先后顺序划分的。初无尊崇贬抑之分, 而是给予相等的重视。关于农工商的功用, 《逸周书・大聚解》是这样论述的:

山林薮泽, 以因其利, 工匠役工, 以攻其材, 商贾趣市, 以合其用。外商

资贵而来, 贵物益贱, 资贱物、出贵物, 以通其器。夫然, 则关夷市平, 财无郁废, 商不乏资; 百工不失其时, 无愚不教, 则无穷乏。

充分认识到各业并举以及流通和物价与整个经济形势的关系。还有鼓励人们充分就业解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15决穷乏的思想。司马迁《货殖列传》引《逸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商不出则三宝绝, 虞不出则财匮少”。都表述了儒家农工商虞全面均衡发展的经济观点。

在商周时代, 工商皆由官府控制管辖, “庶人工商, 各守其业, 以共其上”(《国语) , 即所谓的“工商食官”・周语》。春秋各诸侯国的工商经营方式皆以此为主体。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论, 将士农工商划分为四大阶级集团, 并限制人民择业的自由。战国以后, 就完全打破了这一限制。西汉初实行困辱工商的政策, 而废弛。东汉时期, 桓谭提出禁民二业的主张:, , 是以

) 。先帝禁人二业, 锢商贾不得宦为吏, , (分民定业”的主张, , 但不予平等看待, 而是“尊儒尚学, 其人可甚贱, 而其业不可废”, 业不可废的理, , 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贱商的原因是“贾穷伪于市”, 上逞无厌之欲, 下充无极之求”, “商贾专利, 则四方之资困”(《傅子・检

) 。终于说清楚历来思想家既轻商或抑商, 而又重视商业的原因。原来是贱其为商贾篇》

人而重其所业。

比傅玄早一百年的王符就已提出了各业并重的新本末说。对传统的农本商末说作了修正, 澄清了先儒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认为四民之业各有本末, 并非凡农皆本, 而工商皆末。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 以游业为末; 百工者以致用为本, 以巧饰为末; 商

贾者以通货为本, 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 离本守末则民贫。……夫用天之道, 分地之利, 六畜生于时, 百物聚于野, 此富国之本也。游业末事以收民利, 此贫邦之原也。……故力田所以富国也。今民去农桑, 赴游业, 披采众利, 聚之一门, 虽于私家有富, 然公计愈贫矣。百工者所使备器也, 器以便事为善, 以胶固为上; 今工好造雕琢之器, 巧伪饬之, 以欺民取贿, 虽于奸工有利, 而国计愈病矣。商贾者, 所以通物也, 物以任用为要, 以坚牢为资, 今商竞鬻无用之货, 淫侈之币, 以惑民取产, 虽于淫商有得, 然国计愈失矣。此三者, 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 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故为政者, 明督工商, 勿使淫伪; 困辱游业, 勿使擅利; 宽假本农而宠遂学士, 则民富而国平

) 矣。(《潜夫论・务本第二》

王符的深刻之处, 在于肯定农工商三者, 都能“守本离末”, 则皆可使民致富。由于工商于守本之外, 难免有越轨的行为, 所以要经常予以督察, 而对守本而不易越轨的农夫和学士给予优宠。从而达到民富国平的目的。

可见儒家并非一概的轻末或本末并重, 而是在不断加深对四民之业认识的基础上, 根据现实的需要, 对处于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工商或抑或重, 不断地予以调整而已。历代

16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都有很多关于如何调整工商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地位的论辩和建议。然而关于四民的划分, 始终没有人提出异议, 直至清代的颜李学派, 才重新提出对此问题的讨论。王源主张将传统的四民改为士、农、军、商、工五民。并将商的地位提到工之前, 反映了明代以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人地位明显提高的现实。而李 却认为“分民为王道之始, 然必田制均, 学校正, 民有养有教, 则各得其所, 自有伦脊而事易就。是分民与诸政兼举, 又非以次序在前, 而独先行也”。指出在排列次序上作文章是没有意义的。他只从财富生产的角度考虑农工商的社会职能, 认为“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 , 其功固不上于工”。而且“工为人役, 易流卑贱, , 易长骄亢, ,

) 。, 甚有见也”(《平书订・分民》

至于骄亢的现实意义。

; , 则不得不各重其所重。设, 无异于本末倒置, 是绝对不可能不, 农民过多地“背本趣末”, 使食之者众, 生之者寡, 粮荒。所以在此意义上, 重农轻商, 本不可非议。如单就工商而言, 除了道家, 古代无论哪派思想家, 几乎没有不予重视的。程度虽有不同, 要之, 皆认其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生产部门则一也。

中国历史上, 虽然一直沿用着本末的概念, 但由于人们对工商地位的认识, 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不断深化和发展着。汉代司马迁著《货殖列传》颂扬工商, 但仍从道德的角度认为:“本富为上, 末富次之, 奸富为下”。而从经济的角度又必须承认:致富之道, “农不如工, 工不如商”。自汉至唐, 历代都推行抑制工商的政策。而实际上, 工商仍然得到长足的发展。很多大儒公开为工商辩护, 提出利商宽商的建议。唐代的刘

) , 将农商并列予以关注。韩愈秩提出“物贱则伤农, 钱轻则伤贾”(《旧唐书・食货志》

则从“相生相养”的理论角度, 论证士农工商, 相互依存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白居易主张“商农工贾, 各有所专”, 要使“三者和均”, 然后才能使“四人(民) 之利咸遂”(《白居易集・) 。至宋代重商的呼声更高, 苏轼完全接受了先秦商家之一范蠡提出策林》

的“农末皆利”的观点。指出“谷太贱则伤农, 太贵则伤末”, 谴责“近岁法令…使商

) 。这是他在反对工商官办主张民营的争论中奏议集》贾不行, 农末皆病”(《苏轼文集・

坚持的观点。农工商如何均衡发展的思想, 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 而不断调节变化的。明末清初, 黄宗羲终于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儒家的实学更把工商作为“经济之学”的重要内容来研究, 曾国藩提出了“商战”的概念, 已经把工商业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考虑。

在中国历史上, 儒家和法家的经济思想, 始终作为并行的两大主流, 互为消长, 主宰着中国经济的走向和命运。在考察封建时代经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时, 应将儒、法的经济思想作一区分, 虑及儒家经济思想与法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关系, 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陈 启 智

  [摘要], , 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

体系。与道, :以经世济民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 在, 因之具有与伦理思想同构的特点; 藏富, 主张富国首在富民和工商民营, 属于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 以本末之辨为杠杆, 不断调整农工商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轻重, 表现了动态均衡的经济思想。考察儒家经济思想影响时, 应考虑其与法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关系。

  [关键词]儒家 经济 伦理 富民 自由 均衡

  [中图分类号]B 222F 09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27(2000) 06-0004-13

一般认为儒学只重心性而忽略事功, 不谈经济, 更没有什么经济理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 儒家十分注重民生的开拓, 儒学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 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 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特点便是与法家“利出一孔”高度统制的经济思想对立, 也与道家向往“小国寡民”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有别, 而是主张相对灵活的自由经济政策。儒家的经济思想近似我们今天所谓的市场经济原则, 甚至可以说就是我国古代的市场经济理论。

一、经世济民———儒家的伦理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很早便有了经济和经济学的概念①, 其基本含义是“经世济民”和“经世济物”的意思。内容比较宽泛, 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舆地、农田、水利、建

) 男, 山东淄川人, 山东社科院儒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主要从  作者简介:陈启智(1949— 

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济南 250002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5筑等众多方面。学理上属于儒家的外王之学, 实践上则称之为事功。明清儒家又将其称之为实学, 或经世之学, 成为与义理、诂训、辞章之学并重的传统学问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当于古代的富国学和治生学的全部内容。儒家谈经济, 总是将其置于伦理和政治的框架之中, 先要作一价值判断, 看其是否合乎义理。以至于不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考察, 竟不能觉察它的存在。原因就在于儒家经济思想和伦理观念是一综合而非独立的学问, 因而具有与伦理思想同构的特点。而法家则摆脱了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完全从经济自身的规律出发, 题。因之也便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和冷酷性。法家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 。

。, 完全是一种要求“用法之相忍, 以弃仁人之相怜”利益攸关的买卖关系。, 并且不主张, 即其所憧憬的大同世界。然而, 大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儒家承认, 在“天下为公”的大同景况实现之前, 只能是小康社会。在小康社会的阶段, 人们仍须“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礼记・) , 因此还需要“礼义以为纪”货力为己”《礼运》, 设制度, 立田里, 以规范、限

制和协调人各为己的思想和行为。并以此为前提, 推行其仁民爱物的人生理念, 借表彰先王的名义, 号召当世执政者谨礼行仁, 讲求信义, “示民有常”(即法规化的意思) 。    

儒家尊崇古代的先王, 不仅是为后世君主树立榜样, 也确与这些圣王在社会生活、生产诸领域, “开物成务”, 作出创世纪的贡献有关。《易系辞传》总结圣王的事迹和意义说:“崇高莫大乎富贵, 备物致用, 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莫大乎圣人”。不必考证这些上古渺远传说的真实性, 即使是儒家虚造的故事, 也可从中看出儒家的价值取向。

据最早的文献《尚书》记载, 尧舜所重的有“六府”、“三事”。即《大禹谟》所谓“水、火、金、木、土、谷”和“正德、利用、厚生”。宋人蔡沈注曰:“六者, 财用之所自出, 故曰府; 三者, 人事之所当为, 故曰事”。“六府三事即养民之政也”。由此可见, 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学问, 很早就与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

西周时期, 自然资源是以共有或归属未定的形式存在着,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 。是说普天下的土地和人民都归王国管辖, 有如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诗经・小雅》

今之所谓国有, 并非归天子一人所独占。周代的列爵分封, 最多不过百里, 而且山海不以封, 以示山海池泽之利, 天子与庶民共之。《国语》有云:“夫利, 百物之所生也, 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 其害大矣。天地百物, 皆将取焉, 胡可专也”, “夫王人者, 将

6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为, 只能称之为盗取。作为君主, 应该善于疏导财富, 使之流布于各个阶层, 令各得其所应得。这一文献说明了原始分配的公理和原则, 在这里, 对经济活动进行伦理的规范已经呼之欲出了。

春秋时代的“礼坏乐崩”, 有人说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而孔子偏要复兴礼乐, 岂不是复古倒退? 殊不知这句话所形容的, 只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失范与败坏。社会的进步, 固然需要破坏旧有的秩序, 但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秩序。孔子的志崭正是要把一个崩乱的社会从无序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序, 以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统的伦理规范加以因革、扩充和深化, 会伦理哲学体系。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 作通盘地考虑, , 就难于发现它的全, 不是只靠经济学所能解决的, 根据现代经济伦理学的理论, 加强经济社会协调《伦理经济学原理》的作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认为:经济伦理学必须更多地研究由人的意愿和追求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 引导和培养个人的价值认识和价值意识。伦理经济学或经济伦理学也是实质伦理学。作为经济行为的道德学, 他为

①财富理论和价值质量补充了形式规则伦理学以及普遍化理想和协调理想。

儒家伦理正是具有这种特点, 孔子在表述其财富观念时说:“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

(论语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 。) 。孔子首先肯定人们厌恶贫贱・里仁》“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追求富贵的欲望和行为, 是符合人性的、是正当的。这是他立论的前提。然而他要求人们弃贫贱求富贵, 应该遵循一条符合普遍化理想的正道, 即必须以合乎道德的方法取得。如果富贵而非由正道, 不仅不应接受也不值得羡慕; 如果遵循正道反而得到贫贱, 那也不要后悔。在这里, 孔子不仅告诉你什么样的富贵不可取、什么样的富贵应取, 而且告诉你谋取财富和荣耀的方法与途径。伦理规范在孔子那里不再是对人们取利行为的消极防范, 已经具有了激励人们如何进取的积极的意义。他认为“邦有道, 贫且贱焉,

) 。在一个多行不义, 严重失范的国度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论语・泰伯》

里发财作官是可耻的。因为那意味着不是同流合污便是趁火打劫, 应当引以为耻。而在一个广行仁义, 秩然有序的国度里, 却不能摆脱贫贱, 则说明若非缺乏向善的进取心, 便是不够勤勉。这也被孔子视之为非道德, 因而也是一种耻辱。这就给人们对富贵的追求, 设立了一个正反两面的价值尺度。富贵虽是人之所欲, 但非唯一的追求, 还有更高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7的价值在, 这就是仁义或称善。以此为基础, 培养出一种植于心灵深处的耻感意识, 合而执持之, 便是人的尊严。根据“经济伦理学”规定, 作为实现普遍理解的善的理论, 必须还要扩大人的尊严的观念。伦理上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行为, 把对前景的评价统一到整体之中观照, 并在强制尽本分及其附带条件的情况下, 广泛地进行财富权衡, 人的尊

①严是权衡财富的界线。孔子经过对富贵前景的追求与道德信义的持守之间进行权衡,

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 宁肯舍弃富贵而保持人的尊严或不能蒙受耻辱。反之亦然。这与现代经济伦理学的规定是何其一致!

儒家一方面肯定人的欲望, , 称之为节欲论。, 损害他人以至公众的利益。:

人生而有欲, , , 则不能不争。争

则乱, , , 以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使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

) 以礼义之分, 对人的欲求适当加以限制, 使之规范化, 反而更能“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由于礼义的调节作用, 还可“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物指财货之类, 由于礼义的居间调停节制, 使欲不必虑物竭而受到遏制, 使物反因欲节而得到增长。欲望与财货相扶持而并进。从而赋予礼义以实际的经济意义。

儒家有时也要求人们安贫乐道, 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追求, 但这主要是对士的要求, 安贫的目的在于乐道, 即为维护正道、追求正义而安于贫贱。颜回箪食瓢饮, 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蔬食曲水, 自称乐在其中。应该说是一种值得尊敬的殉道精神。尤其在一个无道的国度里, 提倡安贫乐道, 独善其身, 或隐或去, 不苟合作的精神, 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所提倡的伦理规范不仅是对个人的要求, 也是对一个国家的要求。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以鼓励和满足人民对财富和荣耀的追求。孔子认为邦国有道与否, 是决定是否于其中争取富贵的首要前提。他在《述而》篇所说:“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也应是以此为前提的。“邦有道”则富可求, 虽执鞭御车, 在所不辞; “邦无道”则富不可求, 还是从事我安贫乐道的事业吧。遭逢政治昏乱, 富贵固不可期, 即使政治清明, 也并非所有追求都能如愿, 所以孔子才有“富贵在天”的喟叹。

当儒家在审视经济问题的时候, 总是将仁与富, 义与利联系起来讨论。义利之辨的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的这一特点。仁与义, 过去认为只是一政治伦理概念。儒家重

8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义轻利的思想, 就被理所当然地理解为重伦理的约束, 而轻财利的创造。仁义固然是伦理概念, 然而它也确实含有经济的意义。仁是以人为本的爱民以至于富民的总纲或出发点; 而义字的本训即具有物质的内容与经济的含义, 是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经济范畴①。作为伦理规范, 义是五常之中专司经济利益和普遍利益原则的中心概念和价值标准。儒家以义律己, 以利待人, 予人以利即是所谓的义; 律己以义则必须分利于人。以义制利, 是为了利分的公平; 义利双行, 则表明经济事务的人我、公私两面兼顾。总之, 这一具有经济与伦理双重意义的义字, 从一开始就与利字结下不解之缘以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如果没有义这一规范, 然则推行仁义之道, 此点三致其疑。:, 三分天下有其二, , 征

②, 。商之所以亡,

。一个是保密以便独占; 一个是窃取商的工艺技术而且播于四裔。然而这正是儒家所谓的仁义, 孔子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不就是赞扬的这种行为吗? 道义和仁义, 在儒家那里并非仅是一种修养或口号, 总是要和具体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 并借助这些人和事体现出来。一句话, 道和仁义不是空虚的, 是有着具体内容和特定要求的。儒家从来不主张以仁义的旗号、善政的名义去征服人心。而主张拿出实际行动和措施来, 所以孟子说:“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尽心

) ; 又说:“以善服人者, 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 然后能服天下, 天下不心服下》

) 。把胁天下与服天下的区别, 说得何等明白。正离娄下》而王者, 未之有也”(《孟子・

如《易传》所云“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以擅长“经济之道”著称的隋末大儒王通就非常欣赏这句话, 认为只有王道仁政之名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推行者具有“至公血

) 的目的。诚”的德与行。践履“庇民”之道, 从而达到“康其国”(《中说・立命篇》

现代学者多认为儒家重道义, 轻财利。通过以上论列, 可知道义实指富民富国, 焉得不重。轻的是一己之利, 以及不由正道取利的行为。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赵靖先生认为“儒家强调以道义来约束人们追求富家的活动, 它无疑对富家问题的探讨设置了很严

③重的障碍。但是, 道、义等毕竟是精神方面的约束, 并不具有强制的力量”。这是迄

今最为通达的见解。道义的约束既然不具有强制的力量, 那末, 国家和人民不能富足的原因, 一定不是道义的束缚。而且如前所论, 道义仁德不是经济活动的对立物, 它仅是经济活动的一种正当的途径、方法或者手段。或者说就是从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一切社

参见拙作《儒家义利观新诠》, 《东岳论丛》1993年第6期, 《新华文摘》1994年第4期转载。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9会人际关系中概括出来的行为规范。儒家言仁义, 就一定包含着经济的内容; 论功利, 则必定顾及是否符合道义的原则, 两者具有同构的特点。这才是儒家伦理或经济思想的特点。

二、藏富于民———儒家的自由经济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 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 产生了两种富国论。齐法家富国济民论和秦晋法家的弱民富国论; , 孟子称为仁政, 荀子称为裕民富国论, 的。《史记》说:管子相齐, , 。商鞅变法, 秦国“家给人足”, “。法家富国理, 即一切利权归国君所有; 二是主张“利, 堵塞获取财利的其他所有途径, 从而迫。只不过秦晋法家主张“强国务在弱民”, 把人民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切剩余财富, 尽量加以征收, “上藏”国库, 并用严刑峻罚的方法驱使人民耕战以富国; 而齐法家则更多地是借助经济的手段, 达到控驭人民并进而富国的目的。《管子》书有云:“五谷食米, 民之司命也; 黄金刀币, 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

) 。可见其所谓“以赡贫穷”者, 不过以轻重散命, 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轻重・国蓄》

敛之术, 先将五谷食米聚敛起来, 然后再以平价卖给百姓, 以便更有效地控驭人民而已。

儒家的治国主张首先是富民, 民富而后才能达到富国的目的。《尚书》有“民为邦本, 本固则邦宁”的典训。所以以民富为富邦国的前提, 是很自然的事。孔子不仅肯定人民追求财富的正当性, 而且以为人民追求财富创造条件为己任。“哀公问政于孔子,

(家语・) 。又:“子贡问为政, 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 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贤君》

) 。都是把经济增长放在为曰, 富之, 既富, 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说苑・建本》

政的首要位置。至于如何规划国计民生, 孔子自有其一整套目标与措施, 这就是有名的庶、富、教三部曲:

“子适卫, 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 又何加焉? 曰:富

) 之。曰:既富矣, 又何加焉? 曰:教之。”(《论语・子路》

当时的儒家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 人是发展生产的第一要素。孔子曾把招徕远人, 或“近者悦, 远者来”, 使人口繁庶,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向统治者提出。当然要达此目的, 还是要先“修文德”和“慎乎德”才行。“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10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 。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诸侯国地广人土, 有土此有财, 有财此有用”(《大学》

稀, 不仅其国经济匮乏, 还说明其政理的不平, 这不仅应该视为当政者的耻辱, 也是士

) “地广大荒而不治, 此亦士之辱的耻辱。“地有余民不足, 君子耻之。”(《家语・好生》

) 而“无旷土, 无游民”(《礼记・) , 才是较理想的政治经济也。”(《礼记・曲礼》王制》

) 作为保障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状况。主张将“广土众民”(《孟子・尽心上》

其次是富。治国为政, 首先应注意如何使人民财富增加。《洪范》八政, 食、货为

) 。, 还是与尧曰》先; 孔子“所重民食、丧、祭”(《论语・

其他政务相较, 食货都是被置于首位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 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 :。自

) 古皆有死, (足食、, 而民信之显:三者本不宜去, 若不得已, 如国, 政不及备者乃去。去兵乃宣示与民休息, 去食指蠲除赋税征调。无信指兵凶年荒之际不能兑现对百姓的赈济。可见即使最后一项也含有处置物质财富的内容。在孔子那里, 富与庶、国与民是互相依附而存在的, 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民庶则国可富, 民富则国必富。这一思想在《系辞传》里有清晰的表述:“天地之大德曰生, 圣人之大宝曰位, 何以守位曰仁, 何以聚人曰财”。《大学》篇更发挥孔子的思想曰:“德者, 本也; 财者, 末也。外本内末, 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所谓“财散”, 也即是孔子“厚施薄敛”、“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意思。都是针对统治阶级必须遵守的为政规范而言, 如果外示以德, 内争以财, 则不仅民心离散, 甚有民众逃散之虞。所以必须以“散财”或“厚施薄敛”之德为本。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实则是一事, 即敬德所以保民, 保民即为敬德也。分而言之, 则敬德是出发点, 保民是目的地。德本财末, 如此而已, 并非就伦理和经济作比较也。岂有深知“民无水火不生

(孟子・) 道理的思想家, 必欲以德行代替衣食之理? 更何况《论语》载有活”《尽心上》

“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的古训, 对陷百姓于困穷者的愤恨已经溢于言表。

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 便是藏富于民。据《论语・颜渊》载: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 用不足, 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

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彻”是周代什一而税的税法, “二”是什二而税。鲁哀公实行什二而税, 国用犹感不足, 可是有若竟然劝他实行彻法, 并讲述了一番足君与足民关系的大道理。是对富民和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11的生活、生产难以为继。一时的“国富”, 会使以后的赋税征收难以为继, 赋税既乏, 国又何从而富? 反之, 百姓富有余粮余财, 就会扩大再生产, 虽不加赋, 而上缴的粮帛赋税反会更多。也就是说国家的富足, 取决于百姓所拥有的财富总量。将富国的目标置于富民的基础之上, 是孔子及儒家学派一贯的主张。儒家将人民和国家的富有看作是最

) , 而且还高的事业, “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系辞传上》

要将富有的水平不断地提高。

孟子更是积极宣扬富民, 认为国家行施仁政“则民可使富”明水准越高。两者相持竞长, 才是仁政的全部内容。至足”。至足即使家家“有菽粟如水火”, 若能“, , 如此

(孟子・) , 。为达“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尽心上》

致富国强兵, , 。所以孟子不遗余力地, 是“民贼”, 是“暴君污吏”。并提出“薄其税敛”、“关市不征”等方面, 作为实现其仁政的途径。, 皆从最迫切实际的经济问题入手, 进行辨析、界定和推行他的仁政主张。

荀子也说:“家五亩宅, 百亩田, 务其业而勿夺其时, 所以富之也”(《荀子・大) 。并且明确提出“下贫则上贫, 下富则上富”略》, “上下俱富”的理论。他在《富国》篇里说:

田野县鄙者, 财之本也; 垣窖仓廪者, 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

货之源也, 等赋府库者, 货之流也。故名主必谨养其和, 节其流, 开其源, 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 而上不忧不足, 如是, 则上下俱富, 交无所藏之, 是知国计之极也。

使百姓众业耕稼顺利进行, 便是财货不竭的源泉。征收赋税并藏之府库, 只是财货的末流。源茂岂虑流竭。将开辟和培养税源作为“国计之极”, 是相当高明的见解。这些思想都是和孔子的富民之教一脉相承的。唐庆增肯定地说:“富民之论, 不但为孔子经济

①学说之基础, 亦为儒家主张之一大特点”。

既庶且富之后便是教。对于教, 儒家尤为重视, 内容亦很丰富, 除了“敬授农时”和“即戎”之外, 仍以富、利为主。如说:“取地之财而节用焉, 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家语・) 抚教在于诲之、喻之、劝之, 务使“明于其利, 达于其患”(《礼记五帝德》

) 而后已。教民富利的目的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 儒家劝农耕织, 教民富・礼运》

庶, 采取的是劝喻利导而非法家式的强制, 又不同于道家放任自流式的无为而治。孔子也曾将“无为而治”设定为至高理想, 但又认为这样的境界只有尧舜才能达到。那么,

12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 。这句话的含义, 侯家驹退而求其次, 则只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认为“从现代观念看, 是执政者尽量减少干预与要求, 而给予人民自我充分发展的机

①会”。至为确切。而这也正是旧释“以德化人”的实质性内容。而孔子和儒家所主张

) 最的劝诱利导, 则可视为对经济活动的适当干预。“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

能代表孔子及儒家适度干预的自由经济思想。也是儒家达致裕民富国目标最根本的指导方略。

但是,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均贫, 而非富民。将“贫”与民、与国联系起来的, 是孔子这样一句话:“有国有家者, 然经过董仲舒改动, 并非《论语》原文, 多。无须辨析此语是否符合孔子原意, , 。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均贫”。:“寡”和“不安”之间, 最可怕的是不均和不安在这里, 孔子并非一般地权衡利弊, 于两害之间取其轻。而是深刻地看到, 国家贫穷, 物资寡少, 还可以使之富足, 如果财富分配不均, 社会不安定, 就将失去达致富强的基础, 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孔子接着说“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均平就不会贫穷, 和协就不会寡少, 安定就不会倾覆。儒家所提倡的显然是均富, 而不是均贫。董仲舒极力抨击“富者田连仟陌, 贫者亡立锥之地”所造成的“富者奢侈

(贤良对策之三》) 贫富极度不均现象。他提出贫富之间的差距, 羡溢, 贫者穷急愁苦”《

要有一个限度, 然后在这一幅度内进行调节:“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

) 。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 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春秋繁露・度制》

类似这样调整贫富差距的主张和具体措施, 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持续发展的。

西汉盐铁会议, 集中地反映了儒、法关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争论。法家的本质在于一切利源都控制在国家手里, 不在重农抑或重商。“官山海”, “榷盐铁”, “利出一孔”, “利归于上”, 正是桑弘羊所重所言所行。贤良文学同样重视工商, 但主张要由民间兴

(汉书・) 。文学驳斥大夫所谓“盐铁之利”办, “盐铁皆归于民”《食货志》, “不赋百姓而

师以赡, 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时, 说:“昔文帝之时, 无盐铁之利而民富; 今有之而百姓困乏, 未见利之所利也, 而见其害也。且利不从天来, 不从地出, 一取之民间, 谓

(盐铁论・) 。是说国家未榷盐铁之利, 而盐铁利归百姓, 非鞅》之百倍, 此计之失者也”《

故民富。又谴责官工商以粗劣的农具坑害农民说:“宝路开(即许民兴办工商) , 则百姓赡而民用给, 民用给则国富”。如果“县官笼而一之, 则铁器失其宜, 而农夫失其便。

) 。也说明器用不便, 则农夫罢于懋而草莱不辟, 草莱不辟则民困乏”(《盐铁论・禁耕》

了工商在民, 给农民留下市场选择的余地, 从而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而大夫所云: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13

(盐铁论・) 。实指官工商而言。所以, 这次会议争论的焦“农商交易, 以利本末”《通有》

点和实质, 不是农本商末的问题, 也不是儒法孰重工商的问题。而是农本之外, 工商业由官府垄断, 还是任由民间兴办的问题。儒家认为, 由国家派员, “食湖池, 管山海,

) 。而这些官员“攘公法, 刍荛者不能与之争泽, 商贾不能与之争利”(《盐铁论・贫富》

申私利, 跨山泽, 擅官市”, 自作威福。造成“耕者释耒而不勤, 百姓冰释而懈怠。何

(盐铁论者? 己为之而彼取之。僭侈相效, 上升而不息, 此百姓所以滋伪而罕归本也”《

) 。超经济剥削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销蚀力, 倒是古今一概的。这场争・刺权》

论充分体现了儒家主张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特色。

三、本末之争本末、根与叶的关系, 以便于人们分辨主次, , , 《大学》篇所谓:“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正是这个意思。这一命题被移于经济领域, 用以说明经济事务的先后顺序, 使之均衡发展, 本也顺理成章, 以农为本, 工商为末, 在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 无论是从事物产生的本然次序, 还是从产业划分的先后顺序, 及其在国计民生地位的主次、轻重程度上, 如此区分, 都不应成为问题。一经普遍认可, 本末就成了农业与工商的代名词。但一涉及到实践领域, 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以农为本, 但本常轻, 工商为末, 而末常重, 遂使资源的配置向重的一方倾斜。本末之间的矛盾, 严重时势将导致整个经济的发展失去均衡。如果再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轻重、抑扬等观念、政策联系起来, 情形就更加复杂。在国家经济领域, 如何把握好本末、轻重、抑扬、损益的尺度, 平衡经济的发展, 确实是一需要因地制宜, 随时调整的问题。在此情形下, 儒法两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本末学说。

历史上首先提出重本抑末的是法家。商鞅是农战强国论者, 他在劝农耕织时说:“大小戮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史记

) 。勤于耕织可望免役; 从事工商则将沦为奴隶。是以法令推行重本抑末政・商君列传》

策的始作俑者。正式提出农本工商末这一口号的,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他当然也是

) 的, 如说:奸劫弑臣》拥护“困末作而利本事”(《韩非子・

仓廪之所以实者, 农耕之本务也, 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夫名王治

国之政, 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 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将从事“末作”的工商之民, 与儒士、游侠、辩士、近臣并列为“五蠹”, 视之为覆邦亡国的蛀虫。胡寄窗先生认为韩非重农抑商的思想是从荀子那里发展而来, 似乎不确。

14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 , 使“商旅安, 货财通而国求给矣”(《荀子・) 。荀与孟市之征”(《荀子・富国》王霸》

的观点相同, 并没有轻视工商的社会作用。

先秦儒家也经常使用本末的概念。孔子就曾说过:“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的话。看来孔子是以人道为本, 而以人事为末的。然而他并不因人事为末, 而轻忽经济事务。于士农工商亦无所轩轾。孔子在其招徕远人的政策中, 特别注重工商的引进:“子庶民

(中庸》) 。春秋时代, 东方诸国工商业者的身份大都自由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化, 使得招徕和雇佣成为可能。。朱熹注此句曰:“来百工, 则通工易事, 农末相资, 。才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 “不受命而货殖焉”, 孔子称赞他:“兴而百姓宁”。, , 。

, 认为:“田野县鄙者, 财之本也; 垣窖仓廪者, 。, 事业得叙者, 货之源也; 等赋府库者, 货之流也”(《荀子・

) , 富国先从发展经济, 增加生产着手。如果舍此不图, 一味从财富国》

政上打主意, 甚而损害生产力以增加财政收入, 就无异于“伐其本, 竭其源, 而并之其末”了。后世儒家虽然经常在理事、德财的关系上使用本末的范畴。如陆贽说:“夫理天下者以义为本, 以利为末。本盛则其末自举, 末大则其本自倾。自古及今, 德义立而利用不丰, 人庶安而财货不给, 因以丧邦者, 未之有也”(《陆宣公集・论裴延龄奸蠹

) 。宋明儒家更是如此。但也仍然沿用经济领域的本末概念, 来阐述自己的经济主书》

张, 论证当时的经济事务。

有人以儒家将社会人群分为士、农、工、商, 将工商摆在最后, 即可证明儒家有轻商工思想。士农工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根据需要自然形成的社会群体。儒家对四民的认识, 可以《公羊传》为代表, 其言曰:“德能居位曰士; 辟土植谷曰农; 巧心劳手成器曰工; 通财货曰商”。《平书订》解释传统四民划分理由说:“古四民工居三, 商末之。盖士赞相天地之全者也; 农助天地以生衣食者也; 工虽不及农所生之大, 而天下货物, 非工无以发之成之, 是亦助天地也; 若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 但转移耳”。这是一般最普通的见解。

儒家经典对农工商分业的排序, 是兼顾其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社会生产职能的先后顺序划分的。初无尊崇贬抑之分, 而是给予相等的重视。关于农工商的功用, 《逸周书・大聚解》是这样论述的:

山林薮泽, 以因其利, 工匠役工, 以攻其材, 商贾趣市, 以合其用。外商

资贵而来, 贵物益贱, 资贱物、出贵物, 以通其器。夫然, 则关夷市平, 财无郁废, 商不乏资; 百工不失其时, 无愚不教, 则无穷乏。

充分认识到各业并举以及流通和物价与整个经济形势的关系。还有鼓励人们充分就业解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15决穷乏的思想。司马迁《货殖列传》引《逸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商不出则三宝绝, 虞不出则财匮少”。都表述了儒家农工商虞全面均衡发展的经济观点。

在商周时代, 工商皆由官府控制管辖, “庶人工商, 各守其业, 以共其上”(《国语) , 即所谓的“工商食官”・周语》。春秋各诸侯国的工商经营方式皆以此为主体。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论, 将士农工商划分为四大阶级集团, 并限制人民择业的自由。战国以后, 就完全打破了这一限制。西汉初实行困辱工商的政策, 而废弛。东汉时期, 桓谭提出禁民二业的主张:, , 是以

) 。先帝禁人二业, 锢商贾不得宦为吏, , (分民定业”的主张, , 但不予平等看待, 而是“尊儒尚学, 其人可甚贱, 而其业不可废”, 业不可废的理, , 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贱商的原因是“贾穷伪于市”, 上逞无厌之欲, 下充无极之求”, “商贾专利, 则四方之资困”(《傅子・检

) 。终于说清楚历来思想家既轻商或抑商, 而又重视商业的原因。原来是贱其为商贾篇》

人而重其所业。

比傅玄早一百年的王符就已提出了各业并重的新本末说。对传统的农本商末说作了修正, 澄清了先儒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认为四民之业各有本末, 并非凡农皆本, 而工商皆末。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 以游业为末; 百工者以致用为本, 以巧饰为末; 商

贾者以通货为本, 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 离本守末则民贫。……夫用天之道, 分地之利, 六畜生于时, 百物聚于野, 此富国之本也。游业末事以收民利, 此贫邦之原也。……故力田所以富国也。今民去农桑, 赴游业, 披采众利, 聚之一门, 虽于私家有富, 然公计愈贫矣。百工者所使备器也, 器以便事为善, 以胶固为上; 今工好造雕琢之器, 巧伪饬之, 以欺民取贿, 虽于奸工有利, 而国计愈病矣。商贾者, 所以通物也, 物以任用为要, 以坚牢为资, 今商竞鬻无用之货, 淫侈之币, 以惑民取产, 虽于淫商有得, 然国计愈失矣。此三者, 外虽有勤力富家之私名, 然内有损民贫国之公实。故为政者, 明督工商, 勿使淫伪; 困辱游业, 勿使擅利; 宽假本农而宠遂学士, 则民富而国平

) 矣。(《潜夫论・务本第二》

王符的深刻之处, 在于肯定农工商三者, 都能“守本离末”, 则皆可使民致富。由于工商于守本之外, 难免有越轨的行为, 所以要经常予以督察, 而对守本而不易越轨的农夫和学士给予优宠。从而达到民富国平的目的。

可见儒家并非一概的轻末或本末并重, 而是在不断加深对四民之业认识的基础上, 根据现实的需要, 对处于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工商或抑或重, 不断地予以调整而已。历代

16孔子研究 2000年第6期     都有很多关于如何调整工商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地位的论辩和建议。然而关于四民的划分, 始终没有人提出异议, 直至清代的颜李学派, 才重新提出对此问题的讨论。王源主张将传统的四民改为士、农、军、商、工五民。并将商的地位提到工之前, 反映了明代以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人地位明显提高的现实。而李 却认为“分民为王道之始, 然必田制均, 学校正, 民有养有教, 则各得其所, 自有伦脊而事易就。是分民与诸政兼举, 又非以次序在前, 而独先行也”。指出在排列次序上作文章是没有意义的。他只从财富生产的角度考虑农工商的社会职能, 认为“商则无能为天地生财, , 其功固不上于工”。而且“工为人役, 易流卑贱, , 易长骄亢, ,

) 。, 甚有见也”(《平书订・分民》

至于骄亢的现实意义。

; , 则不得不各重其所重。设, 无异于本末倒置, 是绝对不可能不, 农民过多地“背本趣末”, 使食之者众, 生之者寡, 粮荒。所以在此意义上, 重农轻商, 本不可非议。如单就工商而言, 除了道家, 古代无论哪派思想家, 几乎没有不予重视的。程度虽有不同, 要之, 皆认其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生产部门则一也。

中国历史上, 虽然一直沿用着本末的概念, 但由于人们对工商地位的认识, 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不断深化和发展着。汉代司马迁著《货殖列传》颂扬工商, 但仍从道德的角度认为:“本富为上, 末富次之, 奸富为下”。而从经济的角度又必须承认:致富之道, “农不如工, 工不如商”。自汉至唐, 历代都推行抑制工商的政策。而实际上, 工商仍然得到长足的发展。很多大儒公开为工商辩护, 提出利商宽商的建议。唐代的刘

) , 将农商并列予以关注。韩愈秩提出“物贱则伤农, 钱轻则伤贾”(《旧唐书・食货志》

则从“相生相养”的理论角度, 论证士农工商, 相互依存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白居易主张“商农工贾, 各有所专”, 要使“三者和均”, 然后才能使“四人(民) 之利咸遂”(《白居易集・) 。至宋代重商的呼声更高, 苏轼完全接受了先秦商家之一范蠡提出策林》

的“农末皆利”的观点。指出“谷太贱则伤农, 太贵则伤末”, 谴责“近岁法令…使商

) 。这是他在反对工商官办主张民营的争论中奏议集》贾不行, 农末皆病”(《苏轼文集・

坚持的观点。农工商如何均衡发展的思想, 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 而不断调节变化的。明末清初, 黄宗羲终于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儒家的实学更把工商作为“经济之学”的重要内容来研究, 曾国藩提出了“商战”的概念, 已经把工商业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考虑。

在中国历史上, 儒家和法家的经济思想, 始终作为并行的两大主流, 互为消长, 主宰着中国经济的走向和命运。在考察封建时代经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时, 应将儒、法的经济思想作一区分, 虑及儒家经济思想与法家经济政策的制约关系, 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关文章

  •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 2009年第7期2009年7月经济与社会发展 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VOL.7.No.7 JUL.2009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宋 娜 [摘 要]企业文化是美国人最早提出来的,,实现经济腾飞,主 ...查看


  • 中国法制史_3
  • 中国法制史 课程代码:LAW 101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英文名称:The Legal History in China 课程性质:本学院必修,其他学院选修 学分课时:3学分,54课时 主讲教师:李 俊 教授 所属院系:法学院法学基础理论 ...查看


  • 儒家伦理思想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影响研究
  • 在藏学研究领域,汉藏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作为思想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的伦理思想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却比较薄弱.为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伦理思想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影响 ...查看


  • 新加坡儒家文化
  • 新加坡儒家文化 摘要: 在新加坡的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新加坡的儒家思想是由早期移民带入的,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随着新加坡的社会变迁而重塑自己,本文认为摆脱宗法势力,与科学管理模式相结合,以及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推广是儒家在新 ...查看


  • 历史必修二与必修三部分重点复习问题
  • 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哪些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施行时间.内容.作用和影 响? 2. 理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含义: 3. 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为什么没有马上终止&q ...查看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解读
  •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记忆 中国古代史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⑴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⑵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和分封相结合,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⑶最执政集团还未实现权力的高度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 ...查看


  • 伦理学基本问题新探
  • 基本资料 伦理学基本问题新探 作者: 孔润年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8.8 页数: 定价: 38 装帧: ISAN: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前言 第一章 伦理学引论 一.什么是"伦理"和"道德& ...查看


  • 中日韩企业文化比较
  • 管理探索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7年6月号 中日韩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韩春艳 (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3)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企业文化的背景及其特性的介绍和分析,一方面为我国企业管理者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