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祝汉民
指导老师 宋述贤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新兴阶层,其社
会保障权益也同样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权益正视不足和关注不
够,导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各种方面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在新
形势下重新调整国家、企业和农民工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及早加以研究解决。加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重大.
社会及政府应该把这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研究,以期更加完善。本文就山东省菏泽市农
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山东菏泽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原因 解决措施
Introduction to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heze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ent majoring i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HanMin Zhu
Tutor Shuxian Song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igrant workers as a nots allow to ignore to force has
evolved as a new class, the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interests under the same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nsufficient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face and attention is not enough, lead to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exists all sorts of problem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is ultimately in the new situation to adjust the state, enterprises and migrant workers personal interest relations among the major issues,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must face the problem, should be studied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solv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significant.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is as an important work to study, in order to be more perfect. Heze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is paper, the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were expound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Key words: Heze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Migrant workers The social security Reason The measures
引言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①、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笔者
对牡丹区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牡丹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问卷调查在2013①问卷调查为论文附录。
年4月进行,笔者下发了100份问卷,收回78份,有效回收率为78%。与此同时还与8个农民工进行了集体座谈,对3个政府官员和5个企业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此外,笔者还查阅参考了山东省、菏泽市和牡丹区的医疗保险条例和其他相关法规;中国统计年鉴①、山东统计年鉴和菏泽市统计年鉴;牡丹区提供的各种资料;各专家学者对于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医疗保障问题的研究和外国可参考的经验。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缩小城乡
差距的必然选择。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探讨,不难看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的正确选择,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其前途却是光明的。因此,我们一个正确认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正确对待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正确用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使其真正出能够为一项惠民政策。
一、农民工产生、发展、概念及特征;
(一)、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而形成的特殊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队伍正迅速扩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个又一个躁动的身影,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地闯进陌生的城镇,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亿万农民工大军。“农民工”这一名词才从而被赋予一个现实的意义,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在这一略带贬义的名词面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从“盲流”到“农民工”这是极大的跨越,是国家政策的巨大改变,也是农民阶层自身发展的重要历程。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对城市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沟通城乡间联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者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的过渡形式,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作为城市中生存的“边缘人”,城市化的主力军,农民工的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建立适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工群体向工人阶层完全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
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① 文中各统计年鉴均为参考2011度统计年鉴。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要。本文试图从背景现状分析,探讨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新的构思建立适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城乡协调,构造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农民工共计32145 万
人,比上年增加1415万人,增长4.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二)、对农民工的认识
“农民工”提法最初出自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①,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量进入乡镇企业工作,“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农民。他们是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而形成的特殊群体。
农民工具有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其特点:一是在户籍身份上;农民工
的社会身份就是农民,从事的却是非农职业,农民工虽然进城务工,但他们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与具有非农户籍的人有着明显的差别;二是在职业身份上;农民工虽被称之为农民工,但大多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者是以非农工作为主的职业或边缘职业,如建筑业、采矿业、服务业以及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或没人干的职业;三是在社会保障身份上;当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农民工只有依靠个人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四是传统体制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传统体制认为农民是以农为本的群体,他们工作的场所就应该在农村,只能是种粮种菜,为全社会提供农产品服务;农民是自给自足的群体,除紧急救助之外,不需要城市人口所拥有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见识浅薄,愚蠢,缺乏现代文明素养,不讲卫生,肮脏且觉悟低,法律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都说明,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一个口益被边缘化的新弱势群体。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特征、产生及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定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
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 ①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
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它的意义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施行社会保障,不是为了共同富裕,只是为了安定社会,缓解资本主义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① 十八大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二)、社会保障的历史变迁
早在古代社会,就已出现各种形式的社会救济、救助活动。如一些宗教组织以慈善名义展开各种救助活动。
社会保障产生: 15、16世纪之交,英国由于圈地运动的原因,大量农民被逐出土地,丧失生计,流入城市,危及城市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以缓解贫困者的生存危机。
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业人数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了许多与社会福利相关的社会服务运动。为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依法得到基本的生活资料,欧洲首先诞生社会保障制度。德国首相俾斯麦于1883-1889年间先后制定并颁布《疾病保险法》等保险立法。这些保险法标志着现代社保制度的诞生。
1935年,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政府加强了对社保制度的干预,社会保障逐渐走向法制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途径,大批从事社保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应运而生。 ①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945年,在二战后英国首次大选中获胜的工党全面实施《贝弗里奇报告》①中提出的建设福利国家的主张,全面实行社会保障。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仿行。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但体制还不健全,有待于完善。
(三)、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1、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断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或者劳动收入减少时,给予经济补助,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灾害的生活困难者提供无偿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从历史发展看,社会救济先于社会保险。早在1536年,法国就通过立法要求在教区进行贫民登记,以维持贫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601年,英国制定了《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对贫民进行救济。中国古代的“义仓”也是一种救济制度。这些都是初级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3)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4)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 《贝弗里奇报告》是威廉姆·贝弗里奇爵士在1942年11月应英国女王的要求向国会提交的报告
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
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③义仓又称义廪,隋唐两代于地方上设立的公共储粮备荒的粮仓
①②②③
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等等。
2、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
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
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
(1)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4、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 (2)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3)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4)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5)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影响; (6)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有待完善。
(四)、社会保障制度特征
1、社会性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中涉及全体社会成员而非少数人的一项制度安排。
2、强制性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立法为依据举办的公共福利事业,在许多场合,尤其是在社会保险项目中,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3、福利性
从社会目标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经由制度的功能,为促进国民个人的发展和全社会的平等、安定、进步、繁荣而推行的福利措施。其中心价值观是强调人的尊严和社区生活的质量,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使用公共救助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权利。
4、互济性
社会保障与个人储蓄性保险项目不同,它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3、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5、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7、加强社会保障监督机制
(六)、社会保障制度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方面发挥着特有作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它能弥补市场分配存在的不足,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对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它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环境.
3、只有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4、有利于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扩大内需的良性循环.
三、山东省菏泽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菏泽市进城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过对问卷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农民工生活的现状对农民工现状及问题总结如下:作为在城市里生活的“边缘人”,农民工一直都在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着城里人的歧视与社会制度的不公,以及自身素质技能的限制,大部分的农民工只能干些脏、累、重、危险的活,都是些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活,而城里人所享有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对他们来说只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山东省菏泽市农民工也不例外。同时,由于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他们被城市
所隔离,同时也由于自身离开生长的农村,也脱离了农村的依靠,成为社会真正的边缘群体,成为一个特殊的阶层。
(一) 作为城市里的边缘人,无法享受城里的社会保障
1、 缺乏最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
基于固有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只是在职业上是属于工人,在身份上依然是农民。户籍制度不仅是身份的划分,而且也是等级的划分,并且在户籍制度的背后所维系的是一系列不同的城乡区别制度,从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对于城镇户口的人来说,他们可以享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虽然各地最低保障金额不一,但毕竟对于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里人来说,无论再怎么样也可以在现行的制度下获取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对于户口本上标明为农民的进城农民工来说,他们只是农民,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就被排除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外了。对于失业,相信在人们的心目中只会是指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城镇居民,而对于进城的农民工来说,失业似乎是与他们无关的,什么职业生涯规划、什么再就业培训、什么失业保险等等,无疑都是闻所未闻的。但是现实是城市的农民工工作极其不稳定,经常遇到失业,一旦失业,他们只能依靠平时的积蓄,或是通过同乡的接济,生活举步维艰,在无法维系生存的情况下,部分人也就只能离开城市,回到农村。据调查,33.5%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都有过失业的经历,而其中将近30%的外来农民曾经遇到过长达半年和半年以上的失业。同时,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农民工失业后,多数是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其次是靠向亲友、老乡借钱生活,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重回农村老家。农民工得不到劳动单位或地方组织的帮助,他们在不少地方不能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网络
2、 工伤、医疗保险不健全
农民工工伤无法得到赔偿往往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农民工因为工作的流动性大,即使是在有的地方出台政策要办理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用工单位往往也不为其办理相关的工伤保险,真正办理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不到7%。农民工即使是青壮年,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农民工在生病时仗着自己还年轻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不得不看的病,绝大部分也只能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不为他们报销药费,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也往往只垫付很小一部分。据调查,农民工生病以后,56.3%的人并没有花钱看病,43.7%花钱看病的人,也舍不得吃好药和住院,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的人均支出仅仅885.46元,而他们所劳动的单位为他们看病的支出却仅为人均80.6元,不足实际看病费用的1/10。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保障。农民工医疗保险权益的缺失,往往会导致他们有病不能就医,小病酿成大灾,
甚至因此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仍是严重的。从劳动时间上看,农民工的劳动也谈不上什么劳动保障体制。农民工一旦有工作,他们的劳动往往是大大超时。有资料显示,在农民工中,有24.6%的人每天劳动时间在12小时以上,63%的人每天劳动时间在10小时以上。也就是说,符合劳动法的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劳动者还不到1/4;从劳动状况看,据山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和齐鲁晚报社联合组织的调查,农民工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息日,劳动严重超时;从劳动报酬来看,由于没有法定的条款规定农民工应该享有何种工资,产生了由雇主决定工资而不是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的现象严重存在。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购买商品房,他们通常居住在城市的卫生死角或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其居住状况大都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
3、 没有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宪法》第45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
①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全国多地虽然也探索
着制定了一些针对城市里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收效甚微,参保人数只占城市农民工极少部分。城里的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而他们的老年将面临着社会保障的缺失,这是与法律、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所违背的现实。针对菏泽市的养老保险问题,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也曾尝试探索出一种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养老保障模式,但同样也是收效甚微,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4、 就业无保障,用工不规范
总理为农民工讨薪,成为当年新闻媒体聚集的焦点,就反映了在农民工用工上极不规范,往往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并不签订用工合同,或者故意拖欠工资,让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们在返乡之前落空了希望,只能踏上漫漫讨薪之路。农民工因为超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而累死在岗位上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5、 住房政策限制,无法享受经济适用房
城里的用地、住房紧张,许多城市居民尚未有住房,所以在住房福利方面,政策制定者们只是关注于城镇居民,丝毫未考虑到在城市里生存的农民工们。城里人有住房公积金,可以享受到住房补贴,还可以买到经济适用房,而农民工只能望“房”兴叹。
6、子女教育不公平
(二)农民工是向产业工人的过渡,自己离开农地,在追求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
游离于农村社会保障之外
1、 失去家庭保障
对于农民来说,家庭就是他们保障的根本,中国二元结构造就了农村的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家庭保障还是最重要的保障形式,承担着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功能。土地就是农民家庭保障的最根本元素,而离开了耕作土地的农民工,放弃了土地的收益,也同时失去了家庭保障这一基本的保护屏障。他们如果要在城里生活,失业、伤病、养老都只能依靠自己打工所得,而他们所离开的家,也只是在他们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后才能提供保护。
2、 丧失农村保障制度的庇护
农村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制度、五保户制度、救济制度,也因为农民工离开生长的地方而失去它们对农民工保障的功能。现行的农村保障制度是以区域所划分的,区域不同所享受的福利也不尽相同,而以户籍划分的城乡保障分化更是严重,农民工脱离了农村的土地,也代表农村保障制度对城里生活的他们丧失了保护。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传统的就业制度模式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础。户籍制度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化管理;二是迁徙不自由;三是户籍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挂钩,被人为赋予了太多的“附加值”。1998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但迄今为止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是以户籍为基础,且重心明显倾向于城镇。而自从原有的集体保障和合作医疗制度随着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的瓦解而丧失之后,农村基本上陷入了不得不依靠单一的传统家庭保障的境地。走出农村的农民工虽然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他们还是农村户口,身份依然是农民,所以仍被屏蔽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外。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
农民工参保率之所以一直在低位徘徊,与参保后其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具有直接关系。而深层次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农民工频繁流动,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缴费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接续。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工作场所不固定,而现在我国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进程较慢导致统筹层次低和服务水平差,特别是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有效管理机制。农民工社会身份和职业上的矛盾直接导致他们沦为社会边缘性群体。这决定了关于他们的社会保障政策议程的设立途径较少、设立过程缓慢且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3、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及财力支持不够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已集中力量加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以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仍旧陷在资金困境之中。当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受到资金限制时,若再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考虑在制度范围内,必然要面临更为严重的资金困难。而且,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正常入学,这对城镇现有的教育资源又是一大挑战,教育经费需求的扩大也是个现实问题。资金问题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迟迟没有提上日程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此外,农民工在他们相对较低的收入中,用于维持生活,抚养教育子女,已是相当紧张,再拿出一部分资金参加社会保险,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四)、山东菏泽农民工问题的解决
1、正确对待农民的就业流动, 在户籍制度上有所创新。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是我国特殊的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必须拆除城乡户籍的藩篱, 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 剔除附在户籍上的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2、建立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
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河北、河南等很多地区采取了工资保障金制度, 即在建设项目开工前, 建设单位( 或建筑企业)必须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交纳工资保障金。如果发生工资拖欠现象, 政府有关部门就从这笔资金中支付给农民工; 反之则如数退还。 3、合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制定诸如有关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等具体制度, 若延长工作时间, 则依法给予合理的劳动报酬。上海、无锡、镇江、常州等地都将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一视同仁, 实行同工同酬。农民工的年均收人一般在1 万元以上, 大体上与城市同等岗位职工的工资报酬相当, 常州市规定每月发放费用不低于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4、完善劳动合同。
目前出现的拖欠和克扣工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不能落实等很多问题, 都与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有关。应在全面贯彻《劳动法》及国家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同时, 结合本地实际, 相继修订、出台一系列法规、条例、政策和配套措施, 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的政治权利。
依照法律规定,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和市民一样, 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享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言论自由。在现阶段, 我国社会应逐步建立让农民工阶层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 完善使政府能够
倾听到农民工呼声的机制, 尽快落实我国法律规定的农民工理应享有的各项政治权利。
6、重视农民工的精神生活。
当前, 大多数用人单位和地区对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重视不够, 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农民工特别是青年人不安心工作, 还引发了一些影响城市治安的现象。今后在研究制定农民工政策时, 应注重农民工的业余精神生活, 比如在有关规定中, 要求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 给农民工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和活动机会, 让农民工保持较高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情。 7、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推进社会保障。
要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民工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制度, 保证已经离土离乡, 但没有加入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也能享有社会保障, 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程度, 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逐步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
8、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
要坚决制止公立学校违背义务教育原则乱收费、排斥农民工子弟入学的情况, 并对打工者子弟学校予以积极引导、承认和帮助。这是在塑造农民工的未来和希望, 创造他们在城市定居的基础。今后应加大落实政策的力度, 推广好的经验, 使农民工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均达到所在城市的平均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参考文献
[1] 鲁良才. 积极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发展论坛,2009(1):48. [2] 王桂芳.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75-77.
[3] 姜首聿. 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09(2):43-44. [4] 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江汉论坛.2003-04:117-120.
[5] 刘秀红.关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的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2007,1.2:109-114.
[6] 迟立红. 法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J]. 时代经贸,2007-07(5):37-39. [7] 刘军、李丽.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9):237-238 .
[8] 华迎放. .农民工社会保障新阶段的政策建议[J].中国劳动,2011-11(2):6-13.
[9] 罗志先.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J].科学决策, 2005-12:11-13. [10] 李燕珍、李刚. 浅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 当代农机,2009(4):77-78.
附录:
进城务工人员现状问卷调查
尊敬的同志:
您好!我是菏泽学院法律系的学生。为了能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的深化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民生、教育等方面的状况,设计了这份调查报告。问卷是采取佚名调查,不记姓名、单位。所列的问题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将对你们的答案绝对保密,此外调查问卷只是为了更好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现状调查,不作为其他的用途。谢谢您的参与!
填写说明:请您将符合您本人情况和意见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或在划线上填写具体内容。 调查内容如下: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属于下列的哪个年龄段()
A、18岁以下 B、18~25岁 C、26~35岁 D、36~45岁 E、46~60岁 F、60岁以上 3、您的婚姻状况为() A、已婚 B、未婚 4、您的教育文化程度为()
A、小学及文盲 B、初中 C、高中及中专 D、大专 E、本科以上 5、您现在从事的行业是()
A、制造、建筑行业 B、社会服务行业 C、批发零售行业 D、餐饮行业 E、交通运输 F、其他 6、您获取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A、自己找或熟人介绍 B、通过职业中介机构 C、学校或劳动培训机构推荐 D、通过家乡政府部门组织劳动力输出 E、其他途径 7、您是否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 A、是 B、否 8、您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A、是 B否
9、您的工作单位拖欠过您的工资嘛?() A、偶尔 B、经常 C、从未 10、您每天的工作时间为()
A、8小时以下 B、8~10小时 C、10~12小时 D、12小时以上 11、您每月的平均收入为()
A、800元以下 B、800~1000元 C、1000~1200元 D、1200~1500元 E、1500元以上 12、您所在的单位为您提供了哪些保险()(可多选)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 E、生育保险 F、没有任何保险 13、您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
A、自己忍着,不作任何回应 B、上访,向有关部门讨说法 C、找老乡或共有寻求帮助 D、向工作单位报告情况 E、与平时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解决此事 F、其他 14、您了解哪些维权途径()(可多选)
A、法律法规 B、国际政策文件 C、工会组织 D、信访办公室 E、群众举报部门 F、其他 再次感谢您对我这份社会实践调查的支持!也祝您在工作当中顺利!身体健康!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现状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表
选人项 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1 6
65.4% 7.69%
27
34.6%
14.1% 3.84%
6 0 3 5 8
7.69% 0% 3.84% 3.85% 10.26%
3 3
3.84% 3.84%
A 比 例
人数
B 比 例
人数
C 比 例
人数
D 比 例
人数
E 比 例
人数
F 比 例
20 25.64% 32 41.02% 11
28.2%
4
5.12%
3
56 71.79% 22
48 61.53% 23 29.48%
23 29.48% 13 16.67% 15 19.23% 21 26.92% 31 39.74% 20
20.8%
7 56
8.97% 79.2%
21 26.92% 14 17.95%
20.8%
46 58.97% 32 41.03%
23 34.53% 35 44.87% 20 5 3
6.41% 3.84%
15 19.23% 17 21.79% 41 52.56% 17 21.79% 33
42.3%
17 21.79%
17 21.79% 17 21.79% 54 69.23% 57 73.08% 38 48.72% 21 26.92% 33 65
42.3% 83.3%
29 42
37.2% 54.2%
9 54
11.54% 68.8%
5 34
6.41% 43.8%
2 41
2.56% 52.1%
15
18.8%
调查容量:78
致谢
四年的艰苦跋涉,五个月的精心准备,毕业论文终于到了划句号的时候,心头照例该如释重负,但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辗转反侧和力不从心之感却挥之不去。论文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工作的压力时时袭扰,知识的积累尚欠火候,于是,我只能一次次埋头于图书馆中,一次次在深夜奋笔疾书。第一次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多的精力,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的艰辛与困难难以诉说,但曲终幕落后留下的滋味,值得我一生慢慢品尝。
敲完最后一个字符,重新从头细细阅读早已不陌生的文字,我感触颇多。虽然其中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炫耀的成果,但对我而言,是宝贵的。它是无数教诲、关爱和帮助的结果。
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宋述贤老师。宋老师虽身负教学、科研重任,仍抽出时间,不时召集我和同门以督责课业,耳提面命,殷殷之情尽在谆谆教诲中。这篇论文更倾注了她的大量心血。从初稿到定稿,宋老师不厌其烦,一审再审,大到篇章布局的偏颇,小到语句格式的瑕疵,都一一予以指出。同时,我要感谢菏泽学院所有给我上过课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方方面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培养了我的功底,对论文的完成不无裨益。我还要感谢学院的各位工作人员,他们细致的工作使我和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井然有序。
谨向我的父母和家人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我生命中永远的依靠和支持,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殷殷希望,激发我不断前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的点滴成就都来自他们。
让我依依不舍的还有各位学友、同门和室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刘成等学友伸出温暖的双手,鼎立相助。能和相遇、相交、相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本论文的完成远非终点,文中的不足和浅显之处则是我新的征程上一个个新的起点。
我将继续前行!
浅谈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祝汉民
指导老师 宋述贤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新兴阶层,其社
会保障权益也同样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权益正视不足和关注不
够,导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各种方面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在新
形势下重新调整国家、企业和农民工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及早加以研究解决。加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重大.
社会及政府应该把这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研究,以期更加完善。本文就山东省菏泽市农
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山东菏泽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原因 解决措施
Introduction to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heze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tudent majoring in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HanMin Zhu
Tutor Shuxian Song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igrant workers as a nots allow to ignore to force has
evolved as a new class, the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interests under the same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nsufficient social security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grant workers face and attention is not enough, lead to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exists all sorts of problem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is ultimately in the new situation to adjust the state, enterprises and migrant workers personal interest relations among the major issues, is also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must face the problem, should be studied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solv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rural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significant.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is as an important work to study, in order to be more perfect. Heze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is paper, the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problems were expound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Key words: Heze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Migrant workers The social security Reason The measures
引言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①、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笔者
对牡丹区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牡丹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问卷调查在2013①问卷调查为论文附录。
年4月进行,笔者下发了100份问卷,收回78份,有效回收率为78%。与此同时还与8个农民工进行了集体座谈,对3个政府官员和5个企业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此外,笔者还查阅参考了山东省、菏泽市和牡丹区的医疗保险条例和其他相关法规;中国统计年鉴①、山东统计年鉴和菏泽市统计年鉴;牡丹区提供的各种资料;各专家学者对于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医疗保障问题的研究和外国可参考的经验。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缩小城乡
差距的必然选择。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探讨,不难看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的正确选择,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其前途却是光明的。因此,我们一个正确认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正确对待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正确用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使其真正出能够为一项惠民政策。
一、农民工产生、发展、概念及特征;
(一)、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而形成的特殊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队伍正迅速扩大。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个又一个躁动的身影,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地闯进陌生的城镇,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亿万农民工大军。“农民工”这一名词才从而被赋予一个现实的意义,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在这一略带贬义的名词面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从“盲流”到“农民工”这是极大的跨越,是国家政策的巨大改变,也是农民阶层自身发展的重要历程。农民工的产生与发展对城市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沟通城乡间联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者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的过渡形式,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作为城市中生存的“边缘人”,城市化的主力军,农民工的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建立适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工群体向工人阶层完全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
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① 文中各统计年鉴均为参考2011度统计年鉴。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要。本文试图从背景现状分析,探讨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新的构思建立适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实现城乡协调,构造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农民工共计32145 万
人,比上年增加1415万人,增长4.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二)、对农民工的认识
“农民工”提法最初出自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①,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量进入乡镇企业工作,“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农民。他们是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而形成的特殊群体。
农民工具有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其特点:一是在户籍身份上;农民工
的社会身份就是农民,从事的却是非农职业,农民工虽然进城务工,但他们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与具有非农户籍的人有着明显的差别;二是在职业身份上;农民工虽被称之为农民工,但大多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者是以非农工作为主的职业或边缘职业,如建筑业、采矿业、服务业以及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或没人干的职业;三是在社会保障身份上;当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农民工只有依靠个人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四是传统体制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传统体制认为农民是以农为本的群体,他们工作的场所就应该在农村,只能是种粮种菜,为全社会提供农产品服务;农民是自给自足的群体,除紧急救助之外,不需要城市人口所拥有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见识浅薄,愚蠢,缺乏现代文明素养,不讲卫生,肮脏且觉悟低,法律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都说明,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一个口益被边缘化的新弱势群体。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特征、产生及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定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
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 ①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
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它的意义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施行社会保障,不是为了共同富裕,只是为了安定社会,缓解资本主义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① 十八大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确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二)、社会保障的历史变迁
早在古代社会,就已出现各种形式的社会救济、救助活动。如一些宗教组织以慈善名义展开各种救助活动。
社会保障产生: 15、16世纪之交,英国由于圈地运动的原因,大量农民被逐出土地,丧失生计,流入城市,危及城市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以缓解贫困者的生存危机。
19世纪末,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业人数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了许多与社会福利相关的社会服务运动。为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依法得到基本的生活资料,欧洲首先诞生社会保障制度。德国首相俾斯麦于1883-1889年间先后制定并颁布《疾病保险法》等保险立法。这些保险法标志着现代社保制度的诞生。
1935年,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政府加强了对社保制度的干预,社会保障逐渐走向法制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途径,大批从事社保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应运而生。 ①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945年,在二战后英国首次大选中获胜的工党全面实施《贝弗里奇报告》①中提出的建设福利国家的主张,全面实行社会保障。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仿行。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但体制还不健全,有待于完善。
(三)、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1、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原因中断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或者劳动收入减少时,给予经济补助,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灾害的生活困难者提供无偿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从历史发展看,社会救济先于社会保险。早在1536年,法国就通过立法要求在教区进行贫民登记,以维持贫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601年,英国制定了《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对贫民进行救济。中国古代的“义仓”也是一种救济制度。这些都是初级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3)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4)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 《贝弗里奇报告》是威廉姆·贝弗里奇爵士在1942年11月应英国女王的要求向国会提交的报告
福利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
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③义仓又称义廪,隋唐两代于地方上设立的公共储粮备荒的粮仓
①②②③
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等等。
2、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
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包括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
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
(1)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4、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 (2)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3)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4)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5)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影响; (6)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有待完善。
(四)、社会保障制度特征
1、社会性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中涉及全体社会成员而非少数人的一项制度安排。
2、强制性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立法为依据举办的公共福利事业,在许多场合,尤其是在社会保险项目中,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3、福利性
从社会目标的角度讲,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经由制度的功能,为促进国民个人的发展和全社会的平等、安定、进步、繁荣而推行的福利措施。其中心价值观是强调人的尊严和社区生活的质量,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使用公共救助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权利。
4、互济性
社会保障与个人储蓄性保险项目不同,它具有统筹互济、分担风险的特征。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3、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5、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7、加强社会保障监督机制
(六)、社会保障制度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方面发挥着特有作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它能弥补市场分配存在的不足,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对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它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环境.
3、只有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4、有利于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扩大内需的良性循环.
三、山东省菏泽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菏泽市进城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进过对问卷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农民工生活的现状对农民工现状及问题总结如下:作为在城市里生活的“边缘人”,农民工一直都在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着城里人的歧视与社会制度的不公,以及自身素质技能的限制,大部分的农民工只能干些脏、累、重、危险的活,都是些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活,而城里人所享有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对他们来说只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山东省菏泽市农民工也不例外。同时,由于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他们被城市
所隔离,同时也由于自身离开生长的农村,也脱离了农村的依靠,成为社会真正的边缘群体,成为一个特殊的阶层。
(一) 作为城市里的边缘人,无法享受城里的社会保障
1、 缺乏最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
基于固有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只是在职业上是属于工人,在身份上依然是农民。户籍制度不仅是身份的划分,而且也是等级的划分,并且在户籍制度的背后所维系的是一系列不同的城乡区别制度,从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对于城镇户口的人来说,他们可以享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虽然各地最低保障金额不一,但毕竟对于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里人来说,无论再怎么样也可以在现行的制度下获取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对于户口本上标明为农民的进城农民工来说,他们只是农民,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就被排除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外了。对于失业,相信在人们的心目中只会是指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城镇居民,而对于进城的农民工来说,失业似乎是与他们无关的,什么职业生涯规划、什么再就业培训、什么失业保险等等,无疑都是闻所未闻的。但是现实是城市的农民工工作极其不稳定,经常遇到失业,一旦失业,他们只能依靠平时的积蓄,或是通过同乡的接济,生活举步维艰,在无法维系生存的情况下,部分人也就只能离开城市,回到农村。据调查,33.5%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都有过失业的经历,而其中将近30%的外来农民曾经遇到过长达半年和半年以上的失业。同时,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农民工失业后,多数是靠自己过去的积蓄生活,其次是靠向亲友、老乡借钱生活,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重回农村老家。农民工得不到劳动单位或地方组织的帮助,他们在不少地方不能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网络
2、 工伤、医疗保险不健全
农民工工伤无法得到赔偿往往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农民工因为工作的流动性大,即使是在有的地方出台政策要办理工伤保险的情况下,用工单位往往也不为其办理相关的工伤保险,真正办理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不到7%。农民工即使是青壮年,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农民工在生病时仗着自己还年轻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不得不看的病,绝大部分也只能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不为他们报销药费,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也往往只垫付很小一部分。据调查,农民工生病以后,56.3%的人并没有花钱看病,43.7%花钱看病的人,也舍不得吃好药和住院,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的人均支出仅仅885.46元,而他们所劳动的单位为他们看病的支出却仅为人均80.6元,不足实际看病费用的1/10。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保障。农民工医疗保险权益的缺失,往往会导致他们有病不能就医,小病酿成大灾,
甚至因此丧失劳动能力,“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在医疗看病方面,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仍是严重的。从劳动时间上看,农民工的劳动也谈不上什么劳动保障体制。农民工一旦有工作,他们的劳动往往是大大超时。有资料显示,在农民工中,有24.6%的人每天劳动时间在12小时以上,63%的人每天劳动时间在10小时以上。也就是说,符合劳动法的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劳动者还不到1/4;从劳动状况看,据山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和齐鲁晚报社联合组织的调查,农民工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息日,劳动严重超时;从劳动报酬来看,由于没有法定的条款规定农民工应该享有何种工资,产生了由雇主决定工资而不是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的现象严重存在。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购买商品房,他们通常居住在城市的卫生死角或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其居住状况大都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
3、 没有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宪法》第45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
①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全国多地虽然也探索
着制定了一些针对城市里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收效甚微,参保人数只占城市农民工极少部分。城里的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而他们的老年将面临着社会保障的缺失,这是与法律、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所违背的现实。针对菏泽市的养老保险问题,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也曾尝试探索出一种适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养老保障模式,但同样也是收效甚微,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4、 就业无保障,用工不规范
总理为农民工讨薪,成为当年新闻媒体聚集的焦点,就反映了在农民工用工上极不规范,往往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并不签订用工合同,或者故意拖欠工资,让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们在返乡之前落空了希望,只能踏上漫漫讨薪之路。农民工因为超长时间的连续工作而累死在岗位上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5、 住房政策限制,无法享受经济适用房
城里的用地、住房紧张,许多城市居民尚未有住房,所以在住房福利方面,政策制定者们只是关注于城镇居民,丝毫未考虑到在城市里生存的农民工们。城里人有住房公积金,可以享受到住房补贴,还可以买到经济适用房,而农民工只能望“房”兴叹。
6、子女教育不公平
(二)农民工是向产业工人的过渡,自己离开农地,在追求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
游离于农村社会保障之外
1、 失去家庭保障
对于农民来说,家庭就是他们保障的根本,中国二元结构造就了农村的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家庭保障还是最重要的保障形式,承担着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功能。土地就是农民家庭保障的最根本元素,而离开了耕作土地的农民工,放弃了土地的收益,也同时失去了家庭保障这一基本的保护屏障。他们如果要在城里生活,失业、伤病、养老都只能依靠自己打工所得,而他们所离开的家,也只是在他们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后才能提供保护。
2、 丧失农村保障制度的庇护
农村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制度、五保户制度、救济制度,也因为农民工离开生长的地方而失去它们对农民工保障的功能。现行的农村保障制度是以区域所划分的,区域不同所享受的福利也不尽相同,而以户籍划分的城乡保障分化更是严重,农民工脱离了农村的土地,也代表农村保障制度对城里生活的他们丧失了保护。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传统的就业制度模式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础。户籍制度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化管理;二是迁徙不自由;三是户籍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挂钩,被人为赋予了太多的“附加值”。1998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但迄今为止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是以户籍为基础,且重心明显倾向于城镇。而自从原有的集体保障和合作医疗制度随着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的瓦解而丧失之后,农村基本上陷入了不得不依靠单一的传统家庭保障的境地。走出农村的农民工虽然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他们还是农村户口,身份依然是农民,所以仍被屏蔽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外。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
农民工参保率之所以一直在低位徘徊,与参保后其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具有直接关系。而深层次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农民工频繁流动,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缴费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接续。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工作场所不固定,而现在我国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进程较慢导致统筹层次低和服务水平差,特别是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有效管理机制。农民工社会身份和职业上的矛盾直接导致他们沦为社会边缘性群体。这决定了关于他们的社会保障政策议程的设立途径较少、设立过程缓慢且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3、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及财力支持不够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已集中力量加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以确保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仍旧陷在资金困境之中。当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受到资金限制时,若再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考虑在制度范围内,必然要面临更为严重的资金困难。而且,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正常入学,这对城镇现有的教育资源又是一大挑战,教育经费需求的扩大也是个现实问题。资金问题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迟迟没有提上日程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此外,农民工在他们相对较低的收入中,用于维持生活,抚养教育子女,已是相当紧张,再拿出一部分资金参加社会保险,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四)、山东菏泽农民工问题的解决
1、正确对待农民的就业流动, 在户籍制度上有所创新。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是我国特殊的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必须拆除城乡户籍的藩篱, 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 剔除附在户籍上的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2、建立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
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河北、河南等很多地区采取了工资保障金制度, 即在建设项目开工前, 建设单位( 或建筑企业)必须按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交纳工资保障金。如果发生工资拖欠现象, 政府有关部门就从这笔资金中支付给农民工; 反之则如数退还。 3、合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制定诸如有关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等具体制度, 若延长工作时间, 则依法给予合理的劳动报酬。上海、无锡、镇江、常州等地都将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一视同仁, 实行同工同酬。农民工的年均收人一般在1 万元以上, 大体上与城市同等岗位职工的工资报酬相当, 常州市规定每月发放费用不低于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4、完善劳动合同。
目前出现的拖欠和克扣工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不能落实等很多问题, 都与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有关。应在全面贯彻《劳动法》及国家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同时, 结合本地实际, 相继修订、出台一系列法规、条例、政策和配套措施, 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的政治权利。
依照法律规定,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和市民一样, 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享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言论自由。在现阶段, 我国社会应逐步建立让农民工阶层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 完善使政府能够
倾听到农民工呼声的机制, 尽快落实我国法律规定的农民工理应享有的各项政治权利。
6、重视农民工的精神生活。
当前, 大多数用人单位和地区对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重视不够, 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农民工特别是青年人不安心工作, 还引发了一些影响城市治安的现象。今后在研究制定农民工政策时, 应注重农民工的业余精神生活, 比如在有关规定中, 要求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 给农民工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和活动机会, 让农民工保持较高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情。 7、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推进社会保障。
要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民工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制度, 保证已经离土离乡, 但没有加入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也能享有社会保障, 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程度, 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逐步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
8、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
要坚决制止公立学校违背义务教育原则乱收费、排斥农民工子弟入学的情况, 并对打工者子弟学校予以积极引导、承认和帮助。这是在塑造农民工的未来和希望, 创造他们在城市定居的基础。今后应加大落实政策的力度, 推广好的经验, 使农民工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均达到所在城市的平均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参考文献
[1] 鲁良才. 积极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发展论坛,2009(1):48. [2] 王桂芳.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75-77.
[3] 姜首聿. 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09(2):43-44. [4] 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江汉论坛.2003-04:117-120.
[5] 刘秀红.关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的思考[J]. 渤海大学学报,2007,1.2:109-114.
[6] 迟立红. 法律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J]. 时代经贸,2007-07(5):37-39. [7] 刘军、李丽.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9):237-238 .
[8] 华迎放. .农民工社会保障新阶段的政策建议[J].中国劳动,2011-11(2):6-13.
[9] 罗志先.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J].科学决策, 2005-12:11-13. [10] 李燕珍、李刚. 浅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J]. 当代农机,2009(4):77-78.
附录:
进城务工人员现状问卷调查
尊敬的同志:
您好!我是菏泽学院法律系的学生。为了能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的深化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民生、教育等方面的状况,设计了这份调查报告。问卷是采取佚名调查,不记姓名、单位。所列的问题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将对你们的答案绝对保密,此外调查问卷只是为了更好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现状调查,不作为其他的用途。谢谢您的参与!
填写说明:请您将符合您本人情况和意见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或在划线上填写具体内容。 调查内容如下: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属于下列的哪个年龄段()
A、18岁以下 B、18~25岁 C、26~35岁 D、36~45岁 E、46~60岁 F、60岁以上 3、您的婚姻状况为() A、已婚 B、未婚 4、您的教育文化程度为()
A、小学及文盲 B、初中 C、高中及中专 D、大专 E、本科以上 5、您现在从事的行业是()
A、制造、建筑行业 B、社会服务行业 C、批发零售行业 D、餐饮行业 E、交通运输 F、其他 6、您获取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A、自己找或熟人介绍 B、通过职业中介机构 C、学校或劳动培训机构推荐 D、通过家乡政府部门组织劳动力输出 E、其他途径 7、您是否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 A、是 B、否 8、您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A、是 B否
9、您的工作单位拖欠过您的工资嘛?() A、偶尔 B、经常 C、从未 10、您每天的工作时间为()
A、8小时以下 B、8~10小时 C、10~12小时 D、12小时以上 11、您每月的平均收入为()
A、800元以下 B、800~1000元 C、1000~1200元 D、1200~1500元 E、1500元以上 12、您所在的单位为您提供了哪些保险()(可多选)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失业保险 E、生育保险 F、没有任何保险 13、您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
A、自己忍着,不作任何回应 B、上访,向有关部门讨说法 C、找老乡或共有寻求帮助 D、向工作单位报告情况 E、与平时要好的朋友一起出去解决此事 F、其他 14、您了解哪些维权途径()(可多选)
A、法律法规 B、国际政策文件 C、工会组织 D、信访办公室 E、群众举报部门 F、其他 再次感谢您对我这份社会实践调查的支持!也祝您在工作当中顺利!身体健康!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现状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表
选人项 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1 6
65.4% 7.69%
27
34.6%
14.1% 3.84%
6 0 3 5 8
7.69% 0% 3.84% 3.85% 10.26%
3 3
3.84% 3.84%
A 比 例
人数
B 比 例
人数
C 比 例
人数
D 比 例
人数
E 比 例
人数
F 比 例
20 25.64% 32 41.02% 11
28.2%
4
5.12%
3
56 71.79% 22
48 61.53% 23 29.48%
23 29.48% 13 16.67% 15 19.23% 21 26.92% 31 39.74% 20
20.8%
7 56
8.97% 79.2%
21 26.92% 14 17.95%
20.8%
46 58.97% 32 41.03%
23 34.53% 35 44.87% 20 5 3
6.41% 3.84%
15 19.23% 17 21.79% 41 52.56% 17 21.79% 33
42.3%
17 21.79%
17 21.79% 17 21.79% 54 69.23% 57 73.08% 38 48.72% 21 26.92% 33 65
42.3% 83.3%
29 42
37.2% 54.2%
9 54
11.54% 68.8%
5 34
6.41% 43.8%
2 41
2.56% 52.1%
15
18.8%
调查容量:78
致谢
四年的艰苦跋涉,五个月的精心准备,毕业论文终于到了划句号的时候,心头照例该如释重负,但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辗转反侧和力不从心之感却挥之不去。论文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工作的压力时时袭扰,知识的积累尚欠火候,于是,我只能一次次埋头于图书馆中,一次次在深夜奋笔疾书。第一次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多的精力,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的艰辛与困难难以诉说,但曲终幕落后留下的滋味,值得我一生慢慢品尝。
敲完最后一个字符,重新从头细细阅读早已不陌生的文字,我感触颇多。虽然其中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炫耀的成果,但对我而言,是宝贵的。它是无数教诲、关爱和帮助的结果。
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宋述贤老师。宋老师虽身负教学、科研重任,仍抽出时间,不时召集我和同门以督责课业,耳提面命,殷殷之情尽在谆谆教诲中。这篇论文更倾注了她的大量心血。从初稿到定稿,宋老师不厌其烦,一审再审,大到篇章布局的偏颇,小到语句格式的瑕疵,都一一予以指出。同时,我要感谢菏泽学院所有给我上过课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方方面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培养了我的功底,对论文的完成不无裨益。我还要感谢学院的各位工作人员,他们细致的工作使我和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井然有序。
谨向我的父母和家人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我生命中永远的依靠和支持,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殷殷希望,激发我不断前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的点滴成就都来自他们。
让我依依不舍的还有各位学友、同门和室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刘成等学友伸出温暖的双手,鼎立相助。能和相遇、相交、相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本论文的完成远非终点,文中的不足和浅显之处则是我新的征程上一个个新的起点。
我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