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电子化合物

有哪些缺电子原子?

浏览次数:3826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6-4-3 12:08|提问者:明月天涯共此时

最佳答案 硼族

Li, Be, B, Al等原子的价层原子轨道数多于价电子数,由这些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电子使原子间均能形成二电子键,而出现缺电子多中心键,如:3c-2e氢桥键,3c-2e硼桥键,3c-2e硼键,5c-6e硼键,3c-2e金属甲基桥键等。这些缺电子多中心键,使这类化合物结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硼族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族原子的缺电子性。它们有充分利用价轨道,力求生成更多的键,以增强体系稳定性的强烈倾向。以族原子为核心所组成单核、双核或多核的分子、分子离子物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因各元素的半径、电子层结构而异。或生成分子内的多中心键,或以桥键生成二聚体,或与电子给予体进行加合。硼族缺电子化合物作为Lewis酸而起催化作用亦借助这种加合性。

缺电子就是他形成稳定化合物后,最外层电子少于8(AlCl3..Al最外层有6个电子)..还有B..也是很经典的缺电子原子..如B2H6

相对的..有富电子化合物..如PCl5..P最外层有10个电子

缺电子化合物

electron-defect compounds 由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的缺电子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包括: (1)由缺电子原子与多电子原子化合物形成的配键化合物,如[BF3←NH3],Al2Cl6,BeCl2链状多聚分子,含离域π键。 (2)由缺电

子原子与等电子原子化合形成的缺电子分子,如B2H6,共有12个价电子,按经典结构式需要7个共价键、14个价电子,还缺2个,多形成缺电子多中心键。 (3)由缺电子原子与缺电子原子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其键型已逐渐向金属键过渡。

惰性电子对

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Ga,In,Tl;Ge,Sn,Pb;As,Sb,Bi等,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不协调的。即屏蔽效应。

所谓惰性电子对效应,就是指当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大时,电子层数增多时,处于ns2上的两个电子的反应活性减弱,不容易成键,例如碳族元素,C Si Ge Sn Pb ,其中,碳和硅等前几个元素是以正4价化合物稳定性强,而到了后面,铅则是以正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强,这就是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可以这样来解释这种现象,电子层数越多,越到外层,两个亚层的电子的距离就越远,那么外层的电子就对内层电子形成了一种“保护”效应,使得内层的电子不容易参与成键,所以上面的铅的内层的6s2电子就不容易成键,铅的正二价化合物就比较稳定。 大π键 目录

定义

形成大π键的条件

分类

1.定义: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它们连贯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π键,或大π键。

编辑本段形成大π键的条件 2.形成大π键的条件 ①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②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③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是3个或3个以上原子形成的π键 通常指芳环的成环碳原子各以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彼此侧向重叠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共轭π键。 例如,苯的分子结构是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结合成一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正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由于都处于垂直于苯分子形成的平面而平行,因此所有p轨道之间,都可以相互重叠而形成以下图式: 苯的大π键是平均分布在六个碳原子上,所以苯分子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是相等的 又如,1,3-丁二烯分子式为H2C=CH-CH=CH2.4个碳原子均与3 个原子相邻,故采用sp2杂化。这些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分子σ骨架,故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每个p轨道里面有一个电子,故丁二烯分子中存在一个“4轨道4电子”的p-p大π键。通常用 b πa 来表示,其中a为平行的p轨道的数目,b表示平行p轨道里电子数。 当然,无机化合物中也存在这样的π键,例如:co2(二氧化碳)的中心原子c采取sp杂化(两条不满的p轨道),而且氧原子也有不成对的p电子,这三个原子中就在两个方向上形成了各有四个电子的两个离域π键 编辑本段分类

3.分类: 离域π键:在这类分子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 电子的游动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系的所有碳原子之间。这种现象叫做离域。共轭π键也叫离域键或非定域键。由于共轭π 键的离域作用,当分子中任何一个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受外界试剂作用时,它会立即影响到体系的其它部分。共轭分子的共轭π键或离域键是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位。 定域π键:有机分子中只包含 σ 键和孤立π 键的分子称为非共轭分子。这些σ 键和孤立π 键,习惯地被看成是定域键,即组成σ 键的一对σ 电子和孤立π 键中一对π 电子近似于成对地固定在成键原子之间。这样的键叫做定域键。例如,CH4分子的任一个C-Hσ 键和CH2=CH2

分子的π 键,其电子运动都局限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都是定域键。 开放分类:

有哪些缺电子原子?

浏览次数:3826次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6-4-3 12:08|提问者:明月天涯共此时

最佳答案 硼族

Li, Be, B, Al等原子的价层原子轨道数多于价电子数,由这些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电子使原子间均能形成二电子键,而出现缺电子多中心键,如:3c-2e氢桥键,3c-2e硼桥键,3c-2e硼键,5c-6e硼键,3c-2e金属甲基桥键等。这些缺电子多中心键,使这类化合物结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硼族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族原子的缺电子性。它们有充分利用价轨道,力求生成更多的键,以增强体系稳定性的强烈倾向。以族原子为核心所组成单核、双核或多核的分子、分子离子物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因各元素的半径、电子层结构而异。或生成分子内的多中心键,或以桥键生成二聚体,或与电子给予体进行加合。硼族缺电子化合物作为Lewis酸而起催化作用亦借助这种加合性。

缺电子就是他形成稳定化合物后,最外层电子少于8(AlCl3..Al最外层有6个电子)..还有B..也是很经典的缺电子原子..如B2H6

相对的..有富电子化合物..如PCl5..P最外层有10个电子

缺电子化合物

electron-defect compounds 由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的缺电子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包括: (1)由缺电子原子与多电子原子化合物形成的配键化合物,如[BF3←NH3],Al2Cl6,BeCl2链状多聚分子,含离域π键。 (2)由缺电

子原子与等电子原子化合形成的缺电子分子,如B2H6,共有12个价电子,按经典结构式需要7个共价键、14个价电子,还缺2个,多形成缺电子多中心键。 (3)由缺电子原子与缺电子原子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其键型已逐渐向金属键过渡。

惰性电子对

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Ga,In,Tl;Ge,Sn,Pb;As,Sb,Bi等,有保留低价态,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叫惰性电子对效应。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不协调的。即屏蔽效应。

所谓惰性电子对效应,就是指当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大时,电子层数增多时,处于ns2上的两个电子的反应活性减弱,不容易成键,例如碳族元素,C Si Ge Sn Pb ,其中,碳和硅等前几个元素是以正4价化合物稳定性强,而到了后面,铅则是以正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强,这就是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一个很好的表现。可以这样来解释这种现象,电子层数越多,越到外层,两个亚层的电子的距离就越远,那么外层的电子就对内层电子形成了一种“保护”效应,使得内层的电子不容易参与成键,所以上面的铅的内层的6s2电子就不容易成键,铅的正二价化合物就比较稳定。 大π键 目录

定义

形成大π键的条件

分类

1.定义: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它们连贯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π键,或大π键。

编辑本段形成大π键的条件 2.形成大π键的条件 ①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②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③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是3个或3个以上原子形成的π键 通常指芳环的成环碳原子各以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彼此侧向重叠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共轭π键。 例如,苯的分子结构是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结合成一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正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由于都处于垂直于苯分子形成的平面而平行,因此所有p轨道之间,都可以相互重叠而形成以下图式: 苯的大π键是平均分布在六个碳原子上,所以苯分子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是相等的 又如,1,3-丁二烯分子式为H2C=CH-CH=CH2.4个碳原子均与3 个原子相邻,故采用sp2杂化。这些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分子σ骨架,故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每个p轨道里面有一个电子,故丁二烯分子中存在一个“4轨道4电子”的p-p大π键。通常用 b πa 来表示,其中a为平行的p轨道的数目,b表示平行p轨道里电子数。 当然,无机化合物中也存在这样的π键,例如:co2(二氧化碳)的中心原子c采取sp杂化(两条不满的p轨道),而且氧原子也有不成对的p电子,这三个原子中就在两个方向上形成了各有四个电子的两个离域π键 编辑本段分类

3.分类: 离域π键:在这类分子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 电子的游动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系的所有碳原子之间。这种现象叫做离域。共轭π键也叫离域键或非定域键。由于共轭π 键的离域作用,当分子中任何一个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受外界试剂作用时,它会立即影响到体系的其它部分。共轭分子的共轭π键或离域键是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位。 定域π键:有机分子中只包含 σ 键和孤立π 键的分子称为非共轭分子。这些σ 键和孤立π 键,习惯地被看成是定域键,即组成σ 键的一对σ 电子和孤立π 键中一对π 电子近似于成对地固定在成键原子之间。这样的键叫做定域键。例如,CH4分子的任一个C-Hσ 键和CH2=CH2

分子的π 键,其电子运动都局限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都是定域键。 开放分类:


相关文章

  • 高一化学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课标内容: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会考考纲: 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B ) 2.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 ) 3.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B ) 4 ...查看


  • 化学键教学案
  • 必修第一章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1.离子键 : 称为离子键 ①成键微粒 :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条件: 注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大多数金属化合物.碱.盐类) 例1. 下列化合物中有离子键的是( ) (1)KI (2 ...查看


  • 化学教案-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 化学教案-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 ...查看


  • 有机化学 绪论 教案
  • 第一课教案 课题 绪论 (一)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 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 (三)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四)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教学目的 (一)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 (二) 了解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三)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 ...查看


  • 课题3.4 离子 化学式与化合价
  • 第四单元 课题3.4 离子 化学式与化合价 [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①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 ...查看


  • 1.3化学键
  • 1.3化学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 能熟练地运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点:离子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学习难点:离子键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离 ...查看


  • 物质结构与颜色关系浅析
  • 物质结构与颜色关系浅析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与资源研究所 510631 邓 峰 钱扬义 物质在光源(如太阳光)提供的能量作用下,构成物质元素的原子中的电子,发生了以基态到激发态,又以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跃迁,导致物质选择性地吸收或发射相应特定的 ...查看


  • 配位场理论和络合物结构
  • 第三章 配位场理论和络合物结构 一.重点 1.本章应始终抓住对中心原子d 轨道对称性的分析,使学生会分析中心原子d 轨道在各种场中的分裂情况,并通过晶体场与分子轨道的结果对比(如:它们都能解释d 轨道的分裂能),使同学们认识到它们之所以有一 ...查看


  • 化合物价电子结构及晶体结合能计算
  • 第20卷第4期 V01.20NO.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TheChilleseJournalofNOHferrous 2010年4月 Metals Apr.2010 文章编号:1004-0609(2010)04-0743-06 Au.Cu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