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历史和世界的犹太讯息

《创世记》改变了文明的发展

在改变世界的诸多话语中,没有什么比妥拉第一章的这两句话影响更深远。

上主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叫他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牲畜、各种野兽、在地上爬行的各种爬虫。”上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上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创世记》1:26-27)

这或许是整个历史上对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西方文明以其独特方式建立并强调了个体观念与平等观念。

妥拉第一章究竟在说什么?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一段毫无背景的独立陈述。事实上,它是一段争论,抗议,反对某种特定的对宇宙的理解方式。在所有的古代神话中,这世界都被解释为因诸神为了争夺支配权而发动的一系列战争所以诞生。妥拉却毫不理会这一想法。上主言,宇宙进而成为是者。按照十九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观点,这正是神话迷思的终结与西方理性主义的诞生。

更显著的是,这一理念还伴生出一种宇宙论的新思路。神话统领的旧世界与科技驱动的现代世界所共有的中心理念便是关于动力、力量以及能量的理念。而这类概念却在《创世记》第一章中缺席。上主言,“令其为是”,而其是。此处没有任何能量、阻力,或者力量参与的痕迹。相反,在这段描述中有个关键词反复出现七次,完全出人意料,这个词就是tov(???)——善。

Tov是一个道德性的词。在《创世记》第一章中妥拉告诉我们了一些很激进的事情。"妥拉"即"指引"("妥拉"一词在希伯来语意思是“引导,训诲,律法”)这一描述事实上是道德伦理层面的。

《创世记》所探讨的问题并不是“世界是如何生成运行的?”,而是“我们应如何生活?”。这是妥拉理念与其他神话之间最显著的不同。上主所造并为我们所生存的宇宙并非是受生于权力或者支配,而是由于tov与ra(??),即善与恶。从一开始,宗教便是伦理层次的。上主关心正义,怜悯,忠诚,仁爱,个人尊严以及生命的神圣。

同样的原因,《创世记》第一章是一段争辩,是大背景下的争论的一部分,也是对于理解上主“按其肖像”而造人这一观念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表述定然对于妥拉的第一批读者而言毫不陌生。

人人平等,我们都是神的形象

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等这样人类的第一批文明里,人具有神的形象这种理念可谓司空见惯。但通常是某些特定的人被称作神的形象。他们往往是美索不达米亚联邦的王以及埃及的法老。而声称不止是君王或统治者才可被称作神的形象,我们都是神的形象——没有理念能比它更激进了。甚至在今日,这一理念也是极其大胆的,何况是在一个充满拥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进行绝对统治的时代。

从这个角度出发,《创世记》一章25~27节不尽然就是在形而上层面对于人类本质进行声明,以抗议那种不论以阶级、传统还是种姓把人们分层分级的政治,古代或现代都如此。这是妥拉中最为激进的想法。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我们来自何种文化,拥有何种肤色,崇奉何种信仰,我们的尊严和终极价值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上主的形象。

人的自由边界

“让他治理海里的鱼,天上的鸟”,第二个理念也包含在这一句中。这里并未示意任何人有权利支配并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对治理他人的统治者发出质疑之声、不认同他们的权力,这在那个时代是难以想象的。所有的高级社会都是这个模式,他们怎能如此?此处,妥拉将早已暗藏的深刻矛盾展示了出来,并指向了王权——那“一人凌驾于万人之上”的规则。

神的形象即拥有自由力量

第三个暗示隐藏在神言语的悖论中“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以我们的形象造人。”当我们阅读这段文字时,我们时常忽视这一点,即在犹太信仰中,上主没有任何肖像或者模样。为上主塑造一个形象是被十诫第二条所明令禁止的。

上主没有肖像,因为祂不是物质形态的。祂超越物质宇宙,只因祂创造了它。因此祂是绝对的自在,不受物理定律所束缚。这正是上主晓谕摩西时祂的自称的含义:“我即是我所是者”(《出埃及记》3:14)。上主自是,通过以其自己的形象造出了我们,祂同样也给了我们拥有自由的力量。

这一观念,即妥拉所欲彰显的,是上主赐予给我们最重大的礼物。赐予了自由,但人类却滥用了它。亚当和夏娃违反了上主的诫命。该隐谋杀了亚伯。在这一段落的结尾处讲到人们让这世界上充满了流血和纷争,直到上主甚至后悔祂创造了人类。这正是《希伯来圣经》的主旋律,甚至是犹太信仰的基调。我们动用我们的自由意志以尊重秩序,还是以之制造混乱?我们将光荣潜藏在我们人类内心与精神中的神圣形象,还是对其行亵渎?

这些塑造了西方文明的重大理念:人权,奴隶制的废除,众生平等,以及司法建立于正义高过权力这一基础上。这一切思想都始于妥拉第一章——我们按照上主的肖像而受造。没有任何一个著述在道德的建设上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也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在人类存在的意义上有如此深远的见地。

犹太文明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不是科学方面的,而是关注个人主义的重要性,珍惜人类的自由,渴望建立公正公义的社会。

——Amit Elazar

拉比介绍

拉比约纳谭·杂克斯

拉比约纳谭·杂克斯博士(1948年--) 是一位国际信仰领袖, 哲学家, 作家。在1991-2013他是英国最高拉比,2005年得到了下级勋位爵士,在2009年被加入英国上议院。同时,他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从事跨越宗教的交流。关于犹太信仰在当代世界的重要性,他也撰写了三十多本畅销书籍。

《创世记》改变了文明的发展

在改变世界的诸多话语中,没有什么比妥拉第一章的这两句话影响更深远。

上主说:“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按我们的模样造人,叫他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牲畜、各种野兽、在地上爬行的各种爬虫。”上主于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上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创世记》1:26-27)

这或许是整个历史上对道德观念与政治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西方文明以其独特方式建立并强调了个体观念与平等观念。

妥拉第一章究竟在说什么?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一段毫无背景的独立陈述。事实上,它是一段争论,抗议,反对某种特定的对宇宙的理解方式。在所有的古代神话中,这世界都被解释为因诸神为了争夺支配权而发动的一系列战争所以诞生。妥拉却毫不理会这一想法。上主言,宇宙进而成为是者。按照十九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观点,这正是神话迷思的终结与西方理性主义的诞生。

更显著的是,这一理念还伴生出一种宇宙论的新思路。神话统领的旧世界与科技驱动的现代世界所共有的中心理念便是关于动力、力量以及能量的理念。而这类概念却在《创世记》第一章中缺席。上主言,“令其为是”,而其是。此处没有任何能量、阻力,或者力量参与的痕迹。相反,在这段描述中有个关键词反复出现七次,完全出人意料,这个词就是tov(???)——善。

Tov是一个道德性的词。在《创世记》第一章中妥拉告诉我们了一些很激进的事情。"妥拉"即"指引"("妥拉"一词在希伯来语意思是“引导,训诲,律法”)这一描述事实上是道德伦理层面的。

《创世记》所探讨的问题并不是“世界是如何生成运行的?”,而是“我们应如何生活?”。这是妥拉理念与其他神话之间最显著的不同。上主所造并为我们所生存的宇宙并非是受生于权力或者支配,而是由于tov与ra(??),即善与恶。从一开始,宗教便是伦理层次的。上主关心正义,怜悯,忠诚,仁爱,个人尊严以及生命的神圣。

同样的原因,《创世记》第一章是一段争辩,是大背景下的争论的一部分,也是对于理解上主“按其肖像”而造人这一观念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表述定然对于妥拉的第一批读者而言毫不陌生。

人人平等,我们都是神的形象

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等这样人类的第一批文明里,人具有神的形象这种理念可谓司空见惯。但通常是某些特定的人被称作神的形象。他们往往是美索不达米亚联邦的王以及埃及的法老。而声称不止是君王或统治者才可被称作神的形象,我们都是神的形象——没有理念能比它更激进了。甚至在今日,这一理念也是极其大胆的,何况是在一个充满拥有绝对权力的统治者进行绝对统治的时代。

从这个角度出发,《创世记》一章25~27节不尽然就是在形而上层面对于人类本质进行声明,以抗议那种不论以阶级、传统还是种姓把人们分层分级的政治,古代或现代都如此。这是妥拉中最为激进的想法。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我们来自何种文化,拥有何种肤色,崇奉何种信仰,我们的尊严和终极价值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上主的形象。

人的自由边界

“让他治理海里的鱼,天上的鸟”,第二个理念也包含在这一句中。这里并未示意任何人有权利支配并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对治理他人的统治者发出质疑之声、不认同他们的权力,这在那个时代是难以想象的。所有的高级社会都是这个模式,他们怎能如此?此处,妥拉将早已暗藏的深刻矛盾展示了出来,并指向了王权——那“一人凌驾于万人之上”的规则。

神的形象即拥有自由力量

第三个暗示隐藏在神言语的悖论中“让我们照我们的肖像,以我们的形象造人。”当我们阅读这段文字时,我们时常忽视这一点,即在犹太信仰中,上主没有任何肖像或者模样。为上主塑造一个形象是被十诫第二条所明令禁止的。

上主没有肖像,因为祂不是物质形态的。祂超越物质宇宙,只因祂创造了它。因此祂是绝对的自在,不受物理定律所束缚。这正是上主晓谕摩西时祂的自称的含义:“我即是我所是者”(《出埃及记》3:14)。上主自是,通过以其自己的形象造出了我们,祂同样也给了我们拥有自由的力量。

这一观念,即妥拉所欲彰显的,是上主赐予给我们最重大的礼物。赐予了自由,但人类却滥用了它。亚当和夏娃违反了上主的诫命。该隐谋杀了亚伯。在这一段落的结尾处讲到人们让这世界上充满了流血和纷争,直到上主甚至后悔祂创造了人类。这正是《希伯来圣经》的主旋律,甚至是犹太信仰的基调。我们动用我们的自由意志以尊重秩序,还是以之制造混乱?我们将光荣潜藏在我们人类内心与精神中的神圣形象,还是对其行亵渎?

这些塑造了西方文明的重大理念:人权,奴隶制的废除,众生平等,以及司法建立于正义高过权力这一基础上。这一切思想都始于妥拉第一章——我们按照上主的肖像而受造。没有任何一个著述在道德的建设上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也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在人类存在的意义上有如此深远的见地。

犹太文明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不是科学方面的,而是关注个人主义的重要性,珍惜人类的自由,渴望建立公正公义的社会。

——Amit Elazar

拉比介绍

拉比约纳谭·杂克斯

拉比约纳谭·杂克斯博士(1948年--) 是一位国际信仰领袖, 哲学家, 作家。在1991-2013他是英国最高拉比,2005年得到了下级勋位爵士,在2009年被加入英国上议院。同时,他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从事跨越宗教的交流。关于犹太信仰在当代世界的重要性,他也撰写了三十多本畅销书籍。


相关文章

  • 传播学概论笔记
  •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传播学的意义 在信息革命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技术改变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个人彼此沟通的方式,社会管理自身的方式. 二.主要学习内容 三.教学参考书 第二章 传播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特征以 ...查看


  • 轴心文明时代
  • 今天的主题主要是对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的关系进行反思,因此可以把它摆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从轴心时代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所谓轴心时代这个观点,来自雅斯贝尔斯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尤其是对哲学发展特别关注的专论中所提出的观点.尽管所谓的 ...查看


  •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媒介到底传递了什么讯息
  • 媒介到底传递了什么讯息? 读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一文有感 l964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以下简称<理解媒介>)一书,其中最富影响力章是<媒介即讯息>.麦克 ...查看


  •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新传4班 陈佳琪 [1**********]3 目录 大众传播理论 1.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 把关人理论 3. 使用和满足理论 4.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5. 沉默的螺旋理论 6. 培养理论 7. 知沟理论 8.大众传 ...查看


  • 读书吧,它必定会改变你的人生!
  • 读书吧,它会改变你的人生!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1809 ...查看


  •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读经一:列上十九16,19-21 答唱咏:咏16 读经二:迦五1,13-18 福 音:路九51-62 <荒漠燃荆>先知的皈依.我们的皈依 内 容 厄里叟回家吻别了自己的父母后,便起程去跟随厄里亚,作他的徒弟,以 ...查看


  • 浸润书香,点亮人生
  •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二年二班的( ).今天,我在国旗下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书香浸润童年,阅读点亮人生>. 在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是犹太人.我们熟知的马克思就是犹太人,他的唯物史观改变了人类对历史和社 ...查看


  • 共产主义信仰的路径在哪里
  • 共产主义信仰的路径在哪里 公方彬(国防大学教授.中国青年网络智库专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7月01日 02 版) ■推动和实现一个民族.一个政治集团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精神大厦的建设注定是一项代际工程.百年工程,决 ...查看


  • 「明日之神」绪论篇精华语句摘要
  • 文:尼尔   来源:http://mycwg.com   时间:2005-3-24 21:42:29   点击:730 一切真理皆是被控以亵渎而开始. 挑战你我根深柢固「最神圣信念」(对神的信念)的时刻已经到来. 你若不去检视挑战你自己的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