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连战备教育教案 教育目的: 通过战备的教育提高全连学员的战备意识, 为大家在以后 的基层工作中加强战备观念, 树立时刻准备遂行战斗任务 的思想。 教育重点: 针对战备常识的教育,注重实效,搞好结合其实增强个人 战备意识。 教育时间: 60 分钟 教学内容: 同志们,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有关战备方面的知识,
战备对 于我们军人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 是我们军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 质。 因为部队的存在,就是时刻准备投入战斗。为什么这么说,让我 们先 来几段视频。 (播放视频) 大家都知道这是发生在 3 月 1 号的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袭击事件,
8 日 16:51:36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9
新华网消息(记者王逸涛、杨庆民):在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发布《国际战略形势与中 国国家安全》2013-2014 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之际,本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国防大 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主编綦大鹏教授, 就国际战略形势和中国国家安全现状进行分析
评估, 并对国际大变局特征、美日安全困境的影响、 南海争端新趋势、中美关系、美俄关系、 非洲战略形势等热点进行深入解读。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国家安全战略学研究的机构, 长期跟踪研究国际战 略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 与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保持着频繁的学术交流关系, 向国家和军队 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报告。此番公开发布这份报告(中、英版),向国内外学术界、政府和公 众,提供中国专业研究机构对国际战略问题和国家安全的专业分析,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并 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为建立广泛的国际互信提供学术支持。 发展竞争决定国际大变局走向 綦大鹏介绍,报告重点关注了当前纷乱形势背后的国际战略基本走势,指出 2008 年的 国际金融危机,开启了一场非同以往的国际大变局。2013 年以来的形势变化深刻揭示了这 场大变局的特征: 第一, 最重要却很容易被忽视的是激烈的发展竞争, 它真正决定着国际大变局的主要走 向。 国际金融危机后, 各国纷纷展开建立自由贸易安排的竞争, 其激烈程度可以说前所未有。 这些贸易安排的竞争,不像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内战、南海与东海争端等军事热点问题吸引 人们的眼球,但它们将从根本上影响国际格局的长远走向。 第二, 各国围绕发展竞争展开一系列的国内改革, 其成败将从根本上决定各自在未来国 际格局的地位。 第三,地缘政治矛盾,已经演变为各国特别是霸权国发展竞争的工具。南海问题、东海 问题、乌克兰问题等,实际上成为美国遏制中、俄发展与复
兴的战略工具。 第四,大国之间的安全困境,呈现螺旋上升的严峻局面。俄罗斯与美国、美国与伊朗、 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日本、日本与美国都存在着更加严重的安全困境。 第五,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 但国际关系总体上仍运行在以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框架之 下。举例来说,中美“安全困境”尽管比较严重,但“战略与经济对话”照常举行,双方几 十个政府部门参加,就像是两国政府的“联合办公”。 美日也存在安全困境 綦大鹏认为,美日安全困境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它一点也不比中美、中日安全困境弱。 美国加给日本的“和平宪法”、《美日安保条约》与驻日美军,是真正导致日本失去战略自 主权与普通国家地位的“三大枷锁”。因此日本要获取战略自主、成为所谓“普通国家”,
其真正的斗争对象是美国,而非中、韩等东亚国家,实际上这些国家都难以阻挡日本拥有正 式的军队和对外战争权力。对这一点,美日彼此心知肚明。 所以,美国对日本任何从美日安保体制中独立出去的努力,都保持高度警惕;反过来, 日本也会对美国暗中压制其“普通国家化”的努力积累着怨恨。这是日本右翼势力仇华但更 仇美的根源所在。随着安倍内阁不断推动“普通正常化”,美日之间潜在的安全困境将会浮 出水面。 日钻美“战略漏洞”实现阴谋 由于美国手中掌握着“三大枷锁”,所以日本很难通过挑战美国的方式,摆脱美日安全 困境,鸠山首相下台就是例子。日本必须在美国东亚战略之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漏洞与契机。 美国东亚战略的是什么?綦大鹏认为,一言蔽之,就是保持一个分裂的东亚,即让中日 之间保持战略距离。安倍抓住这一点,极尽对华挑衅之能事,表面上满足美国分裂东亚的需 要,实际上就是瞅准美国实力下降和借日制华的漏洞和时机,寻求发展军事力量、拉台日本 在同盟中的地位,为摆脱美国的“三大枷锁”做准备。 所以,美日安全困境在安倍政府操弄之下,成为中日对抗的一个重要原因。未来安倍可 能还会借此制造更多、更大危机,用同盟关系绑架美国, 迫使美国支持日本“普通国家化”, 并使中美关系拉开更大距离,这应该是安倍的“如意算盘”。 美国会听安倍支配吗? 綦大鹏分析,这正是安倍失算的地方。美国认为美日同盟是其亚太安全的基石,但美国 也同时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美国固然想以美日同盟威慑中国, 但并不 会随日本起舞, 搞坏中美关系。 对美国振兴经济而言, 毕竟中国市场远比日本市场重要的多, 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议程而言,毕竟中美合作要比美日合作重
要的多。所以,安倍企图将中美 两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想法,不过是他的南柯一梦。 南海争端:国际司法将承担其不能承担之重 菲律宾 2013 年初将南海问题单方面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报告明确指出,司法手段并 非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成熟手段。 全球近 60 个国家有争议岛屿近千个, 海域划分争端则更多, 而大多数国家未有将这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 报告详细列举了目前仅有的 19 个由国际法院、 仲裁法庭及国际海洋法法庭判决的海域划界案例。 为什么大多数国家不愿采取司法手段解决此类问题?綦大鹏认为, 根本原因就在于, 此 类争端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和民族感情等诸多复杂因素,若要以司法手段解决这些争端,
必须相关国家在达成政治共识的前提下进行, 否则, 国际司法实际上将承担其不能承担之重, 其仲裁结果,是有利于解决分歧,还是激化矛盾,都是未知之数。从这个角度来讲,菲律宾 单方面进行司法诉讼的做法,明显是恶意的和不负责任的,怀有极强的战略目的。而中国采 取不应诉的做法,也符合包括《国际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准则要求。因此,国际海洋 法庭应当认真研究这些因素,将驳回菲律宾的起诉作为一个重要考虑。 中美关系:是麻烦战略?还是攀崖合作? 綦大鹏认为,长期以来,中美两国不仅未能建立起战略互信,而且随着中国的崛起与美 国战略重心的东移,双方相互猜疑加重,出现严重的信任赤字。特别是美国鼓动日本、菲律 宾、越南在东海、南海挑战中国的做法,已经被视为牵制中国发展的“麻烦战略”。目前中 美地缘政治竞争突出,最近中美代表团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舌剑唇枪,反映了这种形势。 但是,綦大鹏分析,中美共同利益巨大,任何一方都不能承受走向冲突的代价。美国尽 管对菲律宾、日本做出安全承诺,对越南做出支持姿态,但美国清楚,它已今非昔比。一个 在伊拉克、叙利亚都不愿负起责任、不愿再承受战争代价的美国,也许尚有余勇与中国这样 一个大国进行军事对抗,但它必将丢失对整个世界的霸权。所以,美国不可能为这些国家付 出如此重大的代价。所以,稍稍展望一下中美竞争与对抗可能产生的后果,双方还是不得不 进行合作。 所以,非常有趣的是,中美在经济等领域因为存在共同发展利益,会产生合作需要,但 在安全领域,因为冲突前景可能产生的巨大代价,双方还是不得不进行合作。这就像落入悬 崖下的两个人,双方可能彼此并不喜欢,但为了攀上悬崖,却不得不开展合作。 俄美关系:出“冷战”,入“凉战” 报告指出,尽管俄美不会陷
入另一场冷战,但双方进入了“凉战”阶段。綦大鹏认为, 这与俄美在长期冷战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思维、习惯、官僚机制等密切相关,正是这些基因 的存在,使得对峙仍然是目前两国关系的自然状态。所以,一点都不奇怪,乌克兰危机发生 后,双方陷入地缘政治角力与“经济战争”。反过来,围绕乌克兰问题的斗争,又会强化双 方的这些基因。因此,俄美关系的“凉战”可能要持续很长时期。 东盟应保持大国关系平衡,约束菲、越等成员 綦大鹏认为,长期以来,东盟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保持与各大国平衡关系。这不 仅提高了东盟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东盟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当前,地区战略形势发生重大 变化,但东盟仍会把握这一根本外交方向。
但当前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菲、越等南海周边国家,为谋取南海私利,极力拉入区域外 大国,并企图促使整个东盟采取同样的政策,这就可能使东盟外交失去平衡。菲、越这种绑 架东盟、抗衡中国的做法,必然影响东盟未来发展。所以,基于南海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繁 荣与稳定,东盟需要约束菲、越等国。 中亚力量格局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 报告指出,一个时期以来,俄罗斯通过关税同盟、欧亚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努力 加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美国则针锋相对,明确表示“美国将不会让苏联复活,将努力抵制 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政策”,并鼓励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参与中亚事务。土耳其的 政策目标是利用泛突厥主义的构想, 来创造一个广泛的突厥语国家联盟。 印度积极进军中亚, 正在争取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艾尼机场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沙特、 阿联酋一直在扩大在中亚 的伊斯兰教传播。 伊朗则谋求与中亚有关国家建立军事联盟或波斯语族联合体。 中国基于反 恐和发展的需要,努力推动上合组织发挥作用,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 綦大鹏认为,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中亚地区力量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亚国家坚持 多元化的外交政策,符合其国家利益。 中东地区新洗牌 美国霸权快速衰落 报告指出,虽然现在还没有国家能在中东取代美国,但中东地区秩序的洗牌正在进行。 中东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供应地, 它的持续动荡, 将对包括中国在内世界经济安全产生重要影 响。 綦大鹏认为,中东地区的乱局,特别是目前叙利亚危机、伊拉克反政府武装攻城掠地, 用铁的事实说明美国中东霸权的快速衰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这些危机主要始作俑者恰恰 是美国自己。它发动伊拉克战争和以所谓“巧实力”颠覆叙利亚,今天反过来让美国付出
了 惨重的政治代价。历史将会记载,美国正由一个地区秩序的建设者,变身为一个地区秩序的 不负责任者甚至是破坏者。 半岛困局何解?能源战略建构?非洲战略前景? 綦大鹏认为,由于地区力量结构稳定,朝鲜半岛仍然处于困局之中。朝鲜进行“射星” 与核试,目的是寻求对外关系特别是对美的突破,但朝美政治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美国诸事 缠身、战略优先不在半岛方向,所以没有走向朝鲜设计的方向,反而以制裁加强对朝封锁。 在这种局面之下,重启六方会谈,仍旧面临极大的困难。
綦大鹏认为,按照中国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规划要求,能源供应安全始终 是我国的一个战略问题。2013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大约是 56%,中国维护中东、中亚、 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石油进口安全,必须纳入中国国家安全筹划的范围。 綦大鹏认为,非洲地区的战略形势,与中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息息相关。中国作为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历史经历相近,发展使命相同,彼此 经验易于借鉴,双方开展经济与安全合作,存在深厚的政治基础和广阔的战略空间。对非洲 地区战略形势进行年度评估, 就是要为这种合作提供依据, 中国今天具备了这样的战略视野。 国际网络与太空军事斗争形势日益严峻 报告认为, 目前网络空间与太空军事化倾向十分明显, 各国网络军事力量建设已成普遍 趋势,主要航天国家开始制定空间战略和空间作战理论。在这两个方面,执牛耳者是美国。 目前,美国网络作战指挥体制、政策框架和作战理论已基本成型,网络战武器发展迅速,有 能力对世界各国开展进攻性网络战; 在太空军事化方面, 美国发布了新版 《空间作战》 条令, 并全面开展“如何应对太空项目与反卫星威胁能力”的研究。 綦大鹏认为,在网络与太空安全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建设,另一方 面要与世界各国进行网络安全对话,维护这两个国际公域的安全。 我国今天有能力“主动塑造”战略机遇期 报告最后对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进行了评估。綦大鹏认为,战略机遇期,既需 要主观的积极把握, 也需要国际战略形势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过去, 我们更看重客观条件, 但今天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实力, 拥有更加丰富的处理国际问题的经验, 可以更主动地塑造 战略机遇期。中国应当拥有这样的战略自信。
2014 年 5 月國際形勢大事述評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
2014 年 06 月 10 日 08: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大中小】 打印社區手機點評糾錯
推薦:
提交
分享
一、奧巴馬訪亞洲四國,重返亞太未獲預期效果 4 月 23—29 日,奧巴馬訪問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亞洲 四國,希望通過此次訪問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訪問期間, 奧巴馬聲明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與日本共同關注中國劃設的 東海防空識別區,與韓國就朝鮮可能進行的第四次核試驗問題共同表示 關切並延遲向韓國移交戰時指揮權,與菲律賓達成安全協議、加強在菲 律賓的安全部署,以此強化與其亞洲盟友的同盟關系。 奧巴馬亞洲行被視為美重返東亞和推進亞太再平衡的重要舉措。但 從訪問效果看,美國實質性和戰略性的收益較少,與日利益交換最終只 是單向的安全保証。之前被外界普遍認為最易達成的美日雙邊貿易談判 最終也未取得顯著進展。 美日貿易談判分歧主要集中於農業和汽車行業。 美希望更大程度地進入日本的農產品市場,因農民是日本自民黨的主要 支持者,日本對大米、豬肉、牛肉採取保護措施以保護農民利益。日本 希望美取消進口汽車的現有關稅,但汽車行業是美較大的利益集團,且 關系美就業問題。有人據此認為,如果美國拒不做出讓步,TPP 可能難 以談成。 二、美歐與俄博弈趨激烈,金融制裁影響不容低估 4 月 28 日,美發表聲明,對俄總統普京“核心圈”內七名官員採取 資產凍結和簽証限制的制裁措施。美除了對 17 家公司實施資產凍結外, 還將對其中 13 家實施許可証管制。美歐還向俄發出警告,如果俄繼續對 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 擾亂 5 月 25 日的烏克蘭總統選舉,則將對俄實施 第三階段制裁。5 月 13 日,俄針對美制裁宣布“反制措施”,內容涉及 國際空間站、火箭發動機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多個領域,並表示將拒 絕美國此前提出俄 2020 年后繼續維持國際空間站運行的提議。 美歐對俄經濟制裁產生的影響不容低估。美歐此前因烏克蘭局勢而
對俄羅斯採取的制裁措施開始產生效果,西方銀行正對俄羅斯公司採取 更為嚴厲的貸款限制。受以上制裁措施影響,鑒於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 上升,美標准普爾評級機構將俄羅斯主權信用的展望評級由此前的“穩 定”調降至“負面”。如美歐啟動第三階段制裁,制裁范圍將超越個人 和公司,擴大到整個金融經濟部門。如果美歐利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 訊協會(SWIFT)等全球金融支付系統對俄採取金融制裁,將直接限制俄 資本流出入,引發流動性危機,對俄經濟活動將產生巨大影響。 三、泰國軍方發動政變,政局動蕩仍未平息 5 月 7 日,泰國看守政府總理英拉被憲法法院以濫用
職權、違反憲 法為由解職。然而,看守政府和反政府勢力在權力移交和選舉問題上仍 存較大分歧。各方均堅持立場,不肯妥協,導致政治談判破裂。泰國軍 方以盡快恢復社會秩序、 推進政治改革為由,於 5 月 22 日宣布發動軍事 政變,接管國家政權。並於 23 日拘留了前總理英拉、代理看守總理尼瓦 探隆等多名政界人士,宣布解散國會上議院。泰軍方干預政治及實施的 戒嚴、宵禁、限制集會等多項措施,引發了民眾強烈的反彈情緒和抗議 活動。 泰國內各社會政治階層利益分配不均的狀況長期未能有效解決,由 此產生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並引發了循環往復的社會動亂。泰軍事政變 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美歐均敦促泰軍方遵守憲法法則,盡快恢 復民主體制。泰國內持續的政治危機已導致經濟瀕臨衰退。赴泰游客數 量與同期相比已有大幅下降,旅游收入下降將成泰經濟總體萎縮的重要 因素。危機不但阻礙了外資流入,抑制了國內消費,而且也阻礙了泰國 構建東盟單一市場中心的進程。軍事政變雖能短暫控制國內局勢,但解 決根本問題仍需回到政治談判的軌道。 四、非洲峰會在尼日利亞舉行,收入就業問題備受關注 5 月 7—9 日,第 24 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 舉行, 來自全球 70 多個國家 900 多位商界、政界領袖以及公民社會代表 參會。與會代表圍繞“促進包容性增長,創造就業機會”這一主題,共 同探討如何加強合作,通過整合非洲各種資源推動結構性改革,改善非
洲生活質量。應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邀請,李克強總理在訪問尼日 利亞期間出席峰會全會, 並發表了題為《共同推動非洲發展邁上新台階》 的重要演講。 受投資和消費強力拉動,非洲經濟近年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長。世界 銀行報告指出,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2014 年預計仍將保持強勁勢頭,預 計增速將達到 5.2%。然而,較高的經濟增長背后,突顯出嚴重的經濟結 構問題。多數非洲國家經濟過度依賴資源出口,產品附加值低,農業、 制造業技術水平落后,吸納就業能力差,難以順利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非洲應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制定符合比較優勢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后 發優勢實現產業升級。此外,非洲各國應重視教育和人力資源投資,發 展社會保障制度,降低收入差距,緩和社會矛盾。 五、烏危機局勢仍難平息,持續發展阻礙經濟復蘇 5 月 13 日,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脫離烏克蘭 獨立之后,代理總統職責的烏克蘭議長圖爾奇諾夫下令,繼續在東南部 地區開展軍事行動。當天,在克拉瑪托爾斯克,烏政府
軍與當地武裝發 生沖突,造成多人傷亡。5 月 16 日,聯合國發布一份報告稱,烏克蘭東 部地區人權狀況惡化,令人擔憂。報告呼吁,對烏克蘭民間武裝有影響力 者應竭盡所能,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烏克蘭的持續危機嚴重破壞了其國內經濟秩序,損害了投資環境, 引發了持續不斷的財政危機和通貨膨脹。此外,外部因素也給烏經濟雪 上加霜。危機期間,按照 IMF 提供貸款的援助條件,烏克蘭大幅度提高 燃料費等公共服務價格,俄羅斯要求償還巨額債務,都增加了烏民眾的 生活成本,對瀕臨崩潰的烏克蘭經濟帶來沉重打擊。根據歐洲復興開發 銀行的報告,持續升級的危機預計會導致烏 2014 年經濟增速將由 1.5% 下降至-7%。受烏危機影響,俄羅斯經濟也將受到較大沖擊。危機的外溢 效應不僅會損害歐洲尚不穩定的經濟復蘇基礎,甚至會影響全球貿易和 投資的增長,拖延世界經濟復蘇步伐。 六、印大選結果初步確定,莫迪成印總理已無懸念
5 月 16 日,印度國民大會黨已承認在周五舉行的印度大選中落敗。 從初步統計結果預計, 反對黨領袖納倫德拉‧莫迪和他領導的印度人民黨 組成的全國民主聯盟在 543 個議席中奪得 334 席,獲得壓倒多數。國大 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獲 63 席,其他黨派 146 席。值得注意的是,這將 是三十年來印度首次由單一政黨取得選舉勝利,而莫迪本人也順理成章 成為印度獨立后出生的首位總理,印度人民黨組可以單獨組建政府,也 可組建聯合政府。 提振印度經濟,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承諾,成為莫迪贏得支持的主 要原因。初步計票結果出爐時,印度股指躍升了逾 4.5%,達到創紀錄的 高度。印度盧比匯率升值,達到 2013 年年中以來的最高點。莫迪承諾將 促進投資,推動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增加就業,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以掃除官僚主義障礙,提高政府決策效率,由此贏得了印度商界領袖及 多數年輕人的支持。面對印度自由派人士和許多穆斯林對莫迪的迅速掌 權的憂慮,在競選過程中,莫迪和他領導的人民黨始終注重淡化民族主 義傾向,並努力將選民注意力引導到關系民生的經濟問題上,如對抗多 年的高通脹和低增長, 促進印度經濟復蘇。莫迪上台后的經濟政策主張, 成為周邊及主要新興經濟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七、安倍欲改憲法解釋,危險舉動引人警惕 5 月 18 日,日本共同社實施的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日政府 試圖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導致安倍內閣支持率下降 5.1 個百分點, 降至 54.7%。日首相安倍晉三以“保護人民”為名,詭辯其尋求解禁行 使集體自衛權的目標,並授意由其設立的安全專
家小組提交一份報告, 提出鑒於地區安全前景變化,建議政府修改對“和平憲法”的解釋,以 此解除行使集體自衛權的障礙。日本主要在野黨、社會團體當天紛紛發 表聲明或舉行集會,質疑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企圖和用心。 修改憲法解釋實際是安倍政府暫時無法實現修憲目標而採取的迂回 手段,其真實目的在於讓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利益擴張合法化。安倍上 台以來,在軍事安全領域採取了一系列右傾化舉措,不僅極大地損害了 與鄰國之間的關系,影響了地區安全環境,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 注。日本政府隻有認真反省歷史,對二戰侵略史做出深刻、徹底的反思,
尊重地區國家正當合理的安全關切,才能真正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 並為區域經濟合作提供有利的安全環境。(執筆:王勛)
新的一年, 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可能是否还在?美军撤离后, 阿富汗局势是否会再次失控? 斯诺登事件是否会让美国有所收敛,从而使网络更加让人放心?诸如此类的问号还有很多, 概括为一句话:与 2013 年相比,2014 年是否更安全? 美 国 “再平衡战略”难有大作为 从国内看,美国经济出现温和复苏,但仍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2014 年是美国中期选 举年,共和、民主两党将继续恶斗内政。加之近年来美国孤立主义思潮抬头,奥巴马不得不 更加关注内政事务,在新年度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腾挪空间有限。 在外交上,美国不会放松对亚太的“再平衡”,因为这里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国际安 全的支点。新举动将包括:一是继续强化与盟国关系。美国要“平衡”亚太,必然会强化同 盟关系和巩固新伙伴关系。在日本修宪、集体自卫权和扩军上,美国采取默许态度。但去年 12 月 26 日美国对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很不寻常,表明美国不可能让安倍走得太 远,伤害美国的亚太利益。二是着力经营亚太防御体系,争取相关国家军事合作,谋取立脚 点;向亚太部署多种武器装备,兵力在有条不紊地就位。三是确保美元体制在亚太的主导地 位。美国力推 TPP 等安排,目的在于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全面介入区域一体化进 程,确保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四是修复因“再平衡”而受损的大国关系。 叙利亚 不排除西方动武可能性 2014 年,叙利亚危机将进入摊牌之年。自 2011 年叙出现动荡以来,美国及其盟友立即 介入,目标是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拆散伊朗—叙利亚战略同盟。 2013 年 8 月“化武事件”置巴沙尔政权于危急境地,美、法等国决定对叙动武,并展 开军事部署。关键时刻,俄罗斯提出“化武换和平”
倡议,同时被巴沙尔和美欧接受。美俄 就召开第二次涉叙日内瓦会议达成共识,以实现叙政治过渡。 上述发展给世界造成叙危机有望政治解决的印象。但是,政治解决是有先决条件的,巴 沙尔必须满足美及盟友要求,主动下台。这也是美欧主张的“政治过渡”的核心涵义。而这 恰恰是双方最没有回旋余地的问题。 叙销毁化武并未消除美动武的口实,只是将其推迟。美暂时不动武的原因有三:其一, 叙被迫交出化武,既是美“道义胜利”,也为后续动武免除了忧患;其二,叙军正与极端宗 教武装和“基地”等恐怖组织作战,美乐见两败俱伤;其三,反对派尚难推出令美满意并有 能力取代巴沙尔的领导人。
因此,一旦巴沙尔参选并蝉联总统,则可能成为美动武的主要刺激因素。理由可能包括 指责叙“仍有藏匿”化武,推动国际刑庭指控巴沙尔犯有对平民使用化武的“反人类罪”, 并“限期”叙政府交出巴沙尔,如遭拒,就动武,改变战场力量对比,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 尔。 阿富汗 国家重建存在诸多变数 由于关系到阿富汗的主权和美国未来十年在阿布局,美阿《双边安全协议》经历一年多 的角力, 终于在前不久成形, 并通过大支尔格会议批准。 但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提出新要求, 推迟签署协议。美国以全部撤军及切断对阿援助相要挟,威逼卡尔扎伊尽快签字。卡尔扎伊 一方面判定美国不会放弃阿富汗、 以此为赌注争取更多权益, 另一方面谋求摆脱日后背负 “签 约卖国”的骂名。美阿最终签署协议的可能性较大,但如若美国启动全部撤军计划,阿富汗 未来局势动荡趋势将加剧。 阿富汗将于 2014 年 4 月 5 日举行总统选举。在当前形势下,阿富汗能否按预定计划进 行大选,大选会否引发动乱,何人最终胜出,都有诸多未知因素。大选结果需要得到阿多数 民众的认可,否则恐将成为爆发内乱的导火索。 伴随美国撤军,阿富汗军警将逐步独立承担国家安保责任,其能力将接受考验。阿富汗 塔利班的实力已不复当年勇,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国家重建的破坏力不容低估。阿 塔温和派为谋求撤军后获得更大政治空间, 和谈是其最现实选择; 强硬派则倾向于等待美军 撤离后留下的“安全真空”。阿政府与塔利班迟迟未能展开和谈,阿国内难以实现长久和平 与稳定。 乌克兰 俄欧展开“金元外交”博弈 2013 年 11 月 21 日,乌克兰政府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了乌国内 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抗议,酿成了继 2004 年乌“橙色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危 机不仅凸显了乌国内政治的深刻矛盾, 更折射出俄
欧在乌所展开的激烈地缘政治博弈。 乌克 兰暂停入欧进程,俄罗斯在这场博弈中虽占据上风却并未完胜。 在俄欧各自地缘战略布局中, 乌克兰均居于首要地位。 随着乌国内政治危机的持续发酵, 俄欧在乌博弈随即进入“金元外交”阶段。欧盟计划 2014 年向乌提供 8800 万欧元预算支持 资金。 俄罗斯已宣布将对乌天然气价格降低 1/3 并购买 150 亿美元乌国债。 在当前欧元区经 济低迷的背景下, 欧盟很难满足乌方为达成协定而提出的资金要求。 面对俄罗斯在资金上对 乌的大力支持,欧盟在 2014 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扳回局面尚不明朗。 面对复杂的国内政治局势,乌克兰如何走出政治危机近期将成为俄欧在乌博弈的关键。 周边海域 杂音不改“东紧南稳”态势 2013 年中国周边海洋形势呈现“东紧南稳”态势,2014 年的海上形势将延续这一态势。 2014 年,安倍政府的政策焦点很可能从经济转向安保议题,不会放弃利用东海紧张来 推动修宪扩军。安倍表示不会接受“中日共管钓鱼岛”,有些政客扬言将中国的东海油气开
发活动提交国际仲裁,再加上“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续效应的持续释放,安倍晋三参拜靖国 神社给中日关系制造了新的障碍, 中日关系短期转圜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双方虽都无意挑 起冲突,但擦枪走火的风险依然存在。 南海合作将处于上升轨道,已签协议有待落实。“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被充实更 多内涵,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细化方案有望出台, “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磋商将稳步 推进。当然,南海仍然会有杂音干扰,但掀不起大风浪。南海的暗流则是美日等国基于不同 利益考量和对国际规则的不同理解, 加大介入力度, 将南海问题视为牵制和防范中国的重要 抓手。 西亚非洲 动荡隐患难以根本消除 种族、教派、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南苏丹新生政权孱弱,当权派中的丁卡族 与努维尔族内讧难息,危机虽有暂缓的可能,但根本矛盾不易化解,动荡隐患难以消除。埃 及“二次革命”后, 军方竭力控局,穆兄会被宣布为恐怖组织后不会善罢甘休,正积聚力量, 伺机进行新一轮对决, 埃及短期内难避动荡与混乱的局面。 与穆兄会关系密切的土耳其执政 党倘若继续推行过于宗教化的政策,则国内骚乱将再次风生水起。也门、利比亚等国艰难转 型,政府维稳进程中将充斥暴力与动乱。 2014 年,恐怖势力将继续在西亚北非地区趁乱坐大,“尼日利亚博科圣地”“伊斯兰 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索马里青年党”等恐怖组织将加强合作,相互联动,将西亚北非地区 打造为恐怖活动的新策源地和大本营。
基地组织将加大对地区国家的渗透和搅局力度, 肯尼 亚、尼日利亚、利比亚、也门、马里、伊拉克等国的恐怖活动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朝鲜半岛 如何良性互动最为关键 在地区形势仍处僵局的大背景下, 朝韩主动向对方显示灵活均有难度, 要松动在无核化 问题上的严重对立更非易事。2013 年的情况显示,两国内政方面都出现新的不确定因素, 可能对外交政策和与对方关系有负面影响: 韩国朴槿惠总统支持率从上台之初超过 70%跌至 年末的 40%,直接原因是经济改革目标未能兑现,以及表现为选举过程被质疑、一直未能平 息的朝野党争。 已有分析认为这将导致 2014 年韩国进一步收紧对朝政策以转移执政党压力。 不论是韩国因此误判形势而调整政策方向, 还是朝鲜为避免政局再受冲击而试图把焦点引向 外部,都极易导致双方关系再起波澜甚至擦枪走火。 与此同时,朝韩之间良性互动的正能量仍然存在。对朝关系在朴槿惠 2013 年政绩评价 中相对获评较高,她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仍未放弃以对话合作为基础的“信赖进程”,被国 民认为既坚持了原则又基本稳定了局面。 再从她在野时即访问过平壤、 并与朝前领导人金正 日达成过共识的经历与信念看,在下一步施政中寻机打开南北关系局面,也是可以期待的。 巴以和谈 极端势力威胁和平前景
美国国务卿克里上任后力促巴以和谈,推动双方于 2013 年 7 月重启和平进程,计划在 9 个月内达成最终协议。为防止内外干扰,此次会谈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国际社会衷心期望 巴以和谈能在 2014 年取得突破。 美国推动巴以复谈的考虑是: 为解决日益迫切而棘手的叙利亚和伊朗问题, 需利用和谈 营造气氛、体现价值,冲抵俄罗斯不断增长的地区影响力。但美国与伊朗搞缓和,触动了以 色列的心理防线,遭致其强烈反弹,巴以和谈面临再度崩盘的危机。囿于双方关系的现状, 巴以未来即使达成某种协议,也将因各自内部极端势力反对而难逃厄运。 巴以矛盾演绎至今,正逐步流失解决问题的现实基础。首先,以色列经过数次战争已成 为绝对强者, 其真正关切在于国家的犹太属性和安全问题, 拟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加深与巴勒 斯坦的联系,而弱化后者的国家职能;其次,哈马斯武力夺取加沙地带后,巴勒斯坦未曾建 国、先行分裂,统一的民族解放事业不复存在,“两国方案”失去原有内涵;最后,在双方 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又缺乏动力的情况下,和谈若想取得进展,强大而持久的外力介入是必 要条件,但作为和平“掮客”的美国近年来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巴以和谈已逐步“边 缘化”。
伊核问题 围绕细则讨价还价激烈 经过长达 10 年的艰苦努力,“国际六方”与伊朗终于在去年 11 月 24 日达成了解决伊 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共同行动计划》。《日内瓦协议》是一个“粗线条”的政治协议,还 需双方相关专家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后才正式实施。 在激烈的讨价还价后, 双方达成协议实 施细则应不是问题。 《日内瓦协议》实施后,全面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谈判就提上了日程。目前看来,在未 来半年或一年内,美伊难以就伊核问题达成最终全面协议,美伊关系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首先,鲁哈尼“新政”虽使美伊关系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互动,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两国 根深蒂固敌视和互不信任的现状。 其次, 双方都面临着强大的反对势力。 美国会内 “反伊派” 正努力通过新一轮制裁法案,试图捆绑奥巴马与伊朗谈判的手脚。再次,美在地区主要盟国 以色列和沙特坚决反对。两国担心,美伊改善关系会损害他们的安全利益。因此,两国动员 一切手段来阻止美伊走近。最后,伊不会放弃包括提炼铀浓缩活动的权利,伊难以在《日内 瓦协议》基础上再做出实质性的退让。而奥巴马也不可能完全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网络安全 规则博弈将走向深水区 斯诺登获得为期一年的避难权,至少能在俄罗斯滞留至 2014 年 7 月 31 日。期满之前, 还会发生什么;期满之后,斯诺登何去何从,目前不得而知。据称,迄今的爆料仅占斯诺登 掌握资料的 1%。斯诺登的命运将是 2014 年网络安全的首要看点。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奥巴马承诺改革监控计划,最近还发布了评估报告,甚至提出 46 条整改建议。但是,即使美国改革或松动其监控手法,也不会停止监控行为。今后,打击恐 怖主义和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仍将是美国实施网络监控的重要理由。美国情报机构、支持监
控的政客也不会就此罢休。因此,即使没有“棱镜”,也会有其他代号的监控计划,其力度、 深度和广度或许会有所变化,但监控本身仍会继续下去。 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博弈将继续在多个战线上展开。 治理的主体是以联合国及国际电信 联盟为主,还是仍以美国主导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为主;治理模式 是以“多利益攸关方”为圭臬,还是以主权国家为主导等等。其中,规则之争将继续成为 2014 年国际博弈的焦点。 鉴于联合国第三个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 2013 年 6 月提交的报告已 就网络主权、国际法等问题达成共识,2014 年的规则博弈将走向深水区,如网络主权的内 涵与外延、战争法在网络空间的适用性等等。
2014 年 6 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2014 年 07
月 14 日 08: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大中小】打印社区手机点评纠错推荐: 分享
提交
一、从“亚信”到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观引关注 5 月 20—21 日,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 (“亚信” 峰会) 在中国上海举行, 来自 47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共商维护亚 洲安全之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亚洲国家应该积极倡导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 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 一全新的亚洲安全观最终被写入了会议文件《上海宣言》。5 月 30 日至 6 月 1 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三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人民解放
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承诺,中国倡导树立亚洲安全观,也忠实地践行亚 洲安全观。亚洲安全观遂引发媒体热议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从“亚信”到香格里拉对话,中国积极利用亚洲多边安全机制,阐 述和践行亚洲安全观。这一行动表明,崛起的中国向亚洲地区提供的不 仅是经济发展机遇,还有更深层次的安全价值理念。不过,美国及其盟 国仍然认为,和平稳定的亚太地区秩序有赖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存在,而 美日联盟则是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石。无疑,这一顽固的冷战思维构成 了践行亚洲安全观的最大障碍。长期来看,旧时代的冷战思维与安全理 念只会让亚洲的安全困境持续恶化,根本无助于亚洲安全问题的解决。 新时代,亚洲安全秩序的建构取决于亚洲国家能否摈弃零和博弈的旧思 维,去接受和实践亚洲安全观。 二、欧洲议会选举,“疑欧”政党崛起成看点 5 月 22—25 日,欧盟举行自 2009 年债务危机以来的首次欧洲议会大 选。在欧盟 28 国逾 4 亿选民中,参加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的比例仅为 43.1%,与 2009 年基本持平,反映出欧洲民众情绪比较低落,对此次选 举缺乏热情。选举结果显示,欧洲传统政党人民党和社民党获得欧洲议 会 751 个议席中的 405 个席位,维持了 57.7%的多数。但与此同时,极 右政党法国国民阵线和英国独立党分别拿下 24 和 20 个席位, 在意大利、 希腊、丹麦、荷兰、芬兰、匈牙利等成员国,极端主义的“疑欧”政党 的影响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疑欧”政党的异军突起成为此次欧洲议会选举的最大看点,不仅 对法国等成员国的传统政党造成严重冲击,而且也为欧盟层面政治生态 的长期发展趋势增添了变数。债务危机以来欧洲的经济疲软、失业率高 企是“疑欧”政党崛起的主要原因。极端政党影响力的上升
表明,反欧 盟体制的民众仍大有人在, 社会生态的保守和排外趋势不容小觑。不过, 应当看到,“疑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在欧洲议会 中结成反欧统一战线并非易事,欧洲政治形势的基本盘仍操控在传统主 流政党手中。展望未来,“疑欧”政党的势能发挥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欧洲经济形势与欧盟治理能力的发展方向。
三、“巧克力大王”成总统,乌克兰局势仍前途未卜 5 月 25 日,乌克兰举行该国独立以来的第六次总统选举,“巧克力 大王”、发展改革党候选人波罗申科击败多名竞争对手,以 54.7%的得 票率当选乌克兰新总统。 竞选获胜后,波罗申科承诺要带给乌克兰和平, 维护乌克兰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美欧表示愿意与波罗申科进行合作,而 俄罗斯则表示尊重乌克兰总统选举结果。波罗申科当选一举解决了乌克 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然而,和平并没有因波罗申科当选而立即降临乌克兰。波罗申科抛 出的“和平计划”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乌政府军与东部反政府武装之间 的冲突仍在继续;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导致乌国家濒临破产边缘;乌民众 亲欧派与亲俄派之间缺乏互信,俄乌关系难转圜;这些问题导致乌克兰 危机四伏,其局势仍前途未卜。波罗申科能否摆脱困局,给乌带来曙光, 不仅取决于其作为, 很大程度则有赖于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博弈和妥协。 四、越菲肆意挑衅,南海局势骤然升温 自 5 月初中海油 981 钻井平台在中国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正常作 业活动以来,越南方面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对中国作业平 台和船只进行冲撞和干扰,纵容国内不法分子打砸抢烧,对中资企业和 人员造成严重损伤。在国际上,越南与菲律宾联手向中国发难,妄图利 用多边会议将南海问题国际化。6 月 8 日,越菲海军部队在中国南海南 子岛举办足球、排球与拔河混合赛,对中国的挑衅行为一目了然。 越菲在南海兴风作浪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存在密切关联。近 年来,奥巴马政府深化了与菲律宾的防务合作,加强了与越南的友好合 作关系,这些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越菲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挑衅的 嚣张气焰。中国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已做出了最大限度的 战略忍耐。越菲若仍一意孤行,妄图依靠美国挑战中国的底线,只会陷 入战略误判的窠臼,导致南海局势紧张升级。 五、埃叙大选尘埃落定,西亚北非政治转型艰难前行 6 月 3 日,埃及大选落幕,前军方领导人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以
96.91%的得票率击败竞争对手左翼政治家萨巴希,赢得总统选举。在赛 西当选埃及总统当天,叙利
亚首次举行了总统差额选举。4 日,计票结 果显示,巴沙尔?阿萨德以 88.7%的得票率获得连任,任期为 2014—2021 年。埃叙大选尘埃落定,其结果也在意料之中:赛西将军依靠军方势力 将穆兄会解散,伊斯兰分子被排除在政治进程之外,为其当选总统扫除 了最大障碍;阿萨德利用其政治权力,制定选举规则,提高总统候选人 参选门槛,最终只剩两名实力弱小的候选人,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自 2011 年以来,“阿拉伯之春”席卷整个西亚北非地区,突尼斯、 利比亚、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多国陷入政治动荡。美西方国家的强力 干涉使该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此次埃叙大选虽顺利完成, 但不代表西亚北非政治转型已摆脱困局。卸去军装的赛西总统仍需面对 穆兄会及其支持者的挑战,教俗矛盾、社会分裂、经济恶化也不会因赛 西当选就迎刃而解。阿萨德虽然实现了连任,但并没有与反对派实现和 解,叙利亚内战仍在继续。美西方国家的目的是要求阿萨德下台,这便 注定叙利亚的政治转型将荆棘丛生。总体而言,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转 型会在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和激烈博弈的大格局之下艰难前行。 六、诺曼底登陆 70 周年庆,美欧俄关系沧桑巨变 6 月 4—8 日,诺曼底登陆 70 周年纪念大会在法国小镇诺曼底举行, 美、英、法、俄、德等国家元首出席了纪念活动,可谓声势浩大、群英 荟萃。 70 年前, 诺曼底登陆作战使近三百万的盟国部队横跨英吉利海峡, 导致盟军伤亡人数超过 22.5 万,数万法国平民丧生。不过,这场流血牺 牲却是值得的, 西欧得到了解放, 正义之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 70 年后, 诺曼底登陆所纪念与弘扬的,不仅是当年盟国的胜利与英勇,更重要的 是法德的和解与欧洲的和平。 然而,时过境迁,沧桑巨变。昔日的敌人德国成了美英法的盟友, 昔日的盟友俄国却因乌克兰危机与美欧陷入对抗之中。自乌克兰危机以 来,美欧开始对俄实施制裁,利用七国集团峰会对俄进行孤立施压。在 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召开之前,奥巴马便宣布不与普京会面,与俄斗气 的架势极为明显。然而,活动当日,普京不仅与奥巴马进行了短暂的非 正式交流,而且还与奥朗德、卡梅伦和默克尔实现了正式的双边会谈。
这足以表明,即便存在矛盾,但美欧基于各自利益考虑,仍很难对俄实 施彻底孤立。美欧与俄关系虽因乌克兰危机渐行渐远,但三方沟通的渠 道并没关闭,美欧俄关系仍处于演变之中。 七、巴西世界杯开幕,欣喜与忧虑共存 6 月 13 日,第 20 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巴西圣保罗盛大开幕,巴西 总统迪尔玛?罗塞芙参加
开幕式,拉丁天后詹妮弗?洛佩兹激情献唱,短 暂的 25 分钟开幕式向世界呈现出巴西的自然、 人文与足球。 在揭幕战中, 东道主巴西以 3:1 击败克罗地亚队,赢得开门红。此刻的“足球王国” 魅力四射,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巴西。 在世界舞台上,国家往往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来对外彰显实 力和展示形象。此次世界杯,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德国总理默克 尔、 俄罗斯总统普京、 美国副总统拜登等在内的 21 位国家首脑和世界政 要出席开幕式, 不仅使巴西大放光彩,而且折射出其日益提高的软实力。 然而,因举办世界杯而产生的欣喜与狂欢却无法掩盖持续不断的罢工抗 议。115 亿美元的世界杯开支导致巴西民众怨声载道,而 2011 年以来持 续低增长、高通胀的经济困境则使罗塞芙的支持率创下 34%的新低,这 无疑会引发国际社会对巴西发展前景的担忧。对罗塞芙政府而言,举办 世界杯是利好还是利空,仍有待观察。 八、伊拉克硝烟四起,中东安全堪忧 6 月 22 日, 伊西部安巴尔省哈迪塞、 赖瓦和阿纳三座重要城镇沦陷, 短短几日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便被极端反政府武装——“伊拉克和 黎凡特伊斯兰国” (ISIS) 所占领, 国际社会为之震惊。 ISIS 由“基地” 组织伊拉克分支和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救国阵线”于 2013 年 4 月 9 日合 并而成。该组织的目标是推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现政权,在伊拉克连接 地中海的区域建立一个由逊尼派穆斯林控制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进 而控制整个阿拉伯世界。 伊拉克陷入内乱,折射出中东安全局势令人担忧。11 年前,美国发 动伊战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并没有解决伊拉克内部什叶派与逊尼派之
间的教派冲突问题。美国撤军后,马利基政权不仅没有推行教派和解政 策,还排挤逊尼派军政官员,导致民族教派斗争进一步加剧,从而致使 伊拉克陷入内战边缘。事实上,从伊拉克到叙利亚,整个中东地区乱局 的背后存在深刻的民族宗教矛盾,什叶派伊朗与逊尼派沙特之间的较量 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东这盘棋如何收场,既有赖于伊朗、沙 特等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要看美国如何作为。(执笔:张凯)
33 连战备教育教案 教育目的: 通过战备的教育提高全连学员的战备意识, 为大家在以后 的基层工作中加强战备观念, 树立时刻准备遂行战斗任务 的思想。 教育重点: 针对战备常识的教育,注重实效,搞好结合其实增强个人 战备意识。 教育时间: 60 分钟 教学内容: 同志们,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有关战备方面的知识,
战备对 于我们军人来说应该是家常便饭, 是我们军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 质。 因为部队的存在,就是时刻准备投入战斗。为什么这么说,让我 们先 来几段视频。 (播放视频) 大家都知道这是发生在 3 月 1 号的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袭击事件,
8 日 16:51:36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9
新华网消息(记者王逸涛、杨庆民):在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发布《国际战略形势与中 国国家安全》2013-2014 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之际,本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国防大 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主编綦大鹏教授, 就国际战略形势和中国国家安全现状进行分析
评估, 并对国际大变局特征、美日安全困境的影响、 南海争端新趋势、中美关系、美俄关系、 非洲战略形势等热点进行深入解读。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国家安全战略学研究的机构, 长期跟踪研究国际战 略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 与诸多国内外研究机构保持着频繁的学术交流关系, 向国家和军队 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报告。此番公开发布这份报告(中、英版),向国内外学术界、政府和公 众,提供中国专业研究机构对国际战略问题和国家安全的专业分析,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并 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为建立广泛的国际互信提供学术支持。 发展竞争决定国际大变局走向 綦大鹏介绍,报告重点关注了当前纷乱形势背后的国际战略基本走势,指出 2008 年的 国际金融危机,开启了一场非同以往的国际大变局。2013 年以来的形势变化深刻揭示了这 场大变局的特征: 第一, 最重要却很容易被忽视的是激烈的发展竞争, 它真正决定着国际大变局的主要走 向。 国际金融危机后, 各国纷纷展开建立自由贸易安排的竞争, 其激烈程度可以说前所未有。 这些贸易安排的竞争,不像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内战、南海与东海争端等军事热点问题吸引 人们的眼球,但它们将从根本上影响国际格局的长远走向。 第二, 各国围绕发展竞争展开一系列的国内改革, 其成败将从根本上决定各自在未来国 际格局的地位。 第三,地缘政治矛盾,已经演变为各国特别是霸权国发展竞争的工具。南海问题、东海 问题、乌克兰问题等,实际上成为美国遏制中、俄发展与复
兴的战略工具。 第四,大国之间的安全困境,呈现螺旋上升的严峻局面。俄罗斯与美国、美国与伊朗、 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日本、日本与美国都存在着更加严重的安全困境。 第五,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 但国际关系总体上仍运行在以合作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框架之 下。举例来说,中美“安全困境”尽管比较严重,但“战略与经济对话”照常举行,双方几 十个政府部门参加,就像是两国政府的“联合办公”。 美日也存在安全困境 綦大鹏认为,美日安全困境常被人们所忽视,但它一点也不比中美、中日安全困境弱。 美国加给日本的“和平宪法”、《美日安保条约》与驻日美军,是真正导致日本失去战略自 主权与普通国家地位的“三大枷锁”。因此日本要获取战略自主、成为所谓“普通国家”,
其真正的斗争对象是美国,而非中、韩等东亚国家,实际上这些国家都难以阻挡日本拥有正 式的军队和对外战争权力。对这一点,美日彼此心知肚明。 所以,美国对日本任何从美日安保体制中独立出去的努力,都保持高度警惕;反过来, 日本也会对美国暗中压制其“普通国家化”的努力积累着怨恨。这是日本右翼势力仇华但更 仇美的根源所在。随着安倍内阁不断推动“普通正常化”,美日之间潜在的安全困境将会浮 出水面。 日钻美“战略漏洞”实现阴谋 由于美国手中掌握着“三大枷锁”,所以日本很难通过挑战美国的方式,摆脱美日安全 困境,鸠山首相下台就是例子。日本必须在美国东亚战略之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漏洞与契机。 美国东亚战略的是什么?綦大鹏认为,一言蔽之,就是保持一个分裂的东亚,即让中日 之间保持战略距离。安倍抓住这一点,极尽对华挑衅之能事,表面上满足美国分裂东亚的需 要,实际上就是瞅准美国实力下降和借日制华的漏洞和时机,寻求发展军事力量、拉台日本 在同盟中的地位,为摆脱美国的“三大枷锁”做准备。 所以,美日安全困境在安倍政府操弄之下,成为中日对抗的一个重要原因。未来安倍可 能还会借此制造更多、更大危机,用同盟关系绑架美国, 迫使美国支持日本“普通国家化”, 并使中美关系拉开更大距离,这应该是安倍的“如意算盘”。 美国会听安倍支配吗? 綦大鹏分析,这正是安倍失算的地方。美国认为美日同盟是其亚太安全的基石,但美国 也同时认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美国固然想以美日同盟威慑中国, 但并不 会随日本起舞, 搞坏中美关系。 对美国振兴经济而言, 毕竟中国市场远比日本市场重要的多, 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议程而言,毕竟中美合作要比美日合作重
要的多。所以,安倍企图将中美 两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想法,不过是他的南柯一梦。 南海争端:国际司法将承担其不能承担之重 菲律宾 2013 年初将南海问题单方面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报告明确指出,司法手段并 非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成熟手段。 全球近 60 个国家有争议岛屿近千个, 海域划分争端则更多, 而大多数国家未有将这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 报告详细列举了目前仅有的 19 个由国际法院、 仲裁法庭及国际海洋法法庭判决的海域划界案例。 为什么大多数国家不愿采取司法手段解决此类问题?綦大鹏认为, 根本原因就在于, 此 类争端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和民族感情等诸多复杂因素,若要以司法手段解决这些争端,
必须相关国家在达成政治共识的前提下进行, 否则, 国际司法实际上将承担其不能承担之重, 其仲裁结果,是有利于解决分歧,还是激化矛盾,都是未知之数。从这个角度来讲,菲律宾 单方面进行司法诉讼的做法,明显是恶意的和不负责任的,怀有极强的战略目的。而中国采 取不应诉的做法,也符合包括《国际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准则要求。因此,国际海洋 法庭应当认真研究这些因素,将驳回菲律宾的起诉作为一个重要考虑。 中美关系:是麻烦战略?还是攀崖合作? 綦大鹏认为,长期以来,中美两国不仅未能建立起战略互信,而且随着中国的崛起与美 国战略重心的东移,双方相互猜疑加重,出现严重的信任赤字。特别是美国鼓动日本、菲律 宾、越南在东海、南海挑战中国的做法,已经被视为牵制中国发展的“麻烦战略”。目前中 美地缘政治竞争突出,最近中美代表团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舌剑唇枪,反映了这种形势。 但是,綦大鹏分析,中美共同利益巨大,任何一方都不能承受走向冲突的代价。美国尽 管对菲律宾、日本做出安全承诺,对越南做出支持姿态,但美国清楚,它已今非昔比。一个 在伊拉克、叙利亚都不愿负起责任、不愿再承受战争代价的美国,也许尚有余勇与中国这样 一个大国进行军事对抗,但它必将丢失对整个世界的霸权。所以,美国不可能为这些国家付 出如此重大的代价。所以,稍稍展望一下中美竞争与对抗可能产生的后果,双方还是不得不 进行合作。 所以,非常有趣的是,中美在经济等领域因为存在共同发展利益,会产生合作需要,但 在安全领域,因为冲突前景可能产生的巨大代价,双方还是不得不进行合作。这就像落入悬 崖下的两个人,双方可能彼此并不喜欢,但为了攀上悬崖,却不得不开展合作。 俄美关系:出“冷战”,入“凉战” 报告指出,尽管俄美不会陷
入另一场冷战,但双方进入了“凉战”阶段。綦大鹏认为, 这与俄美在长期冷战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思维、习惯、官僚机制等密切相关,正是这些基因 的存在,使得对峙仍然是目前两国关系的自然状态。所以,一点都不奇怪,乌克兰危机发生 后,双方陷入地缘政治角力与“经济战争”。反过来,围绕乌克兰问题的斗争,又会强化双 方的这些基因。因此,俄美关系的“凉战”可能要持续很长时期。 东盟应保持大国关系平衡,约束菲、越等成员 綦大鹏认为,长期以来,东盟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保持与各大国平衡关系。这不 仅提高了东盟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东盟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当前,地区战略形势发生重大 变化,但东盟仍会把握这一根本外交方向。
但当前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菲、越等南海周边国家,为谋取南海私利,极力拉入区域外 大国,并企图促使整个东盟采取同样的政策,这就可能使东盟外交失去平衡。菲、越这种绑 架东盟、抗衡中国的做法,必然影响东盟未来发展。所以,基于南海和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繁 荣与稳定,东盟需要约束菲、越等国。 中亚力量格局呈多元化、复杂化趋势 报告指出,一个时期以来,俄罗斯通过关税同盟、欧亚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努力 加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美国则针锋相对,明确表示“美国将不会让苏联复活,将努力抵制 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政策”,并鼓励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参与中亚事务。土耳其的 政策目标是利用泛突厥主义的构想, 来创造一个广泛的突厥语国家联盟。 印度积极进军中亚, 正在争取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艾尼机场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沙特、 阿联酋一直在扩大在中亚 的伊斯兰教传播。 伊朗则谋求与中亚有关国家建立军事联盟或波斯语族联合体。 中国基于反 恐和发展的需要,努力推动上合组织发挥作用,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 綦大鹏认为,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中亚地区力量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中亚国家坚持 多元化的外交政策,符合其国家利益。 中东地区新洗牌 美国霸权快速衰落 报告指出,虽然现在还没有国家能在中东取代美国,但中东地区秩序的洗牌正在进行。 中东作为世界主要能源供应地, 它的持续动荡, 将对包括中国在内世界经济安全产生重要影 响。 綦大鹏认为,中东地区的乱局,特别是目前叙利亚危机、伊拉克反政府武装攻城掠地, 用铁的事实说明美国中东霸权的快速衰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这些危机主要始作俑者恰恰 是美国自己。它发动伊拉克战争和以所谓“巧实力”颠覆叙利亚,今天反过来让美国付出
了 惨重的政治代价。历史将会记载,美国正由一个地区秩序的建设者,变身为一个地区秩序的 不负责任者甚至是破坏者。 半岛困局何解?能源战略建构?非洲战略前景? 綦大鹏认为,由于地区力量结构稳定,朝鲜半岛仍然处于困局之中。朝鲜进行“射星” 与核试,目的是寻求对外关系特别是对美的突破,但朝美政治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美国诸事 缠身、战略优先不在半岛方向,所以没有走向朝鲜设计的方向,反而以制裁加强对朝封锁。 在这种局面之下,重启六方会谈,仍旧面临极大的困难。
綦大鹏认为,按照中国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规划要求,能源供应安全始终 是我国的一个战略问题。2013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大约是 56%,中国维护中东、中亚、 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石油进口安全,必须纳入中国国家安全筹划的范围。 綦大鹏认为,非洲地区的战略形势,与中国的发展和安全越来越息息相关。中国作为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历史经历相近,发展使命相同,彼此 经验易于借鉴,双方开展经济与安全合作,存在深厚的政治基础和广阔的战略空间。对非洲 地区战略形势进行年度评估, 就是要为这种合作提供依据, 中国今天具备了这样的战略视野。 国际网络与太空军事斗争形势日益严峻 报告认为, 目前网络空间与太空军事化倾向十分明显, 各国网络军事力量建设已成普遍 趋势,主要航天国家开始制定空间战略和空间作战理论。在这两个方面,执牛耳者是美国。 目前,美国网络作战指挥体制、政策框架和作战理论已基本成型,网络战武器发展迅速,有 能力对世界各国开展进攻性网络战; 在太空军事化方面, 美国发布了新版 《空间作战》 条令, 并全面开展“如何应对太空项目与反卫星威胁能力”的研究。 綦大鹏认为,在网络与太空安全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军事力量建设,另一方 面要与世界各国进行网络安全对话,维护这两个国际公域的安全。 我国今天有能力“主动塑造”战略机遇期 报告最后对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进行了评估。綦大鹏认为,战略机遇期,既需 要主观的积极把握, 也需要国际战略形势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过去, 我们更看重客观条件, 但今天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实力, 拥有更加丰富的处理国际问题的经验, 可以更主动地塑造 战略机遇期。中国应当拥有这样的战略自信。
2014 年 5 月國際形勢大事述評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
2014 年 06 月 10 日 08: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大中小】 打印社區手機點評糾錯
推薦:
提交
分享
一、奧巴馬訪亞洲四國,重返亞太未獲預期效果 4 月 23—29 日,奧巴馬訪問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亞洲 四國,希望通過此次訪問鞏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訪問期間, 奧巴馬聲明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與日本共同關注中國劃設的 東海防空識別區,與韓國就朝鮮可能進行的第四次核試驗問題共同表示 關切並延遲向韓國移交戰時指揮權,與菲律賓達成安全協議、加強在菲 律賓的安全部署,以此強化與其亞洲盟友的同盟關系。 奧巴馬亞洲行被視為美重返東亞和推進亞太再平衡的重要舉措。但 從訪問效果看,美國實質性和戰略性的收益較少,與日利益交換最終只 是單向的安全保証。之前被外界普遍認為最易達成的美日雙邊貿易談判 最終也未取得顯著進展。 美日貿易談判分歧主要集中於農業和汽車行業。 美希望更大程度地進入日本的農產品市場,因農民是日本自民黨的主要 支持者,日本對大米、豬肉、牛肉採取保護措施以保護農民利益。日本 希望美取消進口汽車的現有關稅,但汽車行業是美較大的利益集團,且 關系美就業問題。有人據此認為,如果美國拒不做出讓步,TPP 可能難 以談成。 二、美歐與俄博弈趨激烈,金融制裁影響不容低估 4 月 28 日,美發表聲明,對俄總統普京“核心圈”內七名官員採取 資產凍結和簽証限制的制裁措施。美除了對 17 家公司實施資產凍結外, 還將對其中 13 家實施許可証管制。美歐還向俄發出警告,如果俄繼續對 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 擾亂 5 月 25 日的烏克蘭總統選舉,則將對俄實施 第三階段制裁。5 月 13 日,俄針對美制裁宣布“反制措施”,內容涉及 國際空間站、火箭發動機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多個領域,並表示將拒 絕美國此前提出俄 2020 年后繼續維持國際空間站運行的提議。 美歐對俄經濟制裁產生的影響不容低估。美歐此前因烏克蘭局勢而
對俄羅斯採取的制裁措施開始產生效果,西方銀行正對俄羅斯公司採取 更為嚴厲的貸款限制。受以上制裁措施影響,鑒於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 上升,美標准普爾評級機構將俄羅斯主權信用的展望評級由此前的“穩 定”調降至“負面”。如美歐啟動第三階段制裁,制裁范圍將超越個人 和公司,擴大到整個金融經濟部門。如果美歐利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 訊協會(SWIFT)等全球金融支付系統對俄採取金融制裁,將直接限制俄 資本流出入,引發流動性危機,對俄經濟活動將產生巨大影響。 三、泰國軍方發動政變,政局動蕩仍未平息 5 月 7 日,泰國看守政府總理英拉被憲法法院以濫用
職權、違反憲 法為由解職。然而,看守政府和反政府勢力在權力移交和選舉問題上仍 存較大分歧。各方均堅持立場,不肯妥協,導致政治談判破裂。泰國軍 方以盡快恢復社會秩序、 推進政治改革為由,於 5 月 22 日宣布發動軍事 政變,接管國家政權。並於 23 日拘留了前總理英拉、代理看守總理尼瓦 探隆等多名政界人士,宣布解散國會上議院。泰軍方干預政治及實施的 戒嚴、宵禁、限制集會等多項措施,引發了民眾強烈的反彈情緒和抗議 活動。 泰國內各社會政治階層利益分配不均的狀況長期未能有效解決,由 此產生了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並引發了循環往復的社會動亂。泰軍事政變 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美歐均敦促泰軍方遵守憲法法則,盡快恢 復民主體制。泰國內持續的政治危機已導致經濟瀕臨衰退。赴泰游客數 量與同期相比已有大幅下降,旅游收入下降將成泰經濟總體萎縮的重要 因素。危機不但阻礙了外資流入,抑制了國內消費,而且也阻礙了泰國 構建東盟單一市場中心的進程。軍事政變雖能短暫控制國內局勢,但解 決根本問題仍需回到政治談判的軌道。 四、非洲峰會在尼日利亞舉行,收入就業問題備受關注 5 月 7—9 日,第 24 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 舉行, 來自全球 70 多個國家 900 多位商界、政界領袖以及公民社會代表 參會。與會代表圍繞“促進包容性增長,創造就業機會”這一主題,共 同探討如何加強合作,通過整合非洲各種資源推動結構性改革,改善非
洲生活質量。應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邀請,李克強總理在訪問尼日 利亞期間出席峰會全會, 並發表了題為《共同推動非洲發展邁上新台階》 的重要演講。 受投資和消費強力拉動,非洲經濟近年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長。世界 銀行報告指出,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2014 年預計仍將保持強勁勢頭,預 計增速將達到 5.2%。然而,較高的經濟增長背后,突顯出嚴重的經濟結 構問題。多數非洲國家經濟過度依賴資源出口,產品附加值低,農業、 制造業技術水平落后,吸納就業能力差,難以順利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非洲應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制定符合比較優勢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后 發優勢實現產業升級。此外,非洲各國應重視教育和人力資源投資,發 展社會保障制度,降低收入差距,緩和社會矛盾。 五、烏危機局勢仍難平息,持續發展阻礙經濟復蘇 5 月 13 日,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脫離烏克蘭 獨立之后,代理總統職責的烏克蘭議長圖爾奇諾夫下令,繼續在東南部 地區開展軍事行動。當天,在克拉瑪托爾斯克,烏政府
軍與當地武裝發 生沖突,造成多人傷亡。5 月 16 日,聯合國發布一份報告稱,烏克蘭東 部地區人權狀況惡化,令人擔憂。報告呼吁,對烏克蘭民間武裝有影響力 者應竭盡所能,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烏克蘭的持續危機嚴重破壞了其國內經濟秩序,損害了投資環境, 引發了持續不斷的財政危機和通貨膨脹。此外,外部因素也給烏經濟雪 上加霜。危機期間,按照 IMF 提供貸款的援助條件,烏克蘭大幅度提高 燃料費等公共服務價格,俄羅斯要求償還巨額債務,都增加了烏民眾的 生活成本,對瀕臨崩潰的烏克蘭經濟帶來沉重打擊。根據歐洲復興開發 銀行的報告,持續升級的危機預計會導致烏 2014 年經濟增速將由 1.5% 下降至-7%。受烏危機影響,俄羅斯經濟也將受到較大沖擊。危機的外溢 效應不僅會損害歐洲尚不穩定的經濟復蘇基礎,甚至會影響全球貿易和 投資的增長,拖延世界經濟復蘇步伐。 六、印大選結果初步確定,莫迪成印總理已無懸念
5 月 16 日,印度國民大會黨已承認在周五舉行的印度大選中落敗。 從初步統計結果預計, 反對黨領袖納倫德拉‧莫迪和他領導的印度人民黨 組成的全國民主聯盟在 543 個議席中奪得 334 席,獲得壓倒多數。國大 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獲 63 席,其他黨派 146 席。值得注意的是,這將 是三十年來印度首次由單一政黨取得選舉勝利,而莫迪本人也順理成章 成為印度獨立后出生的首位總理,印度人民黨組可以單獨組建政府,也 可組建聯合政府。 提振印度經濟,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承諾,成為莫迪贏得支持的主 要原因。初步計票結果出爐時,印度股指躍升了逾 4.5%,達到創紀錄的 高度。印度盧比匯率升值,達到 2013 年年中以來的最高點。莫迪承諾將 促進投資,推動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增加就業,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以掃除官僚主義障礙,提高政府決策效率,由此贏得了印度商界領袖及 多數年輕人的支持。面對印度自由派人士和許多穆斯林對莫迪的迅速掌 權的憂慮,在競選過程中,莫迪和他領導的人民黨始終注重淡化民族主 義傾向,並努力將選民注意力引導到關系民生的經濟問題上,如對抗多 年的高通脹和低增長, 促進印度經濟復蘇。莫迪上台后的經濟政策主張, 成為周邊及主要新興經濟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七、安倍欲改憲法解釋,危險舉動引人警惕 5 月 18 日,日本共同社實施的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日政府 試圖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導致安倍內閣支持率下降 5.1 個百分點, 降至 54.7%。日首相安倍晉三以“保護人民”為名,詭辯其尋求解禁行 使集體自衛權的目標,並授意由其設立的安全專
家小組提交一份報告, 提出鑒於地區安全前景變化,建議政府修改對“和平憲法”的解釋,以 此解除行使集體自衛權的障礙。日本主要在野黨、社會團體當天紛紛發 表聲明或舉行集會,質疑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的企圖和用心。 修改憲法解釋實際是安倍政府暫時無法實現修憲目標而採取的迂回 手段,其真實目的在於讓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利益擴張合法化。安倍上 台以來,在軍事安全領域採取了一系列右傾化舉措,不僅極大地損害了 與鄰國之間的關系,影響了地區安全環境,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 注。日本政府隻有認真反省歷史,對二戰侵略史做出深刻、徹底的反思,
尊重地區國家正當合理的安全關切,才能真正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 並為區域經濟合作提供有利的安全環境。(執筆:王勛)
新的一年, 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可能是否还在?美军撤离后, 阿富汗局势是否会再次失控? 斯诺登事件是否会让美国有所收敛,从而使网络更加让人放心?诸如此类的问号还有很多, 概括为一句话:与 2013 年相比,2014 年是否更安全? 美 国 “再平衡战略”难有大作为 从国内看,美国经济出现温和复苏,但仍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2014 年是美国中期选 举年,共和、民主两党将继续恶斗内政。加之近年来美国孤立主义思潮抬头,奥巴马不得不 更加关注内政事务,在新年度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腾挪空间有限。 在外交上,美国不会放松对亚太的“再平衡”,因为这里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国际安 全的支点。新举动将包括:一是继续强化与盟国关系。美国要“平衡”亚太,必然会强化同 盟关系和巩固新伙伴关系。在日本修宪、集体自卫权和扩军上,美国采取默许态度。但去年 12 月 26 日美国对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很不寻常,表明美国不可能让安倍走得太 远,伤害美国的亚太利益。二是着力经营亚太防御体系,争取相关国家军事合作,谋取立脚 点;向亚太部署多种武器装备,兵力在有条不紊地就位。三是确保美元体制在亚太的主导地 位。美国力推 TPP 等安排,目的在于阻止亚洲形成统一的贸易集团,全面介入区域一体化进 程,确保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四是修复因“再平衡”而受损的大国关系。 叙利亚 不排除西方动武可能性 2014 年,叙利亚危机将进入摊牌之年。自 2011 年叙出现动荡以来,美国及其盟友立即 介入,目标是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拆散伊朗—叙利亚战略同盟。 2013 年 8 月“化武事件”置巴沙尔政权于危急境地,美、法等国决定对叙动武,并展 开军事部署。关键时刻,俄罗斯提出“化武换和平”
倡议,同时被巴沙尔和美欧接受。美俄 就召开第二次涉叙日内瓦会议达成共识,以实现叙政治过渡。 上述发展给世界造成叙危机有望政治解决的印象。但是,政治解决是有先决条件的,巴 沙尔必须满足美及盟友要求,主动下台。这也是美欧主张的“政治过渡”的核心涵义。而这 恰恰是双方最没有回旋余地的问题。 叙销毁化武并未消除美动武的口实,只是将其推迟。美暂时不动武的原因有三:其一, 叙被迫交出化武,既是美“道义胜利”,也为后续动武免除了忧患;其二,叙军正与极端宗 教武装和“基地”等恐怖组织作战,美乐见两败俱伤;其三,反对派尚难推出令美满意并有 能力取代巴沙尔的领导人。
因此,一旦巴沙尔参选并蝉联总统,则可能成为美动武的主要刺激因素。理由可能包括 指责叙“仍有藏匿”化武,推动国际刑庭指控巴沙尔犯有对平民使用化武的“反人类罪”, 并“限期”叙政府交出巴沙尔,如遭拒,就动武,改变战场力量对比,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 尔。 阿富汗 国家重建存在诸多变数 由于关系到阿富汗的主权和美国未来十年在阿布局,美阿《双边安全协议》经历一年多 的角力, 终于在前不久成形, 并通过大支尔格会议批准。 但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提出新要求, 推迟签署协议。美国以全部撤军及切断对阿援助相要挟,威逼卡尔扎伊尽快签字。卡尔扎伊 一方面判定美国不会放弃阿富汗、 以此为赌注争取更多权益, 另一方面谋求摆脱日后背负 “签 约卖国”的骂名。美阿最终签署协议的可能性较大,但如若美国启动全部撤军计划,阿富汗 未来局势动荡趋势将加剧。 阿富汗将于 2014 年 4 月 5 日举行总统选举。在当前形势下,阿富汗能否按预定计划进 行大选,大选会否引发动乱,何人最终胜出,都有诸多未知因素。大选结果需要得到阿多数 民众的认可,否则恐将成为爆发内乱的导火索。 伴随美国撤军,阿富汗军警将逐步独立承担国家安保责任,其能力将接受考验。阿富汗 塔利班的实力已不复当年勇,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国家重建的破坏力不容低估。阿 塔温和派为谋求撤军后获得更大政治空间, 和谈是其最现实选择; 强硬派则倾向于等待美军 撤离后留下的“安全真空”。阿政府与塔利班迟迟未能展开和谈,阿国内难以实现长久和平 与稳定。 乌克兰 俄欧展开“金元外交”博弈 2013 年 11 月 21 日,乌克兰政府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了乌国内 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抗议,酿成了继 2004 年乌“橙色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危 机不仅凸显了乌国内政治的深刻矛盾, 更折射出俄
欧在乌所展开的激烈地缘政治博弈。 乌克 兰暂停入欧进程,俄罗斯在这场博弈中虽占据上风却并未完胜。 在俄欧各自地缘战略布局中, 乌克兰均居于首要地位。 随着乌国内政治危机的持续发酵, 俄欧在乌博弈随即进入“金元外交”阶段。欧盟计划 2014 年向乌提供 8800 万欧元预算支持 资金。 俄罗斯已宣布将对乌天然气价格降低 1/3 并购买 150 亿美元乌国债。 在当前欧元区经 济低迷的背景下, 欧盟很难满足乌方为达成协定而提出的资金要求。 面对俄罗斯在资金上对 乌的大力支持,欧盟在 2014 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扳回局面尚不明朗。 面对复杂的国内政治局势,乌克兰如何走出政治危机近期将成为俄欧在乌博弈的关键。 周边海域 杂音不改“东紧南稳”态势 2013 年中国周边海洋形势呈现“东紧南稳”态势,2014 年的海上形势将延续这一态势。 2014 年,安倍政府的政策焦点很可能从经济转向安保议题,不会放弃利用东海紧张来 推动修宪扩军。安倍表示不会接受“中日共管钓鱼岛”,有些政客扬言将中国的东海油气开
发活动提交国际仲裁,再加上“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续效应的持续释放,安倍晋三参拜靖国 神社给中日关系制造了新的障碍, 中日关系短期转圜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双方虽都无意挑 起冲突,但擦枪走火的风险依然存在。 南海合作将处于上升轨道,已签协议有待落实。“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被充实更 多内涵,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细化方案有望出台, “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磋商将稳步 推进。当然,南海仍然会有杂音干扰,但掀不起大风浪。南海的暗流则是美日等国基于不同 利益考量和对国际规则的不同理解, 加大介入力度, 将南海问题视为牵制和防范中国的重要 抓手。 西亚非洲 动荡隐患难以根本消除 种族、教派、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南苏丹新生政权孱弱,当权派中的丁卡族 与努维尔族内讧难息,危机虽有暂缓的可能,但根本矛盾不易化解,动荡隐患难以消除。埃 及“二次革命”后, 军方竭力控局,穆兄会被宣布为恐怖组织后不会善罢甘休,正积聚力量, 伺机进行新一轮对决, 埃及短期内难避动荡与混乱的局面。 与穆兄会关系密切的土耳其执政 党倘若继续推行过于宗教化的政策,则国内骚乱将再次风生水起。也门、利比亚等国艰难转 型,政府维稳进程中将充斥暴力与动乱。 2014 年,恐怖势力将继续在西亚北非地区趁乱坐大,“尼日利亚博科圣地”“伊斯兰 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索马里青年党”等恐怖组织将加强合作,相互联动,将西亚北非地区 打造为恐怖活动的新策源地和大本营。
基地组织将加大对地区国家的渗透和搅局力度, 肯尼 亚、尼日利亚、利比亚、也门、马里、伊拉克等国的恐怖活动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朝鲜半岛 如何良性互动最为关键 在地区形势仍处僵局的大背景下, 朝韩主动向对方显示灵活均有难度, 要松动在无核化 问题上的严重对立更非易事。2013 年的情况显示,两国内政方面都出现新的不确定因素, 可能对外交政策和与对方关系有负面影响: 韩国朴槿惠总统支持率从上台之初超过 70%跌至 年末的 40%,直接原因是经济改革目标未能兑现,以及表现为选举过程被质疑、一直未能平 息的朝野党争。 已有分析认为这将导致 2014 年韩国进一步收紧对朝政策以转移执政党压力。 不论是韩国因此误判形势而调整政策方向, 还是朝鲜为避免政局再受冲击而试图把焦点引向 外部,都极易导致双方关系再起波澜甚至擦枪走火。 与此同时,朝韩之间良性互动的正能量仍然存在。对朝关系在朴槿惠 2013 年政绩评价 中相对获评较高,她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仍未放弃以对话合作为基础的“信赖进程”,被国 民认为既坚持了原则又基本稳定了局面。 再从她在野时即访问过平壤、 并与朝前领导人金正 日达成过共识的经历与信念看,在下一步施政中寻机打开南北关系局面,也是可以期待的。 巴以和谈 极端势力威胁和平前景
美国国务卿克里上任后力促巴以和谈,推动双方于 2013 年 7 月重启和平进程,计划在 9 个月内达成最终协议。为防止内外干扰,此次会谈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国际社会衷心期望 巴以和谈能在 2014 年取得突破。 美国推动巴以复谈的考虑是: 为解决日益迫切而棘手的叙利亚和伊朗问题, 需利用和谈 营造气氛、体现价值,冲抵俄罗斯不断增长的地区影响力。但美国与伊朗搞缓和,触动了以 色列的心理防线,遭致其强烈反弹,巴以和谈面临再度崩盘的危机。囿于双方关系的现状, 巴以未来即使达成某种协议,也将因各自内部极端势力反对而难逃厄运。 巴以矛盾演绎至今,正逐步流失解决问题的现实基础。首先,以色列经过数次战争已成 为绝对强者, 其真正关切在于国家的犹太属性和安全问题, 拟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加深与巴勒 斯坦的联系,而弱化后者的国家职能;其次,哈马斯武力夺取加沙地带后,巴勒斯坦未曾建 国、先行分裂,统一的民族解放事业不复存在,“两国方案”失去原有内涵;最后,在双方 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又缺乏动力的情况下,和谈若想取得进展,强大而持久的外力介入是必 要条件,但作为和平“掮客”的美国近年来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巴以和谈已逐步“边 缘化”。
伊核问题 围绕细则讨价还价激烈 经过长达 10 年的艰苦努力,“国际六方”与伊朗终于在去年 11 月 24 日达成了解决伊 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共同行动计划》。《日内瓦协议》是一个“粗线条”的政治协议,还 需双方相关专家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后才正式实施。 在激烈的讨价还价后, 双方达成协议实 施细则应不是问题。 《日内瓦协议》实施后,全面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谈判就提上了日程。目前看来,在未 来半年或一年内,美伊难以就伊核问题达成最终全面协议,美伊关系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首先,鲁哈尼“新政”虽使美伊关系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互动,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两国 根深蒂固敌视和互不信任的现状。 其次, 双方都面临着强大的反对势力。 美国会内 “反伊派” 正努力通过新一轮制裁法案,试图捆绑奥巴马与伊朗谈判的手脚。再次,美在地区主要盟国 以色列和沙特坚决反对。两国担心,美伊改善关系会损害他们的安全利益。因此,两国动员 一切手段来阻止美伊走近。最后,伊不会放弃包括提炼铀浓缩活动的权利,伊难以在《日内 瓦协议》基础上再做出实质性的退让。而奥巴马也不可能完全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网络安全 规则博弈将走向深水区 斯诺登获得为期一年的避难权,至少能在俄罗斯滞留至 2014 年 7 月 31 日。期满之前, 还会发生什么;期满之后,斯诺登何去何从,目前不得而知。据称,迄今的爆料仅占斯诺登 掌握资料的 1%。斯诺登的命运将是 2014 年网络安全的首要看点。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奥巴马承诺改革监控计划,最近还发布了评估报告,甚至提出 46 条整改建议。但是,即使美国改革或松动其监控手法,也不会停止监控行为。今后,打击恐 怖主义和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仍将是美国实施网络监控的重要理由。美国情报机构、支持监
控的政客也不会就此罢休。因此,即使没有“棱镜”,也会有其他代号的监控计划,其力度、 深度和广度或许会有所变化,但监控本身仍会继续下去。 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博弈将继续在多个战线上展开。 治理的主体是以联合国及国际电信 联盟为主,还是仍以美国主导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为主;治理模式 是以“多利益攸关方”为圭臬,还是以主权国家为主导等等。其中,规则之争将继续成为 2014 年国际博弈的焦点。 鉴于联合国第三个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 2013 年 6 月提交的报告已 就网络主权、国际法等问题达成共识,2014 年的规则博弈将走向深水区,如网络主权的内 涵与外延、战争法在网络空间的适用性等等。
2014 年 6 月国际形势大事述评
2014 年 07
月 14 日 08: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大中小】打印社区手机点评纠错推荐: 分享
提交
一、从“亚信”到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观引关注 5 月 20—21 日,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 (“亚信” 峰会) 在中国上海举行, 来自 47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共商维护亚 洲安全之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亚洲国家应该积极倡导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 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 一全新的亚洲安全观最终被写入了会议文件《上海宣言》。5 月 30 日至 6 月 1 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十三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人民解放
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承诺,中国倡导树立亚洲安全观,也忠实地践行亚 洲安全观。亚洲安全观遂引发媒体热议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从“亚信”到香格里拉对话,中国积极利用亚洲多边安全机制,阐 述和践行亚洲安全观。这一行动表明,崛起的中国向亚洲地区提供的不 仅是经济发展机遇,还有更深层次的安全价值理念。不过,美国及其盟 国仍然认为,和平稳定的亚太地区秩序有赖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存在,而 美日联盟则是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基石。无疑,这一顽固的冷战思维构成 了践行亚洲安全观的最大障碍。长期来看,旧时代的冷战思维与安全理 念只会让亚洲的安全困境持续恶化,根本无助于亚洲安全问题的解决。 新时代,亚洲安全秩序的建构取决于亚洲国家能否摈弃零和博弈的旧思 维,去接受和实践亚洲安全观。 二、欧洲议会选举,“疑欧”政党崛起成看点 5 月 22—25 日,欧盟举行自 2009 年债务危机以来的首次欧洲议会大 选。在欧盟 28 国逾 4 亿选民中,参加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的比例仅为 43.1%,与 2009 年基本持平,反映出欧洲民众情绪比较低落,对此次选 举缺乏热情。选举结果显示,欧洲传统政党人民党和社民党获得欧洲议 会 751 个议席中的 405 个席位,维持了 57.7%的多数。但与此同时,极 右政党法国国民阵线和英国独立党分别拿下 24 和 20 个席位, 在意大利、 希腊、丹麦、荷兰、芬兰、匈牙利等成员国,极端主义的“疑欧”政党 的影响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疑欧”政党的异军突起成为此次欧洲议会选举的最大看点,不仅 对法国等成员国的传统政党造成严重冲击,而且也为欧盟层面政治生态 的长期发展趋势增添了变数。债务危机以来欧洲的经济疲软、失业率高 企是“疑欧”政党崛起的主要原因。极端政党影响力的上升
表明,反欧 盟体制的民众仍大有人在, 社会生态的保守和排外趋势不容小觑。不过, 应当看到,“疑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在欧洲议会 中结成反欧统一战线并非易事,欧洲政治形势的基本盘仍操控在传统主 流政党手中。展望未来,“疑欧”政党的势能发挥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欧洲经济形势与欧盟治理能力的发展方向。
三、“巧克力大王”成总统,乌克兰局势仍前途未卜 5 月 25 日,乌克兰举行该国独立以来的第六次总统选举,“巧克力 大王”、发展改革党候选人波罗申科击败多名竞争对手,以 54.7%的得 票率当选乌克兰新总统。 竞选获胜后,波罗申科承诺要带给乌克兰和平, 维护乌克兰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美欧表示愿意与波罗申科进行合作,而 俄罗斯则表示尊重乌克兰总统选举结果。波罗申科当选一举解决了乌克 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然而,和平并没有因波罗申科当选而立即降临乌克兰。波罗申科抛 出的“和平计划”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乌政府军与东部反政府武装之间 的冲突仍在继续;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导致乌国家濒临破产边缘;乌民众 亲欧派与亲俄派之间缺乏互信,俄乌关系难转圜;这些问题导致乌克兰 危机四伏,其局势仍前途未卜。波罗申科能否摆脱困局,给乌带来曙光, 不仅取决于其作为, 很大程度则有赖于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博弈和妥协。 四、越菲肆意挑衅,南海局势骤然升温 自 5 月初中海油 981 钻井平台在中国西沙群岛毗连区内开展正常作 业活动以来,越南方面出动包括武装船只在内的大批船只对中国作业平 台和船只进行冲撞和干扰,纵容国内不法分子打砸抢烧,对中资企业和 人员造成严重损伤。在国际上,越南与菲律宾联手向中国发难,妄图利 用多边会议将南海问题国际化。6 月 8 日,越菲海军部队在中国南海南 子岛举办足球、排球与拔河混合赛,对中国的挑衅行为一目了然。 越菲在南海兴风作浪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存在密切关联。近 年来,奥巴马政府深化了与菲律宾的防务合作,加强了与越南的友好合 作关系,这些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越菲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挑衅的 嚣张气焰。中国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已做出了最大限度的 战略忍耐。越菲若仍一意孤行,妄图依靠美国挑战中国的底线,只会陷 入战略误判的窠臼,导致南海局势紧张升级。 五、埃叙大选尘埃落定,西亚北非政治转型艰难前行 6 月 3 日,埃及大选落幕,前军方领导人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以
96.91%的得票率击败竞争对手左翼政治家萨巴希,赢得总统选举。在赛 西当选埃及总统当天,叙利
亚首次举行了总统差额选举。4 日,计票结 果显示,巴沙尔?阿萨德以 88.7%的得票率获得连任,任期为 2014—2021 年。埃叙大选尘埃落定,其结果也在意料之中:赛西将军依靠军方势力 将穆兄会解散,伊斯兰分子被排除在政治进程之外,为其当选总统扫除 了最大障碍;阿萨德利用其政治权力,制定选举规则,提高总统候选人 参选门槛,最终只剩两名实力弱小的候选人,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自 2011 年以来,“阿拉伯之春”席卷整个西亚北非地区,突尼斯、 利比亚、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多国陷入政治动荡。美西方国家的强力 干涉使该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此次埃叙大选虽顺利完成, 但不代表西亚北非政治转型已摆脱困局。卸去军装的赛西总统仍需面对 穆兄会及其支持者的挑战,教俗矛盾、社会分裂、经济恶化也不会因赛 西当选就迎刃而解。阿萨德虽然实现了连任,但并没有与反对派实现和 解,叙利亚内战仍在继续。美西方国家的目的是要求阿萨德下台,这便 注定叙利亚的政治转型将荆棘丛生。总体而言,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转 型会在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和激烈博弈的大格局之下艰难前行。 六、诺曼底登陆 70 周年庆,美欧俄关系沧桑巨变 6 月 4—8 日,诺曼底登陆 70 周年纪念大会在法国小镇诺曼底举行, 美、英、法、俄、德等国家元首出席了纪念活动,可谓声势浩大、群英 荟萃。 70 年前, 诺曼底登陆作战使近三百万的盟国部队横跨英吉利海峡, 导致盟军伤亡人数超过 22.5 万,数万法国平民丧生。不过,这场流血牺 牲却是值得的, 西欧得到了解放, 正义之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 70 年后, 诺曼底登陆所纪念与弘扬的,不仅是当年盟国的胜利与英勇,更重要的 是法德的和解与欧洲的和平。 然而,时过境迁,沧桑巨变。昔日的敌人德国成了美英法的盟友, 昔日的盟友俄国却因乌克兰危机与美欧陷入对抗之中。自乌克兰危机以 来,美欧开始对俄实施制裁,利用七国集团峰会对俄进行孤立施压。在 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召开之前,奥巴马便宣布不与普京会面,与俄斗气 的架势极为明显。然而,活动当日,普京不仅与奥巴马进行了短暂的非 正式交流,而且还与奥朗德、卡梅伦和默克尔实现了正式的双边会谈。
这足以表明,即便存在矛盾,但美欧基于各自利益考虑,仍很难对俄实 施彻底孤立。美欧与俄关系虽因乌克兰危机渐行渐远,但三方沟通的渠 道并没关闭,美欧俄关系仍处于演变之中。 七、巴西世界杯开幕,欣喜与忧虑共存 6 月 13 日,第 20 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巴西圣保罗盛大开幕,巴西 总统迪尔玛?罗塞芙参加
开幕式,拉丁天后詹妮弗?洛佩兹激情献唱,短 暂的 25 分钟开幕式向世界呈现出巴西的自然、 人文与足球。 在揭幕战中, 东道主巴西以 3:1 击败克罗地亚队,赢得开门红。此刻的“足球王国” 魅力四射,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巴西。 在世界舞台上,国家往往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来对外彰显实 力和展示形象。此次世界杯,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德国总理默克 尔、 俄罗斯总统普京、 美国副总统拜登等在内的 21 位国家首脑和世界政 要出席开幕式, 不仅使巴西大放光彩,而且折射出其日益提高的软实力。 然而,因举办世界杯而产生的欣喜与狂欢却无法掩盖持续不断的罢工抗 议。115 亿美元的世界杯开支导致巴西民众怨声载道,而 2011 年以来持 续低增长、高通胀的经济困境则使罗塞芙的支持率创下 34%的新低,这 无疑会引发国际社会对巴西发展前景的担忧。对罗塞芙政府而言,举办 世界杯是利好还是利空,仍有待观察。 八、伊拉克硝烟四起,中东安全堪忧 6 月 22 日, 伊西部安巴尔省哈迪塞、 赖瓦和阿纳三座重要城镇沦陷, 短短几日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便被极端反政府武装——“伊拉克和 黎凡特伊斯兰国” (ISIS) 所占领, 国际社会为之震惊。 ISIS 由“基地” 组织伊拉克分支和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救国阵线”于 2013 年 4 月 9 日合 并而成。该组织的目标是推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现政权,在伊拉克连接 地中海的区域建立一个由逊尼派穆斯林控制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进 而控制整个阿拉伯世界。 伊拉克陷入内乱,折射出中东安全局势令人担忧。11 年前,美国发 动伊战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并没有解决伊拉克内部什叶派与逊尼派之
间的教派冲突问题。美国撤军后,马利基政权不仅没有推行教派和解政 策,还排挤逊尼派军政官员,导致民族教派斗争进一步加剧,从而致使 伊拉克陷入内战边缘。事实上,从伊拉克到叙利亚,整个中东地区乱局 的背后存在深刻的民族宗教矛盾,什叶派伊朗与逊尼派沙特之间的较量 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东这盘棋如何收场,既有赖于伊朗、沙 特等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要看美国如何作为。(执笔:张凯)